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油的十大品牌有:
1、Swisse斯维诗
Swisse无腥味野生深海鱼油胶囊主要使用深海鯷鱼或沙丁鱼作为原料,并利用高科技萃取其中精华,实现高浓度、高纯度的优秀品质,且以天然好吸收的TG型态制成,每一粒胶囊中皆含有足量的EPA和DHA,并以精心调配的完美比例制成,各个年龄层都适合服用。
2、普丽普莱Puritan's Pride
普丽普莱健康食品公司创立于1973年美国纽约长岛,是美国最大最全的保健品公司之一。普丽普莱三倍加强型深海鱼油从鱼油、亚麻籽油、琉璃苣油中提取营养成份,富含Omega 3、6、9,更全面均衡补充OMEGA族脂肪酸。
3、旭福Schiff MegaRed
Schiff旭福成立于1936年美国,是全球型的营养关节保健品牌,美国第一维生素泡腾片品牌。Schiff MegaRed脉拓磷虾油软胶囊是鱼油的升级版,取材自南极纯净极地海域,一粒即包含欧米伽3脂肪酸、磷脂、虾青素等珍贵物质。
4、康麦斯K-Max
康麦斯成立于1991年,是通过美国GMP、FDA认证的。康麦斯大豆卵磷脂深海鱼油软胶囊采用铝箔片的包装方式,小颗粒软胶囊根据药厂级的高规格所制造,安全卫生,方便随身携带,还能隔绝空气以减少氧化变质,将商品维持在高浓度品质。
5、澳佳宝Blackmores
Blackmores成立于1932年,是澳大利亚的保健品品牌,于2012年进入中国市场。澳佳宝4倍高浓度DHA鱼油胶囊选用深海小型鱼类制成,在最新鲜的状态下萃取出保健成分,rTG脂肪型态搭配无腥味配方,每颗胶囊皆含有900mg的Omega-3。
6、汤臣倍健BYHEALTH
汤臣倍健创立于1995年,是国内营养补充剂市场零售终端知名品牌。汤臣倍健深海鱼油除了富含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之外,还添加了维生素E,能够减缓成分氧化的速度,确保鱼油不被破坏。
7、健安喜GNC
GNC成立于1935年,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是全球著名的膳食补充剂品牌之一。健安喜3倍鱼油胶囊采用最新技术提取保健成分,每颗胶囊中含有总量1000mg的EPA与DHA,浓度和纯度都较一般鱼油要来得高。
8、Nature Made天维美
Nature Made是美国第一大品牌维他命,提供高科技、高品质精纯的营养补充品。Nature Made三倍复合鱼油包含亚麻籽油、鱼油、琉璃苣油、橄榄油提取成分,富含Omega 3、6、9,更全面均衡补充OMEGA族脂肪酸。
9、双心Doppel herz
创立于1919年,是德国著名的天然营养食品品牌,隶属于德国魁士药业,是一家拥有100多年生产和销售天然营食品历史的百年老厂。双心高浓缩Omega-3深海鱼油软胶囊精选天然高品质挪威深海小鱼种,24小时鲜活提取,每粒含1000mg鱼油(DHA120mg、EPA180mg)、12mg维生素E。
10、诺奥NOW Foods
NOW FOODS公司创立于1968年,为美国最大、最全的天然保健食品生产商之一。诺奥深海鱼油软胶囊每粒含鱼油1000mg,所用鱼油来源于秘鲁出产的沙丁鱼、凤尾鱼及马鲛鱼,经过高真空分子蒸馏处理,既保证了鱼油的高纯度,又最大限度地减少杂质的存在。
-鱼油
与全球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争论一样,西藏特提斯海区界线的建立也存在相当多的 观点和意见。因为传统的、全球范围的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在Jacobi带(或Chaperi,Delphinensis带)与Grandis带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我国学者赵金科(1976),孙东立(Sun Dong-li,1981),王义刚、孙东立(Wang et al,1983),王乃文(1983,1987)在论及中国海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时,都支持前述 的第一种观点。因从Berriasian阶Grandi带和Tithonian阶上部的Jacobi带的菊石属种来 看,多为Berriasellidae科分子,此科在Berriasian阶顶部的Boissier带灭绝,从Valanginian 阶下部Kilianella roubaudi带开始,Neocomitidae科大量发育,Desmoceratacea超科的 Olcostephanidae科出现,明显地反映了在演化上阶段性的变化。孙东立(1981)根据青 藏地区甲不拉组、岗巴东山组、鱼浪加白群、则弄群下部(测波组)产菊石 Thurmanniceras,Kilianella,Neocomites,Calliptychoceras,Neohoploceras,Pterolytoceras,Olcostephanus,Valanginites和腕足动物Peregrinella的许多种不同于其下产有Tithonian阶上 部和Berriasian阶菊石Himalayites-Blanfimticeras组合的休莫组(门卡墩组上部)和维美组 而作为白垩系和侏罗系之间的界线的标志。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海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划分问题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国 内学者对青藏地区出露较好的侏罗系—白垩系连续剖面,如聂拉木县古措村西山和浪卡子 县羊卓雍错地区的剖面,做了详细的生物地层研究(徐钰林等,1990;刘桂芳等,1987; 王乃文,1987;刘桂芳,1988a,b;姚培毅等,1990;苟宗海,1994,1997;夏遵义等,2005),尤其是对古措村西山菊石群和双壳类的详细研究,划分出可与欧洲贝里阿斯地区 标准菊石带对比的菊石组合,如与Valanginian阶Roubaudi带相当的Kilianella-Neocomites- Thurmanniceras-Sarasinella组合,与Grandis带相当的Spiticeras spitiensis-Berriasella cfgrandis 组合,与Jacobi带相当的Berriasella jacobi-Boppeli-Himalayites cortazari-Haplophylloceras组 合;以及可与东格陵兰岛、加拿大北温带、北阿拉斯加、英国哥伦比亚和东北亚地区对比 的Buchia subokensis的雏蛤化石。
图61 西藏南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对比图 (图例见图3-2~3-5)
同时具有借鉴意义的是,黑龙江东部海相地层中北方型的Buchia动物群及侏罗系— 白垩系界线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建立了与北欧、西伯利亚可以对比的生物地层对比系 统。但是各家所用岩石地层名称及其含义尚有差异和重复,存在着岩石地层单元穿时性和 名称混乱现象,作为地方性界线层型剖面的建立,仍需澄清岩石地层单位和剖面门类化石 综合研究及更多同位素年代地层和磁性地层学的工作。
综上所述,西藏特提斯海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建立和厘定,尽管具有得天独厚的 地质条件,但仍需要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工作。
地层古生物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地层格架的建立提供可靠的基础性资料。藏南晚侏罗 世—早白垩世地层格架的建立,一直是众多地层古生物工作者所急于解决却至今存有歧见 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地层古生物资料的相对贫乏所至。
本书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次地层古生物研究的新进展,同时通过上 文对藏南地区侏罗系—白垩系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层序地层的讨论与分析,已经初步得 出一个关于该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轮廓(图61)。即江孜地区的甲不拉组和浪卡子 地区的桑秀组均属于白垩纪,桑秀组下部的页岩段与江孜甲不拉组的底部地层相当。两地 的维美组砂岩中均含有晚侏罗世Tithonian期的菊石Virgatosphinctes,该属的不同种大量出 现在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的门卡墩组上部页岩中。因此,维美组时代应限于晚侏罗世,康 马-隆子地层分区的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就位于维美组顶部,即本书所研究的卡东和林西 剖面的维美组与桑秀组之间。维美组顶部的砂岩是海退的沉积,至少在西藏特提斯海区会 有相同表现。
区域上,康马-隆子地层分区和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的海退相厚层砂岩基本是同时 的,均属于晚侏罗世Tithonian末期。江孜—浪卡子地区的维美组时代为晚侏罗世 Tithonian期,江孜地区甲不拉组下部和浪卡子地区桑秀组均属于下白垩统。浪卡子地区侏 罗系—白垩系界线位于维美组和桑秀组之间,江孜地区界线位于维美组和甲不拉组之间,以Nannoconus steinmannii minor和Spiticeras的出现,Virgatosphinctes,Aulacosphinctes的消 失为标志。
林西剖面主要由维美组、桑秀组和甲不拉组地层构成。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该剖面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3个层序(图52)。
5231 上侏罗统层序地层
在浪卡子县林西剖面,维美组顶部为一套浅灰色石英砂岩组成,砂岩成分单纯,分选 较好属滨海相,与下伏岩层构成一完整标志的Ⅰ型层序。层序Ⅰ由第1层及下伏地层组 成,下伏地层未见底,属于低位域的滨浅海沉积。
图52 浪卡子县林西剖面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层序地层划分
5232 下白垩统层序地层
桑秀组可以识别出一个Ⅰ型界面(SB1),以及1个三级层序(层序2)。
层序Ⅱ由桑秀组底部和维美组顶部构成一个Ⅰ型界面(SB1)。界面上沉积的灰色、 灰褐色页岩沉积代表TST,与其上覆地层构成一个三级层序的HST。
层序Ⅱ由2~4层组成,分选性较好,属于Ⅱ型层序。其中3~4层主要为灰色、灰褐 色页岩,等粒。浅灰白色石英砂岩,不等粒。属海侵高位体系域(TST),为次深海沉积,4层为深灰绿色辉长岩,等粒,分选性较好,属高位体系域(HST),为次深海沉积。
TST为一套灰色、灰褐色页岩及浅灰色石英砂岩,产远洋生物双壳类的灰色、灰褐色 页岩。
HST为一套深灰绿色辉长岩,不含化石。
桑秀组上覆的甲不拉组可以识别出一个Ⅰ型界面(SB1),1个三级层序(层序3),以及上覆地层。上覆地层未见顶。
层序Ⅲ由5~9层构成,属于Ⅲ型层序,其中5层主要为浅灰白色石英砂岩,不等粒。属低位体系域(LST),为滨浅海沉积。6~9层主要为绿色粉砂岩、黑色炭质页岩、灰绿 色粉砂质页岩、泥灰岩,属高位体系域(HST),为次深海沉积。
LST为一套浅灰白色石英砂岩。
HST为一套绿色粉砂岩、黑色炭质页岩、灰绿色粉砂质页岩、泥灰岩,产远洋生物 双壳类化石黑色炭质页岩。
林西剖面主要由维美组、桑秀组和甲不拉组地层构成,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该剖面晚 侏罗世—早白垩世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3个层序。晚侏罗世的层序1,属于低水位体系域 的滨浅海沉积。早白垩世桑秀组可以识别出1个层序,为Ⅱ型层序,桑秀组底部为次深海 沉积,属海侵体系域;中部为滨浅海沉积,为低水位体系域;上部为火山陆隆,为深海体 系域。甲不拉组的石英砂岩属于新层序的开始,为海侵位体系域。晚侏罗世层序地层总体 上表现为海退的进积序列,反映了特提斯-喜马拉雅海区持续收缩和海平面下降的过程; 早白垩世层序地层总体表现为海进的退积序列,反映了特提斯洋壳的扩张阶段。
层序地层学分析表明,江孜—浪卡子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经历了低水位期到高 水位期的变化,对应海平面由低到高,可以作为本区侏罗系—白垩系的界线识别辅助 标志。
康马-隆子地层分区海相侏罗纪—白垩纪界线地层发育特征总体表现为上侏罗统维美 组的粗碎屑岩组合,和下白垩统以黑色页岩为主的甲不拉组沉积。在江孜地区,甲不拉组 下部所含少量安山质玄武岩,独立建组的条件不足,因此,火山岩夹层被归于甲不拉组。而浪卡子地区,相当层位的一套含大量火山岩层的火山-沉积地层厚达200余米。因此,前人将这套火山岩另行建组。此前工作对桑秀组的定义不尽相同,对其时代归属亦存有差 别(表33)。然而,这套地层的准确定义关系到对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认识,使其成 为界线地层研究的关键。
江孜地区发育有海相上侏罗统维美组和下白垩统甲不拉组的层型剖面,其中甲不拉剖面 是研究江孜中生代地层的经典剖面。浪卡子地区海相侏罗纪—白垩纪界线地层主要发育在羊 卓雍错的南侧。前人在江孜和羊卓雍地区所做的工作主要有:西藏煤田地质队(1957)、孙 云铸等(1962)、杨遵仪等(1964)、王义刚等(1976,1980)、王乃文等(1983)、徐钰林 等(1989)、西藏地矿局(1983,1993,1997)、安徽地调院(2004)等。自王义刚(1976)以来,前人关于江孜地区海相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的划分方案基本相同,即将其划分为 上侏罗统维美组与下白垩统甲不拉组,而羊卓雍地区发育有一套火山岩层,使得地层的划分 意见不一。根据前人在该区的工作基础,通过近期地质调查和研究,本书认为康马-隆子地 层分区可以划分出岩石地层单元有维美组、桑秀组、甲不拉组(表32)。
3221 维美组(J3w)
上侏罗统维美组最早由王义刚等(1980)在江孜县维美乡建立,当时是以化石时代 为根据建组的,将上侏罗统均称“维美组”,建组剖面处无下界。但最早划定维美组的下 部为石英砂岩,上部为含“晚侏罗世”化石的黑色页岩,与含“早白垩世”化石的黑色 页岩岩性一致。由于喜马拉雅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化石不同学者认识并不一致,因此 “维美组”与“甲不拉组”的界线一直含糊不清。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83)也依 从这一标准划分“维美组”与“甲不拉组”,加上维美组空间上的相变较大,许多地区的 “维美组”实际上包含了遮拉组(J2-3z)和甲不拉组(K1j)下部。本次将维美组限制在 一套以灰白色厚—巨厚层石英砂岩为主体的岩石组合中,使其成为一岩石地层单位,并作 为区域性标志层。维美组在浪卡子和江孜地区,由一套浅灰色厚层状粗粒—细粒石英砂岩 组成,向西逐渐变为以石英砂岩为主偶夹深灰色砂质页岩,最大厚度约130m。在浪卡子 和江孜地区,砂岩成分单纯,分选较好,普遍有交错层理,属滨海相;在江孜嘎拉附近,见有巨型不规则丘状波痕,属风暴流产物。在该区维美组中,实体化石很少,粉砂质页岩 中见有少量菊石Haplophylloceras sp,Himalayites sp 等。
3222 甲不拉组(K1j)
西藏煤田地质队(1957)在江孜县甲不拉北沟创名“上甲不拉岩系”、“下甲不拉岩 系”。原义指以灰黑色页岩为主含较多的硅质和钙质的地层,厚度约1382m。
孙云铸等(1962)将其改称为“加不拉阶”。杨遵仪等(1964)正式命名为“加 不拉组”。王义刚等(1976)重新厘定其定义,改称为“甲不拉组”。西藏区调队(西 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83)和《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3)沿用王义刚等(1976)厘定的定义,并略修改了两组的界线。《西藏自治区岩石 地层》(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1997)沿用“甲不拉组”一名,含义与原始定义 相当。
表32 西藏南部江孜和羊卓雍错地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划分沿
甲不拉组的分布限于岗巴—多庆错以北地区,主要出露于江孜—汪丹—赛区一线及嘎 拉—苦玛一带。岩性以黑色页岩、硅质泥页岩为主夹灰岩、砂岩,下部含大量粉砂质、硅 质及灰岩团块及结核。具滑塌堆积和浊流沉积。
该组下部化石丰富,产钙质超微化石、菊石、箭石、腹足类和双壳类,上部产少量钙 质超微化石、箭石、菊石及双壳类等。与下伏维美组厚层块状石英砂岩及上覆宗卓组富含 大量岩块的灰色钙质、硅质页岩之间均为整合接触(具水下侵蚀冲刷面)。
甲不拉组产钙质超微化石Speetonia colligata,Calcicalathina oblongata,Watznaueria barnesae,Watznaueria fossacincta,Watznaueria manivitae,Watznaueria cf manivitae,Watznaueria biporta,Watznaueria ovata,Cyclagelosphaera margerelii,Cyclagelosphaera deflandrei,Hexalithus noeliae,Hexalithus magharensis,Polycostella senaria,Biscutum constans,Manivitella pemmatoidea,Nannoconus steinmannii steinmannii,Nannoconus steinmannii minor; 产菊石Calliptychoceras sp,Calliptychoceras walkeri,C pyconoptycus,Neohaploceras sp ,Pterolytoceras exoticum,Thurmanniceras sp,Subthurmannia sp,Sarasinella sp,Kilianella sp,Kilianella cf leptosoma,Blanfordiceras celebrant,Blanfordiceras sp,Spiticeras indicus,Spiticeras cf subcautleyi,Spiticeras sp,Eulytoceras sp,Pseudoploceras sp,Oxytropidoceras sp,Beudanticeras sp,,Douvilleiceras cf mammilatum,Neocomites cf neocomiensis,N sp,Pseudocomites sp,Neocomites sp,Subthurmannia sp,Himalayites sp,H ventricoscus,H seideli,H cf breceli,Haplophylloceras strigile;双壳类Inoceramus(Mytiloides)everesti;腕 足类 Peregrinella multicarinata;腹足类Glauconia trotteri;箭石 Belemnopsis uhligi,B regularis,B tenuisulcata,B elongata,B sinensis,Hibolithes jiabulensis,H jiabulaensis tenuihastatus,H mirificus,H xizangensis,H verbeeki,H sp等。
区域上,甲不拉组主要分布于浪卡子—仲巴一带,东起羊卓雍错,西至札达县香扎等 地。主要为一套黑色页岩、硅质泥页岩夹灰岩和砂岩组合,属于深水碎屑岩、钙硅质复理 石沉积。在江孜东北部的维美等地,甲不拉组下部夹有呈层状分布的枕状安山质玄武岩及 中薄层状灰岩。在羊卓雍错地区,该组下部亦含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凝灰质砂岩等,且 出现砂岩、砂砾岩、砾状硅质灰岩等,厚约1215 m。火山岩的普遍存在,说明该时期附 近地区曾有火山活动。向西至仲巴县巴巴扎东,甲不拉组为一套石英砂岩、钙质页岩夹灰 岩、硅质岩及玄武岩,厚度大于4100 m,其碎屑成分增多。至札达县香扎一带,甲不拉 组主要由灰绿色—紫红色粉砂岩、页岩夹海绿石砂岩组成,厚约500 m。
3223 桑秀组(K1s)
桑秀组是由王乃文、刘桂芳、陈国铭于1983年命名的,命名剖面位于西藏浪卡子县 多久乡卡东村西之桑秀山(E91°07′;N28°05′),参考剖面在浪卡子县工波学(隆不雪)区址—舍朗热山—巴纠淌(E90°00′;N28°06′)。王乃文等与西藏综合普查大队当时创名 鱼浪白加群。该群包括三组,自下而上为卡东组、桑秀组和日莫瓦组。其中桑秀组指主体 岩性为碎屑岩夹火山岩的一套地层组合,相当于原甲不拉组底部的一段岩性,其原意分 上、下段,下段为灰色、蓝灰色粗、细晶质安山岩(局部为英安岩)夹灰色硅质页岩,厚50m;上段为灰色、灰绿色粉砂质页岩夹薄层砂岩,富含菊石动物群,厚150m。该组 底部与下伏卡东组顶部灰色粉砂质、钙质页岩呈整合接触,厚200m。在卡东村西地区富 产菊石类化石Haplophylloceras aff strigile,Hsubstrigile,Pterolytoceras exoticus,Phylloceras serum,Neocosmoceras subhookeri,N aff hystricoidum,Calliptychoceras walkeri,C calliptychus,C constrictus,Thurmanniceras kingi,Sarasinella nagarzensis,Neocomites theodorji,N montanus,N indomontanus,Kilianella cf sublaevis,K roubaudi,Olcostephanus cf sublaevis,Valanginites xizangensis等。浪卡子县林西剖面桑秀组页岩中含钙质超微化石 Calcicalathina oblongata,Speetonia colligata,Diazomatolithus lehmanii,Polycostella senaria,Watznaueria barnesae等。
桑秀组主要分布于浪卡子县多久乡、工波学区和绒多区一带,岩性比较稳定,为正常 浅海相沉积伴有火山喷发,厚200~250m。区域上该组与下伏卡东组整合接触。
王乃文(1983)对羊卓雍错地区的中生代地层做过系统报道,将侏罗系—白垩系界 线置于其新建的“卡东组”与“桑秀组”之间。陕西省区域地质调查队(1994)将原 “卡东组”上段和“桑秀组”下段重新组合为新的“桑秀组”。安徽地调院(2004)又将 其“桑秀组”来包括王乃文定义的“桑秀组”全部及“卡东组”顶部地层。
本书认为,如果不考虑这套火山岩层,江孜和浪卡子两地区的维美组和甲不拉组虽存 在一些相变,但基本可以直接对比,并且相同使用维美组和甲不拉组的定义。根据浪卡子 地区大套火山岩层的发育特征,可将维美组砂岩之上的这套含大量火山岩夹层的火山-沉 积地层用桑秀组来代表。新定义的桑秀组的下部为黑色页岩,与下伏维美组砂岩整合接 触;上部为沉积-火山岩层,火山岩与上覆甲不拉组含砾粉砂岩和页岩直接接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