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品牌和产品亮点、卖点及噱头,都是由企业文案来挖掘、包装的。拍企业宣传片,需要企业文案撰写企业简介,拍产品电视广告,需要企业文案写产品介绍,制作广告海报,需要企业文案写广告软文等等。企业文案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岗位,但是企业的运作却离不开文案策划的包装。
打个比方,像美眉们用的化妆品,是不是真的能化腐朽为神奇?当然,护肤品肯定能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但是绝对无法做到让你用了以后就能变了一张脸。但为什么很多年轻美眉们都会坚信这样的信念,只要我坚持用这个产品,我绝对能变漂亮。原因是产品包装出来的效果,而这个效果,是由企业文案所创造。
同时是眼霜,外包装不同,品牌不同,基于对产品、市场需求和对手的了解,推出不同的概念,丸美说自己弹弹弹走鱼尾纹,韩后说自己是专门针对熬夜眼,玉兰油说自己是点睛之笔,搞不好这三款眼霜的成份都差不多呢,但是为什么消费者可以将他们区分出来呢?这便是企业文案的功劳。为各自的产品挖掘了一个不同的细分概念,再推广出去,产品便树立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形象。
导读[导读]化妆品世界的忽悠决不是卖拐、卖车、出几个脑筋急转弯那个初级阶段,光怪陆离的广告、瞎掰鬼扯的护肤品销售**、甚至于你的闺中密友……都是化妆品世界忽悠你的迷思的根源。
[ 导读 ]化妆品世界的忽悠决不是卖拐、卖车、出几个脑筋急转弯那个初级阶段,光怪陆离的广告、瞎掰鬼扯的护肤品销售**、甚至于你的闺中密友……都是化妆品世界忽悠你的迷思的根源。
事件一:倩碧——被专柜BA忽悠
一次跟同学去逛百盛商场,被倩碧柜台的素雅所吸引而驻足,因为当时商场里比较冷清,所以专柜BA很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并请我们坐到里面,给我们试用产品。那个胶带试验真是令我小小惊艳了一下,不用倩碧产品的时候,手背上被胶带撕下的好多死皮,用了二号水和黄油之后,胶带就什么都撕不下来了。真的好神奇耶!当时我正做 ,有点小钱,就毫不犹豫的买了套三部曲还有眼霜什么的,一共1000多吧。高高兴兴捧回学校去用,可效果并不理想,皂洗完脸很紧绷,二号水酒精味儿太重,呛人不说,擦在脸上也觉得刺刺的感觉,黄油的滋润效果也明显不足,眼霜更是一点效果都没有。用了一周多,脸上就开始犯红,还发痒。不敢再用了,1000多呢,心痛死了!顺便说一下,那个神奇的胶带试验,其实,随便在手背上涂点什么自来水、婴儿霜的,死皮都不会再被撕下来了。
事件二:艾文莉——被网络论坛忽悠
在被BA和杂志忽悠怕了之后,我渐渐喜欢上了网络论坛,总觉得都是网友们说的真实感受,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没什么利害关系,可信度自然高。在浏览了不少论坛之后,我记住了一个名字——艾文莉妖精水。很多网友在网上开贴,说这个东东非常之好用。化妆水快用光的我毫不犹豫的从专柜买了一瓶。结果是:这东西味道呛人不说,还把我的脸搞得泛红!弄了个捻点上,居然著了!这纯度,比偶老爸喝的二锅头的度数还高呢。丢到一边,不敢再用了!
事件三:欧珀莱——被促销忽悠
被各种无孔不入的广告忽悠怕了之后,我曾经一度心庸志懒,逮到什么就用什么。某日逛商场,正遇到欧珀莱专柜大促销,索性买了一套时空锁系列,专柜BA说了,我这样接近30的人,改用这样带有时空系列的产品了,我当然懒得听她胡说,交钱走人。不过这套东西确实很不好用,洗面奶的磨沙粒很硬,我只用了一次就没再用。水厚厚的,霜油油的,用了一周就搞得满脸生痘,什么玩意儿啊~~
事件四:丸美——被形象代言人忽悠
喜欢鲁豫有约这档节目,也非常喜欢鲁豫这个主持人。后来发现她代言了一款产品——丸美高机能激白精华乳。我就四处找,终于在一家小店里找到这款产品。说实话,这东西非常不好用,很粘。身边很多人用,评价都一般,不是很好,根本不值他那个价钱。后来跟一个在日本的同学联系,她说她在日本都没看见过这个牌子!貌似只是日本投资商在中国办的厂!小日本在中国办厂效果能好到哪去?
事件五:娇兰——被美容大奖忽悠
逢年过节,各行各业的各种奖项纷纷出台,美容界当然也不例外了。这款娇兰御庭兰花极致全效精华霜可是多种奖项的得主呢。我禁不住诱惑买了回家,价格沿袭了娇兰家一向的昂贵路线,但是东西却很不好用。虽说是适合干性肌肤使用,但是非常厚重油腻,找不到吸收的感觉,反而像一个面具贴在脸上,非常不适感。这不知道,这些奖项的评判标准到底是什么!
事件六:薇姿——被新名词忽悠
薇姿是第一个进入中国大陆的品牌,一句广告词“薇姿——健康肌肤的源泉”,让爱美的mm都记住了这个名字。当时我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看到是在药店专售,BA都身穿白大褂,就认定这个牌子一定非常专业。后来买了一套润白系列来用,起先用那个精华用的脸上搓泥,我就去问专柜BA,她说是不适应,用用就好了,然后我就傻傻的一直就那么用,用的过程中皮肤越来越干,精华也一直搓泥,直到用完,我的皮已经干得不行,凭白添了几条干纹!后来想想,其实,薇姿的广告词没错的,何谓健康肌肤的源泉呢,故名思义,就是适合完全没有问题的肌肤,换种说法就是不适合有问题的肌肤了。
事件七:露得清——被美容达人忽悠
第一次知道露得清是在大S的《美容大王》里,她说这个品牌很不错,好用又不贵。本来露得清在大陆并没有专柜的,《美容大王》出版了之后,迅速登陆中国内地市场。有次我洗面奶用光了,就顺便在屈臣氏买了一只,确实是不贵,但也不好用。里面有非常大的颗粒,洗著不舒服,而且泡沫也不多,洗不干净,还把眼睛刺得生疼。真是垃圾!像大S这样的女明星,竟然会用这么低端的东东,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事件八:雅诗兰黛——被美容杂志忽悠
经历了倩碧事件之后,觉得买东西之前,尤其是是买化妆品之前需要做点功课,否则很容易上当,白白花钱。当时,网络还不发达,能了解化妆品的渠道并不多,只能通过一些有名的杂志。雅诗兰黛——就是一个被某些杂志大吹特吹的品牌,于是雅诗兰黛是天下第一化妆品的理念也深深种在我的心中。后来终于攒了点钱,买了一套当时正在热卖的红石榴系列,2000多,效果呢,实在比较令人失望,水很厚,感觉适合冬天用,霜又有点薄,冬天用滋润度不够,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合适。这套系列重点宣传的排毒系列,我也实在没体验出来,还是那个……多年之后,我也从事了媒体工作,才知道杂志上写的那些东西叫软文,决不能全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