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汉乐府诗歌的巅峰之作,在这首叙事诗中,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这个女性形象。
刘兰芝是是庐江郡的一个小家碧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是个多才多艺知书达理的闺阁少女。十七岁时嫁给庐江郡的府吏焦仲卿为妻,辛勤劳作“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这样下 来三天就能织下五匹布,相当能干,但是尽管如此,焦仲卿的母亲还是不满意,说她干活磨蹭“大人故嫌迟”最终被焦仲卿的母亲遣送回家,酿成了二人的悲剧。
刘兰芝为什么被遣回家,我们依据原文提供的材料分析有以下原因焦仲卿母亲认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在婆婆眼里,刘兰芝属于没有礼节,行动自由的女子,这里的自由应该指的是不听婆婆的话。她认为刘兰芝不如东家贤女罗敷。刘兰芝被婆婆冠上了“不贤”的标签,同时还有一个原因也不如东家的罗敷漂亮,在婆婆眼中,这样一个不贤惠,不漂亮的媳妇,早该回家休息了。
刘兰芝认为“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从刘兰芝的角度来看,日常和婆婆相处,婆婆表现出来的是嫌她织布慢,当然她很清楚,这是婆婆在找借口。聪明如她明白焦家的媳妇太难当,于是向焦仲卿指出“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兰芝是请归的。
其实我们看婆婆给的理由和原因是站不住脚的,刘兰芝嫁给焦仲卿之前就饱读诗书,乐器女红,样样精通,属于家教很好的闺中女子。被休回家之后,上门提亲的络绎不绝,说明刘兰芝名声在外,属于一个好女孩。尤其是写她回家当天,和婆婆拜别,还嘱咐小姑“勤心养公姥”让她替自己照顾好老人,这分明是贤惠有礼的晚辈形象。就连她的容貌也特意描绘了一番“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遭到了婆婆嫌弃。
结合诗歌的内容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以下原因刘兰芝有个性
刘兰芝属于一个有个性的女子,这里的个性是指自我意识。在很长时间里,女子都是男子的附属品,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在婚姻中,女子没有自主权,男人可以休妻。被休回家的女子,家人都会颜面无光,就像诗中后面提到的刘兰芝回到娘家,母亲拍着巴掌大哭道“不图子自归”,没想到那么严格学习礼教,学习女红还是被遣回家了。
但是刘兰芝并没哭哭啼啼,失魂落魄,她离开焦仲卿家的时候,精心装扮“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dài)瑁(mào)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以精致的妆容,大大方方地和婆婆来告别。没有哀求,没有哭泣,态度不卑不亢。虽然是离开,也要漂漂亮亮地走。于焦母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挑战,为刘兰芝营造了强大的气场。如果说这是她人生的一场谢幕,那么这个谢幕很完美。
焦仲卿哭哭哭啼啼舍不得刘兰芝走,此举无疑会给焦仲卿的母亲造成一种压力,或者说很窝火,她不敢对刘兰芝说什么,只好谩骂自己的儿子“何敢助妇语”。这只是她们临别时的一个场景,可以想象在日常的生活中,焦仲卿每天忙于府吏的公务,婆媳两个在家,从细节礼仪上,刘兰芝可以做到不可挑剔。
但是刘兰芝有主见,不受焦母控制,这对于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该是如何心不甘,气不顺。这个女子不好驾驭,焦母希望面对的是那种随便怎么指派,毫无个性,低眉顺首的女子,所以她说刘兰芝“举动自专由”,只能给出这么一个模糊的理由。说白了就是这个媳妇爱自作主张,让焦母心里不爽了。
焦仲卿没有担当
从诗歌中来看,没有提到焦仲卿的父亲,在那样的男权社会中,焦仲卿是母亲的依靠。凭空多出了一个刘兰芝,两个人感情还非常好,这样焦仲卿的母亲心里或多或少有些失衡。
诗歌的开头是一大段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对话“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这本是小夫妻久别之后诉的相思。而后边那句“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刘兰芝真的是想让焦仲卿回焦母遣送自己回娘家吗?恐怕不是吧,结合后文两人各自立下的誓言,这顶多是小女儿态的一种撒娇而已,向焦仲卿表明他出门在外的日子,自己在家也不易。
然而焦仲卿这个人没有担当,本来母亲就对妻子有些莫须有的微妙的不满,他听完妻子的诉说之后,哄哄刘兰芝即可,他却冲动地去找母亲说理,完全站在了妻子一边,质问母亲“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这激怒了焦母,焦仲卿一再强调的和刘兰芝感情好,触犯了焦母家长的尊严。
在焦母看来,多年的母子之情,要让位于他们的夫妻之情,他把刘兰芝放在第一位,把母亲往后放。这怎么可以,他把对儿子的恼怒,迁移到刘兰芝身上,母子矛盾的升级,牺牲掉了刘兰芝。焦仲卿没有担当,惹恼了母亲,却只能以妥协来收场。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刘兰芝因为有个性,有想法,有主见,不任人摆布,才导致了被遣回家。
是芝兰玉树不是兰芝玉树
拼音是zhī lán yù shù,本比喻高尚人子弟,后亦用作对优秀子弟的美称。即用以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出自《世说新语·言语》。
原文《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翻译:有一天,谢太傅问子侄们:“你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子弟?”大家都不说话,只有车骑将军谢玄(即谢太傅的侄子)回答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想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
扩展资料:
像许多东西被赋予拟人化的特定含义一样,芝兰据说生长在森林,不会因为没有人看不会散发自己的香味。
从而将其喻为君子美德(汉焦赣《易林》称“南山芝兰,君子所有”),后又引申开去,比作优秀子弟,称颂他人子孙昌盛,又作“芝兰玉树”、“兰桂齐芳”。据《晋书》,谢安子侄皆贤,乃比作芝兰玉树生于庭阶。
-芝兰玉树
初次读《红楼梦》是在初中,可以说是慕名而读。想看看被人千古称颂的名著到底讲了一个怎样凄婉的故事。
其实,用“凄婉”来形容《红楼梦》并不确切,原文中的“幸酸”才是最好的诠释。“满纸荒唐言,一把幸酸泪。”荒唐的不仅仅是曹公的梦,更是当时的社会和在那个社会中生活着的人物的命运。
我觉得在荣国府中的每一个人,他们的生活,用一个很90后的词形容:纠结!他们的日子过得让我感到很遭虐待,很惨淡,很无奈,很幸酸。曹公给各位看官蒙了一层华丽的眼罩,且看他们饮酒取乐,互赠诗赋,举行家宴,大摆酒席。林黛玉那个别扭的小孩儿过得还很诗意:又是给花赋诗又是给花送葬,还时不时的感叹岁月似流水,红颜不复再,动不动就感怀春秋,哭得花枝乱颤。贾家又是皇亲国戚,又是高官显赫,宝玉上个学身后跟的小厮还一打一打的。日子过得可以说是锦衣玉食,就像无数纨绔子弟的家境一样,荣国府荣华富贵,富丽堂皇。就像关在金笼子中的金丝雀,红楼里锁着的人同样没有灵魂。在这层华丽的眼罩背后,是灵魂中无尽的虚无。这种受虐,是虐心。他们的心灵生活得很惨淡,却又只能无奈地蜷缩在这个社会的空壳子里。例如说窝囊又女气的贾宝玉,例如说废柴一样的薛蟠,例如说可悲可叹的袭人,又例如说身不由己的薛宝钗。就像**《猎场扎撒》,总要有人站出来颠覆这不合理的所谓的制度。《红楼梦》中也有人站出来,那就是这个别扭的小孩儿,林黛玉。
“真真的林妹妹的嘴呀,让人恨也不是,爱也不是。”这个别扭的孩子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但最后,这个别扭的孩子还是落了个“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悲惨结局。一边是宝玉的新婚欢天喜地,一边却是颦儿香消玉损无人问津。《猎场扎撒》中的主人公最后选择了离开,黛玉选择了死亡。这些英勇“站出来”的人们,与其说挑战了这荒唐的制度,不如说更加体现了这荒唐制度的根深蒂固罢了。
谈及林黛玉,又不得不谈及贾林二人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各位看官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 。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最后落了个“家败人亡两不知”的终曲。讲到此处,又不得不再刨根问底:是谁乱点鸳鸯谱反倒棒打真鸳鸯?想必列位看官都会咬牙切齿道:封建社会。此处,我拿《孔雀东南飞》中的兰芝和《氓》中的女子与黛玉作比较,再批判那个荒唐的制度。
同样讲爱情,《孔雀东南飞》讲得如火如荼,热烈似酒,《红楼梦》却讲得如一块美玉,细腻温润。两种爱情同样塑造了两种女子。兰芝的眼泪总共流了四次,而黛玉终日以泪洗面。当同样面对被迫分离时,兰芝愤然念出“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毅然投水身亡。而黛玉依然用她的眼泪还宝玉的甘露之恩,最后气绝。同样的死,一个死得刚烈,一个死得凄惨。但她们同样心高气傲,追求真爱,敢于当那个“站出来的人”却终逃不过封建社会的埋葬。但黛玉比兰芝好的一点是,黛玉有真爱而兰芝只有真情罢了。
如果说兰芝刚烈,那《氓》中的女子便是坚强。面对丈夫的暴行,她至始至终都没掉一滴泪。她比孱弱的黛玉多一份坚强,选择了休夫离去。但只要发挥一下联想便可得知,这个坚强的女孩儿最终是逃不出时代的命运的。她与兰芝,黛玉都勇敢的做了“站出来的人”,而这个人的“下场”不是死去便是离开。
《孔雀东南飞》,《氓》,《红楼梦》,这些小故事好比溪流,不论期间遇到多少阻石,流过多少弯道,都必将势不可挡地流进历史的长河中,融入时代的大江里。只能感叹造化弄人,让他们生在封建社会的泥淖中,而这个泥淖正是自由,真理与真爱的坟墓!
谈及这个坟墓,又不得不谈及在这个坟墓中葬着的又一个可怜人,薛宝钗。
薛宝钗家境富足,从小饱读诗书。接受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贾母总是夸她"沉静宽厚"。没错,这正是她从小被教育过的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应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应形于颜色,否则就是“不尊重”。综观全书她的举止,几乎从未超出这些束缚。只有一次宝玉将她比做杨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话反讽过去。其实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只是按照理所当然的道路走下去。从未得到过全心全意的爱情,更不敢勇敢地追求爱情。也没有谁真正的关心过她。而她,也就认为世界本就如此。认为夫妻间有的不是真诚的感情而是“举案齐眉”的尊重。这样冷酷的纲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则,而且还毫无知觉的麻木着。最后宝玉出家,贾府支离破碎。当此时可想想宝钗如此人物,又这样年轻,此时想起自己的一生将如何结束,她的痛苦其实并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可她依然只能克制着,这是她的“尊重”!
讲到这里,不妨拿那个别扭的小孩儿与这个可怜人做个比较。同样是悲剧人物,宝钗的一生也许更为可悲,黛玉至少还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诚的感情,最终一死解脱了所有的痛苦。而宝钗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这把钝刀一点一点割掉生命! 真真的是“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读罢全文,不禁掩卷叹息,想说些什么,却又说不出什么。正如王右军在《兰亭序》中的感叹:“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这篇读后杂感晚了二百多年,我才得以心平气静的指摘这个,可怜那个,如若真是当局之人,又不知该如何的痛苦!一如书中自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如果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亲身经历的描述,那么我可以感受到一个失去至爱的男人的痛苦。地狱的烈火在身边燃烧,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静止不前,这不是切肤之痛,却是切肤之爱。当血泪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
刘兰芝:石陵《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题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创作时间大致在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主要写的是嫁到焦家,焦的母亲无法接受,却被送回娘家,哥哥逼着她改嫁。在新婚之夜,兰芝跳入水中,焦仲卿也自杀了。从汉末到南朝,这首诗在民间广为流传,不断加工,最终成为汉代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我相信许多年轻的女泵在她们十几岁的时候发誓她们永远不会结婚。课本上写的女人都是受封建社会压迫的,吃了很多苦。当时看完《孔雀东南飞》,陷入了极大的恐慌,想着一旦结婚,分分钟就被抛弃,还有一个邪恶的婆婆每天逼着我天不亮就起床扫地喂鸡做饭磨面,也许手里还拿着鞭子。当然,后来城里禁止养鸡,我的噩梦也就结束了。如果我今天确实有女权主义倾向,毫无疑问,我小时候被书吓到了。关于刘兰芝的一些基本描述如下:“十三岁学织布,十四岁学裁缝。十五戏十六诵诗书。”当时,刘兰芝就读于庐江府礼仪学院,实行封闭式管理,主要是培养千娇百媚的好媳妇。众所周知,1000多年前,全世界女性的终身事业就是找一个好男人。礼仪学院除了文化艺术课,还要通过魔鬼的考验才能毕业。魔鬼的训练是:一边织布,一边剪衣服,有专人来虐,小泵女必须鞠躬鞠躬,满脸笑容,骂的手脚更快。如果你两周不哭,不闹,不企图自杀,你就可以毕业了。那时候就像今天的大学生拿不到学位证一样,毕业不了的**找不到婆家。凭借独特的忍耐力,刘兰芝被认为是一名优秀的学生。毕业后,他嫁给了庐江县的小官吏焦仲卿。从此,我开始了职业女性的生活。每天鸡叫的时候起床,晚上很晚才睡觉。几天不见太阳,都窝在机房里编织。刘昱志三天织五块布,却没有工资,根本体现不出劳动价值。魔鬼的训练只有一个月,但在焦家工作却要用一辈子。在我眼里,有多少泪水?怎么能禁止从春天流到冬天流到夏天呢?幸运的是,焦仲卿是个好人。看到妻子的辛苦,他也很心疼。他一下班,就溜回家陪刘兰芝。但是,焦木不同意。她哪里怀疑兰芝没有礼貌了?简直就是她勾引儿子,让他沉溺于爱情,意志消沉,甘于做小官,仕途毫无起色。拆散他们,为他们的儿子娶一个“雇主的贤惠女人”就是救他的儿子!就这样,被赶出了焦家,尽管一再恳求。兰芝回娘家时义愤填膺,她上过的礼仪学院更是义愤填膺:这样搞下去我们未来的毕业生怎么结婚?本着“毕业包分配,读书包结婚,离婚包复婚”的三包原则,在礼仪学校的调解下,县令来为三儿子提亲,太守来为五儿子提亲。这时候,门前车马叮叮当当。正如机智的王尔德所说,“女人再婚是因为讨厌原配丈夫,男人再婚是因为太爱原配妻子。”兰芝拒绝再婚,因为她仍然爱着她的前夫。但是当兰芝的哥哥看到他的妹妹离婚后更有前途时,他鼓励她再婚。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显然是在婚后发展起来的。在自怜中,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一个“自举清池”,一个“挂东南枝”,留两树一对鸟在黄土岭头,年年鸣。就我个人而言,你不能抱怨
只有在文学作品里,爱情才被歌颂。用心去问,即使在今天,如果一个为了爱情放弃了房子、车子、车票、座位、儿子和一切的成年人出现在我们面前,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SB。因为爱情只是选修课,而社会关系是一个人的精神结。所以在“七楚”中,没有一个和丈夫有关系的,都是因为妻子不符合家庭利益。抛弃女人的往往不是男人,而是另一个有支配能力的女人。所以这种故事再次发生在陆游身上也就不足为奇了。他娶了表妹唐婉,郎才女貌,郎才女貌,郎才女貌,夫妻郎才女貌,却被陆慕邦打了。十年后,沈媛遇见,只留下一串“错!不对!不对!”“莫!莫!莫!”叹息。但是,命运自有它的逻辑,人往往做不了自己的主人。
“哎呦,我的小祖宗别爬那么高这要是摔下来可怎么得了!”看张妈一张老脸皱成个大包子兰芝笑弯了腰。小丫头莫离则是紧张的抓着**的外衫吓的大气都不敢喘。
兰芝看着更高处那一枝娇艳的桃花禁不住诱惑的找寻着下一个落脚之处想要爬过去。“小祖宗,刚才差点掉进溪里怎么还敢……这要有个闪失让老奴如何跟老爷交代欧。”张妈仍旧在碎碎念。
“可惜了那枝桃花”兰芝却在暗自可惜着那枝害她险些跌落溪流的娇艳桃花。若非父亲寿诞将至想为父亲酿几坛上好的桃花酿,她一个知县家的千金又何至于亲来这桃林采桃花。
兰芝母亲早逝父亲杜之谦虽政务繁忙对她的疼爱却不曾少过半分。在这满人的天下里汉人为官再是勤勉尽责也是如履薄冰。杜之谦亦是如此,夫人的早逝让她对独女倍加怜惜以至一县之尊竟未续弦。
兰芝渐渐长大杜之谦也渐渐老去,看着父亲鬓边冒出的丝丝白发兰芝突然就成熟了。及笄后父亲也曾托媒人为她觅一个合适的伴侣奈何兰芝执意要多陪父亲两年。如今已经十七岁了,任父亲如何催促还是不肯择婿。如今新皇初登大宝父亲与一众大臣皆忙于政务怕被新皇责难,倒是暂时顾不上女儿的婚事。
没有了父亲的催促兰芝更是不急不躁。这不,为了给父亲祝寿竟带上张妈与丫鬟莫离寻了父亲治下的一座桃园打算摘些桃花回去酿几坛桃花酿。
张妈乃是母亲的奶娘如今已经年近六旬自然是爬不得树了。莫离这小丫头倒是还算手脚灵活却偏偏怕高,刚上没多高就手脚发软。别说摘什么桃花,若不是兰芝爬上去扶着她下来她怕是会在树上趴到桃子成熟!
无奈兰芝脱去外披选那些开的正好的桃树一路爬上爬下。也幸亏与园主知会过了倒也不必担心有陌生人闯入,否则只是被看到这幅衣衫不整的样子怕是已算得上失节了。
纤纤玉指终于触碰到那娇艳的花枝却不料脚下一滑竟扯着那枝桃花跌落下来。张妈瘫倒在地莫离则惊呼着冲过去,不想一道身影如风般抢先飞掠过去,半空中接下惊魂未定的兰芝轻飘飘落回地面。
“啪”回过神的兰芝一巴掌打上男子棱角分明的脸。“大胆,你敢打皇,黄公子”被男人瞪了一眼的小厮结巴一下没再继续说下去。男子拧起眉不悦的看着怀中衣衫不整还不识好歹的女子“你敢打我?”语气中隐隐有肃杀之气。兰芝怒瞪回去“放手,沾衣裸袖即为失节公子难道不懂吗?”“你个登徒浪子竟敢轻薄知县家的千金不想活了吗?”缓过神来的莫离怒斥。
“莫离,休得多言。”张妈从地上爬起呵斥着莫离。那位公子颇感兴趣的打量着怀中的女子“欧,那你是哪位知县的千金?如此恩将仇报难道是知县大人教导的不成?”男子一脸戏谑的盯着兰芝又气又急羞红的小脸一时竟有些失神,此刻的娇颜竟比那一枝桃花还要娇艳。
兰芝气恼的用手肘狠狠拐了男子一下,趁他吃痛之机挣脱出来。“谢谢公子相救之恩。”兰芝福了一礼,接过莫离手中的外披穿在身上带着莫离跟张妈匆匆离去。
“护送她们回去”男子似是在对着空气说话,一道身影却飞掠着向兰芝离去的方向追过去。“皇……”小厮犹豫的开口却被狠狠瞪了一眼。男子又看了一眼兰芝离去的方向“回去吧。”“嗻”小厮行礼应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男子瞪了小厮一眼率先走向远处的几匹马。
“皇,额,黄公子让影卫护送她们回去该不是看上那女子了吧?”小厮倒也不惧反倒嬉皮笑脸调侃起自家主子。“这几年里你是越发的没了规矩,是不是这大内总管做的腻了想去冷宫伺侯了?”男子也不恼话说的好似闲话家常。“奴才不敢……”说着不敢还在掩嘴偷笑。男子头也没回冷哼一声拉过马飞身而上,却在离开前再次回望兰芝离去的方向。
他便是新登大宝的皇帝,今日心中烦闷登上城墙远远望去被一片粉红吸引了视线。问过了守门的将士才知那是一片桃园,如今正是桃花盛开之际小皇帝立时兴起赏玩之心。带上一直跟在身边的小德子,也是如今的大内总管骑上马就去了那片桃园。暗中自然还有影卫跟随下来,那追着兰芝一路“护送”的便是影卫中的 暗影。
莫离还在骂园主明知知县千金入园摘桃花还放陌生男子入园,却不知园主哪里敢拦内务府大总管的驾。莫离爬上爬下时马上的那道目光已追寻了好半晌,园主可是吓的没敢说园子里还有其它人而且还是几个女子。原本发现兰芝几人后他就想要回去的,可在看到兰芝险些掉落溪中那一幕又打消了念头。
看似在观赏桃花视线却总是忍不住瞟向那灵巧的身影。若非兰芝滑落下来他可能看到她们离开也就回宫去了,在他想来不过是“那么活力十足的女子摔死了可惜了。反正不急着回去,索性照应一下儿。”可如今的频频回眸又是为了什么!马蹄趟水而过的声音惊醒沉思中的小皇帝,抬头看着溪边那一枝开的正艳险些害那女子跌落溪中的桃花突然飞掠而起。再次落回马背上手中已多了一枝娇艳的桃花。
《孔雀东南飞》改写 百花之中有兰花。兰花生自幽谷,素洁清雅,秉性刚健,颇有一身不惧恶势力的傲气,令人见之而忘俗。人间有兰花一样的人,汉末建安年间的的刘兰芝就有着兰花般的清丽外貌,兰花般的刚强气质。她的才华也像兰花般馨香四溢。 寒夜,月暗星疏,从兰芝屋里传出织布机的声响。一盏油灯把她苗条的身影投到窗上,格外清晰。母亲休息去了,屋里只剩下兰芝,她把无尽的心事融进那织机的有节奏的声响中。 织布声停了,兰芝低下头轻轻地叹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说着,兰芝站了起来,窗上的影子忽然高大了,占满了整个窗户。许久,兰芝才轻轻地转身,开门,来到了凄清冷落的院内。院内兰花傲霜斗寒,依旧秀挺。兰芝转身向母亲的屋里久久地望着,望着,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兰芝是被婆婆无故休回家的,回家不到十天,来提亲的人就几乎踏破了门槛,兰芝要做柔韧的蒲苇,决不违背和丈夫仲卿分别时的誓言。可是太守也派人来提亲,势利的哥哥见妹妹还不答应。大发雷霆,立即收下聘礼,同媒人订下婚期。几天来,兰芝忧心如焚,夜不能寐。“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她的耳畔总回响着他们临别的誓言。婚期一天天逼近,兰芝的眼泪早已洒干,她把主意打定:“西施曾沉江逐浪,虞姬曾饮刎帐中。我兰芝,不惧婆母的*威,不图太守家的富贵,只求仲卿对我不负心。生不能与他白首偕老,但愿能在黄泉之下和他重相见!”兰芝默默地织完最后一匹布,起身,她,要去践约了…… 兰芝在母亲屋前久久地伫立,在心底里呼唤着母亲:“母亲啊,您为女儿操尽了心,女儿来世再……”兰芝来到了村边的池塘旁。春天姗姗来迟,柳枝儿还未发芽,静静地低垂着,池水中倒映着昏暗的月亮,一片阴冷;兰芝低头望着朦胧的水面,那里倒映着她美丽的身影,兰芝骄傲而又凄然地望着自己的影子,她,还不满20岁呀,而生命的路却已到了尽头!在这空荡的池塘旁,能给兰芝以安慰的只是她那和往日一样秀逸的风姿──她还是往日的兰芝,美丽而刚强。 泪眼模糊中,水面上映出了焦母的怒容。她嫌兰芝门第低微,对兰芝百般挑剔,冷眼横眉。而兰芝心比天高,辞别焦母时,偏要打扮得如冰之清,似玉之润,和雪中的兰花一样冷香暗动。焦母斜睨着兰芝,兰芝却按礼节不卑不亢──好一身兰花般不惧恶势力的傲气! 微风起处,涟漪揉碎了焦母的脸,那闪闪的水波忽然又幻成了仲卿那依恋不舍的眼神,兰芝的眼睛湿润着,眼前的池水不正是他们分别时的眼泪么?兰芝回想着和仲卿在一起的时刻,眼前出现了另一番天地,那水波轻缓地摇动着,像一层薄雾轻轻掀开,后面是仙境般美丽的地方。那里,天空澄澈万里,鸟儿在树枝间蹦跳欢唱,岸边垂柳依依,婆娑起舞;葱茏的草木,竞艳的鲜花,万紫千红中一枝兰花清秀婀娜,别有风采…… 就在这仙境一样的地方,兰芝和仲卿携手同游,互诉衷肠。他们浅唱低吟,迷花倚石…… 兰芝感到幸福极了,她的心融在那美丽的地方,她闭上双眼,毫不迟疑地扑向仲卿,扑向“仙境”…… 池塘边空荡无人,池水泛起了波浪,一圈圈的水波搅碎了月光,池面上浮起一层清雾,悄悄地飘动着。起风了,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柳枝被吹得瑟瑟作响,恰如人在呜咽,又似鬼在吟哦。 兰芝去了,此刻的太守府却灯烛辉煌,鞭炮阵阵。家仆们进进出出忙碌着。画有青雀、白鹄的船准备好了,金装玉饰的车子准备好了,斗大的“喜”字贴在大门旁的大红灯笼上。太守手捻长髯,满意地看着这喧闹喜庆的场面…… 兰芝去了,此刻的仲卿正在院中徘徊,,他在结满浓霜的兰花前停下,想起了自己和兰芝的誓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自己和兰芝既然不能在尘世结缘,只好到黄泉为友。仲卿默默地向老母告别,向着兰芝家的方向自缢于树…… 百花之中有兰花,“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人间有兰花一样的刘兰芝,焦仲卿为了寻找兰芝不惜下黄泉…… 兰芝去了,但她化作了兰花,永留人间。
自古红颜多薄命,人们看这句话时,多与权势、名利联系在一起,实际上这句话也适宜于普通的家庭,普通的人。
刘兰芝是汉代末年庐江郡的一个小家碧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看样子她是一个家教严谨,多才多艺而又知书达礼的闺阁少女。十七岁的那年嫁给庐江郡的一个公务员焦仲卿为妻。
焦家人口简单,丈夫之外只有守寡多年的老母和一位小姑子,也算是当地的小康之家。刘兰芝嫁到焦家以后,起早睡晚,辛勤操持家务:提水、烧饭、洗衣、织布,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把一个四口之家打理得有条不紊。
焦仲卿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工作余暇便暗在妻子身边,喁喁低语,情话绵绵,偶尔也弹筝奏乐,轻声合唱一曲,伉俪情深,其乐融融,邻里之间对这对郎才女貌的小夫妻,莫不十分羡慕,然而焦母心中却非常不是滋味。焦母始则蛮不讲理地加重媳妇的工作量,继而百般挑剔媳妇的不是,终于完全丧失理性,认为媳妇简直就是破坏焦家和谐气氛的狐狸精,强迫儿子非把刘兰芝休回娘家不可。
焦母当时要休去刘兰芝的理由就是认为媳妇没有礼节,凡事爱自做主张,使我老人家心里不快活。这在今天看来简直会是天大的笑话,然而这在古代却是重要的理由,古代有所谓七出之余,符合其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休妻。礼记本命中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焦母守寡多年,母子相依为命已经成为长久以来的习惯,家中忽然多出一个媳妇,使母子之间彼此依赖的态势,顿时产生大幅度的变化,失去了心理平衡,迁怒于媳妇。当时焦仲卿认为媳妇的行为并无不当之处,为何得不到母亲的爱护呢?他反对母亲这样做,在母亲面前发誓:倘若遣去媳妇,此生誓不再娶!但是焦母却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以死相威胁,在最后关头焦仲卿还是败下阵来,屈从了母亲的意思。
当天夜里,夫妻两人泪眼到天明,焦仲卿一再解释他的尴尬处境,并保证假以时日,情况必然会获得改善,劝慰其妻务必要暂时忍耐,过些日子再来相迎;然而刘兰芝不敢作此奢望,完全是一别成永决的态势,哭得象个泪人儿似的,犹自叮咛丈夫把留下来的绣襦、罗裙、斗帐、香囊、镜匣、丝绳等女用物品,得便全部赠送别人好了,不必留置,以免睹物伤情,徒增苦恼。
泪还没有干,天就快亮了,含着悲愤的心情刘兰芝起床收拾打扮,她在穿衣着袜的时候,每一件小事都重复四五遍,每一遍都牵动着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她款款地走出房门,向焦母辞行。她是严肃的,穿着典雅的服装,这是一种对焦母的抗议。然而这一圣洁的表情轮到向小姑子辞行的时候,化作珠泪涟涟。她的满腹辛酸在同是女性,又与自己同龄的小姑子面前再也忍不住了。她必须离开而又不忍离开这个家啊!该走了。一辆马车载着刘兰芝离开焦家,焦仲卿骑着一匹白马随车相送,行行重行行,车轮的每一转动,似乎在辗碎两颗已经支离破碎的心,忍不住难舍难分的痛楚,焦仲卿下马钻进车里,两人再度相拥而泣,指天发誓,决不相负;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意即海枯石烂,两情相悦,永不变心。到家了,该分手了,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然而事物的发展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刘兰芝回到家中,善良的母亲望着回家的,进退无颜仪的女儿,大为悲摧。然而刘兰芝还有一位性情暴燥的兄长,对她这位兄长,刘兰芝是早有心理准备,在回家的路上她就知道: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遂以煎我怀。
果然,刘兰芝回家后,首先是县令遣媒为他刚满十八岁的第三个儿子求亲,做母亲的理解女儿的心情,在女儿的求恳下代为谢绝了。不久,太守造县丞为他的五少爷求婚。当母亲再次准备为女儿谢绝时,她的兄长出面干涉了,在旧社会长兄代父啊,而家庭又是认男子为主的,于是答应了这门婚事,并纳采行聘,选定了良辰吉日,准备迎亲过门。刘兰芝默不作声,只有用手巾掩口啼泣,眼泪哗哗地直流,所谓腌腌日欲瞑,愁思出门啼。
焦仲卿听到刘兰芝再嫁的消息,快马加鞭赶到了刘家,已经是薄暮时分,那声声马嘶,也就是他心中的悲呜。眼见门前已经搭好了青庐,那是以大幅布幔搭成的帐幕,是新娘出阁前的一晚用来过夜的。见到刘兰芝,焦仲卿气急败坏地说:我如磐石,千年不转移,而你蒲苇的韧性呢?何以在一天一夜之间一切就变了样子呢?我们的海誓山盟呢!我只有祝贺你攀上高枝,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刘兰芝肝肠寸断,呜咽讲道:人生不如意,一言难尽,你又何必那样讲呢!我和你同样是受逼迫,只有一死来表明我的志向了。
刘兰芝哭着跑回青庐,焦仲卿也拨转马头,万念俱灰地踏上归途,世上万般辛苦事,无过死别与生离。
那天已是冷冬的时节,寒风摧凌着树木,树叶飘零。渐渐地庵庵黄昏,寂寂人定,斜月清冷,严霜满地,偶尔地自空中传来一、两声孤鸟的悲鸣。刘兰芝踉踉跄跄地离开了青庐,趁人不备,跃身投入村外的池塘之中,用她的生命来诠释情爱的坚贞。
那边焦仲卿回到家里以后,登堂拜母,说了一些不能承欢膝下,万望善自珍重的诀别话。他那糊涂而专横的母亲还在安慰他: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无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廓,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不管母亲如何劝勉,此时焦促卿已经决心赴死,那里听得进去。当天夜里徘徊庭院之中,三更过后,乌鸦成群飞过,焦中卿心知有异,以为爱妻已经殉情,正在黄泉路上等他结伴同行呢!于是解下腰带,绑在庭树枝上自缢而死。
刘兰芝放着金车玉作轮,青骢马,金镂鞍的富贵之家不去,甘愿为情而死,令人赞叹。
天亮以后,焦仲卿与刘兰芝双双殉情的消息,已经轰动了附近村里,焦母呼天抢地,为独子的死悲恸不已;刘家兄长更是愧悔交加,因为自己的贪利趋势,而害得走投无路的妹妹投水保贞;一般村民更是由同情而愤慨,聚集在两家门前,鼓躁唾骂,并要求将两人合葬在华盖山麓。
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墓地,东西植松柏,南北种梧桐,若干年后,枝桠繁茂,浓荫覆地,有一种双栖双飞的鸳鸯鸟,夜以继日地穿飞上下,婉啭和鸣;青年男女纷纷来到墓地参拜,祈求获得美满良缘,至今安徽省舒城县城南的华盖山,还有鸳鸯坟的遗迹!焦仲卿是庐江郡的一个小吏,大约是如今安徽省庐江县、潜山县与舒城县一带地方。
这是一个令人感伤的悲剧爱情故事,有一位民间诗人就此写成了一篇孔雀东南飞的五言诗,南朝徐陵把它收集在玉台新咏中。诗中对刘兰芝的形貌作了这样的描写: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说到她的服饰,作了这样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着流纨素,耳垂明月当。
孔雀东南飞中用了许多笔墨。来描写刘兰芝的才情、品性、美丽与装扮,目的在强调如此难得的佳人,竟然无法博得婆母的青睐,益增世人同情惋惜之意。
已经一千七百多年过去了,而今银幕上与舞台上,仍然不断的在搬演这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依旧能够赚人热泪,可见其不朽的因由,断非偶然或浪得了。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兰芝,请听我说
兰芝,倘若没有你的举身赴清池,倘若没有你在萧萧暮色里的唯美殉情,是不是就没有《孔雀东南飞》经典的永存是不是也就没有亘古飘逝的绝唱流传
兰芝,梳妆台前,对镜无语的你可曾有过一瞬间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也许你会说:人生最华丽的篇章是爱,无爱亦无人生;曲终人散,唯有以死表明心志。兰芝,独步池边,望水面倩影支离,你可曾有一刹那想到亲人的心也将会因此破碎也许你会答:是亲父兄的趋炎附势让我无路可走,无情可依。
兰芝,请听我说,不管你的理由有多么充足,无论你曾是几度的心如死灰,纵然那个朝代浑浊封建,即使你和仲卿经历了铭心彻骨的生离,殉情,不可以是你的归宿;死亡,亦不能成为你香消玉殒的方式!
因为生命之重重过私欲,
因为亲情之重重过己利。
人生应该既波澜壮阔,又泉水叮咚;既如夏花绚烂,又若秋叶静美。拥有生命,就应学会珍惜。珍惜成长,珍惜点点滴滴,珍惜眼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感,珍惜年年岁岁。听溪水潺潺,柳叶婆娑;看辽阔苍穹,苍茫大地;漫步在五彩缤纷的原野嗅嗅花花草草的芬芳,抑或是在天空哭泣的某个时间”阶前听雨,一任点滴到天明”。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世界,面对大自然的馈赠,面对每天的精彩纷呈,即使你面对的是摇曳着的含愁带怨的丁香!
兰芝,难道你不曾记得”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的阿母,是怎样的悉心教导,日日夜夜;难道你不曾记得一个女儿应尽的职责,不曾想要报答阿母的养育之恩吗兰芝,亲父兄确实是暴如雷,但你不曾记得”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中饱含的焦急与真情,你从未考虑过手足间的血浓于水吗暴如雷,怨的可是你被遣回家的委屈,恨的可是你没嫁个好人家的苦命!
兰芝,你的心漏掉了那么多本该铭记终生的温暖,漏掉了那么多本该视为珍宝的关怀!你的逝去承载不住亲人的悲痛。想想阿母的老泪纵横,想想父兄的悔恨交加,难道非要他们去忍受难耐的切肤之痛
兰芝,你怎么忍心,你怎么可以
兰芝,请听我说,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请你好好地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也为了爱你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