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备一张纸板。纸板的一个边缘与放大镜的周长完全相同。它可以把放大镜围成一圈。
2、在放大镜边缘粘贴双面胶,将放大镜固定在卡纸边缘,形成盒状。
3、将另一个放大镜放入纸板夹套中,调整好几个放大镜的间距,确保通过两个放大镜可以看得更清楚,并做好纸板的标记。
4、剪去多余的纸板,将剩余的放大镜固定在标记处,再用透明胶进一步固定纸板盒。一个简单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扩展资料:
普通的光学显微镜(生物学上经常用到)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要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第一次先经过物镜(凸透镜1)成像。
这时候的物体应该在物镜(凸透镜1)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根据物理学的原理,成的应该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而后以第一次成的像作为“物体”,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
由于我们观察的时候是在目镜的另外一侧,根据光学原理,第二次成的像应该是一个虚像,这样像和物才在同一侧。
因此第一次成的像应该在目镜(凸透镜2)的一倍焦距以内,这样经过第二次成像,第二次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如果相对实物说的话,应该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是凸透镜,从理论上讲可以实现,用你的两个放大镜分别作为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然后再根据生物学的方法制作细菌玻片标本(你自己查查相关资料)再用另一个放大镜把光汇聚到玻片标本上,调节目镜和物镜观察。
-放大镜
-光学显微镜
您问的应该是如何使用一台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吧。取镜,对光,观察。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光学显微镜(英文OpticalMicroscope,简写OM)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
简易显微镜结构简单,便于制作,适用于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观察微生物。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一、制作方法:
简易显微镜是由镜头、镜筒、镜柱、反光镜四部分组成。
1、镜头 将一种聚光手电筒的电珠打碎,取下前面的玻璃球,用钳子把玻璃球周围玻璃片夹掉。选厚为2毫米的硬纸板剪成50×50毫米的3片方块。在中心打一小孔,以玻璃球恰好嵌入为佳,再用粘合剂把三片硬纸板粘在一起。
2、镜筒、镜柱 选宽为50毫米,长度分别是180毫米、175毫米的玻璃各2块。先用透明胶布将4块玻璃粘住(长度相同的2块相对)。然后由上到下至145毫米处用黑胶布缠上或涂料涂黑(留出载物台空间),剩余的部分就是镜柱(见附图)。
3、反光镜 割一块长55毫米、宽50毫米的长方形镜片,使成45°的角,固定在镜柱的下面。
二、使用方法
1、先将置有标本的载玻片放在镜头下面,然后对准镜头。观察时眼睛与镜头距离约5毫米左右。2、标本不能大于镜头。如光线不足可转动显微镜。使反光镜迎着光线。
准备道具:找一个废光驱或废的DVD,把它的激光组件拆下来。
1、把激光头组件中的镜头拆下。
2、找一个装药的塑料小盒,在药盒的圆盖中间钻一个6mm左右的圆孔,把镜头粘在圆孔上。注意要让镜头平些的一面朝上。
3、在药盒的瓶口上粘上一层半透明的纸,比如硫酸纸。
4、把要观察的小东西放在半透明纸的正中间,再用一小条透明胶带把小东西粘牢,免得它移动。
5、找一个手电筒,放在这个自制显微镜的侧面。
6、打开手电筒,用别的物体挡住直射光线。
一个自制的显微镜就做好了。用眼睛紧贴着镜头,转动盒盖,调节镜头和被观察物体的距离,使眼睛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最清晰。
做好这部显微镜后,可以找一下身边的小物件来看一看了,如果能到村边或郊区的田野上的小池塘里,捞一些水绵或小水草,小微生物来观察,会看到很多平时所看不到的图像。
比如蝴蝶翅膀上的鳞粉,平时看就是一些微小的粉尘,放大观察可以看到它有很多种形状,常见的如箭头状还有那些绿色的像青苔一样的水绵,人眼观察就像一根绿色的细线苔,放大看,可以看到它的细胞壁、细胞核,还有透明的细胞质等等,总之,通过显微镜可以让我们观赏到不一样的微观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