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消毒剂产品以成分分类主要有9种: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环氧乙烷、双胍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按消毒效果分类有3种: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
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
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化磷酸三钠)、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铵T等)。
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
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和臭氧等。
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
醛类消毒剂:包括甲醛和戊二醛等。
此类消毒原理为一种活泼的烷化剂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羧基、羟基和巯基,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使微生物死亡。
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杀灭各种微生物,由于它们对人体皮肤、黏膜有 和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等消毒,一般仅用于医院中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且经消毒或灭菌的物品必须用灭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后才可使用。
醇类消毒剂:最常用的是乙醇和异丙醇,它可凝固蛋白质,导致微生物死亡,属于中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破坏多数亲脂性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醇类杀微生物作用亦可受有机物影响,而且由于易挥发,应采用浸泡消毒或反复擦拭以保证其作用时间。
醇类常作为某些消毒剂的溶剂,而且有增效作用,常用浓度为75%。
据国外报道:80%乙醇对病毒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复合醇消毒剂,这些产品多用于手部皮肤消毒。
含碘消毒剂:包括碘酊和碘伏,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部分病毒,可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医院常用于外科洗手消毒。
酚类消毒剂:包括苯酚、甲酚、卤代苯酚及酚的衍生物,常用的煤酚皂又名来苏尔,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酚。
卤化苯酚可增强苯酚的杀菌作用,例如三氯强基二苯醚作为防腐剂已广泛用于临床消毒、防腐。
环氧乙烷:又名氧化乙烯,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灭所有微生物。
由于它的穿透力强,常将其用于皮革、塑料、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包装后进行消毒或灭菌,而且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可用于精密仪器、贵重物品的消毒,尤其对纸张色彩无影响,常将其用于书籍、文字档案材料的消毒。
此外,还有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它们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医院里一般用于非关键物品的清洁消毒,也可用于手消毒,将其溶于乙醇可增强其杀菌效果作为皮肤消毒剂。
由于这类化合物可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常将它们与其他消毒剂复配以提高其杀菌效果和杀菌速度。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
它的消毒原理就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接触,形成次氯酸,从而对物体进行消毒和漂白的功效。由于含有一定氯的成分,所以说是不能和其他消毒液进行混用的,以免产生气体中毒的这种症状。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由于含有一定氯的成分,所以说是不能和其他消毒液进行混用的,以免产生气体中毒的这种症状。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今天我们来说说常见的含氯消毒剂有哪些。
简要答案有关含氯的消毒剂产品主要是84消毒液、消毒水、泡腾片、衣物消毒液、漂白剂、空气杀菌液等产品,对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和部分病毒都有杀灭功效,因而能够起到抗菌消毒的作用。
详细内容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
84消毒液无疑是目前最为便宜实用家用消毒剂,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这种消毒液针对常规的室内消毒、家居用品消毒,84消毒液都可以胜任,不过现在疫情时期不太好买到。
84消毒泡腾片也是一种含氯的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三氯异氰尿酸,可以有效灭火病毒,对于各种细菌以及病毒能有效灭活,泡腾片用起来也比较简单,只要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环境,把泡腾片放在水里就可以形成消毒液了,而且使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家居消毒、衣物消毒、公众场所消毒等。
漂白剂分为含氧漂白剂和含氯的漂白剂,其中含氯的漂白剂主要是含有次氯酸钠,如果家庭日常清洗衣服消毒,用漂白剂是最好不过了,不过漂白剂虽然是含有氯,但是对于家庭消毒其它方面效果不太好,没有84消毒液和泡腾片好。
空气杀菌液以菌溶水空气消毒液为例,其产品主要成分是弱酸性次氯酸,可以用于室内环境消毒、餐具消毒、公共场所消毒。
衣物消毒液主要是含有苯酚类物质,比如说滴露消毒液、威露士消毒液、蓝月亮衣物消毒液,这些都是含有对氯间二甲苯酚,这种消毒液主要是为了衣物消毒,各种衣物都可以杀菌消毒,是非常实用的衣物消毒液。
各种消毒水产品还是很多的,一般都是复合的消毒水,绝大部分是成分是次氯酸钠,比如说一个叫洁宜佳的消毒水就是含有次氯酸钠,可以用于家居用品消毒。
84消毒剂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是无色或浅**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55~65%。
84消毒液为无色或淡**液体,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55%~65%,现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的卫生消毒。
84消毒液溶液性质
1、无色或淡**带有Cl臭味液体,商品溶液浓度为有效氯含量10~15%。强碱弱酸盐,易水解。遇过量HCl放出Cl:NaClO+2HCl=NaCl+Cl↑+HO因此,不能与含有盐酸的洁厕液混合应用。
2、NaClO溶液处于复杂和不稳定状态。溶液中各成分组合随pH值不同而变,NaClO在碱性条件下更稳定,商品溶液pH为12。
3、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对NaClO有催化分解作用,使纤维严重受损,以Fe、Co、Ni和Cu的化合物较为强烈,设备不宜用铁质设计。
-84消毒液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
它的消毒原理就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接触,形成次氯酸,从而对物体进行消毒和漂白的功效。由于含有一定氯的成分,所以说是不能和其他消毒液进行混用的,以免产生气体中毒的这种症状。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由于含有一定氯的成分,所以说是不能和其他消毒液进行混用的,以免产生气体中毒的这种症状。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可以水解生成漂白性的次氯酸,次氯酸属于一种较弱的酸,其酸性比碳酸要弱一些,具有强氧化性。故它能起到消毒的作用。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84消毒液能使新型冠状病毒灭活,从而降低其传染性,故在日常生活中和医院工作环境中,常使用84消毒液对局部物品或环境的消毒。
84消毒液的主要成份是次氯酸钠(NaClO),有效氯含量55~65%。
84消毒液漂白原理: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于84消毒液中,与NaClO发生反应,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ClO(次氯酸)。HClO是一种较弱酸,但其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使其变性,因而能够起到消毒漂白的作用。
84消毒液两种制作原理:
1、NaClO的工业制法:利用Cl₂(氯气)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水。
2、电解NaCl稀溶液并搅拌,生成Cl₂(氯气)与NaOH,通电后氯气被溶液完全吸收,Cl₂与NaOH又发生反应生成NaCl、NaClO和水。
扩展资料:
一、84消毒液使用注意事项
1、最好戴上手套,避免皮肤与消毒液直接接触。
2、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容易挥发,盛放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会影响消毒效果。
3、84消毒液不能与其他洗涤剂混合使用,否则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从而引起氯气中毒。
二、84消毒液的储存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2、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
3、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4、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搜狗百科-84消毒液
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1.1%~1.3%,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细菌芽孢。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白色衣物、医院污染物品的消毒。
84消毒液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刺激性气味,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挥发性的。所以一般不用于皮肤表面消毒,也不宜直接用皮肤接触未经稀释的84消毒液原液。若长时间直接用皮肤接触84消毒液,会引起皮肤干燥、蜕皮、瘙痒等问题。
2 84消毒液工作原理
NaCIO的漂白性不是NaCIO具有的,而是HCIOHCIO是一种极弱的酸,比碳酸都弱。但其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够将大多数物质氧化,使其变性,因而能够起到消毒的作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₂)都可以置换出它。方程如下:NaCIO+CO₂+H₂O==NaHCO₃+HCIO
3 消毒液怎么消毒房间
1、喷洒法
在流感或家里装修等空气有大量细菌、病菌或异味的时候,可用500mg/L的84消毒液1份兑24份水装入大小适中的小喷壶里,再喷洒于室内各处,注意食物、餐具等最好是浸泡消毒,如有喷洒需用清水洗净,避免误食危险。
2、擦拖法
空气潮湿时,石灰墙很容易出现霉斑,将消毒液和清水按照1:10的比例混合,再浸湿一块拖布,拧到半干,戴上橡皮手套,用来擦拭墙壁或把抹布扣到旋转平板拖把上进行擦拭,然后用清水洗净即可消除霉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