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鱼即金线鲃属 (Sinocyclocheilus) 鱼类,为中国特产珍稀名贵土著鱼种,也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 代表性鱼种,原记载仅产于云南,现已扩大分布于广西和贵州,明代以来即被誉为云南四大名鱼之首。为海产经济鱼类之一,肉质细嫩,可供鲜食或制成咸干品,是相当大众化的食用鱼类,适合各种烹调方式。但近十年渔获量下降三成,面临捕捞过度以及栖息地破碎的问题,尤以捕捞幼鱼的问题较为突出。
在 《徐霞客游记》、 《滇南本草》、 《滇海渔衡志》 和 《新篡云南通志》 中均有记载,更有清代诗人师荔菲的 《金线鱼诗》 称其为“或应上官需,或诣高门送”的美味佳肴。滇池、抚仙湖、阳宗海和陆良中延泽是金线鱼的著名产地。目前,上述地区均已绝迹或几近绝迹,1986 年以来滇池中再也找不到滇池金线鱼了;
阳宗海曾是以 70%产量著称的阳宗金线鱼也仅偶尔能见到 1~2 尾;陆良中延 泽过去年产 金线鱼30~40 t,由于水域变陆地,金线鱼已绝迹;抚仙湖残存的金线鱼已卖过每千克 2 000 元的高价。由此可见,云南金线鱼已处于濒临灭绝状态,1989 年滇池金钱鱼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1998 年又被收录在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一书中。 [1]
金线鱼体侧扁,纺锤形,体长 8~19 cm,背部隆起,额头略平或下凹,两对胡须。体背部灰黑色,腹部灰白色,鳍条较黑,细鳞,鳞片仅分布于体侧,背腹无鳞或少鳞,鳞片呈黄色,有光泽,侧线呈金黄色,故名金线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