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等三相物质四种成分有机地组成,土的物质成分包括粒度成分、矿物成分和液相成分。粒度成分和矿物成分,即固相,是土的主要成分,称为土的骨架。液相,即土壤水分或溶液。土颗粒间的孔隙可被液体或气体充填,完全被水充满时,形成二相体系的饱水土,性质柔软。完全被气体充满时,则形成二相体系的干土,其性质有的松散,有的坚硬。土的孔隙中有液、气体共存时,则形成湿土,其性质介于饱水土和干土之间,属三相体系。土的结构是土的存在形式,是土中矿物颗粒的相互关系。土的结构特征除土颗粒的大小、形状、表面特性及粒度级配特征外,还包括颗粒间的排列与集合关系、孔隙的大小、颗粒间联结的特点等。
有机质、矿物质、pH值、养分、肥料、微生物、重金属元素、放射性元素、全成分、理化性质等物质。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有机质、矿物质、pH值、养分、肥料、微生物、重金属元素、放射性元素、全成分、理化性质等物质。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土层有别于母质层。它是矿物和有机物的混合组成部分,存在着固体,气体和液体状态。疏松的土壤微粒组合起来,形成充满间隙的土壤的形式。这些孔隙中含有溶解溶液(液体)和空气(气体)
。因此,土壤通常被视为有多种状态
。
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腐殖质等组成。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一、总的来说,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1、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是土壤的主体,约占土壤体积的50%;2、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主要由地表进入土中,其中包括许多溶解物质;3、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绝大部分是由大气层进入的氧气、氮气等,小部分为土壤内的生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二、土壤是成分很复杂的混合物,一般情况下主要含有二氧化硅,各种有机物,金属氧化物等等化合物和一部分金属单质(像金、石墨等稳定的金属或非金属) 。三、土壤的成分并不是单一的,而且不同地方的土壤成分也大有不同,比如东北三江平原的黑土富含各种有机物,而华南常见的红土却富含铁的氧化物,所以要想确切知道土壤到底是由什么元素构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概括来说:①土壤是一种独立的自然体,它是在各种成土因素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②对于土壤的形成来说,各种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着主导作用。土壤是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活有机体作用于成土母质而形成的。
问题一: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土壤是成分很复杂的混合物,一般情况下主要含有二氧化硅,各种有机物,金属氧化物等等化合物和一部分金属单质(像金、石墨等稳定的金属或非金属)
土壤的成分并不是单一的,而且不同地方的土壤成分也大有不同,比如东北三江平原的黑土富含各种有机物,而华南常见的红土却富含铁的氧化物,所以要想确切知道土壤到底是由什么元素构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从广义来说,元素周期表上所包含的所有稳定的、不稳定的元素(不包括表后面的部分人造放射性元素)几乎都可以在土壤中找到,只是不同的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不同而已。
问题二:土壤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 土壤的组成
土壤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等三相物质四种成分有机地组成。
按容积计,在较理想的土壤中矿物质约占38―45%,有机质约占5―12%,孔隙约占50%。按重量计,矿物质占固相部分的90―95%以上,有机质约占1―10%。
一般来说,土壤是地球的最上层俯我们在其上挖、犁,植物在其上能生长。土壤覆盖了陆地的大部分。一个地区土壤的类型依赖于许多因素,包括当地的气候和降雨、地形、水在本地区的运动、矿产成分和形成土壤的岩石碎片、栖息在土壤里的动物、生长在这里的植物、附近的人类活动等等。这些变化的因素使得每一种土壤具有特殊的混合成分。大部分土壤是如下物质的混合物:
(1)无机物――已经风化成沙、淤泥、黏土的小颗粒的岩石
(2)有机物――分解的植物和动物遗体和肥料,统称为腐殖质,来自于拉丁语的“earth”(土地)
(3)水
(4)空气
典型的菜园土可能包含45%的无机物,5%的有机物,25%的水分和25%的空气。如图所示。
土壤通常是分层的,最上面的一层是表层上,是能找到腐殖质、植物的根和活的动物(如微生物和蚯蚓)的地方。腐殖质越多,表层土越肥沃。在一些地方,例如一些森林的地面,有许多的腐殖质以至于形成一个在其他所有东西之上的一个隔离层。在表层土之下是下层土,它可能包含的黏土比率更大,含有的有机质更少。在下层土之下是风化岩石,再往下就是坚硬的岩床。
伴随着黏土和沙,许多土壤包含一定量的淤泥质。淤泥质比沙子更细,比黏土更粗糙,它经常被风和水带到离它的发源地很远的地方。淤泥质是农作物生产所需要的,是好土壤的重要的组成。如果没有淤泥质,沙和黏土土壤会变得坚硬而结实。
问题三:土壤有什么物质构成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土壤的物质构成
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腐殖质等组成。
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
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
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问题四:土壤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呢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土壤中含有有成分很丰富,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活的有机体、水分和空气。
细析可见有:氮、磷、钾、铁、锡、铝、铜、硒、硫、钙、碳、锰、钼、锌、硼等等。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砂粒、土粒和胶粒)。土壤矿物质种类很多,化学组成复杂,它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和矿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2.5%,耕层以下更少,但它的作用却很大,群众常把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土壤有机质按其分解程度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腐殖质是指新鲜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所形成的黑色胶体物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以上。
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也是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环境。
土壤的成分是复杂的,它们可以分为有机物、无机物和水三大类。
有机物是指土壤中含有有机物质的物质,它们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的残余物,如植物碎屑、动物粪便、腐殖质等。
有机物是土壤的主要成分,它们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可以吸收和储存水分,保持土壤的湿润。
无机物是指土壤中不含有机物质的物质,它们主要来源于地壳的风化作用,如石英、长石、铁矿石、硅质等。
无机物是土壤的重要成分,它们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如氮、磷、钾等,也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水是指土壤中含有水分的物质,它们主要来源于降雨、植物蒸腾、地下水等。
水是土壤的重要成分,它们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水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保持土壤的湿润。
总之,土壤的成分是复杂的,它们可以分为有机物、无机物和水三大类。
有机物是土壤的主要成分,它们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无机物是土壤的重要成分,它们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改善土壤的结构;水是土壤的重要成分,它们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水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保持土壤的湿润。
因此,土壤的成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人们应该加强对土壤的保护,以确保土壤的健康发展。
土壤的功能:为陆生植物提供营养源和水分,是植物生长、进行光合作用,进行能量交换的主要场所。土壤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要素。
土壤环境问题主要有: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贫化,和土壤污染等。
一、土壤的组成
土壤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等三相物质四种成分有机地组成。
按容积计,在较理想的土壤中矿物质约占38—45%,有机质约占5—12%,孔隙约占50%。按重量计,矿物质占固相部分的90—95%以上,有机质约占1—10%。
二、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土壤的物理性质
土壤的物理性质包括土壤的颗粒组成、排列方式、结构、孔隙度以及由此决定的土壤的密度、容重、粘结性、透水性、透气性等。
二土壤胶体及土壤吸附交换性
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颗粒直径小于2mm或小于1 mm,具有胶体性质的微粒。一般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和腐殖质都具有胶体性质。直径小于2mm的胶粒带有大量的负电荷。
1、土壤胶体的类型
2、土壤胶体的性质:
⑴、巨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
⑵、电荷性质:以负电荷为主;
⑶、分散性和凝聚性:
溶胶(←分散作用)(凝聚作用→)凝胶
3、土壤的吸附作用
土壤的吸附作用 :生物吸附 ——吸收 机械吸附——过滤 物理吸附——分子吸附 化学吸附——生成沉淀物 物理化学吸附——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作用: 阳离子交换 阴离子交换
阳离子交换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交换,阳离子由溶液进入胶核的过程称为交换吸附,被置换的离子进入溶液的过程称解吸作用。
各种阳离子的交换能力与离子价态、半径有关。一般价数越大,交换能力越大;水合半径越小,交换能力越大。一些阳离子的交换能力排序如下:
Fe3+>Al3+>H+>Ca2+>Mg2+>K+>NH+>Na+
在土壤吸附交换的阳离子的总和称为阳离子交换总量,其中K+、Na+、Ca2+、Mg2+、NH+称之为盐基性离子。在吸附的全部阳离子中,盐基性离子所占的百分数称为盐基饱和度:
交换盐基离子总量(mol/100g)
盐基饱和度=——————————————— ×100
阳离子交换总量(mol)
当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全是盐基离子时呈盐基饱和状态,称为盐基饱和的土壤。正常土壤的盐基饱和度一般在70—90%。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一般呈中性或碱性,盐基离子以Ca2+离子为主时,土壤呈中性或微碱性;以 Na+为主时,呈较强碱性;盐基饱和度小则呈酸性。
阴离子交换:由于在酸性土壤中有带正电的胶体,因而能进行阴离子交换吸附。阴离子吸附交换能力的强弱可以分成:①易被土壤吸收同时产生化学固定作用的阴离子:H2PO4-、HPO42-、PO43-、SiO32-及其某些有机酸阴离子;②难被土壤吸收的阴离子:Cl-、NO3-、NO2-;③介于上面两类之间的阴离子:SO42-、CO32-及某些有机阴离子。阴离子被土壤吸附的顺序为:
C2O42->C6O7H53-> PO43- > SO42 -> Cl- > NO3-
(三)土壤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
1、土壤的酸碱度
土壤的酸碱度取决于土壤溶液中的H+ 和OH-的含量。土壤中的H+主要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机酸以及某些少数无机酸、Al3+水解产生的。土壤中的OH-主要来自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以及胶粒表面交换性Na+水解产生的。
(2)土壤的碱度
土壤碱性主要来自土壤Na2CO3、NaHCO3、CaCO3以及胶体上交换性Na+,它们水解显碱性。
土壤胶体+Na+Û土壤胶体+H+ + NaOH
土壤的碱度也用pH表示,含Na2CO3 、Na2HCO3 、的土壤的pH值一般大于85。含CaCO3的石灰性土壤Ph值约在70—85之间。
强碱性土壤(Ph85—10)除含有易溶性盐类外,主要与胶粒吸附的交换性Na+有关。通常把交换性Na+占交换量的百分数称为碱化度 。
2、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