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人用的化妆盒叫什么。。。

。。。古代女人用的化妆盒叫什么。。。,第1张

  中国各朝代妆奁

  中国的妆奁文化历史可谓久矣,远古人已知用“止水鉴容,流水沐浴”,穿贝壳兽牙饰以颈项。“晨起对镜奁,晓妆点绛唇”。唐朱庆馀诗曰:“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女为悦己者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亦然。

  镜奁同妆奁文化是一对与生俱来的孪生姐妹,也是妆奁文化的重要内涵,镜奁,俗称梳妆箱,旧时宁绍一带也有叫梳头婆的。若要探寻妆奁文化,远可追溯到殷商之前的新石器时代,1924年甘肃齐家坪曾出土一面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铜镜,乃是中国最早的鉴容器具,而山东大汶口遗址曾发现一把回旋纹透雕象牙梳子竟有五千岁的高龄。

  春秋战国时期,漆器制作已有相当水平,至汉更臻完美。江苏邗江出土的汉代九子方漆奁,外黑里红,周有三道鎏金铜箍,盖为铜皮平脱柿蒂纹,内藏丝织物包裹铁镜,下有九子小盒,分藏梳篦、铜刷、毛笔、胭脂、首饰等用品,精美绝伦,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对妆奁文化的理解和卓越的设计才能。

  古代的铜奁陶奁多呈圆筒形,直壁、并带有博山式盖子,一般器腹较深,底有三足,旁有兽衔耳环,盛行于秦汉。其实古代的铜奁陶奁既是梳妆用具,同时还兼作贮存美酒和食物的盛器,这让当代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

  古奁在晋唐后渐渐演化,东晋大家顾恺之在《女史箴图卷》中画有两位正在梳妆的仕女,身旁除有四个奁盒外,又多了一具形似蜡台的镜架,铜镜插挂在架顶上。

  多年前河南郑州宋墓的壁画中曾发现画有镜台,宋《魏武杂物疏》载:“镜奁之大者,镜台出魏宫中”,《法书要录》亦记有:“恒书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之句,可见镜台在宋时已很普遍。

  1977年武进出土了一具南宋朱漆钱金链瓣式漆奁,奁盒上的人物服饰和园林布局成为专家研究南宋习俗和历史的重要资料。无独有偶,后来离其不远的苏州盘门外又发现一架元末吴王张士诚为其母曹太妃打制的纯银镜架,架上整錾的龙须、凤翼、雀羽、兔毫、花心、叶脉,细如发丝,纤毫毕现,堪称鬼斧神工,成为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镜奁经明清两代演绎派生出繁多款样,有镜台、镜架、镜箱、镜袋、官皮箱等等,其做工之精,用材之优,前所未有。雕刻镶嵌包铜缀玉,玲珑可爱,极具艺术观赏性,成为明清妇女闺房**的终日伴侣,有的甚至用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材来制作,故宫嫔妃寝室里陈列着一具长高约40×30厘米的满地浮雕象牙镜箱,可以设想它的原材料,必定是一根长达几米的巨型象牙,令人叹为观止。

  提起官皮箱,人多以为乃官府所用皮箱,其实官皮箱并非官用,亦不是皮制,乃是尺半高前有两扇门,里置抽屉数只,上有空盖内藏铜镜支架的木制梳妆箱。

几乎每个女生都有一个漂亮闺蜜,她的化妆技术比你好,她素颜虽然普通,但画起妆来跟明星似的,你既羡慕又嫉妒!其实你也可以像她那样漂亮啊,努力学好化妆,顺便翻翻她的化妆盒看看她的法宝是什么!刚刚翻完闺蜜的化妆盒,原来这就是她的法宝啊!

这个法宝了不得,在巴黎彩妆展获了奖的王牌粉饼!有2种可以自主调节我们的面部轮廓的色素微粒,这技术不是每种粉饼都有的噢!还有它的筛选工艺,三道粉质筛选,使质感超轻薄超细腻,上妆贴服,自然透气,真的看不出来你脸上扑了粉!

这个法宝会让你深深爱上它的!双头设计,纤维嫁接的睫毛膏,400%浓密纤长,能让睫毛变长的睫毛膏,真是激动女人心!防水防汗,持久不掉妆,浓密、卷翘、纤长给你一双持续发电的性感大眼!

光是看到颜色就会让你心动的烘焙眼影,桃花色,人鱼色,南瓜色等五种颜色随你挑!因为粉是烘焙出来的,所以眼影的粉质比一般眼影更轻柔细腻,贴服又持久,渐变的色彩让你的双眼更加精致迷人!

24小时不易脱妆的粉底液,天然矿物质粉底,健康无害,自然遮瑕,高光液使得肌肤的透明感蹭蹭提高,柔和的质地让你的皮肤看起来光滑娇嫩。让五官立体起来是它的魔法效果!

最后一个法宝,睡眠面膜,这可不是普通的睡眠面膜噢,除了和普通面膜一样补水美白保湿之外,它还有收缩毛孔、祛痘抗皱、减少黑眼圈的功效,是不是很赞啊!这款面膜是免洗的,敷好面膜就可以安心入睡啦!

在这个化妆术盛行的时代,每个女生都能靠自己的灵巧的双手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不在化妆盒里准备几样法宝又怎么能镇得住场面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5709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2
下一篇2023-10-02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