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紫砂壶有毒,尤其是地摊上的紫砂壶,主要是用工业石蜡和皮鞋油擦壶身的紫砂壶。
而真正的紫砂原料是单一矿料,不需拼配原辅材料。由于紫砂矿料化学成分不复杂,烧成后呈色并不十分丰富。但很多紫砂壶爱好者在颜色上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窑温控制表面颜色深浅无法满足消费者要求,生产者就在紫砂原料中添加着色剂金属氧化物来使紫砂壶表面进一步增色。
而且紫砂壶具有收藏升值的特性,一些不良商家想方设法制假售假,让“化工壶”大行其道。这种用化学物质处理后的紫砂壶,可以用鼻子来鉴别,闻一闻有没有刺鼻的怪味,必要时用100℃的开水浇一下,味道会更严重,这样的紫砂壶千万不要碰。
扩展资料:
尤其是一些不法分子用无色无味的凡士林来涂抹壶身,使壶表面更加光滑透亮美观,以吸引更多新藏家,这样的手法危害性就更大,从而影响紫砂壶在市场上的购买能力。
另外市场上的新壶,有不自然贼光的要多加注意。如果是紫砂爱好者,选择购买紫砂产品要到有信誉的商家,对地摊或者流动展会摊位,一定要谨慎。
人民网-紫砂壶含毒? 业界称:有毒的是“化工壶”
鉴别紫砂杯不是用化工原料做的主要有四招:“一看,二摸,三听,四试水”。
一看,真紫砂壶的纹理清新,有水色,颜色圆润。可以看到紫砂壶上有众多分布均匀的细小的类似金属光泽的颗粒(紫砂颗粒)。有的手工壶内壁,有从中心圆点向四周的放射状线,属于加工工艺过程中形成的。假壶颜色浓重偏红,特别鲜亮。
二摸,由于分子结构不同,真紫砂壶摸上去的手感像豆沙、细腻,假紫砂壶手感粗糙、发涩。
三听,用盖子轻敲壶体,真紫砂壶敲击声音清脆悦耳,声音短暂,敲击结束声音立刻停止;假紫砂壶声音沉闷。
四试水,由于紫砂有2%的吸水性,所以试水时能明显看出真假。先将紫砂壶加满热水,然后用水浇在真紫砂壶上面,水流下时不会形成明显的水珠和水线,水是比较均匀的一片,没多久就逐渐被吸收。但如果将水浇在泥壶和瓷壶上,会呈水线流下,而且会有明显水珠滞留。
底槽青泥料。泥料总体分为三大系,紫泥,红泥,本山绿泥。一切泥料离不开这三个主系泥料,清水泥属于紫泥类别,朱泥属于红泥类别,而底槽清和段泥是共生矿。
底槽青泥料是当前最好的紫泥。
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
段泥原矿目前非常稀贵,现在宜兴制壶人开始用本山绿泥加紫泥来人工调配,形成非自然段泥料。
扩展资料
紫泥主要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综合分析,紫砂泥属于粒土--石英云母系,颇类制瓷原料的特点,因此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为多种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
绿泥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团山泥则是紫泥和绿泥混杂共生一起的泥料)。绿泥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