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胆汁酸取代的苯基链烯酰基胍、其制备方法、其作为药物或诊断剂的应用以及含有
002 减数分裂调控化合物
003 新的桦木酸衍生物,所述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作为癌症生长抑制剂的应用
004 具有激动或拮抗激素性质的20-酮基-11β-芳基甾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005 内酯化合物、合成方法及其用途
006 睾酮衍生物
007 含有唾液酸衍生物的固体分散体
008 一种药物的生产方法
009 有治疗前列腺增生药效的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010 一种环菠萝蜜烷三萜皂甙新化合物及其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
011 一种孕甾二酮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12 孕烷葡糖苷酸类化合物
013 含有人参皂甙Rb1的脑细胞或神经细胞保护剂
014 一种新的孕烯酮醇化合物合成方法
015 类固醇硫酸酯酶抑制剂以及它们的制备和应用方法
016 从白首乌中提取分离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新颖碳-21甾体苷
017 竹节香附中皂甙的转化以及总甙和银莲花素A的提取工艺
018 一种环菠萝蜜烷三萜皂甙新化合物及其在免疫抑制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019 一种从条纹拟海牛中提取的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化合物
020 制备4,4-二甲基-3β-羟基孕-8,14-二烯-21-羧酸酯的方法以及
021 具有激动或拮抗激素性质的17β-酰基-17α-丙炔基-11β-芳基甾族化
022 14β-H-甾醇,包含该甾醇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这些衍生物在制备减数分裂调节
023 可提取包括文冠果总皂甙、粗脂肪、粗蛋白、糖的果壳
024 中药牛膝有效部位及其制剂与医药用途和制备方法
025 2-甲氧基雌二醇的合成方法及其制品的用途
026 ∴木总皂苷的提取方法及用途
027 从∴木总皂苷中提取齐墩果酸-3-0-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方法及用途
028 免疫调节性类固醇,特别是16α-溴表雄酮的半水合物
029 类固醇衍生物
030 用于治疗的具有C-17烷基侧链和芳香A-环的甾族化合物
031 一种牛磺熊去氧胆酸的禽胆制取法
032 从女贞叶中提取熊果酸的方法
033 5α,8α-环二氧-24-二甲基胆甾-6-稀-3β-醇及其苷类、酯类的制
034 甘草次酸钾及其生产工艺和用途
035 从甘草中系统分离、提取甘草黄酮、甘草酸、甘草多糖生产方法
036 口服活性雄激素
037 雄激素糖苷及其产生雄性征的活性
038 具有麻醉剂活性的3α-羟基-3β-甲氧基甲基-21-杂环取代的类固醇
039 泼尼松龙缩合还原物的生产工艺方法
040 地塞米松磷酸钠母液回收生产工艺方法
041 醋酸氟轻松6αF的生产工艺方法
042 呋甾皂甙的类似物、分离方法和用途
043 哈西奈德上氟的生产工艺
044 不饱和胆甾烷衍生物及其在制备调节减数分裂的药物中的应用
045 一种新有机化合物4-雄烯-3β,17β-二醇双(乙基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046 1-睾酮四氢吡喃醚及其制备方法
047 胆汁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048 用于治疗或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植物甾醇和/或植物甾烷醇的芳族和杂环衍生物
049 植物甾醇或植物甾烷醇与抗坏血酸的偶联物及其在治疗或预防心血管疾病中的用途
050 从混合植物甾醇中提取豆甾醇的方法
051 4-苄基氨基喹啉与胆汁酸的共轭物及其异类似物、其制备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
052 雄甾醇双(乙基碳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53 具有抗血管生成活性的新的桦木酸衍生物,该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治疗与血管
054 雄甾醇烷基碳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55 在11位带有烃取代基的非芳香族雌激素甾族化合物
056 具有消肿抗炎改善血液循环的精氨酸七叶皂苷及制备方法
057 表现出溶解速度加快的依匹乐酮晶形
058 具有抗痴呆作用的5-羟皂草苷配基衍生物
059 皂草苷配基衍生物及其在治疗认知障碍中的用途
060 5-β皂草苷配基和假皂草苷配基衍生物及其在治疗痴呆中的用途
061 环维黄杨星D的可溶性无机盐,其制备及含它们的药物制剂
062 三萜类化合物的浓缩物
063 新的化合物异甘草酸盐及其生产方法
064 一种新的化合物异甘草酸镁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065 二色桌片参中新的抗肿瘤化合物Intercedenside A
066 新的梭链孢酸衍生物
067 与Ⅰ族或Ⅱ族金属盐络合制造多晶型Ⅰ型和Ⅱ型非那甾胺
068 从皂角中提取三萜酸的方法及三萜酸的医药用途和中药制剂
069 一种有抗生育作用的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070 常青藤皂苷元的制备方法
071 从云南蕃麻中提取海柯吉宁的生产工艺
072 合欢皂甙衍生物的化学合成
073 作为选择性雌激素的16-羟基雌三烯
074 水溶性甾体类化合物生物碱盐,其制备方法及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075 澳洲茄胺盐酸盐及其生产方法和在医药上的应用
076 2,4-O-二-α-L-吡喃鼠李糖基-β-D-吡喃葡萄糖基薯蓣皂甙的合成
077 3亚甲基甾族化合物衍生物
078 新颖的雄激素
079 抗肿瘤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药用途
080 具有抗心肌纤维化作用的黄芪皂甙甲
081 C60-糖皮质激素及其用途
082 甾体化合物、合成方法及其用途
083 一种治疗肝炎的天然药物溪黄草提取物
084 二色桌片参中新的抗肿瘤化合物Intercedenside B
085 条纹拟海牛中新的抗肿瘤化合物Philinopside B
086 化合物(I),其提取方法及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
087 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扁蒴藤素系列衍生物及合成方法
088 含氮甾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89 从三七生粉提取分离三七皂甙R1、人参皂甙Re、三七素的方法
090 一种治疗癌症的强心苷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91 三七皂苷的提取方法
092 一种齐墩果酸乳糖缀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93 分离、干燥薯蓣皂素的新方法及设备系统
094 一种依西美坦的合成工艺
095 薯蓣皂苷的制备方法、药物制剂及其医药新用途
096 一种螺甾皂苷和呋甾皂苷的分离、检测方法
097 一种人参皂甙酸水解制备原人参二醇的方法
098 一种人参皂甙酸水解制备人参皂甙Rg3的方法
099 用不饱和脂肪酸催化剂生产甾醇5,7二烯的第尔斯阿尔德加成物的方法
100 一种制备薯蓣皂苷元的新方法
101 药用化合物
102 雪胆素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抗菌剂的应用
103 三七叶皂苷的提取方法
104 一种树脂联用纯化人参总皂甙的方法
105 核苷酸类似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106 薯蓣皂甙和薯蓣皂甙元的提取方法
107 一种分离纯化丹参酮的方法
108 超临界CO2反向提取薯蓣皂素的方法
109 蒺藜螺甾皂苷类化合物用于制备抗真菌药物的用途
110 二色桌片参中新的抗肿瘤化合物Intercedenside C
111 猪牙皂总皂苷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112 新固体形式的中孕酮11β[4E(羟基亚胺基甲基)苯基17α甲
113 3氮6,7二氧甾族化合物及其应用
114 黄花倒水莲总皂苷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制备方法
115 一种鹅去氧胆酸粗品的精制方法
116 一种综合利用甾体植物的加工方法
117 作为具选择活性的雌激素的8β烃基取代的雌三烯
118 不饱和14,15环丙烷并雄烷,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119 具有选择性雌激素活性的16,17碳环缩合类固醇化合物
120 依匹乐酮晶型
121 环维黄杨星D盐及其制剂、应用及制剂的制备方法
122 具有心血管活性的黄杨宁类化合物及以其为活性成分的心脑血管药物
123 环维黄杨星D的纯化方法以及它的制剂
124 刺囊酸的制备方法、药物制剂及医药新用途
125 制备中间体6α,9α二氟11β,17α二羟基16α甲基雄甾
126 在17α位被环酰基酯化的9α氯6α氟17α羟基16甲基1
127 一种植物甾醇或/和植物甾烷醇-β-D-葡萄糖苷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128 幽门螺杆菌抑制剂
129 中药黄精中的甾体皂苷及其医药用途和制备方法
130 一种佐剂DCChol、其脂质体、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131 轮叶婆婆纳的二萜类化合物及提取分离方法
132 枇杷叶总三萜酸组分及其在制备抗炎、止咳药物中的应用
133 16α甲基或乙基取代的雌激素
134 2取代的孕1,3,5(10)三烯和胆1,3,5(10)三烯衍生
135 含有植物甾醇和植物甾烷醇或其衍生物的新型结晶复合物
136 一种人参二醇型皂甙酸水解制备人参皂甙Rk1和Rg<
137 一重楼皂甙的合成方法
138 环维黄杨星D制备及其分散体制剂
139 对白首乌中含有的皂甙类进行提取生产的方法
140 泽泻甾醇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方法
141 鲜蟾酥中脂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的提纯技术
142 环维黄杨星D有机酸盐、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143 18去氢乌索酸的制备方法
144 胡芦巴种子中提取皂甙的方法
145 薯蓣皂甙元3β纤维二糖苷的合成方法
146 催化脱氢法制备依西美坦(Exemestane)
147 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分离熊果酸的方法
148 黄姜素的制备方法和含有该成分的口服药物
149 薯蓣皂甙元羧酸衍生物及制备方法
150 7α羟基去氢表雄甾酮及其衍生物的提纯方法和所获溶剂合物
151 一种两头尖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152 3β-琥珀酰基-18-去氢乌索酸二钠盐的制备方法
153 改进的替告皂甙元提取工艺
154 24-亚甲基-胆甾-5-烯-3β,19-二醇的合成方法
155 24-亚甲基-胆甾-3β,5α,6β,19-四醇的合成方法
156 含胆汁酸的交联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57 一种新的甾体化合物及其提取方法
158 从甘草渣中提取纯化甘草酸的方法
159 由黄姜、穿山龙提取薯蓣皂素的方法及用其废渣生产生物有机肥
160 4卤代17亚甲基甾体、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
161 含有人参皂甙Rb1的皮肤组织再生促进剂
162 取代的皂苷配基及它们的用途
163 雌二醇轭合物和其用途
164 一种抗癌药物依西美坦制备方法
165 人参三醇型皂苷Re结构修饰、富集人参皂苷Rg2工艺
166 两性固醇及其应用
167 16-脱氢孕烯醇酮及其同类物的洁净生产技术
168 牛膝的三萜类提取物及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用途
169 环保型人参皂苷Rb1高获取量产业化分离方法
170 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在薯芋皂素产业上的应用方法
171 泽泻总三萜醇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172 通过转缩酮化生产16,17[(环己基亚甲基)双(氧基)11,21
173 方法
174 制备4(17α取代的3氧化雌4,9二烯11β基)苯甲醛
175 溶剂法萃取谷维素的生产方法
176 胡芦巴提取物及其生产方法
177 趋骨性雌激素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178 趋骨性雌激素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179 西洋参果总皂苷提取物及其提取、精制方法及其医药用途
180 制备7取代抗雌激素的方法及中间体
民族药为民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民族医药工作者发掘、整理、编译出版了一批民族药著作,如《云南民族药名录》、《广西民族药简编》、《朝鲜族民族药材录》等。《中国民族药志》是我国民族药开发研究的历史总结。20世纪70年代以来,云南已从民族药中开发出20种新药,其中著名的“傣肌松”,就是从傣药“亚乎奴”开发出的一种肌肉松弛剂;“木札”为景颇族用药,其中有治疗失眠和头痛的作用,从中分离出豆腐果苷,开发生产出“神衰果素片”;苗族用灯盏细辛治疗瘫痪,其主要成分是焦麸康酸,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减低外围血管阻力的作用,现已生产出“灯盏细辛注射液”;用哈尼族药青叶胆制成了治疗肝炎的“青叶胆片”,用哈尼族药“莫阿宰呢”生产的“昆明山海棠片”,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和红斑狼疮;从纳西族“埃酥蒙”开发出“岩白菜素片”;利用景颇族药雪胆生产出“雪胆素片”等。这些新药均被收入《云南省药品标准》(1974年版)。此外,彝药中的七叶莲、地黄连、奶将草、月芽蒿、小绿芨、宿苞豆根、满山香及铁箍散等也收入了该省药品标准。
民族药的开发涉及的民族和地区十分广泛、产品多种多样。藏药中的“唐冲那博”为青藏高原特产,提取的山莨菪碱和樟柳碱,具有改善微循环的功能,可用于治疗各种休克、眩晕等症;用藏药花锚提取物制成了“急肝宁”和“乙肝宁”;用藏茵陈等生产出了成药“蒂达丸”,“藏茵陈糖衣片”、“藏茵陈胶囊”;以唐古特瑞香和麝香为原料,生产出“青海麝香膏”,“祖师麻注射液”等。其他新的藏成药还有“玉宁片”、“洁白片”,“烈香杜鹃气雾剂”,等等。蒙药主要有“金莲花片”、“那如注射液”等。用维吾尔药雪莲生产出“风湿灵”胶囊和注射液、“具梨膏”等。以傣药“麻三端”开发出“降压灵。”以纳西族药竹红菌制取的“竹红菌软膏”,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软化瘢痕、疙瘩等。从瑶药黄藤提取的黄藤素对妇科炎症、外科感染、菌痢、胃肠炎、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均有疗效,现已开发出注射液和片剂。本次普查中,民族地区从当地资源中发现许多有开发利用前途的药物:维吾尔药有阿里红、一杖蒿、驱虫斑鸠菊、唇香草、苦豆子、菊苣、心草、睡莲等;藏药有西藏龙胆、粗茎龙胆、藏紫草、细花滇紫草、阿坝当归、竹节羌活、水母雪莲花、珠子参等;蒙药有沙棘、香清兰、寒水石等;瓦族药有青羊参等;纳西和苗药有金不换等。民族药中有许多药物是外来药、长期依靠进口,通过这次资源调查,发现了一批国内同样有资源分布的种类。据报道,进口藏药中有40个品种找到了国产资源,如诃子、余甘子、甘子、蒲桃、榼藤子、大托叶云实、羊角拗等。
雪胆素是由葫芦科植物雪胆的块根经提取后制成的口服片剂。其主要成分为雪胆素甲(异双氢葫芦素B)及雪胆素乙(双氢葫芦素F),以雪胆素甲为主。怀孕的前3个月内一般是不主张应用药物,因为这个时期是胎儿发育成型的时期,药物很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
葫芦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植物科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禾本科、豆科和茄科。大多数葫芦科的植物是一年生的爬藤植物,它们的花比较大,比较鲜艳。同一植物上有雄性和雌性的花,雌性的花为子房下位花。果实实际上是浆果的一种,称为瓠果或瓜果。
本科植物的特征性活性成分为四环三萜类葫芦烷型皂苷,如葫芦素,有抗癌活性,并能阻止肝细胞脂肪变性及抑止肝纤维增生;雪胆素甲、乙具抗菌消炎作用;罗汉果苷,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皂苷、黄酮及其苷类在本科植物中存在较普遍。绞股蓝属植物中含有四环三萜类达玛烷型皂苷,如绞股蓝苷和人参皂苷有类似人参样的生理活性。此外,某些植物中还含有活性强烈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如天花粉毒蛋白具引产作用,南瓜子氨酸有驱虫作用。
利巴韦林颗粒,外表是白色颗粒状,主要是治疗呼吸道病毒,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在口服治疗后最初1-2周内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其中约10%病人可能伴随心肺方面副作用。方法原理: 供试品经流动相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07nm处检测利巴韦林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精密称取利巴韦林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0µg的溶液,即为对照品溶液。
用法用量/利巴韦林颗粒
该品用温开水完全溶解后口服。
1、用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成人一次015g,一日3次,连用7天,儿童剂量10-15mg/kg/日,分3次服用,应用3天。
2、用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成人一次03g,一日3~4次,连用7天。
不良反应/利巴韦林颗粒
利巴韦林最主要的毒性是溶血性贫血,在口服治疗后最初1-2周内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其中约10%病人可能伴随心肺方面副作用。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应 频繁监测血红蛋白,有地中海贫血、镰刀细胞性贫血患者不推荐使用利巴韦林。有胰腺炎症状或明确有胰腺炎患者不可使用利巴韦林。已经有报道伴随有贫血的患者服用利巴韦林可引起致命或非致命的心肌损害,故具有心脏病史或明显心脏病症状患者不可使用利巴韦林。如使用利巴韦林出现任何心脏病恶化症状,应立即停药给予相应治疗。 在利巴韦林有关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一般全身不良反应有:疲倦、头痛、虚弱、乏力、胸痛、发热、寒战、流感症状等。
神经系统症状:眩晕;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减退,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度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肌肉骨骼系统症状有肌肉痛、关节痛;精神系统有失眠、情绪化、易激惹、抑郁、注意力障碍、神经质等;呼吸系统症状有呼吸困难、鼻炎等;皮肤附件系统出现脱发、皮疹、瘙痒等;另还观察到味觉异常、听力异常表现。
注意事项
编辑
1.定期进行血常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液生化(肝功能、TSH)检查,尤其血红蛋白检查(包括在开始前、治疗第2周、第4周)。对可能怀孕妇女每月进行怀孕测试。
2.严重贫血患者慎用,有地中海贫血、镰刀细胞性贫血患者不推荐使用利巴韦林。有胰腺炎症状或明确有胰腺炎患者不可使用利巴韦林。具有心脏病史或明显心脏病症状患者不可使用利巴韦林。如使用利巴韦林出现任何心脏病恶化症状,应立即停药给予相应治疗。
3.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肌酐清除率< 50ml/min的患者,不推荐使用利巴韦林。
4.利巴韦林对诊断有一定干扰,可引起血胆红素增高(可高达25%),大剂量可引起血红蛋白降低。
5.尽早用药,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病初3日内给药,利巴韦林不宜用于未经实验室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已经充分的动物研究证实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突变和胚胎毒性(在低于人体用量的1/20时即可出现),利巴韦林会引起胎儿先天畸形或死亡,在治疗开始前、治疗期间和停药后至少6个月,服用利巴韦林的男性和女性均应避免怀孕,可能怀孕者应采用至少两种以上避孕方式有效避孕,一旦怀孕应立即告知医生。孕妇禁用利巴韦林。少量药物经乳汁排泄,因为对乳儿潜在的危险,不推荐哺乳期妇女服用利巴韦林。
儿童用药
目前尚缺乏详细的研究资料。
老年用药
尚未进行充分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临床研究。在老年患者中使用利巴韦林发生贫血的可能性大于年轻患者,老年人肾功能多有下降,容易导致蓄积,不推荐老年患者服用利巴韦林。
药物相互作用
利巴韦林可抑制齐多夫定转变成活性型的磷酸齐多夫定,因此,利巴韦林与齐多夫定同用时有拮抗作用。
药物过量
大剂量可致心脏损害,对有呼吸道疾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哮喘患者)可导致呼吸困难、胸痛等。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利巴韦林为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表明,利巴韦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利巴韦林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但是其体外抗病毒活性可被鸟嘌呤核苷和黄嘌呤核苷逆转的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可能作为这些细胞的代谢类似物而起作用。
毒理研究
重复给药毒性:小鼠、大鼠和猴在经口给予利巴韦林剂量分别为30、36和120mg/kg,给药时间为4周或更长时,可引起心脏损伤。
遗传毒性:利巴韦林浓度分别为0015和003-50 mg/ml,在无代谢活化物条件下,可增加小鼠Balb/c3T3(成纤维细胞)和L5178Y(淋巴瘤)的细胞转化和突变。浓度范围为375-100 mg/ml,在加入代谢活化物条件下,对L5178Y细胞突变率有一定的增加(3-4倍)。小鼠微核试验结果提示,静脉注射利巴韦林剂量范围为20-200mg/kg时,具有诱裂作用。在显性致死试验中,大鼠腹腔注射利巴韦林剂量范围为50-200mg/kg,连续5天,未见有致突变作用。
生殖毒性:雄性小鼠给予剂量范围在35-150mg/kg时,可导致明显的生精管萎缩,精子浓度降低和形态异常的精子数量增加。停药后3-6个月,生精能力部分恢复。其它几项毒性试验也提示,成年大鼠经口给予利巴韦林剂量低至16mg/kg时,可引起睾丸损伤(生精管萎缩),未进行更低剂量的研究。尚未对雌性动物的生殖能力进行研究。不同种属的动物研究已证实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畸和/或杀胚的潜在毒性。仓鼠单次经口给予本品剂量为25mg/kg或更大,家兔或大鼠的剂量分别为03和10mg/kg,结果均已证实有致畸作用。畸形主要发生在颅骨、腭、眼、四肢、颌骨、骨骼和胃肠道,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剂量的递增而增加。胎儿和子代的存活率降低。利巴韦林引起家兔和大鼠胚胎致死的剂量为1 mg/kg,其无致畸作用剂量分别为01和03mg/kg(根据表面积推算,分别相当于人等效剂量0015和004mg/kg)。
致癌性:大鼠经掺食给予利巴韦林剂量为16-200mg/kg长期研究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可能诱发良性乳房、胰管、垂体和肾上腺瘤。小鼠和大鼠的18-24个月的初步致癌试验并非最终结果,但这些试验证实,给予利巴韦林剂量分别为20-75和10-40mg/kg,小鼠和大鼠分别出现的血管损伤和视黄醛还原酶变性与利巴韦林长期给药有关。
可以长时间饮用,但不建议连续饮用,如果喝了很长时间,最好喝一段时间。
雪胆莲和雪胆在体外对痢疾镰刀杆菌、伤寒杆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总皂苷能增加小鼠冠状动脉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麻醉犬的抗高血压作用。
雪胆属的植物,葫芦科雪胆汁胆,和一个大种子的雪,雪不著名的莲花,一个底部,苦胆汁黄金盆地,种莲花,退休了,金刚,雪胆清热解毒的作用。
胃疼,雪胆汁用于胃痛,溃疡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细菌性痢疾、肠炎、泌尿道感染、败血症和其他各种感染。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是一种传统的国药,临床应用已有近一个世纪,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成熟。葫芦的成分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和抗炎作用,而雪胆碱的新化合物已被发现具有抗hiv-1活性。
深入研究了作用机理,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该属植物,应进一步开展研究。
胆囊素和胆囊素对HIV-1逆转录酶、蛋白酶抑制和NCp7锌离子排出的影响共培养实验发现,skylcholine和skylcholine预处理的C8166细胞对HIV-1的抑制效果优于未处理的细胞。推测其主要参与HIV-1病毒的细胞侵袭阶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