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上三脚架,使用快门线来保证相机拍摄时的稳定。
使用小光圈保证景深,使用低iso来保证画质尽量干净。
将快门调到几秒或十几秒不等,你可以根据想要的效果自己调试。
使用广角镜头表现效果会更好。
如果有可能可以找个高一点的地方,视野会更开阔。
这样就可以拍摄出夜晚车流灯光轨迹了。
流光夜景效果步骤如下:
一、拍摄器材的准备
想要拍出好看的夜景车流轨迹,一般的入门级单反都可以拍得出,在参数设置上要花些许功夫,一般单反相机都会有M档模式,连现在的智能手机拍照都有M档模式。镜头方面选用标配的狗头或者28mm以下焦段的都可以,有条件的买个鱼眼镜头,拍出来的视觉效果更加震撼。三脚架自然也是标配的器材,在长时间曝光的情况下,即使是最厉害的铁手功老司机,也很难单靠手持拍摄长达数秒乃至数十秒的慢速快门。
对于拍摄车流轨迹这种类型的照片,影响曝光大小的参数主要有感光度、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这三个方面,调节好这三个参数是拍摄好车流轨迹的关键,一般我们参数会这样设置:
1、将相机的ISO感光度设置为最低值,一般是ISO 100,有些尼康高端机型会低到ISO 64,这设置的目的是确保画面质量处于最优状态,噪点最低,同时也能起到延长曝光时间的作用;
2、一般在有环境光的情况下,光圈值会在f/11或者更小,这样拍出来的路灯会呈现星芒状,快门速度最好在10秒以上;
上面这张图就是快门速度不够慢,拍出来的车流轨迹不连贯。还有的是要注意红绿灯的亮起时间,要不然车子不动拍出来没有光轨。车辆流动得顺畅,拍出来的画面更细腻更好看。
还有一种情况是ISO 100,最小光圈,但是快门速度只有几秒就曝光过度的话,这时候需要额外的辅助工具,就是ND滤镜,又称减光镜。装在镜头前面,可以延长曝光时间。
二、拍摄时间选择
要拍摄车流光线轨迹,首要条件是车要开车灯才能完成的,所以一般最佳拍摄时间是,在傍晚的时候,天空不会是黑压压一片的,而是黄昏色的。驾驶员也会开车灯,路面灯光都亮了起来,画面感更丰富。
三、拍摄地点选择
一般来说天桥是最好的实践地点,相对于地面来说会比较安全,不会阻塞交通。不过天桥有个缺点是构图太单一了,但是拍得好不好还是看技术。在天桥拍无可避免的是拍到天空,正如前面所说的,最好在天色将暗未暗的傍晚时间拍摄。
有时候天气不如预期,我们可以选择在路面上,用低角度的方式去拍,用高楼大厦做背景,不仅能拍到车流轨迹,同时也能拍出高楼的气势。
除此之外,有条件的可以用无人机在高空中,正俯视俯拍立交桥,注意是立交桥,因为匝道是绕圈的,在上空可以看到蝴蝶的美丽形状,十分壮观。
在一些山路无路灯的环境下可以拍一些纯光轨,注意好构图还有拍摄角度,依然能出大片。安全点最好穿一些反光面料的衣服,或者假设一个三角标在身后,避免发生意外。
还有一种逼格很高的拍摄方法是在车内后座,手持或者利用工具固定在车上,探出窗外拍后视镜。要注意的是车速不宜过快,一定要平稳,曝光时间尽量在一两秒左右,手持的话最好用带防抖的镜头。焦点对着后视镜,用光圈控制曝光大小
全文总结:有时候拍出不是很好的车流轨迹效果,最好注意一下周围环境,有没有大量车流涌入,一旦发现就要做好准备,当车流充满画面时就按下快门,十几秒后就可以看到拍的好不好,所以多拍还需要多观察。总之,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拍摄手法,在运用好这些手法之后,拍出瑰丽夺目的车流轨迹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第一步:了解技术要点\x0d\\x0d\首先,我们要明确拍摄“车流轨迹”的关键技术要点,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使用相机的慢速快门进行长时间曝光。道理很简单,只有使用慢速快门,拉长曝光时间,才能记录下曝光时段内车辆行进的轨迹,从而拍摄到车灯移动的光轨。但这并不意味着长时间曝光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在使用慢速快门的同时,还要控制好光圈和感光度,否则很可能因为进光量过小或过大而无法获得最佳拍摄效果。\x0d\\x0d\这种情况下,使用相机的全自动档(Auto档)或程序曝光档(P档)显然是不行的,因为自动曝光在进光量足够时,决不会刻意拉长曝光时间;而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拍摄车流,只能收获下图这般死气沉沉的图景。所以拍摄车流轨迹时,通常使用的是快门优先模式(S档)或光圈优先模式(A档),最好使用手动曝光模式(M档)。\x0d\\x0d\影响相机曝光强弱的因素主要有光圈大小、快门速度和感光度三方面(光圈、快门相关基础知识可阅读《数码相机入门成像原理关键词·中》[作者:刘恩惠]),所以对于“车流轨迹”拍摄而言,调节好这三个参数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基本设置原则如下:\x0d\\x0d\1、将相机的感光度设置为最低值,这既能对拉长曝光时间起到作用,也能够确保画面质量处于最优状态;\x0d\2、如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应把快门速度调到慢速档(具体参数视场景而定);\x0d\3、如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应把光圈系数调到较小口径上(无统一标准,需视镜头最小光圈参数);\x0d\4、最好使用手动曝光模式,视器材和场景条件自行调节快门与光圈的参数组合。\x0d\\x0d\第二步:准备拍摄器材\x0d\\x0d\拍“车流轨迹”显然并不需要什么太高档的器材,一般的数码相机基本都可胜任,只要能手动调整曝光参数就行;但如果您的相机没有快门优先模式或手动曝光模式,那估计有点困难。至于镜头,广角端拥有28mm左右的等效焦距就基本够用;当然在某些场景下,广角大一点拍出来更有气势。不过,三脚架基本是不可或缺的武器,由于涉及长时间曝光,靠手持拍摄显然风险很大,即便再厉害的“铁手功老师傅”,面对长达数秒乃至数十秒的慢速快门也定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下图中,数码多网友Andares手持拍摄挑战2秒慢速快门,即便他的手已经够稳,但效果上仍欠完美,一方面曝光时间稍嫌短了一些,另一方面车流光轨也有些杂乱。\x0d\\x0d\所以要想收获比较完美的“车流轨迹”靓照,最好带上三脚架和快门线。三脚架并不需要很高档的那种,能稳定支持自己的相机就可以;如果没有快门线或使用的相机压根不支持快门线倒也不要紧,可以用相机的倒计时自拍功能来达到类似的功效。总之,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确保整个曝光过程中相机处于相对比较稳固的状态。为什么是“相对比较稳固”?拍摄实战中你就会知道,制造出那些“绚烂轨迹”的车流就是稳固的最大敌人——车辆行驶会造成地面震动,三脚架会跟着一起震。好在,这一般不会对照片效果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x0d\\x0d\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很多微型数码相机其镜头广角端的最小光圈只有f/8左右;光圈不够小,在拍摄“车流轨迹”时可能会成为一个潜在的问题,这意味着曝光必须控制在一定时间内,否则画面就可能出现曝光过度的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过曝”(如下图)。相比之下,可交换式镜头的最小光圈往往更小一些,因此使用这类镜头的单反、微单相机可以获得相对更长的曝光时间。要知道,同一场景下15秒曝光与6秒曝光所能得到的效果可能有很明显的差别——更长的曝光时间可以加大光线轨迹叠加的幅度,从而获得线条更连贯、密度更大的光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使用可换镜头相机还是有优势的。\x0d\\x0d\此外,某些相机镜头在最小光圈时受光线衍射影响会比较严重,画质下降十分明显,因此通常并不建议为了获得更长的曝光时间而将光圈置于最小值上,使用中等略偏小的光圈系数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如果想要进一步延长曝光时间,则可考虑在镜头前加装一块中灰密度滤镜(ND镜)甚至是渐变ND镜,使用了这片可以起到减弱光线强度作用的小玩意儿后,无疑更加利于我们在拍摄时使用更长的曝光时间。\x0d\\x0d\第三步:选好时间地点\x0d\\x0d\“车流轨迹”的本质是车灯在一定时间段内移动的光线记录,所以只有在夜间才能拍成,白天显然不行。而最佳拍摄时段其实是是在天色将暗未暗的傍晚时段,这时候天空尚未完全变黑(如果天气晴朗,且拍摄色温控制得当,此时的天空会呈现出迷人的深蓝色),但地面道路的亮度已经不足,车辆驾驶员都会打开车灯行驶,而路灯、建筑景观灯也基本都已亮起,所以这是很宝贵的一段时间。\x0d\\x0d\与时间同样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拍摄地点。一般来说,适合拍摄“车流轨迹”的公共场所主要有两个,要么在城市中某个十字路口的天桥上俯拍,要么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进行。当然,还有一种比较冒险的做法——跑到马路中间的隔离带上拍摄。\x0d\\x0d\选择城市中心的人行天桥作为取景点往往是最常见也最稳妥的一个选择,不仅仅因为它安全,更重要的是架设有人行天桥的路口通常车流量比较高,较大的车流对于拍摄“车流轨迹”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前提;而在一个荒凉的、鲜有车辆经过的偏僻路口,即便时间和地形再怎么有利,也不可能拍出有趣的车流夜景。当然,并非所有市中心路口的人行天桥在任意时段都适合拍摄这类题材,如果你登上天桥,看到四个路口的车都被堵得死死的,即便绿灯大亮也无法通行,那最好换地方拍,因为车辆的流动是拍摄的必要元素。\x0d\\x0d\其实除了城市中心区的人行天桥外,某些横跨于高速公路、高速干道上的人行天桥也是不错的选择,车流量和车速大多能符合拍摄要求(上面那张Meowgli拍摄的作品所展现的就是一条高速公路上的车流)。各位读者如果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有适合拍摄车流夜景的路口、天桥或其他公共场所,欢迎您在文章下方的评论栏留言,以便大家有机会前往实践。\x0d\\x0d\第四步:投入拍摄实战\x0d\\x0d\了解了技术要点、准备好拍摄器材、确定好时间地点,那么投入实战吧。到达拍摄点后,首先架好三脚架、固定好相机,然后调整好相机的各项参数,包括:将感光度设到最低、选择好曝光模式、无快门线的情况下将拍摄模式改为自拍、调节白平衡等。不过,做完这些后也别着急按快门,仔细观察一下四周的环境,在大脑中设计一下构图。拍摄这类题材时,我们可以把“车流轨迹”作为画面的主体,也可以将“车流轨迹”作为衬托主体、烘托气氛的点缀。\x0d\\x0d\按下快门之前不妨先留意一下整个路口的信号灯规则,以便于自己掌握最佳拍摄时机。那么,拍摄“车流轨迹”的最少曝光时间是多少呢?下面这张照片是1/2(05)秒内记录下的车流轨迹,我们会发现,不但光轨的距离很短,而且车影也没有完全消失,画面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动感,但美感不足;因此为了能够获得连贯的光轨,同时让车影彻底消失,至少需要4-5秒的曝光才行。\x0d\\x0d\对于新手而言,在初次实战时可以先尝试使用快门优先模式(相机的S档),手动调节ISO至最低值后将快门置于5秒档或6秒档,看准时机后先试拍一张;然后通过监视屏检查一下画面是否有过曝,如果没有问题,可进一步延长曝光时间;如果画面整体偏亮,说明所使用的相机最小光圈不够小,可试尝试将曝光时间适当缩短。应该说,大部分相机在大多数场景中,于低感光度、最小光圈条件下,应付5-6秒慢门确保不过曝,基本是没有问题的。此外,也可以使用光圈优先模式,既自主确定光圈参数,然后由程序计算曝光时长;这样可以避免使用镜头的最小光圈,一定程度上利于画质表现。而当你对快门与光圈之间的关系捻熟于心后,则可尝试使用手动曝光模式,M档显然是最“随心所欲”的。
1、OPPO手机普通模式是拍不出车流的效果,以OPPOR9s为例:打开手机相机,点击右上角调出专业模式,可以看到,专业模式有白平衡、曝光补偿、感光度、快门速度以及焦距可进行调节。
2、对于调整几个参数之间的平衡是很重要的。快门选择2秒,一般很少情况下会用到16秒,当然特殊情况除外;曝光补偿,这要根据但是的实际环境来定了,太大会到时画面过曝,太小则又会使画面太暗;焦距方面,有自动和手动两个可选,如果具体不清楚改怎么调节,直接选择自动就可以呢
3、在调整还了各项参数后,可以进行拍摄了,但是这里还有一点,如果在冬天特别冷或者感觉自己在拍摄时手不稳的情况下,建议还是带一个三脚架或者八爪鱼等器材来辅助拍摄比较好。
用单反拍出夜间车流效果的方法如下:
找好位置,需要先固定单反相机 ;先测试现场的亮度水平;确定IOS到合适的程度;调整光圈到需要的景深;最后是用慢快门拍试拍;受车流量的影响,多次试拍;找到最合适的快门速度即可。
拍摄的关键在于设定较长的曝光时间+匹配的光圈。
拍摄流水至少1/2秒或更长曝光时间可以得到丝般的效果,拍摄车流如果想获得连成线条的车灯效果则至少几秒的曝光时间。因此,为了不造成过曝,应设置较小的光圈,这个就根据现场光照条件和拍摄经验。
如果是在白天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拍摄,除了设置为低ISO值,还需要外加ND镜(中灰密度镜),减少进入镜头的光线,防止过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