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学名:Citrus maxima (Burm) Merr.)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乔木。嫩枝、叶背、花梗、花萼及子房均被柔毛,嫩叶通常暗紫红色,嫩枝扁且有棱。叶质颇厚,色浓绿,阔卵形或椭圆形,连冀叶长9-16厘米,宽4-8厘米。总状花序,有时兼有腋生单花;花蕾淡紫红色,稀乳白色;花萼不规则5-3浅裂;花瓣长1.5-2厘米;雄蕊25-35枚,有时部分雄蕊不育。果圆球形,扁圆形,梨形或阔圆锥状,果皮甚厚或薄,海绵质,油胞大,凸起,果心实但松软,瓢囊10-15或多至19瓣;种子多达200余粒,亦有无子的,形状不规则,通常近似长方形,单胚。花期4-5月,果期9-12月。 原产东南亚,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均有栽种。柚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干旱。生长期最适温度23-29℃,能忍受-7℃低温。 柚的果实表皮、花、叶还可提取优质芳香似长方形,单胚。花期4-5月,果期9-12月。 原产东南亚,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均有栽种。柚性喜温暖、湿润气
柚(学名:Citrus maxima (Burm) Merr.)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乔木。嫩枝、叶背、花梗、花萼及子房均被柔毛,嫩叶通常暗紫红色,嫩枝扁且有棱。叶质颇厚,色浓绿,阔卵形或椭圆形,连冀叶长9-16厘米,宽4-8厘米。总状花序,有时兼有腋生单花;花蕾淡紫红色,稀乳白色;花萼不规则5-3浅裂;花瓣长1.5-2厘米;雄蕊25-35枚,有时部分雄蕊不育。果圆球形,扁圆形,梨形或阔圆锥状,果皮甚厚或薄,海绵质,油胞大,凸起,果心实但松软,瓢囊10-15或多至19瓣;种子多达200余粒,亦有无子的,形状不规则,通常近似长方形,单胚。花期4-5月,果期9-12月。
原产东南亚,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均有栽种。柚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干旱。生长期最适温度23-29℃,能忍受-7℃低温。
柚的果实表皮、花、叶还可提取优质芳香油,果皮中可提取优质果胶,果肉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酒、柠檬酸、果酱及罐头等。果实综合利用后经济效益可望增长4倍,柚的综合利用还有很大的发掘潜力。果肉含维生素C较高。有消食、解酒毒功效。
(概
植物学史
柚与橘同时见于中国文字记载的约于公元前3至4世纪,其时长江一带已有橘和柚种植,并都被选为贡品。但是,中国古书记载的柚是否与现今所称的柚同属一种植物,曾有争议。田中长三郎以日本一些古书和日本民间都叫香橙为Yuzu来推论认为中国古代所称的柚是香橙而非后来习称的柚。日语的Yu与汉语的柚同音,Yuzu即汉语的柚子。其实,汉语的柚是柚,日语的Yuzu是日本民间叫的香橙,二者有别。不因二者同音就硬要中国人指的柚说成就是日本人叫的香橙,这样推论是不科学的,而且是本末倒置的。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始于秦汉而盛于汉唐。然而,早在秦汉以前的中国古书已有柚的记载了(见公元前3世纪的作品《韩非子》和《吕氏春秋》)。就是说,柚一名先于香橙16世纪时,一些医学著作,还有少数本草,把柚与橙混淆了,将柚误认为酸橙以至宽皮橘类。因而《本草唐本志》(公元1578年)特为这个问题作了澄清。至于4世纪时裴渊的《广州记》,9世纪时柳宗元的诗文中提到的柚,以及12世纪时《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等著作中提及的柚无疑都是与后来所称的柚同为一个物种。因为中国南方不产香橙。[2]
形态特征
乔木。嫩枝、叶背、花梗、花萼及子房均被
总状花序,有时兼有腋生单花;花蕾淡紫红色,稀乳白色;花萼不规则5-3浅裂;花瓣长1.5-2厘米;雄蕊25-35枚,有时部分雄蕊不育;花柱粗长,柱头略较子房大。果圆球形,扁圆形,梨形或阔圆锥状,横径通常10厘米以上,淡黄或黄绿色,杂交种有朱红色的,果皮甚厚或薄,海绵质,油胞大,凸起,果心实但松软,瓢囊10-15或多至19瓣,汁胞白色、粉红或鲜红色,少有带乳黄色;种子多达200余粒,亦有无子的,形状不规则,通常近似长方形,上部质薄且常截平,下部饱满,多兼有发育不全的,有明显纵肋棱,子叶乳白色,单胚。花期4-5月,果期9-12月。[柚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干旱。生长期最适温度23-29℃,能忍受-7℃低温,夏季高温下只要保持良好肥水条件尚无大害。柚需水量大,但不耐久涝,较喜阴,尤喜散射光。浙江省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别是东南沿海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度16-17.8℃,年降水量在1 300毫米以上,年平均湿度80%,无霜期长达322天,尤其适宜于柚的栽培与生长。柚属深根性,要求土层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富含有机质、pH5.5-7.5的土壤中均可生长。[3]云南等省均有栽种原产东南亚,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