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的分析化验方法
1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量1克石灰石样品,精确至00001克,置于200毫升的烧杯中,加入少量除盐水和10毫升过氧化氢,再加入20毫升(1+1)盐酸加热,待反应完全使溶液冷却,将所有溶液用定量滤纸过滤,用除盐水冲洗不溶物质及滤纸,所得滤液定容至250毫升,用来测定钙,镁等分析项目。
2氧化钙的测定
吸取10毫升的制备液置于锥形瓶中,加100毫升除盐水,5毫升(1+1)三乙醇胺,15毫升氢氧化钾溶液,加少许钙羧酸指示剂,搅匀,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为终点。
氧化钙含量(X)按下式计算:X=C×V×005608×25×100/m
C----EDTA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g 一般用002 mol/L的EDTA)
V----EDTA标准溶液滴定氧化钙的体积Ml
m----试样的质量,g
3氧化镁的测定
吸取10毫升的制备液置于锥形瓶中,加100毫升除盐水,5毫升盐酸羟胺;5毫升(1+1)三乙醇胺,搅匀,加10毫升氨缓冲溶液,2-3滴酸性铬蓝K和6-7滴萘酚绿B指示剂,搅匀,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暗红色变为亮绿色为终点。
氧化镁含量(X)按下式计算:X=C×(V2-V)×00403×25×100/m
C----EDTA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一般用002 mol/L的EDTA)
V----EDTA标准溶液滴定氧化钙的体积Ml
m----试样的质量, g
注意事项:
由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CO3,因此化验结果应换算成相应的CaCO3和MgCO3含量,且CaCO3和MgCO3含量总和不能超过100%,请对化验结果进行换算核对,换算公式为CaCO3=CaO×1785;MgCO3=MgO×
20921
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1氢氧化钾溶液:浓度200g/L,称取235克纯度为85%的氢氧化钾,用水定容至1L,配制时边搅拌边缓慢将氢氧化钾加入水中,并将烧杯浸泡在冰水中,加快冷却。
2钙羧酸按要求剂:称取1克钙羧酸与100克经105℃烘干的氯化钠,研细,混匀,保存与磨口瓶中。
3盐酸羟胺:50 g/L
4氨性缓冲溶液:称取675氯化铵溶于300毫升水中,加570毫升氨水,定容至1L。
5酸性铬蓝K指示剂:5 g/L,称取05克酸性铬蓝K溶于100毫升的水(使用期为一周)
6萘酚绿B指示剂:5g/L,称取05克萘酚绿B溶于100毫升的水(使用期为一周)
7过氧化氢:30%,强氧化性,小心使用。
这是放射性测年法。是通过测算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的含量推测岩石年龄的一种方法,根据这种方法,目前主流的结果是:地球有46亿年。但问题是,这种测算方法本身有很大的问题,是少有人关注的:
首先,这个方法的原理是,通过计算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衰变为原来一半所需的时间)来计算岩石年龄。比如说:铀元素经过46亿年,它的一半会衰变成铅。换言之,如果我们在岩石中发现了铅,就说明它是经过46亿年,由铀元素衰变而来的。
接下来,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个方法的计算中,有以下假设:1地球上一开始就不存在铅,所有的铅都是衰变的产物;2衰变速率(半衰期)恒久不变;3这两种元素在衰变过程中没有外界的添加或减少。这三个假设是必须条件,但无一可以检验。然而凭常识就可知道,这三个假设的反命题,要比它们可能性更大。即:地球的铅不完全来自于衰变,衰变速率会变化(地质灾害、磁场改变),岩石经常会因流水侵蚀等外界原因改变。
最后,我们可以验证的是这个测年法的结果。上世纪80年代,圣海伦火山爆发,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沉积岩石,当时有人将这些几个月前形成的岩石用放射性测年法计算,结果最少也有几十万年,结果之荒谬可见一斑。还有,放射性元素不止是铀元素,岩石中同时也会含有其他放射性元素。如果这个方法是正确的,那么测算不同元素的结果也应该是相同的,但事实是,用同一块石头里的不同元素测算,结果天差地别。
之所以是46亿年,是因为这是最大值,因为进化需要时间,一个年轻的地球没有留下进化的时间。但问题是,这不是科学。
石头一般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形状一般是块状或椭圆形的,有些外表粗糙,有些外表光滑,质地坚固、脆硬。
石头的主要成分石头在现代建筑中比较重要的用途是混凝土,制造水泥乃至用水泥、砂子、卵石或碎石配制混凝土都是石头。
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是用石头来生火的,一般用的是通体发黑的打火石,外表比较像干了的沥青。
岩石按照其成因大抵可以分为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三大类。
必须能,石油公司、煤矿公司下辖的研究院或分析所等单位,然后国资委下辖的地矿部门,国务院直属的地矿单位,都能分析。其实根本不用分析,一般的岩石学地质的人也能识别,肉眼识别不了还可以做成薄片,显微镜下一看就知道
石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氢氧化钙Ca(OH)、氧化钙CaO。
扩展资料:
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可用来制造石器,采集石矿。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是用石头来生火。石头一般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
中华奇石馆馆长李文科介绍:石头可以用来打火、可以美容、做食品、玉石养颜等,石头有磨脚石、饮用麦饭石水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加食欲,促进循环。
有助于排除因环境污染而蓄积于人体内的有害物质,使细胞净化,长期饮用可收到延年益寿之效,石头可以建房子 ,工艺品,可以做建筑材料。
现代工业很多原材料都是石头:铁矿石、铜矿石、铝矿石……数不胜数; 石头可以用来建筑,石头可以收藏,石头可以佩戴,石头可以作书名,石头可以做“石锅脆肠”。
岩石可以按照其成因分为三大类,但由于自然界是连续体,很难真正依据我们的分类分成三种岩性,因此会存在一些过渡性的岩石。
好比说凝灰岩(火山灰尘与岩块落入地表或水中堆积胶结而成)就可能被归於沉积岩或火成岩,但大抵是我们还是可以分为主要的三大类: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石头在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用途就是混凝土,制造水泥乃至用水泥、砂子、卵石或碎石配制混凝土都是石头。
石头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先把石头敲碎,用足量强酸溶解,溶解后,过滤,取滤液,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过滤,称量滤渣(CaCO3)质量,然后算Ca的含量
您好!答题不易望采纳O(∩_∩)O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