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Phone 12Pro长焦镜头支持2倍光学变焦,光圈F/20;三颗摄像头配合可实现05倍变焦、1倍变焦和2倍变焦,具体可以实现2倍光学变焦(包括放大和缩小),最高可达10倍数码变焦,而没有长焦的iPhone 12只能实现2倍光学变焦(缩小),最高可达5倍数码变焦;
2、iPhone 12Pro的长焦摄像头实现的2倍光学变焦相比数码变焦,可以在不牺牲画质的基础上能够更清晰的拍摄到远处的景物;
3、背景虚化效果,和此前双摄配置一样,长焦摄像头和主摄之间配合可以实现背景虚化的效果;
iPhone12pro长焦镜头有什么用2
苹果12pro长焦镜头怎么用
12Pro的长焦镜头为2倍光学变焦镜头,能比主镜头直接放大到两倍要更清晰,最长可达10倍数码变焦
想要启用iPhone的长焦镜头,只需放大至2x即可
启用方法
点击拍照键上方的2x即可启用长焦镜头拍摄
iPhone12pro长焦镜头有什么用3
或者在1x的情况下向左滑动调出轮盘,2x—10x都是长焦镜头拍摄
iPhone12pro长焦镜头有什么用4
iPhoneXs及以下带长焦镜头的手机
点击拍照键上方的1x即可切换至2x长焦镜头拍摄,或者长按拖动1x按键即可选择放大倍数,同样是2x以上倍数才能启用长焦镜头
iPhone12pro长焦镜头有什么用5
iPhone12pro使用感受
拿到手也用了有两个星期了,首先苹果包装薄了很多,所谓的环保,就剩了一根线。外观确实有了硬朗的感觉,实际使用感觉和11也差不多,日常使用没有特别的飞跃,但是摄像头确实提升了,夜摄可以了。5G嘛也没有普及,正常使用没感觉差异,总之没有特别惊艳,我是正好要换手机了,有11pro的建议没必要换。
扩展资料:
iPhone 12是iPhone系列推出的首款支持5G网络配置的智能手机,于2020年10月14日正式发布。 iPhone 12有黑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五种配色。搭载61英寸的显示屏,屏幕耐用性提高了4倍,搭载A14仿生芯片。其代表着苹果首次大举进军5G蜂窝技术。
超级视网膜XDR显示屏,分辨率为2532x1170,对比度为200万:1,亮度高达1200尼特,支持杜比视界和HDR10。
采用六核A14 Bionic芯片。
5G连接,支持的频段比其他智能手机都多。
全新的蓝色、黑色、白色、绿色和(PRODUCT)红色。
双镜头后置摄像头系统,配备1200万像素超广角和广角镜头以及7元件镜头,低光性能提升27%。
防摔性能提升了4倍。
手机使用长焦镜头,一般12x,就可以看3-1500米,但是长焦拍摄范围小,也会牺牲画质和清晰度,因为手机cmos太小了。一般12x就可以看3-1500米,已经够用了,太重了就不够便携了,一般看月亮,观鸟用比较多。
一般手机用的长焦镜头通过一个金属支架固定,金属支架连接了三脚架进行固定,长焦比较重,手持会抖,所以三脚架必不可少的。长焦的倍数有12x, 18x ,20x的。不同倍数,观看距离不同,倍数越高看的越远,当然重量越重(一般是100克左右),操作越复杂。
扩展资料
手机受限于机身设计原因,摄像头是由多片小尺寸的镜片组成,且为固定镜片,不能像相机那样转动镜头。想要拍摄更多有趣,细致的照片就需要长焦镜头。
超远距离的变焦成像其实有一定的拍摄难度。尤其是在一些长焦端的取景上,任何细微的抖动都可能让画面难以完成对焦。这个时候,仅有一双麒麟臂是不够的,需要借助“相机+镜头”防抖,有时还需要三脚架这类的辅助器材。
长焦镜头让手机影像功能丰富化、成像优质化的同时极大地拓展了用户的使用场景和创作空间,帮助用户突破空间、物理限制拉近与世界的距离,带来更多玩味的操作,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以及乐趣。
手机镜头是一只定焦镜头。不同品牌的手机其焦距会有些许区别,但基本都集中在28mm到35mm之间。
由于焦距固定,当我们拍合影或者风光,希望将更多的元素拍进画面中时,或者是想强化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拍出大长腿,尖下巴的时候。使用手机自带的镜头就无法满足需求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外接镜头来帮忙。
在介绍手机外接镜头之前,要先声明一点。手机虽然是定焦镜头,但依旧可以利用其焦段特性拍摄出非常优秀的作品,使用外接镜头只是增加了我们的拍摄选择。这就如同玩单反,买了几个不同焦段的镜头,但无论是那个焦段,都可以拍出优秀的作品。
那么手机常用的外接镜头都有那些呢?下面就向各位一一介绍。
01
手机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是最常用的手机外接镜头。它的作用在于让手机也可以拍摄出广角镜头的大场景以及明显的透视效果。
利用外接广角镜头可以拍摄更宽广的画面:
另外,外接广角镜头也是爱自拍的妹子们的最爱,利用其强化透视畸变的特性,可以轻松拍出大长腿效果,俯拍还能拍出尖下巴。
但需要摄友注意的是,目前手机外接镜头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几十元的广角镜头基本都会有严重的暗角和畸变:
可以看到四周明显的暗角,并且建筑也出现了桶形畸变(线条是明显的弧线)
所以这里也是提醒各位,选购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几十元虽然不多,但打水漂了也多少有些可惜。
02
手机微距镜头
手机外接镜头的广角和微距基本都是通过螺纹固定在一起的。将广角端取下来就从广角镜头切换为微距镜头了。
微距镜头的使用频率也很高。毕竟手机多用来拍摄静物,比如花卉、美食、小物件等等。使用微距镜头可以缩短最近对焦距离,通俗地讲就是你可以将手机离被摄物体更近。
如果不用微距镜头,你会发现当手机离物体太近时就无法合焦了,拍不出清晰画面。但接上微距镜头,一些微观景象就会清晰呈现在你面前。
在拍摄时要注意保证手机的稳定。因为微距拍摄时,即便是轻微的晃动,其相对速度也会很高,稍不小心画面就会糊掉。必要时可以使用手机三脚架进行固定。
03
手机鱼眼镜头
鱼眼镜头可以拍摄出比广角镜头更宽广的范围,并呈现出特殊的视觉效果。比如下图
如果您希望创作出类似这种特殊效果的,那么鱼眼镜头就必不可少了。但也由于其夸张的畸变效果,使用频率并不高。
鱼眼镜头通常用来拍摄宽广的海滩,山景,城市建筑群等,可以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拍摄创意的集体合影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04
手机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的效果,通俗地讲就是可以“拉近”画面。虽然我们用手机原生镜头拍照时也能“拉近”画面,但其实这种所谓的“拉近”不是因为焦距发生了变化,而是裁切形成的“放大”效果。
也正因如此,除非迫不得已,不建议大家使用手机的变焦,因为画质会大幅下降。
没有用手机变焦的画面:
用手机变焦后的画面:
可以看到图像质量下降很多。
如果想拍出长焦效果,又不想让画质损失太大,就需要使用手机长焦镜头拍摄了。但要注意的是,即便使用长焦镜头,其画质也往往不敢恭维。
因为无论是手机还是长焦镜头,均没有物理防抖,导致在使用外接长焦镜头拍摄时,很容易就会将画面拍虚。这也是为何手机外接长焦镜头是使用率最低,并且市面上相关产品也较少的原因。
下图是在动物园,利用手机长焦镜头拍摄的画面。照片的清晰度明显受到影响。
市面上的4种手机镜头就为大家介绍完了。如果摄友对手机外接镜头感兴趣,也想入手一套玩一玩,接下来好机友在这里就教大家如何选择手机镜头。
01
看镜头材质
市面上的手机镜头材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玻璃材质,另外一种是合成塑料的。这里向各位推荐购买玻璃材质的镜头,其透光率、色彩还原度方面与合成塑料材质相比均有一定优势。
02
看镜头是否有镀膜
镜头有没有镀膜,放在阳光下一眼就可分辨。如果阳光照射在镜头上出现紫光或者绿光,就说明是有镀膜的。有镀膜的镜头可以减少光线反射,增加透光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出现鬼影、耀斑的情况,从而提高画面质量。
03
专用版还是通用版
专用版就是指单独匹配某一款手机的镜头。这种镜头往往是一个手机壳,稳定性非常好。通用版就是常见的以夹子的方式固定镜头,稳定性稍差一些。但只要不剧烈晃动,还是相当稳定的。
相较来说,通用版的手机镜头选择空间更大一些,你可以在多个品牌的不同产品之间选择。而专用版的选择空间就比较小,可能只有那么一两款专用版镜头。
04
看做工
手机镜头作为一种精密度较高的产品,做工的粗糙与否可以间接了解到镜头的优劣。镜身的制作工艺,边缘是否规整,参数文字是否印刷清晰,都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尽量挑选做工优秀的手机镜头肯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05
畸变或暗角
这一点在介绍广角镜头时已经和大家提到过,畸变与暗角是挑选广角镜头的重要指标。优质的镜头可以保证拍摄无暗角,并且有较好的畸变控制。比如拍摄建筑,如果建筑的线条相对笔直,那么畸变控制就好,如果弯曲的厉害,那么畸变控制就差。
手机里面的长焦是引用摄影镜头的概念,是指比标准镜头的焦距长的摄影镜头。长焦距镜头分为普通远摄镜头和超远摄镜头两类。普通远摄镜头的焦距长度接近标准镜头,而超远摄镜头的焦距却远远大于标准镜头。
以135照相机为例,其镜头焦距从85毫米-300毫米的摄影镜头为普通远摄镜头,300毫米以上的为超远摄镜头。
在拍摄远处物体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发现无法拉近拍摄对象。这就需要用上长焦镜头,它能很好地表现远处景物的细节,拍摄到一些我们不容易接近的拍摄体。特别是在野生动物拍摄中,选择一支合适的长焦镜头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创作机会。
但是拍摄的景物空间范围也小,在相同的拍摄距离处,所拍摄的影像大于标准镜头,适用于拍摄远处景物的细部和拍摄不易接近的被摄体。
扩展资料:
手机里面的长焦比不上专业的摄像机长焦。手机影像技术在过去的十年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以高像素、大底为代表的硬件方案,以及AI影像、图像算法等软件层面不断演进,让智能手机的成像素质有了质的飞跃。
但毕竟手机是一款受限于硬件体积的智能设备,在主摄的成像素质达到一定高的标准之后,如何进一步拉开手机成像体验的差距,就成为了行业思考的问题。
本质上,这还是内在的消费需求所决定的。当用户习惯于用手机记录身边的事物之后,自然就会对手机多场景下成像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于是近两年来智能手机上开始出现了一系列以长焦、超广角、人像为代表的“副摄”,在这些功能型镜头中,尤以长焦方案的演进最具代表意义。
人民网-春游拍照 摄影达人教你玩转“手机单反”
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不可获取的一个用品,并且目前的手机都带有拍照功能,老式手机拍出的照片比较模糊,但是现在的手机拍照不管远近都比较清晰,那么在拍照的过程中,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清晰度呢?
首先了解一下成像原理
如下图,首先一块固定的凸透镜,其焦距f已经是固定的了,物距u和像距v具有相互影响的函数关系,其关系为1/u+1/v = 1/f 。在满足该关系式的前提下,成像是清晰的。以下图为例,如果成像面在像距的左侧或者右侧,都会出现成像模糊的现象。在同一个凸透镜f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物距发生了改变,要想成像清晰必须相应的改变像距。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
凸透镜成像原理
手机中的马达
对于手机摄像模组而言,镜头作为一组固定的凸透镜,在对焦过程中其焦距f是固定不变的,那么在拍摄远近不同的画面时要想成像清晰,必须改变像距。由上图可以看到像距就是凸透镜和成像面的距离,那么在手机中改变像距其实就是改变镜头和感光芯片的距离。这个距离是怎么改变的呢?摄像模组里有个元器件叫马达。马达可以理解为一个弹簧,在需要的时候会将镜头弹离或者拉近到感光芯片从而达到根据物体远近改变像距的作用。那么当满足上述像距、物距以及焦距的关系的时候,就会成像清晰从而反映出一张清晰的。
马达在模组中的位置
如何判断到达清晰点的呢
以上只是从理论上来讲得,先搞明白在照片清晰的过程中硬件上是如何运动的。虽然在满足像距、物距和焦距的关系的时候,成像肯定是清晰的,但是手机是不知道拍摄物体远近的,又是如何判定图像是否清晰呢?
在手机内部都会集成一定的ISP算法,即图像处理算法。根据算法会将图像的清晰度分为不同梯度的数字,随着清晰度越来越高,算法返回的数值越来越大,当到达一个峰值数字回落的时候,会反复在峰值附近来回徘徊,直到固定最大值,那么就认定此时镜头和感光芯片的距离就是成像最清晰的位置。当然为了节省时间算法内部会首先进行粗调,找出峰值的大体位置,然后再在峰值附近细调找出峰值所在的位置。这种对焦方法是比较原始的对焦方法,缺点是对焦偏慢。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打开手机拍照,找到对焦功能,拍摄某个位置的物体,手动调虚画面,然后点击自动对焦,看下对焦数值是不是在清晰值左右来回徘徊。当然现在好多手机都是PDAF(该功能后续发文讲解)的快速对焦功能。所以随着技术的发展,不论什么产品的什么功能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清晰模糊对比
总结
不知道以上讲解,大家有没有对手机对焦功能有所了解。这里强调一点对焦是指对清晰度的一个调节。另一种,变焦是针对手机拍照的拉近和拉远的功能,和对焦完全不一样,这个变焦后续在进行简单讲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