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1、天玑700处理器是一款中高端手机中的处理器,天玑700采用八核CPU架构,包括两颗大核ArmCortex-A76,主频达22GHz,性能方面非常出色。
2、天玑700处理器的功耗较低,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热过度,温控方面非常好,所以手机天玑700处理器非常好。
手机处理器的性能不仅取决主频的高低,其采用的架构、缓存、带宽、GPU以及系统优化等都对处理器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如果其它因素配置不够, 仅仅主频高,也很有可能出现高频低能的现象。
1 架构是关键
架构做为处理器的基础,对于处理器的整体性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架构的处理器同主频下,性能差距可以达到2-5倍。可见架构的重要性。
采用相同架构的处理器,性能基本上已 经锁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会有本质的区别。所以,看处理器的性能要先看架构。
目前,手机处理器的架构主要有ARM和Intel X86。ARM架构在手机处理器领域占有90%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目前主流的处理器芯片厂商几乎都是采用了ARM架构,比如,高通、德州仪器、英伟达、三星及苹果等。
低端的智能手机一般还在采用比较陈旧的ARM11架构,比如德州仪器OMAP2420/2420(主 频为330MHz)以及高通
MSM7225/7227(主频为528MHz—800MHz)和MTK的一些处理器。
现在主流的中高端手机处理器基本上都采用了ARM Cortex-A8架构,速率可以在600MHz到超过1GHz的范围内调节,同频下,比ARM11性能提升3倍以上,而功耗却大大降低。比如德州仪器的 OMAP34x0和OMAP36x0系列处理器。而高通骁龙S2/S3的Scorpion架构。三星蜂鸟和苹果A4处理器,均是在A8的基础上优化而来。
现在最先进的处理器架构是ARM Cortex-A9,相对于ARM Cortex-A8,最大的区别在于支持多核心和乱序执行,并且性能继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的大部分双核处理器都采用了ARM Cortex-A9架构,比如Tegra 2、德州仪器OMAP44x0系列、三星猎户座E4210和苹果A5等,包括最近推出的首款四核处理器Tegra 3。
而更为先进的ARM Cortex-A15架构将是下一代ARM发展的趋势。
2 工艺制程
制程工艺的纳米是指IC内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更小的制程也就意味着更低的功耗和散热,同时在同样面积的芯片上更小的制程也就能集成更多的晶 体,而晶圆的数量又是决定处理器性能的关键因素,所以,工艺制程越先进,处理器性能越强。手机处理器从较早的90纳米,到后来的65纳米、45纳米、32 纳米一直发展到目前最新的28纳米,而16纳米制程工艺将是下一代CPU的发展目标。
3 总线带宽
总线带宽是指在固定的的时间可传输的数据数量,带宽越大,则代表传输能力也越强。一般Cortex-A8架构的单核处理器的总线宽度为 64bit、200MHz,总带宽16GB/S,就已经够用了。而A9架构的双核处理器则能够达到128bit,200MHz,总带宽为32GB /S。
4 图形处理器GPU
自从苹果iPhone出现以后,再加上Android的崛起,移动多媒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前在PC的配置中经常看到的GPU如今也成为了智能手机处理器必不可少的硬件配置。GPU甚至在运行大型3D游戏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苹果、德州仪器以及三星蜂鸟处理器都采用的是Imagination公司研发的PowerVR GPU,采用PowerVR GPU的处理器在游戏兼容性方面还是比较好的。从iPhone系列手机的性能来看,PowerVR GPU在性能上也是相当强劲的。
5 处理器主频
CPU的主频,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通常所说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这个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频”。很多人认为CPU的主频就是其运行速度,其实不然。CPU的主频 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定 量两者的数值关系,因为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缓存、指令集,CPU的位数等等)。
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 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比如Tegra 2,虽然性能很强,但是由于带宽太小,所以性能发挥不出来。另外,经常被一些玩家诟病“高频低能”的高通处理器,由于采用了异步双核的方式,主频虽然能达 到15GHz,但是性能较相同主频Cortex-A9同步双核的产品要弱(当然这也带来了省电的优势)。因此主频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 表CPU的整体性能。
6 运行内存RAM
手机的存储器有ROM和RAM,ROM是只读存储器,功能相当于存储卡,和处理器的性能关系不大,而影响处理器性能的关键因素是RAM。RAM越大,运行大型游戏以及多线程程序时速度就越快。比如同样为15GHz主频的两颗处理器,同等条件下,采用512MB RAM的处理器就比采用256MB RAM的处理器快。所以,手机的RAM越大越好。目前比较高端的手机基本上都采用了最大的1GB内存。
7 系统优化
整机是否能够流畅运行,系统优化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家经常会看到,采用同样硬件配置的两款手机,性能差距却很大,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系统优化方面的不同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苹果手机的处理器配置从来都不是最高的,但是它却是运行最流畅的。这是因为,苹果手机采用的iOS系统是以用户体验和应用为主导 的,其硬件配置的选择完全是根据系统和软件的需求,也就是说软件的发展带动了硬件的提升,使得软件和硬件达到完美的协调和统一,将硬件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而不是盲目的提升硬件。
比较手机CPU的性能的方法:
1、从架构上,它是处理器的基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架构的处理器同主频下,性能差距可以达到2至5倍,架构相当银行中的存储方式;
2工艺制程上,同样面积的芯片上更小的制程能集成更多的晶体,而晶圆的数量又是决定处理器性能的关键因素,工艺制程越先进,处理器性能越强,所以需比较芯片上晶元数量;
3从主频上,即手机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通常所说的某CPU多少兆赫,CPU的主频提高主频对于提高CPU运算速度是至关重要的,在同等芯片配置的手机中,理论上主频越高其运行越快;
4从GPU上,图形处理芯片,被集成在在处理器之中,扮演着手机显卡的角色,主要用处对数据包游戏而言,需要对应GPU可最大程度确保游戏中图像加载的正常,同样cpu上也看晶圆数量的多少。
骁龙888+处理器如果放在桌面端相当于i3 8100的水平,性能和轻薄本根本没法比,手机的CPU架构为ARM架构,而桌面级的CPU架构主要为X86,不论是效率和复杂程度上来讲,X86指令集都要更加优秀一些。如果你有购买笔记本的需求,推荐我在用的戴尔xps15,适合外出携带,它是一款不错的轻薄笔记本,不仅外观设计的好看,而且配置也挺全面的。戴尔xps15的35K OLED 全面触控屏,硬件级防蓝光,是个很强大的助攻。即使偶尔需要在户外用电脑,500nit亮度的屏幕在室外使用的体验也很好。它机身是由一整块铝合金通过CNC工艺一体成型,再经由钻石切割的精密工艺打磨而成,简直酷到没朋友!整机C面还采用了多应用于高端跑车车身的碳纤维材质,带来更轻盈机身的同时坚韧十足,不怕日常使用磨损磕碰,性价比真的很高了。
和电脑的CPU基本一个意思!
但是电脑的CPU架构大多是X86
手机的多是ARM
其他还有POWERPC和MIPS等架构,多用于游戏机和MP4
性能上面
主要看架构,然后看频率,最后看优化
同样频率的U A9核心强于A8的,更强于ARM11
而同等架构,即使优化再强,频率高的也依然性能最好。
各家公司的优化则放在最后
一般来说ARM也分好几种
最古老的是ARM11架构的最差
然后好点的是初代苹果用的ARM A8
再好点的是现在主流的A9
然后还有未来的A15
而ARM公司本身制作CPU架构设计
他是不直接生产CPU的
他把CPU架构授权给其他生产公司比如 高通 德州仪器 三星 苹果 华为 等公司
而每个公司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优化
所以光看性能是不行的
说起来三星的性能相对较好,但是通用性最差。CPU性能并不代表一切,即使性能再强不支持软件也不行
而德州仪器的是性能也不错,通用性也很强,但是U的价格较贵
高通的算是最常用的,因为他不仅仅是通用性强,而且还整合了通讯基带。使整体功耗较其他U更低
至于其他的如苹果华为的就不用介绍了
其他还有很多
比如不同公司CPU集成的显示芯片也不同,这个非常重要
而不同公司CPU所用的内存带宽之类的也不同,所以说起来很麻烦
大概知道就差不多了
建议买德州仪器4xxx系列的U和高通S4系列的U
算是现在最好的
三星的猎户座要装软件才行
祝你好运
手机和电脑的CPU用的根本不是一类架构,我们家用电脑的CPU大都是使用的X86架构,这类架构较为复杂,非常适合密集高强度的运算,所以无论是办公电脑还是各类服务器,数据中心大都是使用的X86架构处理器,目前只有英特尔和AMD生产这类CPU。
而手机由于体积小,对发热和续航要求极高,所以手机处理器采用了更为高效的ARM架构CPU,这类CPU的特点是功耗极低,而且在低功耗下还能做到相对不错的性能,非常适合手机等移动设备。
电脑CPU和手机CPU两者多年来井水不犯河水,因为面对的市场完全不同,别看现在还有不少电脑CPU还是双核、四核,由于设计复杂度不同、频率和缓存不同,即使是拿目前最强的8核手机CPU也无法和电脑CPU相比,即使抛开架构不同的原因,手机CPU设计多个核心是为了保证降低功耗,因为里面有大小核的分类设计,性能差距很大;而电脑CPU中每一个核心都是高性能核心,单核运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睿频频率,多核一起工作时多任务性能则可以大幅增强。
单看主频来说,主流电脑CPU在奔腾4时代就已经突破了3Ghz,目前都是动辄4Ghz以上的8核CPU,而目前最强的骁龙855频率不过刚到3Ghz的门槛,性能最多也就是超过一些10年前的低端电脑CPU,毕竟手机还是把续航和发热表现更重要,性能够用即可,在半导体和电池技术突破之前,手机CPU的性能还会远远落后于电脑CPU,无论它有几个核。
电脑芯片的最高技术应用就是CPU
它要解决各式各样的运算,不但是要硬件集成度越来越高,还要一套非常复杂的指令集,如果单纯的做一个比较: 电脑是可以运行手机虚拟机的,而反过来手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运行电脑虚拟机。
不过这恰巧就是手机CPU的优点:
1990年电脑和手机芯片的分水岭来了,苹果公司看到了移动市场的前景,寻找到了英国的一家公司,也就是后来的移动芯片霸主ARM,这个公司扬长避短,很快就找到了一些竞争的秘诀,几个毕业不久的学生反其道而行之,做出了一个最伟大的精简指令集Risc。
虽然之后与苹果合作的产品暂时失败了,但是1993年诺基亚公司在6110手机上采用了它们的芯片,之后是一炮而红,虽然红了,但是一直很低调,低调的在移动电子产品领域里成为一哥,几乎所有的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微处理器都和ARM有关。
如今投资的重点全部都集中在移动电子设备的领域,而电脑芯片的摩尔效应渐渐失去了原来的进度,离天花板越来越近。
随着柔性屏幕与移动设备的普及,笨重的电脑开始尽露弊端,不久的将来微处理器才是新的霸主,而英特儿姑且叫它是原始微处理器一代吧,就像诺基亚没有及时具有远见一样,最终被更高,更快,更强的下一代取代。
电脑运行全面,但是指令繁琐,运行速度慢。
很笨重。
手机运行单一,但是指令简洁,运行速度快。
很轻便。
上网,看视频与即时通讯等简单操作手机软硬件更具有优势,而超级运算,大型 游戏 ,作图渲染手机完败。
实际电脑手机芯片这俩玩意真没啥可比性,就好比百米博尔特肯定秒杀刘翔,但是110米栏刘翔可以秒杀博尔特,电脑CPU是家用办公的首推霸主,而手机CPU用途是休闲 娱乐 首选。
同样制程同样是4核的电脑CPU和手机CPU两者的性能到底差距有多大,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下两种CPU的差距才能让你更好的了解他两者之间的差距,其本质主要是从架构、用途、扩展能力、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以及各自的功耗来了解下他们本质的区别。
先从架构来谈,手机CPU使用的架构是ARM(AdvancedRISCMachine,即精简指令集)架构,使用这种架构的设备不只是在手机CPU上同时也在很多嵌入式设备上也在广泛使用的芯片指令集,其主要是功耗低,散热小。而指令集的数量决定了CPU在某种程度上执行任务复杂度即速度的代表,ARM指令集为何精简,因为他只专注于某些特定的应用即可,在某一专项领域是最强的,不需要去适应很多应用,不像电脑CPU那样为了兼容性、为了支持更多应用要写入很多的指令,就比如手机上的CPU他的指令集天生就是为手机领域支持的一些硬件和应用专门制定的指令集,因此不需要很多很复杂的指令集,因为一切为了功耗,他的出生就是为了移动应用。结果就是手机芯片功耗低适合移动便携设备。
其次从用途、扩展能力和操作系统的兼容性这方面来说,x86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诞生了很多的硬件及软件可以直接安装在上面使用,这就需要CPU需要庞大的指令集和更多的运算器、寄存器来支持,所以从扩展能力和兼容性来说ARM处理器是没办法去适用的,比如在台式电脑上你可以加装很多各种硬件,并且通过这些硬件发出的数据CPU都能解释执行,你手机CPU就完全不能,所以从用途上来说他两个之间的区别也很大,一个很专一,一个很多能。
最后我们来比较下这两个之间的差距,通过上面原理上的大致了解,你不能单纯的拿速度来比较两者之间的差距,你非要比较,就要全面比较,手机CPU就是为了特定领域定制的CPU它只处理这个领域的数据,其他来的数据我不处理我也不需要处理,而电脑CPU就是个多面手你什么活我都会干,并且还干的比你快,因为指令集丰富啊,因为我可以不计较功耗和散热可以放更多的晶体管来执行各种指令集要求干的事情。但是手机CPU我由于功耗体积等原因,我只需要一定数量的晶体管就可以用来处理特定功能的应用程序。因此你说手机CPU速度相当于电脑那个时代的CPU速度,这两者之间是无法比较的,这就好比一个是文学诺比尔一个是物理诺比尔你让他们之间比较一下谁做出的贡献大一样,我只能说各有各的用处。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无法比,一个是X86架构,一个是ARM的架构。一个是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语言指令集,擅长处理复杂的工作;ARM是精简指令。只能说,这相当于两个生态,真的无法比。
X86架构可以配备外置的散热器和风扇,所以追求高主频多线程;但是ARM架构散热条件跟X86架构的处理器对比,根本无法比,最多就给你铜管散热。风扇散热甚至水冷?想都不要想!
同时,X86架构有强大的电源支持,对功耗要求不高;但是ARM架构需要考虑功耗,不然很快手机就没有电了。
所以说,手机对芯片的限制真的非常多,性能不是第一的要义,因为它不能好像电脑CPU一样,又是风冷又是水冷,能够用上铜管散热就很高端了。但是电脑上CPU供电/散热环境比手机好很多,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性能特点。手机上的CPU再强,但是环境限制了,跟电脑网的无法比。
当然,你可以在不同架构支架通过虚拟的环境来跑分,进行比较,但是效率相当低。而且没有意义。
再说,ARM架构的手机跟X86的架构比,有什么意义?如果是,ARM架构的轻薄本跟同样X86架构的轻薄本对比一下,还有对比的意义。
PC机的CPU,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散热,非得装个风扇不可。而手机CPU,关键核心问题是移动,要够小,用电池而不是交流电源,而且没有风扇散热。所以只能把PC机CPU简化再简化,以满足小和低能耗低散热。而且手机的CPU不是独立存在,是集成在SoC内,而且,谷歌安卓和苹果ISO都不尿英特尔,而Wⅰn在手机又挂了。这样,英特尔只能干瞪眼,一点招也没有。
其实CPU的性能不能只看核数和主频,从架构、工艺、主频、核心等方面,电脑cpu和手机cpu的差距有多大
一、架构差异
架构只相当于一座建筑的框架,是最基本也是极为重要的部分。电脑CPU的架构有X86、X64等,而手机CPU主流是ARM架构。
二、主频
决定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的综合指标,有缓存、指令集,CPU的位数等因素。
因为CPU的位数很重要,这也就是搭载了64位的CPU的手机比32位快的多的原因。手机CPU和电脑CPU架构由于不同,相同主频下电脑CPU要比手机CPU的运算能力高几十到几百倍。
三、核心的影响
手机多核其实应该叫多CPU,将多个CPU芯片封装起来处理不同的事情,
而电脑则不同,PC的多核处理器是指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了多个运算核心,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可以处理同一件事情,是多个并行的个体封装在了一起。
四、GPU核心
一般来说,手机GPU是与CPU封装在一起的在同一快SoC上,相当intel的核芯显卡。而电脑则不同,早期电脑的CPU通常都是助攻运算,视频和图形处理都交给显卡,显卡集成在北桥中。
记得一个视频,摩托车, 汽车 ,飞机起步比赛,看谁最早过终点,结果摩托车起步最快,但飞机起飞一瞬间,其他都不能和飞机比了。这就像arm和x86cpu的区别,简单的事交给arm来做,比速度,永远别和x86比。
这么说吧 电脑cpu就是个复杂的计算器 除了加减乘除 还有函数汇率什么的。手机cpu同样也很快 只能计算加减乘除
各有各的功能,手机是手机CPU,电脑是电脑的CPU,相互比性能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的。电脑能做手机做不了的事情,高端电脑CPU价格能买一部手机,不是我喷,凡是对电脑懂的人都知道再高端的手机的价格也买不了高端电脑。
都是ARM架构,采用简单指令集,而电脑的X86架构则是复杂指令集,但功耗稍大。
A53是ARM公司最新开发的基于ARMv8指令集的A50系列架构之一,是目前ARM公司能效比最好的处理器架构。
A57架构,性能最强,高通即将推出的下一款八核处理器骁龙810即采用A57架构。骁龙820高通首款64位自主微架构“Kryo”,之前的架构都是ARM公版架构和在ARM架构基础上优化的Krait(800,801,805,),其中Krait400架构介于ARMA7-A15之间,接近A15,略好于A53架构,ARM目前最新的性能最高的A72架构核心。
处理器架构的具体作用:
CPU架构是CPU厂商给属于同一系列的CPU产品定的一个规范,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分不同类型CPU的重要标示。目前市面上的CPU指令集分类主要分有两大阵营,一个是intel、AMD为首的复杂指令集CPU,另一个是以IBM、ARM为首的精简指令集CPU。
两个不同品牌的CPU,其产品的架构也不相同,例如,Intel、AMD的CPU是X86架构的,而IBM公司的CPU是PowerPC架构,ARM公司是ARM架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