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按摩耳朵可以活络经脉,强身健体,还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越来越好了,吃穿都不用愁,所以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了。按理来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好了,大家的身体素质也应该更加强劲了。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所以大家没有以前那么勤劳了,加上现在科技发展也也越来越迅速,所以大家在工作的时候也不用到处跑,而是整天坐在工位上面对着电脑。这样长时间下来就很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疾病,对人的身体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也越来越注重养生,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赚再多的钱也没有精力去享受了。养生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要追求长久的疗效,大家还是更相信中医养生方法。因为人的身体上是有很多的穴位的,刺激不同的穴位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人的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穴位,连耳朵上都有很多穴位,每天按摩耳朵也是可以给身体带来很多的好处的。
耳朵上的穴位和经络是很多的,按摩的地方不一样作用和效果也是不同的。每天按摩耳垂可以改善头痛,舒缓神经,而且对于保护脑部健康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不仅如此,经常按摩耳垂的话,还可以调节身体里的血液循环,对于肝脏,肾脏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耳朵上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一个叫做交感,另外一个叫做神门。这两个穴位的用处是非常大的,经常按摩还能够调节神经,还能够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经常按摩耳朵的这个地方还可以起到减肥的效果,所以大家在平常工作的时候可以按摩耳朵来达到放松解乏的作用。
建议及时到医院去咨询医生,做个仔细检查,中耳炎一定要及时医冶。
以下有几个穴位是对耳朵有保养作用的,可以考虑辅助按摩保健一下。
一 听宫 “宫”指重地、要处,点按此穴有利于听觉恢复,故名听宫。
位置:位于耳前、耳屏尖相平的下颌关节后方,微张口时呈凹陷中央。
主治:中耳炎、耳聋、耳鸣、牙疼。
二 合谷 相会为“合”,泉出通川为“谷”,故名合谷。
位置:拇、食两指张开,以另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尖到达之处。
主治:中耳炎、流涎、目疾、头痛、牙疼、咽喉肿痛、感冒等。
三 翳风 翳风是三焦经和胆经的交会穴,其深部接近面神经,有清热散邪,聪耳明目之作用,故是治疗面神经的重要穴位。
位置: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中,当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用手按压时有明显的酸、胀、麻的感觉。
主治:中耳炎、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斜、耳聋、耳鸣、腮腺炎等。
四 外关 前臂伸侧为“外”;此穴犹如“关”口,与内关相对,故名外关。
位置:位于腕背横纹正中直上2寸,挠骨与尺骨之间。
科技日新月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出现,使得现代人离不开这些高科技的电子设备,其中不少人长期带着耳机听歌。对此,中医师表示,长时间听音乐容易造成听觉神经麻痹,产生听力受损的现象,此时可透过中医调理和穴位按摩改善。
如果是因耳部听觉神经和脑度听觉中枢持续受到刺激,敏感性降低所产生的听觉麻痹和听力受损现象,除了停止继续刺激,让耳朵休息,也可以透过药物调理、穴位针灸和按摩活化神经敏锐度,恢复听力。药物部分,可用益气聪明汤、川芎茶调散、蔓荆子、石菖蒲等,刺激神经活化,达到耳聪目明的效果。
穴位部分,建议由专业中医师定时施予针灸,返家后再自行按摩,每天2至3次,每次按压20至30下。较常见的听力保健穴位包括:
1耳门穴:位于耳朵前方靠近脸颊,张开口时在耳珠上方出现的凹陷处。
2听宫穴:位于耳朵前方靠近脸颊,耳珠旁边的凹陷处,在耳门穴下方。
3听会穴:位于耳朵前方靠近脸颊,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会出现凹陷,在听宫穴下方。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因年纪大所产生的听力受损,中医认为与肾功能不全有关。此时的按摩穴位除了上述的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也能按摩位于脚踝内侧和阿基里斯腱中间的凹陷处“太溪穴”。善用食疗提升肾气:取杜仲10公克和补骨脂10公克,用纱布包妥后加入汤中熬煮;每天服用龟鹿二仙胶约5至6颗,但肠胃不好的人应分次服用。
大部分耳聋的人,采取的多的治疗方法可能就是携带助听器了,再来就是手术或者西药治疗方法,大部分人还会配合饮食,的确,这些治疗方法,都是目前采用的比较多而且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还有一种按摩疗法,对于耳聋,也会起到显著作用。
全耳腹背按摩,在采用这种防治耳聋的方法时,患者要先搓热双手,手指伸直,由前下向后上推擦耳廓,然后反折耳廓推擦耳背返回,反复5~6遍;以掌心劳宫穴(握拳时中指指尖下)分别对准耳腹及耳背作按揉,使全耳发红发热帮助我们有效的防止耳聋。
指摩耳轮,耳聋的危害非常大,做好耳聋的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中医有介绍,“以手摩耳轮,不拘遍数,所谓修其城廓,以补肾气,以防聋聩”。双手握空拳,以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作推摩直至发红发热。再用两拇指、食指、中指屈蜷成钳子形状,夹捏外耳道做向前、后、左、右的提扯动作,整套动作做6次可有效的防治耳聋。
按揉三穴,选择这种按摩方法进行防治耳聋,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外耳道前有一软骨凸起称为耳屏,如把耳屏比作小山,在耳屏前对应着两个山脚和山顶,自上而下于一条直线上排列着三个穴位,分别叫做耳门、听宫、听会。我们张嘴时三个穴位都会出现凹陷。按揉它们都有治疗耳鸣耳聋的作用。老年人每天可以用手指按揉它们,也可用食指或中指指腹上下搓擦,以发热为佳的按揉程度。
耳朵上的穴位有很多,通过按摩刺激这些穴位,对于改善耳聋,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而且也不需要过多破费,只需要向医生请教手法然后自己照做就可以了。
耳朵是我们身体中非常重要一部分,所以许多人都是非常注意耳朵健康的,例如不少人就常常会按摩耳朵以达到保养耳朵的效果,只是许多人都并不清楚怎样样按摩才对耳朵好。那么怎么样按摩耳朵对身体好?按摩耳朵哪个位置可以养生?
1、按揉耳垂
用双手拇指与食指将耳垂捏住,进行揉搓使其发红发热,然后将耳垂向下牵拉,在送开手让耳垂弹回去。注意力度宜先轻后重,按揉至局部有热感。
2、推擦两耳部
身体端坐,用双手掌面横放在两耳廓上,稍加压力,先向后推擦.再回手推擦,回手推擦时耳廓侧向前。如此反复,一前一后,交替推擦至耳廓有热感为止。
3、推擦耳后
将两手指分别贴附在两侧耳后,进行上下推擦,直至耳朵有热感为止。
4、牵拉耳廓
先举一手,由肘过头,伸向对侧。捏拉对侧耳廓,向上牵拉耳朵,一拉一松,连做20—30次,然后换手牵拉对侧耳廓20—30次。
5、扣鸣天鼓
用双手的手掌掩盖住耳廓,让双手的手指自然的托在脑后,用双手的食指叩击中指,可听到“隆隆”的声音,可以连续叩击20下。
6、拍打耳朵
采用站、坐、卧位均可,以手掌心对着耳朵轻轻拍打。每日早、中、晚各拍打10次。每次100下,用力以感到舒适为度。
7、耳朵痒是怎么回事
(1)耳屎过多
耵聍为外耳道分泌物,俗称耳屎,一般不需清理。但因积存过多而栓塞,可刺激外耳道神经引起耳痒。
(2)老年人糖尿病
老年人好发糖尿病,全身瘙痒亦与之有关。以天然胰岛素涂抹外耳道,有明显的止痒效果。
(3)不良习惯
就是耳部本来没有致痒性疾病,但是养成了掏耳朵的习惯;一闲下来,就想用火柴棍,发卡等掏耳朵,不掏就觉得耳道痒痒的。
(4)外耳湿疹
耳痒是外耳道皮肤感觉神经受到轻微刺激发生的感觉,最多见于外耳湿疹。有过敏体质或耳朵流脓的患者,易发外耳道湿疹,初起时耳孔发红、出水疮,搔破后流黄水。在梅雨季节,因不洁挖耳可将霉菌带进耳道内,于是就有类似足癣一般的痒与渗液症状。
(5)外耳道真菌病
耳道内有真菌寄生,菌膜在耳道内生长,紧贴于耳道皮肤,奇痒难忍。耳朵长霉菌的原因可以是环境的因素、耳膜破洞的分泌物及被传染等。外耳道因洗头、淋雨、游泳而跑进脏水,没清理就有机会长霉。使用没消毒干净的掏耳器械也可感染耳霉菌。
(6)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外耳道弥漫性炎症,患者会感到耳部红、肿、热、痛。张口咀嚼时加重等症状发生。外耳道炎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会出现耳鸣及听力减退外、耳道狭窄等危害。
(7)蠕形螨
俗称毛囊虫或脂螨,可寄生于人及哺乳动物皮肤的毛囊或皮脂腺内。在相当一部分健康者的体表可找到该螨虫。酒糟鼻由它引起,耳痒它也难逃其责。
(8)上火
有一种耳痒,是由于上火造成的。此时要排除火毒,按时作息,调整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慢慢就会调整过来。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
为您查询到,按摩疗法可以用于耳鸣的辅助治疗,可以采用按摩耳廓的方法,用手指以适当的力度摩擦耳廓,自上而下,起到活血化瘀作用。
此外还可以采用鸣天鼓的按摩方法,即两手在脑后重叠,一手食指向下弹拨枕部。同时还可以采用鼓膜按摩的方法,即轻轻按压外耳道,以起到按摩鼓膜的作用。
三步按摩是中医对耳鸣听力下降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搓搓耳前后双手分别放在两耳根部,食指和中指分开置于耳朵前后,中指在耳前,食指在耳后。然后从耳垂开始,夹持耳朵向上推动,注意有一定的力度,并且紧贴耳廓,直到耳尖。每天50次。
二、揉揉翳风穴,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处。按摩时拇指指尖按在翳风穴,其他四指分散地放在耳朵上方,拇指用力对凹陷进行点按,直到能感觉出酸胀感。每天可以点揉3分钟。
三、敲敲鸣天鼓两手掌用力相搓,使掌心产生一定的热量,然后用两手掌分别按于两耳,掌心对准耳道,手指贴于后枕部。两掌轻轻用力,对两耳作缓慢的重按,再缓缓地放开。反复数次,同时用置于后方的拇指加点风池穴数次。风池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的凹陷中,与耳垂齐平。从西医角度将,耳周血流改善不能缓解内耳血流,而内耳血流才有可能影响到听力及耳鸣。对耳廓的按压,则属于咽鼓管功能锻炼的方法。至于耳周穴位的按摩,中医可能有一定的理论认为可以对内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同时还应该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劳累,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起到安神熄鸣作用。
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一切顺利,身体健康。
对于日常耳鸣的缓解,以下六个方法了解一下:
(1)保持心情愉悦。据调查,大约1/3的患者可以通过放松心情来减轻耳鸣。
(2)通过调整日常作息和饮食来治疗。保证睡眠,不要熬夜,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从而促进睡眠。不要长期戴耳机,防止中耳炎的产生。尽量不要长期呆在嘈杂的场所。减少脂肪的摄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动脉硬化的产生,导致耳部供血不足产生耳鸣。
(3)通过对耳部的按摩来调节。在工作之余 ,我们可以搓热手掌,轻轻按在耳廓部,并缓慢揉搓、按摩,同时放松心境,以此缓解耳部神经。
(4)在常常枕的枕芯加入一些有助于聪耳明目的药材,例如:荷叶、苦丁茶、菊花、夏枯草、蔓荆子、石菖蒲等。不仅可以缓解耳鸣,还能有效促进睡眠。
(5)根据检查结果,合理通过药物疏通血管,扩张血脉,借助医疗设施治疗。
(6)可以考虑通过针灸的方式缓解耳鸣。有时候中医的疗法是十分有效的,可以解决许多西药无法应付的病症。
总而言之,产生耳鸣的原因有很多种,要想缓解耳鸣必须先了解清楚病因,对于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方式治疗。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长期被过重的压力缠身,导致精神紧张或是疲劳,休息时可以适当通过按摩来舒缓耳部神经,也可适量饮用绿茶来疏通血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