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类的肉含有10%~20%的蛋白质,还富含铁质和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保证人体每天的活动。
肉类营养成分可因动物种类、年龄、部位及肥瘦程度不同而异。蛋白质的含量一般为10-20%,其中以内脏如肝脏等含量较高,可达21%以上,其次是瘦肉,含量约17%,其中牛肉较高,可达203%,肥肉的含量较低,如肥猪肉仅22%,肉类蛋白质的9基酸组成,接近人体组织需要。
因此生理价值较高,称为完全蛋白质或优质蛋白质。在氨基酸组成比例上,除苯丙氨酸和蛋氨酸较人类需要量比值略低外,其余均足够。
扩展资料:
吃肉对于身体的好处
1、吃肉与智力。人体细胞中除去水分,60%左右为蛋白质,30%左右为脂肪,而大脑细胞中的脂肪却高达60—65%。这说明,脂肪是大脑工作的重要物质,而高效率的思维活动,都需要消耗大量脂肪。科学研究发现,那些不吃脂肪的人,其智力也在降低,可见脂肪确实会支撑脑力。
2、吃肉与美感。其实,适当的脂肪能使皮肤富有弹性不易松驰;能使皮肤看起来光滑润泽而不易干燥粗糙;能使身体匀称,富有曲线美感。如果过于“苗条”,皮肤就紧贴骨骼,骨骼的锥形、三角形轮廓特征会很明显,反而会给人瘦骨嶙峋的感觉,失去美感。
3、抵抗病菌。红肉中含有大量的铁和锌,它们是建立人体健康免疫系统不可或缺的物质。此外,红肉还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D和维生素A,能够帮助身体有效对抗病菌。
-肉
食用肥肉主要指的是肥猪肉,比如五花肉、肘子肉上的一些部分。一般也可指人身上的脂肪。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其中主要是饱和脂肪酸),它好像“压缩饼干”那样,与瘦肉同样多的肥肉中,肥肉能够供给人体更高的热量。脂肪还含有人体需要的卵磷脂和胆固醇。
瘦肉指猪,牛等家畜身上富含蛋白质的肉。各种瘦肉所含营养成分相近且较肥肉易于消化。约含蛋白质20%,脂肪1-15%,无机盐1%,其余水分。一般来说,猪肉、牛肉、羊肉都含饱和脂肪较高,禽肉、鸡及兔肉中含饱和脂肪较少。 同时含无机盐丰富,尤以含铁(红色瘦肉)、磷、钾、钠等较多,唯含钙较少。瘦肉也是维生素B1、B2、B12、PP的良好来源,瘦猪肉中的维生素B1含量相当高,不过,含维生素A却很少,几乎不含维生素C。
五花肉,即是在猪肋排上的肉。五花肉的结构是一层瘦肉一层肥肉的间隔著,而它的肥肉遇热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做红烧肉或扣肉都非它莫属,传说中的极品五花肉是10层。选择优质五花肉,可用手摸,略微有沾手感觉,肉上无血,肥肉、瘦肉红白分明、色鲜艳。最好的五花肉在接近猪后臀尖部位,这里的五花肉,五花三层分明,肥瘦肉厚度相当,一整块五花肉厚度为一寸左右。
⒈蛋白质
猪肉的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接近人体需要,因此易被人体充分利用,营养价值高,属于优质蛋白质。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在132%左右,因猪的品种、年龄、肥瘦程度以及部位而异。比如猪身上不同部位的肉,因肥瘦程度不同,其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就会比较大。例如:猪里脊肉蛋白质的含量约为21%,后臀尖约为15%,肋条肉约为10%,奶脯仅为8%,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猪瘦肉比肥肉的蛋白质含量要高。而猪的皮肤和筋腱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结缔组织的蛋白质含量为35%-40%,而其中绝大部分为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由于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缺乏色氨酸和蛋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因此,以猪皮和筋腱为主要原料的食品的营养价值较低。但是,也正因为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使得这类原料又成为女士美容的佳品。
⒉脂类
猪肉中的脂类主要是中性脂肪和胆固醇。在畜肉中,猪肉的脂肪含量最高,脂肪的组成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熔点较高。这也是猪油在较低温度下呈固态的原因。猪肉中胆固醇含量在瘦肉中较低,肥肉比瘦肉高,内脏中更高,一般约为瘦肉的3-5倍,脑中胆固醇含量最高,每100克可达2000毫克。虽然胆固醇在人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但它也是血栓和结石的主要成分,所以,高胆固醇食物摄食过多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生概率。
⒊碳水化合物
猪肉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原的形式存在于肌肉和肝脏中。
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⒋浸出物
猪肉在烹煮时可溶解出一些成味物质,这些成味物质就是浸出物,包括含氮浸出物和非含氮浸出物。含氮浸出物包括核苷酸、肌苷、游离氨基酸和嘌呤碱等。浸出物的成分与肉的风味和滋味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含氮浸出物的含量对肉汤厚鲜味道的影响很重要,浸出物一般可促进食欲并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利于消化吸收。
适量的吃些是好的,不会长胖的。
也许是受“吃啥补啥”说法的影响,不少人不敢吃肥肉,深怕吃了肥肉就会在自己身上长出肥肉来。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人发胖与否,主要是看吃得多不多,而不是只看吃了什么。吃进食物的热量大于消耗的热量,就容易发胖。人吃进食物后,食物并不是以原来的物质结构转移到人的组织上,而是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先转化成小分子,再通过一定的途径进入血液循环。各种营养成分和其他有用物质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及组织细胞,一部分被氧化产生能量供机体活动所需,一部分合成为人体组织的各种物质。人体内部是一个功能十分完备的化工厂,各种营养成分能根据人体所需互相转化。除了营养必需成分外,糖类、脂肪酸和氨基酸等都能通过化学反应而互相转化,从而尽可能的保持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只有在营养成分过多的情况下,多出部分才主要以脂肪形式储存在组织中,导致发胖。
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与植物油类似,都是甘油三酯不同的是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要比植物油所含的饱和脂肪酸高一些,长期单一食用脂肪易引起动脉硬化、肝硬化、脑血栓等疾病。
然而,脂肪还含有的卵磷脂和胆固醇却是人体所必需的。胆固醇是组成脑、肝、心、肾必不可少的物质,也是人体内不少内分泌激素如性激素的主要原料,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还有一部分可转化为维生素D。另一方面,含脂量高的食物在体内还可以维护蛋白质的正常代谢,溶解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同时也能促进这些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倘若一个人长期不吃或吃很少的肥肉,就容易使机体处于低胆固醇状态,严重的可继发其他疾病,同样会导致动脉硬化,还特别容易患贫血、癌症及营养不良等疾病。因此,适当吃些肥肉是有好处的。
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等营养成分。
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
猪肉作为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特别鲜美。
扩展资料:
猪肉的功效与作用:
猪肉性平味甘,有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的功效,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小便和止消渴。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燥、干咳、便秘和难产。
猪肉的营养价值:
猪肉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参考资料:
人民网——用热水浸洗猪肉 食用猪肉的4大误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