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2、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女诗人,成都乐妓 [1] 。16岁入乐籍,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恋爱期间,薛涛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
脱乐籍后,终身未嫁。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后人将薛涛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流传至今诗作有90余首,收于《锦江集》。
3、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
4、左芬
左芬(?—300年),出土墓志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诗人。少好学,善属文。为晋武帝贵人。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离思赋》最著名。原有集,已失传。
5、卓文君
卓文君,原名文后,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薛涛
-李清照
-卓文君
-左芬
-班昭
景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部分景姓出自芈姓。那么景姓女宝宝应该如何起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景姓女宝宝起名大全(适合五行喜木的宝宝) 景柳雅 景琪婷 景虞桐 景丽月 景盈雁 景筠曦 景彦晴 景兰媚 景柳婷 景柳云 景琦芸 景熙雅 景琦桐 景琳珺 景筠媛 景虹清 景柳茵 景兰媛 景兰桂 景柳华 景彦月 景虞芙 景琪芷 景柏惠 景筠茜 景柳月 景兰欢 景丽嘉 景莉娜 景琳纹 景香雅 景柳雯 景虞芝 景琳芙 景彦菲 景南菲 景虞雅 景虞芷 景琪茹 景琦纹 景琦芙 景烟芙 景琴珺 景煜雅 景榆芝 景柏晴 景荷晴 景彦茜 景榆雅 景盈茹 景熙珺 景柳嘉 景盈语 景柳茹 景兰娥 景莉雅 景琴桐 景琦珺 景兰惠 景红菡 景烟茜 景映梦 景盈雅 景柳菡 景玫雅 景虞芸 景芊惠 景香菱 景熙雁 景琳凌 景莉茜 景柳珺 景榆桐 景琪雯 景琦茜 景兰茹 景琦淑 景柏雅 景筠雅 景映月 景熙芙 景熙芳 景荷涵 景琪涵 景兰茵 景南雁 景盈菲 景琴雯 景柳媚 景榆桑 景香珺 景映菲 景映嘉 景柏媛 景盼雁 景筠芸 景琦芹 景筠珺 景筠纹 景烟雅 景莉媛 景琳娜 景筠芙 景琦娟 景兰夏 景琳曦 景柳茜 景榆云 景榆珺 景兰婷 景虞茜 景兰珺 景柳灵 景莉露 景薇语 景柳清 景芊茹 景盈菡 景兰芸 景兰雯 景兰雁 景盈茵 景映雅 景彦媛 景盼雅 景柏雯 景筠清 景柳淑 景筠凌 景薇嘉 景琳雯 景琦芳 景微芸 景薇月 景琪芙 景琪雅 景莉雁 景柳普 景芊涵 景兰芷 景莉桐 景兰芙 景熙茜 景虹媛 景熙娟 景柳惠 景琳婷 景琳茵 景榆惠 景兰芝 景琳桐 景榆茜 景琦清 景琳芝 景薇华 景琳芸 景琳云 景芊雅 景丽绮 景芊梦 景琦桂 景熙桐 景荷雅 景莉芙 景蕾碧 景琳芳 景痴梦 景琪珺 景榆芸 景微芙 景薇萍 景琪雁 景琴芙 景琦露 景琪惠 景熙芸 景莉纹 景虞花 景荷曦 景筠云 景彦珺 景柏茜 景筠惠 景烟芷 景荷娜 景柳菱 景琪芸 景盈月 景雪芳 景卿芸 景梨芷 景雪芷 景梨娟 景英桐 景雪桑 景若桐 景敏桐 景敏芸 景曼芸 景甜花 景姓女宝宝起名大全(适合五行喜火的宝宝) 景琪婷 景虞桐 景丽月 景筠曦 景彦晴 景柳婷 景筠媛 景丽嫣 景兰媛 景虞芙 景傲晴 景玥婷 景丽嘉 景虞凌 景莉娜 景烟曦 景虞芝 景南菲 景虞雅 景虞芷 景烟芙 景煜雅 景柏晴 景荷晴 景煜婷 景烟茜 景映梦 景虞芸 景琳凌 景映月 景南雁 景映菲 景映嘉 景柏媛 景傲娜 景烟雅 景虞玲 景莉媛 景琳娜 景映瑛 景虞媛 景兰夏 景琳曦 景兰婷 景虞茜 景柳灵 景南晴 景虞翔 景映雅 景彦媛 景筠凌 景虞岚 景南岚 景虹媛 景琳婷 景丽绮 景怡晴 景痴梦 景虞花 景荷曦 景幽绿 景烟芷 景荷娜 景娅珍 景梨芷 景梨娟 景婉凌 景甜花 景梨芸 景迎夏 景婕珍 景卿凌 景梨夏 景婕娜 景婕凌 景梨芳 景婉娜 景若玲 景梨凌 景卿娜 景迎娜 景梨芙 景梨芝 景若娜 景蓝瑶 景曦萱 景琼瑶 景怡瑾 景甜晴 景韵璇 景梨翔 景甜雅 景映瑾 景彦璇 景樱晴 景梨珺 景梨茵 景韵晓 景梅婷 景婕媛 景丽璇 景映蓉 景若媛 景若婷 景虹晓 景彦瑾 景薇瑾 景艺晴 景柏璇 景梨媛 景婉婷 景南璇 景卿晴 景梨雅 景梨晴 景婉晴 景梨茹 景英晴 景梨茜 景梅迪 景蓝烟 景丹丽 景晴玥 景媛音 景晴娅 景婷玥 景晴艺 景晴卿 景晴婕 景月采 景月黛 景晴怡 景月璐 景茜映 景茹南 景晴梅 景晴婉 景雅南 景梨菲 景梨菱 景婉裳 景甜绿 景梨艳 景梨菡 景梨嘉 景琦妮 景虞语 景榆昕 景虞宛 景虞瑛 景虞彤 景琴昕 景烟欣 景莉妮 景虞菲 景烟菡 景莉绿 景琪彤 景琳昕 景虞昕 景筠妮 景虞嘉 景烟妮 景虞尔 景晴兰 景芊黛 景南檀 景柏璐 景映莲 景南莲 景彦璐 景晴蝶 景绿梅 景雅瑶 景尔娅 景晴莹 景雁蝶 景雁瑶 景语甜 景茜瑶 景晴瑶 景珺瑶 景媛萱 景茹瑶 景绮丽 景韵夏 景菡南 景琳煜 景烟煜 景烟楠 景琳烟 景彦曦 景丽芙 景丽芸 景筠煜 景虞筠 景烟烟 景绿虹 景怡曦 景薇珍 景姓女宝宝起名大全(适合五行喜土的宝宝) 景幽嫣 景怡嫣 景丽嫣 景春瑛 景姿岚 景诗岚 景傲晴 景玥婷 景姿瑛 景歆岚 景秋岚 景怡瑛 景韵翠 景韵瑜 景傲珊 景傲娜 景韵瑛 景春嫣 景映瑛 景春岚 景傲岚 景柔翔 景虞翔 景韵嫣 景虞岚 景怡絮 景南岚 景姿嫣 景柔嫣 景怡晴 景秋嫣 景思瑛 景幽绿 景娅珍 景婉凌 景迎素 景迎夏 景婉娜 景迎娜 景馨影 景怡瑾 景韵璇 景思燕 景梨翔 景玥静 景婉岚 景彩岚 景韵晓 景幽燕 景彩翔 景婉婷 景婉晴 景婉絮 景岚音 景翔婉 景晴玥 景岚玥 景媛音 景岚婉 景晴娅 景翔柔 景婷玥 景翔姿 景岚怡 景晴怡 景岚旋 景舒娅 景舒婉 景翔珠 景岚悦 景翔彩 景晴婉 景岚思 景婉嫣 景紫瑛 景婉瑜 景婉裳 景珠嫣 景娅艳 景彩嫣 景怡羽 景梨艳 景旋嫣 景悦嫣 景玥羽 景迎嫣 景紫嫣 景柔羽 景诗瑛 景虞宛 景虞瑛 景诗宛 景钰嫣 景韵秀 景怡忆 景馨羽 景思忆 景柔忆 景岚影 景翔婵 景尔娅 景翠婉 景睿娅 景嫣悦 景韵夏 景韵珊 景韵素 景睿音 景睿幽 景怡曦 景韵凌 景睿怡 景睿玥 景韵倩 景翔铃 景岚钰 景岚虞 景岚煜 景亦瑶 景虞燕 景诗燕 景岚璐 景岚忆 景岚黛 景丽依 景韵依 景怡婷 景幽絮 景南嫣 景幽舒 景姿翔 景怡嫦 景婉舒 景婉媛 景晴音 景思羽 景诗依 景虞依 景虞嫣 景诗嫣 景嫣丽 景瑛音 景韵娜 景婉璇 景岚歆 景韵妮 景韵昕 景怡岚 景幽羽 景傲妮 景嫣怡 景姓女宝宝起名大全(适合五行喜金的宝宝) 景姿睿 景歆寒 景秋雯 景柔嫦 景熙舒 景春瑛 景姿岚 景诗云 景思萍 景春华 景诗岚 景柔瑜 景秋碧 景姿瑜 景春翠 景熙珊 景柔惠 景姿瑛 景诗惠 景歆岚 景秋岚 景韵翠 景靖珊 景新惠 景春淑 景歆珊 景思幻 景思絮 景诗珊 景香瑜 景思华 景靖雯 景韵瑜 景微倩 景熙絮 景姿惠 景香舒 景诗素 景思碧 景姿云 景思惠 景秋云 景傲珊 景柔淑 景歆纹 景思嫦 景盈瑜 景思雯 景秋翠 景诗露 景春嫣 景春岚 景秋惠 景春惠 景柔翔 景柔华 景柔睿 景诗淑 景秋睿 景诗倩 景诗欢 景秋华 景姿絮 景歆絮 景春雯 景春萍 景怡絮 景诗雯 景姿嫣 景柔雯 景诗宸 景柔嫣 景秋嫣 景思瑛 景盼翠 景熙倩 景姿媚 景诗涵 景珠宸 景彩宸 景旋倩 景海宸 景迎素 景珠珊 景紫纹 景旋纹 景彩珊 景紫倩 景问珊 景雪珊 景雪宸 景海倩 景紫宸 景旋珊 景紫珊 景海珊 景紫真 景曼珊 景彩纹 景馨影 景思静 景思凝 景思燕 景曼絮 景旋惠 景玥静 景思润 景彩岚 景紫舒 景雪舒 景思洁 景柔凝 景珠清 景珠惠 景紫云 景姿洁 景紫惠 景彩翔 景紫寒 景雪絮 景曼舒 景婉絮 景紫丝 景紫雯 景紫超 景彩惠 景紫淑 景馨仙 景水柔 景惜雪 景涵珠 景舒姿 景雯旋 景寒紫 景翔柔 景舒香 景惠柔 景惜海 景惠秋 景翔姿 景惠旋 景岚旋 景舒娅 景寒秋 景涵紫 景淑姿 景涵姿 景舒婉 景翔珠 景雯思 景岚悦 景云柔 景云姿 景淑柔 景惠思 景寒姿 景翔彩 景岚思 景彩睿 景觅翠 景珠华 景曼瑜 景紫翠 景紫瑛 景婉瑜 景彩鸣 景彩瑜 景珠嫣 景珠瑜 景思冰 景柔冰 景旋睿 景雪瑜 景彩嫣 景旋嫣 景悦嫣 景紫睿 景雪翠 景紫嫣 景紫华 景柔羽 景诗瑛 景钰华 景歆沐 景诗碧 景歆华 景歆佩 景歆姗 景诗沁 景熙姗 景诗凤 景诗瑜 景诗宛 景歆舞 景新华 景诗明 景诗雨 景歆翠 景诗青 景歆瑜 景姓女宝宝起名大全(适合五行喜水的宝宝) 景香鸣 景盈雁 景歆寒 景兰媚 景柳云 景秋雯 景熙雅 景熙雯 景熙舒 景虹清 景诗云 景微涵 景思萍 景柳华 景春华 景秋碧 景柏惠 景兰欢 景琳纹 景香雅 景玫华 景柳雯 景熙珊 景柔惠 景诗惠 景琦纹 景新惠 景春淑 景思幻 景盈茹 景玫惠 景熙珺 景盈语 景香寒 景微雯 景香惠 景兰娥 景盈幻 景香瑜 景兰惠 景红菡 景思华 景盈雅 景玫雅 景靖雯 景芊惠 景香菱 景熙雁 景微倩 景熙絮 景姿惠 景香舒 景琪雯 景琦淑 景熙芙 景熙芳 景思碧 景姿云 景荷涵 景琪涵 景思惠 景秋云 景盈菲 景琴雯 景柳媚 景香珺 景柔淑 景盼雁 景歆纹 景筠纹 景盈瑜 景思雯 景诗露 景盈凤 景秋惠 景春惠 景榆云 景莉露 景柳清 景盈菡 景柔华 景兰雯 景诗淑 景盈云 景盈茵 景盼雅 景柏雯 景筠清 景诗欢 景柳淑 景熙露 景琳雯 景盈雯 景微芸 景秋华 景春雯 景春萍 景柳普 景芊涵 景诗雯 景香华 景熙茜 景熙娟 景柳惠 景榆惠 景琦清 景薇华 景柔雯 景琳云 景熙桐 景蕾碧 景微芙 景薇萍 景琦露 景琪惠 景熙芸 景莉纹 景筠云 景盼翠 景筠惠 景熙倩 景姿媚 景诗涵 景微惠 景熙淑 景盈月 景雪芳 景雪芷 景雪桑 景敏桐 景敏芸 景海宸 景曼娥 景曼芸 景海芸 景曼芳 景婕纹 景紫纹 景曼芷 景旋纹 景雪娟 景薇冰 景海桃 景曼纹 景雪芙 景雪珊 景海芙 景雪宸 景曼芙 景海倩 景曼桐 景雪芸 景敏芳 景海珊 景雪纹 景曼倚 景曼珊 景海纹 景彩纹 景敏芝 景蓝慕 景露莹 景彦凝 景卿惠 景思凝 景英淑 景曼絮 景婕清 景若媚 景旋惠 景思润 景曼清 景梅惠 景曼茜 景曼茹 景薇洁 景曼云 景玫颖 景若惠 景梅雯 景寄欢 景柏凝 景雪舒 景婕淑 景英惠 景盈洁 景敏惠 景曼涵 景梅淑 景香凝 景曼雯 景雪云 景雪淑 景思洁 景梅清 景婕雯 景若云 景觅茜 景柔凝 景曼惠 景姓历史名人: 景阳-一战国时楚将。齐、魏、韩三国攻燕,燕使太子求救于楚,楚王命景阳为将救燕。景阳不赴燕而迁攻魏之丘,取之以与宋,三国恐惧,乃罢兵,燕国得解围。景阳这种战略,被载于《战国策》。
景延广一一字航川。五代后晋陕州人。高祖时累官马步军都指挥使。出帝立,大臣议告契丹致表称臣,延广独不肯,但致书称孙,契丹数以责晋。延广对契丹使者说: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翁要战则来,他日不禁孙子取笑天下。其后契丹入寇,延广闭壁不肯出,寻出为河南尹,北骑奄至,延广顾其家,未能引决,被执。但他宁死不屈,最后自杀,以身殉国。终年55岁。
景幼南初名炎昭,改名昌极,字幼南。江苏泰州人。毕生从事教育事业,著有《哲学论文集》、《哲学新论》、《道德哲学新论》、《名理新探》。译有《柏拉图对话集选篇》、《温楷斯德文学评论之原理》等。
景姓聚集地: 景姓分布很广,今北京,河北尚义、景县,山东惠民、东明、平度、昌乐、平邑,内蒙古乌海,山西太原,运城、临汾,湖北老河口,广西田林,云南泸水、陇川,四川遂宁、合江,绵阳三台,河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傣族、僳僳族、阿昌族有此姓。
1、许穆夫人: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许穆夫人,姬姓(名不详),卫公子硕和宣姜的女儿。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春秋之际,诸侯林立,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卫国,在当时是一个中等诸侯国,首邑是商朝的朝歌。许穆夫人在少女时代就深为祖国的安危而担忧,思索着如何为保家卫国作出自己应作的贡献。当时,诸侯各国之间政治性通婚联姻盛行,许穆夫人长得貌美多姿,许、齐两诸侯国都派使者前来求婚。许国施以重礼,打动了她下,父母决定把她嫁给许国国君为妻。
公元前660年,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经鄘风》里。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篇,单从时间上来讲,比屈原的《离骚》还要早三百多年。
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现在我们能读到的是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诗中描写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代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的忧思。《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爱不释手。
2、蔡文姬:博学的流亡女诗人
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诗人、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蔡文姬是汉代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有深厚的家学渊源。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蔡文姬的生活经历正好与东汉末年朝代更迭、混乱不堪的时局惊人的相似。她父亲死后,关中地区又发生李傕、郭汜的混战,长安一带百姓到处逃难。蔡文姬也跟着难民到处流亡。那时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掳掠百姓。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们抢走。匈奴兵见她年轻美貌,就把她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打这以后,她就成了左贤王的夫人,左贤王很爱她。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虽然过惯了匈奴的生活,还是十分想念故国。
她的《悲愤诗》用血泪书写自己坎坷的经历,同时也成了汉末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在战乱的年代生灵涂炭,最遭殃的当然是百姓。被乱兵所虏,辗转流落南匈奴十二年的蔡文姬更是不幸中的不幸。幸好后来曹操思贤慕才,用金璧将她从匈奴赎回。她的遭遇折射出时代的悲哀,她更是时代女性的代言人。
蔡文姬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
3、左芬:宫廷的“花瓶”女诗人
左芬,字兰芝,芬一作“棻”。少好学,善作文。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妃嫔。作品有《啄木诗》、《离思赋》、《感离诗》等。她的诗构思新颖,感情充沛,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
左芬的哥哥左思,西晋文学家,尤其擅长辞赋和诗歌。妹妹左芬和哥哥一样,也是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文。兄妹俩还有个共同缺点,就是长相丑陋。晋武帝司马炎本是好色荒*之徒,听说左芬的才华后,居然把她纳入后宫。当然,晋武帝则选择娶个文人做妃子,意在彰显他自身的品位。
可见。晋武帝并不是娶了个女人,而只是娶了个“女诗人”。才女左芬不过就是被皇帝选中的一个文学道具而已。这和宫里的一个古董花瓶,一幅名家字画也无多少差别。左芬虽不受宠,但还得完成作为才女“作诗作赋”的义务,扮好一个文学摆设的角色。她“受诏作愁思之文”,完成了皇帝的命题作文《离思赋》,这首赋可算是左芬的代表作。司马炎对她吟诗作赋的本事非常满意,“帝重芬词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晋书》)。于是,宫廷中有什么红白喜事,左芬总是要受命写些或者感人或者华丽的诗赋。事实上,左芬更像是一位宫廷御用诗人,而不是嫔妃。
左芬存有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多为应诏而作。在她受命而写的那些诗赋中,虽也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但岂能摆脱得了应景的形式之作所以,对于左芬来说,承受的是双重痛苦。首先,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她既没有得到真挚的爱情,也没有得到普通夫妻间的日常恩爱。其次,从诗人的角度来说,她没有创作的自由,总得写些命题应景之作,岂不痛苦
左芬的名声亚于她的哥哥左思,兄妹俩素来友爱。左芬被选入后宫,左思曾作《悼离赠妹诗》两首。所谓“悼离”,更与寻常离别不同,因为被征入后宫,咫尺便是天涯,生离亦同死别。左芬的诗仅存两首,其中一首《感离诗》,就是答左思《悼离赠妹诗》的作品,载于《艺文类聚》。其间,左芬写下著名的《啄木诗》,千古流传,因为啄木鸟是一种很丑陋的益鸟,所以这首诗被认为是左芬寄情所作。
4、谢道韫:最具人文情怀的女诗人
谢道韫,魏晋时期才女,出生名门望族,为赢得“淝水之战”的一代名将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谢道韫才学过人,甚是聪慧,且勇敢果断,品味高雅,为东晋女诗人。《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
诗人谢道韫在谢家众多子嗣中,是最具有人文情怀和诗人气质的一个,她的才情深得其叔父谢安的欣赏。有一次,谢安问谢道韫:“道韫,你觉得《毛诗》中哪首诗写得最好”谢道韫答:“周朝贤臣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的尹吉甫写的《民》一诗最好,其诗‘词清句丽,穆如春风’。”谢安一听,竟然和自己不谋而合。谢安称道韫颇有“雅人的深度”。
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著名的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后贼兵便长驱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她对孙恩厉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
谢道韫长于诗文,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她的作品据《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已经亡佚。《艺文类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全晋文》收其《论语赞》。我国古代名媛诗作,多以阴柔见长,以宛转细腻见胜,而谢道韫的《泰山吟》,却充满阳刚之气。女才子大笔挥洒,气度非凡,不让须眉。《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这首诗正可见其一斑。
5、薛涛:沦落为营妓的女诗人
薛涛(约768~808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德宗贞元(785~804)中,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令赋诗侑酒,遂入乐籍,后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之为“女校书”。后世称歌伎为“校书”就是从她开始的。
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薛涛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每喜写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
薛涛的诗,不仅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其第一首说:“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有《锦江集》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近人张蓬舟有《薛涛诗笺》。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距杜甫浣花草堂不远的成都近郊,至今还耸立一座薛涛“吟诗楼”,点缀着锦江玉垒的秀丽风光,那是薛涛晚年栖息吟咏之地。
6、鱼玄机:大胆开放的女诗人
鱼玄机:字幼薇,又字蕙兰,唐代诗人,长安人。《全唐诗》存其诗1卷。性聪慧,好读书,有才思,尤工诗歌,与李郢、温庭筠等有诗篇往来。初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出家于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自伤身世,有“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慨叹,后来大开艳帜,咸宜观车水马龙,她本人从弃妇变成了荡妇,过上了半娼式的生活。后因杀人被处死。
鱼玄机诗作大胆,多情,她几乎不掩饰强烈的感情和独特的思想,欢喜、悲哀、忧郁、柔情都会坦荡荡地跃然纸上。在她这里,打动人心的是扑面而来的真挚情感,而诗的章法和技巧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如《赠邻女》中“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我们尽可以去大胆追求宋玉这样才高八斗、风流潇洒的男子,又何必再为那薄情郎伤心呢其思想之大胆开放在今天也觉得叹为观止。
曾和鱼玄机交游的文士有:李郢、温庭筠、李近仁、李骘等。鱼玄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自由自在:她可以以盛宴和狂欢来招待客人,看谁不顺眼也可以一脚将其踢出门去。鱼玄机的生动、鲜活、泼辣、才华,迷倒了整个长安城,男人都俯在她的石榴裙下,听候她的差遣。那一刻,她是情欲世界的女皇。谁都知道鱼玄机是出了名的荡妇。可是,她的道观门前,还不是排成了长队无怪乎她纵声大笑,要把天下无行的男人都视为脚底泥。然而,放浪和狂傲之外,她从自己的诗和文字里,照见了自己的卑微:一旦失去了追求者和爱慕者,她将无处可逃。外表依然美艳绝伦的鱼玄机,内心却开始生出霉斑,开始蔓延,她不是不知道这点。就像武林第一美人林仙儿的下场一样,鱼玄机24岁的时候,人人都看出来,她人老珠黄了。因为和丫环绿翘争宠,鱼玄机把绿翘打死了。而审问她的,竟是旧日追求她而被扫出门去的裴澄。鱼玄机被斩首了,终年24岁。
7、上官婉儿:掌管宫中诏命的女诗人
上官婉儿(664~710年),唐女诗人。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婉儿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庭。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
上官婉儿怂恿中宗设立修文馆,大召天下诗文才子,邀请朝中善诗文的大臣入修文馆,摛藻扬华。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连流竟夕,醉不思归。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做,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做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
自此,朝廷内外,吟诗做赋,靡然成风。韦后本不工诗,即由婉儿代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亲笔,但当面只好认她自制,格外称扬,韦后遂把婉儿宠上加宠。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最有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武则天甚至一度要把她立为女皇。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儿的才华,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贞元时,吕温曾做《上官昭容书楼歌》,尚可见其文学生活的片段。上官婉儿在唐代历史中是个极有魅力的后宫女性,在《旧唐书》、《新唐书》的“后妃传”中都有专篇记载。
尽管上官婉儿也曾一度享尽荣华与权力,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这个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后来,她仍未逃脱厄运,做了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8、李冶:才情横溢的女诗人
李冶生于唐玄宗开元初年,浙江吴兴人。她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颇有文才。六岁那年,她写下一首咏蔷薇的诗,其中有这么两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亲见诗大惊曰:“此女后必为失行妇人!”在李冶十一岁时,被送入剡中玉真观中做女道士,后栖身开元寺为女冠。
出家为女道士后,她又与许多诗人鸿儒交游,酬咏甚多。她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又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鸿渐)和释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她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其中诗歌《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从来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在千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天宝年间,玄宗始闻知李冶诗才,特地召见她入京面圣。此时的李冶,已然是美人迟暮,没有了青春时的绝代风华。玄宗见了风韵犹存的李冶道:“上方班姬(婕妤)则不足,下比韩英(兰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妪。”可见她曾经有过怎样的倾城美貌。
在京城,李冶又结交朋友,赠送诗文。可她没有想到,京城的政治斗争太复杂,她认为的一次很平常的赠诗,竟然惹下了杀身之祸。
兴元年间(784),朱渍起兵叛乱,以失败而告终,遂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在朱渍的府上,查出了李冶曾经写给朱渍的诗,于是也被德宗以通匪罪处死。
可叹李冶一生风华绝代、才情横溢,最后香消玉殒不得善终。
9、李清照:独具政治洞察力的女诗人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汉族,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安居士文集》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等。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后期的诗词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悲痛。因为她的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之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
人们谈到李清照,更多的是忆起了她婉约的词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李清照的诗比起她的词来,有着完全不同的风貌。大家都知道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可她的诗却雄浑豪迈,内容涵盖面很宽泛。李清照虽为封建礼教笼罩下的女性,却有着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眼光。李清照透过大量的社会现象清楚地看出,北宋末年的政治形式,酷似安史之乱前夕李隆基统治下的唐王朝。李清照对此甚为忧虑,也极其愤懑。在她的诗里,她用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巨大灾祸,警告当朝皇帝要注意汲取历史教训:“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可谓有胆有识,说她有胆,因为北宋王朝对言论控制极严;说她有识,是因为她的政治洞察力是非凡的。
当年,李清照背井离乡,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如今她的纪念馆座落在泉城——山东济南大明湖畔。
10、朱淑真:情致缠绵的红艳诗人
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朱淑真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其实是当时怕坏了女子的风气,才将作者改为了欧阳修的。
朱淑真书画造诣也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她的别号是“幽栖居士”,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与李清照齐名,有《断肠集》存世。从“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愁怀》)来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恋情,被一些学者剥夺著作权。她的作品存有大胆露骨的香艳镜头:“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缠绵于情爱连时间也不管了,“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犹如今人当街亲吻一般大胆。
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