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2022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之年。转型的关键就是用新的经济发展引擎替代国民支柱性行业房地产,关于这一点,相信已是共识。
关键问题是,在现在这个过渡阶段,疫情和俄乌危机两只黑天鹅的影响之下,国内经济减速转弯受到很大掣肘,以至于国内重启房地产行业“夜壶”的猜想和言论开始凸显,经济稳增长真的又要靠房地产?
五一假期前两天,国家多个重磅会议针对房地产发声,引发热论。其实仔细看,国家会议关于房地产这个板块的描述,就能搞明白这本质上是个“既要,又要,还要”的套路。
既要 居民加杠杆买房,拉动地方经济;
又要 房价维稳,不能暴跌暴涨;
还要 继续“房地产去金融化”,也就是不想地方再依赖“土地财政”,一心想的还是要降低中国经济环境中的地方,房企,居民三方的债务杠杆;
总得来讲,就是既要居民买房加杠杆,又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数据指标上降杠杆。
房地产本身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债务驱动性行业,钱就是房地产行业内流动的血液,金融杠杆对于房地产有多重要不言而喻,而地产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也是历经产能过剩的危机,处理方式通常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但如今不同往日,现在最严峻的问题不是“水”多少的问题,而是“面”没了。
就算顶层想给房地产放水,效果也不如往日了,所以一些人的担心,譬如怕保房地产就不能保汇率,保房地产就又得脱实就虚,其实根本没这必要,托举楼市没错,但是刺激效果非常有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需求端的基本面已经塌了。
也别说什么今年有1000多万的大学生流入 社会 ,刚需人口多的是,就问就业和收入这块有保障?工作都不好找到,疫情动不动就干死一片企业,失业人数还在增加,就敢让人背个30年房贷?对未来收入都没个信心,口粮保障都不好实现,让人有啥预期去买房子?
所以说,依靠低息放水,刺激居民加杠杆重启房地产的这套玩法已经是个死循环,对于这一点,顶层比谁都清楚。
这也是顶层重磅会议中,国家表达出既要又要还要的原因,因为,国内经济增长的核心不再是依靠房地产,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态度是托住不塌不拖后腿就行了。
国内经济最核心的关键是在经济发展新引擎上发力。
那么这个新引擎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暂且从我国国内经济结构的现状以及未来转型的方向来讲起。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农业大国,在1978年前后,约069亿人在工业领域,049亿人在服务业(供销社啥的)领域,剩余人口全部都在农业上。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工业大厂业务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国家也开始逐渐放开农民的流动,工业虹吸农村人口的潮汐正式开启。
然后就是各种建工厂搞生产,搞基建翻新城市,卖土地盖高楼。
全国放眼望去,都是一片片大工地,那时候农民进城,要么是在工厂当工人,要么是在工地当工人。国内那时候全部是盖房建厂啥的,可没有什么互联网之类的 科技 企业,有的是代工厂和各种在建项目的搬砖工地。
彼时的中国需要挣钱搞基建,有了基建才能加大招商引资。
资本需要依靠基建搭好的台子才能进行生产建设和流通销售,有了基建设施才能吸引外资进入,我们才能挣外汇,才能买设备和技术继续进行工业化建设。
但是 历史 的发展阶段在那搁着,彼时的中国一穷二白,我们需要挣钱。中国结合自身人口优势把自己定位成了生产国,过去的中国生产原料来源在外国,资本技术在外国,消费需求也在外国,中国只负责加工。
要加工就得有更新换代的基础设施(基建),得有受过教育的劳动人口(劳动力素质需要跟上),满足了这两样,中国才具备了世界工厂的基因。
也就是说,基础建设是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平台架子,必须适度超前,才能带动工业发展。
所以,当时的中国重点工作完全围绕着建设和发展,说白了就是搞钱做基建的同时大力招商投资。
对外,使劲出口挣外汇。
对内,重税搞基建。
出口挣得外汇主要花在购买国外的原材料和技术设备上了,那么国内搞基建要花的钱怎么办?仅凭国内劳力挣得血汗钱根本就不够用,国家唯一的出路就是对外借债+对内挖掘剩余价值。
发债嘛,就是加大财政赤字,发专项债啥的,这是国家层面的事儿。
对内挖掘剩余价值这点就是积累原始资本,这和欧美很多国家靠着对外掠夺殖民地财富实现工业化的路径不大一样。
我们第一步靠的是剪农民羊毛,也就是低价买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高价卖工业品(价格大于价值),第二步靠的是重税做工程,但是重税总会影响招商引资吧,那就只有靠基建起来之后,拉动的国内支柱性产业的税收,也就是房地产行业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税收,后来随着房价的推升,一步步演化成农民的“进城税”,也就是买房落户,也称作土地财政,除了契税,交易税之类的明税,土地出让金才算是重头,属于隐形税收。
我国为啥会是基建狂魔,主要原因就是国内以房地产行业为载体,透支全国人的未来财富给基建工程冲了会员,有了会员资格,基建进一步开始井喷,拉动国内实业经济腾飞。
房地产行业担起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印钞机,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入土地市场,进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之中,又一步步流向市场,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基础架子才给搭了起来。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驱动模式中,逐渐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以土地,房地产为中心的闭环。
土地出让 开发商融资拿地 居民贷款购房 政府依靠土地金融+土地抵押融资启动基建 反哺房产行业+带动制造业发展。
地方政府靠着“基建”,用铁公基,市政绿化,公园水利等提升片区价值,从而提升地价和房价,然后是开发商融资开发,钱又以土地出让金的形式流到政府财政那里,最终用以偿还做大“基建”的地方债务。
这就是房地产+基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旧模式,可以说,大基建才是我国过去这些年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而这个闭环自带BUG,在经济发展的不断循环中持续推高了地方政府债务,还推高了企业债务和居民债务,提前透支了国民财富。
因为财富被透支,国民消费受到严重抑制和挤压。
在过去几十年,我们“一切向发展看齐”,国内GDP拉动大部分靠的是投资建设,也就是基础建设+房子建设+投资建厂。居民收入一大部分跑房子里,一部分跑循环经济里(还是投资建厂等),手里可用于消费的少之又少。
最终导致国家经济发展结构失衡,投资占比过高,消费占比过低。
这与一些发达国家投资与消费在整个经济中的占比约为3:7相比,差距非常大。
所以, 我们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以及最终目的,就是提高经济发展结构中的消费占比 ,这就要求城市化(生活服务)进程大于工业化(投资建厂)。
这就要求服务于生活质量的基础设施要扩建,比如说医疗,教育,水利,文化, 体育 ,环保等需要更新或加大建设。
在我国基建领域,对比其他发达国家,这些的确属于我们的短板,在过去,我们偏向于投资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交通运输,通信工程,能源工程等,在 社会 服务类基建上重视不够。
但是这样又形成一个矛盾点,那就是 社会 化基建产生的经济效益很低,对就业和产业链发展带动有限,比如说你建个图书馆或者博物馆,肯定没有建设一个机场,高铁等设施收益高,对经济增长贡献大。
没有经济增长和收益保障,居民的收入如何提高,消费占比如何拉升?
当然了,中国最近几年都在通过降税降费等方式来提高居民收入,但是因为整个国家的税收模式和大政府的模式,尤其是重税做工程的模式,决定了居民收入提高的空间有限,方式单一。
居民收入困境还得从根儿上解决,这个咱们在后面会讲到如何解决。
我国工业化升级的进程还在路上,与世界工业强国相比,与工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话不是我说的,是今年三月份国内经济日报上说的。
尤其是制造业这块,中国制造虽然已经摆脱了“低质”、“廉价”等标签,也摒弃了以往靠牺牲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暴生产模式,但与 科技 化,高端化、文化符号,创新等领域还差得远。截止目前,我国制造业仍与东南亚地区的低端产能重合度较高,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产业领域重合度偏低。
论品类,中国制造业品类非常全面,但论质量,我们还有不少短板和弱项。
就像经济日报在《 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从何而来? 》中引用的那句话:“中国制造业不能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工业经济的发展安全性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句话很明白地指出,我国工业的核心基础——中国制造业的地基还未夯实,核心技术,长期化规模型资金,关键性零件,基础原材料,能源等靠的都是海外。
这些都需要钱,需要资金,就算现在可以把这些买来,但是始终是“把房子盖在别人的地基上”,建好了利润的大头要被别人拿走大头不说,一点安全保障都没有,贸易冲突起来,人家跟你交手,直接地基给你掀了,找谁说理去?
如果要自己研发创新,那么就需要更多的钱。尤其是从研发到市场需要一定时间的试错,这试错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湮灭资金。
说到底,还是推动工业化继续升级需要的资金从哪里来?
房地产行业持续拉动?让旧的经济循环模式(土地财政 驱动基建 拉升房地产 反哺财政)持续,继续透支居民债务?
我们先看一下国内需求端的基本盘:
中国人口老龄少子化已经开始,楼市产能过剩,人均居住面积超50 ,居民债务超62%,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国内经济脱实就虚······
玩不转了!
房地产作为国内经济发展引擎的这个旧模式肯定不可续了,也就是说房地产行业需要一步步卸下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担,软着陆的同时光荣退休。
地产行业这台“印钞机”已经完成了 历史 使命。
但是,我国工业化还远未完成,工业结构还需升级。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中国基建存量已属世界第一位,但人均水平和设施质量与发达国家还有明显的差距。
2018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7万千米,较1949年增长了5倍之多,高铁营业里程约占世界高铁里程的2/3,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除此之外,中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约24万个,在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国港口占有七席。
西气东输,西电东输,南水北调,能源通道等建设日益畅通,港珠澳大桥,洋山港等相继竣工,交通架构越发完善,京沪高铁,沪昆高铁相继通车,环京产业园, 科技 创新园,物流园,冷冻链建设等遍地开花······
有人说我国基建搞不了一年了,因为空间已经不大了。
其实这是误读,我们看一下我国基建与发达国际的对比就知道了。
据《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数据显示,我国铁路密度是1371千米/万平方千米,远低于美日英法德等国家,其中美国是246,日本是749,应该是696,而德国更是高达957(单位统一为:千米/万平方千米为)。
城轨方面,中国轨道交通里程居世界第一,人均高于美国,但低于日,英,法,德,俄等国。机场方面,中国公共机场仅有235个,相当于美国的62%, 科技 领域,中国研发总投入为美国的1/2,人均科研数远低于美,日,研究基础设施缺失。在教育领域,中国高校数量和质量全面低于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主要也是学校建设需要加强。文化领域,中国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数量分别是美国的18%和35%, 体育 领域,中国人均 体育 场地用地不到2 ,远低于美国的16 和日本的19 。
从内部结构看,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巨大,如城市用水率为99%,但乡村只有84%。
也就是说大基建(交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等等,主就是我们说的老基建):
总量够,但是人均不够。
城市够,但是农村不够;
数量够,但是质量不够。
经济发展的框架,基础台子质量都不达标,里面唱的戏哪会升级有创意?
所以,基建仍需进行,质量还得提高,但是资金来源的问题需要被解决,房地产—土地金融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下阶段的关键,是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
有人说,地方政府和居民没钱了,有税收啊。
房地产行业还在进行资产债务缩表,也就是房地产瘦身,能卖的业务板块在卖,卖了之后赶紧还债,而房企以往拿地靠的都是发债融资,债务这一环切除了,瘦的只剩一点本金,哪里还有钱高周转拿地开发建设?
没有房地产行业的循环,它牵涉到的上下游经济链条都缓了下来,经济景气度消退,土地财政和重税收的根基也就不存在了。
也就是说,国家税基也将大幅缩小了。
指望中小企业,制造业,服务业收税?疫情和美联储加息缩表,俄乌危机引发的大宗物品冲击等就决定了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税收不会理想。
新的税改更不要指望,税收模式改动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经济承压阶段,税务结构不可能动。
钱,从哪里来?
当然是财政支出,还有专项发债。
除了上述资金来源以外,还有REITS,盘活现有的基础设施,碳减排工具,股票注册制,养老金制度等。
总得来讲就是国家加大赤字出钱,以及引流市场长效投资基金介入。
这里又有问题了,国家可以短时间内出钱,加大赤字也有极限,还有所谓的股票注册制,养老金制度等只待推进就得几年时间,远水止不了近渴,只靠碳减排工具等货币手段,那不是完全指望 社会 上的企业自行扩张冲大规模,进而改善经济结构么?这也不靠谱。
还是需得开源。
如何开源?
老基建搭的台子以及孕育的产业链已经到了更新升级的地步,要开源,自然是要搭新架子,孕育新的产业链。
众所周知,国家推进工业化的前提是需要国家先搭台子(基建),再加上各种财税政策支持,金融政策支持,产业政策支持,然后才会培育出相对应的制造业或生活服务业。
新的产业链带来新的经济循环模式,提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还为国家提供巨大的税基。
如今老基建还在路上,新的基建设施需求也已经到来,因为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链要向全球中高端迈入,这就需要国家赶紧搭出新的唱戏台子,为新产业的孕育提供基础设施。
这就好比18世纪是蒸汽时代,到了19世纪进入电气时代,那么新的电网管道就要代替过去的蒸汽管道,到了20世纪,又进入信息与互联网时代,网络管道与城市更新又要提前启动,随后爆发信息技术革命,红利吃完之后又来到了人工智能时代,仍旧是要基建先行,架子搭好,才能为信息智能 社会 的芯片,半导体,软件,通讯等 科技 智能的发展提供相配套的基础设施。
所以,基建没盼头了?
还是那句话,政府先搭台,企业才能唱戏,大基建才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房地产只不过是我国第一阶段工业化进程中,伴随城市化(基建)而生的关键性产业之一而已(其他还有制造业,服务业等)。
参考过往 历史 ,1929年美国大萧条,罗斯福推出著名的“罗斯福新政”,其中一向最重要的政策就是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提高了就业,增加了民众收入,还为后期美国经济转型及大发展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这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增发特别国债加强基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的四万亿计划时一样,都是大基建拉动,现在去看彼时的大改大建,不仅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释放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
搭建台子的第一步还是国家主导,国家发债,这个已然成了事实,2022年年初以来,开年40多天的时间,上台8000个项目,加码5万亿的投资, 主要是财政负债支出,新基建项目占绝大部分比重。
道路已经很清晰了吧,我们又来到了新一轮基建大潮的时代。
第一步,借债搞新基建,拉动就业,保障居民收入。
第二步,指着这些基础设施孕育出新的能源类,数字 科技 类,电子信息类等产业,新的税收基础,再配合后期税制改革,形成新的经济循环模式。
开源是不是就做到了?
所以,重头戏押宝在新基建上,解决我们国内经济困境的突破点也在新基建上。
老基建有补短板的需求,但是新基建是开源的关键。
老基建 ,主要是“铁公基”,如机场,铁路,公路等, 针对的是人流和物流,依靠的是传统能源。
老基建驱动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以房地产行业为核心的“债务驱动——卖地扩张”型发展模式,通过推动区域间紧密交流,加速城镇化进程,加速土地升值,人,钱,物等资源加速聚集,然后通过卖地卖房回收成本还掉地方上搞老基建的债务。
说白了,就是老基建和地产行业相协作,共同从民间虹吸财富投入城市化建设,民间创造的钱绝大部分变成城市里的钢铁混凝土了。
所以,老基建模式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推高了地方,开发商和居民的债务,使得居民背负上沉重的房贷,还容易导致产能过剩,资源浪费,“鬼城”众多。
新基建 主要指的是5G,大数据,云计算,特高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的建设。已经没有了人口红利和城镇化进程衍生出的房地产来做印钞机,人流,货流也已经汇集,新基建需要做的是升级,表现为 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集 。
对比人流,物流集聚的城市化,新基建的信息流,资金流集聚培育出的高端金融产业,数字 科技 ,新能源等才是未来的重头戏。
比如说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金融支付工具,为的是便于资金跨地区流动;比如说特高压,西数东算等,中国西部地区煤炭,光能,水能,风能,土地等资源丰富,而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稀缺,对电力和计算机算力要求较高,在西部建设特高压,智能电网,数据中心等硬件设施,满足东部能源,算力等使用要求,既能带动西部就业,又能促进东部发展,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一举多得。
所以,新基建下的经济循环模式是地区间资源协同发展,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孕育出新的 科技 智能产业,以新产业带动经济增长。
到了这里,未来经济发展的路径就很清晰了。
所以,没有什么经济不行搞基建,而是经济要发展就得先搞基建,尤其是我们身处这个关键的经济结构转折点,新基建加码要比老基建补缺更为重要。
但是在转型过程中,疫情的反复和俄乌危机的影响,使得我们大力搞新基建的同时,也得把老基建和房地产给扶稳了,通过老基建建设,再促进一下房地产项目溢价和平稳过渡也是有必要的。
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出炉,基建再“挑大梁”,我国之所以会被称作基建大国首先是因为建设了很多的铁路,其次是高速公路发达,再者就是航运发达,另外就是国道建设四通八达。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出炉,基建再“挑大梁”,我国被称为基建大国。
一、因为建设了很多的铁路
首先就是因为建设了很多的铁路,对于有关部门而言建设了非常多的铁路,主要是有一些铁路局建设的,这样子的好处在于可以提高对应的铁路建设完善度,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有一些经济增速都有一定的的促进作用。
二、高速公路发达
其次是高速公路发达 ,对于中国而言有着很密集的高速公路,这样子的好处在于可以在一些特殊的时期就可以及时运输一些商品或者物资给到对应的区域,这样子是非常有利的。
三、航运发达
再者就是航运发达,对于中国的海运或者航运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这对于降低对应的运输成本是有很大的益处,并且使得国内的一些物流行业和一些运输车队有着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国道建设四通八达
还有就是国道建设四通八达 ,对于国道建设而言之所以需要四通八达主要的目的就是这样子可以使得国家有一个稳定的基础保障,这样子可以使得国家任何时刻都保持一个高度发展的状态。
国家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对应的经济建设,并且主动加强和国际方面的合作才可以加深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作用,并且需要深化对应的经济建设改革,可以使得中国的长期发展目标得到一个更好地实践。
这种分两种情况,一种就是类似于非洲国家的基建,虽然已经旧了,但是以他们的经济能力,如果进行翻修的话会耗损一大笔钱财,所以没有进行翻修。
第二种就是很多先进的欧美发达国家。他们的很多设施都是在上世纪建成的,经历了几十年的风吹雨打,许多设施都已经破旧残败了。就算保护的较少的,没有经历什么破坏的,在现在的技术来说也是相对于落后的了。但是因为欧美大多数国家的基本体系已经建成,他们的基础设施虽然相对于现代设施来说比较的旧了,但是还是能支持正常的工作运转的。其实修建基础设施目的就是在于方便市民,加强国家的基础设施运转建设。在基础设施还能正常运转的时候,为什么要花更多的大价钱去建立一个更加美观但实际功能和原来设施一样的设施呢?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虽然欧美国家在整体上看来是较为发达的,但是他们许多的钱不在政府,而在于资本家的手里。而且再一个是欧美国家的制度问题,他们需要通过议国会来进行通过,是非常复杂的,国会中会有许多不统一的意见,所以如果想要重新更新这一些老旧系统通过率也是比较低的。
而且主要还是有党政统治两党制导致他们每年都是不稳定的党派,这样子如果建立一个长期的比较大的工程,会劳民伤财,并且也会导致工程也许不能一直继续下去,因为***变更,也会影响工程的建设。
中国经济在4-5月份遇到了一个“坎”,一方面是内部的疫情冲击,导致物流受阻,经济发展降速。另一方面的问题在于,美国加息之后,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受到了影响,中国也不例外,加息带来全球经济动荡,人民币汇率贬值等等问题,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在内外两大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经济4-5月份出现放缓,而我们的失业率也开始上来了,5月份的青年失业率是184%,这个数字比4月份还提高了02%。
所以很多人就问,有没有一个办法,能同时解决经济发展和失业率过高的问题?答案当然是有的,那就是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是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始于中国的春秋时期。《晏子春秋》记载,当时齐国的齐景公要修一个宫殿,但是造价不菲,于是晏子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给国内的灾民发少量的钱和粮食,让他们出力修宫殿。这样宫殿修成了,但是花的钱要少得多。
后来,从宋代以后,各王朝就开始纷纷实施这种办法,当遇到灾荒的时候,就用国库里的钱拿出来赈济灾民,灾民不是白拿钱,而是出工来修路,修堤坝。这样水利设施修好了,以后自家的田地也不会被淹了,所以效果很好。
国常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内容有三点:
第一,要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对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这点就是要保证有钱来办事,办工程。
第二,年内再开工一批国家高速公路联通、内河水运通道建设等工程。这点主要是明确通过大基建来继续刺激投资,补足基建短板,刺激经济发展的战略。
第三,政府投资重点工程要能用尽用以工代赈。为什么要搞以工代赈?为了就是一边促进基建项目建设(特别是农村中小基建项目),吸纳返乡留乡农民工进行就业,解决他们的就业和民生问题。为此,会议要求,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由原规定的15%以上提高到30%以上,并督促及时足额发放报酬。
通过上面三点,我们很明确地看到,未来一段时间,国家会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用以刺激经济,为发展速度托底。与此同时,(能用尽用)以工代赈的政策,可以解决民生和就业问题。这就是一举数得。
为什么今天的中国,要搞以工代赈?其实现在我们很多地方政策出现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输血式的刺激。比如什么消费券,汽车补贴等等,这些虽然的确能够拉动消费刺激,但是仅限于一些财政宽裕的发达城市,以及东南沿海城市。
因为一些中西部城市虽然也想发消费券和补贴,但是财政收入不够,没有钱搞这些项目。所以就需要一些更接地气的方式。而以工代赈其实就是一边让企业拿钱搞基建,一边让老百姓有稳定收入。
只要老百姓能拿到钱,有固定的收入,消费的信心自然就回来了,经济增速就会进一步地提高。让更多的失业人口拥有工作,这就是以工代赈的目的。
此外,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情况下,也会为社会治安带来一定的隐患,所以稳定就业,一直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事项。有人问,为什么这次还是要搞大基建,为什么以工代赈也是去搞大基建?答案很简单,因为有效果。
第一,构建现代的基础设施体系,有利于为中国以后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毕竟我们现在要搞的基建,不只是造桥修路,而是建设新一代超级计算机,云计算,宽带基础设施、机场,物流中心等新一代基建项目。
第二,现在中国的房价价格比较高,大力搞房地产很可能过犹不及。继续推高房价,所以房地产只能稳定,不能加速。而制造业短时间内发展的速度较慢,而且制造出来也得有内需才行。所以并不合适。
相比较之下,刚好我们一季度的基建投资增速较慢,空间很大,所以这几个月,我们才更多地把发力点,放在大基建上。
第三,大基建杠杆效应足,而且历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08年金融危机,我们靠4万亿政策把中国拉出了经济衰退的泥潭,后续一旦中国经济有了问题,我们就祭出大基建的法宝,事实证明,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基建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中国经济,防止出现更为严重的经济后果。
总的来说,大基建其实是一次“借力打力”,我们用未来的钱,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又用以工代赈的手段。
这样解决了就业,减少了支出。而基础设施建设好了,又会为之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动力。这就是一石数鸟的政策。也正因为如此,大基建是中国经济遇到挫折时,最好的办法。
也有人问,我们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呢?那就是“借款”。比如我们为了发展大基建项目,弄了3000亿元的债券,这个债券是10年期的,利率是3%。国家信誉担保。
这对一些人来说,3%的收益率并不低了。更何况是国债担保。但是对我们国家而言,算上通货膨胀的话,10年后还这笔钱,还是比较划算的。
更何况,如果不是经济危机的时候搞大基建,而选择在经济繁荣的时候高,那么不管是成本,人工都要比危机时候高得多。所以你会发现,经济繁荣的时候没人说大基建,因为成本太高。反而一遇到危机,我们就赶紧搞。这就和古代我们以工代赈一个道理。
毕竟这个时候价格便宜,还能提振经济啊。双重因素影响!中国发力大基建,以工代赈政策,能否振兴中国?中国“基建狂魔”的称号来之不易,国外想要还没有呢!
所以啊,不要再说什么“每一次都是大基建”了。经济危机本来就应该搞大基建啊!当然,大基建不是乱搞胡搞。我们必须防止基建过程中附带的重复建设、腐败、过度建设等等负面问题,才能够把一项好的政策,真正地落实到位,从而提振经济,造福百姓!
20世纪。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云南的大基建时代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这一时期,云南省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大力发展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环保等领域,力争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跨越式发展。其中,云南省在西南地区内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公路、铁路、机场和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区域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的水平。此外,云南还积极发展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云南成为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点之一。总之,云南的大基建时代是在近几十年间逐步发展壮大的,是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政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