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毛主席的亲家孔从洲将军诞辰100周年书法展在陕西西安历史博物馆举行,宾新华应西安市委及孔从洲将军家属的邀请参加了开幕式,其自作诗词歌颂孔将军的书法作品得到参观者的高度赞赏。
2007年7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艺术创作院、《中国艺术》杂志社、中国艺术创作网、书画产业报社等单位在北京琉璃厂荣宝斋精品画廊共同举办《衡岳墨韵--宾新华书法展》,反映南岳衡山旅游文化内容的书法和绘画作品40余件。
2007年9月15日至20日应北京琉璃厂汲古阁艺术馆邀请参加圆明园十二生肖像暨书法展。
2007年9月23日应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十一届研讨会组委会的安排,宾新华书法作品在南岳展出,与会代表观看了书法展,受到一致好评。 原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为展览题了词。
2007年10月在其家乡衡山县城湖南衡山农民运动纪念馆--康王庙(毛主席当年在衡山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工作和居住过的地方)举办了回乡汇报展,又获得家乡人民的厚爱与支持。 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东海舰队司令员杨玉书中将特意从上海赶到衡山观看老朋友宾新华的书法展。
2007年11月13日上午,宾新华书法作品展在耒阳市农耕文化博物馆隆重开幕。
2008年7月15-19日宾新华书法作品在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展出。
2009年10月,宾新华回乡汇报书法展在衡阳书画院举行,宾新华自撰自书的2007-2008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诗词书法作品,是此次书法展的一大亮点。诗人书法家宾新华用古典诗词兴比赋写作方法,吟唱新时代先进人物:“十年破解千秋梦,今日龙人今日凤”的钱学森;“强者矣,此心高骨傲,即是人豪”的李丽;“风流矣,我中华赤子,感动乾坤”的全体中国人等。二十二首诗词,用精研重彩的笔墨,气韵贯畅的楷行书写出来,以自然出新的时代感,达到原生态书法弘扬主旋律的目的。
2010年10月16—18日。“悠悠晚霞铸墨魂---宾新华书法作品展”在桂林市博物馆隆重举行,此次书展 由桂林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桂林倡信房地产有限公司、世界(中华)宾氏宗亲会协办,桂林市博物馆、桂林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书展共展出作品八十余幅,是宾新华先生近年来的精品力作。有歌颂“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自撰自书作品、有吟咏桂林山水和南岳衡山的佳作、有精选的古代名篇佳句。
2011年10月15日至17日,由湖南省水利厅主办,衡阳市水利局、衡阳报业书画院承办的宾新华书法展在衡阳市美术馆举行。
中国书法界名家刘艺、吴善璋等为宾新华书法展题词。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李丽前往观展,并获赠宾新华撰写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礼赞》系列书法之《李丽》篇。
2013年元月,随中国艺术家代表团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参加“庆祝中澳建交40周年华人艺术家精品展”。
新县籍开国上将1名:许世友。
新县籍开国中将4名:郑维山、吴先恩、张池明、范朝利。
新县籍开国少将38名:李德生、王大华、王才贵、王世仁、叶建民、叶道友、朱火华、朱致平、扶廷修、吴世安、吴华夺、余述生、萧永正、萧永银、萧志贤、萧德明、张吉厚、张百春、张宗胜、杨恬、杨明山、陈波、范朝福、官宗礼、胡立声、胡立信、胡贤才、徐明德、高立忠、高厚良、黄光霞、程世清、鲁加汉、谭友夫、谭知耕、熊作芳、潘焱、潘寿才。
1955年授予少将(4人)
杨永松(1918年生)广东大埔人,原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
邹衍(1915年生)江西兴国人,原中央纪委委员、沈阳军区副政委
詹大南(1915年生)安徽金寨人,原中央纪委委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黎光(1914年生)四川仪陇人,原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
1961年晋升少将(2人)
杨思禄(1917年生)江西于都人,原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张力雄(1913年生)福建上杭人,原云南省军区政委、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州军区顾问
1964年晋升少将(4人)
王扶之(1923年生)陕西子洲人,原中央候补委员、山西省委书记、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
文击(1918年生)河北霸县人,原炮兵副司令员、总参谋部炮兵部部长
陈绍昆(1921年生)江苏宿迁人,原沈阳军区副政委、冶金工业部部长
涂通今(1914年生)福建长汀人,原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
关于西线云南方向的司令员人选,可谓是一波三折。
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请缨被否,前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主动拒绝。最终,小平同志亲自点了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的将,西线主帅之位才终得落定。
可是在东线广西方向,从头到尾就没有过其他意见, 主帅人选就是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
那么,相信不少人都有过一个疑问—— 许世友到底有多能打,履历有多么出彩,才能让当时所有的与会人员由衷觉得东线主帅非他莫属?
要想了解许世友将军的传奇之处,还要从他少年时期的经历说起。
许世友,1905年出生在河南省一个农村家庭。幼年因为家贫,许世友曾在武馆干杂役,后 入少林寺一呆八年,练就了一身好功夫。
少年时期的许世友嫉恶如仇,加上脾气火爆,失手打死恶人,出于避祸,加入了吴佩孚的军队。
1927年,许世友当时的穷凶极恶的连队司务长有个外号叫“惹不起”,此人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许世友早就看不惯他,于是将他一刀砍死。
随后,许世友在我党秘密党员傅孟贤指引下,日夜兼程一百多公里,好容易找到了红三十一师司令部,才得以参加红军。
正所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许世友这个敢杀恶贼的狠角色,自1927年参加红军以来,依旧是个狠角色。 只不过他的狠却是对准了敌人。
1933年,当时许世友28岁,就已经是红九军副军长了。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许世友哪怕已经是副军长,可是 一旦战事胶着或不利,还是立马带着敢死队就往上冲 。
这还不是一次,而是前前后后七次,哪怕因此四度负伤,许世友仍旧一如往。 真可谓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
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在胶东地区担任司令员,领导着胶东广大人民群众,和日军以及伪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许世友深刻地体会到了毛主席游击战思想的精髓,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之中,粉碎了日军、伪军的多次围剿,打得胶东的鬼子及伪军闻风丧胆。
毛主席对于许世友在胶东地区领导的战争,给予了高度评价:“ 许世友是员战将,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 ”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和我军陈毅、粟裕等将领,一起指挥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保卫战、攻克济南城之战等诸多战役,歼敌夺城无数,狠狠地打击了国民党军在山东地区的嚣张气焰。
这就是我们的许世友将军,能打硬仗、敢打恶仗、善打狠仗,几乎从不让组织失望!
1955年,许世友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建国后,他先后在山东军区、南京军区任司令员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现代部队建设经验。
1973年,许世友被调到了广州军区担任司令员,担任防卫祖国南疆的重任。
许世友依然不负众望,在广州军区干得有声有色, 在1974年更是成功指挥了西沙自卫反击战,算是已经与越南有了一次交手的经验。
1979年2月17日,对越战事正式打响。东线部队在许世友将军的指挥下,面对敌人的重重阻击,始终顽强作战坚持向前,把敌军打得那叫一个溃不成军。
在打下了越南军事重地谅山后,眼看着就要攻入越南首都河内,我军正士气高涨,这时候中央却突然下达命令要求撤军。
许世友在南宁指挥部望着军用地图上的红色箭头,那代表着我军的前进路线。我军已经越过了谅山地区,前方正是一大片平原地带,正利于我机械化部队展开攻势。
眼看就要攻下河内给越军一个大大的下马威了, 这个命令来得太过突然,甚至有些不是时候,该怎么办呢?
抗命是不可能的,我们的许大司令,这时候可不是原来的吴佩孚手底下的小兵了。 中央的决策肯定是从大局出发的,自己指挥的东线战事,从始至终都将为这个大局服务。
许世友将军一反平时的又黑又冷的圆墩脸,嘴里竟然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意,表示服从命令,同时又坚持拖一下,指着地图说道:“ 拱一拱,我再往前拱一拱…… ”
关于许世友的这个“拱”字的说法,大概和他小时候经常帮母亲割草喂猪有关。这儿许世友是想表达要尽量再往前凑凑、往前伸展一些,给敌人以更大的压力。
许世友是希望从谅山再往前突进一些,给河内造成更大的压力,逼迫越南军方不得不从柬埔寨抽调一部分军力回防,进而更好地达到此战的目的。于是他对其他部队领导说:“ 我们再往前拱一下,吓唬他们一下子! ”
许世友于是立即派兵,再往谅山南突了数十公里,距离河内更近了。
越南许多政府部门和机关人员看到这一情况,吓得魂飞魄散,纷纷从河内撤走,有的连文件资料和家当都顾不得收拾。
许世友收到前方发回的战报,一时间心中得意,大笑着捋起了两只军装上衣的袖子,露出两只又黑又壮还有好几个明显伤疤的胳膊,在指挥部里对众人说:“ 吓尿了不是?撤了,屁滚尿流! ”
可是南宁指挥部里的所有人都清楚,他们的许司令员只是面子上笑得开心,其实心里可不得劲了。
此前许世友在攻下谅山的时候,已经做好了所有攻克河内的准备, 只待中央一声令下,就可以给越南当局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首都陷落”。
可是中央在接到攻下谅山的情报后,不仅没有让入越军队继续南进,反而下达了撤军令。
而今哪怕再坚持前突了一下,可是越南方面并没有从柬埔寨有撤兵的迹象,而是发动了全国总动员,想要和我军死扛到底,完全没有达到最初出兵的预期目的。
许世友伸出小胡萝卜粗的手指头在地图上比划:“ 全是平原了,坦克大炮正好发挥用场了,不要两个小时我就能打到河内。 ”
可是这时候,真的不能再前进了,中央的命令已经明确下达, 这时候以小平同志为中心的领导班子,一切都是为了大局考虑,许世友不可能再接着犯浑。
于是,许世友只能咬牙给前线部队下令:“ 把那些坛坛罐罐都给我砸烂它! ”
前线部队收到撤军令后,从容地边退边打 ,对不时朝不甘失败、北上而来的越军队伍发动迅猛攻势,以最猛的攻势把他们打退,顺便发泄心底那口恶气。
士兵们在撤退途中,按照许世友将军的嘱咐,把沿线的军用、及重工业设施,全部予以炸毁。 在完满地完成了中央军委下达的任务,终于凯旋回国,各自归建。
此战打完了,许世友将军从南宁班师回到广州,出发前特别下令叮嘱:“ 我回去不许通知人,不许搞迎接。谁走漏消息我毙了他! ”
可是许世友回去时在广州机场,一出机门就看到了不远处乌压压一片欢迎的人群,顿时脸色那叫一个黑啊,气冲冲道: “叫你们欢迎!”
紧接着从机场特殊通道直接离开,一边走一边骂骂咧咧:“ 看我回去怎么收拾泄密的家伙!真是 反 了天了。 ”
许世友将军出了通道后直接上了军车,命令司机立即开车,随之扬长而去。
而在机场等候了许久,在许世友将军到达后激动无比的群众,却被许世友直接晾到了一边,一时间都目瞪口呆,好一会后只好悻悻各自散去。
许世友将军这样的表现,可能会让大多数人觉得,这也太不通人情了吧!
事实上,这样的表现恰恰是真性情。
要知道,许世友将军除去身上的种种光环后,他就只是个朴实的农家汉子。
小时候学武是为了不让老娘受欺负,当兵的初衷是为了躲避恶人寻仇,后来辗转到***的部队里,才渐渐有了为人民做实事的想法。
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担任司令员的时候,住在中山陵八号的一个院子。本来院子里是一个大草坪,可我们的许大司令硬是把草坪给改造成了试验田和菜园子。
他把草坪全部挖掉,种上了高粱、玉米、小麦、红薯和许多蔬菜 。不仅如此,还在围墙下靠马路的地方, 亲手砌了一个猪圈 ,这附近原来还有三四亩水塘。
于是借着这“得天独厚”的地势条件,许世友直接在小院里,过上了既养猪又养鱼的惬意日子。
许世友在自己修建的这个“村庄”里,活脱脱是一个村长。 他每天早上要安排工作人员,去喂猪、喂鱼、除草、施肥等,分工十分明确,要求尤其具体。
到后面,许世友自己没啥事儿干了,干脆又找来了十几只兔子亲自饲养,当起了“兔司令”。
种田种菜养家畜,这算是一个农家汉子的本分。 可许世友还有一个爱好,那简直叫一个欲罢不能,就是“喝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王瀚的《凉州词》,可谓道尽了沙场武人对酒之一物的最真切感受。
遥想在那黄沙遍地的疆场之上,耳边听着羌笛阵阵,大旗在风中烈烈震响,敌人在不远处游弋不定,可能下一刻就要上战场,从此再无归期,且容我痛饮三大碗,杀敌去。
许世友将军就是这样一个无酒不欢、嗜酒如命的沙场汉子。
可是现代的酒和古代的酒不一样啊,度数更高,也就更容易上头。 所以军队里一向明确禁酒,特别是指战员,更是要时刻保持清醒。
只不过这可难不倒我们的“许大酒鬼”, 许世友当初刚到鄂豫皖根据地时,就趁着工作生活之余,悄悄地偷着存酒, 趁着没人的时候悄悄小抿几口,以慰肚中酒虫。
可是酒这个东西,喝的时候是神仙滋味,喝了后也是余韵悠长。不是面色泛红,就是口中满是酒气,特别难遮掩。后来,许世友偷喝酒这事儿,就被詹才芳将军知道了。
詹才芳将军在部队巡查的时候,每个营房都要转一下。 在来到许世友住所时,看到许世友挂在墙上的那个大水壶时,就去摇了摇,顿时有酒香溢出。
许世友知道这时候,是什么也藏不住了,面对詹才芳将军的询问,只好老实交代。詹才芳将军早就知道这个情况, 鉴于许世友确实没有因为喝酒耽误工作,在部队中又作战勇敢机灵,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所以才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但是这个坏头不能开,需要好好敲打一下。詹才芳将军就假装冷着脸教训许世友:“ 你可知道部队里不准饮酒? ”
许世友知道领导的心思,连忙打了个马虎眼,说工作和打仗的时候肯定不喝,只是平时没事小抿上几口,不然浑身没力气。
詹才芳将军又气又笑:“ 你小子可别和我打马虎眼,若是被我碰到你哪天醉醺醺的,看我不削死你! ”
许世友对詹才芳将军打的马虎眼,其实也不全是马虎眼, 许世友是真正做到了工作和打仗的时候坚决不喝酒。
只是许世友喝酒的事情,还是传到了军队里。一些人就给上面打小报告,却被上级以 “你要是能像许酒鬼一样,给老子次次打胜仗,我也让你喝” 给堵了回去。
红军会师后,毛主席知道了队伍里有个能打仗、敢拼命、爱喝酒的许世友,还专门找他谈了话,对许世友说喝酒可以,可千万不要因为喝酒耽误正事。
许世友当时郑重其事的和主席约法三章:战前不喝酒、战斗中不喝酒、打败仗不喝酒。 并且他这三句誓言,后面是真正做到了。
说到这儿,许世友其实还有一个“因酒选副帅”的霸气故事。
在许世友被任命为东线统帅的时候,许世友第一个想到的问题就是让谁担任副司令。于是,他在脑海里迅速过了一遍当年一起出生入死、并肩作战的老战友们,最终定格在了刘昌毅的面孔之上。
刘昌毅,1914年出生于湖北红安,参加过土地革命、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刘昌毅有个外号叫“猛张飞”,这也是个猛人,在战场上那叫一个无所顾忌。 一旦听到枪声,冲得那叫一个猛,负伤得那叫一个快。
只要不是太严重的伤势,刘昌毅都不管不顾,负伤后战斗热情反而更加高涨。
也因此,刘昌毅身经战事无数,历险多达百余次,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从前胸到后背,到处都是在战场留下的创痕。 每逢阴雨疼痛难忍,只得靠着烟酒来麻痹精神,是个不折不扣的烟枪酒鬼。
不得不说,刘昌毅和许世友真的太像了。 在战场上都是敢拼不要命,战后嗜好之物唯杯中酒。
此时的刘昌毅正在南京军区任副司令员。 此前许世友、刘昌毅两人在南京军区搭档过很长一段时间,工作起来默契十足, 只要一个眨眨眼,另一个就明白是什么含义了。
刘昌毅在接到老领导的召唤后,迅速交接完手头的工作,连忙从南京赶往广州。要知道这时候刘昌毅因为多年的战场创伤,身体一度有很大的问题。
许世友也清楚刘昌毅的情况,但是许世友心中真的希望这个老战友能撑住,来帮他打这一仗。 他明白,他们两个老家伙,怕是这一战后,就再也没有领兵打仗的机会了。
刘昌毅到达广州后,许世友在家里摆下了酒席,决定给这个老战友接风洗尘。
当日的接风宴上, 关于刘的身体情况,许世友一字未问,对于朝鲜战场的研究和考虑,刘昌毅也未向许世友说一个字。
两人就只是在不停的叙旧,不停地喝酒,曾经的峥嵘岁月、往昔的九死一生、而今的再度并肩,少年中年老年。
不知不觉,桌上三只茅台酒的瓶子就空了。
突然,两人在酒桌上杠起来了。许世友酒意上头,于是对刘昌毅说:“ 三瓶见底了,老弟还能再喝吗? ”
刘昌毅霸气回敬:“ 老哥说错了,我老刘被人称作猛张飞,这可不是白来的,就没有我不敢的事。至于喝酒,多大个事啊?就没有能不能一说,只是就怕掏空了老哥的存货,回头我走了你偷偷骂人。 ”
于是两人又继续碰杯喝酒。
一场酒下来,两人都醉倒了。许世友在睡了一天后就醒了,而刘昌毅则睡了两天才醒。许世友不禁感叹:“ 这家伙,还真是要的。不怕死啊,可以可以,副司令就是他了,不会错的! ”
战时,在南宁指挥部里,正是刘昌毅将军,紧紧跟着许世友的指挥方针,去进行具体的谋划。
刘昌毅将军将计划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布置上, 几乎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到了极致 ,在查漏补缺、具体落实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许世友将军选择副帅的眼光,的确是无可置疑。 哪怕是到了战后,许世友将军先一步回到了广州军区处理工作,广西边境的战后设防事宜都是由刘昌毅布置的。
在当时越南边境未稳, 刘昌毅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布置防御作战任务, 从各方面来说都尽善尽美, 受到了军委视察组的一致肯定。
刘昌毅归来后,许世友再次摆酒庆贺,两人再次喝了个昏天黑地。
后来刘昌毅跟人吹嘘:“ 喝庆功酒时,他叫我跟人家一人喝三杯,我不干。我说,你喝,我也喝。那天,他喝得差不多了,我还早着呢! ”
那叫一个豪气干云、壮气冲霄,满满的都是得意。
后来有人提起“喝酒选副帅”这段故事,许世友更是无比得意,还说出了这样一番哲理:“ 学会打仗并不难,但舍命对敌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得到的。 ”
是啊,指挥打仗当时很多人都可以做到,可只有像刘昌毅这样不怕死、敢拼命的将领,才可以让前线战士也做到不怕死、敢拼命,心甘情愿地战场上亡命拼杀。
不然只是在后方谋划布置,总是缺了那么点意思。
而这么一点细节,在战局紧要的时候,可是能反转局势的。
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许世友在后方指挥从容不迫,偶有动怒、担忧、激动,也迅速平缓情绪,让自己保持冷静,以保证自己发出的每一条命令都足够正确。
有人说,在战场上指挥员就不应该有情绪的波动。但笔者觉得,除非那兵不是自己的,打完了也没啥影响,否则没有情绪波动就是扯淡。
越南北部地形复杂,越南军队这十年来又是战乱不停,士兵个个熟悉战场又卓有经验。 我军部队在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非常之多。
因此, 虽然对越自卫反击战只有短短的28天,但情况之复杂紧迫依旧出乎所料,不断有问题反馈到指挥部, 让不少人心里直纠成一团。
可许世友依旧不紧张不着急,甚至于连报告也不详细看,只是让作战参谋说个大概。
他只管制定大的作战部署,进行作战方针的制定,具体执行完全下放,哪支部队要是完不成,就以军法论处。
其实哪有什么具体的军法?不过是十个大大的“杀”字: 遇敌不前者,杀! 临阵 怯逃者 ,杀!延误战机者,杀!搅乱军心者,杀! 泄露军情者,杀! ……
一个个大大的“杀”字,是许世友将军给东线所有入越部队制定的底线,没有什么人情可言,古来慈不掌兵,由此可见一般!
在当年那场对越自卫战争中,像许世友、刘昌毅这样的指战员,还有许许多多。
正是由于他们的呕心沥血、深谋远虑,我入越官兵才得以士气如虹地持续推进,最终用28天的时间,就彻底地完成了党中央交代的任务,从容向北凯旋归来。
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两位老将军早已逝去,可是他们的豪气依旧荡漾在我们这些后辈的心中!
-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