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qian4 cao3),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属于茜草科。茜草的叶片呈长条形,花序呈圆锥形或穗状,花朵颜色为深红色或紫色。茜草的根茎可提取红色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染料。
茜草的读音是qian4 cao3。其中,“茜”字的音读为qian4,意为红色的染料,也可以用作人名;“草”字的音读为cao3,意为一种植物。
茜草在中国古代就有悠久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绸缎、棉布、毛织品等纺织品的染色。茜草染色技术独特精湛,其染出的颜色鲜艳、持久,深受人们的喜爱。
除了在纺织品染色方面的应用,茜草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茜草根茎中含有丰富的茜素和茜草酸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痈肿、痢疾、血淤等症状。
此外,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茜草也被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茜草提取物可以用作食品着色剂,如制作红曲米和火腿等;茜草提取物也可以用于化妆品的颜料和染料中,如口红、指甲油等。
总之,茜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其根茎含有丰富的红色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染料。茜草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茜草也被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染发与健康的两种结论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人提出染发剂可能致癌,引起了广泛争论。如今,这种争论还在继续,但趋向性结论是:染发剂大多含有致癌物,长期使用可能致癌。
美国癌症学会最近对1-3万名染发妇女进行调查,发现她们患白血病的人数是未染发妇女的38倍;女性使用染发剂,患淋巴瘤的机会增加70%。
《美国流行病学》杂志最近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染发24年以上的女性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概率较高。这项对1300名女性的研究结果显示,自1980年以前就开始染发的女性患NHL的概率高出33%,而使用黑色染发剂25年以上的女性患这种癌症的概率则增加一倍。
日本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了一项研究,把染发剂涂在一些母老鼠的身上,然后测量它们的子宫重量的变化。结果发现,被涂抹了染发剂的母老鼠的子宫重量减轻了。这项研究结果提示:染发剂对生殖器官有危害。
我国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先后收治6例(5女和1男)病人,他们都是因经常染发而致白血病的患者。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发现,中老年白血病患者中的许多人均有染发史。
上述方方面面都表明,染发处理不当,对健康是有相当严重危害的。但是,也有对此持不同意见的人。
大约10年前,美国《新闻周刊》报道调查显示,染过头发的女性患淋巴癌的几率要比没染过头发的女性高50%。但当时就有人认为,不能证明染发和患淋巴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他们的理由是1994年2月美国癌症协会发表的一篇针对5700名妇女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研究人员发现,使用持久性染发剂与发生致命性癌症以及泌尿系统癌症的危险性之间没有关联。该研究还显示,使用过持久性染发剂的妇女患造血系统癌症的危险性并未上升。另外,哈佛大学对12万名女性所做的多年调查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染发与癌症并无直接联系。
不过,与美国癌症协会的调查结果相吻合的是,如今美国的女性有20%至40%的女性染发,与此同时,恶性淋巴癌患者也在迅速增加。
从染料上找原因
染发对人体有害,主要原因在于染发所使用的染料。
目前,用于染发的染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天然染料。它们大多是植物性的,如茜素、靛蓝等;另一类是合成染料,主要从煤焦油分馏产品(或石油加工产品)经化学加工而成,过去又称为煤焦油染料。但是在合成染料初期主要以苯胺为原料,又称为苯胺染料。而合成染料由于能大量生产,而且有色泽鲜艳、耐洗、耐晒等优点,所以目前被广泛使用。
根据染料的化学性质,还可以分为硝基、偶氮、蒽醌、靛类和芳香族类。这些化学类合成染剂都可以用于毛发(包括皮肤)的美容染色。例如现在用于染发的一般都是偶氮和芳香族类化学合成染料。
研究发现,最好最动人的颜色来自偶氮染料,这是一种芳香胺。这种染料除了用来染发外,也被用来制造口红。但是动物实验表明,这种染料具有致癌性。其他一些具有持久性色彩效果的染料如硝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性和引发血液病及各种疾病。因为除了这些染料的化学性质外,它们还包含了许多对人体有损害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镍、汞等。染发时染料长时期地涂在头上,染料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头皮进入人体,并渗透到人的血液中。久而久之就可能诱发癌症或其他疾病。
美国、欧洲和我国的公共卫生部门对100多种染发剂进行过检测,结果表明,将近90%的染发剂含硝基苯、苯二胺等有毒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容易被皮肤吸收,对人体产生危害。如果长期使用染发剂,只要1%被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就会蓄积中毒。有害化学物质与细胞结合,引起DNA受损,诱发细胞突变,从而产生皮肤癌、膀胱癌、白血病等。
而现在能确定的强致癌物就是苯二胺。
染不染发要有原则
染发剂有可能致癌,如果非要染发,须遵循一些原则。首先,无论是什么原因,染什么颜色,都不能染发时间过长和染发频率过密。
其次,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染发前应先检查头皮,如果有伤痕、疮疖、皮炎,最好不要染发。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和怀孕、分娩期间的女性也不要染发。
第三,初次染发者应当做皮肤过敏试验,以免引发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皮炎。决定染发前取少许染发剂涂在手臂内侧或耳根后皮肤上两天内没有水泡或灼痛感等异常反应,才可以染发。
第四,染发时要戴手套,避免自己的皮肤接触染发剂。万一染发剂滴入眼内或皮肤上,要用清水反复冲洗。染发后要彻底把头发和头皮洗干净,洗发、洗头时切忌用力抓挠,以免头皮破损中毒。
第五,染发的次数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当少染或拉大每两次染发之间的时间距离,两次染发时间至少间隔三个月。如果是彩色染发,应选用天然植物合成的染剂。
最后,染发与烫发、漂白、拉直头发不宜同时进行,以免损伤头发。切忌用染发剂染眉毛和睫毛。
染发是一种人为的行为,而非人的一种天然本色。让头发也成为自然美的一部分,岂不更好
染发剂里含有很多化学制剂,对人体会有致癌作用,我们应该有体会,假如头皮有伤口的话,用染发剂染色的时候头皮会非常疼,这就是化学制剂对头皮的刺激,所以尽量减少烫发、染发的次数。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染发剂可能对人致癌就有很多研究结果,而且引起了广泛争论。如今,这种争论还在继续,但趋向性结论是:染发剂大多含有致癌物,长期使用可能致癌。 美国癌症学会最近对13万名染发妇女进行调查,发现她们患白血病数是未染发妇女的38倍。而且女性使用染发剂,患淋巴瘤的机会增加70%。 《美国流行病学》杂志最近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染发至少24年的女性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概率较高。这项对1300名女性的研究结果显示,自1980年以前就开始染发的女性患NHL的概率高出三分之一,而使用黑色染发剂25年以上的女性患这种癌症的概率则增加一倍。 日本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了一项研究,把染发剂涂在一些母老鼠的身上,然后测量它们的子宫重量的变化,结果发现,被涂抹了染发剂的母老鼠的子宫重量减轻了。这项研究结果提示,染发剂对生殖器官有危害。 我国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先后收治6例(5女和1男)病人,他们都是因经常染发而致白血病的患者。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发现,中老年白血病患者中许多人有染发史。 上述事例都表明,染发处理不当,对健康是有严重危害的。但是,也有对此持不同意见的人,因为也有调查研究证明。 大约10年前,美国《新闻周刊》报道说,调查显示,染过头发的女性患淋巴癌的几率要比没染过头发的女性高50%。但当时就有人认为,不能证明染发和患淋巴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他们的理由是1994年2月美国癌症协会发表的一篇针对5700名妇女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研究人员发现,使用持久性染发剂与发生致命性癌症以及泌尿系统癌症的危险性之间没有关联。该研究还显示,使用过持久性染发剂的妇女患造血系统癌症的危险性并未上升。另外,哈佛大学对12万名女性所做的多年调查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染发与癌症并无直接联系。 不过,美国癌症协会后来的调查也表明,虽然使用染发剂大体上不会影响健康,但长期使用(20年或更长时间不间断地应用)黑色染发剂,可能会轻微地增加患多发性黏液瘤的危险性。与美国癌症协会的调查相吻合的是,如今美国有20%至40%的女性染发,与此同时,恶性淋巴癌患者也在迅速增加。 从染料上找原因 染发对人体有害,主要原因在于染发所使用的染料。 目前用于染发的染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天然染料,它们大多是植物性的,如茜素、靛蓝等;另一类是合成染料,主要从煤焦油分馏经化学加工而成,过去又称为煤焦油染料,但是在合成染料初期主要以苯胺为原料,又称为苯胺染料。合成染料由于能大量生产,而且有色泽鲜艳、耐洗、耐晒等优点,所以目前大多使用合成染料。 根椐染料的化学性质,还可以分为硝基、偶氮、蒽醌、靛类和芳香族类。这些化学类合成染剂都可以用于毛发(包括皮肤)的美容染色,例如现在用于染发的一般都是偶氮和芳香族类化学合成染料。 研究发现,最好最动人的颜色来自偶氮染料,这是一种芳香胺。这种染料除了用来染发外,也被用来制造口红。但是动物实验表明,这种颜料具有致癌性。而且其他一些具有持久性色彩效果的颜料如偶氮、硝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性和引发血液病及各种疾病作用,因为除了这些颜料的化学性质外,它们还包含了许多对人体有损害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镍、汞等。染发时染料长时期地涂在头上,染料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头皮进入皮肤,并渗透到人的血液中,随着染料数量的日积月累,其危害人体的效应也会逐步增加,久而久之就可能诱发癌症或其他疾病。 美国、欧洲和我国的公共卫生部门对100多种染发剂进行过检测,结果表明,将近90%的染发剂含硝基苯、苯胺等有毒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容易被皮肤吸收,对人体产生危害。如果长期使用染发剂,只要1%被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就会蓄积中毒。有害化学物质与细胞结合,引起DNA受损,诱发细胞突变,从而产生皮肤癌、膀胱癌、白血病等。而现在许多研究已怀疑对苯二胺致癌。 染不染发?要有原则 染发剂有可能致癌,那么,染发还是不染发?这个问题可能需要自己拿主意,但即使需要染发,也应遵循一些原则。 我们先来看看是哪些人在染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