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电池中,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是靠电池内部自发进行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负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负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还原剂组成,如锌、镉、铅等活泼金属和氢或碳氢化合物等。正极活性物质由电位较正并在电解质中稳定的氧化剂组成,如二氧化锰、二氧化铅、氧化镍等金属氧化物,氧或空气,卤素及其盐类,含氧酸及其盐类等。电解质则是具有良好离子导电性的材料,如酸、碱、盐的水溶液,有机或无机非水溶液、熔融盐或固体电解质等。当外电路断开时,两极之间虽然有电位差(开路电压),但没有电流,存储在电池中的化学能并不转换为电能。当外电路闭合时,在两电极电位差的作用下即有电流流过外电路。同时在电池内部,由于电解质中不存在自由电子,电荷的传递必然伴随两极活性物质与电解质界面的氧化或还原反应,以及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的物质迁移。电荷在电解质中的传递也要由离子的迁移来完成。因此,电池内部正常的电荷传递和物质传递过程是保证正常输出电能的必要条件。充电时,电池内部的传电和传质过程的方向恰与放电相反;电极反应必须是可逆的,才能保证反方向传质与传电过程的正常进行。因此,电极反应可逆是构成蓄电池的必要条件。为吉布斯反应自由能增量(焦);F为法拉第常数=96500库=268安·小时;n为电池反应的当量数。这是电池电动势与电池反应之间的基本热力学关系式,也是计算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基本热力学方程式。实际上,当电流流过电极时,电极电势都要偏离热力学平衡的电极电势,这种现象称为极化。电流密度(单位电极面积上通过的电流)越大,极化越严重。极化现象是造成电池能量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极化的原因有三:①由电池中各部分电阻造成的极化称为欧姆极化;②由电极-电解质界面层中电荷传递过程的阻滞造成的极化称为活化极化;③由电极-电解质界面层中传质过程迟缓而造成的极化称为浓差极化。减小极化的方法是增大电极反应面积、减小电流密度、提高反应温度以及改善电极表面的催化活性。
强磁除垢器是采用进口强磁材料,通过特殊磁路设计组装而成的强磁单元,对水进行强磁活化和管道形成阴极性保护来达到水质活化、防垢、缓蚀和杀菌灭藻等功效。强磁除垢器由国家科委、建设部、同济大学等专家指导,吸收国内外同类产品优点,经过我公司多年经验总结,开发研制出JSY系列强磁除垢器。实践应用证明,强磁除垢器是冷却水设备防垢、除垢、防腐蚀的理想产品。除垢、防垢率可达98%以上,杀菌、灭藻率可达98%以上。磁水处理器代替传统的钠离子交换器及化学药物,本产品无需添加树脂、不必投盐置换、不耗电、不用人工管理、具有节能、无污染、价格低、不占场地、容易安装、运行可靠、维护简单、使用效果明显、不需外加任何能源、一次性投入,终身受益。
JSY系列强磁除垢器适用于机械、冶金、钢铁、电力、轻工、化工、农业、食品、石油、选矿、造纸等行业。主要用于各类锅炉、中央空调热交换器、制冷机、冷凝器、洗瓶机、杀菌机、高温炉、炼油厂、酒精厂、电厂的除垢、防垢以及磁化水供应,该设备同时具有杀菌灭藻作用,适用于游泳池及各种水处理场所,新装置安装此设备,永不结硬垢。旧装置安装此设备,原有的水垢可在3个月内逐步软化并剥落。由此可为用户节约煤、燃气、燃油等燃料,可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使用此设备可不添加任何药物。
水垢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结晶过程,水中致垢的主要物质是由钙和镁结晶形成的碳酸盐与硫酸盐,这些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具有负的温度系数,即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不断降低,当钙和镁的碳酸盐与硫酸盐含量大于其溶解度时,物质会析出并沉淀下来,长期下来,炉与管壁上逐渐沉积成为附着力很强的晶体硬垢。因此,硬度过高的水直接使用,不仅会危及锅炉安全运行,甚至引起爆炸,而且还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除垢:水分子及其它带电粒子在磁场中通过后,电位急剧提高,当设备已结成的水垢表面电荷与经过磁化水中的带电粒子结合时产生放电,水垢被高压放电击碎成微细颗粒溶于水中,通过排污管排出系统之外。
杀菌、灭藻:流体切割磁力线与固体不同,在流体内部能产生电流,导致其中部分水电解而产生单原子氧(H2O=2H++O2-)。单原子氧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而单原子氧又是不稳定的,破坏了藻类的生存环境,达到灭藻的目的。
(四)强磁除垢器的特点
强磁除垢器代替传统的钠离子交换器及化学药物,本产品无需添加树脂、不必投盐置换、不耗电、不用人工管理、具有节能、无污染、价格低、不占场地、容易安装、运行可靠、维护简单、使用效果明显、不需外加任何能源、一次性投入,终身受益。
<p Indent" style=";line-height:200%">(五)上述供货范围内的强磁除垢器满足如下技术参数
1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3006-1997);
2水处理器外壳为304不锈钢材料,内用钕铁硼磁永磁材料;
3中心磁场大于160MT,外壳漏磁小于2MT;
4产品外壳做喷塑防腐处理,表面涂层均匀,光洁,不得有脱落等缺陷;
5产品为法兰连接形式,要求配备接口法兰;
6.产品使用有效期为十五年以上;
7.除垢防垢率≥98%,杀菌灭藻率≥98%;
8.流速:15m/s~4m/s;
9.工作压力:小于16MPa;
10.运行方式:自动运行,无需人工操作。
设备选型
独立原则:一般情况下,每个独立的结垢设备,均应单独配备一台强磁除垢器。
JSY型强磁除垢器采用国家标准管和标准法兰盘,以管道尺寸作为出入口尺寸选择型号,设备流量大于强磁除垢器的标明流量时,选用大一型号的强磁除垢器。
雷电的形成 雷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雷在形成过程中,某些部分积聚起正电荷,另一部分积聚起负电荷,当这些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放电现象。这种放电有的是在云层与云层之间进行,有的是在云层与大地之间进行。后一种放电也就是落雷,会破坏建筑物、电气设备,伤害人畜。这种放电时间短促,一般约50~100微秒,但电流则异常强大,能达到数万安培到数十万安培。放电时产生强烈的光,这就是闪电。闪电时,将释放出大量热能,瞬间能使空气温度升高1万~2万℃,空气的压强可达70个大气压。这样大的能量,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往往会造成火灾和人畜的伤亡。 雷电的产生原理 当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那么,由于同一种物质品质相当,又带上相同的电荷。经过运动,带上相同电荷的品质较重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下部(一般为负电荷);带上相同电荷的品质较轻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上部(一般为正电荷)。这样,同性电荷的汇集就形成了一些带电中心。当异性带电中心之间的空气被其强大的电场击穿时,就形成云间放电。当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 ,二者相遇即形成 对地放电 。 雷电的主要特点 1.冲击电流大。其电流高达几万至几十万安培; 2.时间短。一般雷击分为三个阶段,即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整个过程一般不 会超过60微秒; 3.频率高。雷电流变化梯度大,有的可达10千安/微秒; 4.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不管是直击雷还是感应雷都与带电的云层存在分不开,带电的云层称为雷云。有关雷云形成的假说很多,但至今尚未有一种被公认为无懈可击的完整学说,这里我们只介绍其中被认为比较完善并经常被推荐的假说。 根据大量科学测试可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电容器。通常大地稳定地带正电荷50万C左右,而地球上空存在一个带负电的电离层,这两者之间便形成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它们之间的电压为300KV左右,并且场强为上负下正。 当地面含水蒸汽的空气受到炽热的地面烘烤受热而上升,或者较温暖的潮湿空气与冷空气相遇而被垫高都会产生向上的气流。这些含 水蒸气的上升气流上升时温度逐渐下降形成雨滴、冰雹(称为水成物),这些水成物在地球静电场的作用下被极化,负电荷在上,正电荷在下,它们在重力作用下落下的速度比云滴和冰晶(这二者称为云粒子)要大,因此极化水成物在下落过程中要与云粒子发生碰撞。碰撞的结果足其中一部分云粒子被水成物所捕获,增大了水成物的体积,另一部分未被捕获的被反弹回去。而反弹回去的云粒子带走水成物前端的部分正电荷,使水成物带上负电荷。由于水成物下降的速度快。而云粒子下降的速度慢,因此带正、负两种电荷的微粒逐渐分离(这叫重力分离作用),如果遇到上升气流,云粒子不断上升,分离的作用更加明显。最后形成带正电的云粒子在云的上部,而负电的水成物在云的下部,或者带负电的水成物以雨或雹的形式下降到地面。当上面所讲的带电云层一经形成,就形成雷云空间电场,空间电场的方向和地面与电离层之间的电场方向足一致的,都是上负下正,因而加强了大气的电场强度,使大气中水成物的极化更厉害、在上升气流存在的情况下更加剧力分离作用,使雷云发展得更快。 从上面的分析
好像雷云总是上层带正电荷,下层带负电荷。实际上气流并不单是只有上下移动,而比这种运动更为复杂。因此雷云电荷的分布也比上面讲的要复杂得多。 参考:furse/images/homevert
参考: 2nbedu:82/gate/big5/nbedu/gzfw/article/show_articleArticleID=13057#
Lightning is an electrical discharge in the atmosphere When the electric field built up beeen a thunder cloud and the ground (or sometimes beeen o thunder clouds) is high enough
the insulation of the air begins to break down Neutral air molecules are ionized to bee ions and free eelctrons These ions and free eelctrons then move along the field lines in opposite direction to one other The movement of the free electrons and ions thus constitute an electric current The loud thunder sound is due to the rapid expion of the air being heated up by the passing of the current
由于雷电卸放以后
它就会造成一种跨步电压
这跨步电压怎么形成的呢
就是在这个雷击下泻的时候
它的周围会有一定的
这个电压场
电压场不同
两个脚步之间就会有电压差
电压差当中就会有电流产生。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负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吸引或排斥力遵从库仑定律。 (所以不是发明) 自然界的放电现象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库仑。 古代发现 在中国,古人认为电的现象是阴气与阳气相激而生成的,《说文解字》有「电,阴阳激燿也,从雨从申」。《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在古籍论衡(Lun Heng,约公元一世纪,即东汉时期)一书中曾有关于静电的记载,当琥珀或玳瑁经摩擦后
便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记述了以丝绸摩擦起电的现象,但古代中国对于电并没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腊的哲学家泰利斯(Thales
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会吸引绒毛或木屑,这种现象称为静电(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电(Electricity)在古希腊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腊文的静电为(elektron) [编辑] 近代探索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 [编辑] 从物质到电场 在十八世纪电的量性方面开始发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与1785年库仑(CACoulomb 1736-1806)发现了静态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静电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义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铜片和锡片浸于食盐水中,并接上导线,制成了第一个电池,他提供首次的连续性的电源,堪称现代电池的元祖。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场效应的变化,展示感应电流的产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电力线的概念。这是首次强调从电荷转移到电场的概念。 [编辑] 电场与磁场 1865年,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的数学式,这理论提供了位移电流的观念,磁场的变化能产生电场,而电场的变化能产生磁场。马克斯威尔预测了电磁波辐射的传播存在,而在1887年赫兹(HHertz)展示出这样的电磁波。结果麦克斯韦将电学与磁学统合成一种理论,同时亦证明光是电磁波的一种。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发展也针对微观方面的现象做出解释,并指出电荷的分裂性而非连续性的存在,1895年罗伦兹(HALorentz)假设这些分裂性的电荷是电子(electron),而电子的作用就依麦克斯韦电磁方程式的电磁场来决定。1897年英国汤姆生(JJThomson)证实这些电子的电性是带负电性。而1898年由伟恩(WWien)在观察阳极射线的偏转中发现带正电粒子的存在。 [编辑] 从粒子到量子 而人类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与波来描述「电」的世界。到了19世纪,量子学说的出现,使得原本构筑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验。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所提出的「测不准原理」认为一个粒子的移动速度和位置不能被同时测得;电子不再是可数的颗粒;也不是绕着固定的轨道运行。 一九二三年,德布洛伊(Louis de Broglie)提出当微小粒子运动时,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称为「质─波二重性」,而薛丁格(Erwin Schrodinger)用数学的方法,以函数来描述电子的行为,并且用波动力学模型得到电子在空间存在的机率分布,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我们无法准确地测到它的位置,但可以测得在原子核外每一点电子出现的机率。在波耳的氢原子模型中,原子在基态时的电子运动半径,就是在波动力学模型里,电子最大出现机率的位置。 随着科学的演进,人类逐渐理解「电」的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数值是不连续的,它们所反映的规律是属于统计性的。 起初有电的时候
最出明的用途系爱迪生既灯泡
发明左电灯呢!
雷电的形成是正极粒子同负极粒子互相踫撞和磨擦
系磨擦之间就会产生电流
会。
纯水中的水分子是极化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带正电的氢那一头顺到电势低的一边,带负电的氧顺到电势高的一头,所有的水分子都这么取向的时候,就极化了。
水的极化就是一个给水赋能的过程,水的极化分为天然水极化和人工极化,天然水极化是水经过地球表面,不同的深度,不同的地心磁场,不同的地表温度及不同的地表空气密度等等因素,造成水本体所含的能量不同。
全程综合水处理器是针对各种循环水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四大问题:腐蚀、结垢、污泥、微生物繁殖而研制的综合水处理器,由单台设备代替了需要多台设备才能完成的处理过程,从而取代了传统的处理方式。它应用高科技——差转屏蔽效应及多点阵列组合。巧妙地解决了各种频谱间与电晕效应场间的互相干扰、制约的重大难题,具有对水质综合优化处理,防垢、防腐、杀菌、灭藻、超净过滤功能,具有机电一体化的设计,纯物理方式处理,无需化学药剂,阻力低、流量大。而且运行费用极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是各种水系统之最佳选择。
根据不同的水系统和存在的不同问题,设备分为A型、B型、C型、D型、E型、F型。
A型:防腐、防锈、脱色、超净过滤
B型:防垢,除垢、超净过滤
C型:杀菌、灭藻、超净过滤
D型:杀菌、灭藻、防垢、超净过滤
E型:防腐、防锈、防垢、除垢、超净过滤
F型:杀菌、灭藻、防垢、防腐、超净过滤
二、 工作原理
全程综合水处理器主要由优质碳钢筒体、特殊结构的不锈钢网、高频电磁场发生器、电晕场发生器及排污装置等组成。通过活性铁质滤膜,机械变径孔阻挡及电晕效应场三位一体的综合过滤体,吸附、浓缩在实际运行工况下各种水系统形成的硬度物质及复合垢,降低其浓度,达到控制污垢及大部分硬度垢的目的。并通过换能器将特定频率能量转换给被处理的介质——水,形成电磁极化水,使其成垢离子间的排列顺序位置发生扭曲变形,当水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处理的水需经过一段时间方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此阶段成垢的机率很底,因而达到控制形成硬度垢的目的。同时器壁金属离子受到抑制,对无垢系统具有防腐蚀作用。此外,电磁极化水还可有效地杀灭水中的菌、藻类等,有效地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繁殖。所以,全程综合水处理器在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可以完成防结垢、防腐,杀菌,灭藻,超净过滤,控制水质的综合功能。
三、 技术参数
四、 应用范围
1控制腐蚀率: <001毫米/年,过滤效率73%~99%,防垢除垢效率>96%,杀菌灭藻>97%。
2压力损失: <003~006Mpa。
3工作电压: 交流160V~240V。
4安全绝缘电压: 5000V。
5消耗功率: <120W~600W。
6工作环境要求: 温度-25℃~+50℃ 相对温度<95%。
7工作温度(被处理介质温度):-25℃~+90℃。
8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小于50000小时。
1中央空调,冷水机组,制冷机;冷却、冷冻循环水系统。
2采用系统:在供暖、供热的热水循环系统。
3工业、民用、冷却循环水系统。
4公寓、酒店:生活洗浴热水循环系统,餐饮、洗衣房、游泳池等。
五、设备操作
1排污率:新系统初次使用时,应每8小时反冲洗2~3次。正常运行后,当进出水口压差达到004~008Mpa(或根据系统设置压差)时进行反冲洗。
2反洗:打开主干阀,排污阀,关闭设备进水阀,最后切断220V电源,水流反冲洗滤体,可复活滤体。反洗时间视水质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10~30秒。
3对于污染严重的系统,应采用气、水混合反吹洗复活滤体。进口压力小于025Mpa时,应单独设置排污泵。
4复活滤体后工作状况:进出水口压差恢复到原压差值。
5返回工作状态:接通电源——关闭排污阀——打开进水阀——关闭主干阀。
公司有一台超纯水设备,最近发现EDI模块电导率持续不断的往下降从6兆欧降到2兆欧,是很平缓的下。看补充
降,开机运行接近一个小时左右当电阻率达到一个峰值后约6兆欧开始平缓的往下降,一般降到2兆欧,没有稳定的趋势。这该怎么解决?补充一下,EDI是进口的sonwpure LLC 公司的XL-300-R,进浓水压力02MPA,进水压力零,出水流量500LPM,出浓水流量200LPM,出浓水,出水压力均为零。一级反渗透电导88左右,二级反渗透电导65左右,一二级反渗透的流量和电导都很稳定。有人说是计量泵加入的氢氧化钠影响了电阻率,到底是什么情况呢?请专业人士解答 展开
写回答有奖励共6个回答

水天蓝环保
进口滤膜、树脂、水处理设备,找水天蓝
关注
EDI模块的污染主要分为硬度、金属氧化物、有机物和生物污染四种。若发现EDI模块压差增大、产水,浓水或极化水流量减小、电压增大或产水水质降低,则预示着EDI模块可能产生了污染,下面小编来讲一下具体故障的分析检测方法。
产水电阻率低原因分析
1、可以分析如下运行情况:各模块的平均电流;各模块的实际电流;淡水室和浓水室的压力;流量过低;运行情况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2、可以分析检测仪表:电极常数;校验;温度补偿;探头接线;仪表接地;取样流经探头的流量太小而导致取样很差。
3、可以分析进水以下参数:电导率;pH;CO2;硅含量;硬度;检查反渗透设备情况;对水质作实验室分析。
产水电导率大于进水电导率原因
1、一个或多个模块电极反向:浓水室反向进入淡水室;立即停止EDI系统运,并检测原因。
2、浓水室压力大于淡水室压力。
3、电流增加,产水水质反而下降原因
离子交换膜损,例如:热损坏;机械损坏。
EDI模块发生故障应及时分析及时检测,避免对EDI的系统造成损坏进而产生更大的损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