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说你不懂口红,如何回复?

女生说你不懂口红,如何回复?,第1张

你还是不懂女生的口红

口红的野史

其实作为一个几乎纯直男的自行车工作室,同事们表示很不理解为什么女生这么痴迷口红。所谓新事物的产生一定是旧事物孕育的,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口红成为新时代女性的“春药”也一定有他的历史必然性。

对于口红的历史知道的非常肤浅,最久远的也只限于中学红楼梦里,大观园中宝玉偷吃吃丫鬟们嘴上胭脂的情节。当时纯洁的我看着纸上的文字只是觉得那大概是像糖一样甜的东西吧。

直到我现在十八了这个一个虚数。研究了知乎大神的帖子。我才知道当年的宝玉妥妥的是被诱惑了呀。

据说女性鲜艳的红唇象极了人类茹毛饮血时期,由此激发男人心底的兽性。所以说男人嘴上说看不懂口红,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早在古埃及人们就曾发现这种效应,并且争相上嘴。导致这一现象的正是当时古埃及的***克里奥帕特拉七世著名的埃及艳后,女法老的一生挚爱口红,潜心研究口红制法尤其偏爱用雌胭脂虫脂肪和卵研磨制成的洋红色。

而中国的典籍古画中女性的唇妆各有千秋,从公元前的汉朝,就已经有流行的唇形,以后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唇妆。

原料已基本来源于大自然,玫瑰花瓣呀什么的。

而希腊的大兄弟路子就比较野了,什么绵羊的体液啊,鳄鱼的粪便啦,人的口水都往里面掺。

肮脏的原材料制作出来的口红 ,用的人也不会高级到哪里去。历史上曾经有一度禁止女性擦口红。原因是太诱惑,引人犯罪。古希腊时代基本只有站街的妓女才涂口红。这是第一次将口红,女人和性联系在一起。

随着时代发展,口红的配方逐渐高级,贵妇也开始使用口红。说到底,什么都阻止不了女人爱美的天性。

然而物极必反,公元500年,欧洲迎来黑暗禁欲的中世纪,制作和使用口红也被教会批判为实施巫术。然而经典的东西是不怕禁,口红依然悄摸的流行着。

口红第一次逆天的营销是在二战时期的美国,征兵广告上,鲜艳的红唇女郎激励着美国的男人们为国家去前线奋勇杀敌。

搞得好像军队里会有女人一样┑( ̄Д  ̄)┍

而21世界的今天口红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女生口红的数量基本只有0只和不知道多少只。

因为品牌经常性根据地域发售相关产品,因为产量不高,色号也需要因地制宜。

发展历程

1919年,意大利人古驰奥·古驰旅居伦敦和巴黎,耳濡目染下,他对当地时尚人士的衣着品位渐有心得。

1921年,返回佛罗伦萨后,他开了一家专门经营高档行李配件和马术用品的商店,出售由当地最好工匠制作的精美皮具,并在上面打上古驰(GUCCI)标志。仅几年时间这家店就吸引了一批国内外有背景的客户。这一巨大成功,促使古驰奥·古驰于1938年在罗马开了第一家分店。

二战结束后,由于原材料匮乏,古驰在1947年设计出以竹节替代皮手柄的提包,这一设计至今仍堪称经典。到50年代,源自马肚带的红绿红条纹被古驰用作配件装饰图样,遂成为这个品牌的又一标志设计。

1953年,创始人古驰奥·古驰去世,而公司的纽约分店也在同年开张,它标志着古驰开始向全球市场出击。

20世纪60年代,随着古驰伦敦、巴黎和佛罗里达棕榈滩分店的成立,这个代表时尚与品位的意大利名牌在世界最主要市场站稳了脚跟。到60年代末,“GG”正式成为古驰的品牌标识。

1970年,古驰的全球扩张指向远东地区,香港和东京分别有了它的专卖店。

20世纪80年代早期,古驰的公司领导权由毛里奇奥·古驰掌握,不过此时,古驰家族的内部纷争影响了公司发展,古驰的品牌形象开始走下坡路。1990年,美国人汤姆·福特加入古驰,出任公司的女装创意总监。他的到来预示着古驰革命性转变的开始。

1994年,汤姆·福特被任命为古驰集团全产品创意总监,次年3月,他推出使其声誉鹊起的绸缎衬衫、马海毛上衣和天鹅绒裤装,塑造出集现代、性感、冷艳于一身的崭新形象。汤姆·福特大刀阔斧整顿古驰,将这一传统品牌改变为崭新的摩登代言者,使古驰成为年轻族的时尚代表。

在20世纪90年代欧美奢侈品牌转型的风潮中,古驰在重新定义自己在时尚界的地位方面无疑是做得最成功的。

从1994年3月至今,古驰一直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超重量级时尚品牌。与此同时,它开始逐渐将全球时尚流行界的优质品牌网罗门下,法国圣罗兰等一批经典品牌相继成为古驰集团的成员。

1997年,古驰买下合作长达23年的瑞士著名表厂Severin Montres,从而完全控制了自己的钟表业务。1998年,古驰因良好的战略眼光、经营管理和财务运作,被欧洲商业新闻联盟评为“欧洲年度企业”。

1999年,古驰与零售商PPR集团结成战略联盟,使自己从单一品牌转变为多品牌的超级时尚王国,进而成为意大利最大的时尚集团。

2014年,古驰分店遍布全球,涉及服饰、皮件、饰品和香水等各式产品,深受全球时尚人士追捧。

  青花素( 英语 : Anthocyanin ,或称花青素)是一种常见的水溶性植物色素,其结构为花青素与糖类以糖苷键结合。

  1928年,匈牙利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森特·哲尔吉在柑橘类的水果中发现了维生素C,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他被世人尊称为维生素C之父。由于维生素C可针对性地治疗坏血病,因而开始含有花青素的黑米时维生素C被形象地称为抗坏血酸。然而,阿尔伯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却在一个问题上遭遇了尴尬——一次,加拿大科学家成功地在实验室里合成出了100%纯度的维生素C,而阿尔伯特博士的维生素C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是不纯的“粗品”维生素C。人们想当然地推断:合成维生素C对坏血病的治疗作用应大大强于“粗品”维生素C。然而实验结果却正好相反,合成的纯维生素C几乎没有抗坏血病的功效。正由于这一结果,使阿尔伯特博士很尴尬,因此他坚信他自己提取的维生素C中还含有一种神奇的物质,该物质与维生素C协同对抗坏血病。二战后,1947年的法国,物资极度匮乏。为了解决牲口的饲料问题,法国农业部决定将花生下脚料利用起来,这其中包括花生皮和花生仁的包衣。但法国农民抱怨说他们的牲畜并不喜欢吃这种饲料。农业部的官员们想知道“法国的牲畜们为什么如此挑食,是否是因为花生皮或仁的包衣中含有什么有毒物质”农业部将这一研究课题委托给法国科学院,科学院将这一课题委托给法国波尔多大学(University of Bordeaux)研究生院,最后这一任务落在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身上——他就是当时正在波尔多大学研究生院做博士论文的年仅25岁的马斯魁勒。马斯魁勒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首先证明这种饲料没有任何毒性,然后推断说,牲畜们之所以不喜欢吃是因为在花生仁的包衣中含有一种味道非常苦涩的“神秘物质”,这种“神秘物质”就是花青素。花青素就是这样被发现的。花青素为人体带来多种益处。从根本上讲,花青素是一种强有力的抗含有花青素的水果氧化剂,它能够保护人体免受一种叫做自由基的有害物质的损伤。另外也可用于化妆品,如红色花青素做口红。这些商品用色素(除葡萄皮色素外)共同特征是对光、热、氧稳定性好,对微生物稳定一般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植物油。

  《帝国的毁灭》

  希特勒过去几乎从来没有在**中以正面出现过。看过很多部关于希特勒题材的片子,可以说是这部是最人性化的**。

  这次我看到了更多的绝望,恐惧,愤怒。希特勒在最后几天的日子里:我们看到的希特勒,脸色完全是苍白的;走路时腰总是弓着;手总是不停的颤抖。

  倘若只是把希特勒定义为一个简单的独裁者、战争狂人、魔鬼或是疯子,对于要更深入反思二战根源而言,实在是一种阻碍。

  《帝国的毁灭》:深层反思——关于阿道夫·希特勒

  作者:畸小山 来源:网易娱乐

  德国于1945年5月7日正式投降。这场由以阿道夫·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夺去了五千万人的生命,六百万犹太人死于德国的集中营,欧洲大陆一片废墟……60年过去了。虽然硝烟已灭,但是那段可怕的历史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是永远不会淡去的。反思仍然在继续着。

  阿道夫·希特勒作为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恶魔”。一句“小胡子魔鬼”,充满了世人对于他的厌恶、唾弃与恐惧。于是,在光影的世界中,**人便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人间撒旦”勾勒出了完全不同于现实的喜剧形象。

  于是,银幕上就有了《大独裁者》中那个抱着“地球”翩翩起舞的野心小丑;《圣战奇兵》中热衷于给人签名的自恋狂;甚至《王中王》里希特勒的“姐姐”……希特勒在艺术家们的不断塑造之下,渐渐脱离了人的范畴,成为了一段历史背景,一个邪恶的象征,一种疯狂的符号。

  而德国,作为曾经被希特勒的狂热所蛊惑而犯下罪恶的国家,对于这个形象的塑造则充满了顾虑与禁忌。直到这部《帝国的毁灭》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影片中的希特勒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邪恶符号,而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爱吃巧克力蛋糕,喜欢与狗窃窃私语,不停颤抖的左手是帕金森综合症的预兆,也会流泪,会亲吻爱人的嘴唇,会陷入深深的绝望,而对于一般女士也会表现出与他人一致的温和态度……但**绝对不是在为纳粹涂抹口红或是对法西斯进行所谓的“美化工程”。

  帝国覆灭的前夕,可谓是大树将倒,猢狲尽散。曾经发誓致死效忠于希特勒的那些将军、部长们找着各种借口逃出柏林。而面对盟军的两线进攻,战争的失败已成定局,可希特勒却不愿接受事实,寄希望于几支根本不存在的军队,并对他们不断发出反攻的命令。对于叛徒与没能“反攻”的军队,发出他惯有的歇斯底里式的咆哮;面对已经破灭的“美梦”,他黯然伤神;回忆屠杀的六百万犹太平民,他神色骄傲;谈起残酷铲除异己,他后悔还不够冷酷……最后,“都结束了”,他的面孔苍老而衰弱,当年演讲台上的激情与狂热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身心的疲惫与失望。这里没有同情,只有“活该”的字眼送他。没落的希特勒,在与情妇爱娃·勃劳恩举行过婚礼后,自杀,并用火焰把自己送回了地狱。

  在我看来,**塑造一个“真实”希特勒的意思不仅在于艺术丰满的要求,更是一种深层次反思的必要。原因有二:

  一,倘若只是把希特勒定义为一个简单的独裁者、战争狂人、魔鬼或是疯子,对于要更深入反思二战根源而言,实在是一种阻碍。那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狂热症又对历史学毫无兴趣的后人,很容易会把所有的罪恶归结为希特勒的个人因素。断言那不过是疯人院里的一次意外,医生、护士**一不小心让个疯子跑了出来,人民又一不小心选择了他掌握国家大权。这种对于战争根源的简单化、戏谑化思维不利于防止悲剧重演,而只会起到反作用。所以,对于希特勒以及历史上其他人物,都只有还原真实,才能够做到更深刻的反省。

  二,作为一个人,其人格就必然存在矛盾的一面。希特勒在生活中、在不接近政治时可以是和蔼可亲的,而且不能否认的是这个人有着很强的人格魅力。而他的另一面:偏执至疯狂的人种进化论,极端的思维方式……这一切危险因素倘若不融入政治活动中,可能并不会被诱发。一开始,他也许只是对于其他人种有一种模糊的偏见罢了。而在其不断获取权力的过程中,偏见也随之不断的膨胀。并且这些思想又正好满足了当时德国社会的心理需求,最后使得整个国家为之一起疯狂。于是**又给我们提出了另一种反思的可能性。那就是希特勒并不只是一个特例罢了,有着潜在希特勒人格的人还存在着很多,只要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让历史重演。看看**中那些一直追随希特勒脚步的人——戈倍尔夫人,作为一个母亲竟然因为不能容忍一个没有纳粹的国度而把自己的六个孩子亲手毒死。也许狂热是迷人的,但是失去理智的狂热更是可怖的,而反思的意义便就在于让这种狂热离我们远去。

  就像本片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所说过的:“如果艺术史上存在禁区,那么这个禁区早晚有一天会被打破。打破禁区也是完全必要的,因为禁区不会阻挡什么,而只会遮掩什么。《帝国的毁灭》让希特勒作为一个人死去,这样表现才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那段历史。”理解是前提、是基础,只有理解了,反思才有进行下去的可能性。影片抱着一种抛砖引玉的态度,希望引起大家对于这一切更为深一层次的反思。关于这一点,导演确实做得十分成功。

  在**的结尾,希特勒的女秘书荣格与曾经参加过纳粹青年党卫队的14岁少年携手走出了柏林。两个人都曾投入到那份狂热中,也同样目睹了这份狂热所带来的后果。他们似乎很平静,因为这时的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少年偶然在一座被炮火炸毁的桥下发现了一辆自行车。这仿佛是预示着德国人又从新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虽然眼神里还带着困惑,但是他们已经有了正视与反省的希望。

  《帝国的毁灭》:撒旦的诗篇

  转载 By 影像蒙太奇(judgehugh) 2005-4-22 13:51:58

  文/nEVERforeveR

  “嗨!希特勒!”

  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到那独特的高抬右臂的敬礼方式的时候,年少的我是那样的好奇,甚至着魔般的不停重复……只是觉得那样子很威风。

  这独特的纳粹礼从他在地球上亮相开始就瘟疫般的肆虐了人类历史,给一个时代抹下了浓重的阴影,无数的民族被那高抬的右臂刺穿了心房。一个被后人唾弃的人间撒旦的故事被那威武的手势邪恶的诉说着。

  相较于其他历史人物,希特勒在**中的亮相率应该算很高了,在大多数涉及欧战和纳粹的**中都有那日耳曼的小个子的身影。印象中最深刻的情节应该是《莫斯科保卫战》中的那段“士兵们……”极具张力的演讲。最滑稽的要数《大独裁者》中卓别林历史符号般的卓越表演。但所有的这些角色所表现的无非是人物本身以及人物所代表的势力的邪恶。

  一直觉得德意志是一个很有故事的民族,无论是东西德的分合,还是那段黑暗的历史,都需要太多的凝视。前者我们已经有了黑色而悲痛的《再见列宁》。而现在,《帝国的陷落》打开了那段尘封的记忆,带我们重去摸索柏林被坦克与重炮碾碎前的最后岁月。从“元首”的女秘书容格女士的视角望去,这段熟悉的历史却有了太多陌生的注脚与细节。这个世界不一样了,那个撒旦不一样了。《帝》就犹如一声不和谐的高音,注定要在乐谱上写下波澜。

  影片中希特勒的亮相绝对是**史上最颠覆的一个瞬间:从“狼巢”的掩体里走出的那个男人既不是在其他**中声嘶力竭口沫横飞的宣泄仇恨与邪恶的撒旦,也不是纪录片里的那个表情做作高高在上的第三帝国的元首。一个优雅的绅士,一个平易近人的长者,用他独特的微笑将传统的铁幕彻底的撕碎。

  对于那段似乎已经被盖棺定论的历史的重新关注,导演的目的绝对不是浅尝辄止的老歌新唱。镜头犹如一双审视历史的双瞳,将“元首”,形色各异的“元首”信徒以及柏林炼狱中的芸芸众生收进视野,记录下三者在末日来临时的残酷写真。一个作为人而不是作为撒旦而存在的希特勒;一群人性化而非妖魔化的纳粹;一段五味俱全而不光充斥着疯狂与丑恶的历史。放下有色的眼镜,我们看到的是第三帝国的最后一场跌宕起伏的咏叹调。

  铺天盖地的苏联炮火揭开了1945年4月20日的柏林苍穹,“元首”的最后一个生日。

  撒旦面具下的男人……

  我无法决定到底应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我所看到的一切。如果从一个历史旁观者来说,那是领导着一个民族的疯子。“我最引以为荣的就是一生都在与犹太毒瘤作斗争。”他绝不肯向“斯拉夫蛮子”投降,他指挥着早已不存在的部队来改写历史,却还要让一个国家来为他陪葬。对于叛徒,他铲除起来决不手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撒旦在继续他的邪恶。

  但这却是个会焦虑与恐惧的撒旦,他的背更驮了,手臂也情不自禁的颤抖,为了敌人的每一步前进而坐立不安。撒旦也有爱情,美丽的爱娃一如既往的依赖他,从没有抱怨过什么。她甚至还在尽最大的可能帮助着自己的爱人。他早就知道结局,“我所需要的不过是一颗子弹来穿过脑袋!”可是他还必须相信,他还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图腾。“他是元首,他知道给做什么。”还有无数的人需要他提供的精神吗啡来逃避现实。

  所有的希望破灭了,他也会愤怒,在密室里像个倔强的孩子在发着脾气。可他还不会忘记把柔弱的女士们送离坟墓,给还在抵抗的年轻人们授勋。给爱娃一个婚礼,她是那么的渴望别人用“希特勒太太”来称呼她。

  “明天将有几百万人诅咒我,可这又有什么呢?”地下室里最后的一扇铁门终于锁死了这男人的一生。我必须承认在目睹了关于那个撒旦的众多陌生之后,镜头下的悲欢离合早已将我感染。如果抛却历史与政治,纯粹从**观众的角度来感受。在那一刻我这个旁观者是有着深深的同情的。

  撒旦的门徒……

  影片对于撒旦的那些疯狂的信徒的刻画也同样的细腻,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疯狂又可怜的历史人物的别样历史。他们是撒旦的彼得,忠心耿耿的瘸子戈培尔还在为“元首”疯狂的想法编造着种种解释,同样忠心的那位戈培尔夫人更是毫不犹豫的在末日前杀死了自己可爱的孩子。可怕的疯狂,可对他们来说这却是虔诚的信仰。这种恐怖的“元首”情结瘟疫般的传染着整个国家。天真的小姑娘在操纵着大炮,瘦弱的小男孩在用血肉之躯对抗苏联人的坦克。“元首”死了,他的部下们却还在遵照他的命令不肯投降。自戕的枪声此起彼伏,毫不犹豫的选择死亡的信徒们去地狱继续追随他们的信仰。撒旦也有犹大,可是那被处决的叛徒临死时还在高呼“嗨!希特勒!”。

  他们也是人,也会在绝望时哭泣,也会在战火的间隙去体味难得的宁静,也会用狂欢来麻痹早已崩溃的神经,也会违抗“元首”疯狂的命令来保护支离破碎的祖国。

  “在一个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国度里,生存又有什么意义呢?”戈培尔夫人的这句肺腑之言将这种狂热发挥到了极致,也让目瞪口呆的我们百感交集。愚昧?邪恶?虔诚?生长在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的我,只能在这段历史面前茫然。但他们对信念的坚定执著却让我深深的敬佩。一个民族一旦有了同一个信仰,那他们一定是可畏的。

  历史是不可以用美化或丑化来篡改的,历史需要的是正视。我很佩服德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在这点上我们的近邻可就远远不如。导演并不是在为自己民族的历史辩护,而只是用一种平和正常的态度去面对,影片和奥立佛•斯通的《亚历山大大帝》的立意类似,都是从一个我们陌生的角度切入历史表现一群人物早已被定性定义的人物。在《亚》中,那个一直作为男人的偶像而存在于世界上的神,被斯通一棒子打成了一个迷茫的大龄青年,结果惹来口水无数。而《帝》中偏执的中年男子彻底推翻了前人的历史符号,他是否也折磨了你脑中的历史?也许很多人接受不了这样的**,但我觉得这种创作态度是值得欣赏的。**中的历史永远是充斥着太多的后人视角,我们也看惯了太多的人云亦云。其实神也好,撒旦也罢。他们首先都是作为人而存在的,都食五谷杂粮,都有喜怒哀乐。

  《帝》也只是一部充斥着想象与虚构的**,只不过讲故事的方式让我们有些陌生。同样的题材你让波兰斯基和老斯来拍恐怕又要别有洞天。我们也不必过分苛求正确与否,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历史?没有亲眼目睹的我们根本没有发言权。总之,正视生活,正视历史。

  **不能告诉我们答案,但**可以让我们思考。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对历史的反思自然是重中之重。导演并没有将所有的罪过归结到少数的几个魔王身上,反而通过疯狂的柏林地狱的画卷揭示着关于一个民族的疯狂邪教,一个民族的误入歧途。历史永远是在靠大众的力量推动着,光有一个撒旦是建不成地狱的,影片所展现的狂热的德意志大众正是他的帮凶,这些是不能够随着撒旦的毁灭而逃避的,不能靠着纽伦堡的惩罚就去宽恕的。否则那将是对历史的不公,对历史的亵渎。他们也有人性的一面,甚至能让观众随他们一同的喜怒哀乐,但他们却有着一个错误的信仰。影片的结尾寓意深远,“我们投降吧,都结束了。”本打算玉石俱焚的军人们无奈的放下了武器,“啪,啪”两声枪响,枪毙了最后的疯狂;九死一生的容格夫人和同样九死一生的小男孩自在的骑行在公路上,一段噩梦终于结束了,这个疯狂过,悲痛过的民族又将会走向何方呢?

  补记:一些花絮。

  影片的一些细节的铺垫很有深度,也让人佩服导演的用心之细,构思之巧。像希姆莱离开柏林时的那句“我见到艾森豪威尔是应该握手呢还是该敬纳粹礼?”。斯佩尔与希特勒分别时只是伸出了右手,而没有敬纳粹礼。这无不是在为着影片的发展服务,暗示结束的必然。那个主持希特勒的婚礼的牧师还在详细地询问新郎与新娘是不是纯正的雅利安人;敬着纳粹礼目送希特勒被火化的纳粹党徒们在炮火下狼狈不堪,这也都是十分能引起人思考的桥段。

  我们原来一直捧为经典的战争**大多是通过对战场的描写来反映战争的残酷,而《帝》却通过大量的对战争中环境和平民的刻画来解释这场疯狂的战争。医院里被抛弃的老人,无处不在的自相残杀,弹坑里深埋的尸体……虽然没有气势恢宏或者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敌人的形象也只被弱化到土**的大衣和呼啸而来的炮弹,但通过一系列细节的剪接,却展示出了一个让人窒息的末日战场。这使我从《从海底出发》中得到的关于德国**中对战争场面的独特描绘的敬佩,在本片中得到了延续。

  下了好大的决心才抽出时间来写这些可笑文字,聊以自勉了。年龄越大越觉得自己匮乏,笔下的拙劣文字恐怕不足以为一部优秀的**做所谓的评论。看过此片,我已把它作为去年的欧洲最佳**,也许是我看的欧洲**比较少吧。

  在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中自娱自乐。

1926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了“ 短裙效应 ”,它还有另一个更通俗的名字“牛市与裸露的大腿”:“当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反之,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口红效应”、“高跟鞋效应”等

经济学家总是会创造一些描述现象的名词,用来挣稿费或者显示自己还有在圈子里活跃。在我看来,这些名词总而言之可以概括为: 经济发展与社会思想开放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 。

换言之,经济越好,社会思想就会越开放,这个时候就会有各种各样象征着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行为和现象。比如我中华历史上的大唐盛世,万邦来朝,各种奇装异服、异域风情不绝于耳。反观现在的某些恐怖主义抬头的国家,社会也越趋于保守主义,它们几乎都是经济迟滞不前的典型代表。

再深入地,当你看到一些保守主义思潮和行为不绝于耳的时候,你就应该判断得出可能该地经济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没有了增量市场,大家会用一些老手段去让自己处于优势地位,借机去打倒其他人。比如二战前夕的德国。

经济基础,终究还是决定着上层建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7451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4
下一篇2023-10-14

随机推荐

  • 欧诗漫珍珠白套装适合什么年纪_适合肤质

    你只知道自己黑,却不知道为何会黑,都说一白遮百丑,一黑毁所有。珍珠白系列产品,均持有国家特证,有美白特证才敢说美白。下面我带大家来看一下欧诗漫珍珠白套装适合什么年纪_适合肤质。欧诗漫珍珠白套装适合什么年纪欧诗漫OSM新珍珠白补水美白

    2024-04-15
    61200
  • 妮维雅晶纯焕亮和晶纯皙白区别

    妮维雅晶纯焕亮和晶纯皙白系列在功效上有以下区别: 晶纯焕亮系列。主要功效是去黄提亮,它适用于肌肤暗沉,肤色不均,以及熬夜疲劳的肌肤,因此,如果你是因为经常熬夜导致的肌肤暗沉,使用妮维雅晶纯焕亮系列可能会有很好的效果。 晶纯皙白系列。主要功效

    2024-04-15
    54500
  • 伊思bb霜怎么辨别真假?伊思bb霜真假辨别

    伊思BB霜是众多bb霜中非常火爆的一款,许多人都是非常喜欢用伊思bb霜的,而这也就导致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伊思bb霜的假货,因此不少人对于辨别伊思bb霜的真假是非常在意的,那么伊思bb霜怎么辨别真假?伊思bb霜真假辨别方法具体是怎样的?1、伊思

    2024-04-15
    47700
  • 化妆品广告词

    化妆品广告词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广告词吧,广告词可以增加产品或品牌的附加值。你知道什么样的广告词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广告词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化妆品广告词,欢迎大家分

    2024-04-15
    47100
  • 平价又好用的男士水乳品牌推荐!皮肤好到女神都羡慕了

    男生的皮肤也需要护理,平时擦一些水乳不但可以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也可以控油。以下五款水乳品牌,是我男友和他身边的朋友经常回购的牌子,很安全,而且效果很好~1、吾诺吾诺是日本资生堂旗下的人气男士形象用品。取名自意大利语"唯一&quo

    2024-04-15
    36000
  • 妮维雅什么产品好

    问题一:妮维雅的哪种产品好?妮维雅的 粉水、白水、蓝水,我都用过,绿水我同学用过。所以相对来说比较熟悉。 粉水――这款号称是适合敏感肌肤使用的水,我用没啥感觉,但是我一个同学用了居然蜕皮过敏!!可以想象,其中化学含量。。。 白水

    2024-04-15
    44700
  • sk2小灯泡怎么样?

    sk2小灯泡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会觉得很好奇,sk2小灯泡样子确实有点像灯泡,一般的人都知道sk2这个品牌,sk2是日本一个很高端的品牌,sk2小灯泡虽然价格贵,但是确实好用,用过之后皮肤会变得很光滑,那k2小灯泡怎么样?sk2小灯泡好用吗?

    2024-04-15
    435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