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是现代社会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各行各业对塑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塑料的研发和生产过程都需要通过测试来衡量材料性能、判断产品能否满足日益严格的要求。常见的性能测试包括:
塑料材质样品检测
常规性能:
密度/硬度 吸水率/含水率 水蒸气透过率 气体透过率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指数
机械性能:
拉伸性能 冲击性能 弯曲性能 压缩性能 撕裂性能 磨耗性能
热学性能:
熔融指数/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 热变形温度/维卡软化点
熔融焓/结晶焓/氧化诱导期/比热容 线性热膨胀系数 导热系数
电性能:
绝缘材料表面和体积电阻率 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因数 介电强度、击穿电压 漏电起痕
光学性能:
透光率 雾度 光泽度 色差
燃烧性能:
水平燃烧 垂直燃烧 极限氧指数 针焰测试 灼热丝燃烧
成分分析 :
主成分定性/定量分析 全成分定性/定量分析 材料一致性比对 物质鉴定 异物分析/失效分析 玻纤含量/灰分含量
老化测试 :
快速紫外灯/氙灯/卤素灯/碳弧灯老化测试 中性盐雾/酸性盐雾/铜离子加速盐雾测试 交变盐雾/循环盐雾测试 冷凝测试 100%湿度测试
高温/低温/温湿循环/温度冲击测试
标准曲线法测定杂质校正因子主成分和杂质的进样浓度要一样吗
不一样,标准曲线法测定杂质校正因子主成分和杂质的进样浓度可能不同。校正因子是基于目标物质(主成分)检测结果和不同进样浓度时实测值之间的相对差异,以确定各进样浓度下实际检测值之间的差异及校正系数,以实现对杂质的准确测定。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的具体方法:
高分子材料剖析是利用现有的仪器分析手段,对高分子材料的主成分以及其填料、增塑剂等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主要包括:
高分子材料主成分鉴定、橡胶种类鉴定、高分子材料成分剖析、无机填料测试等。
常见的需要测试的产品有:
塑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PVC)、聚苯乙烯(PS)、聚氨酯(PU)、聚酰胺(PA)、聚甲醛(POM)、聚苯醚(PPS)、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对苯二乙二醇酯(PET)等。
橡胶:氯丁橡胶(CR)、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丁基橡胶(IIR)、丁腈橡胶(NBR)、乙丙橡胶(EPM)等。
纤维:棉、麻、毛天然纤维,黏胶纤维等合成纤维。
涂料剖析:油脂漆、天然树脂漆、酚醛漆、沥青漆、醇酸漆、氨基漆、硝基漆、过氧乙烯漆、环氧漆等。
有机溶剂剖析:油漆稀释剂,脱漆剂,电子电器行业使用的清洗剂和溶剂等。
其他材料剖析:助焊剂、表面活性剂等
案例1
高分子材料主成分定性
主成分定性主要是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材料进行测试,获取其红外光谱,通过分析其出峰位置的所属的官能团,并对照其标准谱图,判断样品所属的高分子类型。例如:
由红外光谱结果可知,339201cm-1 处的强吸收峰谱带为-OH 的伸缩振动吸收,C=O伸缩振动的吸收在173268cm-1 ,126763cm-1处是包含苯环碳的C-C-O不对称伸缩振动,112432cm-1和106929cm-1处的双峰为O-CH2-CH2的伸缩振动吸收。3000~2800cm-1为饱和C-H的伸缩振动区域,>3000cm-1处的小峰为饱和C-H伸缩振动。1500~1300cm-1之间为CH3和CH2 的弯曲变形振动区域。74271cm-1处的吸收峰为苯环的邻位双取代吸收。通过比较样品图谱与标准图谱可知,样品的主成分为醇酸树脂。
案例2
橡胶种类鉴定
橡胶鉴定主要是依据《GBT 7764-2001 橡胶鉴定 红外光谱法》标准方法,通过热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样品进行进行测试,获取目标样品的红外光谱图,通过分析其出峰位置的所属的官能团,并对照其标准谱图,判断样品所属的橡胶种类。
存在高度相关就能做,否则就得做出KMO表再做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他发现学生的各科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一科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其他各科成绩也比较好,从而推想是否存在某些潜在的共性因子,或称某些一般智力条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
本节所研究的主要是基于像元级的遥感变化信息检测方法。当今国内外常用的遥感变化信息检测方法主要有分类后比较法、代数运算法、光谱特征变异法、主成分分析法等。
( 一) 光谱特征变异法
光谱特征变异法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遥感变化信息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将两时相遥感影像的相关波段进行融合、组合,如果地物类型发生了变化,该区域的光谱就会发生变异或突变,与周围地物失去协调性,使得能通过肉眼识别出来。该方法容易受到研究区域地物光谱特征的影响,可能会丢失细小的变化图斑,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总体效果良好 ( 冯德俊,2004) 。
图 4 -8 HIS 融合法结果
把研究区震前 IKONOS 的全色波段影像和震后QuickBird 的多光谱影像运用光谱特征变异法中的 HIS进行了融合,结果见图 4 -8。从图中可以看出,没有发生变化的区域光谱特征和分辨率都得到了加强 ( 空间分辨率变为 1m) ,其中水体、河流为蓝色,山地为褐色,植被信息为绿色,白色区域明显与四周的地物和背景信息光谱不协调,这就是发生变化的区域。
( 二)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在遥感变化信息检测中使用很多,一般能够取得很好的检测效果,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影像内部各波段间的相关性,提高变化信息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图 4 - 9 为 IKONOS 融合后影像与 QuickBird 融合后影像求差并取绝对值后进行主成分变换的第一个主成分图像。由主成分变换的特性知道,变换结果的第一分量集中了影像绝大部分的变化信息,而其他分量则主要反映了波段之间的差异性。第一分量就代表着变化信息。图 4 -9 中白色区域为发生变化的区域。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遥感变化信息检测方法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 ① 由于主成分变换所得到的各个分量往往失去了原有的物理意义,所以还需要参考其他数据来分析地物类型变化与否及其因果关系。② 主成分分析 ( PCA) 是基于二阶统计的方法,只有在信号的统计分布满足高斯分布的条件下,才能完全消除信号间的相关性,而对于非高斯信号则只能去除信号间的二阶相关性 ( 钟家强、王润生,2006) 。在多时相遥感影像中,各种地类的光谱特性几乎都不能满足高斯分布,因此经过主成分变换后的各成分图像间仍然存在高阶相关性,而这些相关信息会直接影响到变化信息的检测和提取。由于这个原因,在做主成分分析时,常常导致把这些高阶相关信息转变为噪声,如图 4 -9 所示,白色的 “斑点”遍布整个分量影像,又和变化信息掺杂在一起 ( 变化的区域也为高亮的白色) ,这使得在提取真正变化信息的时候遇到困难,如何有效地消除多时相图像间的高阶相关信息,避免这些 “伪变化”的噪声,对于变化信息的检测和提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的
至于你的数据只提取了一个主成分,有可能是数据有问题,当然也有可能的确是这些变量之间本身就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所以主成分分析只提取一个主成分就能够代表你目前的这些变量了,没必要太奇怪,你可以做一下这些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看相关性如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