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的主要成分:在纯铜(红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青铜是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有可能露出黄铜的光泽。
青铜是**偏红,而埋在土里后颜色因氧化而青灰,称为青铜。与纯铜(红铜)相比,青铜强度高且熔点低25%的锡冶炼青铜,熔点就会降低到800℃。纯铜(红铜)的熔点为1083℃。青铜铸造性好,耐磨且化学性质稳定。
:青铜原指铜锡合金,后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并常在青铜名字前冠以第一主要添加元素的名。锡青铜的铸造性能、减摩性能好和机械性能好﹐适合於制造轴承、蜗轮、齿轮等。铅青铜是现代发动机和磨床广泛使用的轴承材料。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纯铜制成的器物太软,易弯曲。人们发现把锡掺到铜里去,可以制成铜锡合金──青铜。青铜器件的熔炼和制作比纯铜容易的多。铜与金的合金,可制成各种饰物和器具。加入锌则为黄铜;加进锡即成青铜。青铜比纯铜坚硬(假如把锡的硬度值定为5,那么铜的硬度就是30,而青铜的硬度则是100~150)。为什么要在铜器里加铅呢?这是因为铜的熔点很高,达到1083℃,在这样的高温下,把铜水倒出来时,它的流动性很差。而铅的熔点只有327502℃,加了锡和铅以后,就降低了铜的熔点,改善了流动性,使得铜器光滑美观。 铅和锡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增加铜的韧性。纯铜有很好的延伸性但硬度不够,而青铜剑如此薄却是杀人利器,是因为里面添加了锡、铅。
铜锡合金称为锡青铜,铜铅合金称为铅青铜,其他还有铅锡青铜、镍青铜等。青铜最初的颜色并非绿色,而是金**,只是深埋地底氧化之后生出一层青绿色的铜锈,故称之为青铜。我国在商殷至汉代青铜器中铅的含量有增大的趋势。青铜中铅的增加对于液态合金流动性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使铸件纹饰毕露。青铜中,铜和锡的成份比例,依所铸器物的用途不同而不同。锡加少了,铜的硬度达不到使用标准,加得太多又会使铜太脆,缺乏韧性。现有考古资料表明,我国早在夏代(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就掌握了红铜冷铅和铸造技术,夏末商初(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商代中期以后就创造了高度发展的青铜文化。在当时中国已经认识到合金成份与青铜的性能用途之间的关系,并于春秋时期将其总结成文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的科学著作——《考工记》,其中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六齐”的成分配比规定是我国古代青铜技术高度发展的表现,其成分配比规定和现代科学的基本原理是完全相合的。我们知道铜锡合金的含锡量是百分之十四左右的,色黄,质坚而韧,音色也比较好,所以用于制作钟和鼎。铜锡合金含锡量是百分之十七到百分之二十五,强度、硬度部比较高,所以宜于制作斧斤、戈戟、大刀和削杀矢。斧斤是工具,既要锋利,又要承受比较大的冲击载荷,所以含锡星不宜太高,否则太脆。戈戟、大刀、削杀矢都是兵器,都需要锋利。戈戟受力比较复杂,对韧性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兵刃中含锡量最低。大刀既需要锋利,也要求一定的韧性以防折断,所以含锡星比较高而又不太高。削杀矢比较小,主要考虑锐利,所以在兵器中它的含锡量最高。铜锡合金合锡量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三十六的,颜色最洁白,硬度也比较高。色洁白,就宜于映照;硬度高,研磨时效不容易留下疤痕。所以这种铜铝合金宜于制作铜镜和阳燧。
青铜由于坚硬,易熔,能很好的铸造成型,在空气中稳定,因而即使在青铜时代以后的铁器时代里,也没有丧失它的使用价值。
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因此青铜的主要成分就是铜和锡了。当然了青铜中还有别的元素,包括铅、铝、铍、硅、锰、铬、镉、锆、钛、镁和铁等。
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纯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历史意义。与纯铜相比,青铜强度高且熔点低25%的锡冶炼青铜,熔点就会降低到800℃,纯铜的熔点为1083℃。青铜铸造性好,耐磨且化学性质稳定。
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2015年3月28日,河南省周口市发现一处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墓葬群,发掘出土一批精美随葬品。其中的一把青铜剑,保存完好,十分罕见。
历史意义
1965年在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号墓出土一把越王勾践剑,这把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剑身不见丝毫锈斑,依旧寒光闪闪、锋利无比,被誉为天下第一剑。青铜具有熔点低、硬度大、可塑性强、耐磨、耐腐蚀、色泽光亮等特点。适用于铸造各种器具、机械零件、轴承、齿轮等。
青铜器的类别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农器与工具、货币、玺印与符节、度量衡器、铜镜、杂器十二大类,其下又可细分为若干小类。其中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这五类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
C36000 是按美国ASTM标准定义的铅黄铜。应用于钟表零件、汽车、拖拉机及一般机器零件。 铅黄铜切削加工性能优良,有高的减摩性能,用于钟表结构件及汽车拖拉机零件。
详细说明:
材料名称:
化学成分
:锌(Zn)余量,铅(Pb)25~37,铁(Fe)≤035,铜(Cu)60~63,杂质总和%≤05,执行标准B16M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N/mm2) ≥510 ≥490 ≥451 ≥412
铅黄铜是极为重要的、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复杂黄铜,它具有优良切削性能、耐磨性能和高强度,主要用于机械工程中各种连接件、阀门、阀杆轴承保持中,其中热锻阀门坯料、制锁业、钟表业是三大重要市场,铅黄铜成本低廉是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前提,其合金成分中可以包容多种合金元素,且含量要求比较宽松,又为铜合金原料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铅黄铜(俗称易切削黄铜):铅实际不溶于黄铜内,呈游离质点状态分布在晶界上。铅黄铜按其组织有α和(α+β)两种。α铅黄铜由于铅的有害作用较大,高温塑性很低,故只能进行冷变形或热挤压。(α+β)铅黄铜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塑性,可进行锻造。
铅黄铜的熔炼、铸造生产并不困难,可以使用感应熔炼,坩埚熔炼等方式,铸造生产可采用半连续铸锭、砂模、铁模等;铅黄铜的压力加工性能并不优良,一般三向压应力的热加工性能尚可,热挤压为主要热变形手段,而其他热加工方式如热轧则易产生裂边现象。(α+β)两相铅黄铜热加工性能优于单相铅黄铜。铅黄铜冷加工性能较差,变形硬化大,现代铅黄铜压力加工方法中,水平连铸坯料冷加工方法发展迅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