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I是指每英寸的像素。lpi即每英寸行数。PPI(Pixels Per Inch)表示的是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数量。
DPI:DPI是指每英寸的像素,也就是扫描精度。DPI越低,扫描的清晰度越低,由于受网络传输速度的影响,web上使用的都是72dpi,但是冲洗照片是300dpi或者更高350dpi。例如要冲洗46英寸的照片,扫描精度必须是300dpi,文件尺寸应该是(4300)(6300)=1200像素1800像素。
lpi:网线数是指印刷品在每一英寸内印刷线条的数量(lines per inch,简称:lpi,即每英寸行数),换句话说,“网线数”也就是印刷网线的密度。
PPI:Pixels Per Inch是像素的密度单位,就像PPI值越高,画面的细节就会越丰富。
扩展资料:
lpi的相关特性:
1、在印刷的过程中,网点的大小是由网线密度所控制,网线数越少越容易用肉眼看到印刷品的网点。在实际应用方面,则会依照纸张种类来选用印刷时的网线数。一般的定律是纸张表面越粗糙,印刷时使用的网线数就越低,否则会因为网线周密,导致油墨扩散黏糊而造成印刷品质不够清晰。
2、发行报纸所用的新闻纸类,网线数可以设定在85lpi;另外像表面无涂布的道林纸、模造纸印刷的网线数最好在100-133lpi;而表面经过涂布的铜版、雪铜纸使用的印刷网线数为150lpi以上(通常是157dpi)。
-PPI
-网线数
-DPI
图像形态学 是图像处理科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处理灰度与二值图像处理的手段,是由数学的集合论等相关理论发展起来的。
二值图像特征分析中最基础的概念是二值图像的连接性和距离
二值图像分析中,欧拉数是重要的拓扑特征之一,在图像分析与几何对象识别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值图像的欧拉数计算公式表示如下
在二值图
为了区分二值图像中的连接成分,计算连接成分个数,对同属于同一个 1 像素连接成分的所有像素分配相同的编号,对不同连接成分分配不同编号的操作,就是连接成分的标记。
孤岛算法
其实 3 x 3 的结构元素/模板,可以理解为卷积核。
所谓膨胀,我们有一个 3 x 3 矩阵在上滑过,所经过的地方如果像素值有最大值,其中心点像素就被替换为最大值,也被称为最大值滤波。下面图就是经过3x3 卷积核后得到图像的效果。
膨胀的作用
就是用 3x3 矩阵的最小值替换中心像素,
腐蚀的作用
像素定义层不是光刻胶。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截止于2023年1月20日,像素定义层不是光刻胶。光刻胶(Photoresist)又称光致刻蚀剂,是指通过紫外光、电子束、离子束、X射线等的照射或辐射,其溶解度发生变化的耐蚀剂刻薄膜材料,光刻胶是由感光树脂、增感剂和溶剂3种主要成分组成的对光敏感的混合液体。
首先,人眼的作用更类似于一台视频摄像机,而非静态的照相机。人的眼球反复转动,持续接受外界的光信号,并随时“更新”大脑内的图像细节。同时,大脑将双眼得到的不同信号组合起来,也可增加图像的分辨率。而且,我们经常会转动眼球或者转动脖子,以接受更多的信息。因此,眼球和大脑的有机结合,使人眼的分辨率不仅仅由虹膜上的光受体决定。
假设前方有一个四方形的视野,比如一扇开着的窗户。像素值相当于[90(度)×60(弧度/度)×1/03]^2=324000000,即3亿2400万像素。但是你其实不会意识到如此多的像素值,仅仅是大脑根据需要,获取“有用”的细节。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人眼的可视范围非常宽,几乎达到180度。如果以此计算,即使仅以120度计算,像素就可达到5亿7600万像素。如此高的像素值,确实不是现有的数码相机可以相比的。
如果有兴趣的话,把下面的文字看完:
引起视觉的外周感受器官是眼,它由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和作为附属结构的折光系统等部分组成。人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70-740nm的电磁波;在这个可见光谱的范围内,人脑通过接受来自视网膜的传入信息,可以分辨出视网膜像的不同亮度和色泽,因而可以看清视野内发光物体工反光物质的轮廓、形状、颜色、大小、远近和表面细节等情况。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物体以及文字、图形等形象,通过视觉系统在人脑得到反映。据估计,在人脑获得的全部信息中,大约有95%以上来自视觉系统,因而眼无疑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
人眼的基本结构如图9-2所示。除了控制眼球运动的眼外肌和起保持、营养作用的巩膜、脉络膜等结构外,眼内与视觉传入信息的产生直接有关的功能结构,是位于眼球正中线上的折光系统和位于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由角膜经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直至视网膜的前表面,都是一些透明而无血管分布的组织,它们构成了眼内的折光系统,使来自眼外的光线发生折射,最后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具有同神经组织类似的复杂结构,其中包含有对光刺激高度敏感的视杆和视锥细胞,能将外界光刺激所包含的视觉信息转变成为电信号,并在视网膜内进行初步处理,最后以视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的形式传向大脑。因此,形容眼的功能首先要研究眼内折光系统的不学特性,搞清楚它们怎样能把不同远近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以及形成清晰物像的限度;其次要阐明视网膜是怎样对视网膜成像进行换能和编码的。
图9-2 眼球的水平切面(右眼)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当光线由 空气进入另一媒质构成的单球面折光体时,它进入物质的折射情况决定于该物质与空气界面的曲率半径R和该物质的折光指数n2;若空气的折光指数为n1,则关系式为
n2R/(n2-n1)=F2 (1)
F2称为后主焦距或第2焦距(空气侧的焦距为前主焦距或第一焦距),指由折射面到后主焦点的距离,可以表示这一折光的折光能力。表示折光体的折光能力还可用另一种方法,即把主焦距以m(米)作单位来表示,再取该数值的倒数,后者就称为该折光体的焦度(diopter);如某一透镜的主焦距为10cm,这相当于0,1m,则该透镜的折光能力为10焦度(10D)。通常规定凸透镜的焦度为正值,凹透镜的焦度为负值。
主焦距是一个折光体最重要的光学参数,由此可算出位于任何位置的物体所形成的折射像的位置。以薄透镜为例,如果物距α是已知的,像距b可由下式算出:
1/a+1/b=1/F2 (2)
由式(2)可以看出,当物距a趋于无限大时,1/a趋近于零,于是1/b接近于1/F2,亦即像距b差不多和F2相等;这就是说,当物体距一个凸透镜无限远时,它成像的位置将在后主焦点的位置。同样不难看出,凡物距小于无限大的物体,它的像距b恒大于F2,即它们将成像在比主焦点更远的地方。以上两点结论,对于理解眼的折光成像能力十分重要。
另外,根据光学原理,主焦点的位置是平行光线经过折射后聚焦成一点的位置,这一结论与上面提到的第一点结论相一致。每一物体的表面,都可认为是由无数的发光点或反光点组成,而由每一个点发出的光线都是辐散形的;只有这些点和相应的折射面的距离趋于无限大时,由这些点到达折射面的光线才能接近于平行,于是它们经折射后在主焦点所在的面上聚成一点,整个物质就达个面上形成物像。当然,无限过的概念本身决定了它是一个不可能到达的位置,实际上对人眼和一般光学系统来说,来自6m以外物体的各光点的光线,都可以认为是近于平行的,因而可能在主焦点所在的面上形成物像。
(二)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
当用上述光学原理分析眼的折光特性时,首先遇到的一个困难是,眼球并非一个薄透镜或单球面折光体,而是由一系列由率半径和折光指数都不相同的折光体所组成的折光系统。显然,人眼折光系统的后主焦距不能简单地由式(1)算出,不过它的最主要的折射发生在角膜,而按几何学原理进行较复杂的计算,还是可以追踪出光线经眼内多个折光面行进的途径,并得出由这些组合的透镜组所决定的后主焦点的所在位置。
计算结果表明,正常成人眼处于安静而不进行调节的状态时,它的折光系统的后主焦点的位置,正好是其视风膜所在的位置。这一解剖关系对于理解正常眼的折光成像能力十分重要。它说明,凡是位于眼前方6m以外直至无限远处的物体,根据式(2)或由于由它们发出或反射出的光线在到达眼的折光系统时已近于平行,因而都可以在视网膜上形成基本清晰的像,这正如放置于照相机主焦点处的底片,可以拍出清晰的远景一样。当然,人眼不是无条件的看清任何远处的特体,例如,人眼可以看清楚月亮(或其他更远的星体)和它表面较大的阴影,但不能看清楚月球表面更小的物体或特征。造成后一限制的原因是,如果来自某物体的光线过弱,或它们在空间处女内传播时被散射或吸收,那么它们到达视网膜时已减弱到不足以兴奋感光细胞的程度,这样就不可能被感知;另外,如果物体过小或它们离眼的距离过大,则它们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大小,将会小到视网膜分辨能力的限度以下,因而也不能感知。
(三)眼的调节
如果安静状态的眼的折光能力正好把6m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那么来自较6m为近的物体的光线将是不同程度呈辐射状的,它们在折射后的成像位置将在主焦点,亦即视网膜的位置之后;由于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尚未聚焦,因而物像是模糊的,由此也只能引起一个模糊的视觉形象。但正常眼在看近特时也十分清楚,这是由于眼在看近物时已进行了调节(accommodation),使进入眼内的光线经历较强的折射,结果也能成像在视网膜上。人眼的调节亦即折光能力的改变,主要是靠晶状体形状的改变;这是一个神经反射性活动,其过程如下:当模糊的视觉形象出现在视区皮层时,由此引起的下行冲动经锥体束中的皮层-中脑束到达中脑的正中核,再到达发出动眼神经中副交感节前纤维的有关核团,最后再经睫状神经节到达眼内睫状肌,使其中环行肌收缩,引起连接于水晶体囊的悬韧带放松;这样就促使水晶体由于其自身的弹性而向前方和后方凸出(以前突较为明显),使眼的总的折光能力较安静时增大,使较辐射的光线提前聚焦,也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因9-3表示调节前后晶状体形状的改变。很明显,物体距眼球愈近,到达眼的光线辐散程度愈大,因而也需要晶状体作更大程度的变凸。调节反射进行时,除晶状体的变化外,同时还出现瞳孔的缩小和两眼视轴向鼻中线的会聚,前者的意义在于减少进入眼内光线的量(物体移近时将有较强光线到达眼球)和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两眼会聚的意义在于看近物时物像仍可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位置。
图9-3 眼调节前后睫状体位置和晶状体形状的改变
实线为安静时的情况,虚线为看近物经过调节后的情况,注意晶状体的前凸比后凸明显
人眼看近物的能力,亦即晶状体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这决定于水晶体变凸的最大限度。随着年龄的增加,水晶体自身的弹性将下降,因而调节能力也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眼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它所能看光天化日物体的最近距离来表示,这个距离或限度称为近点。近点愈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愈好,亦即它的悬韧带放松时可以作较大程度的变凸,因而使距离更近的物体也能成像在视网膜上。例如,8岁左右的儿童的近点平均约86cm,20岁左右的成为约为104cm,而60岁时可增大到833cm。
(四)简化眼和视敏度
由于眼内有多个折光体,要用一般几何光学的原理画出光线在眼内的行进途径和成像情况时,显得十分复杂。因此,有人根据眼的实际光学特性,设计一些和正常眼在折光效果上相同、但更为简单的等效光学系统或模型,称为简化眼。简化眼只是一种假想的人工模型,但它的光学参数和其它特性与正常眼等值,故可用来分析眼的成像情况和进行其他计算。常用的一种简化眼模型,设想眼球由一个前后径为20mm的单球面折光体构成,折光指数为1333;外界光线只在由空气进入球形界面时折射一次,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5mm,亦即节点在球形界面后方5mm的位置,后主焦点正相当于此折光体的后极。显然,这相模型和正常安静的人眼一样,正好能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图9-4)。
图9-4 简化眼及其成像情况
n为节点,AnB和anb是两个相似三角形;如果物距为已知,就可由物体大小算出物像
大小,也可算出两三角形对顶角(即视角)的大小
利用简化眼可以方便地计算出不远近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如图9-4所示,AnB和and是具有对顶角的两个相似的三角形,因而有:
其中nb固定不变,相当于15mm,那么根据物体的大小和它距眼的距离,就可算出物像的大小。此外,利用简化眼可以算出正常人眼所能看清的物体的视网膜像大小的限度。检查证明,正常人眼即使在光照良好的情况下,如果视网膜小于5μm,一般就不能引起清晰的视觉。这说明,正常人的视力或视敏度(visual acuity)有一个限度;要表示这个限度,只能用人所能看清的最小视网膜的大小,而不能用所能看清的物体大小表示,因为物像有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大致相当于视网膜中央凹处一个视锥细胞的平均直径(但有些视锥的直径可小于2μm)。
通常用业检查视敏度的国际通用的视力表,就是近上述原理设计的。当人眼能看清5m处的一个圆形或E字形上相距15mm的缺口的方向时,按简化眼计算,此缺口在视网膜像中的距离约为5μm(实际计算值为 45μm),说明此眼视力正常,定为10;由图9-4也可以算出,当物像为5μm时,由光路形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对顶角即视角约相当于1分度(即1');因此,如果受试者在视角为10分分度时才能看清相应增大了视力表上的标准图形的缺口(相当于国际视力表上最上面一排图),则视力定为01;在表上还列出视力02至09时的逐步减小的图形;但国际视力表上对这些相应图形的大小设计是有缺点的,如相当于02视力的图形比视力01的图形小1/2,而相当于视力10的图形只比视力为09时的图形小了1/9。这种表示视力方法显然不利于临床上表示视力的改善程度,例如由原来09的视力改善为10,或由01的视力改善为02,虽然视力都增加了01,但其真正改善的程度并不一样,因而不能作为统计处理的数据。为了避免这一缺点,我国有人设计了一种对数视力表(缪天荣,1966),它把国际视力表上记为10的正常视力记为50,而将视角为10分度时的视力记为40,其间相当于视力41、42直至49的图形,各比上一排形成的视角小=1259……倍,而log=01;这样,视力表上不论原视力为何值,改善程度的数值都具有同样的意义。
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异常 正常眼的折光系统在无需进行调节的情况下,就可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因而可看清远处的物体;经过调节的眼,只要物体的距离不小于近点的距离,也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被看清,此称为正视眼。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使平行光线不能在安静未调节的眼的视网膜上成像,则称为非正视眼,其中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眼。有些眼静息时折光能力正常,但由于水晶体的弹性减弱或丧失,看远物时的调节能力减弱,此称为老视。
近视 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致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即已聚焦,此后光线又开始分散,到视网膜时形成扩散开的光点,以致物像模糊。便近视看近物时,因这时聚焦的位置较平行光线时为后,因而眼无需进行调节或进行较小程度的调节,就可在视网膜上成像;这就使近视能看清近物,且远点比正常眼还要近。纠正近视眼的方法是在眼前增加一个一定焦度的凹透镜片,使入眼的平行光线适当辐散,以便聚焦位置移后,正好能成像在视网膜上;这样使远物可以看清,而近物则像正常眼一样,依靠眼睛自身的调节能力。近视也可由于眼的折光能力超过正常,使平行光线成像在位置正常的视网膜之前,这种近视特称为屈光近视。
远视 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以致主焦点的位置实际在视网膜之后,这样入眼的平行光线在到达视网膜时尚未聚焦,也形成一个模糊的像,引起模糊的视觉。这时,患者在看远物时就需使自己的调节能力,使平行光线能提前聚焦,成像在位置前的视网膜上。由此可见,远视眼的特点是在看远物时即需动用眼的调节能力,因而看近物时晶状体的凸出差差不多已达到它的最大限度,故近点距离较正常人为大,视近物能力下降,纠正的方法是戴一适当焦度的凸透镜,使看远时不需晶状体的调节亦能在像在视网膜上,于是通过调节能力就可像正视眼一样用来看近物了。
散光 正常眼的折光系统的各折光面都是正球面的,即在球表面任何一点的曲率半径都是相等的。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折光面(通常见于角膜)在某一方位上曲率半径变小,而在与之相垂直的方位上曲率半径变大(相当于在一个硬的桌面上轻压一个乒乓球时,球面的曲率半径在垂直的方位上变小,在横的方位上变大一样),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角膜不同方位的光线在眼内不能同时聚焦,这会造成物像变形和视物不清。这种情况属于规则散光,可用适当的柱面镜纠正,后者的特点正是互相垂直方位上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当它和角膜的曲率半径改变大小相抵消时,使角膜的曲率异常得到纠正。
二、瞳孔和瞳孔对光反应
瞳孔指虹膜中间的开孔,是光线进入眼内的门户;它在亮光处缩小,在暗光处散大。虹膜由多单位平滑肌构成;在瞳孔周围的是环形肌层,受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收缩时使瞳孔缩小,故又称瞳孔括约肌;虹膜的外周部分是辐散状肌纤维,受由颈部上行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收缩时使瞳孔散大,故又称瞳孔散大肌。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内的光量。一般人瞳孔的直径可变动于15-80mm之间。假定人由光亮处进入暗室时瞳孔直径可增加5倍,那么瞳孔的受光面积应增大25倍;可见瞳孔的变化,有保持在不同光照情况下进入眼内的光量较为恒定的作用。但暗室中较强阳光照射的光照强度实际减弱约100万倍,因而单靠瞳孔大小的改变,远不足以使进入眼内的光量保持恒定。事实上,人眼在不同的亮度情况下是靠视网膜中不同的感光细胞来接受光刺激的,在暗光处起作用的视杆细胞对光的敏感程度要比在亮光处起作用的视锥细胞大得多,因此在暗处看物,只需进入眼内光量适当增加即可。由此可见,通过改变瞳孔大小以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瞳孔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的反应,是一种神经反射,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引起此反射的感受器就是视网膜,传入纤维在视神经中,但这部分纤维在进入中枢后不到达外侧膝状体,而在在中脑的顶盖前区换神经元,然后到同侧和对侧的动眼神经核,传出纤维主要是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效应器也主要是瞳孔约肌。
瞳孔对光反应的特点是效应的双侧性,即如果光照的是一侧眼睛时,除被照眼出现瞳孔缩小外,同时未受光照拐殊途同归瞳孔也缩小,后者我为互感性对光反射。临床上有时可见到瞳孔对光反应消失、瞳孔左右不等、互感性瞳孔反应消失等异常情况,常常是由于与这些反射有关的反射绵弧某一部分受损的结果,因而可以藉瞳孔反应的异常帮助进行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
房水和眼内压 房水指充盈于眼的前、后房中的液体,其成分类似血浆,但蛋白质含量较血浆低得多,而HCO3-含量却超过血浆;因而房水的总渗透压也较血浆为高。房水的生成部位在睫状体脉络膜丛,生成后由后房经瞳孔进入前房,再由巩膜和角膜结合处的前房角进入巩膜静脉窦,最后汇入静脉系统。房水不断生成,不断回收入静脉,使它在后房和前房之间流动不息。据测定,正常时房水的生成速度每分钟约为2mm3;由于它的生成和回收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使得眼内政党时的房水量保持恒定,又由于眼的前、后房容积也是相对恒定的,于是使其中静水压(即眼内压)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据国内调查资料,我国成年人眼内压正常值为227-32kPa(17-24mmHg),平均267kPa(17-24mmHg)。
眼内压的相对稳定,对保持眼球特别是角膜的正常开头和折光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当眼球被刺穿时,可能导致房水流失,眼内压下降,引起眼球变形,角膜也不能保持正常的曲度。人眼的总折光能力与眼内折光体都有一定关系,但最主要的折射发生在空气与角膜接触的界面上。这约占总折光能力的80%。因此,角膜的曲度和形状的改变将显著地影响眼的折光能力,严重地影响视力。房水也对它所接触的无血管组织如角膜和晶状体起着营养的作用。房水循环障碍时会造成眼内压过高,临床上称为青光眼,可导致角膜、晶状体以及虹膜等结构的代谢障碍,严重时造成角膜混浊、视力丧失。
房水生成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了。通常认为,除了在睫状体脉络膜丛处的毛细血管靠被动滤过(类似在一般毛细血管的动脉端生成组织液,见第四章),使血浆中的水分和盐类透出血管壁生成房水外,还有主动过程的参与,否则就难于解释房水何以有较血浆中浓度高的HCO3-等盐类离子。用组织化学的方法证明,睫状体上皮细胞含有较多的碳酸酐酶,此酶的作用是使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和H2O,迅速生成H2CO3,并解离出HCO3-,后者经膜上的主动转运过程进入房水,造成它的房水中的高浓度,这个高浓度造成的负电位和高渗透压还能进一步促使血浆中的Na+和水分子进入房水。临床上可以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减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内压,其作用机制与上述的房水生成机制有关。
三、视网膜的结构和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来自外界物体的光线,通过眼内的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是视网膜内的感光细胞被刺激的前提条件。视网膜像还有一个物理范畴内的内像,用几何光学的原理可以较容易地对它加以说明,和外界物体通过照相机的中的透镜组在底片上形成的物像并无原则上的区别;但视觉系统最后在主观意识上形成的“像”,则是属于意识或心理范畴的主观印象,它由来自视网膜的神经信息最终在大脑皮层等中枢结构内形成。作为感受器生理,重点是视网膜怎样把物理像转换成视神经纤维上的神经信号,以及在这些信号的序列和组合中怎样包括了视网膜像、亦即外界物体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应该提出,视觉研究的进展虽然较快,但也只是初步的。
(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视网膜的厚度只有01-05mm,但结构十分复杂。它的主要部分在个体发生上来自前脑泡,故属于神经性结构,其中细胞通过突触相互联系。经典组织学将视网膜分为十层,但按主要的细胞层次简化为四层业描述,如图9-5所示。从靠近脉络膜的一侧算起,视网膜最外层是色素细胞层;这一层的来源不属神经组织,血液供应也来自脉络膜一侧,与视网膜其他层接受来自视网膜内表面的血液供应有所不同;临床上见到的视网膜剥离,就发生在此层与其它层次之间。色素细胞层对视觉的引起并非无关重要,它含在黑色素颗粒和维生素A,对同它相邻接的感光细胞起着营养和保护作用。保护作用是除了色素层可以遮继来自巩膜侧的散射光线外,色素细胞在强光照射视网膜时可以伸出伪足样突起,包被视杆细胞外段,使其相互隔离,少受其他来源的光刺激;只有在暗光条件下,视杆外段才被暴露;色素上皮的这种活动受膜上的多巴胺受体控制。此层内侧为感光细胞层。在人类和大多数哺乳动作动物,感光细胞分视杆和视锥细胞两种,它们都含有特殊的感光色素,是真正的光感受器细胞。视杆和视锥细胞在形态上都可分为四部分,由外向内依次称为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图9-6);其中外段是感光色素集中的部位,在感光换能中起重要作用。视杆和视锥细胞在形成上的区别,也主要在外段它们外形不同,所含感光色素也不同。视杆细胞外段呈长杆状,视锥细胞外段呈圆锥状。两种感光细胞都通过终足和双极细胞层内的双极细胞发生突触联系,双极细胞一般再和节细胞层中的神经节细胞联系。视网膜中除了这种纵向的细胞间联系外,还存在横向的联系,如在感光细胞层和双极细胞层之间有水平细胞,大双极细胞层和节细胞层之间有无长突细胞;这些细胞的突起在两层细胞之间横向伸展,可以在水平方向传递信息,使视网膜在不同区域之间有可能相互影响;这些无长突细胞还可直接向节细胞传递信号。近年来发现,在视网膜还存在一种网间细胞,它的细胞体位于双极细胞层和节细胞层之间,但突起却伸到感光细胞层和双极细胞层。如果把感光细胞经过双极细胞到神经节细胞的途径,看作是视觉信息的初始阶段。近年来还发现,视网膜中除了有通常的化学性突触外,还有大量电突触存在。由此可见,视网膜也和神经组织一样,各级细胞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视觉信息最初在感光细胞层换能变成电信号后,将在视网膜复杂的神经元网络中经历某种处理和改变,当视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序列作为视网膜的最终输出信号传向中枢时,它们已经是经过初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了。
盲点 由节细胞层发出的神经轴突,先在视网膜表面聚合成一整束,然后它透视网膜,在眼的后极出眼球,这就在视网膜表面形成视神经乳头。在乳头的范围内,实际上没有视网膜特有的细胞结构,因而落于该处的光线或视网膜像的组成部分,将不可能被感知,故称为盲点。两侧视神经乳头在视网膜内黄斑或中央凹中心的鼻侧约3mm处。但正常时由于用两眼看物,一侧盲点可以被对侧视觉补偿,人们并不觉察自己的视野中有一处无视觉感受的区域。盲点的存在可用专门设计的方法来证明。
图9-5 视网膜的主要细胞层次及其联系模式图
图9-6 哺乳动物光感受器细胞模式图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根据对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目前认为在人和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视网膜中存在着两种感光换能系统。一种由视杆细胞和与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等成分组成,它们对光的敏感度较高,能在昏暗的环境中感受光刺激而引起视觉,但视物无色觉而只能区别明暗;且视物时只能有较粗略的轮廓,精确性差,这称为视杆系统或晚光觉系统;另一种由视锥细胞和与它们有关的传递细胞等成分组成,它们对光的敏感性较差,只有在类似白昼的强光条例下才能被刺激,但视物时可辨别颜色,且对物体表面的细节和轮廓境界都能看得很清楚,有高分辨能力,这称为视锥系统或昼光觉系统(前述视敏度的测定实际是视锥系统视力的测定)。
证明这两种相对独立的感光-换能系统存在的主要依据是:①人视网膜中视杆和视锥细胞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愈近视网膜周边部,视杆细胞愈多而视锥细胞愈少;愈近视网膜中心部,视杆细胞愈少而视锥细胞愈多;在黄斑中心的中央凹处,感光细胞全部是视锥而无视杆细胞;与上述细胞分布相对应,人眼视觉的特点正是中央凹在亮光处有最高的视敏度和色觉,在暗外则中央视力较差;相反地,视网膜周边部则能感受弱光的刺激,但这时无色觉而清晰度较差。②两种感光细胞和双极细胞以及节细胞形成信息传递通路时,逐级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会聚现象(参看第十章),但这种会聚在视锥系统程度较小,在中央凹处甚至可以看到一个视锥细胞只同一个双极细胞联系,而这个双极细胞也只同一个神经节细胞联系的情况,这种低程度会聚或无会聚现象的“单线联系”,显然是视锥系统有较高的精细分辨能力的结构基础;与此相对照,在视杆系统则普遍存在多个感光细胞同一个双极细胞联系,而多个双极细胞再同一个神经节细胞联
拍摄景物通过镜头,将生成的光学图像投射到传感器上,然后光学图像被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再经过模数转换变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DSP加工处理,再被送到电脑中进行处理,最终转换成手机屏幕上能够看到的图像。
数字信号DSP主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数学运算,对数字信号参数进行优化处理,并处理后的信号通过USB等接口传到PC设备。
常见的摄像头类型主要是CCD和CMOS传感器
RGB格式:16bit数据格式5bit R+6bit G+5bit B。G多一位,是人眼对绿色比较敏感。
YUV格式:Y+UV格式,YUV是指亮度参量和色度参量分开表示的像素格式,这样分开利于指定像素的颜色。
DATA格式:CCD或者CMOS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时的电平高低的原始记录,单纯的将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图像数据,即摄像元件直接得到的电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而得到。
ALC:自动亮度控制
ABLC:自动暗电流校正
AWB:自动白平衡控制
gain,exposure 增益、曝光
frame rate and size 帧速率和大小
image mirror 图像镜像
image flip 图像翻转
image panning 图像平移
image cropping 图像裁剪
column and row sub-sampling 偶然binning行和列的二次抽样和并合
image downsizing scalar图像缩小标量
preview :一直输出数据,不保存
capture :抓拍一帧数据储存
FF:固定焦距fixed focus
AF:自动对焦 auto focus
AF的流程:
1 preview 及手机从摄像头取数据刷到LCD上面
2、执行af enable 然后af trigger 等待AF完成判断AF完成。其标志是执行完AF trigger
3、手机停止向LCD刷preview数据
4、切换摄像头进入capture模式
5、抓一帧数据完成capture
6、关闭AF Enable
VGA是计算机一种通用的接口标准,VGA是IBM推出的一种视频传输标准,具有分辨率高,显示速率快。颜色丰富等优点,在彩色显示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raw bayer :
bayer 格式是相机内部的原始,一般后缀名为raw。
相机功耗 = 相机场景测得总功耗 - 静态亮屏功耗
RAW图像就是CMOS或者CCD图像感应将捕捉到的光源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原始数据,RAW文件是一种记录了数码相机传感器的原始信息。同时记录了由相机拍摄所产生的一些元数据的文件。
是指的是图像中杂点的干扰,表现为图像中有固定的色彩杂点。
摄像机对白色物体的还原,相关概念:色温
与人的眼睛成像是想成原理,简单说就是成像范围。
自动对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镜头与被拍摄目标之间距离测量的测距自动对焦,另一类是基于对焦屏上成像侵袭的聚焦检测自动对焦。
(变焦是把远处的物体拉近,对焦是让图像清晰)
就是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光圈,快门速度,ISO、gamma即人眼对亮度的响应曲线。
两者都是利用感光二极管来进行光电转换的技术,CCD表面接收到因快门开启,而从镜头进来的光线照射时,即会将光线的能量转化成电荷,这些电荷传输至放大解码元件,使之能还原所有CCD上感光元件产生的信号,并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CMOS影像感测器的影像采集方式,感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电荷会直接有电晶体放大输出。
CMOS图像传感器本质是一块芯片,主要包括:感光区阵列、时序控制、模拟信号处理以及模数转换等模块,各模块分别为:像素阵列(完成光电转换,将光子转换为电子)、时序控制(控制电信号的独处、传递)、ADC(信号的去噪)
像素阵列占整个芯片的面积最大,像素阵列是由一个个像素组成,他对应到我们看到每一张中的每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感光区和读出电路,每个像素的信号经由模拟信号处理后,在经过ADC模数转换后即可输出数字处理模块。
由于mclk在sensor上电之前就已经开了,如果不满足sensor spec中上电时序要求,可在开sensor power之间将mclk先关闭,然后再需要时再打开。控制mclk可以调用
2摄像头只编译一个库命令
3关掉TSF
在vendor下的camera_tuning_para_ov13850mipirawcpp文件里光标所在处,改为0即可
4摄像头颜色颠倒:
5如果摄像头同ID可以再kernel下的驱动文件里加上这个
6相机开启闪光灯在明亮的地方也会闪:camera_AE文件修改u4Strobe值20为0。
7关于sensor预览时有条纹问题分析:
1电源不稳定,COMS sensor 对电源的稳定要求比较高。
2同步信号的干扰,彩色条纹显然是每行数据有信号丢失造成的。
3检查mclk和pclk以及他们的ratio,软件设置是否相符
4随机条纹的干扰,查电源
5,行场同步随机干扰,一般不大会出现,除非HSYNC与VSYNC中间窜入电阻或者走线过长。
通过调节相机预置的白平衡设置,来与当前实际的光线条件想匹配。只要保证白色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出准确的、没有偏色的白。那么画面中所有的其他颜色就也会得到准确的还原。
通常在不能加大光圈、降低快门速度的情况下,常常用提高ISO来获得足够的曝光量。但随着ISO的提高,照片上会产生“噪点”也随之增加,照片上看去,有许多“麻点”,所以在光线较好,或者没有设置的限制时,应该尽量用低ISO进行拍摄。这样,照片看上去会干净、清晰得多、只有在光线很差,有无法增大光圈或降低快门速度来满足曝光量,才使用提升ISO的办法。
锐度也叫清晰度,他是反应图像平面清晰度和图像边缘边缘锐利程度的一个指标。但是,并不是锐度调得越高越好。如果将锐度调得过高,则会在黑线两遍出现白色线条的镶边,图像看起来失真而且刺眼,同时界面噪点也更明显。
饱和度取决于改颜色中含有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纯的颜色都是亮度饱和的,如鲜红,鲜绿。混杂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调的颜色,是不饱和的颜色,如粉红、黄褐色。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
色度,颜色是由亮度和色度共同表示的,而色度则是不包括亮度在内的颜色的性质,他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
亮度是指发光体表面发光强弱的物理量,人眼从一个方向观察光源,在这个方向上的光强与人眼所见到的光源面积之比,定义为该光源单位的亮度,即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亮度是人对光的强度的感受,他是一个主观的量。
对比度是指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差异范围越大代表对比度越大,差异范围越小代表对比越小。在比度对视觉效果的影响非常关键,一般来说就对比度越大,图像越清晰醒目,而对比度小,则会让整个画面都灰蒙蒙的。
licker是由工频率引起的,交流电光源都有光强波动,在中国交流电频是50Hz,光强波动100Hz, 周期10ms的整数倍。
如果不是10ms的整数倍,就会出现明暗条纹,就是50hz/60hz光源闪烁使曝光不均匀造成的。
光圈是光通过有效孔径
通常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光量的装置。他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小。光圈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
表达光圈用F值。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
光圈的作用在于镜头的进光量,F后面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而进光量也就越多。
即图像信号处理器,主要作用是对前端图像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做后期处理,主要功能有线性纠正、噪声去除、坏点去除、内插、白平衡、自动曝光。依赖与ISP才能在不同的光学条件下都能较好的还原现场细节。
暗电流指传感器在没有入射光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信号输出,这是由于半导体的热运动造成的,他的大小和传感器结构及温度有关,大概每升高9℃,其暗电流会增加1倍,由于每个像素存在不平衡性,因此像素间暗电流也会不一致,造成电流噪声。一般情况下,在传感器中实际像素比有效像素多,像素区最靠边的行和列为不感光区,一般用作自动黑电平校正,其平均值为校正值。
原始像素只含一种颜色的信息,要重建色彩画面,就必须从相邻的像素中得到失去的信息。红色及蓝色插补一般遵循最近原则,进行平均处理,作为本像素的色彩值,由插值原理知,相邻像素间存在依赖关系,结果造成画面锐度的降低。
由于人眼可见光的频谱响应度和半导体传感器频谱响应度之间存在差别,还有透镜的影响。插补后得到的RGB值颜色会存在偏差。必须进行颜色校正,一般通过颜色校正矩阵来实现。具体的色彩校正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或从传感器供应商获得,当然要得到不失真的还原是不肯能的,只能反复调试达到最佳。一般通过标准色卡进行校正。
gamma 校正主要依据色度学原理进行调整,色彩在不同显示设备中频谱响应度不一样,造成颜色失真,失真成幂指数关系,因此调节相对简单
从最明亮到黑暗,假设人眼能够看到一定范围,那么胶片所能表现的远比人眼看到的范围小得多,而且这个范围就是感光宽容度。
视知觉是光接收细胞受到刺激并将入射能量转化为电脉冲后再大脑中产生。视知觉是关于实物世界以及我们把它们当做视觉刺激而产生反应的方式。
人的脑将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感知为不同的颜色。颜色被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色。黑色和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其他的颜色都是有彩色。颜色的区分常用3种基本特征量:辉度、色调、饱和度,辉度与反射率成正比,对色彩来说,颜色中掺入白色越来越多就越明亮,掺入黑色越多就辉度越小。色调和饱和度合起来称为色度。颜色可用色度和辉度表示
其中H定义颜色的波长,称为色调;S表示颜色的深浅程度,称为 饱和度 ;I表示强度或亮度。
从纸面出来越多越白,进入纸面越来越黑。
视知觉主要论述我们从客观世界接收视觉刺激后如何反应所采取的方式。他研究如何通过视觉形成我们关于外在世界空间表象,同时兼有心理因素。
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人所能看到了的景物细节的准确性可以用视敏度表示,视敏度具体对应观察者所能看见的最小测试物体的尺寸,或者说在标准观察距离以及眼睛福安差最小测试物体的张角为l时所要求的距离比值,他代表能看清出景物精致细节的能力。
观察者检测在视野中某个给定物体是否存在。这里需要注意应将官学衍射的现象与觉察问题一起来考虑。由于衍射,一个场景中单独的光点聚焦在视网膜上时不再是一个点,而成了由一个中心圆盘及一系列围绕其四周的暗环和亮环所组成的模式。同样由于衍射,一条细线在视网膜上的映像总具有一个大于30的宽度,
观察者对两物体相对位置精确的辨别能力
在全黑条件下,理论上sensor感应到的电流值应该为零,但是由于暗电流的存在,形成了OB。
轮廓的构成用数学语言来说是轮廓对亮度的二阶导数。换句话来说,仅仅有亮度的变化并不产生轮廓。当亮度变化的加速度低于知觉轮廓的域值时,虽然眼睛注视物体,但是并不能看出其形状。轮廓不等于形状。
图形经常显示在前面,而背景显示在后面,背景看起来像是在图形背后连续延伸而不中断。
一块区域的对称性越强,越容易被看成图形,对称性本质上是一种规则性。在军事伪装中常用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去破坏原有的图案就是这一规则的应用。
DxOMark 是一个为独立相机、 镜头 和搭载相机配件的移动设备提供图像质量评估的网站
IR-CUT双滤镜是指在摄像头镜头组里内置了一组滤镜,当镜头外的红外感应点侦测到光线的强弱变化后,内置的IR-CUT自动切换滤镜能够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随之自动切换,使图像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在白天或黑夜下,双滤光片能够自动切换滤镜,因此不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下,都能得到最佳成像效果
俗称音圈电机,作用是调节镜头的位置,摄像呈现最清晰的状态女,目前大量应用于手机摄像头自动调焦
执行ISP调试的前提条件任务,创建新项目、生成初始化文件、将设置载入到设备上、使用设备拍摄图像以及执行PLD 选通
结合使用自动调试和手动调试多次反复调试,执行初步ISP调试。使用仿真功能和IQ评估工具随时评估调试结果。
仿真调试:在调试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仿真功能,查看特定系列的调试模块对应的特定参数集合对raw图像有着怎样的影响。使用仿真器检查图像通过每个调试模块时得到的结果,以确定出现特定问题的位置。
可以选择使用chromatix实时调试功能作为加速获得调试结果的工具。利用实时调试功能,可将更新的参数推送到设备、使用新参数拍摄快照并立即载入使用该设备拍摄的图像。
每次调试会话后,使用调试好的设备拍摄新的测试图像,并使用chromatix IQ评估工具客观测量图像质量。
完成初步调试后,可能需要进行微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评估需要进行那种微调,应拍摄真实场景的图像,以确定图像是否符合个人的偏好。回顾典型问题用例,了解关于微调特定ISP模块以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信息。
在本流程的这一阶段,生成包含已调试参数头问价并将设置载入带设备中。
chromatix调试项目会捕捉调试过程中设定的参数值和摄像头传感器模块信息。一个调试项目对应用于一个芯片组、一个头文件版本和一种摄像头模式。创建一个调试项目需要以下信息:
一种模式对应于一组具体的摄像头操作和条件,默认情况下,chromatix提供两种调试模式选项:快照和预览。这些模式用于调试初期,而其他自定义模式则可以按需创建并用于视频或其他操作。自定义模式可能需要从供应商处获取有关具体模式的传感器信息。chromatix为每种模式生成单独的头文件。通常使用一个项目来保存所有模式的参数,传感器驱动程序信息文件为chromatix提供调试所用传感器的相关信息。
如果之前已有调试项目,可使用现有头文件或预配置目标设备中的参数开始新项目。
A光源,钨丝光,即符合色温2856K的光源
传统型荧光灯即 低压汞灯 ,是利用低气压的汞蒸气在通电后释放紫外线,从而使 荧光粉 发出可见光的原理发光,因此它属于低气压弧光放电光源。
MTF50意义:MTF值为05时对应的空间频率(Cycle/pixel)值;
在各个摄像头镜头中经常采用MTF描述镜头的MTF曲线,表明镜头的能力,这些曲线是通过理想的测试环境下尽量减少其他系统对镜头的解析力的衰减的情况下测试得出的。
描述频率的单位,但空间频率的表述习惯用每毫米对,就是每毫米的宽度内有多小线对,每两条线条之间的距离,以及线条本身的宽度之比是个定值。
通过这条曲线我们就能知道现在的成像系统在什么样的空间频率下的对比度如何。也就知道了在什么频率的纹理下的解析能力。
色差又称色像差,是透镜成像的一个严重缺陷,色差简单来说就是颜色的差别,发生在以多色光为光源下,单色光不产生色差。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400至700纳米,不同波长的光颜色各不相同。其通过透镜时的折射率也各不相同,这样物方一个点,在像方则可能形成一个色斑,色差一般有位置色差,放大率色差,位置色差使像在任何位置观察,都带有色斑或晕环,使像迷糊不清么人放大率色差使使像带有色彩边缘,光学系统最重要的功能局势消色差。
图中的编号则代表则是色板的编号每一个小方格代表每一个标准色块所处的色彩,而小圆圈代表实际每一个色块的实测色彩。
首先观察13-18色彩的偏移量,若色彩偏移量很大,则说明常见色彩区域的色彩还原性较差,反之则好。
在其次观察1到12号色彩,及非常见色彩区域的偏移量,若色彩偏移量很大,则说明非常见色彩区域的色彩还原性较差,反之则好。
在之前官方宣传的拍照功能中,华为P30 Pro就具有超暗光拍摄的能力,ISO甚至高达409600,再加上了IMX 650更大的进光量,华为P30 Pro可以轻松应对夜晚拍摄环境。
智能可变光圈是今年最先亮相的创新型夜拍技术。智能可变光圈的光圈将范围设定在f/15-f/24之间,在暗光条件下,f/15的大光圈可以充分保证手机的进光量,进而在直出层面减少噪点。
从物理层面增加进光量是最直接手段,增加曝光时长,必然会增加画面进光量”
CIF为常用视频标准化格式简称(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在 H323协议 簇中,规定了 视频采集 设备的标准采集分辨率。CIF = 352×288像素(水平像素×垂直像素),QCIF全称Quarter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QCIF也是常用的标准化 图像格式 。在H323中,规定QCIF = 176×144像素
常规2D卷积滤波会使图像质量劣化,尤其在应用于bayer像素时,为了在降噪的同时不钝化边缘,可采用能够像素值调整期内核的自适应拜耳滤镜(ABF)。
ABF是一个两级低通滤波器:第0级用来消除高频噪声,第一级用来消除低频噪声,在每一级上,都有一个后接软阀值的低通滤波器,每个RGrGbB通道上也具有相同的处理模块。
为了降低噪声,设计了两个模块:
视频前端VFE管道上的ABF模块。
摄像头后处理器(CPP)上的小波降噪(WNR)模块。
由于两个模块均能实现降噪,因此有时OEM会禁用其中一个模块并仅仅侧纵欲调试另一个降噪模块。然而,由于ABF和WNR的适用领域不同,因此不建议禁用其中一个模块。
ABF用于在线性中处理像素,而WNR用于非线性YUV域,在输入图像通过RGB LUT、CCM、LTM、GTM模块后,噪声为非平稳噪声,因此,最好在线性域进行一定程度的降噪。
拜尔滤色镜 (英语:Bayer filter)是一种将 RGB 滤色器排列在光传感组件方格之上所形成的马赛克彩色滤色阵列。数码相机、录影器、扫描仪等使用的单片机数字 图像传感器 大多数用这种特定排列的滤色阵列来制作彩色影像。这种滤色器的排列有50%是绿色,25%是红色,另外25%是蓝色,因此也称做 RGBG , GRGB ,或者 RGGB 。
简称LUT,是指一种通过修改色相、饱和度和亮度值,精确地将源图像的具体的RGB的值变为另一组新的RGB值的数学方法。LUT还可以用于为源图像创造具体的创意风格,比如漂白效果。
CCM是CMOS Camera Module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摄像模组的英文缩写,是用于各种新一代便携式摄像设备的核心器件,与传统摄像系统相比具有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高影像品质的优点。
私以为对CCD的原理有大致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对Beyer Pattern有更好的了解。我们知道镜CCD(Charge-coupled Device)通过滤镜将普通的入射光分为红绿蓝RGB三个分量。很容易联想到普通的每个像素点都包含RGB三个分量的信息,这很容易误导我们认为CCD也接收了每个像素点的三个通道的信息。然而并不是,原理图如下,每一个像素点CCD都只接收了RGB三个分量中的一个分量。一般而言是按照“RG/GB”的方式排列(对照图可以了解RG/GB其实是一个正方形的两行这么排列的)。
Bayer彩色滤波阵列是当前最为流行的彩色图像数字获取形式。三个颜色滤波的形式如下:
一半的像素点为绿色(G),四分之一的像素点分别是红色(R)和蓝色(B)。
为了获得色彩信息,彩色图像传感器覆盖有红色、绿色或者蓝色的滤镜,这种滤镜以相同的模式重复出现(上图中为RG/GB,也可以看做GR/BG)。滤镜的排列模式可以不一样,但是普遍使用的Bayer Pattern是22的阵列
Bayer是相机内部的原始, 一般后缀名为raw 很多软件都可以查看, 比如PS
我们相机拍照下来存储在存储卡上的jpeg或其它格式的, 都是从raw格式转化
过来的 raw格式内部的存储方式有多种, 但不管如何, 都是前两行的排列不同 其
格式可能如下:
G R G R G R G R
B G B G B G B G
G R G R G R G R
B G B G B G B G
横为2的倍数, 竖为4的倍数, 它们构成了分辨率 如, 上面则代表了 8 4 分辨率的
Bayer图
我们要知道的是, G = 2 R 及 G = 2 B, 即绿色值为红色值或蓝色值的两倍, 因
为人眼对绿色更敏感, 所以绿色的分量更重
分为数字增益和模拟增益,模拟增益指在模拟电路中把pixel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而数字增益是指电信号完成模拟转换后,把数字信号进行放大,把信号放大的作用主要是增加输出图像亮度,而增益越大的噪声也会相对更为明显,在实际项目中都需要根据sensor的具体情况确定最大和最小增益。
AEC曝光表通过传感器曝光时间和传感器模拟增益控制图像亮度。
目前sensor所采用的是滚动曝光的方式,即逐行曝光逐行读出,每行复位读出的时间间隔即曝光时间,曝光控制寄存器中数值代表曝光多少行:
曝光时间=曝光行数行长。
chromatix工具基于调试项目中设定的参数生成一组可调参数,成为头文件。chromatix生成的头文件数量因芯片组和头文件版本而异,但始终会生成一个默认的头文件和一个通用头文件。在调试过程中,经常会重复生成头文件并加载到用于调试的设备中,以下是生成头文件的部分原因:
在拍摄用于初始化调试的图像之前,将最新的头文件加载到设备中,这样可以确保使用最新的传感器信息。曝光表和默认参数来拍摄用于调试图像。
在进行一次调试之后,生成新的头文件并将其加载到设备中,让后在使用调试后的参数拍摄图像进行评估,由于调试过程中反复进行,此任务可能会重复多次。
可以选择生成文本或二进制格式的头文件。要使用文本头文件(h),需要将它们编译进目标版本并刷入设备中要使用二进制头文件(so、dat),可直接将他们复制到设备上,无需进行编译或刷写操作。
二进制头文件的前提条件:
分类: 电脑/网络 >> 软件
问题描述:
还有后边 颜色配制文件 和象素比例都是什么呀能具体点告诉我吗
解析:
关于位图图像和矢量图形
EDITOR:DOFOTO! TIME:2004-10-30 11:12:49
计算机绘图分为位图图像和矢量图形两大类,认识他们的特色和差异,有助于创建、输入、输出编辑和应用数字图像。位图图像和矢量图形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用途不同而已。因此,整合位图图像和矢量图形的优点,才是处理数字图像的最佳方式。
1 位图图像
位图图像也叫作栅格图像,Photoshop 以及其他的绘图软件一般都使用位图图像。位图图像由像素组成,每个像素都被分配一个特定位置和颜色值。在处理位图图像时,您编辑的是像素而不是对象或形状,也就是说,编辑的是每一个点。
位图图像与分辨率有关,即在一定面积的图像上包含有固定数量的像素。因此,如果在屏幕上以较大的倍数放大显示图像,或以过低的分辨率打印,位图图像会出现锯齿边缘。在图1中,您可以清楚地看到将局部图像放大4倍和12倍的效果对比。
2 矢量图形
矢量图形由矢量定义的直线和曲线组成,Adobe Illustrator、CorelDraw、CAD等软件是以矢量图形为基础进行创作的。矢量图形根据轮廓的几何特性进行描述。图形的轮廓画出后,被放在特定位置并填充颜色。移动、缩放或更改颜色不会降低图形的品质。
矢量图形与分辨率无关,可以将它缩放到任意大小和以任意分辨率在输出设备上打印出来,都不会影响清晰度。因此,矢量图形是文字(尤其是小字)和线条图形(比如徽标)
的最佳选择。图2显示了将矢量图形局部放大4倍和8倍的效果对比。
分辨率
分辨率用于衡量图像细节的表现能力,在图形图像处理中,常常涉及到的分辨率的概念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形式:
1 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是指单位图像线性尺寸中所包含的像素数目,通常以像素/英寸(ppi)为计量单位打印尺寸相同的两幅图像,高分辨率的图像比低分辨率的图像所包含的像素多例如:打印尺寸为1×1平方英寸的图像,如果分辨率为72 ppi,包含的像素数目为5184(72×72=5184)如果分辨率为300ppi,图像中包含的像素数目则为90000高分辨率的图像在单位区域内使用更多的像素表示,打印时它们能够比低分辨率的图像重现更详细和更精细的颜色转变。
要确定使用的图像分辨率,应考虑图像最终发布的媒介。如果制作的图像用于计算机屏幕显示,图像分辨率只需满足典型的显示器分辨率(72 ppi或96ppi)即可。如果图像用于打印输出,那么必须使用的高分辨率(150 ppi或300ppi),低分辨率的图像打印输出会出现明显的颗粒和锯齿边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始图像的分辨率较低,由于图像中包含的原始像素的数目不能改变,因此,简单地提高图像分辨率不会提高图像品质。
2 显示器分辨率
显示器分辨率是指显示器上每单位长度显示的像素或点的数目,通常以点/英寸(dpi)为计量单位。显示器分辨率决定于显示器尺寸及其像素设置,PC显示器典型的分辨率为96 dpi。
在平时的操作中,图像像素被转换成显示器像素或点,这样,当图像的分辨率高于显示器的分辨率时,图像在屏幕上显示的尺寸比实际的打印尺寸大。例如,在96 dpi的显示器上显示1×1平方英寸、192像素/英寸的图像时,屏幕上将以2×2平方英寸的区域显示。图4是620×400像素的图像以不同的显示器尺寸及显示分辨率显示的效果。
3 打印机分辨率
打印机分辨率是指打印机每英寸产生的油墨点数,大多数激光打印机的输出分辨率为300dpi ~600dpi,高档的激光照排机在1200dpi以上。打印机的DPI是印刷上的计量单位,指每平方英寸上印刷的网点数。印刷上计算的网点大小(Dot)和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像素(Pixel)是不同的。
色彩模式
在进行图形图像处理时,色彩模式以建立好的描述和重现色彩的模型为基础,每一种模式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用户可以按照制作要求来确定色彩模式,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色彩模式之间转换。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色彩模式的概念。
1 RGB色彩模式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的可见光谱可以用红、绿和蓝三色光按不同比例和强度的混合来表示。RGB分别代表着3种颜色:R代表红色,G代表绿色、B代表蓝色。RGB模型也称为加色模型,如图5所示。RGB模型通常用于光照、视频和屏幕图像编辑。
RGB色彩模式使用RGB模型为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的RGB分量分配一个0~255范围内
的强度值。例如:纯红色R值为255,G值为0,B值为0;灰色的R、G、B三个值相等(除了0和255);白色的R、G、B都为255;黑色的R、G、B都为0。RGB图像只使用三种颜色,就可以使它们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在屏幕上重现种颜色。
2 CMYK色彩模式
CMYK色彩模式以打印油墨在纸张上的光线吸收特性为基础,图像中每个像素都是由靛青(C)、品红(M)、黄(Y)和黑(K)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每个像素的每种印刷油墨会被分配一个百分比值,最亮(高光)的颜色分配较低的印刷油墨颜色百分比值,较暗(暗调)的颜色分配较高的百分比值。例如,明亮的红色可能会包含2%青色、93%洋红、90%**和0%黑色。在 CMYK 图像中,当所有4种分量的值都是0%时,就会产生纯白色。CMYK色彩模式的图像中包含四个通道,如图6所示。我们所看见的图形是由这4个通道合成的效果。
在制作用于印刷色打印的图像时,要使用CMYK色彩模式。RGB色彩模式的图像转换成CMYK色彩模式的图像会产生分色。如果您使用的图像素材为RGB色彩模式,最好在编辑完成后再转换为CMYK色彩模式。
3 HSB色彩模式
HSB色彩模式是根据日常生活中人眼的视觉特征而制定的一套色彩模式,最接近于人类对色彩辨认的思考方式。HSB色彩模式以色相(H)、饱和度(S)和亮度(B)描述颜色的基本特征。
色相指从物体反射或透过物体传播的颜色。在0到360度的标准色轮上,色相是按位置计量的。在通常的使用中,色相由颜色名称标识,比如红、橙或绿色。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强度或纯度,用色相中灰色成分所占的比例来表示,0%为纯灰色,100%为完全饱和。在标准色轮上,从中心位置到边缘位置的饱和度是递增的。
亮度是指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通常将0%定义为黑色,100%定义为白色。
HSB色彩模式比前面介绍的两种色彩模式更容易理解。但由于设备的限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时,要转换为RGB模式,作为打印输出时,要转换为CMYK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HSB模式的使用。
4 Lab色彩模式
Lab色彩模式由光度分量(L)和两个色度分量组成,这两个分量即a分量(从绿到红)和b分量(从蓝到黄),如图8所示。Lab色彩模式与设备无关,不管使用什么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或扫描仪)创建或输出图像,这种色彩模式产生的颜色都保持一致。
Lab色彩模式通常用于处理Photo CD(照片光盘)图像、单独编辑图像中的亮度和颜色值、在不同系统间转移图像以及打印到PostScript(R)Level 2和Level 3打印机。
5 Indexed Color(索引)色彩模式
索引色彩模式最多使用256种颜色,当您将图像转换为索引色彩模式时,通常会构建一个调色板存放并索引图像中的颜色。如果原图像中的一种颜色没有出现在调色板中,程序会选取已有颜色中最相近的颜色或使用已有颜色模拟该种颜色。
在索引色彩模式下,通过限制调色板中颜色的数目可以减小文件大小,同时保持视觉上的品质不变。在网页中常常需要使用索引模式的图像。
6 Bitmap(位图)色彩模式
位图模式的图像只有黑色与白色两种像素组成,每一个像素用“位”来表示。“位”只有两种状态:0表示有点,1表示无点。位图模式主要用于早期不能识别颜色和灰度的设备。如果需要表示灰度,则需要通过点的抖动来模拟。
位图模式通常用于文字识别,如果扫描需要使用OCR(光学文字识别)技术识别的图像文件,须将图像转化为位图模式。
7 Grayscale(灰度)色彩模式
灰度模式最多使用256级灰度来表现图像,图像中的每个像素有一个0(黑色)到255(白色)之间的亮度值。灰度值也可以用黑色油墨覆盖的百分比来表示(0%表示白色,100%表示黑色)。
在将彩色图像转换灰度模式的图像时,会扔掉原图像中所有的色彩信息。与位图模式相比,灰度模式能够更好地表现高品质的图像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一些图像处理软件允许您将一个灰度模式的图像重新转换为彩色模式的图像,但转换后不可能将原先丢失的颜色恢复,您只能为图像重新上色。所以,在将彩色模式的图像转换为灰度模式的图像时,应尽量保留备份文件。
图像格式
图像格式是指计算机中存储图像文件的方法,它们代表不同的图像信息——矢量图形还是位图图像、色彩数和压缩程度。图形图像处理软件通常会提供多种图像文件格式,每一种格式都有它的特点和用途。在选择输出的图像文件格式时,应考虑图像的应用目的以及图像文件格式对图像数据类型的要求。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1 PSD格式
PSD是Photoshop特有的图像文件格式,支持Photoshop中所有的图像类型。它可以将所编辑的图像文件中的所有有关图层和通道的信息记录下来。所以,在编辑图像的过程中,通常将文件保存为PSD格式,以便于重新读取需要的信息。
但是,PSD格式的图像文件很少为其他软件和工具所支持。所以,在图像制作完成后,通常需要转换为一些比较通用的图像格式,以便于输出到其他软件中继续编辑。
另外,用PSD格式保存图像时,图像没有经过压缩。所以,当图层较多时,会占很大的硬盘空间。图像制作完成后,除了保存为通用的格式以外,最好再存储一个PSD的文件备份,直到确认不需要在Photoshop中再次编辑该图像。
2 BMP格式
BMP是DOS和Windows兼容计算机系统的标准Windows图像格式。BMP格式支持RGB、索引色、灰度和位图色彩模式,但不支持Alpha通道。彩色图像存储为BMP格式时,每一个像素所占的位数可以是1位、4位、8位或32位,相对应的颜色数也从黑白一直到真彩色。
对于使用Windows格式的4位和8位图像,可以指定采用RLE压缩。这种格式在PC机上应用非常普遍。
3 JPEG格式
JPEG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当您将图像保存为JPEG格式时,可以指定图像的品质和压缩级别。Photoshop 60设置了12个压缩级别,在Quality文本框中输入数值可以改变保存的图像的品质和压缩程度。参数设置为12时,图像的品质最佳,但压缩量最小。
JPEG格式会损失数据信息,因此,在图像编辑过程中需要以其他格式(如PSD格式)保存图像,将图像保存为JPEG格式只能作为制作完成后的最后一步操作。
4 TIFF格式
TIFF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位图图像格式,几乎被所有绘画、图像编辑和页面排版应用程序所支持。TIFF格式常常用于在应用程序之间和计算机平台之间交换文件,它支持带Alpha通道的CMYK、RGB和灰度文件,不带Alpha通道的Lab、索引色和位图文件也支持LZW压缩。
在将图像保存为TIFF格式时,通常可以选择保存为IBM PC兼容计算机可读的格式或者Macintosh计算机可读的格式,并且可以指定压缩算法。
5 GIF格式
GIF格式可以极大地节省存储空间,因此常常用于保存作为网页数据传输的图像文件。该格式不支持Alpha通道,最大缺点是最多只能处理256种色彩,不能用于存储真彩色的图像文件。但GIF格式支持透明背景,可以较好地与网页背景融合在一起。
6 EPS格式
EPS格式可以用于存储矢量图形,几乎所有的矢量绘制和页面排版软件都支持该格式。在Photoshop中打开其他应用程序创建的包含矢量图形的EPS文件时,Photoshop会对此文件进行栅格化,将矢量图形转换为位图图像。
EPS格式支持Lab、CMYK、RGB、索引颜色、灰度和位图色彩模式,不支持Alpha 通道。但该格式支持剪贴路径。
一般来说RGB颜色和8位通道的文件足够了,没有必要去新建一个16位通道的文件。
我的回答您还满意吗?
如果不满意的话,可以加我QQ:共同学习!
白天一般都在线!
原图像素大小就是实际像素,打印尺寸就是打印后的图像尺寸。
比如原图4724K,宽高各为:346X466像素,这种原图未经任何更改的像素,就是的实际像素。原图只有72像素/英寸,而打印照片,需要300像素/英寸,如果保持原实际像素不变,而又要符合打印要求,只能更改打印尺寸。例如将1221X1644厘米,更改为293X395厘米,而图像实际像素仍为4725K。
分辨率越大打印尺寸越小,也越清晰,通常来说打印的最低要求是300dpi,否则打印效果惨不忍睹。打印尺寸在电脑里是没有意义的,只为打印服务,是个预览效果而已。
扩展资料
PS调整实际像素和打印尺寸的方法:
1、电脑打开Photoshop软件。
2、电脑打开Photoshop后,点击左上角中的文件,然后点击文件中的新建。
3、点击新建文件之后,新建文件界面出来后,把像素改成厘米。
4、输好尺寸之后,分辨率设置为300。
5、设置好之后,点击创建就可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