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NH3.H2O,即是氨气溶解在水中的产物.
假如你是在农村你可以到肥料店去找有关化肥,比如氯氨等溶解在水中代替,要是城市的话一般家中就没什么可以代替了,尿中含有少量的氨气,乐意的话你可以用
氨水的化学式是:NH₃·H₂0。
制作方式及作用:
氨水,又称阿摩尼亚水,是氨的水溶液,主要成分为NH3·H2O,由氨气通入水中制得。氨水是实验室的重要试剂,主要用作分析试剂、中和剂、生物碱浸出剂、铝盐合成和弱碱性溶剂,也用于某些元素(如铜、镍)的检定和测定。
组成成分:
NH3·xH2O(NH3分子周围饱和蒸气压直接以氢键缔合的水分子有4个,则x=4)。这4个氢键中,氨分子作为“质子受体”并导致部分质子转移而表现出弱碱性的那个氢键N···H-O较强些。
其余3个都是氨分子作为“质子给体”却难发生质子转移的氢键O···H-N则稍弱些。为突出这一导致部分质子转移而表现出弱碱性的氢键N···H-O,总把氨的水合物(主要是NH3·4H2O )简作NH3·H2O。
分子:NH3、H2O、NH3·H2O;离子:NH4+,OH-和H+;其中 H2O(多)NH3(较少)NH4+(少) OH-(少) H+(很少) NH3·H2O(较多)。
氨水的物化性质:
1、挥发性:
氨水易挥发出氨气,随温度升高和放置时间延长而挥发率增加,且随浓度的增大挥发量增加。
2、腐蚀性:
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碳化氨水的腐蚀性更加严重。对铜的腐蚀比较强,钢铁比较差,对水泥腐蚀不大。对木材也有一定腐蚀作用。属于危险化学品,危规号82503。
3、不稳定性:
实验室中,可用加热浓氨水制氨或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混合的方法制氨气,其装置与操作简便,且所得到的氨气浓度较大,做“喷泉”实验效果更佳。由于氨水具有挥发性和不稳定性,故氨水应密封保存在棕色或深色试剂瓶中,放在冷暗处。
4、可燃性
氨水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氮气,故有前景做无害燃料。但是缺点是必须在纯氧气中燃烧。(燃烧现象:氨气在纯氧中燃烧,放出红光,发热,生成无色气体和无色液滴)。
氨气是无色的气体,能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氨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氨极容易溶于水生成氨水,呈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此外,氨还有还原性。氨有很广泛的用途,是制造化肥的重要原料。氨对地球上的生物相当重要,它是许多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
氨是氮和氢的化合物,分子式为NH3,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降温加压可变成液体,液氨是一种制冷剂。氨的主要用途是氮肥、制冷剂、化工原料。无机方面主要用于制氨水、液氨、氮肥(尿素、碳铵等)、铵盐、纯碱。有机方面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
氨对人体的眼、鼻、喉等有刺激作用,吸入大量氨能造成短时间鼻塞,并造成窒息感,眼部接触易造成流泪,接触时应小心。如果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氨也是所有药物直接或间接的组成。氨有很广泛的用途,同时它还具有腐蚀性。由于氨有广泛的用途,氨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之一,多于八成的氨被用于制作化肥。由于氨可以提供孤对电子,所以它也是一种路易斯碱。
氨氨: [ān] [ㄢˉ] 郑码:MYWZ,U:6C28,GBK:B0B1 五笔:RNPV 笔画数:10,部首:气,笔顺编号:3115445531 参考词汇: ammonia 化学式:NH3 电子式:如右图 三维模型一、结构:氨分子为三角锥形分子,是极性分子。N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 二、物理性质: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易液化,液氨可作制冷剂。以700:1的溶解度溶于水。 摩尔质量:170306 CAS: 7664-41-7 密度:06942 熔点:-7773 °C 沸点:-3334 °C 在水中溶解度:899 g/100 mL, 0 °C 偶极距:142 D 三、主要化学性质: 1、NH3遇HCl气体有白烟产生,可与CL2反应。 2、氨水可腐蚀许多金属,一般若用铁桶装氨水,铁桶应内涂沥青。 3、氨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产物是NO,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NH3也可以被氧化成N2。 4、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电离方程式 在水中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是弱碱 四、主要用途:NH3用于制氮肥(尿素、碳铵等)、HNO3、铵盐、纯碱,还用于制合成纤维、塑料、染料等。 五、制法: 1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1)原料气制备 将煤和天然气等原料制成含氢和氮的粗原料气。对于固体原料煤和焦炭,通常采用气化的方法制取合成气;渣油可采用非催化部分氧化的方法获得合成气;对气态烃类和石脑油,工业中利用二段蒸汽转化法制取合成气。 (2)净化 对粗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氢气和氮气以外的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精制过程。 ① 一氧化碳变换过程 在合成氨生产中,各种方法制取的原料气都含有CO,其体积分数一般为12%~40%。合成氨需要的两种组分是H2和N2,因此需要除去合成气中的CO。变换反应如下: CO+H2O→H2+CO2 ΔH =-412kJ/mol 由于CO变换过程是强放热过程,必须分段进行以利于回收反应热,并控制变换段出口残余CO含量。第一步是高温变换,使大部分CO转变为CO2和H2;第二步是低温变换,将CO含量降至03%左右。因此,CO变换反应既是原料气制造的继续,又是净化的过程,为后续脱碳过程创造条件。 ② 脱硫脱碳过程 各种原料制取的粗原料气,都含有一些硫和碳的氧化物,为了防止合成氨生产过程催化剂的中毒,必须在氨合成工序前加以脱除,以天然气为原料的蒸汽转化法,第一道工序是脱硫,用以保护转化催化剂,以重油和煤为原料的部分氧化法,根据一氧化碳变换是否采用耐硫的催化剂而确定脱硫的位置。工业脱硫方法种类很多,通常是采用物理或化学吸收的方法,常用的有低温甲醇洗法(Rectisol)、聚乙二醇二甲醚法(Selexol)等。 粗原料气经CO变换以后,变换气中除H2外,还有CO2、CO和CH4等组分,其中以CO2含量最多。CO2既是氨合成催化剂的毒物,又是制造尿素、碳酸氢铵等氮肥的重要原料。因此变换气中CO2的脱除必须兼顾这两方面的要求。 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法脱除CO2。根据吸收剂性能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理吸收法,如低温甲醇洗法(Rectisol),聚乙二醇二甲醚法(Selexol),碳酸丙烯酯法。一类是化学吸收法,如热钾碱法,低热耗本菲尔法,活化MDEA法,MEA法等。 4 ③ 气体精制过程 经CO变换和CO2脱除后的原料气中尚含有少量残余的CO和CO2。为了防止对氨合成催化剂的毒害,规定CO和CO2总含量不得大于10cm3/m3(体积分数)。因此,原料气在进入合成工序前,必须进行原料气的最终净化,即精制过程。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最终净化方法分为深冷分离法和甲烷化法。深冷分离法主要是液氮洗法,是在深度冷冻(<-100℃)条件下用液氮吸收分离少量CO,而且也能脱除甲烷和大部分氩,这样可以获得只含有惰性气体100cm3/m3以下的氢氮混合气,深冷净化法通常与空分以及低温甲醇洗结合。甲烷化法是在催化剂存在下使少量CO、CO2与H2反应生成CH4和H2O的一种净化工艺,要求入口原料气中碳的氧化物含量(体积分数)一般应小于07%。甲烷化法可以将气体中碳的氧化物(CO+CO2)含量脱除到10cm3/m3以下,但是需要消耗有效成分H2,并且增加了惰性气体CH4的含量。甲烷化反应如下: CO+3H2→CH4+H2O ΔH=-2062kJ/mol CO2+4H2→CH4+2H2O ΔH=-1651kJ/mol (3)氨合成 将纯净的氢、氮混合气压缩到高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氨的合成是提供液氨产品的工序,是整个合成氨生产过程的核心部分。氨合成反应在较高压力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由于反应后气体中氨含量不高,一般只有10%~20%,故采用未反应氢氮气循环的流程。氨合成反应式如下: N2+3H2→2NH3(g) ΔH=-924kJ/mol 2合成氨的催化机理 热力学计算表明,低温、高压对合成氨反应是有利的,但无催化剂时,反应的活化能很高,反应几乎不发生。当采用铁催化剂时,由于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以显著的速率进行。目前认为,合成氨反应的一种可能机理,首先是氮分子在铁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化学吸附,使氮原子间的化学键减弱。接着是化学吸附的氢原子不断地跟表面上的氮分子作用,在催化剂表面上逐步生成—NH、—NH2和NH3,最后氨分子在表面上脱吸而生成气态的氨。上述反应途径可简单地表示为: xFe + N2→FexN FexN +〔H〕吸→FexNH FexNH +〔H〕吸→FexNH2 FexNH2 +〔H〕吸FexNH3→xFe+NH3 在无催化剂时,氨的合成反应的活化能很高,大约335 kJ/mol。加入铁催化剂后,反应以生成氮化物和氮氢化物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为126 kJ/mol~167 kJ/mol,第二阶段的反应活化能为13 kJ/mol。由于反应途径的改变(生成不稳定的中间化合物),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因而反应速率加快了。 3催化剂的中毒 催化剂的催化能力一般称为催化活性。有人认为:由于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一旦制成一批催化剂之后,便可以永远使用下去。实际上许多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其活性从小到大,逐渐达到正常水平,这就是催化剂的成熟期。接着,催化剂活性在一段时间里保持稳定,然后再下降,一直到衰老而不能再使用。活性保持稳定的时间即为催化剂的寿命,其长短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条件而异。 催化剂在稳定活性期间,往往因接触少量的杂质而使活性明显下降甚至被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催化剂的中毒。一般认为是由于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被杂质占据而引起中毒。中毒分为暂时性中毒和永久性中毒两种。例如,对于合成氨反应中的铁催化剂,O2、CO、CO2和水蒸气等都能使催化剂中毒。但利用纯净的氢、氮混合气体通过中毒的催化剂时,催化剂的活性又能恢复,因此这种中毒是暂时性中毒。相反,含P、S、As的化合物则可使铁催化剂永久性中毒。催化剂中毒后,往往完全失去活性,这时即使再用纯净的氢、氮混合气体处理,活性也很难恢复。催化剂中毒会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工业上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要把反应物原料加以净化,以除去毒物,这样就要增加设备,提高成本。因此,研制具有较强抗毒能力的新型催化剂,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4我国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情况 解放前我国只有两家规模不大的合成氨厂,解放后合成氨工业有了迅速发展。1949年全国氮肥产量仅06万吨,而1982年达到10219万吨,成为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近几年来,我国引进了一批年产30万吨氮肥的大型化肥厂设备。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上海吴泾化工厂也是年产30万吨氮肥的大型化肥厂。这些化肥厂以天然气、石油、炼油气等为原料,生产中能量损耗低、产量高,技术和设备都很先进。 5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研究 目前,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是固氮酶活性中心结构的研究。固氮酶由铁蛋白和钼铁蛋白这两种含过渡金属的蛋白质组合而成。铁蛋白主要起着电子传递输送的作用,而含二个钼原子和二三十个铁和硫原子的钼铁蛋白是络合N2或其他反应物(底物)分子,并进行反应的活性中心所在之处。关于活性中心的结构有多种看法,目前尚无定论。从各种底物结合物活化和还原加氢试验来看,含双钼核的活性中心较为合理。我国有两个研究组于1973—1974年间,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含钼铁的三核、四核活性中心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固氮酶的一系列性能,但其结构细节还有待根据新的实验结果精确化。 国际上有关的研究成果认为,温和条件下的固氮作用一般包含以下三个环节: ①络合过程。它是用某些过渡金属的有机络合物去络合N2,使它的化学键削弱;②还原过程。它是用化学还原剂或其他还原方法输送电子给被络合的N2,来拆开N2中的N—N键;③加氢过程。它是提供H+来和负价的N结合,生成NH3。 目前,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工作的一个主要困难是,N2络合了但基本上没有活化,或络合活化了,但活化得很不够。所以,稳定的双氮基络合物一般在温和条件下通过化学还原剂的作用只能析出N2,从不稳定的双氮络合物还原制出的NH3的量相当微少。因此迫切需要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以便找出突破的途径。 固氮酶的生物化学和化学模拟工作已取得一定的进展,这必将有力地推动络合催化的研究,特别是对寻找催化效率高的合成氨催化剂,将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氨 药物名称: 氨 药物别名: 暂无 英文名称: Ammonia 药物说明: 稀氨溶液〔典〕(Dilute Ammonia Solution):每100ml中含氨10g,为无色的澄清液体;有刺激性特臭,呈碱性反应。对昏迷、麻醉不醒者,嗅入本品有催醒作用。亦用于手术前医生手的消毒,每次用本品25ml,加温开水5L稀释后供用。 主要成分: 暂无 性状特征: 暂无 功能主治: 吸入或口服本品,可刺激呼吸道或胃粘膜,反射性兴奋呼吸和循环中枢。昏迷、醉酒者吸入氨水有苏醒作用,对昏厥者作用较好。外用配成25%搽剂作为刺激药,尚有中和酸的作用,用于昆虫咬伤等。 用法用量: 暂无 不良反应: 暂无 注意事项: 暂无 五、卫生标准 MAC(NH3)=30mg/m3 , 4411ppm; STEL(NH3)=35ppm IDLH(NH3)=300PPM ERPG 浓度(ppm) 危害 ERPG1 25 引起刺激作用 ERPG2 200 可引起永久性损伤 ERPG3 1000 可致死
氨(Ammonia,即阿摩尼亚),或称“氨气”,氮和氢的化合物,分子式为NH₃,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氨,水溶液又称氨水。降温加压可变成液体,液氨是一种制冷剂。氨也是制造硝酸、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氨对地球上的生物相当重要,它是许多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氨也是所有药物直接或间接的组成。氨有很广泛的用途,同时它还具有腐蚀性等危险性质。由于氨有广泛的用途,氨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之一,多于八成的氨被用于制作化肥。由于氨可以提供孤对电子,所以它也是一种路易斯碱。
氨水(Ammonium Hydroxide; Ammonia Water)又称氢氧化铵、阿摩尼亚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无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气味。由氨气通入水中制得,主要用作化肥
名称:氨水 分子式:NH3·H2O 分子量:35045 结构:水合氨分子是氨分子和水供给的氢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的。 CAS No:1336-21-6 国标编码:82503 危险标记:20(碱性腐蚀品)
[编辑本段]基本性质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熔点:-78℃ 蒸汽压:159kPa(20℃) 蒸气密度:(空气=1) 06 水中溶解度:完全互溶 比重:(水=1) 09 相对密度:氨含量越多,密度越小。质量分数28%的氨水相对密度091,35%的088。 电离常数:K=18×10ˇ-5(25℃) 稳定性:受热或见光易分解 其它:极易挥发出氨气。浓氨水对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并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弱碱性。
[编辑本段]主要性质
挥发性
氨水易挥发出氨气,随温度升高和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挥发率,且浓度的增大挥发量增加。
腐蚀性
氨水有一定的腐蚀作用,碳化氨水的腐蚀性更加严重。对铜的腐蚀比较强,钢铁比较差,对水泥腐蚀不大。对木材也有一定腐蚀作用。
弱碱性
氨水中存在以下化学平衡: NH3+H2O=(可逆)=NH3·H2O NH3·H2O=(可逆)=NH4+ +OH- 因此仅有一小部分氨分子与水反应而成铵离子NH4+和氢氧根离子OH-,故呈弱碱性。 氨水具有碱的通性: 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室中常用此法检验NH3的存在。 ②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浓氨水与挥发性酸(如浓盐酸和浓硝酸)相遇会产生白烟。 NH3+HCl=NH4Cl (白烟) NH3+HNO3=NH4NO3 (白烟) 而遇不挥发性酸(如硫酸、磷酸)无此现象。实验室中可用此法检验NH3或氨水的存在。 工业上,利用氨水的弱碱性来吸收硫酸工业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SO2+2NH3·H2O=(NH4)2SO3+H2O (NH4)2SO3+SO2+H2O=2NH4HSO3氨极易溶于水的喷泉实验不稳定性
[1]一水合氨不稳定,见光受热易分解而生成氨和水。 NH3·H2O=NH3↑+H2O 实验室中,可用加热浓氨水制氨,或常温下用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混合的方法制氨,其装置与操作简便,且所得到的氨气浓度较大,做“喷泉”实验效果更佳。 由于氨水具有挥发性和不稳定性,故氨水应密封保存在棕色或深色试剂瓶中,放在冷暗处。
沉淀性
氨水与Fe2+反应产生沉淀[2]氨水是很好的沉淀剂,它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弱碱或两性氢氧化物。例如: Al3++3NH3·H2O==Al(OH)3↓+3NH4+ 生成的Al(OH)3沉淀不溶于过量氨水。 Fe2++2NH3·H2O==Fe(OH)2↓+2NH4+ 生成的白色沉淀易被氧化生成红褐色沉淀 4Fe(OH)2+O2+2H2O=4Fe(OH)3 (红褐色) 利用此性质,实验中可制取Al(OH)3、Fe(OH)3、Fe(OH)2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4718htmlwtp=tt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