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漂制作方法与过程:
1、选好直径后,你要截取一段比12厘米稍长两毫米的漂材。
2、画上对称的四个点,俗话说“人的眼差不远”在漂材直径为7毫米,用目测的方法画出来的四个点基本上就是35毫米,如果不嫌费事,也可以用尺子画,另外一头,如法炮制。
3、将两头画的几个点连接成四条直线,你可以找来一个泡沫板,在上面刻出V字形的凹槽,以防止漂材的转动。
4、漂体的制作我采用的是四二刀法,即漂肩切割后为四瓣,漂脚为两瓣,在画好的四条直线的中间在画一个中间点,这样漂肩就变成八个等分,在画好中间点后,再在漂材的15厘米处至中间点画斜线。
5、切除四个阴影部分后,漂肩的制作基本完成。
6、漂脚的制作是这样的,如图中12厘米漂材为例,选择漂脚往下收拢的起始点应最少也要在漂材超过一半的地方。当然了,距离越大,漂脚收拢时的过度就越自然,漂材更具流线型。
7、但采用四二刀法,由于芭茅易开裂的特性,最好不要开在太远的地方,画好起始点后,再在相邻的两条直线上画上两个点,再画两条斜线,背面如法炮制。切除阴影部分。
8、切割后用小砂纸片打磨,提示:打磨时不要超出画线的范围,侧面看两片漂脚一定要对称。尤其是开口处的打磨一定要精细了,另外,此时不要用手将两片漂脚试着合拢,这样做的结果可直接导致开口处断裂,前功尽弃。
9、用沾过水的毛巾包裹住漂材,让漂体吸收水分后,使得漂材的蜡质表皮变柔韧后,你就可以随便塑形了,此处是我用到了唯一的一件辅助工具,如果没有工具,你也可以用锥形的笔头或者用过的玻璃胶的瓶子的锥形出胶口的部分拿来塑形,实在没有,就用手捏捏凑和吧。
10、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大概十秒钟后自然放凉,形状就出来了,如果没有这件工具,你也可以直接用线缠的方法塑形,不过需要自己耐心揣摩,拿捏。
11、用一个比漂脚直径稍粗的钢钎,插入漂脚处对准漂材上画好的中间线,见上下两片漂脚处用手指捏一捏,使得漂材的内部形成一个凹槽,将来插漂脚用。
12、基本成型。将漂尾插入漂材的漂肩内两厘米。漂脚是整个漂体的最大用力点,且此处结构薄弱,因此漂脚要插入漂体内三厘米。
13、用缠线的方法使漂体定型,置数天干燥后上胶,胶用白乳胶,用废弃的医用针管吸上胶,打进需要粘合的部位,这样不会破坏塑形后的漂体。
14、刷漂尾是要先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模板,先刷黑色的部分,边沿一定要清晰齐整。最后完成芦苇浮漂。
你说的这个问题应该是正常现象,所有有壳芦苇材料的浮漂,都是采用几片芦苇拼接而成,所以会有天然的接缝。但是如果裂痕非常大,那就是制漂师傅的手艺问题了。不过只要表面的防水漆层没有损坏,都是没有关系的,可以正常使用。
如果想要好的芦苇浮漂,建议到淘宝搜:友义浮漂
我买过他们店几支芦苇浮漂,做工都非常不错。这些制作浮漂的知识也是这个店主告诉我的。
调漂及找口的步骤
一、休闲钓鲫调漂及试钓步骤:
(一)、钓底的基本的调漂步骤:
1、粗找底:
铅皮座挂重铅,铅皮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没入水中,逐渐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紧挨着第二颗太空豆,完成定位,记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钓结束前勿动。(此时挂或不挂子线都可以。)
2、调整调目:
挂上子线,浮漂下拉30公分左右(记得浮漂下拉的距离>长子线长度+10公分),此时浮漂应该是全部没入水中,逐渐剪铅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数(调目)。
3、钓鲫调目及钓目的设定基本原则:
7目软尾漂搓饵:调4-5目钓2目左右
7目软尾漂拉饵:调25-4目钓2目左右
硬细尾搓饵:调7-9目,钓2-3目
硬细尾拉饵:调4-7目,钓2-3目
钓目高,钓钝;钓目低,钓灵。
根据天气、季节、饵料比重、饵团大小、鱼口、等因素,再予以微调调目:
4、精确找底:
移动浮漂,调整浮漂座位置与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离与子线的长度大致对等,下钩搓饵挂大饵团来找底(同时也是打窝),使浮漂露出水面2目,继续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显示3目以上,则代表已经过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动作称为反向找底,再挂正常施钓大小的饵团抛竿入水,微调浮漂至钓目在2目左右进行试钓。
5、试钓调整过程
(1)有口无鱼:钓太灵,上拉浮漂2CM(可以连续上拉5次以内),以上唇连续中鱼2次以上为找到正口。(太灵可理解为找底不正确,尚离底)
(2)中鱼为嘴边上或下颚,此为钓太钝,每次下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鱼两次以上为找到正口。(太钝可理解为找底不正确,已过底)
(3)钓底无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鱼所在的水层,此已属钓离底--钓浮--钓一标深的范畴,需要重新剪铅调漂,以挂双饵后,浮漂到位后露出2目左右,另述之。
(二)跑铅钓法:
1、适用范围:流水浜或者小杂鱼闹钩时采用,钓法上近似于传统钓。
2、跑铅调漂步骤
(1) 无钩状态下,重铅到底来找底。
(2) 浮漂下拉20CM,剪铅皮至平水。
(3) 铅皮球的上太空豆打开5公分左右。
(4) 挂子线,上拉浮漂至露出漂目2-6目均可施钓,水流急漂目露出多
3、跑铅钓法注意事项
(1)流水环境中,浮漂尽量选用大号的,定位能力强,如刀郎A118之3号漂。
(2)子线尽量短控制在10公分以内,因跑铅钓属极钝,短子线可放大信号。
(3)上顶及下顿的动作均要抓,均可中鱼。
(4)饵料可以适当打粘些。
二、休闲钓找口详细步骤:
1、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或升后仅有缓缓下阴漂相,均可下拉漂进行调整直至出现缓升再有干脆的微微一顿并中鱼。
2、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下拉漂调整钓目无效,多与饵态、大小有关,可及时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再去问口、探寻。
3、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下拉漂调整钓目及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也均无效,则可减铅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现有干脆的微顿之口,并中鱼。
4、漂不能下降至设定钓目,或高顶久久不落,在排除抛竿不准、失饵等因素后多系鱼接口所至,也可下拉漂进行调整或减铅去找口。
5、窝中鱼星四起,但调整钓目仍均无口,应检查饵的附钩率及雾化率。同时应检查调钓是否过钝,漂及调钓,饵是否落于鱼口不认的虚底泥浆层位中。
6、钓目灵钝调整均属无口,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也无效,可减铅加大调目提高漂的载饵能力,并加大钓目调整寻问的范围,使饵在虚底层位有更多选择的层位面,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现有干脆的微顿之口并中鱼。
7、漂缓升后即顿,属于清晰正口标相但却总是不中鱼,是与饵状态有关,以饵偏硬偏大最为多见应及时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再去找口探问。
8、漂相有直接一顿之口,提竽却多不中鱼,可上拉漂进行调整多可以找问到标准正口并中鱼。
三、竞技滑鱼底钓
1、调目钓目设定:
常规:孔雀翎长身软尾一类的浮漂调3目一线,钓3目一线,抓一线吃口,以三等分为佳。调3目一线,就是组装好钓组后现场调试,通过增减铅皮使浮漂在钩不落底时水表面只露出3目加大约4分之1目。钓3目一线,就是装好饵后,通过改变浮漂的位置,使浮漂露出3目加4分之1目。只抓一线吃口,就是垂钓时专抓浮漂升降一线的信号。
冬季:孔雀翎长身软尾一类的浮漂调2目一线,钓2目一线,抓一线吃口,以三等分为佳。
条件1:轻质饵料、上正常大小饵团、使用正常大小的鱼钩时,底钩落底、上钩轻触底。
条件2:须精确找底。。
2、真实的浮漂信号
(1)、在坠子到位、钩和子线在向下摆的过程中,浮漂会有一个缓慢、匀速下沉的过程。底钩到位后,上钩继续下沉,浮漂下沉信号会有一个减速,这是浮漂的自身信号。这个过程中,浮漂的自身信号规律只要被破坏,就是鱼吃食了。钓猾鱼,尽管信号很乱,这个信号往往很真实。
(2)、双钩到位后,最真实的信号是浮漂微微一鼓,或者向下一阴。
(3)、钩子落底,最多等一分钟,鱼不吃钩就轻轻往后拖一下,注意拖的过程中漂尾会匀速动作,在这个过程中能看出异样的信号(有的鱼不吃这种“逗”食);或者,在拖动刚刚结束时,浮漂会有一个鱼抢食的小下顿信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