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电弧粉末原子发射光谱法半定量分析
光谱半定量分析是从事岩矿分析的实验室的一项经常性的分析任务。20世纪中期,光谱半定量分析为地球化学找矿及区域地质普查分析提供数据,曾为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查和矿产综合利用做出很大贡献。
目前,随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新仪器新技术的发展,光谱半定量分析虽然已不再是地质样品的主要分析技术;但作为一种简单、快速、信息量很大的分析方法,它仍是地质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光谱半定量分析可以用来全面了解各种岩石、土壤、矿石、矿物成分的大致含量,为剔除低品位的矿石样品、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查明化学分析的干扰成分、制定各种合理的分析方案等提供依据。对从事岩石矿物分析的光谱分析者来说,半定量分析是一项基本实验技能。
911 标准试样的配制
光谱半定量分析,是尽可能多地提供试样中元素是否存在及其存在的大致含量的信息。因此,标准试样的配制,也要尽可能多地配入各种元素,这就极大地增加了配制标准的困难。首先是基体成分的选择,很难找到适合的天然“空矿”作基体,只能采用人工合成基体来配制。
近年来,随着分析技术和仪器分析的发展,我国已有了一批硅酸盐岩石、碳酸盐岩石、土壤、矿石、矿物及光谱分析用人工合成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定值元素从主量、微量到痕量元素等有几十个,给光谱半定量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标准物质。根据分析对象,选用相应类型的天然标准物质,这是最理想的方案,可以消除组分、晶体结构不同的影响,也节省了配制标准的时间。除此之外,也可以用人工合成基体来配制(见第11章),分组加入各种元素。
(1)造岩元素标准系列
在纯石英粉的基体中加入8个造岩元素的化合物(Fe2O3、Al2O3、CaO、MgO、TiO2、MnO2、Na2CO3、K2CO3)配制成含量系列(表91)。上述8个元素分成两组(含量加大一倍配制),一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另一组含量由低到高,然后两组互相交叉等量混合而成。
表91 造岩元素标准系列 (wB:%)
续表
(2)易挥发元素为主的标准系列
考虑到各元素的检出限及其地壳中的丰度不同、谱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可采用交错方式来配制标准系列。基体组成为:m(Fe2O3)∶m(Al2O3)∶m(CaO)∶m(MgO)∶m(Na2CO3)∶m(K2CO3)∶mSiO2=5∶15∶1∶2∶2∶2∶73,经混匀后的基体,在高温炉内950℃灼烧2h,研磨均匀后备用。先按表92、表93分别配制甲、乙两组标准,然后将甲、乙两组相对应的编号等量混合均匀,得到易挥发元素为主的标准系列(表94)。
表92 甲组标准系列
表 93 乙组标准系列
表 94 易挥发元素为主的标准系列
( 3) 难挥发的稀有、稀土元素标准系列
配制方法与上述 ( 2) 易挥发元素为主的标准系列相同。用相同的基体,先按表 95和表 96 分别配制丙、丁两组标准,再以丙、丁两组相对应编号等量混匀,得到难挥发的稀有、稀土元素标准系列 ( 表 97) 。
表 95 丙组标准系列
表 96 丁组标准系列
表 97 难挥发的稀有、稀土元素标准系列
912 摄谱
目前,光谱半定量分析一般是采用垂直电极法,即将粉末试样装入下电极小孔中,用交流电弧激发; 或是采用水平电极撒样法。不管是采用哪种方法,都要首先根据实验选择各种类型试样的分析条件,如仪器狭缝,照明系统,电极孔穴大小、壁厚,分几段摄谱,每段曝光时间,电流大小,相板类型,显影条件; 另外,如何防止试样喷溅,是否加入缓冲物质,都必须通过实验积累经验。然后,先摄取标准系列的谱带,观察标准系列各元素含量谱线黑度变化的梯度,作为今后的参比标准; 因为工作条件选定之后,每一次就不需要全部摄取整套标准系列,只摄取 2 ~ 3 个作为参考和校准,这样可以节省相板和时间。
913 释谱
释谱是半定量分析的主要环节。地质试样的组分复杂,谱线的相互干扰及组分的影响非常严重。要正确地鉴定试样中元素的存在与否并比较准确地估计其含量,必须掌握正确的释谱技术和方法。最常用的有以下两种释谱方法。
( 1) 谱线黑度比较法
谱线黑度比较法是基于目测元素分析线的黑度,与标准中相对应的元素谱线黑度进行比较,从而给出元素的近似含量。这种方法比较直观、简便、快速,存在着很大的人为主观偏差,主要依赖释谱者的经验; 表现在释谱者在脑海中要熟记标准板中各元素谱线含量范围的黑度概念,在实际分析中,就能很快地从思维中比较出来。
( 2) 谱线显线法
在鲁沙诺夫与加里宁等学者编制的谱图中,在规定的条件下,根据各元素谱线的检出限不同,将谱线强度分为 10 个等级,在每条谱线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注的数字,就代表这条谱线的检出限范围 ( 表 98) 。此法称为谱线显线法。
表 98 谱线等级
光谱分析工作者根据此经验,对每个元素都选择出几条强度不同、受干扰少的谱线,在规定的分析条件下摄取标准试样,观察每条谱线显线时的最小浓度 ( 含量) 及谱线黑度的状况,以此作为标准在分析中应用。在实际分析中,往往是两种方法结合进行。
( 3) 释谱的基本技能
释谱的基本技能,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成为熟练的分析工作者。下面将日常释谱中应熟知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述。
a要了解所用仪器的色散率和分辨率。最简便的方法是看分析线与干扰线的波长差,按公式 R = λ/Δλ 计算出两条谱线的分辨率 ( 实际分辨率是理论分辨率的 70% ~ 80%) ,与仪器的分辨率相比较 ( 国产北二光一米光栅光谱仪,光栅刻划面积 60mm × 60mm,刻线 1200 条/mm) 。如果计算的分辨率比仪器分辨率大,表明此谱线有干扰。
b熟悉铁谱线各个波段的特征,能凭借铁谱线迅速找到所要找的分析元素的谱线波长位置。
c在释谱时,先大致了解整条谱带中各元素存在的情况,确定属于哪种类型的岩石、矿石、矿物,哪些元素含量大于 10%,从而了解摄谱时试样是否喷溅,主体元素对哪些元素谱线有干扰,哪些伴生元素可能存在。
d根据所选择的各元素谱线组,按照前述两种方法,逐一估算各元素的含量。此时还应具有这种经验,哪种主量元素存在能增强哪些低量元素谱线,能抑制减弱哪些元素谱线; 计量时,要凭经验作适当的校正,才能取得好的分析结果。
e必须了解分析线的干扰情况。如果分析元素与干扰元素的蒸发行为不同,可根据不同电流摄取的两条谱带中,分析线出现的情况来判断是否干扰。
f对各元素的地球化学知识,矿石、矿物化学组分的特性和常见的伴生元素,应有一定的了解,以便释谱时正确判断元素存在的可能性。
914 特殊试样的检验
在分析任务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微细粒矿石、矿物和厂矿或商检部门送来一些特殊物质要求检验。对这些任务,很难以半定量报出结果,其一是没有相应的标准; 其二试样量少,不允许重复分析。以往的做法是: 采用小孔径电极,先在电极孔穴中垫入一层炭粉,再将试样填入,然后再盖上一层炭粉,压紧,用 8A 电流全曝光,摄取一条谱带。如果小电流不能全部蒸发试样,在电极头上出现明亮的金属物时,再用大电流 ( 14A) 烧完。如送来的是少量液样,可将液样置于小坩埚中,加入少量炭粉,用小玻璃棒混合,烘干,装入电极,用 8A 电流曝光。
由于给不出半定量数据,只能报出试样中元素存在的大、中、小含量概念,然后与送样者共同讨论,来判定是属于哪种类型矿物或何种物质,并提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915 半定量分析线及检出限
表 99 中所列检出限,初试的工作条件如下。
1) 仪器: 中型水晶摄谱仪与玻璃棱镜摄谱仪,狭缝宽 7μm,三透镜照明系统,中间光圈 32mm。
2) 激发源: 交流电弧发生器,分两段摄谱,第一段 9A 曝光 90s,第二段 14A 烧完。
3) 电极: 上电极为圆锥形,下电极孔穴为 25mm × 3mm × 06mm,所用标准为模仿硅酸盐岩石类型基体配制。
4) 光谱紫外Ⅱ相板,A、B 型混合显影液,20℃ 显影 3min。
表 99 中提供的半定量分析检出限是参考值。由于各实验室用的仪器不同,电极规格、电流、相板类型不同,都会影响检出限。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摄取参比标准,给出本实验室工作条件下的检出限。表 99 的谱线表及检出限,最初是加里宁等学者于 1957年提出来的,后经我国光谱分析工作者不断进行修订、补充; 仪器及工作条件也都不同,因而表中的数据仅为参考值。
表 99 半定量分析检出限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92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半定量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就已有开始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分析地质试样品的报道。因EDXRF的能量分辨率有限,采用普通X射线管激发的常规EDXRF的背景信号相对较高,检出限较差,因此EDXRF在地球化学实验室中的应用不如波长色散XRF(WDXRF)普遍。近期国际上推出了一种采用偏振X射线激发试样的EDXRF商品光谱仪,可以大幅度降低散射X射线造成的背景,提高信背比,改善检出限。采用偏振X射线激发-EDXRF分析地质试样的研究早见于1991年,商品仪器问世则是在1998年。该类型的光谱仪与普通的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相比,其突出优点是元素检出限低;测量元素范围得到扩展,Na~Nd范围内的元素均可用灵敏度高、干扰少的K系线进行分析,其他更重的元素则可用L线分析。
对于大多数金属元素,偏振X射线激发-EDXRF光谱法与波长色散XRF光谱法的检出限相当。由于是全谱测量,当常规不能分析的元素存在含量异常时,也可及时被发现并同时分析。偏振X射线激发-EDXRF的缺点是:Na、Mg等轻元素的分析灵敏度低、检出限差,分析粉末试样中这些元素时的精度不如WDXRF;能量分辨率低,存在比较多的谱线重叠干扰,例如元素谱线间的重叠干扰、逃逸峰重叠干扰、合峰重叠干扰等。因此,在采用该技术进行多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时,一般需要配备解谱软件对本底和重叠干扰进行剥离。
EDXRF法分析固体试样时,可以根据分析目的采用熔融玻璃片法、粉末压片法、直接粉末法等不同的试样制备方法。对于均匀试样或者仅做定性分析时,甚至可以不对试样进行制备而直接分析。对于岩矿试样的半定量分析,可采用粉末压片或直接粉末法进行制样和分析。对于试样量比较多而又易于压制成型的试样,采用低压聚乙烯(或硼酸)镶边衬底或塑料环镶边的方式压制比较便利,速度快,成本低。对于试样量少或比较珍贵的试样,采用直接粉末法制样比较理想,分析过的试样仍可用于其他方法,因为该种制样方法基本不损耗试样。
本节介绍直接粉末法制样,偏振X射线激发-EDXRF光谱法半定量分析岩矿试样的方法。
921 仪器设备和试剂
仪器:XEPOS+型台式偏振激发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德国SPECTRO公司),配备Pd靶X射线管,最高电压50kV,最大电流2mA,最大功率50W;硅漂移探测器,铍窗厚度15μm,分辨率148eV(59keV处),电制冷型,无需液氮冷却;配备Zr、Pd、Co、Zn、CsI、Mo、Al2O3和HOPG等8个二级靶(偏振靶),可根据分析元素选定;带X射线快门的12位置试样自动交换系统,可在氦气和空气两种介质下进行测定。
试样盒:由内环、外环和盖子3套件组成,内环内径28mm;使用时配以聚丙烯膜制作盒底。
试样盒底膜:TF-240型聚丙烯薄膜(FLUXANA公司),厚度4μm。
922 试样制备
试样要求:按规定对试样粗碎、细碎、缩分,研磨并过200目筛。
试样盒的准备:将内环放置在平滑、干净的平面上(铺上硫酸纸),顶端放置一块宽约40cm的聚丙烯薄膜,再用外环将内环连同薄膜一起扣好,然后上下颠倒内外环组件,双手均匀向下平压内环边缘,直至内环和外环的下沿均与衬底面平行,薄膜被拉平,形成光滑的杯底。
试样制备:在制备好的试样杯中,加入40g风干后的试样(或校准试样),用平底玻璃棒压实,盖上盖子后,即可放入仪器进行测量。
923 测量条件
采用4种不同的激发条件,对各不同元素进行激发和检测(表910)。测量气氛为空气。
表910 偏振激发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地质样品的测量条件
注:除Pr、Hf、Ta、W、Bi、Tl、Th、U等元素采用Lα线,Pb采用Lβ1线分析外,其他各元素均采用Kα线进行分析。
924 方法校准
校准试样以GBW07401~GBW07416(其中GBW07411未参加校准)、GBW07301~GBW07313和GBW07103~GBW071014三个系列的地球化学标准物质为主,可根据需要附加矿石标准物质,使感兴趣的元素均具有合理的含量范围。校准试样的制备方法与“922试样制备”相同。校准步骤如下。
1)先按表910的条件对各校准试样进行测量,根据所给定的各标准物质的组成计算其平均原子序数;以测量得到的Mo靶靶线的康普顿散射强度与瑞利散射线强度的比值为纵坐标,以平均原子序数为横坐标,按对数函数进行拟合,进行平均原子序数校准,作为未知试样基本参数计算的前提。
2)对用Mo、Al2O3和Co靶测量得到的数据,以Mo靶线的康普顿散射为内标进行基体校正和方法校准;对用HOPG靶测量得到的数据,用基本参数法进行基体校正和方法校准。这些校正和校准过程均采用仪器配备的软件进行,无需脱机计算。
925 方法的检出限
EDXRF分析中,检出限的大小不仅受背景计数值的影响,而且受重叠干扰元素的影响;同时,当试样基体不同时,分析元素的灵敏度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检出限值。因此,难以给出合适的检出限值。表911是分析纯硅酸盐基体试样时的仪器检出限参考值。实际分析中,仪器会根据所分析试样的实际组成给出分析值或实际检出限值。
表911 偏振激发-EDXRF分析纯硅酸盐基体、无谱线重叠试样时的仪器检出限 (单位:10-6)
926 特殊试样的分析
有些特殊试样,可供分析使用的试样量很小,或者仅有几个甚至一个颗粒,可以放在试样盒中进行测量,此时仪器不能给出合理的含量估计值。分析者可以通过试样能谱的解读,判断试样的主、次、痕量成分,从而给出定性的结论。由于不损耗试样,该方法对于这类试样很实用。
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编辑部1985光谱分析常用谱线表[M]北京: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编辑部
C·K·加里宁蒋铁珊译1959矿物原料分析光谱线表[M]北京:地质出版社
本章编写人:吴景钵(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詹秀春(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鉴定和研究矿物的方法,随工作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异(表16-1)。不同的方法各有其特点,它们对样品的要求及所能解决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下面仅介绍某些重要方法的简要特点。
1成分分析方法
此类方法所得结果即为物质的化学成分数据。除经典化学分析系化学方法外,其他常用方法均属物理方法,大多可同时分析多种元素,但一般不能区分变价元素的价态。
1)经典化学分析
此法准确度高,但灵敏度不很高,分析周期长,很不经济。样品要求是重量超过500mg的纯度很高的单矿物粉末。
此法只适用于矿物的常量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用于新矿物种或亚种的详细成分的确定和组成可变的矿物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但不适用于稀土元素的分析。
表16-1 鉴定和研究矿物的主要方法一览表
2)光谱分析
此法准确度较差(尤其是对含量大于3%的常量元素),但灵敏度高,且快速、经济。可测元素达70多种。一次测试即能获得全部主要元素及微量元素的信息。样品要求:仅需数十毫克甚至数毫克的粉末样品。
光谱分析通常用于矿物的微量和痕量元素的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特别是对于稀有分散元素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常作为化学分析的先导,以初步了解样品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供进一步分析或研究时参考。
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AAS)分析灵敏度高,干扰少,快速、精确且较经济。可测70多种元素,但一次只能分析一种元素,不宜于定性分析。样品用量少,仅需数毫克粉末样。
AAS主要用于10-6数量级微量元素和10-9数量级痕量元素的定量测定。适宜于测定沸点低、易原子化的金属元素及部分半金属元素。也可进行常量分析。但对稀土、Th、Zr、Hf、Nb、Ta、W、U、B等高温元素的测定的灵敏度较低,对卤族元素、P、S、O、N、C、H等尚不能测定或效果不佳。
4)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准确度较高,成本低,速度快,可不破坏样品。可分析元素的范围为9F~92U。XRF要求数克至十克(一般4~5g,最少可至数十毫克)较纯的粉末样。液态样品也可分析。
XRF用于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尤其对稀土元素及稀有元素Nb、Ta、Zr、Hf等的定量分析有效。但不能测定变价元素的价态。
5)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分析比光谱分析更为快速和灵敏,检测下限可达(01×10-9)~(10×10-9)。精度较高,可达±3%,可测定除H、O、N和惰性气体以外的所有元素。样品要求:粉末,最少可以数毫克,也可以为液态样品。
ICP适用于常量、微量和痕量元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特别宜于分析包裹体中含量极低的重金属离子。
6)激光显微光谱分析
激光显微光谱(LMES)分析灵敏度高,快速,有效,成本低,且被破坏样品的面积小。可测70多种元素。样品可以是光片、不加盖玻璃的薄片或大小合适的手标本,样品表面应抛光,切忌被污染;重砂、粉末或液体样品要作某些处理。
LMES适于微粒、微量、微区的成分测定。用于研究矿物的化学成分及元素的赋存状态,特别适用于微细疑难矿物的分析和鉴定。但是,目前对O、N、S等许多非金属元素尚无法分析,对碱金属、难熔金属(如Mo、Ta等)的检测灵敏度较低。
7)质谱分析
质谱分析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且分析速度快。以纯度≥98%、粒径
质谱分析系10-6数量级定量分析,常用于准确测定各种岩石、矿物和有机物中元素的同位素组成。从10~30g的陨石标本中提取的稀有气体即足以为分析所用。
8)中子活化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NAA)灵敏度高,大多数元素的灵敏度达10-6~10-13g。准确度高,精度高(一般在±1%~±5%)。可测的元素达80多种。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分析速度快,且不破坏样品。样品要求是纯的单矿物粉末,样量仅需数毫克至数十毫克。
NAA系超痕量、痕量、半微量甚至常量元素的定量分析。可直接测定浓度很低的贵金属元素,对稀土元素的分析特别有效。广泛用于同位素组成、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此外,也常用于测定包裹体成分。适用于分析陨石和月岩样品的组成。
9)电子探针分析
电子探针分析(EPMA)灵敏度高,检测下限可达10-16g。精度一般可达1%~2%,但对微量元素的精度则可差于20%。分辨率高(约7nm)。放大倍数为数十倍至数十万倍。分析速度快,直观,且不破坏样品。可测元素的范围大:波谱分析为4Be~92U,能谱分析为11Na~92U。样品可以是光片、不加盖玻璃的薄片或矿物颗粒,且表面必须清洁、平坦而光滑。
EPMA系微米数量级微区的成分分析,宜于常量元素的定量分析。既可定点作定性或定量分析,又能作线扫描和面扫描分析,以研究元素的种类、分布和含量,了解矿物成分分布的均匀程度和元素在矿物中的赋存状态,定量测定矿物内部各环带的成分。最适于微小矿物和包裹体成分的定性或定量分析,以及稀有元素、贵金属元素的赋存状态的研究。此外,还可辅以形貌观察。EP-MA只能分析固态物质,对有机物质的分析有困难;不能分析元素的同位素、各种形式的水(如 H2 O和 OH-等)及其他挥发组分,无法区分 Fe2+和 Fe3+。
2结构分析方法
此类方法一般不破坏样品,其分析结果是各种谱图,用于研究物质的晶体结构、分子结构、原子中电子状态的精细结构。有些还可借以鉴定样品的物相,如宝石学上目前常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可见光吸收光谱等技术来鉴别天然宝石和合成宝石。
1)X射线分析
X射线分析是晶体结构研究和物相分析的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其具体方法种类繁多,一般可归为单晶法和粉晶法两类。
(1)单晶法:通常称为X射线结构分析,又有照相法和衍射仪法之分。目前主要采用四圆单晶衍射仪法,其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快速,准确度高。单晶法要求严格挑选无包裹体、无双晶、无连晶和无裂纹的单晶颗粒样品,其大小一般在01~05mm。因此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单晶法主要用于确定晶体的空间群,测定晶胞参数、各原子或离子在单位晶胞内的坐标、键长和键角等;也可用于物相鉴定,绘制晶体结构图。
(2)粉晶法:又称粉末法,也有照相法和衍射仪法之分。粉晶法以结晶质粉末为样品,可以是含少数几种物相的混合样品,粒径一般在1~10μm。样品用量少,且不破坏样品。照相法只需样品5~10mg,最少可至1mg左右;衍射仪法用样量一般为200~500mg。粉晶衍射仪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分辨能力强,准确度高。根据计数器自动记录的衍射图(diffraction diagram),能很快查出面网间距d值和直接得出衍射强度,故目前已广泛用于矿物或混合物之物相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粉晶法主要用于鉴别结晶质物质的物相,精确测定晶胞参数,尤其对鉴定粘土矿物及确定同质多象变体、多型、结构的有序—无序等特别有效。
2)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红外吸收光谱(IR)测谱迅速,数据可靠,特征性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及很快的扫描速度。样品不受物理状态限制,可以是气态、液态、结晶质、非晶质或有机化合物。干燥固体样品一般只需1~2mg,并研磨成2μm左右的样品。
IR已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成分研究。适用于研究不同原子的极性键,可精确测定分子的键长、键角、偶极矩等参数;推断矿物的结构,鉴定物相;对研究矿物中水的存在形式、络阴离子团、类质同象混入物的细微变化、有序—无序及相变等十分有效。IR广泛用于粘土矿物和沸石族矿物的鉴定,也可对混入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作定量分析。
3)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激光拉曼光谱(LRS)系无损分析,其测谱速度快,谱图简单,谱带尖锐,便于解释。几乎在任何物理条件(高压、高温、低温)下对任何材料均可测得其拉曼光谱。样品可以是粉末或单晶(最好是5mm或更大者),不需特别制备,粉末所需量极少,仅05μg即可。也可以是液体样品(10-6ml)。
LRS和IR同为研究物质分子结构的重要手段,两者互为补充。LRS适用于研究同原子的非极性键的振动。
4)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简便、可信,不需挑选单矿物,不破坏样品。以003mm标准厚度的薄片为样品,但研究多色性时则需用单晶体。
此法主要用于研究物质中过渡元素离子的电子构型、配位态、晶体场参数和色心等。也常用于颜色的定量研究,探讨透明矿物的呈色机理。可适于研究细小(粒径在1~5mm)的矿物颗粒。
5)穆斯堡尔谱分析
穆斯堡尔谱分析又称核磁伽马共振(NGR)。分析准确、灵敏、快速,解谱较为容易。目前仅可测40多种元素近90种同位素。所研究的元素可以是主成分,也可是含量为万分之几的杂质。样品可以是晶质或者非晶质;既可是单晶,也可是矿物或岩石的粉末。但样品中必须含有一定浓度的与放射源中γ射线的核相同的元素。含铁矿物样品中Fe原子浓度为5mg/cm2为宜,硅酸盐样品量一般为100mg左右,因样品中Fe含量等因素而异。
NGR主要用于研究57Fe和119Sn元素离子的价态、配位态、自旋态、键性、磁性状态、占位情况及物质结构的有序—无序和相变等,也可用于物相鉴定和快速成分分析。对粘土矿物及陨石、月岩、海底沉积物等晶质多相混合物的研究很有效。
6)电子顺磁共振分析
电子顺磁共振(EPR)分析也称电子自旋共振(ESR)分析。灵敏度高。不破坏样品。只适于研究顺磁性离子:室温下能测定的主要有V4+、Cr3+、Mn2+、Fe3+、Ni2+、Cu2+、Eu2+、Gd3+等;而Ti3+、V3+、Fe2+、Co2+及多数稀土元素离子则只能在低温下测定。EPR分析对样品要求不高:固体、液体(01~001ml)、压缩气体或有机化合物均可;可以是单晶,也可以是粉末多晶混合物,但一般以单晶(粒径在2~9mm)为好。样品中顺磁性离子的浓度不超过1%,以01%~0001%为宜。样品不需任何处理。
EPR主要用于研究过渡金属离子(包括稀土元素离子)的微量杂质的价态、键性、电子结构、赋存状态、配位态、占位情况、类质同象置换及结构的电子—空穴心、结构的有序—无序、相变等。也可作微量元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及地质年龄的测定等。在宝石学上,常用于鉴别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及研究宝石的染色机制。
7)核磁共振分析
核磁共振(NMR)分析目前最常用的高分辨的核磁共振仪广泛应用于某些分子结构的测定,其分辨率高,灵敏度高,测量速度快。但可测元素的种类有限,主要有1H、7Li、9B、11B、13C、19F、23Na、27Al、29Si、31P、40Ca等。样品可以是较浓的溶液(约05ml)、固体(一般20~80mg)或气体。
NMR主要用于研究矿物中水的存在形式、质子的结构位置及离子的键性、配位态和有序—无序分布特征等,研究相变和晶格缺陷。
3其他测试方法
1)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的功能主要是利用透射电子进行高分辨的图象观察,以研究样品的形貌、晶格缺陷及超显微结构(如超显微双晶和出溶片晶等)等特征,同时用电子衍射花样标定晶体的结构参数和晶体取向等。配有能谱仪(或波谱仪)者尚可进行微区常量元素的成分分析。TEM具有很高的分辨率(达01nm左右)和放大倍数(为100倍~200万倍),可以直接观察到原子。样品可以是光片、不加盖玻璃的薄片或粉末样,表面须平坦光滑。
2)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二次电子进行高分辨率的表面微形貌观察。通常也辅以微区常量元素的点、线、面扫描定性和定量分析,查明元素的赋存状态等。SEM的分辨率高(达5nm左右),放大倍数为10倍~30万倍。样品可以是光片、不加盖玻璃的薄片、粉末颗粒或手标本。其制样简单,图象清晰,立体感强,特别适合粗糙表面的研究,如矿物的断口、晶面的生长纹和阶梯等观察及显微结构分析等。
3)微分干涉(相衬)显微镜分析
微分干涉(相衬)显微镜(DIC)能够观察矿物表面纳米数量级的分子层厚度。反射型显微镜用于研究晶体表面微形貌,观察晶体表面上的各种层生长纹和螺旋生长纹,从而探讨晶体的生长机制;透射型显微镜用于研究岩石薄片中矿物的结晶状态及内部显微构造,能清晰看到微米数量级的微裂纹,从而有助于研究岩石受应力作用的方向和性质。微分干涉(相衬)显微镜的纵向分辨率高,立体感强。其样品可以是带晶面的晶体颗粒或者薄片。
4)热分析
热分析系根据矿物在加热过程中所发生的热效应或重量变化等特征来鉴定和研究矿物。广泛采用的有差热分析和热重分析。
(1)差热分析(DTA):是测定矿物在连续加热过程中的吸热(脱水、分解、晶格的破坏和类质同象转变等)和放热(氧化、结晶等)效应,以研究矿物的结构和成分变化。用于了解水的存在形式,研究物质的内部结构和结晶度,研究类质同象混入物及其含量,可进行物相的鉴定及其定量分析。尤其对粘土矿物、氢氧化物和其他含水矿物及碳酸盐类等矿物的研究最为有效。DTA只适用于受热后有明显的物理、化学变化的物质,一般仅用于单相物质纯样的研究,样量仅需100~200mg,粒度在01~025mm。DTA设备简单,用样量少,分析时间较短,但破坏样品,且干扰因素多,混合样品不能分离时会相互干扰。因此,必须与X射线分析、电子显微镜、化学分析等方法配合使用。
(2)热重分析(TG):是测定矿物在加热过程中质量的变化。热重曲线的形式取决于水在矿物中的存在形式和在晶体结构中的存在位置。TG仅限于鉴定和研究含水矿物,并可确定其含水量。TG以纯的矿物粉末为样品,样量一般需2~5g,且破坏样品。TG常与DTA配合使用。目前正向微量(10-5g)分析发展。
有色金属矿石成分检测:
对于有色冶炼企业来说,原料成分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它会对几乎所有工序的生产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在预均化堆场、原料磨配料控制等工艺中,矿石成分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大多数生产企业采用人工取样+实验室分析的方案,在取样、制样和分析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会带来分析时效滞后和人为误差影响两大难题,很难发挥调整生产的作用。
矿石成分在线检测技术取消了人工取样、制样、化验等环节,实时对矿石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发送至控制系统,具有矿石成分代表性强、实时可靠、减少取样人员、降低生产成本等特点,可以及时调整配矿方案,提高生产效率。目前矿石成分在线检测的主流技术有中子活化技术(Prompt Gamma-ray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简称PGNAA)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 Infra-Red Technology,简称NIR)。
每种元素对中子活化过程的反应不尽相同,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些元素的活化性比另一些元素要高,例如铁、硫和氯非常活跃;而碳和氧的惰性很高。各元素间的另一个关键不同点在于每种元素会放射出(具有已知概率)独特的一组γ 射线能量。例如,氯元素会放射出能量不同的γ 射线,最有名的是442 和642 MeV。通过特定仪器来检测特征γ 射线的能量可辨别物料中元素的种类,通过检测特定能量γ 射线的数量可辨别该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
PGNAA技术对各种元素含量的敏感性
NIR技术原理:
近红外光NIR是介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光(MIR)之间的电磁波,按ASTM(美国试验和材料检测协会)定义是指波长在780~2526nm范围内的电磁波,习惯上又将近红外区划分为近红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红外长波(1100~2526nm)两个区域。
近红外光谱区域
由于不同的物质含有不同的基团,不同的基团有不同的能级,不同的基团或同一基团在不同物理化学环境中对近红外光的吸收波长都有明显差别,且吸收系数小,发热少,因此近红外光谱可作为获取信息的一种有效的载体。近红外光照射时,频率相同的光线和基团将发生共振现象,光的能量通过分子偶极矩的变化传递给分子;而如果近红外光的频率和样品的振动频率不相同,该频率的红外光就不会被吸收。因此,选用连续改变频率的近红外光照射某样品时,由于试样对不同频率近红外光的选择性吸收,通过试样反射后的近红外光线在某些波长范围内会变弱,这样红外光线就携带样品组分和结构的信息。通过检测器分析反射光线的光密度,就可以确定该组分的含量。
PGNAA与NIR技术主要特点对比
总的说来,PGNAA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对样品进行穿透性整体检测,不受矿石表面情况影响,但设备具有放射性,许可及操作相对复杂,且受负荷变化影响;而NIR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无放射性,维护简单,检测不受负荷变化影响,可在物相层面检测而不仅仅只是元素含量,缺点是只能检测皮带上层矿石的表面,即“可见”部分,且受粉尘及矿石表面情况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可依据具体工况进行选择。
光谱仪在金属探测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矿石质量分析:利用光谱仪能快速准确地分析矿石中含有的金属元素种类及含量,用于指导矿石开采和处理。
2 岩石成分分析:通过光谱技术可以分析岩石中含有的多种元素,判断资源的类型和丰度,用于地质勘探。
3 金属合金分析:使用光谱仪可以分析合金中的各元素成分,监测合金成分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 冶金质量监测:在钢铁冶炼和轧制工序中,利用光谱仪可以在线监测金属成分和杂质,优化生产过程。
5 金属表面缺陷检测:某些光谱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金属表面缺陷,如裂纹、孔洞等,实现无损检测。
6 金属涂层分析:可以使用光谱仪分析各种金属涂层的元素组成、厚度等信息。
7 金属腐蚀监测:光谱分析技术可用于监测金属腐蚀过程及腐蚀产物,研究腐蚀机理。
8 金属材料识别:通过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对未知金属材料的快速识别和分类。
综上所述,光谱技术已经成为金属探测和分析领域中一种高效和不可替代的技术手段。
相关分析仪器:
热重分析仪:是一种利用热重法检测物质温度-质量变化关系的仪器。
差式扫描量热仪:测量的是与材料内部热转变相关的温度、热流的关系。
DSC/TGA联用仪:应用领域:无机、有机、聚合物等材料的测定。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热塑性与热固性塑料、橡胶、涂料、金属与合金、无机材料、复合材料等。
热机械分析仪:应用领域:聚合物(热塑性塑料、热固性树脂、弹性体、黏合剂、复合材料、薄膜、纤维)、陶瓷、金属等。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是鉴别物质和分析物质结构的有效手段。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无机化学、化工、催化、石油、材料、生物、医药、高分子聚合材料、高聚物薄膜、纸张、油墨、等领域。
紫外可见光分光度计(UV-VIS):是各种涉及水和废水分析领域的通用仪器。应用范围:工业废水,饮用水,加工过程用水,地表水,冷却水和锅炉补给水等。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能分析F(9)~U(92)之间所有元素。样品可以是固体、粉末、熔融片,液体等。 应用范围:适用于炼钢、有色金属、水泥、陶瓷、石油、玻璃等行业样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于测定各种物质(可溶解于盐酸、硝酸、氢氟酸等)中常量、微量、痕 量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的含量。应用范围:金属材料(包括贵金属、稀有金属)、非金属材料、矿石、土壤、煤、石油及其产品、化肥、化工原料、半导体晶片、陶瓷材料、食品、药品、血液、水(纯水、废水)、空气等几乎所有材料中杂质(或粒子)的。
拉曼光谱仪(Raman):采用共焦光路设计以获得更高分辨率,可对样品表面进行um级的微区检测,也可用此进行显微影像测量。应用范围:石油、食品、农牧产品、医药、水质、矿石等
不一样的样品成分含量也是不一样的--青岛科标分析中心可以帮您
主要是在氢电池的生产制造和废物排放等过程中可以检测有毒有害物,避免其对环境产生影响。像奥林巴斯这个品牌就很好用。奥林巴斯固废检测光谱分析仪配备了奥林巴斯独家拥有的创新型Axon技术,可以快速得到正确的结果,实现高检测通量和高生产率,在Axon技术的帮助下,我们这样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几秒内快速的准确的辨别合金成分和牌号。维稳同时这款分析仪还支持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定制分析仪主界面的快捷功能,这样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加顺手、快速的使用分析仪的设置和软件功能。
矿物鉴定和研究的物理方法是以物理学原理为基础,借助各种仪器,以鉴定和研究矿物的各种物理性质。主要方法有:
(一)偏光显微镜和反光显微镜鉴定法
偏光显微镜和反光显微镜鉴定法是根据晶体的均一性和异向性,并利用晶体的光学性质而鉴定、研究矿物的方法,也是岩石学、矿床学经常使用的一种晶体光学鉴定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时,须将矿物、岩石或矿石磨制成薄片或光片,在透射光或反射光作用下,借助显微镜以观察和测定矿物的晶形、解理和各项光学性质(颜色、多色性、反射率,折射率、双折射、轴性、消光角以及光性符号等)。
透射偏光显微镜用以观察和测定透明矿物(非金属矿物)。在装有费氏台的偏光镜下,还可用来研究类质同像系列矿物的成分变化规律以及矿物在空间上的排列方位与构造变动之间的关系。借此可以绘制出岩组图,用以解决地质构造问题。
反光显微镜(也称矿相显微镜)主要用以观察和测定不透明矿物(金属矿物),并研究矿物相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他特征,借以确定矿石矿物成分、矿石结构、构造及矿床成因方面的问题。
(二)电子显微镜研究法
电子显微镜研究法是一种适宜于研究1μm以下的微粒矿物的方法,尤以研究粒度小于5μm的具有高分散度的粘土矿物最为有效。可分为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简称: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简称:TEM)两种方法。
粘土类矿物由于颗粒极细(一般2μm左右),常呈分散状态,研究用的样品需用悬浮法进行制备,待干燥后,置于具有超高放大倍数的电子显微镜下,在真空中使通过聚焦系统的电子光束照射样品,可在荧光屏上显出放大数十万倍甚至百万倍的矿物图像,据此以研究各种细分散矿物的晶形轮廓、晶面特征、连晶形态等,用此来区别矿物和研究它们的成因。
此外,超高压电子显微镜发出的强力电子束能透过矿物晶体,这就使得人们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直接观察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的愿望得到实现。
(三)X射线分析
X射线分析法是基于X射线的波长与结晶矿物内部质点间的距离相近,属于同一个数量级,当X射线进入矿物晶体后可以产生衍射。由于每一种矿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其衍射图样也各有其特征。对这种图样进行分析计算,就可以鉴定结晶矿物的相(每个矿物种就是一个相),并确定它内部原子(或离子)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因此,X射线分析已成为研究晶体结构和进行物相分析的最有效方法。
(四)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各种化学元素在受到高温光源(电弧或电火花)激发时,都能发射出它们各自的特征谱线,经棱镜或光栅分光测定后,既可根据样品所出现的特征谱线进行定性分析,也可按谱线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方法是目前测定矿物化学成分时普遍采用的一种分析手段。其主要优点是样品用量少(数毫克),能迅速准确地测定矿物中的金属阳离子,特别是对于稀有元素也能获得良好的结果。缺点是仪器复杂昂贵,并需较好的工作条件。
(五)电子探针分析
电子探针分析是一种最适用于测定微小矿物和包裹体成分的定性、定量以及稀有元素、贵金属元素赋存状态的方法。其测定元素的范围由从原子序数为5的硼直到92的铀。仪器主要由探针、自动记录系统及真空泵等部分组成,探针部分相当于一个X射线管,即由阴极发出来的高达35~50kV的高速电子流经电磁透镜聚焦成极细小(最小可达03μm)的电子束———探针,直接打到作为阳极的样品上,此时,由样品内所含元素发生的初级X射线(包括连续谱和特征谱),经衍射晶体分光后,由多道记数管同时测定若干元素的特征X射线的强度,并用内标法或外标法计算出元素含量。
(六)红外吸收光谱
简称红外光谱,是在红外线的照射下引起分子中振动能级(电偶极矩)的跃迁而产生的一种吸收光谱。由于被吸收的特征频率取决于组成物质的原子量、键力以及分子中原子分布的几何特点,即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内部结构,因此每一种矿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吸收谱,包括谱带位置、谱带数目、带宽及吸收强度等。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样品一般需要15mg,最常使用的制样方法是压片法,即把试样与KBr一起研细,压成小圆片,然后放在仪器内测试。
目前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在矿物学研究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根据光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可以推断未知矿物的结构,是X射线衍射分析的重要辅助方法,依照特征峰的吸收强度来测定混入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此外,红外光谱分析对考察矿物中水的存在形式、配阴离子团、类质同像混入物的细微变化和矿物相变等方面都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