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动物的血液由于组成成分及其生理状态的差异而在颜色上也有所不同,如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血液是红色的,无脊椎动物的血液则有的呈蓝色,有的呈紫红色、绿色等。
成红色的是含有血红蛋白的,在一些无脊椎动物中,多数动物的血液不含血红蛋白,如软体动物(头足动物和石鳖属等)以及节肢动物(虾、蟹及肢口纲的鲎)所含的是血蓝蛋白,所以成蓝色。有些多毛虫(如帚毛虫科、绿血虫科)的血液中含有血绿蛋白,所以成绿色的
动物血液的色彩是多种多样,除了红色,还有蓝色、绿色。
动物血液是随着循环系统的产生而产生的。一般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极低等的动物,在血液循环时,氧气只需物理性溶解在血中就可以,但在大多数动物,氧的运输则需要靠血中特殊的媒介物——血色蛋白(或称血色素)。血色素均为含有金属元素的蛋白质,在氧分压高的组织(肺或鳃)中能与氧结合,而在氧分压低的组织中则可将氧放出,从而作为氧的载体而起到运输氧的作用。血液的颜色是由存在于血浆或血细胞中的血色素所决定的。不同的血色素由于所含化学元素各异,因而形成不同颜色的血液。血色素有的位于红细胞内,而缺少红细胞的部分无脊椎动物的血色素则浮游在血浆中,氧的运输能力较差。
血色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l)血红蛋白 亦称为血球素或狭义的血色素,是所有脊椎动物(包括人类)和一些无脊动物血液中所含的色素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血红素为卟啉和二价铁的络合物,是相当于血红蛋白的色素部分的物质。血红蛋白是结合蛋白质中容易通过分离提纯而结晶的,是蛋白质化学中研究得最多的物质之一。哺乳类的血红蛋白的分子量是64 500。血红蛋白呈红色,因此血液也是红色的。
血红蛋白有的存在于红细胞中,有的则存在于血浆中,在所有脊椎动物(包括人类)及若干无脊椎动物,其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高等动物的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的浓度很高,尤其是鸟类,与功能相适应,红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在无脊椎动物中具有红细胞的,只限于部分海产动物,如蛀虫、光裸星虫、绿纽虫、海豆芽、扫帚虫、魁蛤和海棒槌等。涉及到各门的动物约有100种。由于红色的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所以含
红细胞的血液看上去呈现红色。在氧分压高的地方,由于形成的氧合血红蛋白多,所以血液呈鲜红色;而在氧分压低的地方,由于含氧含血红蛋白少,血液则呈暗红色。但是,血红蛋白并不都存在于血细胞中,像蚯蚓,它的血红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其作用主要也是运输氧气。蚯蚓的血色非常美丽,呈玫瑰红色。
2)血蓝蛋白 亦称为血蓝素,是存在于许多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中的呼吸色素蛋白质,含有铜。直接溶解在这些动物的血淋巴里,不含在血细胞中,与分子态氧进行可逆的结合,在生理上起着运输氧的作用。血蓝蛋白与氧结合时呈青蓝色,而在放出氧的状态下是无色的。含铜量因动物种类而异,一般在0.15%~0.26%范围。分子量也因种类不同而异,是由 到 的大分子。极易结晶。如蜗牛、无齿蚌、河蚌、乌贼、日本沼虾、对虾和毛蟹等动物的血淋巴中均含有血蓝蛋白。另外,节肢动物门肢口纲中惟一存留下来的,产于我国福建、广东沿海地区的常见种——中国鲎,因其血液中含有0.28%的铜离子,故呈蓝色。特殊的是,此种血液一旦与细菌接触便很快凝固,故应用鲎血制剂能快速、准确地检验出食品等是否已经被细菌污染。
3)血绿蛋白 是以血绿素为辅基的色素蛋白之一。与血红蛋白比较,其组氨酸含量较低,分子量约为 。具二色性,在透过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各种无脊椎动物中的绿色色素就是该物质。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每一原子铁与一分子氧相结合,但与氧的结合力远比血红蛋白低,也能与一氧化碳形成化合物。如某些环节动物血液中含血绿蛋白,因而它们的血液呈绿色。如毛槊虫、血管也等。
4)蚯蚓血红蛋白 为蚯蚓血红蛋白辅基与珠蛋白结合的化合物,呈红色,存在于星虫类的血细胞和血浆中,蚯蚓血红蛋白辅基含多肽和铁,但不含卟淋环。虽然有铁,但没有过氧化酶的作用,不与一氧化碳结合,分子量为6 600,功能为携带氧气,3个铁原子携带一分子氧。星虫类,亦称无毛拟环虫类或无毛类。过去曾把这类动物作为前肛动物门的1个纲或与螠虫类一起作为环节动物门的1个纲,可最近多把它作为1个独立的星虫动物门来处理。可见,“蚯蚓血红蛋白”并不是蚯蚓血液中的成分,不同于蚯蚓血浆中的血红蛋白。
5)血钒蛋白 在海鞘类中,发现有含钒的血钒蛋白。像这种含有钒色原的血细胞称为钒细胞。含有三氧化二钒的血液为绿色,含四氧化二钒的蓝色,含五氧化二钒的为橙色。
6)血锰蛋白 即江跳球蛋白,存在于瓣鳃纲热带产裂江珧属的血液中,含有0.35%锰元素。该蛋白质为无色,但在空气中与氧结合可变为褐色。具有呼吸色素的性质。
在有血液存在的动物中,并非所有的血液中都有血色蛋白。如软体动物中国田螺的血液内不含任何血色蛋白,因此是无色的,氧气的运输由血浆中的血清蛋白来完成。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中动物的血液由血淋巴和悬浮在其中的血细胞组成,血液中无血色蛋白,不能携带氧,只能运输营养物质、激素及代谢废物等。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一)血浆
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为浅**半透明液体,其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还有无机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这些物质无一定的形态,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1L血浆中含有900~910g水(90%~91%)。65~85g蛋白质(65%~85% )和20g低分子物质(2%)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代谢产物和其他某些激素等。血浆中电解质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由于这些溶
(二)血细胞
在机体的生命过程中,血细胞不断地新陈代谢。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颗粒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淋巴细胞的生存期长短不等,从几个小时直到几年。
血细胞及血小板的产生来自造血器官,红血细胞、有粒白血细胞及血小板由红骨髓产生,无粒白血细胞则由淋巴结和脾脏产生。
血细胞分为三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1、红细胞
红细胞(erythrocyte,red blood cell)直径7~85μm,呈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10μm),周缘较厚(20μm),故在血涂片标本中呈中央染色较浅、周缘较深(见彩图)。在扫描电镜下,可清楚地显示红细胞这种形态特点。红细胞的这种形态使它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约140μm2),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其功能――携O2和部分CO2。新鲜单个红细胞为黄绿色,大量红细胞使血液呈猩红色,而且多个红细胞常叠连一起呈串钱状,称红细胞缗线。
红细胞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细胞通过毛细血管时可改变形状。红细胞正常形态的保持需ATP供给能量,由于红细胞缺乏线粒体,ATP只由无氧糖酵解产生;一旦缺乏ATP供能,则导致细胞膜结构改变,细胞的形态也随之由圆盘状变为棘球状。这种形态改变一般是可逆的。可随着ATP的供能状态的改善而恢复。
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约占红细胞重量的33%。它具有结合与运输O2和CO2的功能,当血液流经肺时,肺内的O2分压高(102mmHg),CO2分压低(40mmHg),血红蛋白(氧分压40mmHg,二氧化碳分压46mmHg)即放出CO2而与O2结合;当血液流经其它器官的组织时,由于该处的CO2分压高(46mmHg)而O2分压低(40mmHg),于是红细胞即放出O2并结合CO2。由于血红蛋白具有这种性质,所以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和细胞所需的O2,带走所产生的部分CO2。
正常成人每微升血液中红细胞数的平均值,男性约400万~500万个,女性约350万~450万个。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男性约 120~150g/L,女性约105~135g/L。全身所有红细胞表面积总计,相当于人体表面积的2000倍。红细胞的数目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可有生理性改变,如婴儿高于成人,运动时多于安静状态,高原地区居民大都高于平原地区居民,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的改变、以及血红蛋白的质和量的改变超出正常范围,则表现为病理现象。一般说,红细胞数少于300万/μ1为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00g/L则为缺铁性贫血。此时常伴有红细胞的直径及形态的改变,如大红细胞贫血的红细胞平均直径>9μm,小红细胞贫血的红细胞平均直径<6μm。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由于血红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以致中央淡染区明显扩大。
红细胞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使出入红细胞的水分维持平衡。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过量水分进入细胞,细胞膨胀成球形,甚至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为溶血(hemolysis);溶血后残留的红细胞膜囊称为血影(ghost)。反之,若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可使红细胞内的水分析出过多,致使红细胞皱缩。凡能损害红细胞的因素,如脂溶剂、蛇毒、溶血性细菌等均能引起溶血。
红细胞的细胞膜,除具有一般细胞膜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殊性,例如红细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
外周血中除大量成熟红细胞以外,还有少量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称为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在成人约为红细胞总数的05%~15%,新生儿较多,可达3%~6%。网织红细胞的直径略大于成熟红细胞,在常规染色的血涂片中不能与成熟红细胞区分。用煌焦蓝作体外活体染色,可见网织红细胞的胞质内有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它是细胞内残留的核糖体。核糖体的存在,表明网织红细胞仍有一些合成血红蛋白的功能。红细胞完全成熟时,核糖体消失,血红蛋白的含量即不再增加。贫血病人如果造血功能良好,其血液中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值增高。因此,网织红细胞的计数有一定临床意义,它是贫血等某些血液病的诊断、疗效判断和估计预指标之一。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衰老的红细胞虽无形态上的特殊樗,但其机能活动和理化性质都有变化,如酶活性降低,血红蛋白变性,细胞膜脆性增大,以及表面电荷改变等,因而细胞与氧结合的能力降低且容易破碎。衰老的红细胞多在脾、骨髓和肝等处被巨噬细胞吞噬,同时由红骨髓生成和释放同等数量红细胞进入外周血液,维持红细胞数的相对恒定。
2、白细胞
白细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能作变形运动,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成人白细胞的正常值为4000~10000个/μ1。男女无明显差别。婴幼儿稍高于成人。血液中白细胞的数值可受各种生理因素的影响,如劳动、运动、饮食及妇女月经期,均略有增多。在疾病状态下,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值皆可发生改变。
光镜下,根据白细胞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有粒白细胞又根据颗粒的嗜色性,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用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白细胞有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eutrophil)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胞呈球形,直径10-12μm,核染色质呈团块状。核的形态多样,有的呈腊肠状,称杆状核;有的呈分叶状,叶间有细丝相连,称分叶核。细胞核一般为2~5叶,正常人以2~3叶者居多。在某些疾病情况下,核1~2叶的细胞百分率增多,称为核左移;核4~5叶的细胞增多,称为核右移。一般说核分叶越多,表明细胞越近衰老,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有些疾病情况下,新生的中性粒细胞也可出现细胞核为5叶或更多叶的。杆状核粒细胞则较幼稚,约占粒细胞总数的5%~10%,在机体受细菌严重感染时,其比例显著增高。
中性粒细胞的胞质染成粉红色,含有许多细小的淡紫色及淡红色颗粒,颗粒可分为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两种。嗜天青颗粒较少,呈紫色,约占颗粒总数的20%,光镜下着色略深,体积较大;电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6~07μm,电子密度较高,它是一种溶酶体,含有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等,能消化分解吞噬的异物。特殊颗粒数量多,淡红色,约占颗粒总数的80%,颗粒较小,直径03~04μm,呈哑铃形或椭圆形,内含碱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吞噬素具有杀菌作用,溶菌酶能溶解细菌表面的糖蛋白。
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当机体某一部位受到细菌侵犯时,中性粒细胞对细菌产物及受感染组织释放的某些化学物质具有趋化性,能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聚集到细菌侵犯部位,大量吞噬细菌,形成吞噬小体。吞噬小体先后与特殊颗粒及溶酶体融合,细菌即被各种水解酶、氧化酶、溶菌酶及其它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多肽等成分杀死并分解消化。由此可见,中性粒细胞在体内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后,自身也常坏死,成为脓细胞。中性粒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约6~7小时,在组织中存活约1~3天。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inophil)占白细胞总数的05%-3%。细胞呈球形,直径10~15μm,核常为2叶,胞质内充满粗大(直径05~10μm)、均匀、略带折光性的嗜酸性颗粒,染成桔红色。电镜下,颗粒多呈椭圆形,有膜包被,内含颗粒状基质和方形或长方形晶体。颗粒含有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过氧化物酶和组胺酶等,因此它也是一种溶酶体。
嗜酸性粒细胞也能作变形运动,并具有趋化性。它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从而减弱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还能借助抗体与某些寄生虫表面结合,释放颗粒内物质,杀灭寄生虫。故而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抗过敏和抗寄生虫作用。在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时,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它在血液中一般仅停留数小时,在组织中可存活8~12天。
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basoophilic granulocyte,basophil)数量最少,占白细胞总数的0~15。细胞呈球形,直径10-12μm。胞核分叶或呈S形或不规则形,着色较浅。胞质内含有嗜碱性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蓝紫色,可覆盖在核上。颗粒具有异染性,甲苯胺蓝染色呈紫红色。电镜下,嗜碱性颗粒内充满细小微粒,呈均匀状或螺纹状分布。颗粒内含有肝素和组胺,可被快速释放;而白三烯则存在于细胞基质内,它的释放较前者缓慢。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白三烯参与过敏反应。嗜碱性粒细胞在组织中可存活12-15天。
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在分布、胞核的形态,以及颗粒的大小与结构上,均有所不同。但两种细胞都含有肝素、组胺和白三烯等成分,故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但两者的关系尚待研究。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monocyte)占白细胞总数的3%~8%。它是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直径14~20μm,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形态多样,呈卵圆形、肾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等。核常偏位,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故着色较浅。胞质较多,呈弱嗜碱性,含有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使胞质染成深浅不匀的灰蓝色。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和溶菌酶,这些酶不仅与单核细胞的功能有关,而且可作为与淋巴细胞的鉴别点。电镜下,细胞表面有皱褶和微绒毛,胞质内有许多吞噬泡、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颗粒具溶酶体样结构。
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明显的趋化性和一定的吞噬功能。单核细胞是巨噬细胞的前身,它在血流中停留1-5天后,穿出血管进入组织和体腔,分化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消灭侵入机体的细菌,吞噬异物颗粒,消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并参与免疫,但其功能不及巨噬细胞强。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lymphocyte)占白细胞总数的20%~30%,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6~8μm的为小淋巴细胞,9~12μm的为中淋巴细胞, 13~20μm的为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数量最多,细胞核圆形,一侧常有小凹陷,染色质致密呈块状,着色深,核占细胞的大部,胞质很少,在核周成一窄缘,嗜碱性,染成蔚蓝色,含少量嗜天青颗粒。中淋巴细胞和大淋巴细胞的核椭圆形,染色质较疏松,故着色较浅,胞质较多,胞质内也可见少量嗜天青颗粒。少数大、中淋巴细胞的核呈肾形,胞质内含有较多的大嗜天青颗粒,称为大颗粒淋巴细胞、电镜下,淋巴细胞的胞质内主要是大量的游离核糖体,其他细胞器均不发达。
以往曾认为,大、中、小淋巴细胞的分化程度不同,小淋巴细胞为终末细胞。但目前普遍认为,多数小淋巴细胞并非终末细胞。它在抗原刺激下可转变为幼稚的淋巴细胞,进而增殖分化。而且淋巴细胞也并非单一群体,根据它们的发生部位、表面特征、寿命长短和免疫功能的不同,至少可分为T细胞、B细胞、杀伤(K)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等四类。
血液中的T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75%,它参与细胞免疫,如排斥异移体移植物、抗肿瘤等,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B细胞约占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详见免疫系统)。
3、血小板
血小板(platelet)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它有质膜,没有细胞核结构,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师J.B.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
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低等脊椎动物圆口纲有纺锤细胞起凝血作用,鱼纲开始有特定的血栓细胞。两栖、爬行和鸟纲动物血液中都有血栓细胞,血栓细胞是有细胞核的梭形成椭圆形细胞,功能与血小板相似。无脊椎动物没有专一的血栓细胞,如软体动物的变形细胞兼有防御和创伤治愈作用。甲壳动物只有一种血细胞,兼有凝血作用。
血小板为圆盘形,直径1~4微米到7~8微米不等,且个体差异很大(5~12立方微米)。血小板因能运动和变形,故用一般方法观察时表现为多形态。血小板结构复杂,简言之,由外向内为3层结构,即由外膜、单元膜及膜下微丝结构组成的外围为第1层;第2层为凝胶层,电镜下见到与周围平行的微丝及微管构造;第3层为微器官层,有线粒体、致密小体、残核等结构。
血细胞形态、数量、比例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称为血像。患病时,血像常有显著变化,故检查血像对了解机体状况和诊断疾病十分重要。
动物血液的颜色
张世彪
各类动物的血液由于组成成分及其生理状态的差异而在颜色上也有所不同,如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血液是红色的,无脊椎动物的血液则有的呈蓝色,有的呈紫红色、绿色等。
那么,动物血液的颜色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有人认为血液的颜色取决于所含某种离子的颜色,如认为脊椎动物和蚯蚓等的血液呈红色是由于铁离子的存在;蓝色血液是由于铜离子的存在等[事实上Fe2+在水溶液中为浅绿色,Fe3+一般为**;Cu2+只有在Cu(H2O)2+4状态呈蓝色,其余均为无色]。笔者认为,诸如这些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些离子一方面并不显示该种动物血液的颜色,否则像脊椎动物的动脉血为鲜红色而静脉血为暗红色的这种颜色的变化就无法解释了,因为动脉血和静脉血中铁离子并没有发生化合价的变化。另一方面,这些离子在血液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如Fe2+存在于血红蛋白的辅基--血红素中,原卟啉与Fe2+形成四配位体螯合的络合物,其外围被血红素分子的珠蛋白链的氨基酸残基包围着以提供飞机型低介电的环境保护Fe2+不被氧化为Fe3+。同样,有些动物血液中的Cu2+也是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动物血液的颜色不一定就呈现某种离子的颜色。
动物血液呈现什么颜色,要看血液中生色物质所吸收的光是哪些可见光,如果吸收的某种或某些可见光,则显示出的颜色就是这些颜色的互补色,或者说对哪种光不吸收或吸收的较少则显示出该种颜色,正如叶绿素对绿色光几乎不吸收而使其呈现绿色一样。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分子有11个双键,共轭双键所吸收的可见光使得血红蛋白呈红色。然而,血红蛋白在氧合状态和脱氧状态下由于构象的变化使得它们的吸收光谱也有所不同。所以,氧合血红蛋白最终呈现的颜色是红色,脱氧血红蛋白的颜色是紫蓝色。因此,脊椎动物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所占的比例就决定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颜色。在一些无脊椎动物中,多数动物的血液不含血红蛋白,如软体动物(头足动物和石鳖属等)以及节肢动物(虾、蟹及肢口纲的鲎)所含的是血蓝蛋白。血蓝蛋白分子由Cu2+和1个约200个以上氨基酸的肽链结合而成,和血红蛋白一样,该呼吸色素的颜色也与其状态有关,在氧和状态下为蓝色,在非氧和状态下则为无色或白色。有些多毛虫(如帚毛虫科、绿血虫科)的血液中含有血绿蛋白,钙蛋白也含有铁离子,化学性质与血红蛋白相似,氧合时呈红色,而非氧和状态下却呈绿色;另外,像星虫、多毛虫纲的长沙蚕属及腕足动物中的血液中也有一种含
铁的蛋白叫血褐蛋白,该蛋白不含卟啉结构,氧和状态下显紫红色,而非氧和状态下为褐色。
值得一提的是昆虫的血液,昆虫的血液其实一个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内部介质,所以又称血淋巴,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因呼吸作用在气管中进行,故昆虫的血液无呼吸色素。昆虫的血液也常有各种颜色,常见的有**、橙红色、蓝绿色和绿色等,它们血液中所含的色素物质使得其血液呈现出特定的颜色,如大天蚕蛾中有α-胡萝卜素、核黄素和黄素-核苷酸;家蚕中的黄酮、荧光素和叶酸;菜粉蝶的幼虫血液的绿色是因为**蛋白(其辅基为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和一种蓝色蛋白(其辅基为胆绿素)共同存在的结果。在散居型飞蝗绿色血液中也有类似的成分,但是,一种绿色蝽的绿色血液是由于一种β-胡萝卜素-蛋白复合体和一种近似花青素存在的结果。昆虫血液中的这些色素一般认为是从食物中获得的。另外,昆虫血液的颜色有的还与性别有关,如菜粉蝶的幼虫、蛹和成虫的血液,雌的为绿色,雄的则为**或无色。
(本文发表于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生物教学艺术探索》第二辑中)
生命之“海”——血液趣谈
刘卫群
血液是人体细胞生命活动之“海”。人的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液是一种淡**的液体。血细胞可分为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三部分。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止血和畸啊素凝血;白血球能抵抗细菌侵入人体内,从而保护人的身体,被人类誉为“人体内的忠实卫兵”;红血球内喊血红蛋白,血液可因血红蛋白中所含成分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人的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鼓人的血液是红色的。脊椎动物的血液也是红色的。但是,对虾的血液是无色的,其血浆呃逆还含有血清蛋白。蝗虫及其他一些昆虫的血液中不含Fe2+而含Cu2+,所以它们的血呈蓝绿色。蚯蚓的血液亦为红色,但其血红蛋白却是在血浆中的。
前面所说的血液皆为有生命之物,现略谈一下无生命的血液——人造血。人造血是一种氟碳化合物的溶液,呈乳白色,具一般血液所具有的主要机能——携带O2进人体,排CO2出人体。人造血在临床上起着应急过度作用,目前国外已正式用于临床了。
有人直接说不能!因为医生在给病人输入的血液时,都要先化验血型,血型相符后,还要把两个人的血放在一起做“交叉试验”,不发生“凝集反应”才能进行输血。血型不符的输血往往会造成病人的死亡。动物血怎么能给人输入呢?
对这个问题很早就有人作过尝试。1666年,英国有位叫罗威尔的医生,他把小羊羔的血抽出,给一个精神病患者输入。十分侥幸,这个病人接受羊血后没有死亡。
以后,法国又有一位叫坦尼斯的医生,也曾把羊血输进了两位健康人的血管内,碰巧也没有发生意外。
这偶然的成功,使他大受鼓舞,以为人和动物是完全可以相互输血的。然而,当他给第三个人输羊血时,悲剧产生了,病人因强烈的输血反应而死亡。
可是,这位坦尼斯却认为这是“偶然死亡”,与输血无关,根本没有吸取这次血的教训。两月后,他又给一位男病人输了动物血,致使这位病人立即死亡。这件事一下子闹得满城风雨,惊动了法国议会,成为轰动一时的法国输血案。从此,再也没有医生敢给人输动物血了。
但是,由于动物的种类繁多,血源丰富,又很容易得到,所以,科学家们总想把动物血来代替人血,安全地输入人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为这是有可能的,因为动物血液和人的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一样的,都是由血浆和血细胞这两种成分组成,都能携带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因此,用动物血代替人血的可能性应该说是确实存在的。
那么,为什么动物血一输入人体就会发生严重后果呢?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找到了原因。
原来,动物血液与人的血液中所含有的蛋白质不同,动物血中的蛋白质对人体来说是“异种蛋白”,当它进入人的血液后,人体会发生排斥“异种蛋白”的反应,这种反应会使人体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那么,为什么罗威尔和坦尼斯给人输入羊血,也有成功的例子呢?
用现在免疫学的观点来分析,可能是被输血者有“免疫缺陷”,因此羊血的“异种蛋白”进入人体后,没有发生排斥反应。
也可能被输血者在输血前服用过其他药物,抑制了免疫系统的功能,对于外来的“异种蛋白”没有产生排斥反应。这完全是偶然的例子。
要使人能够接受动物血,必须把动物血中的“异种蛋白”去掉。“异种蛋白”主要存在于血细胞中,血浆中也有一部分。
科学家们经过巧妙的加工,首先把动物血液中的血细胞剔除,再把除去血细胞的血液——血浆进行适当处理,使动物血中的异种蛋白发生变性,终于制成了“无蛋白动物血清”,这样,就可以安全地输入人体了。
现在,美国、日本、德国、瑞士等国的科学家,已从小牛血液中成功地提取了“无蛋白血清”。我国科学家也以猪血为原料,制成了“猪无蛋白血清”,提供临床试用。
无蛋白血清中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人体必须的氨基酸、酮酸、瞟呤、脱氧核糖核酸、多种矿物质及葡萄糖等等,它输入人体后,可治疗急性白细胞减少症、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静脉曲张综合症、下肢溃疡等许多疾病。实践证明,使用动物无蛋白血清十分安全,疗效也很好,既能促进人体的能量代谢,又能加快伤口愈合,还能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和补充营养,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
目前“动物无蛋白血清”的制取还比较复杂,由于它没有血细胞,也就不能为人体提供氧气。它还缺乏血液的一些重要功能,还不能把它当成真正的血液。因此,给人输动物血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给人输动物血已有良好的开端,是大有希望、大有前途的。
田螺的血是白色的。动物血液颜色与血液的成分有关。
动物血液颜色,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含有的元素决定的,与组成血红蛋白的金属颜色有关。血液中含铁则是红色。因为田螺的血液中含有锌,所以血是白色的。人类或高等动物的血液含铁元素,血液是红色的。
血液颜色:
红色:人,脊椎动物
蓝色:鲞。河蚌和蜗牛的血是淡蓝色的。
青色:节肢动物虾,蟹
绿色:软体动物,如蚯蚓。
如鲞血液中含有铜元素,因此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这些动物的血液中都没有血红蛋白。
不是,应该说是大多数动物的血是红色。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物的血液和人类的血液一样是鲜红色的,但是,也有一些动物的血液并不是鲜红色的,而是五颜六色的。
虾,海蟹,毛蟹的血液是淡青色的,因而有人说虾,蟹是无血动物。
有一种叫鲎的节肢动物,它的血液是蓝色的河蚌和蜗牛的血液也是蓝色的。
南极海域有一种"白血鱼",它的血液既无血色素,又无氧所带来的其他物质,连血球也没有,因而血液是无色的南极附近的海域里有十几种珍贵的鱼,它们的血液都是无色的。
还有一些其它的……并不是所有动物的血都是红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