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化学家因研究催化剂而得诺贝尔奖

哪些化学家因研究催化剂而得诺贝尔奖,第1张

1990年

科里(EJCorey) (1928-)

科里,美国化学学家,创建了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使有机合成方案系统化并符合逻辑。他根据这一理论编制了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程序,于1990年获奖。

60年代科里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法-逆合成分析法,为实现有机合成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与化学家们早先的做法不同,逆合成分析法是从小分子出发去一次次尝试它们那构成什么样的分子--目标分子的结构入手,分析其中哪些化学键可以断掉,从而将复杂大分子拆成一些更小的部分,而这些小部分通常已经有的或容易得到的物质结构,用这些结构简单的物质作原料来合成复杂有机物是非常容易的。他的研究成功使塑料、人造纤维、颜料、染料、杀虫剂以及药物等的合成变得简单易行,并且是化学合成步骤可用计算机来设计和控制。

他自己还运用逆合成分析法,在试管里合成了100种重要天然物质,在这之前人们认为天然物质是不可能用人工来合成的。科里教授还合成了人体中影响血液凝结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等,研究成果使人们延长了寿命,享受到了更高层次的生活。

1991年

恩斯特(RErnst) (1933-)

恩斯特,瑞士科学家,他发明了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而获奖。经过他的精心改进,使核磁共振技术成为化学的基本和必要的工具,他还将研究成果应用扩大到其他学科。

1966年他与美国同事合作,发现用短促的强脉冲取代核磁共振谱管用的缓慢扫描无线电波,能显著提高核磁共振技术的灵敏度。他的发现使该技术能用于分析大量更多种类的核和数量较少的物质,他在核磁共振光谱学领域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一种能高分辨率地"二维"地研究很大分子的技术。科学家们利用他精心改进的技术,能够确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研究生物分子与其他物质,如金属离子水和药物等之间的相互作用,鉴定化学物种,研究化学反应速率。

1992年

马库斯(RMarcus) (1923-)

马库斯,加拿大裔美国科学家,他用简单的数学方式表达了电子在分子间转移时分子体系的能量是如何受其影响的,他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电子转移过程理论的基础,以此获得1992年诺贝尔奖。

他从发现这一理论到获奖隔了20多年。他的理论是实用的,它可以解除腐蚀现象,解释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可以解释萤火虫发出的冷光,现在假如孩子们再提出"萤火虫为什么发光"的问题,那就更容易回答。

1993年

史密斯(MSmith) (1932-2000)

加拿大科学家史密斯由于发明了重新编组DNA的“寡聚核苷酸定点突变”法,即定向基因的“定向诱变”而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奖。该技术能够改变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是生物工程中最重要的技术。

这种方法首先是拚接正常的基因,使之改变为病毒DNA的单链形式,然后基因的另外小片断可以在实验室里合成,除了变异的基因外,人工合成的基因片断和正常基因的相对应部分分列成行,犹如拉链的两条边,全部戴在病毒上。第二个DNA链的其余部分完全可以制作,形成双螺旋,带有这种杂种的DNA病毒感染了细菌,再生的蛋白质就是变异性的,不过可以病选和测试,用这项技术可以改变有机体的基因,特别是谷物基因,改善它们的农艺特点。

利用史密斯的技术可以改变洗涤剂中酶的氨基酸残基(橘红色),提高酶的稳定性。

穆利斯(KBMullis) (1944-)

美国科学家穆利斯(KBMullis) 发明了高效复制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于1993年获奖。利用该技术可从极其微量的样品中大量生产DNA分子,使基因工程又获得了一个新的工具。

85年穆利斯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的技术,由于这项技术问世,能使许多专家把一个稀少的DNA样品复制成千百万个,用以检测人体细胞中艾滋病病毒,诊断基因缺陷,可以从犯罪的现场,搜集部分血和头发进行指纹图谱的鉴定。这项技术也可以从矿物质里制造大量的DNA分子,方法简便,操作灵活。

整个过程是把需要的化合物质倒在试管内,通过多次循环,不断地加热和降温。在反应过程中,再加两种配料,一是一对合成的短DNA片段,附在需要基因的两端作“引子”;第二个配料是酶,当试管加热后,DNA的双螺旋分为两个链,每个链出现“信息”,降温时,“引子”能自动寻找他们的DNA样品的互补蛋白质,并把它们合起来,这样的技术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基因工程。

科学家已经成功地用PCR方法对一个2000万年前被埋在琥珀中的昆虫的遗传物质进行了扩增。

1994年

欧拉(GAOlah) (1927-)

欧拉,匈牙利裔美国人,由于他发现了使碳阳离子保持稳定的方法,在碳正离子化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奖。研究范畴属有机化学,在碳氢化合物方面的成就尤其卓著。早在60年代就发表大量研究报告并享誉国际科学界,是化学领域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这项基础研究成果对炼油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这项成果彻底改变了对碳阳离子这种极不稳定的碳氢化合物的研究方式,揭开了人们对阳离子结构认识的新一页,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发现可广泛用于从提高炼油效率,生产无铅汽油到改善塑料制品质量及研究制造新药等各个行业,对改善人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1995年

罗兰 (FSRowland) (1927-)

克鲁岑、莫利纳、罗兰率先研究并解释了大气中臭氧形成、分解的过程及机制,指出:臭氧层对某些化合物极为敏感,空调器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喷气式飞机和汽车尾气中所含的氮氧化物,都会导致臭氧层空洞扩大,他们于1995年获奖。

罗兰,美国化学家,发现人工制作的含氯氟烃推进剂会加快臭氧层的分解,破坏臭氧层,引起联合国重视,使全世界范围内禁止生产损耗臭氧层的气体。

莫利纳 (MMolina) (1943-)

克鲁岑、莫利纳、罗兰率先研究并解释了大气中臭氧形成、分解的过程及机制,指出:臭氧层对某些化合物极为敏感,空调器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喷气式飞机和汽车尾气中所含的氮氧化物,都会导致臭氧层空洞扩大,他们于1995年获奖。

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的平流层中,能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损害,而正是他们阐明了导致臭氧层损耗的化学机理,并找到了人类活动会导致臭氧层损耗的证据,在这些研究推动下,保护臭氧层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环境课题,1987年签订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禁止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作用。

莫利纳,美国化学家,因20世纪70年代期间关于臭氧层分解的研究而获1995年诺贝尔奖。莫利纳与罗兰发现一些工业产生的气体会消耗臭氧层,这一发现导致20世纪后期的一项国际运动,限制含氯氟烃气体的广泛使用。他经过大气污染的实验,发现含氯氟烃气体上升至平流层后,紫外线照射将其分解成氯氟和碳元素。此时,每一个氯原子在变得不活泼前可以摧毁将近10万个臭氧分子,莫利纳是描述这一理论的主要作者。科学家们的发现引起一场大范围的争论。80年代中期,当在南极地区上空发现所谓的臭氧层空洞--臭氧层被耗尽的区域时,他们的理论得到了证实。

克鲁岑 (PCrutzen) (1933-)

克鲁岑、莫利纳、罗兰率先研究并解释了大气中臭氧形成、分解的过程及机制,指出:臭氧层对某些化合物极为敏感,空调器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喷气式飞机和汽车尾气中所含的氮氧化物,都会导致臭氧层空洞扩大,他们于1995年获奖。

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的平流层中,能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损害,而正是他们阐明了导致臭氧层损耗的化学机理,并找到了人类活动会导致臭氧层损耗的证据,在这些研究推动下,保护臭氧层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环境课题,1987年签订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禁止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作用。

克鲁岑,荷兰人,由于证明了氮的氧化物会加速平流层中保护地球不受太阳紫外线辐射的臭氧的分解而获奖,虽然他的研究成果一开始没有被广泛接受,但为以后的其他化学家的大气研究开通了道路。

1996年

克鲁托(HWKroto)(1939-)

克鲁托HWKroto)与斯莫利(RESmalley)、柯尔(RFCarl)一起,因发现碳元素的第三种存在形式—C60(又称“富勒烯”“巴基球”),而获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斯莫利 (RESmalley)(1943-)

斯莫利 (RESmalley)与柯尔(RFCarl)、克鲁托(HWKroto)一起,因发现碳元素的第三种存在形式—C60(又称“富勒烯”“巴基球”),而获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柯尔 (RFCarl)(1933-)

柯尔(RFCarl)美国人、斯莫利(RESmalley)美国人、克鲁托(HWKroto)英国人,因发现碳元素的第三种存在形式—C60(又称“富勒烯”“巴基球”)而获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

1967年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RBuckminster Fuller)为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设计了一个球形建筑物,这个建筑物18年后为碳族的结构提供了一个启示。富勒用六边形和少量五边形创造出“弯曲”的表面。获奖者们假定含有60个碳原子的簇“C60”包含有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每个角上有一个碳原子,这样的碳簇球与足球的形状相同。他们称这样的新碳球C60为“巴克敏斯特富勒烯”(buckminsterfullerene),在英语口语中这些碳球被称为“巴基球”(buckyball)。

克鲁托对含碳丰富的红巨星的特殊兴趣,导致了富勒烯的发现。多年来他一直有个想法:在红巨星附近可以形成碳的长链分子。柯尔建议与斯莫利合作,利用斯莫利的设备,用一个激光束将物质蒸发并加以分析。

1985年秋柯尔、克鲁托和斯莫利经过一周紧张工作后,十分意外地发现碳元素也可以非常稳定地以球的形状存在。他们称这些新的碳球为富勒烯(fullerene)这些碳球是石墨在惰性气体中蒸发时形成的,它们通常含有60或70个碳原子。围绕这些球,一门新型的碳化学发展起来了。化学家们可以在碳球中嵌入金属和稀有惰性气体,可以用它们制成新的超导材料,也可以创造出新的有机化合物或新的高分子材料。富勒烯的发现表明,具有不同经验和研究目标的科学家的通力合作可以创造出多么出人意外和迷人的结果。

柯尔、克鲁托和斯莫利早就认为有可能在富勒烯的笼中放入金属原子。这样金属的性能会完全改变。第一个成功的实验是将稀土金属镧嵌入富勒烯笼中。

在富勒烯的制备方法中略加以改进后现在已经可以从纯碳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管—纳米碳管。这种管直径非常小,大约1毫微米。管两端可以封闭起来。由于它独特的电学和力学性能,将可以在电子工业中应用。

在科学家们能获得富勒烯后的六年中已经合成了1000多种新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光学、电学、力学或生物学性能都已被测定。富勒烯的生产成本仍太高,因此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今天已经有了一百多项有关富勒烯的专利,但仍需探索,以使这些激动人心的富勒烯在工业上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1997年

因斯斯寇(Jens CSkou) (1918-)

1997年化学奖授予保罗波耶尔(美国)、约翰沃克(英国)、因斯斯寇(丹麦)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生命的能量货币--腺三磷的研究上的突破。

因斯斯寇最早描述了离子泵——一个驱使离子通过细胞膜定向转运的酶,这是所有的活细胞中的一种基本的机制。自那以后,实验证明细胞中存在好几种类似的离子泵。他发现了钠离子、钾离子-腺三磷酶——一种维持细胞中钠离子和钾离子平衡的酶。细胞内钠离子浓度比周围体液中低,而钾离子浓度则比周围体液中高。钠离子、钾离子-腺三磷酶以及其他的离子泵在我们体内必须不断地工作。如果它们停止工作、我们的细胞就会膨胀起来,甚至胀破,我们立即就会失去知觉。驱动离子泵需要大量的能量——人体产生的腺三磷中,约三分之一用于离子泵的活动。

约翰沃克(John EWalker) (1941-)

约翰沃克与另两位科学家同获得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约翰沃克把腺三磷制成结晶,以便研究它的结构细节。他证实了波耶尔关于腺三磷怎样合成的提法,即“分子机器”,是正确的。1981年约翰沃克测定了编码组成腺三磷合成酶的蛋白质基因(DNA)

保罗波耶尔(Panl DBoyer) (1918-)

1997年化学奖授予保罗波耶尔(美国)、约翰沃克(英国)、因斯斯寇(丹麦)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生命的能量货币--腺三磷的研究上的突破。保罗波耶尔与约翰沃克阐明了腺三磷体合成酶是怎样制造腺三磷的。在叶绿体膜、线粒体膜以及细菌的质膜中都可发现腺三磷合成酶。膜两侧氢离子浓度差驱动腺三磷合成酶合成腺三磷。

保罗波耶尔运用化学方法提出了腺三磷合成酶的功能机制,腺三磷合成酶像一个由α亚基和β亚基交替组成的圆柱体。在圆柱体中间还有一个不对称的γ亚基。当γ亚基转动时(每秒100转),会引起β亚基结构的变化。保罗波耶尔把这些不同的结构称为开放结构、松散结构和紧密结构。

1998年

约翰包普尔(John APople) (1925-)

约翰包普尔(John APople),美国人,他提出波函数方法而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发展了化学中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是基于对薛定谔方程(Schrodinger equation)中的波函数作不同的描述。他创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化学,其中用一系列越来越精确的近似值,系统地促进量子化学方程的正确解析,从而可以控制计算的精度,这些技术是通过高斯计算机程序向研究人员提供的。今天这个程序在所有化学领域中都用来作量子化学的计算。

瓦尔特科恩(Walter Kohn) (1923-)

瓦尔特科恩(Walter Kohn),美国人,因他提出密度函数理论,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早在1964-1965年瓦尔特科恩就提出:一个量子力学体系的能量仅由其电子密度所决定,这个量比薛定谔方程中复杂的波函数更容易处理得多。他同时还提供一种方法来建立方程,从其解可以得到体系的电子密度和能量,这种方法称为密度泛函理论,已经在化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因为方法简单,可以应用于较大的分子。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 (1946-)

艾哈迈德·泽维尔1946年2月26日生于埃及。后在美国亚历山德里亚大学获得理工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6年起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1990年成为加州理工化学系主任。他目前是美国科学院、美国哲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欧洲艺术科学和人类学院等多家科学机构的会员。

1998年埃及还发行了一枚印有他本人肖像的邮票以表彰他在科学上取得的成就。

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及出生的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 HZewail),以表彰他应用超短激光闪光成照技术观看到分子中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如何运动,从而有助于人们理解和预期重要的化学反应,为整个化学及其相关科学带来了一场革命。

早在30年代科学家就预言到化学反应的模式,但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要进行实证无异于梦想。80年代末泽维尔教授做了一系列试验,他用可能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激光闪光照相机拍摄到一百万亿分之一秒瞬间处于化学反应中的原子的化学键断裂和新形成的过程。这种照相机用激光以几十万亿分之一秒的速度闪光,可以拍摄到反应中一次原子振荡的图像。他创立的这种物理化学被称为飞秒化学,飞秒即毫微微秒(是一秒的千万亿分之一),即用高速照相机拍摄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分子,记录其在反应状态下的图像,以研究化学反应。人们是看不见原子和分子的化学反应过程的,现在则可以通过泽维尔教授在80年代末开创的飞秒化学技术研究单个原子的运动过程。

泽维尔的实验使用了超短激光技术,即飞秒光学技术。犹如电视节目通过慢动作来观看足球赛精彩镜头那样,他的研究成果可以让人们通过“慢动作”观察处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原子与分子的转变状态,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化学反应过程的认识。泽维尔通过“对基础化学反应的先驱性研究”,使人类得以研究和预测重要的化学反应,泽维尔因而给化学以及相关科学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

2000年

艾伦-J-黑格 (1936-)

艾伦-J-黑格,美国公民,64岁,1936年生于依阿华州苏城。现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固体聚合物和有机物研究所所长,是一名物理学教授。

获奖理由:他是半导体聚合物和金属聚合物研究领域的先锋,目前主攻能够用作发光材料的半导体聚合物,包括光致发光、发光二极管、发光电气化学电池以及激光等等。这些产品一旦研制成功,将可以广泛应用在高亮度彩色液晶显示器等许多领域。

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 (1929-)

艾伦-G-马克迪尔米德,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今年71岁,他出生于新西兰,曾就读于新西兰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以及英国的剑桥大学。1955年,他开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他是最早从事研究和开发导体塑料的科学家之一。

获奖理由:他从1973年就开始研究能够使聚合材料能够象金属一样导电的技术,并最终研究出了有机聚合导体技术。这种技术的发明对于使物理学研究和化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他曾发表过六百多篇学术论文,并拥有二十项专利技术。

白川英树 (1936-)

白川英树今年64岁,已经退休,现在是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白川1961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理工学部化学专业,曾在该校资源化学研究所任助教,1976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1979年回国后到筑波大学任副教授,1982年升为教授。1983年他的研究论文《关于聚乙炔的研究》获得日本高分子学会奖,他还著有《功能性材料入门》、《物质工学的前沿领域》等书。

获奖理由:白川英树在发现并开发导电聚合物方面作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这种聚合物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上去。他因此与其他两位美国同行分享了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01年

威廉·诺尔斯(WSKnowles) (1917-)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和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雷斯,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三位化学奖获得者的发现则为合成具有新特性的分子和物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现在,像抗生素、消炎药和心脏病药物等,都是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说,许多化合物的结构都是对映性的,好像人的左右手一样,这被称作手性。而药物中也存在这种特性,在有些药物成份里只有一部分有治疗作用,而另一部分没有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这些药是消旋体,它的左旋与右旋共生在同一分子结构中。在欧洲发生过妊娠妇女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而导致大量胚胎畸形的"反应停"惨剧,使人们认识到将消旋体药物拆分的重要性。2001年的化学奖得主就是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使用一种对映体试剂或催化剂,把分子中没有作用的一部分剔除,只利用有效用的一部分,就像分开人的左右手一样,分开左旋和右旋体,再把有效的对映体作为新的药物,这称作不对称合成。

诺尔斯的贡献是在1968年发现可以使用过渡金属来对手性分子进行氢化反应,以获得具有所需特定镜像形态的手性分子。他的研究成果很快便转化成工业产品,如治疗帕金森氏症的药L-DOPA就是根据诺尔斯的研究成果制造出来的。

1968年,诺尔斯发现了用过渡金属进行对映性催化氢化的新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有效的对映体。他的研究被迅速应用于一种治疗帕金森症药物的生产。后来,野依良治进一步发展了对映性氢化催化剂。夏普雷斯则因发现了另一种催化方法——氧化催化而获奖。他们的发现开拓了分子合成的新领域,对学术研究和新药研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成果已被应用到心血管药、抗生素、激素、抗癌药及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的研制上。现在,手性药物的疗效是原来药物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合成中引入生物转化已成为制药工业中的关键技术。

诺尔斯与野依良治分享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夏普雷斯现为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学院化学教授,将获得另一半奖金。

野依良治(RNoyori) (1938-)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和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雷斯,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说,许多化合物的结构都是对映性的,好像人的左右手一样,这被称作手性。而药物中也存在这种特性,在有些药物成份里只有一部分有治疗作用,而另一部分没有药效甚至有毒副作用。这些药是消旋体,它的左旋与右旋共生在同一分子结构中。在欧洲发生过妊娠妇女服用没有经过拆分的消旋体药物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而导致大量胚胎畸形的"反应停"惨剧,使人们认识到将消旋体药物拆分的重要性。2001年的化学奖得主就是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使用一种对映体试剂或催化剂,把分子中没有作用的一部分剔除,只利用有效用的一部分,就像分开人的左右手一样,分开左旋和右旋体,再把有效的对映体作为新的药物,这称作不对称合成。

1968年,诺尔斯发现了用过渡金属进行对映性催化氢化的新方法,并最终获得了有效的对映体。他的研究被迅速应用于一种治疗帕金森症药物的生产。后来,野依良至进一步发展了对映性氢

2002年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2年10月9日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分别表彰了两项成果,一项是约翰·芬恩与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另一半的奖金。

2003年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们研究的细胞膜通道就是人们以前猜测的“城门”。

2004年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年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一份声明中说,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而理解这一点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

2007年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他获得的奖金额将达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

2008年

三位美国科学家,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的Osamu Shimomura(下村修)、哥伦比亚大学的Martin Chalfie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 Roger Y Tsien (钱永健,钱学森的堂侄)因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GFP) 而获得该奖项。

Osamu Shimomura,1928年生于日本京都,1960年获得日本名古屋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学实验室(MBL)和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名誉退休教授。Martin Chalfie,1947年出生,成长与美国芝加哥,1977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1982年起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教授。Roger Y Tsien,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77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生理学博士学位,1989年起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涉及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如矿物,空气中的气体,海洋里的水和盐,动植物体内的化学成分),以及由化学家创造的新物质,它涉及自然界的变化(如因闪电而着火的树木,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还有那些由化学家发明创造的新变化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化学是当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物质文明迅猛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科学

现在很多化学工作者都在预测21世纪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景,推测21世纪化学会在哪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会遇到哪些挑战和难题 什么是未来化学的新生长点 化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占有什么地位 实际上,我们只要温故以知新,就不难看出未来化学发展的动向

120世纪化学的辉煌成就

20世纪人类对物质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化学学科自身的发展化学不仅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在理论的指导下,化学实践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从19世纪的经典化学到20世纪的现代化学的飞跃,从本质上说是从19世纪的道尔顿原子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等在原子的层次上认识和研究化学,进步到20世纪在分子的层次上认识和研究化学如对组成分子的化学键的本质,分子的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分子催化,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认识,以至1900多万种化合物的发现与合成;对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化学过程工业以及与化学相关的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如粮食,能源,材料,医药,交通,国防以及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在这100年中发生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过去的100年间化学学科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可从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重大贡献中获悉(见表1)

表1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简况

获奖年份

获奖者

国籍

获奖成就

1901

J H van't Hoff

荷兰

溶剂中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

1902

E Fisher

德国

糖类和嘌啉化合物的合成

1903

S Arrhenius

瑞典

电离理论

1904

W Ramsay

英国

惰性气体的发现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确定

1905

A von Baeyer

德国

有机染料和氢化芳香化合物的研究

1906

H Moissan

法国

单质氟的制备,高温反射电炉的发明

1907

E Buchner

德国

发酵的生物化学研究

1908

E Rutherford

英国

元素嬗变和放射性物质的化学研究

1909

W Ostwald

德国

催化,电化学和反应动力学研究

1910

OWallach

德国

脂环族化合物的开创性研究

1911

MCurie

波兰

放射性元素钋和镭的发现

1912

V Grignard

P Sabatier

法国

法国

格氏试剂的发现

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

1913

A Werner

瑞士

金属络合物的配位理论

1914

Th Richards

美国

精密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

R Willstatter

德国

叶绿素和植物色素的研究

1916

1917

1918

FHaber

德国

氨的合成

1919

1920

W Nernst

德国

热化学研究

1921

F Soddy

英国

放射性化学物质的研究及同位素起源和性质的研究

1922

F W Aston

英国

质谱仪的发明,许多非放射性同位素及原子量的整数规则的发现

1923

F Pregl

奥地利

有机微量分析方法的创立

1924

1925

R Zsigmondy

德国

胶体化学研究

1926

T Svedberg

瑞士

发明超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研究

1927

H Wieland

德国

胆酸的发现及其结构的测定

1928

A Windaus

法国

甾醇结构测定,维生素D3的合成

1929

Harden

H von Euler-Chelpin

英国

法国

糖的发酵以及酶在发酵中作用的研究

1930

H Fischer

德国

血红素,叶绿素的结构研究,高铁血红素的合成

1931

Bosch

F Bergius

德国

德国

化学高压法

1932

J Langmuir

美国

表面化学研究

1933

1934

H C Urey

美国

重水和重氢同位素的发现

1935

F Joliot-Curie

I Joliot-Curie

法国

法国

新人工放射性元素的合成

1936

P Debye

荷兰

提出了极性分子理论,确定了分子偶极矩的测定方法

1937

W N Haworth

P Karrer

英国

瑞士

糖类环状结构的发现,维生素A,C和B12,胡萝卜素及核黄素的合成

1938

R Kuhn

德国

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研究

1939

F J Butenandt

L Ruzicka

德国

瑞士

性激素研究

聚亚甲基多碳原子大环和多萜烯研究

1940

1941

1942

1943

G Heresy

匈牙利

利用同位素示踪研究化学反应

1944

O Hahn

德国

重核裂变的发现

1945

A J Virtamen

荷兰

发明了饲料贮存保鲜方法,对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做出贡献

1946

J B Sumner

J H Northrop

W M Stanley

美国

美国

美国

发现酶的类结晶法

分离得到纯的酶和病毒蛋白

1947

R Robinson

英国

生物碱等生物活性植物成分研究

1948

A W K Tiselius

瑞典

电泳和吸附分析的研究,血清蛋白的发现

1949

W F Giaugue

美国

化学热力学特别是超低温下物质性质的研究

1950

O Diels

K Alder

德国

德国

发现了双烯合成反应,即Diels-Alder反应

1951

M Mcmillan

G Seaborg

美国

美国

超铀元素的发现

1952

J P Martin

R L M Synge

英国

英国

分配色谱分析法

1953

H Staudinger

德国

高分子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

1954

L Pauling

美国

化学键本质和复杂物质结构的研究

1955

V du Vigneand

美国

生物化学中重要含硫化合物的研究,多肽激素的合成

1956

C N Hinchelwood

英国

苏联

化学反应机理和链式反应的研究

1957

A Todd

英国

核苷酸及核苷酸辅酶的研究

1958

F Sanger

英国

蛋白质结构特别是胰岛素结构的测定

1959

J Heyrovsky

捷克

极谱分析法的发明

1960

W F Libby

美国

14C测定地质年代方法的发明

1961

M Calvin

美国

光合作用研究

1962

M F Perutz

J C Kendrew

英国

英国

蛋白质结构研究

1963

K Ziegler

G Natta

德国

意大利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明,定向有规高聚物的合成

1964

D C Hodgkin

英国

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测定

1965

R B Woodward

美国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1966

R S Mulliken

美国

分子轨道理论

1967

M Eigen

R G W Norrish

G Porter

德国

英国

英国

用驰豫法,闪光光解法研究快速化学反应

1968

L Onsager

美国

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研究

1969

H R Barton

O Hassel

英国

挪威

发展了构象分析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1970

L F Leloir

阿根廷

从糖的生物合成中发现了糖核苷酸的作用

1971

G Herzberg

加拿大

分子光谱学和自由基电子结构

1972

C B Anfinsen

S Moore

W H Stein

美国

美国

美国

核糖核酸酶分子结构和催化反应活性中心的研究

1973

Wilkinson

E O Fischer

英国

德国

二茂铁结构研究,发展了金属有机化学和配合物化学

1974

P J Flory

美国

高分子物理化学理论和实验研究

1975

J W Cornforth

V Prelog

英国

瑞士

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

W N Lipscomb, Jr

美国

有机硼化合物的结构研究,发展了分子结构学说和有机硼化学

1977

I Prigogine

比利时

研究非平衡的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1978

P Mitchell

英国

用化学渗透理论研究生物能的转换

1979

C Brown

G Wittig

美国

德国

发展了有机硼和有机磷试剂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980

P Berg

F Sanger

W Gilbert

美国

英国

美国

DNA分裂和重组研究,DNA测序,开创了现代基因工程学

1981

Kenich Fukui

R Hoffmann

日本

美国

提出前线轨道理论

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1982

A Klug

英国

发明了"象重组"技术,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染色体的结构

1983

H Taube

美国

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研究

1984

R B Merrifield

美国

固相多肽合成方法的发明

1985

H A Hauptman

J Karle

美国

美国

发明了X-射线衍射确定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方法

1986

李远哲

D R Herschbach

J Polanyi

美国

美国

加拿大

发展了交叉分子束技术,红外线化学发光方法,对微观反应动力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1987

C J Pedersen

D J Cram

J-M Lehn

美国

美国

法国

开创主-客体化学,超分子化学,冠醚化学等新领域

1988

J Deisenhoger

H Michel

R Huber

德国

德国

德国

生物体中光能和电子转移研究,光合成反应中心研究

1989

T Cech

S Altman

美国

美国

Ribozyme的发现

1990

E J Corey

美国

有机合成特别是发展了逆合成分析法

1991

R R Ernst

瑞士

二维核磁共振

1992

R A Marcus

美国

电子转移反应理论

1993

M Smith

K B Mullis

加拿大

美国

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1994

G A Olah

美国

碳正离子化学

1995

M Molina

S Rowland

P Crutzen

墨西哥

美国

荷兰

研究大气环境化学,在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1996

R F Curl

R E Smalley

H W Kroto

美国

美国

英国

发现C60

1997

化学是在近代兴起的一门学科,无数的科学先驱者为这门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就是其中的一位。道尔顿既具有敏锐的理论思维头脑,又具有卓越的实验才能,尤其是在对原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果,因而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成为近代化学的奠基人。

道尔顿在化学方面提出了定量的概念,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定比定律和化合量(当量)定律。在此基础上,1803年又发现了化合物的倍比定律,提出了元素的原子量概念,并制成最早的原子量表。

道尔顿出生在英国坎伯兰的一个贫困的乡村,他的父亲是一个纺织工人。当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初期,很多破产的农民沦为雇用工人。道尔顿一家的生活十分困顿,道尔顿的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因为饥饿和疾病而夭折。道尔顿在童年根本没有读书的条件,只是勉强接受了一点点初等教育,十岁时,他就去给一个富有的教士当仆役。也许这也算是命运赐予他的一次机会吧,在教士家里他有读了一些书,增长了很多知识。于是两年后,他被推举为本村小学的教师。

1781年,年仅十五岁的道尔顿随哥哥到外地谋生。不久后,他就成为了肯达耳中学的教师。在教学之余,他一边系统的自学科学知识,一边进行气象观察。在这里他还结识了著名学者豪夫(Johann Hauf),他从豪夫那里学习了很多知识,教学水平迅速提高,四年以后,便成为了肯达耳中学的校长。1793年,在豪夫的推荐下,道尔顿又受聘于曼彻斯特的一所新学院。在这里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科学著作 — 《气象观察与研究》。第二年,他在罗伯特·欧文的推荐下成为曼彻斯特文学哲学会的会员。

1799年,为了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道尔顿离开了学院。他在几个富人家里做私人教师,每天教课时间不超过两小时。这样,既能谋生又保证了他的科研工作。现在,他越来越重视对气体和气体混合物的研究。道尔顿认为,要说明气体的特性就必须知道它的压力。他找到两种很容易分离的气体,分别测量了混合气体和各部分气体的压力。结果很有意思,装在容积一定的容器中的某种气体压力是不变的,引入第二种气体后压力增加,但它等于两种气体的分压之和,两种气体单独的压力没有改变。于是道尔顿得出结论: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组成它的各个气体的分压之和。道尔顿发现由此可以做出某些重要的结论,气体在容器中存在的状态与其他气体无关。用气体具有微粒结构来解释就是,一种气体的微粒或原子均匀的分布在另一种气体的原子之间,因而这种气体的微粒所表示出来的性质与容器中没有另一种气体一样。道尔顿开始更多的研究关于原子的问题,他顽强进行研究工作,寻找资料、动手实验、不断的思考……

同年10月21日,道尔顿报告了他的化学原子论,并且宣读了他的第二篇论文《第一张关于物体的最小质点的相对重量表》。道尔顿的理论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重视。他应邀去伦敦讲学,几个月后又回到曼彻斯特继续进行测量原子量的工作。有些时候,道尔顿也遇到一些困难。有些物质被氧化后生成不同的氧化物,这是一种难解释的现象,当然前人已经进行了分析化验,为了进行计算,道尔顿就只能利用这些结果;有时他在原始文献中发现的结果只是由一位科学家侧得的,为了保证可靠性,道尔顿就再做一次分析。道尔顿所得出的原子量有很多是不准确的,但实际上他所计算出来的正是今天所谓的当量。例如他把氧的原子量确定为7而不是16。

1804年以后,道尔顿又对甲烷和乙烯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实验,他发现,甲烷中碳氢比是43:4;而乙烯中碳氢比是43:2。他由此推出碳氢化合的比例关系,并发现了倍比定律:相同的两种元素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时,若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不变,另一种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相对重量成简单的整数比。道尔顿认为倍比定律既可以看作是原子论的一个推论,又可以看作是对原子论的一个证明。

1807年,汤姆逊在它的《化学体系》一书中详细的介绍了道尔顿的原子论。第二年道尔顿的主要化学著作《化学哲学的新体系》正式出版。书中详细记载了道尔顿的原子论的主要实验和主要理论。自此道尔顿的原子论才正式问世。

在科学理论上,道尔顿的原子论是继拉瓦锡的氧化学说之后理论化学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他揭示出了一切化学现象的本质都是原子运动,明确了化学的研究对象,对化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此后,化学及其相关学科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哲学思想上,原子论揭示了化学反应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继天体演化学说诞生以后,又一次冲击了当时僵化的自然观,为科学方法论的发展、辩证自然观的形成以及整个哲学认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原子论建立以后,道尔顿名震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各种荣誉纷至沓来,1816年,道尔顿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817年,道尔顿被选为曼彻斯特文学哲学会会长;1826年,英国政府授予他金质科学勋章;1828年,道尔顿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此后,他又相继被选为柏林科学院名誉院士、慕尼黑科学院名誉院士、莫斯科科学协会名誉会员,还得到了当时牛津大学授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 法学博士称号。在荣誉面前,道尔顿开始还是冷静的、谦虚的,但是后来荣誉越来越高,他逐渐改变了,变得骄傲、保守,最终走向了思想僵化、固步自封。

1808年,法国化学家吕萨克在原子论的影响下发现了气体反应的体积定律,实际上这一定律也是对道尔顿的原子论的一次论证,后来也得到了其他科学家的证实并应用于测量气体元素的原子量。但是吕萨克定律却遭到了道尔顿本人的拒绝和反对,他不仅怀疑吕萨克的实验基础和理论分析,还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抨击。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佛加德罗建立了分子论,使道尔顿的原子论与吕萨克定律在新的理论基础上统一起来。他也遭到了道尔顿无情的反驳。1813年,瑞典化学家贝齐力乌斯创立了用字母表示元素的新方法,这种易写易记的新方法被大多数科学家接受,而道尔顿一直到死都是新元素符号的反对派。

虽然道尔顿的后半生科学贡献不大、甚至阻挠别人的探索,人们还是给予了他深切的怀念。

化学诺贝尔奖得主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兰人)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 H 费雪(德国人)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

1903年 S A 阿伦纽斯(瑞典人)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 拉姆赛(英国人)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莫瓦桑(法国人)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英国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国人)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国人)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 格林尼亚(法国人)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 —— 有机镁试剂

P 萨巴蒂(法国人)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 (瑞士人)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兹(美国人)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F 哈伯(德国人)发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H 能斯脱(德国人)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英国人)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顿(英国人) 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国人)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HO 维兰德(德国人)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 A 温道斯(德国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冯·奥伊勒 – 歇尔平(瑞典人)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尔(德国人)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国人),F贝吉乌斯(德国人)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 I 兰米尔 (美国人) 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 尤里(美国人)发现重氢

1935年 JFJ 居里,IJ 居里(法国人)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国人)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国人) 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库恩(德国人) 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国人)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鲁齐卡(瑞士人) 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G 海韦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 O 哈恩(德国人) 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 AI魏尔塔南(芬兰人)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

1946年 J B 萨姆纳(美国人) 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 H 诺思罗普,W M 斯坦利(美国人) 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R 鲁宾逊(英国人)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 WF 吉奥克(美国人)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物别是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尔斯、K阿尔德(德国人)发现狄尔斯 – 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年 GT 西博格、EM 麦克米伦(美国人) 发现超铀元素

1952年 AJP 马丁、RLM 辛格(英国人)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国人)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鲍林(美国人)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年 V 维格诺德 (美国人)确定并合成了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年 CN 欣谢尔伍德(英国人)

NN 谢苗诺夫(俄国人)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年 AR 托德(英国人)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辅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国人)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极普学理论并发现“极普法”

1960年 WF 利时(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 M 卡尔文(美国人)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 MF 佩鲁茨、JC 肯德鲁(英国人)测定了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 K 齐格勒(德国人)、G 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国人)因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 RS 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 RGW诺里会、G 波特(英国人)

M 艾根(德国人)发明了测定快速 化学反应的技术

1968年 L 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 O 哈塞尔(挪威人)、KHR 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 LF 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尔(德国人)、G 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 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国人)、G 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 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国人) 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论性研究

1982年 A 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 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

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

JM 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 S 奥尔特曼, TR 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 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

FS 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

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

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1998年 W科恩(奥地利)J波普(英国)提出密度泛函理论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美籍埃及人)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约翰-B-芬恩(美国人)、田中耕一(日本人)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

库特-乌特里希(瑞士)以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

2003年 阿格里(美国人)和麦克农(美国人)研究细胞隔膜

2004年 以色列 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

美国 欧文·罗斯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法国伊夫·肖万、美国罗伯特·格拉布 理查德·施罗克 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

2006年 美国 罗杰·科恩伯格 “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

2007年 德国 格哈德·埃特尔 表面化学研究

2008年 下村修 美籍日本人 马丁•查尔非 美国人 钱永健 美籍华人 GFP(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与进一步研究

#高二# 导语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 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二化学教案设计》,助你金榜题名!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

 ②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

 ③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用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②通过有梯度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机合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通过设计情景问题,培养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会结合生产实际选择适当的合成路线

 ②通过对新闻资料的分析,使学生关注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物的安全生产和使用问题

 ③通过逆合成分析法的研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①官能团相互转化的方法归纳

 ②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逆合成分析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手段:

 ①新闻材料分析,分组讨论,引导启发、激发思考、情景问题的创设与解决、多媒体

 ②针对难点突破而采用的方法:通过设置有梯度的情景问题,分三步,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合成训练,在动手训练中自己体会、掌握逆合成分析法的思维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多媒体展示与PVC保鲜膜有关的“新闻链接”以及“资料卡”,创设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合成情景引入新课(资料见后附表)

 情景创设1

 你能够根据已学的知识,利用一些常用的原材料,合成PVC吗?

 教师评价

 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案写到黑板上,做出评价

 新课

 教师作归纳,以PVC的合成为例,引出有机合成的过程,以流程图直观展现

 过渡

 实际上很多时候有机合成是不能一步到位的,那我们要学会分析比较目标化合物和基础原料之间在骨架构建和官能团转化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些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完成“思考与交流”

 归纳内容

 教师引导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做出适当的引导

 教师评价提问不同小组学生的讨论成果,作出肯定与评价,引导学生做好归纳总结

 过渡当我们掌握了一些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后,就要学会把这些方法应用到有机合成过程中了

 情景创设2

 在日常生活中,饮料、糖果中常常添加一些有

 水果香味的酯类香料,例如具有苹果香味的戊酸戊酯,你能利用1-戊烯为原料合成戊酸戊酯这种香料吗?

 教师评价

 对学生的成果作出评价,及时纠正错误;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逆合成分析方法的思路

 过渡

 我们发现,在分析合成路线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要对不同原料或合成路线的选择,那么

 情景问题创设3

 想一想:结合生产实际,同学们,你认为在选择原料和合成途径时,你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

 选择有机合成路线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ü反应条件必须比较温和

 ü产率较高

 ü原料地毒性、低污染、廉价

 过渡

 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是,它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而这个中间体的合成也是从更上一步的中间体得来的。依次倒推,最后确定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下面,我们就利用这种分析法,来完成这一道练习:

 例题练习

 试用逆合成分析法研究合成草酸二乙酯的路线

 小结

 本节我们要重点掌握:

 1、一些常见官能团引入的方法

 2、在有机合成中应用逆合成分析法

 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1、3题

 2、思考课本P65学与问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本节课与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等相关知识密切相关。它是电化学的基础,也是原电池知识的延伸,更是进一步研究其应用的基础。在中学化学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指导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理论依据。学习电解池之后学生将形成一个将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化、元素化合价知识、电解质溶液和原电池原理等知识联系起来的一个知识网络。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过了原电池的相关原理,对于氧化还原反应也很熟悉,并且掌握了能量之间的想换转化的方式和途径,为学习本节课内容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高二学生处于思维活跃期,有很强的好奇心理,同时具备了一定得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推导能力,为学习本节课奠定了能力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认识电解池组成,理解电解原理并初步掌握电解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学生学会利用对比总结的方法,比较学习离子放电顺序。

 (3)综合分析设计实验验证电解池两极产物。

 2、过程与方法

 (1)综合应用化学和物理知识动手实验,体验电能与化学能转化的探究过程;

 (2)应用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取信息,应用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组实验与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2)通过探究实验的操作,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能力,感受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与艰辛。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电解原理;

 2、教学难点;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放电顺序判断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教具准备

 教师:电解池、CuCl2溶液、KI淀粉试纸、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想一想: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问一问:原电池的电极如何判断

 写一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联想质疑:如下图所示:如果把两根石墨棒作电极插入CuCl2溶液中,外接直流电源,这还是原电池装置吗?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上述装置,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播放动画:电解氯化铜溶液微观模拟

 投影:第三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学生小结:

 1、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教师讲解:放电:阴阳离子在阴阳两级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放电。

 思考交流:电解池的两极是怎样确定的?电极分几类?

 学生小结:

 3、两个电极及电极反应

 (1)两个电极的确定及电极反应: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电子流进——还原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电子流出——氧化反应

 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总反应式:

 (2)两个电极的类型:活性电极和惰性电极。

 惰性电极(铂、金、石墨)——仅仅导电,不参与反应

 活性电极(除铂、金外的金属)——既可以导电、又可以参与电极反应

 提问:根据电解氯化铜的装置,大家分析形成电解池的条件是什么?在电解过程中,电子是怎样流动的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回答

 投影:

 4、构成电解池的条件和电子流动方向

 (1)构成电解池的条件: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形成闭合回路。

 (2)电子的流向:电子从外加电源的负极流出,流到电解池的阴极,再从阳极流回电源正极。(注意:电子只在外电路定向移动,不能从溶液中移动)

 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思考交流:

 (1)电解后氯化铜的浓度如何变化?

 (2)若要使电解质溶液复原,怎么办?

 学生回答:(1)电解后氯化铜的浓度减小;

 (2)若要使电解质溶液复原,可以加入氯化铜固体。

 设置疑问:

 (1)请同学们思考,在CuCl2溶液中,不仅有CuCl2电离生成的Cu2+和Cl-,还有H2O电离出的H+和OH-,为什么Cu2+、Cl-放电,而不是H+和OH-?

 分析:H+和OH-的量少。

 提示:阳离子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而阴离子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想一想在阴和阳两级参加化学反应的离子可能与离子本身的那些性质有关系呢?

 讲解:由于各种离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因此电解时离子放电的难易程度也不同,顺序不同。

 投影:5、放电顺序

 (1)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顺序是:

 Ag+>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2)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序是:

 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进人溶液,阴离子不容易在电极上放电。

 用惰性电极(Pt、Au、石墨、钛等)时:溶液中阴离子的放电顺序是:

 S2->SO32->I->Br->Cl->OH->NO3->SO42-(等含氧酸根离子)>F-

 讲述:电解电解质溶液时,在阴阳两级上首先发生放电反应的离子分别是溶液里最容易放电的阴阳离子。

 课堂练习:在电解氯化铜溶液的装置中,若把电解质换成熔融氯化钠,其结果又如何呢?写出电极反应。

(1)CH 3 CHO

 

 
(2)  

(3)3        

试题分析:(1)运用逆合成分析法推断,乙酸苯甲酯是由苯甲醇和乙酸酯化反应得到的,所以D是乙酸,C则是乙醛,结构简式为CH 3 CHO,B是乙醇,A可以是乙烯或溴乙烷等。

(2)D和苯甲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苯甲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3) 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是芳香族化合物,则必须含有苯环,则苯环上一共有两种取代基,氯原子和甲基,根据苯环的位置关系,可以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异构;其中对氯甲苯的氢有三种,会在核磁共振氢谱上有三个吸收峰。

点评:逆推法是有机合成与推断中常用的方法,在解题时要学会灵活应用,本题中等难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9797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1
下一篇2023-11-01

随机推荐

  • 经典哲理句子

      经历过看清身边伪朋友,假爱情,什么患难见真情!明白自己该要什么?看懂了那些是真真假假的"朋友"所以让这些虚伪的人该滚就滚,睁大眼睛。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哲理句子88句,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人生是个

    2024-04-15
    45400
  • 妮维雅控油保湿啫喱和欧莱雅控油保湿啫哩

    控油效果来说绝对是妮维雅的。欧莱雅的效果还不如UNO的那款乳液。不过要是让我来说,我还是最喜欢UNO的,是最舒服的一款,性价比极高。其实控油这种东西,你都不能指望太长时间。我们都是天生的这种体制啊。就算是控油比较不错的妮维雅的,比其他的好,

    2024-04-15
    42600
  • 精华露怎么用

    精华露是一款非常重要的护肤品,尤其适合需要深度滋润和营养的皮肤。使用精华露,可以让皮肤更容易吸收养分,保持年轻活力。精华露到底怎么用呢?rn在使用之前要先清洁皮肤。这样能够确保皮肤表面没有杂质和污垢,为后续的护理做好准备。rn接下来

    2024-04-15
    49000
  • 香奈儿的产品怎么样?哪些值得买?

    香奈儿品牌产品线这么多,我个人觉得有的好用,有的性价比不高。护肤线的话,感觉不是他们家的主打,印象中美妆博主们也都比较少提到香奈尔家的护肤品。我用过他们家的山茶花系列,保湿效果还可以,但是同等价位还有更多的选择。不过香奈儿讨人喜欢的一点是:

    2024-04-15
    20900
  • 男士洗面奶曼秀雷敦和妮维雅哪个好

    男士洗面奶是男性护肤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有效清洁脸部皮肤,去除油脂和污垢,帮助男士拥有清爽干净的肌肤。而在众多品牌中,曼秀雷敦和妮维雅都是备受瞩目的选项。在曼秀雷敦和妮维雅之间,哪个更好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曼秀雷敦洗面奶。这是一款在男士

    2024-04-15
    33800
  • 素瑟抗初老套盒补水效果怎样

    素瑟抗初老套盒的补水效果很不错。该套盒中加入了大量水解珍珠、水母提取物、玫瑰花油以及熊果苷等成分,能够从内而外改善肌肤问题,淡斑美白肌肤,抗衰紧致肌肤,同时也能补充皮肤所需成分。使用后,可以一天下来都保持皮肤水亮光滑,形成抗衰保护层,改善肌

    2024-04-15
    28100
  • 清莹露和神仙水的区别

    清莹露和神仙水的区别为价格区别、外观区别、功效区别、适用人群不同、效果区别。1、成分区别:神仙水是由半乳糖酵母的发酵物过滤液组成,除了丁二醇和其它润肤成份之外,没有其它有效成份。清莹露是用水做溶剂,加入了酵母、甘油、适量的乳化剂和酸类,水杨

    2024-04-15
    345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