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纺纱,乃是取动物或植物性纤维运用加捻的方式使其抱合成为一连续性无限延伸的纱线,以便适用于织造的一种行为。
纺纱流程包括除杂、松解、开松、梳理、精梳、牵伸、加捻、卷绕8个步骤。
1、除杂
纺纱学是研究将纺织短纤维加工成纱线的一门科学,纱线一般都是由许多长度不等的短纤维通过捻接的方法制成的,还有由很长的连续单丝捻合而成。
在纺纱过程中首先需要清除杂疵,即对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也称为纺纱原料的准备。原料的种类不同,杂质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加工的方法和工艺亦不同。
原料的初步加工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如轧棉)、化学方法(如麻的脱胶、绢丝的精练)以及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如羊毛的洗涤和去草炭化)。
2、松解
将杂乱无章、横向紧密联系的纤维加工成纵向顺序排列,而且具有一定要求的光洁纱线,需要将块状纤维变成单根纤维状态,解除纤维原料存在的横向联系,建立起牢固的首尾衔接的纵向联系。前者称为纤维的松解,后者称为纤维的集合。
纤维的松解是彻底解除纤维与纤维之间存在的横向联系.但是必须尽可能减少纤维的损伤。纤维的集合是使松解加工的纤维重新建立起排列有序的纵向联系,这种联系是连续的,而且应使集合体内的纤维分布是均匀的,并同时具有一定的线密度和强度。
纤维集合体,还需要加上一定的捻度。集合过程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梳理、牵伸以及加捻等多次加工才能够完成。
3、开松
开松是把大块纤维撕扯成为小块、小纤维束。广义上说,麻的脱胶也是一种开松。随着开松作用的进行,纤维和杂质之间的联系力减弱,从而使杂质得到清除,同时使纤维之间得到混和作用。
开松作用和杂质的去除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过撕扯、打击以及分割等作用的合理配置渐进实现的。
4、梳理
梳理作用是由梳理机上的大量密集梳针把纤维小块、小束进一步松解成单根状态,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纤维的松解。梳理后纤维间的横向联系基本被解除,除杂和混和作用更加充分。
但其中有大量的纤维呈弯曲状.且有弯钩,每根纤维之间仍有一定的横向联系。
5、精梳
精梳机的梳理作用是利用梳针对纤维的两端分别进行握持状态下的更为细致的梳理。精梳机加工能够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和细小杂疵,促使纤维更加平行、顺直。化学纤维因其长度整齐、杂质少、伸直平行状态好,一般不经过精梳机的加工。
6、牵伸
把梳理后的条子抽长拉细,逐渐达到预定粗细,这个过程叫做牵伸。为纤维之间牢固地建立有规律的首尾衔接关系奠定了基础。但是,牵伸会带来纱条短片段不匀,因此,需要配置合理的牵伸装置和工艺参数。
7、加捻
加捻是将须条绕其本身轴线加以扭转,使平行于须条轴向的纤维呈螺旋状,从而产生径向压力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
8、卷绕
将半成品或者成品卷绕成一定的形式,以便于储存、运输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该过程称卷绕。卷绕过程应该在不影响产品产量、质量的基础上连续地进行,应该努力实现各工序之间的连续化生产,尽可能地减少卷绕过程造成的质量问题。
总之,纺纱过程一般包括原料准备、开松、梳理、除杂、混和、牵伸、并合、加捻以及卷绕等作用,有些作用是经过多次的反复来实现的。
扩展资料:
纺纱工艺发展史
1、双手搓捻
大多数天然纤维,例如羊毛、棉花等等,只有几吋长,所以必须先把它们搓成长纱,然后才能织布,最先采用这个办法的,大概是西元前9000年左右生活在米索不达米亚扎格洛斯山区的居民,因为他们是最先驯服绵羊的的民族。
在此时,大概只须用双手搓捻,就可搓出原始的羊毛纱。后来,亚麻和棉花纤维也被用来制造纱线,使得织品的种类更为丰富。
2、手工纺纱杆及锭子
从西元前7000年左右起,人类开始用燃杆(纺纱杆)和锭子纺纱。纺纱者一只手拿着上有纤维的捻杆,另一只手把纤维抽成一根松纱,绕在另一根棒或锭子顶端的凹槽裏。
锭子底下用扁平的石块或锭盘加重固定。纺纱者把锭子像陀螺那样旋转,锭子便把松纱燃紧成纱线,然后再把纱线绕在锭子上。此种方法沿用了几千年,所制造的一些纱线品质相当好。
3、纺车
纺车的出现对纺纱技术起了的重大的影响。一般认为纺车起源于中国,是由缫丝机演变而来。欧洲纺车的起源并不清楚,它们出现的年代较晚,最早记载纺车的年代约是在十四世纪左右。
十五世纪,在撒克逊(如今东德一部分)出现了一种经过改进的纺车,燃杆装在机器上,轮子用脚踏板操纵,这种机器可以同时纺纱和绕线,纺纱者於是可以腾出双手,减轻劳动力。
参考资料:
简介用各种纺织纤维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
纱线纱分为:①短纤维纱,由短纤维(天然短纤维或化纤切段纤维)经纺纱而成,分环锭纱、自由端纺纱、自拈纱等。
②连续长丝,如天然蚕丝和化纤长丝,分加拈或不加拈、光滑长丝或变形长丝等。
③短纤维与连续长丝组合纱,例如涤棉长丝包芯纱等。
线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拈而成。
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示方法,例如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等(见支数)。
纱线的拈度用每米或每英寸的拈回数表示。
拈回的方向分S拈和Z拈。
在一定拈度范围内,纱的强度随拈度增加而增大。
单纱的拈向和股线的拈向搭配根据股线的用途选择。
通常单纱与股线采用相反拈向,即ZS或SZ。
单纱与股线的拈度有一个最佳比值,在这范围内,股线强力随着股线拈度增加而增加,超过临界值时股线强力反而下降。
纤维的性状和纺纱方法对纱线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环锭纱在加拈过程中,由于纤维产生转移,从纱线内层到外层,再从外层到内层,多次反复转移,纤维围绕纱的轴心呈螺旋状,螺旋半径沿轴向交替增大或减小。
这时长度长的纤维较多地趋向纱的轴心,长度短的纤维较多地趋向纱的外层。
细度细的纤维趋向纱的轴心,细度粗的纤维趋向纱的外层。
初始模量较小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外层,初始模量大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内层。
合理选用不同性状的纤维,能够纺成不同风格的纱线,适应不同织物用途或改善服用性能。
由于化纤可以任意选择长度、细度和纤维的截面形状,外衣织物宜选用纤维稍粗、长度稍短的化纤与棉混纺,以增加成纱表面的毛型感。
内衣织物宜选用纤维稍细、长度稍长的化纤,使棉纤维在纱线的外层,以便改善吸湿性能和穿着舒适感。
自由端纺纱包括气流纺、静电纺、涡流纺等纺成的纱,因加拈时纤维向内转移少,纱芯与外层相比,内紧外松,结构较松散,纤维伸直度差,纤维间抱合力差,成纱强力低,但染色性和耐磨性能好。
自拈纺纱纺成的纱又称自拈纱,是利用搓拈辊对须条产生周期性正反向假拈度,成纱上出现周期性无拈点,因而强力较低,一般合股成股线后再织造。
种类1纯纺纱
纯纺纱是由一种纤维材料纺成的纱,如棉纱、毛纱、麻纱和绢纺纱等。
此类纱适宜纯纺织物。
2混纺纱
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所纺成的纱,如涤纶与棉的混纺纱,羊毛与粘胶的混纺纱等。
此类纱用于突出两种纤维优点的织物。
3粗特纱
粗特纱指32特及其以上(英制18英支及以下)的纱线。
此类纱线适于粗厚织物,如粗花呢、粗平布等。
4中特纱
纱线中特纱指21-32特(英制19-28英支)的纱线。
此类纱线适于中厚织物,如中平布、华达呢、卡其等。
5细特纱
细特纱指11-20特(英制29-54英支)的纱线。
此类纱线适于细薄织物,如细布、府绸等。
6特细特纱
特细特纱指10特及其以下(英制58英支及以上)的纱线。
此类纱适于高档精细面料,如高支衬衫、精纺贴身羊毛衫等。
7精纺纱
精纺纱也称精梳纱,是指通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包括精梳棉纱和精梳毛纱。
纱中纤维平行伸直度高,条干均匀、光洁,但成本较高,纱支较高。
精梳纱主要用于高级织物及针织品的原料,如细纺、华达呢、花呢、羊毛衫等。
8粗纺纱
粗纺纱也称粗梳毛纱或普梳棉纱,是指按一般的纺纱系统进行梳理,不经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
粗纺纱中短纤维含量较多,纤维平行伸直度差,结构松散,毛茸多,纱支较低,品质较差。
此类纱多用于一般织物和针织品的原料,如粗纺毛织物、中特以上棉织物等。
9废纺纱
废纺纱是指用纺织下脚料(废棉)或混入低级原料纺成的纱。
纱线品质差、松软、条干不匀、含杂多、色泽差,一般只用来织粗棉毯、厚绒布和包装布等低级的织品。
10环锭纱
环锭纱是指在环锭细纱机上,用传统的纺纱方法加捻制成的纱线。
纱中纤维内外缠绕联结,纱线结构紧密,强力高,但由于同时靠一套机构来完成加捻和卷绕工作,因而生产效率受到。
此类纱线用途广泛,可用于各类织物、编结物、绳带中。
11自由端纱
自由端纱是指在高速回转的纺杯流场内或在静电场内使纤维凝聚并加捻成纱,其纱线的加捻与卷绕作用分别由不同的部件完成,因而效率高,成本较低。
_气流纱
气流纱也称转杯纺纱,是利用气流将纤维在高速回转的纺纱杯内凝聚加捻输出成纱。
纱线结构比环锭纱蓬松、耐磨、条干均匀、染色较鲜艳,但强力较低。
此类纱线主要用于机织物中膨松厚实的平布、手感良好的绒布及针织品类。
纱线_静电纱
静电纱是利用静电场对纤维进行凝聚并加捻制得的纱。
纱线结构同气流纱,用途也与气流纱相似。
_涡流纱
涡流纱是用固定不动的涡流纺纱管,代替高速回转的纺纱杯所纺制的纱。
纱上弯曲纤维较多、强力低、条干均匀度较差,但染色、耐磨性能较好。
此类纱多用于起绒织物,如绒衣、运动衣等。
_尘笼纱
尘笼纱也称摩擦纺纱,是利用一对尘笼对纤维进行凝聚和加捻纺制的纱。
纱线呈分层结构,纱芯捻度大、手感硬,外层捻度小、手感较柔软。
此类纱主要用于工业纺织品、装饰织物,也可用在外衣(如工作服、防护服)上。
12非自由端纱
非自由端纱是又一种与自由端纱不同的新型纺纱方法纺制的纱,即在对纤维进行加捻过程中,纤维条两端是受握持状态,不是自由端。
这种新型纱线包括自捻纱、喷气纱和包芯纱等。
_自捻纱
自捻纱属非自由端新型纱的一种,是通过往复运动的罗拉给两根纱条施以假捻,当纱条平行贴紧时,靠其退捻回转的力,互相扭缠成纱。
这种纱线捻度不匀,在一根纱线上有无捻区段存在,因而纱强较低。
适于生产羊毛纱和化纤纱,用在花色织物和绒面织物上较合适。
_喷气纱
喷气纱是利用压缩空气所产生的高速涡流,对纱条施以假捻,经过包缠和扭结而纺制的纱线。
成纱结构独特,纱芯几乎无捻,外包纤维随机包缠,纱较疏松,手感粗糙,且强力较低。
此类纱线可机织物和针织物,做男女上衣、衬衣、运动服和工作服等。
_包芯纱
包芯纱是一种以长丝为纱芯,外包短纤维而纺成的纱线,兼有纱芯长丝和外包短纤维的优点,使成纱性能超过单一纤维。
常用的纱芯长丝有涤纶丝、锦纶丝、氨纶丝,外包短纤维常用棉、涤/棉、腈纶、羊毛等。
包芯纱目前主要用作缝纫线、衬衫面料、烂花织物和弹力织物
13单纱
单纱是指只有一股纤维束捻合的纱。
可以由一种原料纺成纯纺纱,由此构成纯纺织物,也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料构成混纺纱,由此构成混纺织物。
14股线
股线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捻合而成的线。
其强力、耐磨好于单纱。
同时,股线还可按一定方式进行合股并合加捻,得到复捻股线,如双股线、三股线和多股线。
主要用于缝纫线、编织线或中厚结实织物。
15单丝
单丝是由一根纤维长丝构成的。
其直径大小决定于纤维长丝的粗细。
一般只用于细薄织物或针织物,如尼龙袜、面纱巾等。
16变形纱
变形纱是对纤维长丝进行变形处理,使之由伸直变为卷曲而得到的,也称为变形丝或丝。
变形纱包括高弹丝、低弹丝、膨体纱和网络丝等。
_高弹丝
高弹丝或高弹变形丝具有很高的伸缩性,而膨松性一般。
主要用于弹力织物,以锦纶高弹丝为主。
_低弹丝
低弹丝或变形弹力丝具有适度的伸缩性和膨松性。
多用于针织物,以涤纶低弹丝为多。
_膨体纱
膨体纱具有较低的伸缩性和很高的膨松性。
主要用来作绒线、内衣或外衣等要求膨松性好的织物,其典型代表是腈纶膨体纱,也叫做开司米。
_网络丝
网络丝又名交络丝,是化学纤维制丝过程中在尚未成形时,让部分丝抱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此丝手感柔软、膨松、仿毛效果好,多用于女式呢。
近年来流行的高尔夫呢也是用此丝织制。
17花式纱线
花式纱线是指通过各种方法而获得特殊的外观、手感、结构和质地的纱线。
主要有三类:
_花色线
花色线是指按一定比例将彩色纤维混入基纱的纤维中,使纱上呈现鲜明的长短、大小不一的彩段、彩点的纱线,如彩点线、彩虹线等。
这种纱线多用于女装和男茄克衫。
_花式线
花式线是利用超喂原理得到的具有各种外观特征的纱线,如圈圈线、竹节线、螺旋线、结子线等。
此类纱线织成的织物手感蓬松、柔软、保暖性好,且外观风格别致,立体感强,既可用于轻薄的夏季织物,又可用于厚重的冬季织物,既可做衣着面料,又可做装饰材料。
_特殊花式线
特殊花式线主要是指金银丝、雪尼尔线等。
金银丝主要是指将铝片夹在涤纶薄膜片之间或蒸着在涤纶薄膜上得到的金银线。
它既可用于织物,也可用作装饰用缝纫线,使织物表面光泽明亮。
雪尼尔线是一种特制的花式纱线,即将纤维握持于合股的芯纱上,状如瓶刷。
其手感柔软,广泛用于植绒织物和穗饰织物。
19机织用纱
机织用纱指机织物所用纱线,分经纱和纬纱两种。
经纱用作织物纵向纱线,具有捻度较大、强力较高、耐磨较好的特点;纬纱用作织物横向纱线,具有捻度较小、强力较低、但柔软的特点。
纱线
20针织用纱
针织用纱为针织物所用纱线。
纱线质量要求较高,捻度较小,强度适中。
21特种纱线特种纱线(specialyarn),又称花式纱线:是指在纺纱和制线过程中采用特种原料、特种设备或特种工艺对纤维或纱线进行而得到的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外观效应的纱线,是纱线产品中具有装饰作用的一种纱线。
近年来,在国际纱线及面料展览会上,特种纱线及其织物琳琅满目。
特种纱线机织产品,可作为大衣、西服、外衣、衬衫及裙子的面料;花式纱线针织产品被广泛用于针织服装;此外,花式纱线也大量用于织制羊毛衫、帽子、围巾、领带、地毯等以及纱发布、窗帘布、床上用品、高级贴墙材料等装饰用布。
特种纱线使用的原料品种也很广泛,包括棉、毛、丝、麻、丙纶纱线,化学纤维,以及边脚料等。
特种纱线生产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又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花式纱线产品。
主要分为六大类,七十多种。
只要符合下列六种情况都是“特种纱线”的线、绳、索、缆
1丝或绢丝纱线,细度在20000分特以上;
2化学纤维纱线(包括第五十四章的用两根及以上单丝纺成的纱线),细度在10000分特以上;
3或亚麻纱线:
(1)加光或上光的,细度在1429分特及以上;
(2)未加光或上光的,细度在20000分特以上;
4三股或三股以上的椰壳纤维纱线;
5其他植物纤维纱线,细度在20000分特以上;
6用金属线加强的纱线
进口纱线检验方式
一、商检自验
即由商检人员利用局内检测仪器设备进行由取样到检验出证的全过程检验。
在进口纱线到货后或出口纱线成箱(包)后出口前,由商检机构根据外贸部门的申请,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抽样·,对纱线的品质、规格、重量和成形外观等进行检验,并出具证单。
对需要出证的品种要求批批自验;对质量稳定、不需出具商品证书的纱线,在生产经营部门检验合格的基础上,根据工厂(或经营部门)的检验结果,可按国家局有关规定进行抽验。
二、组织检验
即商检机构事先与有关单位商定,由双方派检验人员共同进行检进出口纱线检验程序验,或者议定各承担一部分检验项目的检验。
在检验方法上,必须符合商检的要求,同时严格按照合同和信用证以及有关标准规定检验。
三、认可检验
商检机构对社会上具备进出口纱线检验能力的试验机构进行认证,委托其实施进出口商品检验,商检机构根据其检测报告换证。
以上检验方式可由各地商检机构根据当地情况和不同纱线品种进行选择使用,但必须以履行商检职能,保证检验质量为原则。
孟加拉国黄麻纱线的质量分类主要根据纱线的厚薄度和细纱编织的质量进行分类。厚度分类一般以布重(g/m2)为准,包括6S(622g/m2)、4S(417g/m2)、2S(267g/m2)及1S(192g/m2),数字越大代表越细的纱线,厚度就越大。细纱编织的质量分类则包括潮湿钩绗和潮湿纱线,分别有不同的型号,如2/36(2号线编36支)、2/44(2号线编44支)、2/88及2/110(2号线编数支),以及N/20(N号线织20支)、N/30(N号线织30支)、N/34及N/44(N号线织数支)等。编织的质量越高,纱线的质量也比较好。
大概装22吨吧,苏州到东莞大朗的话一个大柜4800左右,不同时间段海运费不一样的,苏州太仓港到东莞虎门港有直达的船,集装箱大柜可以装26吨,大概有75立方,谢谢
这些原因都在压抑着原本就紧张不安的销售人员,那么如何才能保持激情呢?答案就是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销售人员要点燃客户的激情,就要先点燃自己的激情,因为只有真挚的感情才能感染客户的情绪
有环锭纺、气流纺、喷气纺、摩擦纺、静电纺、紧密纺等,各种纺纱方法对纱线性质的影响:
短纤维的物理特性编辑本段 不同的短纤维纺纱工艺技术对纱线物理性质及外观影响不同,甚至影响最终产品的特性也不相同。
(1)不同纺纱方法对纱线结构,短纤维纱的结构与长丝不同,首先是纱的外部及内部纤维的排列,外部结构包括纱的外观及表面构造。如:纤维在纱表面的排列;纱的毛羽;纱的磨擦系数;纱的特性;纱的耐磨及表面其它特性。
(2)纱线内部结构主要是纤维在纱体的整个横截面及纱的纵向排列,纤维定向性、伸率、
位移及捻度内部结构包括:纱的强度;纤维混合程度;抗弯曲强度;可压缩性;回弹性(有纽结倾向)。
以上对结构含意的解释不一定完整,但却提供了纱线特性的复杂性。
纺纱工艺编辑本段 为了获得纺纱工艺对纱线结构影响的概念应用3dtex、38 mm粘纤短纤维,在5种不同纺线工艺系统中进行试纺。
(1)传统环锭纺纱工艺;(2)紧密纺环锭纺纱工艺;(3)双喷咀(MTS)假念包缠纺纱工艺;(4)涡流纺(MVS)纺纱;(5)转杯纺纱。
(1)如上述提到的纱线外部结构可以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摄影仪上看出。应用微电子摄影照片:包括转杯纺、喷气纺,涡流纺、普通环锭纺及紧密环锭纺五种,从照片中可看到五种工艺生产的纱线外部纤维定向性,其中紧密环锭纱的外部结构中更多纤维形成纱线,几乎所有纤维形成在纱体中,改进了短纤维纱,纱的捻度结构看到很清楚,而且纤维的一端沿纱的长度拈入纱体中,紧密环锭纱的定向性最好.
(2)传统环锭纺纱,捻度相同条件下传统环锭纺纱表面紊乱,大量纤维尾端没有捻入纱体中,单个纤维伸在纱体外,可能是由于钢领/钢丝圈或导纱器造成。
(3)涡流纺纱,近似于环锭纺纱,纤维在纱体中排列很好,纺纱速度350/分时,
包缠纤维呈细旋状。捻度基本上与环锭纱相同,纱的实际捻度与计算捻度基本相同。包缠纤维与无捻纱芯纤维之比,占的百分比很高,几乎全部复盖了纱芯纤维,因此,涡流纱的外观基本与环锭纱相似,外部包缠纤维与无捻纱芯一起形成真捻。
(4)双喷咀假捻纱,双喷咀假捻纱,与涡流纱其实质是不同的,双喷咀喷气纱的包缠纤维仅占全部纤维的6%~8%约有90%的纤维是伸展无捻的,可以清楚看到包缠纤维对纱芯的包缠紧度比涡流纱大。
(5)转杯纺纱,不管转杯纱是否属于真捻范畴,但转杯纱上纤维排列紊乱,纱中部纤维显示Z向及S向没有清楚的螺旋状,纤维是伸直的。可清楚的看到被包缠的纱无缠结状,这是转杯纱的优点,是转杯纱特性的基础。
毛羽编辑本段 纺纱形成的飞花及毛羽是个十分麻烦的问题,毛羽在下游工序加工时有许多负面作用,纺织品手感及最终产品性质受毛羽影响,应用zweigle毛羽测试议将1mm~2 mm的毛羽分级并分出3 mm以上的有害毛羽。假如环锭细纱毛羽为100%,则紧密环锭纱、涡流纱及转杯纱1 mm~2mm毛羽比环锭纱毛羽减少,双喷咀假捻包缠纱,包缠情况较差,毛羽较多,应用SO-Called检测仪可测出纱线在后工序加工时由于摩擦而形成的飞花,摩擦力应用橡胶圈进行测量。紧密纱要比非传统纱抗摩擦性能好。转杯纱伸出的毛羽较少,尤其粘胶纤维更为明显,纱上的纤维不会断裂,但许多毛羽被包缠纤维缠在纱体上,所以转杯纱毛羽较少。
纱的体积编辑本段 纱线体积是反映纱线复盖能力的重要指标,紧密纺环锭纱与普通环锭纱在同样捻度时,后者最终产品复盖能力较低。紧密纺环锭纱在保持同等强力条件下可适当减少捻度以增加纱线体积,可获得相当于普通环锭纱的复盖能力,捻度可减少5%~10%。邓肯道夫(Denkenolorf)纱线结构试验仪提供了纱线长度为03mm的实测纱线体积。纱线体积的检测包括同样纱线支数双喷咀MJS喷气纱,由于喷气纱是包缠纱、假捻,因此同样纱支比环锭纱体积大,用微电子扫描摄影技术摄制的图形表明,少量包缠纤维在纱芯上,而且长度很短使纱线许多部分纤维基本上是无捻的。
经纱的耐磨擦及应力负荷是应用So-Called模似指标,可同时试验所需要的15根纱。理想的紧密环锭纱的纤维排列显示出比普通环锭纱优异。非传统纺纱技术都有不足之处,这种新型纺纱在做经纱时必须经过处理,在喷气纺技术中,相对于真捻纱,纱线上的纤维很少,有伸直缠绕的情况,因此,纱线机械物理性能不一,尤其在卷绕时(络筒)更明显,还是非传统纺纱与环锭纱的区别。
纱线内部结构编辑本段 纱线内部纤维的形成与纱线外部结构相关,纱线内部纱芯的排列,纤维沿纱线长度方向延伸可以经过电子扫描摄影在牵伸过程中获得,从纱线横截面中看到纤维高度平行,并影响纱线强力,纱线强力特点与试验时夹持长度相关。
减少细节及强力弱环的可能性:正常的纱线强力是在夹持长度为520 mm强力机上试验的,也有100 mm及18mm的夹持长度。夹持长度减少、纱线断裂强力增加,这是由于夹持长度短,强力弱环及细节出现概率减少,断裂长度减少,断裂机会少。假如纤维分布定向好,试验夹持长度减少,纱线断裂强度显着增加,环锭纱及紧密环锭纱更为明显。转杯纱断裂强力较低,即使断裂长度低于纤维长度,由于纤维形成弯钩,即使断裂长度短,转杯纱断裂强度也不会提高。总之纱线纤维被夹持数量越多,纤维纵向定向性好,纱线断裂强度增加.从电子摄影扫描图中看出转杯纱属缠绕结构,即使夹持长度低于5mm,会使100%的纤维被夹持及纤维断裂,夹持长度在0 mm,纤维断裂长度低于纤维长度,纱芯纤维定向性差造成断裂强度低。
喷气纱强力介于环锭纱,紧密纱及转杯纱之间,主要是喷气纱,纱芯比转杯纱平行,包缠纤维比较少,强力比转杯纱少高。
纱的形成影响纱线变形的特征编辑本段 如纱抗弯曲强力就是纱线形成过程中影响的特性,但纱线抗弯曲强力的检测很困难。目前已开发了一种最新的检测纱线抗弯曲强力的方法。试验表明,假如紧密纱抗弯强度为100%,则转杯纺及涡流纺为200%,双喷咀喷气纱为300%,这些数值关系可从一些非传统纺纱,在机织物及针织物上与环锭纱作比较,非传统纺纱的织物手感比普通环锭纱产品粗硬,普通环锭纱与紧密纱之间的抗弯强度亦小有区别。
另外产生一个问题,当纱线变形时在经纬纱横截面上纱线受压后变偏平变形的情况.纱线粗节的检测表明当纱线压缩力增加时,粗节减少。
转杯纱线结构造成纤维分布状况,在纤维包缠处,手感较硬,比没有包缠处的纱变形力小。转杯纱生产的针织物及机织物往往使外观比环锭纱不均匀、粗硬。
为了进行比较,将纱线粗节在1OOcN压力条件下检测,表明纱线具有最佳捻度结构,同等变形的MTS双喷咀喷气纱中约有95%平行无捻的纤维,更容易产生变形,根据这个试验,转杯纱手感比较硬,在织机或针织布外观上可以通过纱的紧密情况检测纱线变形情况。
纱线的回弹性编辑本段 纱线的回弹对纺织加工是十分重要的,例如针织布产生歪斜变形。回弹性由检测纱线纽结力测得,紧密环锭纱、普通环锭纱等真捻纱与非传统纱之间的回弹力不同,转杯纱正捻或反捻的纱其纽结均较低。
喷气纺纱回弹力较低,主要因为平行无捻纤维比例较高,真捻纱比非传统纱的回弹力大,
因此在进一步加工成针织布时织物歪斜情况少。
纱线结构是纱线重要特性之一,纱线外观与纱线性质相关,纱线内部纤维排列对纱线性质影响很大,尤其对纱线进一步加工及最终产品性质的影响更为显着。较差纱线结构对后工序加工很有影响,应用好的纱线结构具有特别好的功能,用途也很好,在适应性能上紧密纺纱线的纺织品,外观结构是最理想的。
纱分为:①短纤维纱,由短纤维(天然短纤维或化纤切段纤维)经纺纱加工而成,分环锭纱、自由端纺纱、自拈纱等。②连续长丝,如天然蚕丝和化纤长丝,分加拈或不加拈、光滑长丝或变形长丝等。③短纤维与连续长丝组合纱,例如涤棉长丝包芯纱等。线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并合加拈而成。纱线的细度有多种表示方法,例如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等(见支数)。纱线的拈度用每米或每英寸的拈回数表示。拈回的方向分S拈和Z拈。在一定拈度范围内,纱的强度随拈度增加而增大。单纱的拈向和股线的拈向搭配根据股线的用途选择。通常单纱与股线采用相反拈向,即ZS或SZ。单纱与股线的拈度有一个最佳比值,在这范围内,股线强力随着股线拈度增加而增加,超过临界值时股线强力反而下降。纤维的性状和纺纱方法对纱线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环锭纱在加拈过程中,由于纤维产生转移,从纱线内层到外层,再从外层到内层,多次反复转移,纤维围绕纱的轴心呈螺旋状,螺旋半径沿轴向交替增大或减小。这时长度长的纤维较多地趋向纱的轴心,长度短的纤维较多地趋向纱的外层。细度细的纤维趋向纱的轴心,细度粗的纤维趋向纱的外层。初始模量较小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外层,初始模量大的纤维较多地位于内层。合理选用不同性状的纤维,能够纺成不同风格的纱线,适应不同织物用途或改善服用性能。由于化纤可以任意选择长度、细度和纤维的截面形状,外衣织物宜选用纤维稍粗、长度稍短的化纤与棉混纺,以增加成纱表面的毛型感。内衣织物宜选用纤维稍细、长度稍长的化纤,使棉纤维在纱线的外层,以便改善吸湿性能和穿着舒适感。自由端纺纱包括气流纺、静电纺、涡流纺等纺成的纱,因加拈时纤维向内转移少,纱芯与外层相比,内紧外松,结构较松散,纤维伸直度差,纤维间抱合力差,成纱强力低,但染色性和耐磨性能好。自拈纺纱纺成的纱又称自拈纱,是利用搓拈辊对须条产生周期性正反向假拈度,成纱上出现周期性无拈点,因而强力较低,一般合股成股线后再织造。长丝纱是由长丝(如天然丝、化纤丝或人造丝)并合在一起的束装物;主要有涤纶长丝,粘胶长丝,尼龙长丝等。花式纱主要表现为纱线外表或颜色上的变化。主要有包缠、包芯、竹节、大肚、彩点、波形、辫子、毛巾、圈圈、结子、羽毛、牙刷、蜈蚣、带子、段染、雪尼尔等等。 纺纱技术 对于解决纱线强力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方法是在不改变原料的情况下采用更加先进的纺纱技术纺出能够适用于易护理面料的纱线,如紧密环锭纺技术。第二种方法是用调整原料和改变纱线结构的方法,通过在原有的天然纤维与性能优良符合易护理要求的纤维通过一定的纺纱方法使两者结合,得到效果理想的纱线,主要有混纺纱、复合纱等,下面分别介绍。 1混纺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的混合纺纱,主要采用散纤维混合和条混的方式。通过原有纤维原料与其它具有高强力、高模量的纤维来增加整个纱线的强力。此类复合纱有传统的涤/棉、 涤/粘 、涤/毛等,还有涤/棉/Tencel纤维、 涤纶/棉/羊绒等。 2复合纱两种不同的纤维以单纱或长丝交缠在一起类似股线结构,可在改造后的细纱机上纺出,也可以在空心锭子纺出。主要有赛络纺,塞洛菲尔纺,包缠纺,包芯纺等原理缕纱测长仪由单片微机控制,可以设定绕取圈数,每圈(纱框周长)一米,预加张力可以调节,仪器启动后电机带动纱框转动,按规定绕取一定长度的缕纱(一绞),逐缕称重作为
试样。然后将绕取的缕纱通过通风式快速烘箱烘干,在箱体内对试样进行称重,最后根据测得质量计算纱线的线密度。 6取样 ⒍1 在防止样品回潮率变化的前提下,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抽取样品。生产企业要根据厂内测试周期的需要及同一品种设备数量的多少,按照“在一个周期内普遍监控到”的原则合理安排取样。 ⒍2 贸易取样数量可以根据产品标准的规定或有关协议抽取。在无此方面标准的情况下,应根据对测试结果要求的精密度和概率水平,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确定。 7试样 ⒎1 长丝纱至少测试4个卷装,短纤纱至少10个卷装。每个卷装至少摇取1缕纱。 ⒎2 如要计算线密度变异系数,则至少应测20个试样。 8环境及修正调湿和测试用标准大气按GB 6529规定的二级标准,非标准大气按《四 烘箱法测定纺织材料水分》中14项修正或根据产品标准规定。将试样放在标准要求大气中作预调湿,时间不少于4h,然后暴露于试验用标准大气中24h,或暴露至少30min,质量变化不大于01%。 9程序与操作 ⒐1 从纱线卷装中退绕,除去开头几米,并将纱线头引入到缕纱测长仪(见图23—1)的纱框上,启动仪器,摇出缕纱,作为待测试样。纱线长度要求如表23—1所示。卷绕时应按表23—2要求设置一定的卷绕张力。 表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