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的解释
(1) [criss-cross;athwart]
纵横交织; 弥漫 嵌合 瀚海阑干百丈冰 (2) [rail;railing]∶用竹、木、 金属 等制成的遮拦物 (3) [crisscross flow]∶横流的样子 忍 不住 泪珠阑干 详细解释 (1)横斜貌。 三国 魏 曹植 《善哉行》 :“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金 史肃 《宿睦村》 诗:“阑干 河汉 已西倾,独坐披衣过 五更 。” 陈 三立 《 十月 十四夜饮 秦淮 酒楼闻陈梅生侍御袁叔舆 户部 述出都遇乱事感赋》 诗:“霜月阑干照头白,天涯为 念旧 恩存。” 鲁迅 《集外集 拾遗 ·<亥年残秋偶作>诗》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2)借指北斗。 明 杨基 《岳阳楼》 诗:“春色醉 巴陵 ,阑干落 洞庭 。” (3)纵横散乱貌;交错杂乱貌。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王与 夫人 叹曰:‘吾已绝望,永辞万民,岂料再还,重复乡国。’言竟掩面,涕泣阑干。” 三国 魏 曹植 《妾薄命》 诗之二:“腾觚飞爵阑干,同量等色齐颜。” 唐 岑参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 瀚海 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澹 万里 凝。” 清 钱谦益 《答新安方望子投诗枉访》 诗:“茧穴鸡窠正怯寒, 清晨 剥啄响阑干。” (4) 栏杆 。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 唐 李白 《 清平 调词》 之三:“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 北倚阑干。” 明 王韦 《阁试春阴诗》 :“含情伫立凭阑干,远峰漠漠登楼看。” 冰心 《往事二》 五:“我看见船尾的阑干,与暗灰色的天末的水平线,互相重 迭起 落,高度 相去 有五六尺。” (5)眼眶。 宋 毛滂 《惜分飞》 词:“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元 熊忠 《古今韵会举要·十四寒·干》 :“又眼眶谓之阑干。” (6)方言。镶在衣服上的花边。 李劼人 《 死水 微澜 》 第四部分一:“我前天才叫人买了一件衣料同周身的阑干 回来 ,你拿去做棉袄穿,算是我送你的一点情谊。”自注:“在 光绪 中叶,即是在一 ○年前后, 四川 女人服装是上衣下裙。上衣除青缎驼肩、绣花 颜色 缎挽袖外, 还要 通身缘一道缎锦辫子。这辫子,便叫阑干。”
词语分解
阑的解释 阑 (阑) á 同“栏”①。 同“拦”。 〔阑干〕a.同“栏杆”;b.纵横交错,参差错落,如“梦啼妆泪红阑阑”。 〔阑入〕 进入 不应进去的地方,混进,如“无票不得阑阑。” 残,尽,晚: 夜阑 人静。 阑珊 。 干的解释 干 (⑧干乾) ā 触犯, 冒犯 ,冲犯:干扰。 干涉 。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追求 ,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关连, 涉及 :干系。互不相干。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古
心里面有对过去放不下的人和事,都会有感慨的吧,或者是对岁月的流逝,生活的不如意,都是让我们梦到以前就能落泪的原因。
梦里梦到以前的恋人,简简单单就是为了爱情在一起,能够互相包容对方的各种坏习惯,能够忆起从前经常去喝的奶茶店,她就咬着吸管,眼睛弯弯的冲你笑。你也能看到自己,眼角眉梢都是宠爱。你能忆起一起牵手走过的走廊,走廊的柱子上爬满了爬山虎,印的绿绿的世界,好像是你们两个的秘密花园。
忽而惊醒,枕边人不是她,你的妻子,只是到适婚的年龄,通过七大姑八大姨介绍而来的,觉得家庭方面都合适,就匆匆结婚了。
梦里梦到年少时的朋友,高中时代的,大学时代的,一起从穷苦的日子相互鼓励扶持过来的好伙伴。在午夜的大排档喝个啤酒,说着最近不如意的事情,然后整到一醉方休都没有人管的自由生活。吹着牛逼讲着段子,大声喊着要把范冰冰娶回家的,是年少轻狂的你们,有着年轻人该有的勇气。
忽而惊醒,每天见面的同事朋友,聚个餐都是互相彬彬有礼,相互吹捧打趣,实际上都觉得对方一大堆毛病。
当初的那些朋友啊,都在全国各地忙着自己的生活,好久没联系了都不晓得过得怎么样。
梦里总是最欢乐,梦醒总是最难过,就有眼泪抑制不住的想哭。
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但是每分每秒经历的事,都可能变成你最怀念的。
文/沁绿筱
犹记得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其实并非只是中年以后的男人,无论是男是女,无论是否人到中年,大抵只要是年少时光已逝的人,都只能靠自己,都在负重前行,不敢也不能倒下,只能咬牙直面风雨,苦苦挣扎。于是乎,经历多了,坚强惯了,我们就深悉了,这世上有一种悲辛,叫“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延禧攻略》里的富察皇后便是如此。 历史 上姿容窈窕、知书达理、性格恭俭、温婉贤淑到令乾隆“每加敬服,钟爱异常”的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始终让我敬爱,故剧里秦岚饰演的富察皇后亦深深吸引了我。 历史 上闺名不详的富察皇后在剧里名为容音,而富察·容音为了做最好的皇后而渐渐失去了年少时最好的容音。
当她还是少女时,活泼灵动,笑语盈盈,即使成了宝亲王弘历嫡福晋,也仍有几分少女的光彩,眼神纯澈清亮,笑容天真纯美,却因了“规矩”二字,放弃了和弘历手牵手的温柔缱绻。待到宝亲王成为乾隆皇帝,她成为富察皇后之后,她便彻底告别了往昔,舍弃了最好的自己,成为了最好的皇后。诚如白居易所吟:“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自此,她年少时那些清新俏皮的欢悦、活泼泼的灵气和不自知的纯美,悉数化作午夜梦回时枕边的一滴清泪。
我深信,她亦期许“一生一代一双人”,可在三从四德的压迫下,“妒”是女子最大的禁忌。而母仪天下的皇后,更是最无奈地被“赋予”了最博大的枷锁。从来皇后都是无私的、大度的、贤淑的。早年的传统已为天下之国母刻好了一生的轨迹,作为后者,只用去描摹就行了。因之,她不但要允许别人来分享自己深爱的丈夫,而且不能争风吃醋,要竭尽全力护妃嫔们周全。同时,她不能任情恣意,而要以身作则,恪守宫规,言行举止不能有丝毫瑕疵,待人接物不能有半点差错。
选秀时,高贵妃有意艳压群芳,她却敛尽满身光华,希冀乾隆把注意力放在争奇斗艳的秀女们那里;乾隆送给她新鲜茁壮的荔枝树后,她设宴送给了其他妃嫔,她深悉乾隆最爱她,可她却不能做“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宠后,而必须做有大爱有气度有胸襟的贤后;娴妃急需用钱,她明了娴妃清高,就以赏赐的方式给予娴妃,堵住了悠悠之口;她始终沉浸于亲生儿子二阿哥兼嫡长子永琏夭折的悲恸中,却悉心庇护着怀孕的愉贵人,直至愉贵人平安生产,又为了愉贵人可以亲自照顾五阿哥永琪而请乾隆册封其为愉嫔;在乾隆寿宴之上,她和高贵妃伴乾隆左右,高贵妃殷勤地去挽着乾隆,她却端庄自持;乾隆染病时,妃嫔们唯恐避之不及,她却不辞辛劳地侍奉在侧;该平息风波时,她绵里藏针,对嚣张的高贵妃毫不手软……
不似高贵妃飞扬跋扈,不似娴妃清高自诩后又黑化得阴森恐怖(说句题外话,我是很喜欢这部剧里的继后也就是一开始的娴妃辉发那拉·淑慎的,无论是她前期的志洁行芳,还是她后期的运筹帷幄。唯一遗憾的是,她对容音的误解。),不似纯妃因爱生恨后邪恶本性暴露无遗,她始终温良恭俭让,心地善良,大爱无私。“本宫先为一个皇后,才为一个女人。”她委实是一个挑不出错的温婉善良的贤后,她的言行充满了母性的温度,她有着温暖的色泽、明媚的姿态和柔软的触感,她是剧里一道最温婉动人的风景,温柔似水,温润如玉。
端庄大气、淡然坚韧的她,看清了世间女子飘萍般的命运,胸中有庾岭、罗浮山般的高大宽广,直面凌寒独放,“浓淡由他冰雪中”。人人只道她光鲜亮丽,却鲜有人窥见她风光背后的悲辛无尽。她日日夜夜操心着旁人操心不了的事,她不曾奢靡享乐,始终清醒理智地承担着身为皇后的责任。她忍常人不能忍,受常人不能受,默默将隐痛研碎消化,还后宫一个风平浪静、宁馨祥和。
这样的贤后,令人敬慕,她值得乾隆眷念一生,亦值得魏璎珞和明玉两大心腹矢志不渝地效忠;但也令人怜惜,她太爱惜羽毛,反被不知好歹之人抓住软肋得寸进尺,视伤害她为理所应当。向来跋扈的高贵妃因她的恩宠、俸禄在自己之上而恨她;原本敬重她的娴妃因误解她而恨她;一直追随她的纯妃因富察·傅恒爱的是璎珞,而璎珞又深得她心而背叛她;陪伴她多年的贴身大宫女尔晴也因富察·傅恒不爱自己而背叛她……于是乎,先是娴妃在她第二次怀孕而璎珞被贬辛者库期间,借高贵妃之手除掉了她腹中之子,致使她病倒;再是尔晴在她大病初愈、不适合有孕时助她怀孕;后是娴妃在她生下七阿哥永琮后,煽动纯妃,致使纯妃设计让侍奉在她身侧的璎珞出宫探望父亲,而后出手让永琮葬身火海……
一个人温婉善良,有容人之雅量,修炼到行事沉稳平和的境界,合该被深赏长颂。但若委实忍够了不想再忍,那么,爆发亦是好的,盖因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可能永远含着一口即将喷涌的鲜血,若无其事地嘴角上扬、气定神闲。
因之,当永琮夭折后,她心力交瘁,放下了所谓的优雅端庄,质问乾隆:“我是谁?皇上,您说,我是谁?”可乾隆的回答让她大失所望:“你是朕的妻子,是母仪天下的大清皇后。”真正的悲伤是欲哭无泪的,那是无力回天的绝望,沉沉地压在心头,令人喘息不得。其实,她期许的是,乾隆能说她是富察·容音,她早已厌倦了一代贤后的美名,她怀念的是年少时那个最好的自己。
可很多人都习惯从自己的认知出发,去衡量、评价、得出结论,而这无异于盲人摸象。生活在滚滚红尘中,很多人并没有意愿去了解另一类人怎么想,只是期待对方能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自己能收获更多的认可。因之,乾隆只是爱她的温婉贤淑,爱她的善解人意,爱她对自己的懂得和了解,却不曾设身处地地去思索她想要什么。
其实,早在璎珞设计杀死裕太妃为姐姐报仇,她在乾隆面前袒护璎珞,乾隆说她是天底下最好的皇后时,她就已如是说:“臣妾已经不是最好的自己。自从嫁给你那日起,我就不再是富察·容音。我整个人被紧紧地包裹着,迈出的每一步,都要完美到不可挑剔。我要宽容、端庄、贤顺,这才是世人心中的皇后……可是璎珞不同,只有她不同。”可乾隆全然不解她爱护璎珞是在爱护年少时的自己,亦不懂璎珞是她的希望,即使她接下来还如是说:“魏璎珞就是魏璎珞,她是鲜活的,她是任性的,她在极力抗争,不像其他人,甘愿做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皇上,臣妾就是当初没有坚守住,才成为今天的我,所以臣妾要保护璎珞,就像保护从前的我一样。”
想象和亲历是悬殊的。再海量高清的,亦无法赋予人日升月沉的真实感。故不曾经历过她心路历程的乾隆再如何设身处地,亦无法感同身受。因为人的处境太复杂,人本身也太复杂,她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真正的理解,恍若天边的地平线,可望而不可即。因了枕边人的不解,一代贤后的她始终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故这一次,她再度痛失爱子,她歇斯底里了,她将多年来侍奉太后、尊重皇上、善待庇护妃嫔、把妃嫔的孩子视如己出、处事谨慎、贤良淑德、怕被天下人指责、怕被皇上厌弃但最后却什么也没得到的隐忍辛酸悉数道尽。
生命与生命合该是相互成全的,付出与收获合该是相辅相成的,一对一时才能够倾注全力,得到一个最完满的结果。因之,不管我们如何叹赏 历史 上乾隆与她的帝后深情,如何认为一个帝王能如此已是难能可贵,也不得不承认,乾隆对她再深情亦不妨碍他后宫充盈、子孙满堂。至于剧里乾隆和她的帝后深情,则更耐人寻味。当她因永琮之死而悲痛欲绝时,乾隆如是说:“容音,你是朕的皇后,是爱新觉罗·弘历的结发妻子,你没有放肆任性的权利,更没有中途退出的可能。”乾隆是爱她的,但也是不懂她的。孩子于乾隆而言,仅是继承大统的嫡子而已,既然活着的永琮可以取代逝去的永琏,那么便可以让她再生个嫡子来取代夭折的永琮;然孩子于她而言,却是生命的全部,当她痛失爱子伤心欲绝时,乾隆还一再强调她身为皇后的责任,就无异于诛心。
有人说,异性只为繁衍后代,同性才是真爱。尽管并不绝对,但有时也有几分道理。就好似剧里乾隆确实深爱她,却从未真正懂过她。而她与璎珞之间,却有深厚的主仆之情、师生之情和姐妹之情。璎珞是她年少的自己,是她未来的希望;她是璎珞敬重的导师,是璎珞深爱的姐姐。她生前教璎珞读书明理,护璎珞平安周全,与璎珞惺惺相惜;她逝后璎珞对她念念不忘,带着明玉为她报仇雪恨,替她尽心辅佐和悉心陪伴乾隆。她温柔似水,璎珞刚烈如火,她们是互补的,适合携手同行,她们才是最懂彼此最天造地设的一对啊。
最后,因了爱子的夭折、乾隆的不解、尔晴的诛心,她心如死灰,不曾等璎珞回来,便纵身一跃,香消玉殒,结束了辛苦全是自己干、好处全是别人拿的贤良淑德却郁郁惆怅的一生。但她是释然的,因了此后,她不再是皇后,而是容音。比之史书记载的病逝,剧里她的结局更令人叹惋,我见犹怜。
命运向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翻手云,覆手雨,繁花落尽便是白雪皑皑。她一生温婉善良,幸福却不曾盈盈在握。她终其一生都对年少的自己念兹在兹,“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可谓她成为皇后之后漫漫一生的最好注脚。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yàn)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tīng)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pàn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 )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古字中读xiá,xié是近代编入的声调)。
斜(xié)月沉沉藏海雾,碣(jié)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我看了下,网上确实是两个版本。但正确版本应该是“梦啼妆泪红阑干”,理由:
1、查《琵琶行》的,原文是“梦啼妆泪红阑干”;查《琵琶行》的维基百科,也是“梦啼妆泪红阑干”。
2、明代著名书画家郭诩传世书法作品《琵琶行》,也是“梦啼妆泪红阑干”。
3、康有为先生书写的《琵琶行》中,同样也是“梦啼妆泪红阑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