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与氓女主人公形象的共同特点 会追分

孔雀东南飞与氓女主人公形象的共同特点 会追分,第1张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氓》、《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形象对比

《卫风 氓》通过女主人公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悲惨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古代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人格平等、婚姻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揭露封建家长制对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摧残。塑造了一个勤劳、温顺,但性格又十分坚强的妇女刘兰芝的形象。

这两个相隔六、七百年的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劳动妇女,有着相同的社会地位、相同的性格、相似的生活经历,相同的悲剧命运。

1.善良的性格、勤劳的品质

《氓》中的女主人公在恋爱时热情、活泼、淳朴、天真:对远道而来的氓热情相待;对要回家的氓情意绵绵,“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对本不应该生气(“子无良媒”)而生气的氓委婉相劝,并答应婚期,“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对回家的氓的思念更显天真可爱,“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非常形象、生动的刻画出女主人公活泼、纯真的少女情态。结婚后的的女主人公更是任劳任怨,虽然“三岁食贫”,但还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表现出她的勤劳和善良。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同样是美丽、能干、聪明、温顺。从到夫家始便“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日夜操劳,并且能“三日断五匹”,但婆婆故意刁难,“故嫌迟”,为了自己的尊严,刘兰芝便自遣回家,表现了她不愿焦仲卿左右为难的善良本性和柔弱身体下的坚强性格。离别是不卑不亢,礼貌周到,“上堂拜阿母”,非常镇静地说自己“生小出野里”、“兼愧贵家子”;但与小姑分手时却“泪落连珠子”、“涕落百余行”,表现了对别人的尊重和追求自己的人格尊严。面对母亲的责问,“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面对兄长的指责,兰芝只能答应,“处分适兄意”。在那个时代的女子中,这些做法已是难能可贵了。兰芝用自遣保护自己做人的尊严;用允婚修补家庭的脸面;用徇情回报焦仲卿的恩爱。

2.坚强的个性,忠贞的爱情

《氓》中的女主人公在“子无良媒”的情况下对喜爱自己的氓百般恩爱,送氓“至于顿丘”,并安慰氓不要生气,并认定婚期,表现出她对爱情的追求;见不见复关的感情变化、婚后的勤劳都体现出她对爱情的执著和忠贞。但婚后的氓变化太大,“二三其德”并且“言即遂矣,至于暴矣”,女主人公认识到了在恋爱、婚姻中男女的不平等,痛定思痛,毅然决然的与氓决裂,“”,表现了女主人公清醒、刚烈、敢爱敢恨的性格特征。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也是性格坚强、忠于爱情,并且表现更突出、悲剧性更强。在与焦仲卿“共事二三年”中,虽然“心中常苦悲”,但还是“昼夜勤作息”,这种勤劳表现出刘兰芝正是对爱情执著的表现;当她感到“大人故嫌迟”的真正原因时,便自请“及时相遣归”;当丈夫为她的自遣归家一筹莫展、泣不成声时,它劝慰丈夫“勿复重纷纭”,同时安慰丈夫把自己的嫁妆“留待作遗施”、“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离开焦家时,她黎明即起,严妆辞别,表现出对仲卿的留恋;而辞别焦母又表现出她性格坚强的一面;分手在即,她立下誓言“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表现出对爱情的专一;分手时,又“举手长劳劳”表现出对焦仲卿的依依惜别;回家时,面对兄长的责难,只有“举身赴清池”,用年轻的生命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贰。

3.相同的社会地位,同样的悲惨命运

《氓》中女主人公是社会低层的劳动者,婚前、婚后的境况有着明显的区别。特别是与氓结婚后,辛勤的劳动,打不动变心的丈夫;美好的回忆,牵不回变心的灵魂。这些充分表明那个社会,在爱情生活中,男女的极端不平等性:男子可以随便遗弃女子而不受道德的谴责。同时,女主人公又遭到不明真相、不了解自己艰辛生活的兄弟的嘲笑,这样的处境,只能让人伤心。处在男人变心的处境中,女主人公只有也只能自遣回家,与氓决裂。

同样,刘兰芝在婆婆家也是这样辛勤的劳作,但得不到焦母的认可,把她遣归的原因仅仅是焦母认为刘兰芝“举动自专由”,婆婆的家长制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兰芝的悲剧就产生了;就连焦仲卿的哀求“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也不能打动焦母的冷酷的心,可见刘兰芝在焦家的地位如何了。事实上,那个社会妇女的地位就处于附庸的位置,没有平等的地位,没有起码的人格尊严。《礼记》中载:“妇有七出:不顺父母去,无子去,*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同时《礼记》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这就从根本上固定了家长威严的不可动摇性。所以到家的刘兰芝受到兄长的斥责便不足为奇了。面对趋炎附势的兄长的“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的责难时,刘兰芝只能回答“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专由!”尽管与焦仲卿分手时信誓旦旦,“蒲苇纫如丝”,但也不敢不答应“怅然心中烦”的兄长。因为她知道,“我有亲父兄”,“恐不任我意”。刘兰芝生活的年代里,严格意义上的婚姻自由是不存在的,多多少少都有家长的意愿和条件。面对如此强大的对立面,坚强倔强的刘兰芝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想做的事。自遣的她只有以府君热烈、铺张、豪华的迎娶队伍为背景,“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了。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氓》中女主人公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这般善良、温顺的女子在她们生活的环境中,即使有对爱情的忠贞、对家人的热情、对工作的勤劳,到头来,还是逃脱不了这样的悲剧结局,不能不让人掬一把同情、哀伤的泪水。

gz

孔雀东南飞。

它们的相同点

从《诗经》到《孔雀东南飞》,尽管跨越了很大的时间维度,但女性形象却有共同之处---同为可怜但坚强的女性、同受封建礼制(人伦道德)压迫、同样具有悲剧美。

1同具有勤劳善良、追求爱情、坚毅刚强勇于反抗的精神品质

《氓》叙述了一名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最后终于决定和负心丈夫决裂的过程。安意如在析《诗经·卫风·氓》时以“这一次我是真的决定离开”为题,这样评道:“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经历。”从诗歌中我们便可以看出女子的性格特点。

女子在狡狯的男子因为她还没定下婚期而愠怒的情况下发出“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妥协(而不向男子抗议)足以看出她对男子入情之深和善良(好说话)。而之后的“乘彼_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从女子的神态、动作等中绘制了一幅女子思念男子的画面。我向远处眺望,我心爱的人啊,为何不见你的身影?终于,我看到了远处你的身影,真是让我欣喜不已!“不见则忧,既见则喜,夫情之所不容己者,女殆痴于情者耳。”“痴”之一字,便足以描绘女子的所有面貌。而后面的占卜、问卦、自带钱财当作嫁妆也不过出于“痴”之一字罢了。我心悦你,所以我不顾那婚嫁六礼,不顾家人反对,只要与你一起。不论是“三岁食贫”;还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我都愿意。可是你为什么“二三其德”,为什么要对我施以暴力,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地违背我们之间的誓言?淇水再宽阔尚且都有河岸,漯河再阔大都有边界,既然你不知悔改,那就分手吧!“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面对司马相如想娶小妾时发出相似意味的感叹,真可谓相同的刚强勇敢的奇女子!

《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汉末建安时代的一对以死抗拒封建礼教的青年夫妇的故事。女主姓刘名兰芝,才貌双全,“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却因为不得婆婆满意被遣还回家,被兄长逼迫嫁给他人。为与无情的哥哥斗争,她选择投河自尽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诚以及被逼迫再嫁的反抗。“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是她被遣归时给小姑的嘱托;“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是她对爱情的坚贞告白;在夫家受尽委屈,“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还。”是她对婆婆的压迫的反抗;“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存。”是她对兄长逼迫身不由己的反抗

2 都反映了妇女自主家庭幸福生活的愿望与封建礼制的矛盾,具有悲剧美

“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上这样定义“悲剧”。

在《氓》中,女子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不遵循婚嫁六礼,直接和男子“私奔”,她献出了自己的情感、身体、劳动力、家私(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她以为她本可以收获幸福,可结果呢?她因为违背了当时的礼教、丈夫三心二意,而陷入到进退两难、孤立无援的地步---丈夫“至于暴矣”,兄弟“_其笑矣”,甚至被后代朱熹当成宣传礼教的背面教材,被赋予“*奔”二字,当真可怜!女主人公做错了什么吗?自由追求爱情婚姻幸福生活有错吗?不,她没错,错的是她错误地出生在了一个夫权社会时代---社会尊崇男尊女卑、社会道德舆论压迫妇女;氓是夫权的代名词,妇女在社会、家庭上没有地位,人格上是附属于男子,政治、经济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也难怪女子会发出“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慨叹和劝诫了。安意如在评《氓》时,评论女子,说:“为冲动所误,为礼教所缚,一旦离了男子,便是前夫所指,无疫而死。”这也可以看出女子是持有多大的勇气了---宁被千夫所指也不做千千万在家里守着丈夫回心转意的怨妇中的一个。现在便明了了,是当时的社会现实与舆论礼制造成了女子爱情婚姻悲剧的发生。我个人是很不喜朱熹掺杂政治倾向的评论的类似“*奔”之说的,我比较喜欢熊十力评《思无邪》时说的:“都是人生的自然表现,贞*美刺的各方面的真情流露不参一毫矫揉造作,合而观之,毕竟见得人生本来清净。”《氓》引起的我们对人的情感束缚的思考也是其悲剧美的表现之一。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夫妇尽管夫妻和睦,但由于婆婆不喜,她“被”触犯礼制,被休弃归家。焦、刘夫妇以死亡的形式与封建礼制作斗争,最终成为封建教条的受害者。他们的抗争只是一种自身合理的人性要求同违背这些要求的封建礼教之间的一种不自觉而且没有出路的冲突。后人感念这对夫妇,以充满理性主义光辉的语言做结,表达自己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在某一个程度上也增加了刘兰芝形象的悲剧性。但当我看到《学生古诗文鉴赏辞典》中的观点:“《孔雀东南飞》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成吟咏的悲歌。文中四个主人公都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刘、焦的爱情理想与封建教条冲突,而焦母刘兄则认为坚守封建教条才能真正维护自己和亲人的幸福。”我觉得这才是最大的可悲之处。当一个事件的全部人都成为封建礼教的迫害者,那是不是表示焦、刘之死除外在因素(焦母、刘兄)外,最主要的是其内在原因---自己的思想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呢?这样想之后,这个故事带给我的就不止于悲哀还有一种对当时人们无法摆脱封建思想的无奈感的同情与感伤。这也是刘兰芝及其与她一样的一类人的形象的悲剧美所在。

  上山采蘼芜 年代:汉

  作者:两汉乐府

  作品:上山采蘼芜

  内容: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合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作者小传: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上山采蘼芜,本为弃妇见其前夫跪而发问,新人复何如?一句,有吃醋的意味。按古来评论此诗,谓讽男子无情,余谓可参看《孔雀东南飞》一诗。

  〔析赏〕这是首写弃妇的诗。原诗是说弃妇上山采蘼芜,下山时遇到弃她而去的丈夫。弃妇仍旧情难忘的关怀着丈夫,问他新人何如,丈夫回答她说:新人虽然不错,却比不上旧人的好,虽然两人面貌差不多,纺织的技巧却比旧人差多了。

  上山采蘼芜》是东汉时期的一首乐府诗,最早见于《玉台新泳》(徐陵辑)卷第一。历来的评论家往往把它拿来与《诗经·国风》中的《氓》、《谷风》媲美,和汉乐府民歌中的《白头吟》、《怨歌行》、《塘口行》等名篇并提,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描写弃妇的哀怨,对喜新厌旧的“故夫”提出责难和进行控诉的诗。我国著名的古代文学专家余冠英先生认为:“她(指诗中女主人公--笔者注)的命运决定于丈夫一时的好恶。”①在游国恩等五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也有这样一段文字:故人“因无辜被弃,对喜新怨旧的‘故夫’提出了责难”。②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也同样认为诗中女主人公的不幸“仅仅由于男子的喜新厌旧罢了。”③然而,将这首短诗悉心咀嚼,反复吟咏,笔者却没有一点上述感觉,对以上各家看法更不敢冒然同论,觉得对《上山采蘼芜》的主题思想有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还其思想内容的本来面目。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本人的一点肤浅认识。

  一

  为了便于本文的论述,首先将原诗引在这里: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合去。”“新人工识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这是一首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表现思想内容的叙事短诗。诗中出现了故夫、故人和新人三个人物。虽然新人没有出场,但从故夫和故人的对话里,可以明显地看出故夫和故人久别后再会的互倾衷肠中流露出的内心痛苦。不错,故人是以弃妇的面目出现的,但问题在于是被谁弃?从历来许多观点中,大都认为诗中的故夫是造成故人痛苦的主要根源。在反复味嚼这首诗后,我以为故人的被弃,责任不在于故夫,也不在于新人,而在于第四者的强制手段。诗中出现的三人可以说都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要说清楚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故人被弃的原因。我们知道,由于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决定了那时的农村妇女是个体经济中家庭手工业的主要生产者,在当时买卖婚姻制度下,媳妇就等于是男方家庭用“礼金”买来的劳动力。所以,劳动能力的如何,在一个家庭中是评价媳妇好坏的标准之一。对于婚姻的离合,妇女的劳动能力也就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尽和她“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焦母们嫌她生产太少,成为她被迫回母家的重要借口之一。在《上山采蘼芜》中我们看到,故人的劳动能力明显比新人强,颜色也不差于新人,按照我们今天所说的所谓“择优录取”原则,故夫怎会选取新人而摒弃故人呢?显然故人不是因为不能满足夫家的劳动要求而被赶走,也不是与《诗经》中的《氓》中的女主人公相同,因年长色衰而被弃。故人的被弃可以从无子这方面考虑。

  这首诗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的,这一对话又是放在故人上山采蘼芜道遇故夫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从这一背景的衬托下,也蕴含着两位主人公由合到离的原因。据有关注解:“蘼芜”是一种青草,叶子风干可做香料,故人相信蘼芜可使妇人多子。④汉代白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后,封建礼教的压迫也就随这加重。当时在“三崇”“四德”“七出”等一毓封建条文的束缚下,妇女的命运更加悲惨。对于妇女,封建礼教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妇有七去--七出,不顺父母去,无子去,*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⑤周寿昌在《西汉书注补正》中也说:“汉法,以无子出妻的常法,若在后世,骇人所闻矣。”⑥在当时,这些无理规定却是作为正式的法律条文来束缚妇女的。于是,平虏将军刘熏力 可以凭借这条法律“以宋(指刘熏力之妻--笔者注)无子,出之。”⑦根据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⑧的创作原则,结合原诗和史料,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故人被弃是因其无子。这一点,诗的开首就已经暗示了。故人上山采蘼芜就是为了使自己获得生育能力,挽回被弃的局面或免遭再次被出。

  二

  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容,一般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得到反映。因此,这也必须体现到人与人、人与外界事物的关系上。在《上山采蘼芜》中,通过故人和故夫的对话上所表现了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深情的、念旧、缠绵的,丝毫看不到故人对故夫的责难;看到的则是,诗中的两位主人公和那位未出场的新人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受害者。

  在封建社会里,女子无故被夫家遗弃,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无论何人(包括女子本身),都认为是奇耻大辱。具有强烈反抗性格的刘兰芝被遣回娘家时,尚且也觉得“入门口家堂,进退无颜仪”,更何况一个普通的女子?然而,也有一些反抗性强烈的女子,在被丈夫遗弃后,尽管他们内心也有痛苦,其决绝之心亦是异常强烈,毫不妥协的。《诗经》的《氓》之妻被丈夫抛弃后,在返家的路上表示了“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己焉哉。”的决绝之心。与《上山采蘼芜》同时期的汉乐府鼓吹曲辞显的《有所思》,也曾写道一个女子闻说她所钟爱的男子“有他心”后,便遏止不住心头的怒火,把准备送给情人的定情礼物“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物其灰。”并发出“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的誓言。而《上山采蘼芜》中的这位女主人公,在与故夫途中相逢时,既没有前者刘兰芝那种“无颜仪”,也没有后者两位女子那种怒言以对的神情。而是“长跪”着向故夫询问:“新人复如何?”象以往一样柔顺、恭敬地对待丈夫,与之细话家常,流露出她内心对故夫的深深眷念。正如人们常说的,不怕货识货,就怕货比货。她道遇故夫,就象在故夫和新人的面前立着一面明镜,使故夫更清楚地看到故人美好的心灵和外表,深深地唤起他忆旧之情。眼前故人这一“长跪”,一“问”,使故夫重睹了故人素来那种温柔、谦恭的性格,劳动的才能以及对自己爱情的专一,燃起了隐藏在她心底的爱的火焰。于是,他通过列举事实说明了故人的长处,新人不如故人。在这简短的对话中更使我们看到,故夫无法反抗和改变同不如故人的新人在一起生活的痛苦,表现出对故人深深的念旧。从这两个人物的关系上,简单地认为这着诗是写弃妇对故夫进行责难,其根据是不足的。

  对《上山采蘼芜》这首诗持“责难说”观点的人,一般都是以诗中出现的“新人从门入,故人从合出”这句弃妇的话作为其根据。历来的评论家位多认为,这是故人的怨言,是她对故夫提出的责难。不错,这的确是故人在听到故夫叙说新人在许多方面不如故人后所发出的怨言,但问题在于:她怨的是谁?紧接故人的怨言,故夫的回答中也无不包含着强烈的抱怨,他通过列举一系列事实,得出“新人不如故”的结论,这显然是对外来的压力所表现出来的抱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当时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盛行时期,这一对主人公无疑是当时封建制度的牺牲品。诗中提及的新人,也不能从感情上和故夫和睦相爱,因而也谈不上能够得到什么幸福,同样也是一个封建家长制下包办婚姻的殉葬物。《礼记内则》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和表妹唐琬。本来是一对情投意足,相亲先该相亲相爱的夫妻,但因为母亲不喜欢儿媳,陆游在一道不可违抗的“母命”之下,把妻子给休了。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封建的婚姻制度下,即使故夫很爱妻子,感情很深,但由于违背了父母的意愿,不得不被迫分离。能担当“不孝之子”之大罪的焦仲卿,尽管他可以与刘兰芝双双殉情,其反抗态度可谓之坚决,虽然他再三为爱妻求情,希望勿遣,但在母亲的“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思义,会不相从许!”槌床大骂之后,也默默无声了。从故夫和故人的对话语气中,不难看出,故夫和焦仲卿所受的遭遇又何偿不同 ?在残酷的封建家长制面前,他们只能在外边相遇时,倾诉衷情,对封建礼教表现出强烈的愤懑。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上山采蘼芜》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并非是一个劳动妇女对丈夫喜新厌旧的行为进行责难,而是表现了一对青年男女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建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愤懑。正是由于这一思想内容,使得这首民歌在文学史上有着一定的认识价值。

  以上认识,纯属个人之浅见,不知对否,愿见教于大方。

       

爱情作为人类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一直被吟咏、传诵,但也有些文学作品却反其道而行之,对爱情持怀疑态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氓》就是如此。《氓》是对天下女子的爱情告诫,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她从恋爱到婚后遭遇男子虐待和背叛的痛苦。我们在教学时大多从高考情景默写的目的出发,去理解本诗的内容,分析女主人公的婚变,情感以及比兴手法的运用,却没有去挖掘诗歌本身对高中生爱情审美的影响。而我恰恰认为,《氓》对高中生爱情审美的影响应该是我们最重要的教学目的。

     

高一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渐渐熟悉起来,男女生之间的交往也频繁了,彼此的好感也慢慢建立了。在这个时候,语文课本的《氓》及时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关于爱情审美的课,让他们警醒、反思,为未来的幸福生活上了生动的一课。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关于必修课程学习有这样的要求:多读多想,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多方面地增进语文积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的标准也做了如下要求:在文学鉴赏和语言表达中,能对作品的艺术形象及价值有独到的感情理解,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基于这两个要求,我认为《氓》对于高中生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对高中生爱情审美的影响。

      本诗是以女子的口吻来叙事的,因此对高中女同学的告诫最为诚恳。那么,女生可以从中受到哪些爱情审美影响呢?

        首先,不要被男子的外表所迷惑。“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将来要认清和你交往的对象的真实人格,不要像女主人公一样,没有擦亮眼睛,未发现“蚩蚩”的男子的真实意图并不是来“贸丝”,而是来和我商量婚事的虚伪行为;也未看清貌似忠厚的男子其实是易怒的,凶恶的,对爱情极其不忠的。

        其次,要坚持自己交异性朋友的原则。不要为了讨好一个人而失去了自己做人的原则,既然“子无良媒”,婚期就不能草率决定。婚姻中的“良媒”合情合理,合乎当时社会的礼仪规范,为什么不坚持,而要做出退让——“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为后来的幸福生活埋下祸根呢?“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先是变心;“三岁为妇,靡有朝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再是凶恶;“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在婚姻里女主人公并没有过错,却遭遇不幸。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女子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才会使男子变本加厉,肆无忌惮,不懂珍惜,弃爱情如草芥!

        再次,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和主导,不要全身心无条件地投入。诗中女子用血泪的教训告诫天下女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男子沉溺于爱情能很快脱身,而女子沉溺于爱情却不易脱身。大家熟知的文学作品中,从《孔雀东南飞》里为爱而先行殉情的刘兰芝,到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跳江身亡,再到《红楼梦》中林黛玉泣血而亡,哪一个不是因一味沉溺爱情不能脱身而殉情?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沉溺于爱情不能自拔的女子比比皆是,很多人也重蹈殉情的旧辙!而以身殉情的爱情审美观是扭曲的、变态的!因此,女孩子不要等到沉下去不能自拔了再去后悔,而要从现在起,提升我们的爱情审美品位和人生境界,完善自我的人格。

      再有,我们永远不要自夸自己的青春和容颜,要提升内在的气质和品位。所有的青春之美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一去不复返,附着在青春和容颜上的一切也会随时变质、消逝。“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青春之美,终究会“其黄而陨”;女子的爱情和婚姻也随之变色、陨落。因此女孩子要提升审美品味,“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用内在不变的美赢得的爱情也会伴随我们一生。

        最后,当我们认清了事实,清醒了头脑时,一定要当机立断,毅然决然地抽身而退。当女子清醒认识到“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时,宁愿忍受至亲之人“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的不理解,也要断然回头,不去委屈自己,丧失尊严地苟活。“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在怕人笑话的背叛婚姻里,无尊严的苟活连她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决绝地一刀两断,是因为男子无原则的背叛。“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对女子来说,不忠诚的爱情,无原则的爱情,不被体谅的爱情,不被珍惜的爱情,是不值得我们去维护和留恋的。女子的这种刚烈和决绝是最难能可贵的,是最值得我们去体会和学习的。

        当然,这篇课文对于高中男生来说,也足以影响其爱情审美。在爱情里,男孩永远不要虚伪,要坦诚以对;更不要以外在的美去评判爱情,而是要内修品质,忠贞不渝,否则我们没有资格拥有真正高贵的爱情。爱情是纯洁的、神圣的,我们要用正确的爱情价值观去衡量,用成熟的修养去赢得;而不要轻易伸手,随便亵渎。只有这样,作为青年的高中生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收获幸福的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4815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6
下一篇2023-09-26

随机推荐

  •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

    1、质地不同:精华露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护肤品,质地比较粘,比较适合干性肌肤。但是对油性皮肤来说,因为油脂分泌旺盛,如果涂太滋润的产品并不容易吸收,所以不太适合多种精华类的护肤品使用,以免因为吸收不了而出现营养过剩、粉刺等问题。精华液一般为液体

    2024-04-15
    1024300
  • 适合女人的护手霜

    推荐以下几款护手霜1、凡士林烟酰胺美白护手霜滋润保湿修护润手霜套装男女通用2、妮维雅男女士深层滋润护手霜保湿补水舒缓湿防裂手膜3、美加净护手霜美白保湿嫩白秋冬季防干裂手油滋润补水女4、瑰珀翠CE护手霜女按压式大瓶新园艺大师滋润保湿嫩白秋冬不

    2024-04-15
    40100
  • cpb和海蓝之谜哪个好?cpb和lamer海蓝之谜哪个贵?

    cpb和海蓝之谜是很多人眼中的贵妇级的护肤品品牌,不管是cpb还是海蓝之谜的护肤品价格都是比较贵的,可能一件单品就够你买其他的一套护肤品,经常会有人纠结是cpb好还是海蓝之谜好,那cpb和海蓝之谜哪个好?cpb和lamer海蓝之谜哪个贵?1

    2024-04-15
    37800
  • 小乌龟用什么东西来装着养

    小龟可以毫无困难地用一个平底容器饲养,塑胶盆,塑胶槽,玻璃缸或盒、水族箱都很合适,水不要太深,深度能让其游泳为好。  一个理想的养育场所须有一些特定最低要件。每只幼龟要有五公升水的活动空间,而水深不应超过龟体长度,好让龟到水面呼吸时脚能撑到

    2024-04-15
    27600
  • skii嫩肤清莹露和护肤精华露使用顺序

    sk2清莹露和精华露的正确使用顺序应该是先使用嫩肤清莹露,再使护肤用精华露,这样就可以让清莹露起到铺垫作用,从而让精华露中的养分更快被肌肤吸收,为肌肤提供更好的保护。来自日本的sk2神仙水,以其专利成分PITERA™和强大的功效受到许多人的

    2024-04-15
    29200
  • 长安和伊思特瓷砖哪个相对比较好,都是佛山产的吗?

    长安瓷砖还是比较有名,具体哪里产的就不要听销售人员给你讲解的了,最好看他们的包装上面的资料。还有就是需要选大厂,大品牌的瓷砖,你想一想你装房子管得最久的是什么?肯定是瓷砖、涂料、门窗那些硬装。像蒙娜丽莎、马可波罗、威尼斯商人瓷砖、冠珠这些都

    2024-04-15
    28600
  • 护美兵王的小说目录

    第一章 开房风波第二章 战火岁月第三章 卖艺也卖身第四章 飞天遛鸟侠第五章 禽兽!放开那个女孩!第六章 极限秒杀扒衣术第七章 这个女兵也有枪第八章 人不风骚枉少年第九章 出了虎穴又入狼窝第十章 这可是你逆推的我第十一章 KTV包房春光第十二

    2024-04-15
    291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