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二次复发的基石用药,虽然说长期服用安全系数相对比较高,但是在正常生活中仍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尤其不能够与以下几种药物同时服用,因为不仅有可能会增加阿司匹林的出血风险,同时还有可能会降低阿司匹林的疗效性,从而增加脑梗死二次复发的风险。那么今天曾大夫就让这篇文章好好地跟大家说清楚,希望大家看完以后有所帮助。
首先非甾体抗炎药 , 阿司匹林本身就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如果与含有水杨酸钠的非甾体抗炎药同时服用的话,比如像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等药物会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增加大家发生消化道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而其中布洛芬还会干扰阿司匹林对于血小板不可逆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弱阿司匹林对于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的作用,从而增加大家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二次复发的风险。 所以我们是建议大家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与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同时服用。
其次某些催眠药,比如像苯巴比妥。 这主要是因为某些催眠药可以升高肝细胞内的药酶活性,从而加速阿司匹林的代谢速度。 本来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可以持续7天左右,但是同时服用以后却缩短为3~4天,这很明显就是降低了阿司匹林的疗效性。 对于已经得了脑梗死的患者,建议大家应该尽量避免这两种药物同时服用。
还有就是糖皮质激素, 比如像 强的松、地塞米松、强的松龙等药物,这些药物本身长期服用就会增加患者发生消化道溃疡的风险,而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同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我们的胃黏膜,增加发生消化道溃疡的风险。 所以这两种药物我们也是建议大家应该尽量避免同时服用。
以及抗凝血的药物,比如像华法林、达比加群、双香豆素等药物, 这些药物主要是针对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心房颤动,还有就是下肢血栓形成的患者,对于轻度以及中度的患者并不需要联合阿司匹林同时服用,除非遇到极高危的患者才考虑加用阿司匹林。
这主要是 因为这些药物同时服用的话,会明显增加这名患者发生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甚至脑出血的风险,所以这些药物我们是建议大家不能够同时服用,而如果一定要同时服用的话,一定要监测好凝血4项,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2~3之间。
最后少数降血脂的药物,比如像消胆胺这种药物,能与阿司匹林形成复合物,从而影响阿司匹林的吸收率,降低其疗效性。 不过在这里曾大夫必须要跟大家强调的是,阿司匹林能够与他汀类药物同时服用,阿司匹林既可以早上吃也可以晚上吃,只不过建议大家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服用阿司匹林出血风险相对比较小,而他汀大多数医生是建议大家在晚饭后服用相对比较有效。
阿司匹林是百年老药,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抑制效应,可防止血栓形成,故对防治心血管疾病作用明显。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阿司匹林在防治甚至抢救冠心病发作、心肌梗死过程中居功至伟。当然,任何一种药物,既有适应证,也有禁忌症;有治疗作用,也会有副作用。因此,在服用时要合理掌握;发挥其防护心血管病的效应,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以下几点是服用者必须要注意的。
1剂量恰当。剂量过小不起作用,过大可导致出血。最近研究发现,服用50mg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聚集效应开始受到抑制;达到75mg时血小板聚集被完全抑制。因此,多数医生推荐每日最小治疗剂量为75~100mg。不过,这仅是针对大多数病例而言。事实上,究竟何种剂量最为理想,要在基本原则下进行微调。比如,用于治疗急性发作的冠心病、心肌梗死,用量常高达300mg以上;用于治疗后康复期预防复发或用于有明显危险因子发作而预防者,则每日为50~100mg(多选择75mg)。一旦服用便要坚持,切忌突然停药,否则极易发生意外。
患者在长期预防用药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有无异常情况出现,特别要观察有无皮肤出血点或淤斑;牙龈、黏膜、大小便有无出血迹象;有无强烈胃不适,并随时和医生沟通,以便选择停药或改服其他药物。
有必要再强调一下,部分长期服药患者,因担心发生出血或伤胃等副作用,自作主张减低剂量,这是很不妥当的。因为研究证实,如果剂量小于50mg根本不起作用,等于“白忙活”。由于目前大都广泛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胃的刺激已大大减轻,除非特殊情况,一般可不必过多顾虑。
2服药时间要合理。从人体生物钟看,上午6~10点是血黏度较高、血压水平相对上升的时段,故也是心脑血管病发作的高发时间。为了最大限度发挥阿司匹林的防治作用,一船都主张在早餐后,即8点左右服药最为适宜。当然,为了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不可空腹服药。
3妥善贮存。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发作大都需要终年服用,故家中贮存药量较大,应注意保存好。首先要避光,阿司匹林为化学制剂遇光后会使颜色加深,药效降低。尤其是阳光中紫外线能加速药物变质,甚至有害有毒。因此,应将药物尽可能保存在避光地方或容器里,贮存量不必过多,阿司匹林药源充足,很易买到。
最后,尽管阿司匹林是很普通的药物,目前应用已十分广泛。但毕竟每个患者情况千差万别,服用剂量和方法恰到好处,才能收到最理想效果,并保证安全。故患者仍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以免出现事故。
去眼袋术后护理,当日禁用阿司匹林避免加重伤口出血。可以用冰敷,用冰袋局部冷敷。一次约15—20分钟,最长不可超过20分钟,冰敷后需休息一个小时,之后再考虑下一次冰敷。
术后护理
1、切除法去眼袋术后未拆线前,洗脸时注意不要打湿伤口,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
2、切除法去眼袋术后24小时内,可以用冰袋局部冷敷,预防伤口的继发性出血,减轻水肿。如果一旦发生出血不止,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3、切除法去眼袋术后应有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流通的环境休养,避免头部位置过低而加重伤口肿胀。在饮食上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同时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促进伤口的愈合。
4、切除法去眼袋术当日,伤口会有些疼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轻。不要急于服用去痛片,因为阿司匹林类药物会加重伤口出血。
5、切除法去眼袋术后5~7天拆线。拆线一天后可局部热敷,促进水肿尽快消退。
6、饮食需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阿司匹林,这种药被人们称作万能药,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于出现发热的患者身上,能够对感冒流感等原因引起的发热产生退烧作用, 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阿司匹林都适用 。同时,还能够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的概率,在中老年群体中有极大的热度。
最为重要的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阿司匹林表现突出的预防作用,堪称神药,因此被广泛运用。
一般常见的冠心病或者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有三种类型:冠脉痉挛导致的心绞痛、出血性的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据医学考证, 在由动脉粥样化导致的冠心病或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方面,阿司匹林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动脉粥样化会让动脉中的血管变得狭窄 ,其过程比较复杂,简单概括是因为我们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长时间处于过高状态,加上各种炎症的影响下, 这些胆固醇就会穿越到血管内的皮下层, 长期经过被氧化和吞噬,久而久之大量堆积在血管内皮下,形成一堆被称作 “脂核” 的物质,从而形成向血管内腔突起来的 斑块 ,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通常新斑块容易破裂,暴露出来的内在物质碰触到血管中的血小板,会迅速激活血小板,长期形成我们熟知的“ 血栓” ,而这种现象就会破损到血管流通, 造成局部血管出现狭窄或梗死 的现象。
为什么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预防 动脉粥样化导致的冠心病或者缺血性脑卒中呢?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住血小板在面对斑块破裂的情况下大量聚集,防止出现血栓 ,也就不会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现象了。
现在在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中,常用的药物就是阿司匹林了,在二级预防也有很大效果, 即用来防止已患有冠心病或脑卒中的患者 再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缺血性问题。
所以,国内外各权威诊疗指南对阿司匹林的疗效十分看好: 若无禁忌,应该首选阿司匹林肠溶片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它并非万无一失的神药,它也有一些副作用需要规避。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一些副作用的产生,常见的是会导致 胃肠道、牙鼻眼结膜或脑出血风险升高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副作用:
胃肠道方面的反应是阿司匹林最为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肚子疼等胃肠道紊乱症状,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停药观察检查,容易引起胃溃疡、胃出血等现象,对患者的 健康 构成威胁。
引起胃肠道反应是因为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会在体内分解出乙酸水杨酸,这种物质会刺激到肠胃。
同时,研究表明,引起阿司匹林副作用的原因,是因为阿司匹林进入体内后会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物-环氧酶(COX),这种物质分为两个类型,即COX-1和COX-2, 抑制COX-2能够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 , 而抑制COX-1会引发一些副作用,比如上腹不适,呕吐恶心,凝血障碍,出血时间延长 等。
尤其如果 大剂量和长期服用 ,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过分抑制血小板聚集,损害到胃肠道黏膜 ,从而导致溃疡、胃穿孔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健康 。
过敏反应也是比较常见现象,比如寻麻疹:血管神经水肿等, 患者会表现出呼吸困难、结膜充血的反应。
过敏反应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阿司匹林会抑制环氧化物水解酶的产生,阻断机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增加白三烯的含量,这样极易引发支气管痉挛现象。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也要警惕水杨酸盐慢性中毒症状, 一般患者会出现 出汗、耳鸣、嗜睡的 情况。
用药几个月后,还会引起肝功能损伤,出现腹部触痛症状,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肝损伤,临床在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时会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来规避损伤到肝功能,或者使用缩短用药时间的方式来规避安全风险。
那么 ,对于防止阿司匹林引起的不良反应,还有哪些讲究呢?
为了减少阿司匹林对胃黏膜对直接损害,肠溶剂起到了很明显的保护效应。
即通过 制剂工艺将阿司匹林包上肠溶膜,使其耐酸不耐碱, 口服后需要随胃肠蠕动进入碱性环境的小肠中才会开始溶解,这样就会显著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肠溶阿司匹林用药时间也是有讲究的。
如果餐前服用,空腹状态下胃内酸性环境比较强,肠溶剂不容易溶解, 而且胃排空的速度比较快,能够大大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
而 如果在餐后服用,我们在吃饭后食物会稀释胃酸,导致胃部很接近碱性环境, 在此时服用药物的话, 药会在胃内加快溶解 ,就会引起不适。
而且, 药物和食物混合在一起 ,也会延长其在胃中停留的时间,也就会 增加更多的释放 。因此,我们最好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提示, 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好是在餐前 。
有一些副作用不可避免,但有一些副作用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来避免。
比如出现了 恶心呕吐、胃灼热、消化不良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这是比较常见的,也不能一有反应就立刻停药, 正确的应对措施是先看看服用阿司匹林的方式是否正确 ,是不是在餐前半小时或者餐后3小时服用?
如果服用方式不对,应该先改正方式然后观察消化道不良症状是否有所减轻了? 可以额外吃一点护胃药来减少胃肠道的反应。
如果有黑便、消化道出血情况,应立刻停用阿司匹林 ,尽快联系医生,做好相应的检查。
有些人服用阿司匹林 还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 ,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当调整剂量。
研究表明, 服药后出血率与患者的服药剂量、时长、年龄等有关 ,剂量越大,时间越长,年龄越大,患者身体负荷越重,更容易出血。
很多人查体发现颈动脉斑块就马上用阿司匹林,有人心电图T波低平但并没有其他的心脏病的依据就吃阿司匹林,还有人发生不典型的胸闷就吃阿司匹林……这些做法都不是科学的。
谁应该吃,谁不应该吃阿司匹林?这要由医生判断,不能自作主张。
阿司匹林是好药,但也是一把双刃剑,用的正确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用的不正确也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
那么,哪些人群应该用阿司匹林呢?
如果已经确诊了 冠心病、脑梗死或者短暂脑缺血发作、颈动脉或下肢动脉明显狭窄 ,一般狭窄度超过50%,如果没有禁忌, 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
而没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是否需要吃阿司匹林,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年龄 40岁、或 70岁的人,只要没有心脑血管病,一般不宜服用阿司匹林 。
无论任何年龄,只要存在出血高危因素,比如正在使用增加出血风险的其他药物, 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 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 ,严重肝病 , 慢性肾病4~5期 ,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等,如果没有确诊 心脑血管病变 和颈动脉、下肢动脉疾病, 都不应该吃阿司匹林。
如果年龄在40-70岁之间, 没有心脑血管病并且没有上述出血高危因素,需要认真评估是否使用阿司匹林治疗。
以下7个因素需要记住:1 高血压;2 糖尿病;3 血脂异常(TC 62 mmol/L或LDL-C 41 mmol/L或HDL-C
1、对于服用阿司匹林缓释片的患者,由于达峰时间和半衰期均较长,晚上服用更适宜。当然,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以使阿司匹林发挥更好的作用。
2、本品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处方或者非处方均可,有镇痛作用、抗炎作用、解热作用、抗风湿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3、主要适用于预防-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痿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你好,阿司匹林肠溶片属于非甾体类的消炎止痛药物,小剂量使用可以起到抑制血小板凝集,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不过这类药物可以刺激胃粘膜,导致出现胃溃疡、出血等情况,所以在出现出血的情况之后,就需要及时的停止继续使用,在身体健康完全恢复之后,可以根据情况再次的使用。
当然是不能随便吃的,任何药都不能随便吃。
阿司匹林适应症:
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主要用于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肌梗塞、暂时性脑缺血或中风发生。阿司匹林散: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及关节痛等。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
1、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2、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200-300μg/L后出现。
3、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症,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4、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