1含有 婕妤 诗词,以及婕除了婕妤还可以组成什么词
班婕妤晋·陆机
一曰《婕妤怨》。《汉书》曰:孝成班婕妤,初入宫为少使,俄而大幸,为婕妤,居增成舍。自鸿嘉后,帝稍隆内宠,婕妤进侍者李平,平得幸,立为婕妤,赐姓卫,所谓卫婕妤也。其后赵飞燕姊弟亦从微贱兴,班婕妤失宠,稀复进见。赵氏姊弟骄妒,婕妤恐久见危,求供养太后长信宫,帝许焉。”《乐府解题》曰:“《婕妤怨》者,为汉成帝班婕妤作也。婕妤,徐令彪之姑,况之女。美而能文,初为帝所宠爱。后幸赵飞燕姊弟,冠於后宫。婕妤自知见薄,乃退居东宫,作赋及纨扇诗以自伤悼。后人伤之而为《婕妤怨》也。”
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寄情在玉阶,托意唯团扇。
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黄昏履綦绝,愁来空雨面。
希望能帮到你。
2找含有“妤”字的诗汉宫婕妤体自香。
明师见和梅诗再用韵兼奉送还福唐 宋·王铚 全文如下: 斲轮妙手声名歇,谁信出门犹合辙。后来世外有高禅,凛凛兰摧并玉折。
久将生死付八还,不数图书号三绝。诗来乃与梅争妍,獭髓补痕红未灭。
那知一夜卷东风,开尽寒枝千点雪。汉宫婕妤体自香,月裹飞仙长玉洁。
白头对镜忆年少,每到花开重离别,爱花取醉惜夜阑,眷恋盈盈花上月。人归吹恨落关山,恨极欲吹羌管裂。
何况东溪漫草寒,学世犹嗤颜谢拙。还惊诗律张吾军,尘战愧非求嚼铁。
归舟满载万珠玑,莫显神龙藏贝阙。明朝诗逐暮潮还,余意凭师笔端说。
3"妤"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妤"字开头的诗句在古汉语中甚是少见,在现有记录中没有找到,但是语句中带有“妤”的诗句却存在:
1、《效古其二》李白
自古有秀色。
西施与东邻。
蛾眉不可妒。
况乃效其颦。
所以尹婕妤。
羞见邢夫人。
低头不出气。
塞默少精神。
寄语无盐子。
如君何足珍。
译文:
自古以来都有美人,西施与她的东邻东施。
蛾眉不可妒忌,何况效仿她皱着眉头。
所以尹婕妤很明智,一见邢夫人就自叹不如。
低头连大气也不敢出,沉默不作一声。
无盐子啊,丑陋如斯!你有什么可珍爱的?
2、《宫词》朱权
溶溶庭院梨花月,风静时闻笑语妍。
今夜婕妤犹带酒,秋千蹴破柳间烟。
译文:月光在庭院的梨花间闪烁如水波流动,笑语在风儿累了的时候传来多么美妙。
扩展资料
妤是一个汉字,读作 yú。基本字义同“婕”,表示漂亮、聪慧、美丽,意义优美。也是中国汉代宫中女官名。自魏晋至明代多沿置。《史记外戚世家》写道:“常以婕妤迁为皇后”。
“婕妤”(jié yú):又写作“倢伃”(jié yú)是帝王妃嫔的称号,一直沿用到明代。
《史记外戚世家》:“常以婕妤迁为皇后。”(“迁”:“升”的意思)
《广韵》羽诸切《集韵》羊诸切《正韵》云居切,
婕妤是宫中嫔妃的"职称",据说当时宫中分为嫔妃名号分为十四等:昭仪、修仪、婕妤、舞涓、婧娥、容华、美人、八子、充衣、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等。
是古代皇宫对妃子的称呼,类似贵妃等,是一种称谓。
因此,需称婕妤娘娘
婕妤是宫中嫔妃的"职称",据说当时宫中分为嫔妃名号分为十四等:昭仪、婕妤、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等。 是古代皇宫对妃子的称呼,类似贵妃等,是一种称谓。 周朝:《周礼》记载:天子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秦:没有这方面的确切记录 西汉:经几朝皇帝修订,后宫名号有十四等级:昭仪、婕妤、娙 婕妤
娥、容华、美人、八子、充衣、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宫、顺常、无消。 东汉:只有四级: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三国魏:妃嫔名号十二级:贵嫔、夫人、淑妃、淑媛、昭仪、昭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美人、良人。 晋:开始复古,沿用《周礼》体制,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允华;其下是美人、才人、中才人。 南朝宋:贵嫔、贵妃、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五职;其下还有美人、才人、良人。 南齐:贵妃、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仪、淑媛、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其下还有美人、中才人、才人。 婕妤 南梁与陈相同:贵妃、贵嫔、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五职;其下还有美人、才人、良人。 北魏:左昭仪、右昭仪、三夫人、三嫔、六嫔、世妇、御女若干,没有记载具体名号。 隋朝:独孤皇后死后才制定后宫名号体制,贵妃、淑妃、德妃为三夫人;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为九嫔;婕妤十二人及美人、才人十五人为世妇;宝林二十四人、御女二十四人、采女三十七人共称女御。 唐朝:贵妃、淑妃、贤妃(有时有德妃、惠妃)为夫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以上各一人);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为二十七世妇;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为八十一御妻 宋朝:没有一定的体系,特别是宋徽宗,创造了许多古怪的称号。一般的情况下初入宫称侍御,有品位即封“郡君”,南宋叫“郡夫人”,递升上去是美人、婕妤、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充仪、充容、婉媛、婉仪、婉容、顺容、贵仪等等不一;皇后以下等级是妃:贵妃、贤妃、德妃、淑妃、宸妃,一个名号一个人,没有多出来的“妃”( 宋高宗的母亲是贤妃,就是后宫第三位,仅次于皇后和贵妃)。 婕妤 辽:元妃、德妃、文妃、惠妃等,没有级别,以下无名号。 金:贵妃、贤妃、德妃为三夫人,以下与唐朝相同。 元朝:蒙古人不学汉人的文字功夫,除皇后外一律称“妃”,没有名号等级,就是氏族+妃。 明朝:跟随元朝风气,朱元璋也不搞文字功夫,名号也只有“妃”一种,只要被“召幸”就可以封“妃”。贵妃、淑妃、贤妃、德妃、恭妃、宸妃、庄妃、裕妃等等,贵妃等级最高,淑妃、贤妃居次,其他的不外乎美好的字眼加个“妃”,没有明确的等级高低。 清朝:皇后以下,皇贵妃、贵妃各一人;以下妃、嫔、贵人若干,没有固定人数;以下还有常在、答应,但不列入正式名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