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这样理解的,不是马赛克,马赛克只是一个个方格子,毫无而美学规律色和艺术性,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也就是说根据你的想象、创意、色彩心理感觉、以及实体的一些形体或者历史因素、色彩比例加以提取,并加以组合做成的。
步骤的话要看你要做什么养的色彩构成了,是根据某一实体提取元素进行色彩构成,还是主观创作。不过估计你们有可能是根据某一实体来做(如果不是的话,其实你可以用这个来做,第一次有参照会比较有思路),比如一栋红顶小木屋,可以提取的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甚至是圆形等,然后将基本图形进行扭曲、减缺、叠加、组合等手法进行塑造以后,根据它们在房屋中出现的比例,分配在你构成中的比例,色彩也是同样的道理。
还有一个更初步的,就是九宫格配色法。九宫格配色法其方法是:将画面分成九个格子进行综合性配色练习。在配色训练中,学生所考虑的重点是:色调的差别,以及在明度、纯度及色相上要有一定的跨度。题材可由学生有目的的选择,这样不但有利于进行多方面的色彩练习,还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要点是:在配色练习中紧紧围绕色彩构成美的本质即对比协调来进行。其教学目的是:全面认识色彩语言,掌握色彩构成美的规律。
敦煌壁画具有独特的色彩体系,是敦煌美学的内容构成要素之一。研究敦煌壁画的色彩构成方式,有助于更深刻地认知敦煌艺术。本文试图从宏观上把握敦煌壁画的色彩构成特色,旨在通过具体研究来了解敦煌壁画色彩构成的内在逻辑,深度解读敦煌壁画的形式构成因素,为当代艺术创作、设计中对色彩的运用提供借鉴参照,以更好地传承传统经典艺术
1、色彩的本质(色彩产生的原因)
色彩是光波和视觉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弄懂色彩的本质,得先搞清楚光的特性,如光的波动性等。
2、电磁波的特性
光波具有二种特性:既有 波动性 ,又有 粒子性 。
光波的最高点叫做波峰,最低点叫做波谷,二者的垂直距离叫做振幅,这也是一个点上下位移的最大值;两个波峰或者波谷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光波沿着前进的方向高速运动。
振幅越大,能量越大,频率越高。
光速是固定的,它是一个常数,这种情况下,单位时间(比如1秒)通过一个点的波峰数量就是频率。光速是c,波长是λ,那么c/λ就可以了理解为1秒中经过了多少个波长,这就是频率,使用 ν表示,频率的单位是Hz(赫兹)。
3、电磁波谱
在电磁波谱中,从上到下,波长递增,波频递减。
我们人类能够看见的电磁波仅仅只是其中一小段,其他部分我们是看不见的,我们把人类能够看见的波段称之为 可见光 。可见光对应的这段波谱,我们称之为 可见光谱 。
光也是电磁波,只不过因为我们能够看见它,因此专门叫做 光波 。紫外线的波长低于紫光,红外线的波长大于红光。
4、可见光谱(单色光)
从红光到紫光,这一范围内的可见光谱中,每一条电磁波都是单色的。
人类可以感知的这一小段电磁波谱,被称之为“ 可见光谱 ”,可见光谱之外的电磁波,人眼是无法感知的。
5、牛顿的色散实验
该实验说明了太阳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多种单色光组成的。牛顿将这个实验反过来做,将7种单色光通过凸面镜又重新聚合成了白色的太阳光。结论: 白色的太阳光是多种单色光组合而成的,它们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
(1)为什么会发生光的色散?
因为频率不同的电磁波,其折射率也不同。因此,当太阳光进入三棱镜时,由于7种单色光的波长(频率)不同导致折射率不同,它们通过棱镜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折,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分散了。
(2)关于波的折射
当电磁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时候,就会发生折射,波长越长折射率越低,反之越高。
可见光谱中红光的波长最长,蓝色与紫色最低,每当阳光从真空中进入大气层的时候,红光的折射率低,能够很好地穿透大气层;而蓝色波长较小则会在大气层中不断被折射,最终让大气层显影成蓝色,这就是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原因;紫色的波长最低,在经过多次折射和吸收之后,已经可以忽略了。
1、光的反射
如果没有光的反射特征,就不会有反射光进入我们的视觉系统,那么我们的眼前将一片漆黑。
2、光的漫反射
物体的表面并非绝对光滑水平的,因此光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这就是漫反射。漫反射与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光的镜面反射
在绝对光滑的平面上发生反射,入射光平行入射,反射光平行反射。因此,你可以看到光源的真实面貌,却看到不镜面物体上的任何信息。生活中,反光的黑板就属于镜面反射。
4、光的折射
光(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在发生反射的同时,还会发生光的折射。波长越长,折射率越低。
5、光的吸收
光线抵达物体表面时,并非只有反射和折射。物体表面还会对光线进行吸收。吸收的规则取决于物体材质和光线。因此在相同的光源下,我们可以看到多姿多彩的物理世界。
物体本身是没有颜色的,我们能看到物体的颜色,是因为光的反射、漫反射。被反射的光波进入到人的视觉系统后,是由大脑来识别颜色的,这是人类的主观感受 。
1、人类的视觉系统
人类的眼球是一个十分复杂精密的器官,当可见光谱进入我们的眼球时,光通过瞳孔,最终会在视网膜上成像。
在视网膜上有两种非常重要的细胞,一种是视杆细胞,一种是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可以感知到微弱的光线刺激,但是不能感知为色彩,它感知的是光的明暗,我们能够在黑夜中借助微弱的光线看到物体就是视杆细胞的功劳,在这方面猫科动物则远远强于我们,它们能够在黑夜看清猎物。
视锥细胞感知了色彩。这种细胞接受了电磁波的刺激,并将刺激信号传递给了视神经,大脑便能感知为色彩。进一步讲,这种细胞可以感受红、绿、蓝三种光波。
有些生物是可以感知人类无法感知的电磁波谱,它们的视觉系统也比我们发达。所以啊,尽管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是每个生物眼中却是一个独一无二、多彩各异的世界。
2、光的本质 与 色彩的本质
光的本质,即电磁波。理解了人类的视觉感知系统后,你就理解了色彩的本质。你看到的世界,是光和视觉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这便是色彩的本质。
点光源: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我们可以把太阳看成是“点光源”。
漫反射:物体表面并非绝对光滑,发生漫反射,因此天花板等地方被照亮。
光的吸收:每次漫反射,物体表面都会对光线有不同程序的吸收。因此光线会不断变弱。
漫反射与光的吸收:天花板和地面反射的光线再次发生漫反射,因为房间里各种物体表面材质的缘故,它们都在吸收光线,这种漫反射和吸收不停地进行下去,直到这些光线被全部吸收,阳光中的色光能量渐渐降低,最终超出人眼的可见强度。
现实中不止一处光源。光线在物体表面的漫反射处处可见,这些漫反射会再次发生,直到强度不足以被感知。
观察与实践:观察是最好的设计学习方法,你身边有太多的案例可以分析,养成这种习惯,你会得到更多启示。每当你分析一个事物的时候,你可以随手把他们画下来。但是这需要绘画技法吗?不,并不需要,你不需要会绘画,事实上是,如果你经常性地按照这种方式实践,你会发现你会绘画了,尽管比不上专业的艺术家们,但是,利用绘画进行想法的表达则完全驾轻就熟了。
镜面高光:上图 1 处发生了镜面反射,导致南瓜表面的信息丢失,即“镜面高光”。(光源与物体之间会形成镜面高光)
锐利的阴影:上图的南瓜,其阴影十分锐利,且阴影距离南瓜非常近。这是高强光所致。
3D建模:在计算机上进行3D建模,对光与影的实践。
1、阴影是如何产生的?
阴影总是躲在光线的背后。每当物体挡住光线,就会在自己身后形成阴影。
2、多光源下的阴影
因为有了多个光源,每个光源都将各自下方的阴影照亮,因此这两个阴影会变得比原先更明亮,边界也更模糊。如果我们继续增加灯光,阴影会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不可见,手术台上的无影灯就是利用这个方法来降低几乎所有阴影,以便医生能够看清楚病人的手术部位。每个灯光都将彼此产生的阴影照亮。
3、锐利的阴影
由于阳光的强烈和平行入射所致,产生了非常明显的锐利阴影。此时其他光源,如大气环境的光源对人的刺激不足,我们忽视了这部分光源形成的弱阴影。
4、漫反射下的阴影
漫反射灯光的方向千变万化,导致阴影也在不同的方向形成,并且漫反射灯光在被吸收,因此,阴影在衰减,形成了一种阴影的渐变效果。在漫反射灯光的影响下,阴影离物体越远,越模糊。
5、柔和的阴影
为了得到柔和的阴影,我们需要多光源。越靠近南瓜的底部,阴影表现愈加强烈。
6、动态吸收
阴影能够动态吸收,形成形状和距离。阴影是距离的艺术。它教会了人们分辨世界的棱角和物体之间的距离。
参考资源 : 每天十分钟,成为设计师
EDN 2019年06月14日
Ⅰ 色彩构成专业主要课程是什么
构成推理
色彩对比
感 彩构成
Ⅱ 设计色彩课的课程小结
理解了色彩三要素的性质,知道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懂得无论是写生色彩还是主观色彩放到色彩这个大主题中,其基本规律是一致的,明白色彩感觉这种视觉表象固然重要,但要构架一个完整的色彩画面,光凭感觉是远远不够的。色彩是从自然表象中抽象出来的,有如数学般的严密逻辑和构成要素的学问,那么色彩构成知识就是构成一张画面的框架和骨骼,通过慢慢体会,使色彩构成知识映射到自己的画面,发挥作用。
Ⅲ 色彩构成大学课程所需要准备的材料
水粉颜料,排笔,颜料刷子,颜料盒,水粉纸,铅笔,尺子,洗笔用的杯子,等等,我们上过这个课,不用担心,很有意思的。但是设计和画图时需要天赋的,不要强求
Ⅳ 在包豪斯是谁创立的色彩构成专门的课程只要答案就好!不要给我复制一大堆东西!谢谢啦~
德国 魏玛由格罗皮乌斯
Ⅳ 什么是色彩平面构成
平面色彩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统一编号)
课程名称:平面色彩构成 学分:25
学 时:40 课程性质:必修课
实用专业:工业设计
一、课程教学目标
平面、色彩构成是现代视觉艺术的基础理论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造型、配色能力、训练对形式、色彩规律的掌握和运用,更重要的是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和造型观念,达到丰富艺术想象力和启发创造力之目的。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概述
设计构成内容及发展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形式美法则和美、线、面的构成
第三章 构成法则
重复近似构成、渐变发射构成、空间构成、打散构成
第四章 认识色彩
色彩,色彩的本质,色彩的要素
第五章 色彩混合 中性混合 加法混合 减法混合
第六章 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的关系
邻近对比、补色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等
第七章 色彩调和 类似调和 对比调和
第八章 色彩心理和色彩象征
第九章 肌理 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
三、教学安排及方法
课程主要内容 讲课课时 课内外学时比 作业量及批改要求 实践环节
第一章 概述 2 1:0 每章至少有一个作业,共计八个大作业
第二章 平面构成中的形态要素 4 1:1
第三章 平面构成设计的构成形式 10 1:2
第四章 认识色彩 4 1:1
第五章 色彩的混合 4 1:1
第六章 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的关系 4 1:1
第七章 色彩调和 4 1:1
第八章 色彩心理和色彩象征 4 1:1
第九章 肌理 4 1:1
Ⅵ 谁能推荐关于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三本经典教材
作者 书名 出版社
陆叶 平面构成 中国纺织出版社
辛华泉 色彩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
徐时程 立体构成 清华大学出版社
我用的这三本书觉得还不错,仅供参考。
Ⅶ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练习什么能力的呀
通过具体的构成练习使学习认识和理解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规律,主要练习学习版者的设计、理权解和创意构思方面的能力,三大构成是学习美术、艺术类院校必须学的课程,是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三大构成理论和各种基本概念,学习三大构成基本要素的构成规律及其形式法则,学习各种构成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使学习者掌握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装饰色彩的基本规律,形成现代设计观念和审美意识。主要内容:介绍优秀图案作品及其文化背景与发展史,平面构成理论和概念,平面构成基本要素点、线、面的构成及其形式法则,多种平面构成关系的设计练习;现代色彩理论、色彩的特性,各种色彩构成规律和练习;立体构成理论和概念,立体造型基本要素,线材、面材、块材以及综合构成及其形式法则,立体构成的应用设计,不同材料、工具与多种工艺制作方法。
平面构成用在各种平面设计当中,色彩构成提高你的色彩搭配能力,立体构成主要用在雕塑,建筑等方面,三大构成的学习可以提高整体的审美水平和对艺术的理解,不是单一的,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三大构成的影子就看你发现没有。
好好学吧,祝你成功,我也在学。
Ⅷ 网络课程有哪些内容构成,构成关系是什么
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1、平面构成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线,描绘形象。它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2、色彩构成是使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它的基本方法,并具有较强的构成表现能力。 3、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之一,是使用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的过程。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是点、线、面、体、色彩和空间诸方面。它的形成要素,仍然是形式美诸法则,如对比调和、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创造意境
Ⅸ 请帮忙推荐一本色彩理论方面的书和构成(平面,色彩,立体)应该看的书,对我学习有帮助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略)
自学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赵家祥编 1999年版 经济科学出版社
2 理论概论(略)
自学教材:《 理论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钱淦荣编 1999年版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略)
自学教材:《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巩献田编 2000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4大学语文(专)(略)
自学教材:《大学语文(应用专科)》(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徐中玉编 1994年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设计概论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内容为: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的艺术特征、科技特征和经济特征,设计的中西发展源流,设计的各类型以及室内设计的基本特点,设计师的各种类型,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和社会职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了解设计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其及基本特征,了解设计的历史发展源流和主要风格演变,了解设计分类及其室内设计的特征,了解室内设计师的基本素质及基本技能要求,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自学教材《设计概论》(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设计学科教学丛书)
荆雷编 1998年第一版 河北美术出版社
参考教材:《设计学概论》(文化部全国高等艺术教育"九五"规划重点教材)
尹定邦编 2000年3月版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6素描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内容为:整体的观察方法、构图与透视规律;准确描绘能力的训练;结构分析能力的训练;立体表现能力的训练;构想能力的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素描的基本规律和表达技巧,达到眼、脑、手的统一,提高对形体的描摹、塑造和表现能力。并在素描造型基础学习中,重视对用线艺术、疏密处理、明暗节奏、画面构架、材质肌理等抽象美感因素的体验。为培养空间构想能力、创造能力打下基础,最终为专业设计服务。
自学教材:《从素描走向设计》
王中义等编 2000年3月版 中国美院出版社
7色彩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内容为:整体的观察方法,透视规律的认知,运用色彩色调描绘、塑造形体和进行空间关系表现的训练,水粉技法的应用训练,构图能力的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试者初步掌握色彩画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技巧,能够运用水粉画的干湿等画法,以及不同的色彩与色调塑造、表现各种形体及其空间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色彩、色调的表现力,对画面的疏密、明暗、肌理以及节奏等形式美感有所体验和认知,并掌握一定的构图及用笔等技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提高学生的色彩艺术方面的审美能力、形体的塑造能力和空间构想等方面的能力。
自学教材:《新水粉表现实技》
黄亚奇等编 1994年4月第一版 辽宁美术出版社
8构成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构成为本专业的设计基础课。课程内容为: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构成及其形式法则:对称和平衡、重复和群化、节奏和韵律、对比、变化、调和、统一、破规、特异、肌理。
二、色彩构成:色彩物理学、色彩与生理、色彩的混合、色彩的三要素与色立体,色彩与心理、色彩对比、色彩调和。
三、空间构成原理:基本空间力象、内空间的构成、外空间的构成、内空间和外空间的关系、艺术空间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在构成理论指导下,通过大量的构成实践,增加对平面、色彩、空间的感性知识、为进入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自学教材: 《构成艺术》 赵殿泽编 1987年第一版 辽宁美术出版社
《色彩构成》 赵国志编 1989年第一版 辽宁美术出版社
《空间构成》 辛华泉编 1992年第一版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参考教材: 《形态构成学》 辛华泉编 1999年第一版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建筑构成》 南舜薰等编 1990年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表现图技法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内容为:室内设计表现图的绘画特点及绘制程序,室内设计表现图基本要素,室内设计表现图的基本技法,分类技法(水粉技法、水彩技法、喷绘技法、电脑表现技法、马克笔技法),综合表现技法以及快速表现技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熟悉室内设计表现图的绘画特点,了解绘制程序,掌握一定的表现技法,为今后的室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学教材:《表现技法》
刘铁军等编 1999年6月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教材:《室内设计表现图技法》 符宗荣编 1999年10月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土木工程制图
土木工程制图是研究用投影法原理绘制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专业基础课。施工图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工程界称为共同技术语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应考者认识、掌握和运用工程语言绘制和知识读工程图。对空间的几何问题基本具有图解能力。本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和工程制图两部分,其中画法几何部分主要叙述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工程制图部分除着重讲述制图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之外还简要介绍了一些有关专业图(如房屋图、道桥图等)的图示特点。
自学教材:《土木工程制图》(全国高教自考指导委员会组编)
宋兆全编 2000年6月 武汉大学出版社
11建筑设计基础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内容:建筑概论,建筑基本构成要素及系统,中国古代建筑,外国古代建筑,外国近现代建筑,建筑的技法和艺术,设计方法入门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应考者了解建筑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并通过若干课题设计,初步了解建筑设计的方法及过程,加深对建筑空间的认识,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自学教材:《建筑初步》清华大学
田学哲编 1999年12月第二版 建工出版社
参考教材:《建筑概论》
沈福熙编 1994年8月第一版 同济大学出版社
12装饰材料与构造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为:装饰材料性能与施工工艺,材料的连接与固定,建筑构造设计、装饰构造设计,包括外墙面、幕墙、地面、顶棚、楼梯、门窗及特种构造的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了解室内装修时候的特点、构造、材料和工艺,便于确立合理的装修方案,为科学的选材和准确体现室内环境意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学教材:《建筑装饰构造》
韩建新编 1996年12月第一版 建工出版社
参考教材:《建筑装饰材料》
符蔡编 1994年第一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
13、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为:3Dstudio max和photoshop中基本命令及工具的使用,并运用以上软件进行室内空间分隔;家具及饰品的造型:常用装饰材料的绘制;室内灯光的运用及绘制;室内绿化的绘制。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设计及绘制室内完整效果图,并应用photoshop进行效果图的后期处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如何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室内空间的分隔;室内家具及饰品的绘制;光线及材料的表现,最终达到把设计思想及意图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完美便捷地表现出来。
自学教材《3Dstudio max 30和photoshop 50建筑装潢与室内设计》
吴嘉明编 2000年4月第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3Dstudio max 30教程》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photoshop 50基础教程》 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14室内设计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为: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及方法步骤,室内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特点,室内空间组织及界面处理,室内采光与照相、室内色彩与材质、室内绿化与庭园、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室内设计的基本类型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室内设计的方法,按照室内设计程序,运用各种处理手段,独立完成室内设计项目的任务。
自学教材:《室内设计原理》(上、下册)
来增祥等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上册:1996年10月第一版 下册:1997年6月第一版
参考教材:《室内设计程序》
郑曙(日易)编 1999年6月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5家具设计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为:从古典到现代的中外家具发展简史,家具工艺中的材料和结构类型,家具的尺度,家具造型的一般规律,包括家具的造型形态、色彩、质感、装饰和家具设计的造型形式法则。家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包括绘制三视图、彩色效果图、施工图和模型制作图。设计实例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理解家具设计的整体概念,领悟设计的本质,掌握设计的方法,启发设计者的思路。
自学教材:《家具设计》(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丛书暨高级培训教材)
李凤崧编 1999年6月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教材:《家具与陈设》
庄荣等编 1996年10月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展示设计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为:公共商业环境的展示设计,包括商业场所的功能分析,适当的照明布置,合理的人流疏导,格调鲜明的店面外饰和店堂形象等。专题展示和设施设计。文化展示方面如艺术展览和科技展览的展示形式及设施配置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了解展示设计的理论分析和展示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掌握展览空间构成的艺术手法,展示设计的技法与步骤,能掌握展示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媒体、新技术。能掌握展示设计彩图表现技法及工程制图和展示工程预算。
自学教材:《商业展示与设施设计》
汪建松编 1999年6月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教材:《展示设计》
沈祝华编 1999年第一版 山东美术出版社
17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为: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定额及应用,工程造价计算方法和程序,工程量计算,定额基价确定,工料分析,价差计算,各项取费计算,工程竣工结算编制及建筑装饰工程招标与投标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系统地掌握建筑装饰工程预算的方法和程序,能独立完成实际工程的预、决算任务。
自学教材:《建筑工程的概预算与决策》
何康微等编 1997年 同济大学出版社
参考教材:《建筑装饰工程参考定额及报价》
朱志杰等编 2000年第一版 中国计划出版社
色彩构成对平面设计专业的作用如下。
1、色彩构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2、在平面设计中,经常用到色彩中的色相环,但是说实话,色相环并不容易记忆,也不容易理解其中含义,因此可以举一些例子给大家,去理解其中含义,其实色彩最大的作用,就是利用不同的色彩搭配,烘托不一样的情景氛围,并针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受众群体,进行差异化配色,例如:在针对儿童的宣传物料中,适宜使用较为鲜艳、明度纯度较高的色彩,例如绿色、橙**等,在针对成年男性的宣传物料中,适宜使用深色系、灰色系,例如黑色、深蓝、灰色等,在针对坚果类食品包装的配色中,则适宜使用棕色,因为坚果的色彩普遍为棕色,棕色也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例如三只松鼠则使用棕色配色。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 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色彩与视觉的原理编辑本段 1光与色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1)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
(2)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2物体色
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 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
3、计算机色彩显示
我们知道物体的色彩是对色光反射的结果,那么,计算机显示器的色彩如何生成的?彩色显示器产生色彩的方式类似于大自然中的发光体。在显示器内部有一个和电视机一样的显像管,当显像管内的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流打在荧光屏内侧的磷光片上时,磷光片就产生发光效应。三种不同性质的磷光片分别发出红、绿、蓝三种光波,计算机程序量化地控制电子束强度,由此精确控制各个磷光片的光波的波长,再经过合成叠加,就模拟出自然界中的各种色光。 色立体及表色系编辑本段 1色立体
色立体是依据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变化关系,借助三维空间,用旋围直角坐标的方法,组成一个类似 球体的立体模型。它的结构经了比地球仪的形状,北极为白色,南极为黑色,连接南北两极贯穿中心的轴为明度标轴,北半球是明色系,南北半球是深色系。色相环的位置则赤道线上,球面一点到中心轴的重直线,表示纯度系列标准,越近中心,纯度越低,球中心为正灰。
色立体有多种,主要有美国蒙赛尔色立体、德国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日本色研色立体等。
2蒙赛尔表色系 色彩三要素及色彩对比编辑本段 <一>色相对比的基本类型
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弱,反之则对比越强。
1零度对比
(1)无彩色对比 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同很有价值。如黑与白 、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
(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 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 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
(3)同种色相对比 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姐妹色组合。如蓝与浅蓝(蓝+白)色对比,橙与咖啡(橙+灰)或绿与粉绿(绿+白)与墨绿(绿+黑)色等对比。对比效果感觉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
(4)无彩色与同种色相比 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和(3)类型的优点。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
2调和对比
(1)邻接色相对比 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
(2)类似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
(3)中差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
3强烈对比
(1)对比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120度左右,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成视觉疲劳。一般需要采用多种调和手段来改善对比效果。
(2)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180度,为极端对比类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眩目、响亮、极有力,但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幼稚 、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协调等不良感觉。
<二>明度对比的基本类型
两种以上色相组合后,由于明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明度 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定色彩方案感觉明快、清晰、沉闷、柔和、强烈、朦胧与否的关键。
其对比强决于色彩在明度等差色级数,通常把1——3划为低明度区,8——10划为高明度区,4——7划为中明度区。(图)在选择色彩进行组合时,当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距离在5级以上时,称为长(强)对比,3——5级时称为中对比,1——2级时称为短(弱)对比。据此可划分为九种明度对比基本类型
(1)高长调 如10:8:1等,其中10为浅基调色,面积应大,8为浅配合色,面积也较大,1 为深对比色,面积应小。该调明暗反差大,感觉刺激、明快、积极、活泼、强烈。
(2)高中调 如10:8:5等,该调明暗反差适中,感觉明亮、愉快、清晰、鲜明、安定。
(3)高短调 如10:8:7等,该调明暗反差微弱,形象不分辩,感觉优雅、少淡、柔和、高贵、软弱、朦胧、女性化。
(4)中长调 如4:6:10或7:6:1等,该调以中明度色作基调、配合色,用浅色或深色进行对比,感觉强 硬 、稳重中显生动、男性化。
(5)中中调 如4:6:8或7:6:3等,该调为中对比,感觉较丰富。
(6)中短调 如4:5:6等,该调为中明度弱对比,感觉含蓄、平板、模糊。
(7)低长调 如1:3:10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强烈,感觉雄伟、深沉、警惕、有爆发力。
(8)低中调 如1:3:6等,该调深暗而对比适中,感觉保守、厚重、朴实、男性化。
(9)低短调 如1:3:4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微弱,感觉沉闷、忧郁、神秘、孤寂、恐怖。
另外,还有一种最强对比的1:10最长调,感觉强烈、单纯、生硬、锐利、眩目等。
<三>纯度对比的基本类型
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纯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纯度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但因其较为隐蔽、内在,故易被。在色彩设计中,纯度对比是决定色调感觉华丽、高雅、古朴、粗俗、含蓄与否的关键。
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彩在纯度等差色标上的距离,距离越长对比越强,反之则对比越弱。
如将灰色至纯鲜色分成10个等差级数,通常把1——3划为低纯度区,8——10划为高纯度区,4——7划为中纯度区(图)。在选择色彩组合时,当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距离在5级以上时,称为强对比;3——5级时称为中对比;1——2级时称为弱对比。据此可划分出九种纯度对比基本类型。
(1)鲜强调 如10:8:1等,感觉鲜艳、生动、活泼、华丽、强烈。
(2)鲜中调 如10:8:5等,感觉较刺激,较生动。
(3)鲜弱调 如10:8:7等,由于色彩纯度都高,组合对比后互相起着抵制、碰撞的作用,故感觉刺目、俗气、幼稚、原始、火爆。如果彼此相距离离大,这种效果将更为明显、强烈。
(4)中强调 如4:6:10或7:5:1等,感觉适当、大众化。
(5)中中调 如4:6:8或7:6:3等,感觉温和、静态、舒适。
(6)中弱调 如4:5:6等,感觉平板、含混、单调。
(7)灰强调 如1:3:10等,感觉大方、高雅而又活泼。
(8)灰中调 如1:3:6等,感觉相互、沉静、较大方。
(9)灰弱调 如1:3:4等,感觉雅致、细腻、耐看、含蓄、朦胧、较弱。
另外,还有一种最弱的无彩色对比,如白:黑、深灰:浅灰等,由于对比各色纯度均为零 ,故感觉非常大方,庄重,高雅,朴素。
<四>色彩的面积与位置对比
形态作为视觉色彩的载体,总有其一定的面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面积也是色彩不可缺少的特 性。艺术设计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虽然色彩选择比较适合,但由于面积、位置控制不当而导致失误的情况 。
1色彩对比与面积的关系
(1)色调组合,只有相同面积的色彩才能比较出实际的差别,互相之间产生抗衡,对比效果相对强烈。
(2)对比双方的属性不变,一方增大面积,取得面积优势,而另一方缩小面积,将会削弱色彩的对比。
(3)色彩属性不变,随着面积的增大,对视觉的刺激力量加强,反之则削弱。因此,色彩的大面积对比可造成眩目效果。如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一般建筑外墙、室内墙壁等都选用高明度、低纯度的色彩,以减低对比的强度,造成明快、舒适的效果。
(4)大面积色稳定性较高,在对比中,对它色的错视影响大;相反,受它色的错视影响小。
(5)相同性质与面积的色彩,与形的聚、散状态关系很大的是其稳定性,形状聚集程度高者受它色影响小,注目程度高,反之则相反。如户外广告及宣传画等,一般色彩都较集中,以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
2色彩对比与位置的关系
(1)对比双方的色彩距离越近,对比效果越虽,反之则越弱。
(2)双方互相呈接触、切入状态时,对比效果更强。
(3)一色包围另一色时,对比的效果最强。
(4)在作品中,一般是将重点色彩设置在视觉中心部位,最易引人注目。如井字形构图的4个交叉点。
<五>色彩的肌理对比
色彩与物体的材料性质、形象表面纹理关系很为密切,影响色彩感觉的是其表层触觉质感及视觉 感受。
(1)对比双方的色彩,如采用不同肌理的材料,则对比效果更具情趣性。
(2)同类色或同种色相配,可选用异质的肌理材料变化来弥补单调感。如将同样的红玫瑰花印制在薄尼龙沙窗及粗厚的沙发织物上,它们所组成的装饰效果,既成系列配套,又具材质变化色彩魅力。
(3)绘画及色彩表现中,应用各种色料及绘具可产生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如水彩、水粉、油画、丙烯等各色颜料及蜡笔、麦当劳、钢笔、毛笔等各类画笔。
(4)同样的颜料采用不同的的手法创造出许多美妙的肌理效果,以强化色彩的趣味性、情调性美感。如拓、皴、化、防、拔、撒、涂、撒、涂、染、勾、喷、扎、淌、刷、括、点等上色手法。
<六>色彩的连续对比
(1)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视域之内色彩对比称为色彩的同时对比。这种情况 下,色彩的比较、衬托、排斥与影响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如在**纸张上涂一小块灰色,这种感觉越强,出现所谓的补色错视。再如在黑纸上涂一灰色小方块,白纸上涂一同样面积及深浅的灰色小方块,同时对比的视觉感受是黑纸上的灰色更显明亮,形成所谓的明度错视。
(2)色彩对比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视域、但又保持了快捷的时间连续性,自然数为色彩的连续对比。
人眼看了第一色再看第二色时,第二色会发生错视。第一色看的时候越长,影响越大。第二色的错视倾向于前得的补色。这种现象是视觉残像及视觉生理、心理自我平衡的本能所致。如医院中手术室环境及开刀医、护人员工作服都选用蓝绿色,显然是为了“中和”血液 红色,巧妙地利用色彩的连续对比,使医生注视了蓝绿色后,不但可减少、恢复视觉的疲劳,同时更易看清细小的血管、神经等,从而有利于保证手术进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色彩推移编辑本段 <一>色彩推移的特点和种类
色彩推移是将色彩按照一定规律有秩序地排列、组合的一种作品形式。种类有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纯度推移、互补推移、综合推移等。其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明亮感和闪光感,富有浓厚的现代感和装饰性,甚至还有幻觉空间感。
1、色相推移 将色彩按色相环的顺序,由冷到暖或由暖到冷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为了使画面丰富多彩、变化有序,色彩可选用色相环(似地球赤道),也可选用含白色或浅灰的色相环(似地球北半球的纬线),亦可选用含中灰、深灰、黑色的色相环(似地球南半 球的纬度)。
2、明度推移 将色彩按明度等差级系列的顺序,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一般都选用单色系列组合,也可选用两个色彩的明度系列,但也不宜择用太多,否则易乱易花,效果适得其反。
3、纯度推移 将色彩按等差级数系列的顺序由鲜到灰或由灰到鲜进行排列组合的一种渐变形式。互补推移是处于色相环通过圆心180度两端位置上一对色相的纯度组合推移形式。
4、综合推移 将色彩将色相、明度、纯度推移进行综合排列、组合的渐变形式,由于色彩三要素的同时加入,其效果当然要比单项推移复杂、丰富得多。
<二>色彩推移的基本构图形式
色彩推移是一种特殊的作品形式,其构图及形象组织亦有相应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
1平行推移 将色彩按平行的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或不规则进行等间隔或不等间隔条纹状、有秩序地安排、处理。
2放射推移
(1 )定点放射 又称日光放射、离心放射、画面应确定 一个或多个放射点,然后将色彩围绕入射点等角度或不等角度排列、组合。
(2)同心放射 又称电波放射,画面有一个或多个放射中心,将色彩从放射中心作同心圆、同心方、同心三角、同心多边、同心不规则等形象,向外扩散处理、安排。
(3)综合放射 将定点放射和同心放射综合在一个画面中进行组织、处理。
3综合推移 将平行推移和放射推移的手法同时出现、安排在一个画面中,使作品的形态形成曲、直、宽、窄、粗、细等对比,构图复杂、多变、效果更为丰富、有趣。但为防止产生散、乱、花、杂的弊病,画面一般只应有一个中心或主体,或一主一次,切忌多中心和多主体。
4错位、透叠及变形
(1)错位 有整体错位和局部错位两种情况 。整体错位是为了进行色相的冷暖对比、明度的明暗对比、纯度的鲜灰对比,将底、图的色彩作整体的、相反的排列。例如底色冷到暖,则图色暖到冷,底色明到暗,则图色暗到明,底色鲜 到灰,图色灰到鲜。
局部错位是处理有规则块状色彩排列时采用的方法。例如第一排用1、2、3、4号色,第二排用2、3、4、5号色,第三排用3、4、5、6号色等,每排错开一级或多级。有时,为了某种光感及立体感处理需要,也可同时向左右两边错位,例如第一排用1、2、3、4号色,左右第二排同时都用2、3、4、5号色作对称式错位。
(2)透叠 是一种当两个形体相重叠时,处理成两者都能显现形体、轮廓的表现手法。色彩透叠可产和透明、轻快的效果,趣味性和现代感很强。当底形和面形重叠时,如果设色相差级数小,则两者小有紧贴感。当色彩级数差增大时,则两者的空间感也随之增大而有远离感。
(3)变形 色彩推移的可变性及创造性开发余地很大,在掌握基本构图形式、凤色规律后进行种种变化,充分发挥个人的构思想象,将会产生无穷无尽的佳作。
变化的形式很多,例如定点放射的放射线一般都处理成直线,可作弧线变形处理,成有单向转动感的风车状,也可作双向交叉处理,则效果更复杂丰富等等。
《哈尔的移动城堡》影片的色彩设计经典情感表现
宫崎骏是继手冢治虫之后的有名的影视动画导演,他的作品被世界称为日本动画的标志。下面分析《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怎样运用色彩达到魔幻效果的。
(1)运用色彩表现和塑造人物性格
哈尔头发的色彩设计:哈尔的头发的颜色开始是金色的,象征忧郁的性格特征;索菲清洁浴室事件的发生,使哈尔的头发的颜色由金色变成了橘色,象征了痛苦,绝望;在发脾气到伤心的哈尔在索菲的劝解,安慰和帮助下,头发由橘色变成了黑色,象征了哈尔已经是天然爽朗的性格了。哈尔头发颜色的变化恰好反应了哈尔三种性格的转变。动画片中可以夸张,可以超出现实,这就是动画色彩的魅力。
(2)一种象征性功能色彩的巧妙应用
色彩有象征性功能,它随故事的发展而变化。火魔卡鲁西法的角色色彩设计就是如此。卡鲁西法的火焰模糊透明,是周围空间的光源,而最初卡鲁西法精力旺盛,形象在色彩设计上火焰纯度和明度较高;后来为了配合家庭气氛温馨,故事的发展,光泽及色彩形象上更注重稳重,加入了光源色和环境色,这样色彩与角色融于一体,充满温馨感。
参考资料:
不清楚可以再问,望采纳,谢谢~
色彩构成教育以掌握规律、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基本原则,以能力的培养为其重点。通过运用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进行教学,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与灵活的构思方法,通过对审美判断力的阐述,可引导学生对文化、风格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对构成方法的实践,可掌握色彩原理与制作技巧,了解和开拓现代艺术与设计色彩的新语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