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N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RNA是病毒等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因此,选项D 符合题意.
故选:D.
染色体(chromosome)细胞有丝分裂时出现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由染色质纤维盘叠、凝集而成的棒状小体。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与染色质具有同样的化学成分,即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两者仅是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表现出在形态和构型上之不同。通常用四级结构模型或袢环模型(loopmodel)解释染色体的包装过程:核小体(nucleo-some)为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核小体盘旋缠绕为二级结构的螺旋管,由螺旋管进一步螺旋盘绕为三级结构的超螺旋管或袢环,最后再螺旋化成为四级结构的染色单体。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具有典型的染色体结构。有着丝粒(centromere)、着丝点(kinetochore)、随体(satellite)、端粒(telomere)、次缢痕(secondarycon-striction)等区域。中期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两者在着丝粒部位结合,此处内缢叫主缢痕(primaryconstriction)。着丝粒将染色体分成两臂,由于着丝粒位置不同故各染色体两臂之长度不同。染色体上其它缢痕称为次缢痕,核仁染色体之末端次缢痕是核仁组织区所在部位。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将染色体分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elocentricchromosome)、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acrocentricchromosome)、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chromosome)和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chromosome)四种类型。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的数目、形状和大小。通常体细胞中有两组相同的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为二倍体,以2n表示;性细胞中(精子和卵子)只有一组染色体,为单倍体,以n表示。染色体又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两类。人体细胞中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22对(4条)是常染色体,1对(2条)是性染色体,男性为XY染色体,女性为XX染色体。不同种类动植物染色体数目之恒定对维持种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①中央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位于染色体的中部,两臂长度相等或大致相等。
②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接近中部,
染色体的两个臂长短不一。
③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靠近染色体一端,长臂极长,短臂极短,甚至不易觉察。
④末端着丝粒染色体:位于染色体末端,只有一条臂。
常温下,染色体用醋酸洋红溶液或龙胆紫溶液染色;低温时,低温会影响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作用,所以在低温时会选择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对染色体染色。
染色体的成分就是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染色质);其本质是脱氧核甘酸,是细胞核内由核蛋白组成、能用碱性染料染色、有结构的线状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用醋酸洋红溶液、龙胆紫溶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等进行染色。
染色体:
染色体的超微结构显示染色体是由直径仅100埃(Å,1埃=01纳米)的DNA-组蛋白高度螺旋化的纤维所组成。每一条染色单体可看作一条双螺旋的DNA分子。有丝分裂间期时,DNA解螺旋而形成无限伸展的细丝,此时不易为染料所着色,光镜下呈无定形物质,称之为染色质。有丝分裂时DNA高度螺旋化而呈现特定的形态,此时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称之为常染色体。
1970年后陆续问世的各种显带技术对染色体的识别作出了很大贡献。中期染色体经过DNA变性、胰酶消化或荧光染色等处理,可出现沿纵轴排列的明暗相间的带纹。按照染色体上特征性的标志可将每一个臂从内到外分为若干区,每个区又可分为若干条带,每条带又再分为若干个亚带,例如“9q341”即表示9号染色体长臂第3区第4条带的第1个亚带。由于每条染色体带纹的数目和宽度是相对恒定的,根据带型的不同可识别每条染色体及其片段。
80年代以来根据DNA双链互补的原理,应用已知序列的DNA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可以识别整条染色体、染色体的1个臂、1条带甚至一个基因,因而大大提高了染色体识别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控制人类形态、生理和生化等特征的结构基因呈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已宣布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框架图。2001年2月12日HGP和塞雷拉公司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和初步分析结果。人类基因组共有3~35万个基因,而不是以往认为的10万个。由此可见,染色体和基因二者密切相关,染色体的任何改变必然导致基因的异常。
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双链构成。DNA又称由脱氧核糖核酸,由磷酸和五碳糖和含氮盐基构成。染色体(chromosome)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DNA存在的特定形式。
每条染色体都有一个叫做着丝粒(点)的收缩点,它将染色体分成两个部分,即“臂”。短臂为“p臂”;长臂为“q臂”。着丝粒(点)在每条染色体上的位置为染色体提供了特有的形状,可用于帮助描述特定基因的位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