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男女权利不太平等。缅甸社会把人分成五等:和尚是一等公民,男人是二等公民,女人和尼姑是三等公民,人妖是四等公民。在这样一个所有人都有名无姓的国家里,凡事几乎都要以男性为主,对女子的要求却很严格。
缅甸男女有名无姓
缅甸人不论男女,都是有名无姓,他们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上一个称呼,以便表示性别、长幼、社会地位和官职的区别。缅甸女人的通称是“玛”,意思是姐妹。不论已婚或未婚,年龄较大或受人尊敬的妇女都可称“杜”,意思是姑姑或阿姨。成年、幼年或少年男子的名字前,往往加“貌”,意思即自谦为“弟弟”。对长官或长辈的男子,其名前往往加“吴”,意思即敬称对方为“叔叔”、“伯伯”。对平辈或年轻的男子,名前往往加“郭”,意思即称对方为“兄”。
“三等”公民独有“岗包”权利
缅甸女子结婚后,仍然用自己的名字。虽然缅甸妇女在名字上比西方妇女有地位,但她们在实际生活中付出的汗水却远比男人多。特别在缅甸广大农村地区,男人在家是典型的“三等”公民:等天亮、等吃饭、等睡觉。他们除了喝茶、聊天,或在家照看孩子,平日很少去干农活。非但如此,一天的劳作结束后,洗澡却是男人优先,女人在后。就算出家,缅甸男女也是不平等的。因为男人出家当和尚可以还俗,还俗后可以酒照喝,肉照吃,媳妇照娶,而女人一旦出家当了尼姑,则终生不能还俗,必须伺候佛祖一辈子。
在缅甸,常见到男人头上扎裹着素色的薄纱或丝巾,头巾要留有一角,垂到右耳,缅甸人称这种裹头素色巾为“岗包”,这绝对是男人的权利,女子是不能扎“岗包”,否则别人会把你当人妖看。“岗包”一般为丝质,有淡**的,也有粉红色的。“岗包”饰有“巾尾”。古时,国王戴的“岗包”,在脑后竖起一叶 “巾尾”,象征国王的威严和正直。王宫大臣在脑后竖起两叶“巾尾”。平民百姓则在头的右边竖起一叶“巾尾”。现代缅甸人戴的“岗包”不分地位高低贵贱,一律竖起或下垂一叶“巾尾”。
在缅甸生活的日子里,我经常会扎上“岗包”,穿上“笼基”(男子的筒裙)走出公司,这样会让缅甸人感觉你更平易近人。
缅甸“小猫”涂化妆品有讲究
但也有一项权利绝对是缅甸女子独享的,那就是女人不论老幼美丑,不管已婚未婚,都会在脸上涂抹一种乳**的东西———塔拿卡。她们深信,这种木头和水磨出的液体可以防止粉刺,保持皮肤嫩滑细腻,是大众化的上等化妆品。缅甸人将女子叫“小猫”。一般情况下,未婚的“小猫”会把这种化妆品涂满前额和鼻梁;结过婚的妇女则只涂脸的两颊,不涂鼻梁;中年妇女只涂脸的上半部;寡妇只涂脸的一半;“老猫”则随心所欲,可涂可不涂。
握手的礼仪
在缅甸,参加商务活动的女子地位很高,这时,男人不可以歧视女性。在商务活动上,当为别人作介绍时,如果被介绍的两个人性别、级别、职务等基本相同,那么先介绍哪一位都可以。如果被介绍者性别不同,则一定要先介绍女子。一般情况下,女子未主动伸手,男子不能表示要和女方握手,更不能主动伸出手去。
是香木粉。
香木粉:由一种叫塔纳卡(Thanakha 香楝树)的树皮磨成的粉涂,在缅甸很多地方的集市上都出售一种淡**树枝,粗细从酒盅到碗口不等,截成半尺多长,那就是闻名遐迩的香楝树枝。缅甸人加工制作香木粉是纯手工的需要将树枝沾水在一种特制的石板上磨出粉浆,这种半流体的粉浆就是香木粉。据说缅甸男孩的人生功课之一就是每天帮妈妈或姐妹磨香楝树浆。是缅甸人保养皮肤专用,将香木干先磨成粉,再加水搅和,呈透明状,可以涂抹全身以防蚊虫咬伤,女人则喜欢用香木粉在脸上涂上各种花构做为装饰,香木粉乾了之后会变成淡**,乍看有点像泥巴,至今仍普遍被使用缅甸女人让人印象最深的也许是涂抹的“花脸”。。爱俏的还喜欢用刷子刷出花卉树叶之类的图案,看上去别有韵味。缅甸女人不论老幼美丑,不管已婚未婚,都会在脸上涂抹这种芳香的木粉。她们深信,这种木头和水磨出的液体可以防晒、防止粉刺,保持皮肤嫩滑细腻,是廉价但绝对天然有机的护肤品。
缅甸人管小姑娘叫“小猫”。一般情况下,未婚的“小猫”会把这种化妆品涂满前额和鼻梁,结过婚的妇女则只涂脸的两颊,不涂鼻梁。中年妇女涂脸的上半部,寡妇只涂脸的一半,“老猫”则随心所欲,可涂可不涂。除了妇女,很多小男孩的脸上也经常被涂成“花瓜”。
缅甸工业主要有小型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碾米、木材加工、制糖等。但包括机械设备、汽车、摩托车、农机、化工产品、仪器仪表等,甚至日用百货、纺织服装、药品、家用电器、小五金、化妆品、食品饮料都依赖进口。
我国对缅主要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贱金属、摩托车及配件和化工产品等;我国从缅甸进口主要商品为原木、锯材、农产品、水产品及热带水果。目前缅甸地区包括文体用品在内的日用商品也主要通过边贸的形式从我国进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