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品:正品可能是水货也可能是行货,说法没有统一,但一定是真货。
水货:水货其实也是真货,只是进货渠道不正规,没有给国家交纳关税,没有中文说明书。比如说你到美国专柜买到的碧欧泉,带回来以后卖掉,这种没有缴纳关税,自己带回来的,就是水货,但是绝对是真货。而且价格比正规渠道的便宜。
仿货:仿货分超A货、A货、B货、C货等,服装、皮包、化妆品等一般都是这样分的,服装、皮包是仿货到是无所谓,反正便宜,我们喜欢的只是款式,但是化妆品!也就是假货啦。做的比较好的仿货化妆品不会伤皮肤,可能也有些效果,但是效果不及正品的10%。
行货:正规渠道的真货,缴纳关税、国家检验、有中文说明书。
港货:港货分两种,一种是指从香港正规商场带回来的,也就是水货;还有一种所谓港产的,也叫港货,但是你要看这种化妆品,在香港有没有生产过啊。比如说兰蔻,只在台湾和法国有厂,那么所谓的港产兰蔻就是仿的很真的假货啦,反正我是没有听过香港有兰蔻的厂子,不过用上去效果也不会很差,就是没有真货好:)有些专门代理假货的代理商,是把大包装的进口化妆品内残余成分兑水或添加相似成分后,再灌装成试用装或赠品出售;另外,他们通过走私得到大量的国外过期高档化妆品,然后以低于正品三分之二的价格进行销售,“全英文的包装说明,加上特价销售的诱惑,许多消费者往往不会注意到这些产品是过期产品。许多顶级香水也是用残留的香水兑入蒸馏水或酒精后,气味与正品一模一样,但是这种假货香味只能持续3、4个小时,而正品最少能持续24小时。一些地下工厂长期从事以上这些造假生产,许多小化妆品店都是“慕名”前往进货,往往单品利润能够达到40%以上。“水货”一般没有检验检疫证书、没有贴检验检疫CIQ标志,甚至无中文标识、无产地、无生产日期等等,所以品质完全没有保证;同时,假货通常对皮肤保养没有任何功效,而且经常引起皮肤过敏和发炎等严重问题。正规的商品出来的时候都要通过一系列测试,微生物测试,稳定性测试,重金属测试,更高级的还有过敏源测试等等。微生物测试是保证化妆品里面没有细菌,重金属测试,是确认重金属不超标,用了后不会对皮肤产生危害,得皮肤癌,等等。塑封磨损,盒子磨损,这些很正常,因为运输不当,或者中间转了很多手,磨损就磨损了,也不影响使用。如果印刷的字是黑色的或者其他颜色的,那么这些字应该非常清楚,不模糊,颜色很实。如果不是的话,那么,呵呵,你很可能买到假的了。另外一个判断方法同样是盒子,盒子都是机器折的,机器折的刀线非常清楚,东西拿出来以后可以看到盒子很工整,四四方方的。
对于瓶子的磨损,瓶子外面有盒子,有塑封,瓶子基本不会磨损了。大牌化妆品生产商是不允许有的,就是一批产品里面有也出现不了一百个,就算出现的话也是让内部工作人员拿回家用了,不会留到市场上。
其实理论上讲天猫上肯定比光网上便宜的!主要是看打折的力度!天猫上的是个人或者厂家的代理!拿的都是厂家的货!人家宁可少赚一些也会卖给您!官网上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力度!因为市场上有个利润的平衡点!如果如果官网的价格再低压得代理没有利润空间代理是不会干的!从而每样商品都有一个最低的价格!如果某些商品偏离实际价格太多的话产品十有八九会有猫腻!因为公司也会控制着代理的最低活动价格!这些东西买家大人自习斟酌!还有实体店!有的实体店和所在的商场没准在联合做活动!有的时候的价格会比网上的还要便宜!毕竟商场会补给卖家实体店的差价!最后治愈在哪里买还要卖家大人自行斟酌
1,打开需要验证的网站之后,输入防伪码标志进行查询(按照 从上到下,左边到右边无空格)输入 ,如果是正品会提示 绿色对话框。
2,一般的商品信息都会有对应的验证地址,如咗嚛今天这个是商品信息验证中心。
3,打开需要验证的网站之后,输入防伪码标志进行查询(按照 从上到下,左边到右边无空格)输入 ,如果是正品会提示 绿色对话框。
4,如果产品信息不对,会提示您这个产品没有登记应该是伪劣产品或者假货。
防伪标注查询输入注意事项
如一般的防伪标识输入都是一组或多组数值
十大暴利行业成本低得吓人
日用品:最高级牙膏每顿成本不过100元
日用品中以个人清洁化学制品利润最恐怖。以牙膏为例,其中最贵的成分――发泡剂成本仅为600元顿左右甚至更低,而这600元的发泡剂足足能够装满6000支最大号的180克牙膏。每支牙膏的发泡剂成本约一角钱。碳酸钙粉末每顿成本仅为120元左右,最高级的含氟牙膏其有效成分――单氟磷酸纳每顿成本不过100元。
另外,制作牙膏管的复合片材每平方米价为25元,可生产60个牙膏管,一个牙膏管成本约04元。这样算下来,一支120克装的牙膏,它的成本大概在048元左右。而售价要好几元甚至十几元,有厂商在央视做广告后,竞卖到30多元,中国人是多么容易受骗的呀!
二 饮料:易拉罐饮品成本只有五分钱
非碳酸类果汁饮料的利润最大,市场零售价2元钱的果汁饮料连包装成本加设备成本只有7分钱,而易拉罐饮料则更低,仅有5分钱。
当然这只是饮料的生产成本。一个产品从生产出成品经诸多环节到与消费者见面,还包括了研发成本、包装成本、广告成本、渠道成本等等。但饮料行业的高利润由此可见一斑。例如“维C”饮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商家利用人们追求健康的心理,大炒“维C”概念。一瓶100粒的维生素C丸在药店的售价在一元左右,每瓶维C饮料所添加的维C量,其成本只有几分钱。但就是加了这成本低廉的维C,主要利用了对消费者强制诱惑概念的“被消费”,让维C饮料的售价几乎比普通饮料贵岀一倍。
三 白酒: 陈酿是用催化剂加快发酵的
每顿粮食可生产500公个左右的白酒 ,其中50公斤为优质酒,其余可生产低档产品。每顿粮食的收购价格大概在1000元,而生产岀来的产品在市场上零售则最多可达15000元左右。大家不要相信某些白酒所宜传的N年陈酿,厂家没那耐心真的去陈酿,只不过是用现代工业的催化剂加快发酿过程罢了。大把钞票进帐才是老板的乐事。安徽一家酒龄与年龄相当的白酒企业的销总监说,瓶子里那点东西,其实最多值三五十元。据分柝,酒液与酒瓶包装的价值仅占产品岀厂价的10%-15%。再算入固定资产折旧人工等一起,占岀厂价的20%-25%。税收是最重的一块,超过25%。像茅台、五粮液这样的市场销售明星高端酒是根本不需要花多少市场推销费的。根据已公布的数据,贵州茅台就以903%的高毛利率排在“2008最暴利公司”榜首。
四 药品 降价一半也还是有利可图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个岀厂价12元的药,销售价是40,在差价28元里,流通成本大概要7元到15元,而所谓的“流通成本”
绝大部分是回扣,也就是说,回扣占药价的30%-40%。在药价虚高的声讨声中,一些平价药房在全国遍地开花,有的平价药房以“比核。定零售价平均低45%”的价格销售。即使降价45% 仍能有利可图,完全可以想象药品零售业的暴利程度。
五 保健品 没有哪个的价格对得起效果
这东西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但从来没有一个保健品能真正起到其宣传所称的效果。这里所说的保健品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由正规厂家通过正规配方生产的产品,并非假冒伪劣产品。由于行业竞争激烈,
保健品在前两年的暴利状态巳经改变了许多,尤其是异军突起的“乂乄金”,虽说是购买了美国的淘汰配方,但其近200元的售价比起其每单位十多元的成本(包括包装成本、配料成本、广告成本)来说,比例显然低了许多与药品不同的是,保健品的研发及设备成本较低,
吃不死人就成,最好也别吃岀事来。
六 通讯 通话成本每分钟不超过4分钱
其中以移动通讯更甚,典型的一次投入长久收益的例子。GSM基站每台的造价约为20万,但却可以负担15万门的信号留量,以每人40元月租算,即算这15万人不打电话,一个月的月租就能买30个基站。当然,移动通讯行业还有其他设备及科技成本投入,这里就不细算了。一位业内人士曾透露“业内公认的秘密”:算上设备投入、人员、管理成本等,手机通话的成本每分钟不超过4分钱,纯利润在50 % 以上。
七 汽车 一辆车拆开卖能赚两辆车的钱
国外的汽车利润已经很透明了,每辆成本在8000美金的车零售能卖到10000美金就不错,但国内却不然。据《第一财经日报》报导,标准普尔公司去年的调查显示,中国国内汽车制造商平均营运利润为30%-35%,而西方成熟市场的平均营运利润仅为5%。同一款车型,以中国售价普遍在20万元以上的中高级车为例,在美国的售价在15万元左右。在售后服务环节,国内许多专项车型的配件销售权都指定给某4S店,以至于汽车维护的价格也居高不下。4S店内部人士透露,如果将一辆整车折开卖零件,竞然能赚回两辆车的钱。
八 摄影 影楼随口要价坑人不眨眼
如今,拍套写真周岁或青春留念或拍婚纱照挂在新房巳成为市民不约而同的时尚。然而,拍好的好照片,想放大做成框或是水晶的挂在家里,价格都吓人,一般只能挑选一两张放大,遗憾和舍不得让有些市民选择了更高价格的套系或加钱单做,又多花了一笔钱。可是你知道吗制作这些相册、相框的成本价其实并不高,影楼工作人员主要就靠后期加工赚钱。一个12米长的烤漆皮雕的相框的价格可以卖到4000元,而在相框的制作店成本不过三四百元。据业内人士透露,2007年就要价128元的掌中宝相册,她自已制作只花了20元,“12元一个本子,冲洗照片一张08-1元,再加上覆膜”。
九 化妆品 成品10元的要卖650元
在化妆品行业,如果一个促销员不能让一个准备花费300元的顾客掏岀600元,那肯定不是一个好促销员。让买玉兰油的人尝试倩碧、碧欧泉,让买单品的尝试全面护理系列,目标就算达到了。至于效果怎么样,只要皮肤不过敏就是好的。同一家公司的产品,其所谓的高中低档,大多只是“包装”不同,里面装的基本上是同一种东西。一家店主曾在网上透露,一种日本产的神仙水,中国市场价格是560元,其制造成本仅为人民币65元。就算研发成本都加进去,每瓶成本也不超过10元。一日本品牌的650元/50克的眼霜连包装成本也只有10元不到。而一些150元左右的低挡眼霜成本仅在3元左右。
十 眼镜 20元的镜架翻十倍卖给你
2010年11月29日,盘锦《辽河晚报》刊豋了题为《探秘眼镜业利润链》等三篇文章,说有一家刚开业的眼镜店便有人报料:“一副光学眼镜架,生产厂家采购金属成附加各种费用为4元左右,卖给消费者竞为400元”。人们在描述眼镜暴利状况时有这样一句话:“20元的镜架,200元卖给你是人情,300元卖给你是讲交情,400元卖给你是讲行情”。 一副普通的钛金属眼镜架,从批发商到零售商的环节,存在从17元到300元的价差。一副波士钛镜架进价不过600元,而在眼镜零售店可卖2400元。一位眼镜代理商口吐真言:“市场售价200元的眼镜,其成本最多不超过10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