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对蜡烛的介绍:
蜡
烛
蜡烛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出现的蜜蜡可能是今日所见蜡烛的雏形。在西方,有一段时期,寺院中都养蜂,用来自制蜜蜡,这主要是因为天主教认为蜜蜡是处女受胎的象征,所以便把蜜蜡视为纯洁之光,供奉在教堂的祭坛上。从现存文献看,蜜蜡在我国产生的时间大致与西方相同,日本是在奈良时代(710~784年)从我国传入这种蜡烛的,和现代蜡烛相比,古代蜡烛有许多不足之处。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何当共剪西窗烛”的诗句。诗人为什么要剪烛呢?当时蜡烛烛心是用棉线搓成的,直立在火焰的中心,由于无法烧尽而炭化,所以必须不时地用剪刀将残留的烛心末端剪掉。这无疑是一件麻烦的事,1820年,法国人强巴歇列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烛心,使烛心燃烧时自然松开,末端正好翘到火焰外侧,因而可以完全燃烧。但蜡烛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它的材料一般是有许多缺点的动物油脂,解决这一难题的是舍未勒尔等人。1809年6月至7月间,法国科家舍夫勒收到一家纺织厂的来信,请他分析、确定他们寄来的一个软皂样品的成份.他拿着这封信思索了很长时间,心想:要研究肥皂,看来还得从原料油脂入手.在仪器设备非常简单、朴素的学校实验,他研究了皂化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种油脂。经过大量实验,他第一次发现了这样的事实:在一切油脂中,不论其来源如何,脂肪酸的含量均占95%,其余的5%则是皂化过程中生成的甘油。通过研究他搞清了皂化过程的本质,同时他还有一项重大的发现:当时用油脂做成的蜡烛,由于里面有甘油,燃烧时火焰带烟,气味难闻。若改用硬脂酸做成蜡烛,燃烧时不仅火焰明亮,而且几乎没有黑烟,
不污染空气。舍夫勒尔把他的发现告诉盖一吕萨克,并建议两人共同研究如何具体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用强碱把油脂皂化,再把得到的肥皂用盐酸分解,担取出硬脂酸。这是一种白色物质,手摸着有油腻感,用它制成的蜡烛质地很软,价钱更加便宜。1825年,舍夫勒尔和盖一吕萨克获得了生产石蜡硬脂蜡烛的专利。石蜡硬脂蜡烛的出现,在人类照明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后来,有人在北美洲发现了大油田,于是可从石油中提炼出大量的石蜡,较理想的蜡烛因此在全球得到了普及、推广。
蜡烛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在我国古代,没有电的时候靠的全是蜡烛,来延长一整天的生产时间,给自己的家庭增加收入,可以说古代的蜡烛,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也对当时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最开始的蜡烛就是油灯,是用油来做的。有一个比较精致的灯台,登台中心有一个刺状的立柱,古代人是通过点燃立柱而进行照明的。在很多战国的**之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有群臣围绕着油台进行议事的场景,当时的油台还没有普及,因为他的制造成本相对高,一般的家庭难以承受。
再后来出现了烛台,此类烛台是用动物的油脂来制成的,中心仍然是灯柱,但后期曾曾经被换成了棉布。用动物的油脂来制成蜡烛,更容易保存,也更容易携带,燃烧的时间也会更长,因此我们说它的效率更强一些。但是动物的油脂在当时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已是少见,能够用得起的人也是非常少的,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蜡烛的产生对自己并没有较大的影响。
在欧洲的古代,大约是在13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最初的蜡烛,这种蜡烛是用蜂蜡来制成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蜡烛也非常的罕有,应用也不太普遍。直到后来,17世纪中期卡那巴蜡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这种蜡具有更便宜的原材料价格,能满足更多人的生产生活需要。
1古诗词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
1、《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其中包含的化学知识就是石灰石(成分为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也就是生石灰的过程,化学反应方程为CaCO3==CaO+CO2↑。
生石灰正是白色的,洁白无瑕的,清清白白的,作者仔细观察到了这个经典的化学现象,才悟出了“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人生哲理,这也正是作者高洁情操的体现。
2、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用来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把困难的事情做好。
其中的化学知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石灰石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石灰乳也就是碳酸氢钙的过程,反应方程式为CaCO3 +CO2 +H2O==Ca(HCO3)2
另一方面就是现在的酸雨(亚硫酸、硫酸和硝酸等)等腐蚀了石灰石,反应方程式为CaCO3+H2SO4=CaSO4+H2O+CO2↑
3《浪淘沙》(唐代 刘禹锡)
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这里提及了淘沙取金的采金法。在淘沙的过程中由于金的重量比沙大的多,因此先沉降,与沙分离。揭露了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最后沦为王侯的奢侈品。
4咏煤炭》(明代 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不辞辛苦出山林。
煤炭古代叫做乌金,这里提到了用煤炭做燃料冶铁之法。
客从
唐·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珍珠贝的外套膜中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分泌物凝积而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有少量的有机质。碳酸钙难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能转变为酸式盐而溶解。杜甫居室漏雨潮湿,遇到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珍珠发生了化学反应变成了红色液体。
2古代诗词中蕴含有化学知识(1)下列古诗词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1)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涉及可燃物的燃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涉及水的状态变化,但是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涉及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涉及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故填:B
(2)“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说明粒子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
故填:不断运动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泪”的说法正确的是:“泪”说明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
故填:B
3古代诗词中蕴含有化学知识(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木(1)碳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K2CO3
(2)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是因为麝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麝香
(3)A、诗句中的“泪”,是蜡烛燃烧放热温度升高使蜡烛受热熔化变为蜡油(液态石蜡),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燃烧放热温度升高使蜡烛受热熔化变为蜡油,说明石蜡溶点低,受热易熔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同时石蜡受热熔化变为蜡油,“泪”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K2CO3;(2)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3)BC
4古诗中的化学千锤万凿出深山,——CaCO3分解
烈火焚烧若等闲。——CaCO3====CaO
粉身碎骨浑不怕,——CaO+H2O===Ca(OH)2
要留清白在人间。——Ca(OH)2+CO2===CaCO3↓+H2O
杜甫的客从: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诗中说,从南方来的客人送给诗人一颗珍珠,珍珠上好像有花纹字迹,诗人把它珍藏在箱中,过了好久,开箱寻看,珍珠不翼而飞,只剩下一些红色液体。珍珠是珍珠贝的外套膜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分泌物凝集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有少量的无机质。杜甫居室漏雨潮湿,竹箱遇潮,和水及二氧化碳反应:CaCO3+H2O+CO2==Ca(HCO3)2,变成了红色液体
杜牧的赠别: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的成分是石蜡,属于固态烃,熔点很低,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该反应放热,使蜡烛融化。
5在许多古诗词和成语中,蕴藏了一些物质的性质和化学现象,体现了化(1)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说的是金子从沙子中分离出来,属于混合物的分离,利用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所以与金的性质有关刘长卿《酬张夏》中的“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说的是水的三态变化根据构成梅花的分子在不断运动,与人的嗅觉细胞接触,人就能闻到香味;
(2)a水落石出是指水降下去后石头露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百炼成钢是通过化学变化将生铁中多余的碳除掉,属于化学变化;c点石成金是矿石得到金属金,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滴水成冰是指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e水滴石穿是通过长时间的滴水将石头冲出洞,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f木已成舟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1)金;水;分子在不断运动;(2)bc
1色素不同。
2丹麦国家 有蜡烛传统
因为丹麦的冬季夜很漫长(丹麦位于北纬54°34‘-57°45‘之间),因此蜡烛成为丹麦人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成了丹麦人点蜡烛的传统习俗。到今天,他们不仅节日点蜡烛,平常也点蜡烛;不仅朋友聚会点蜡烛,一人自斟独饮时也点蜡烛;餐桌上、窗台旁、角落里到处烛光摇曳;特别是在星光满天的漫漫长夜,星光烛光交相辉映,无比浪漫温馨。丹麦人认为,只有在烛光下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舒适、安逸、详和。丹麦人对蜡烛颜色十分考究,如圣诞夜点红蜡烛,象征喜庆;复活节点黄蜡烛,象征生命;婚宴点白蜡烛,象征纯洁,因此丹麦蜡烛色彩斑斓,千姿百态。此外丹麦蜡烛还有三个特点:一是不流泪(丹麦人绝对写不出“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的诗句);二是不冒烟;三是可燃时间长。
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方法: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的固体。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4.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5.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
5蜡烛的成分及其燃烧产物蜡烛通常是由石蜡制造的。石蜡是从石油的含蜡馏分经冷榨或溶剂脱蜡而制得的。石蜡是几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约85%,含氢元素约14%。蜡烛里还常加入硬脂酸(C17H35COOH)以提高软度。
蜡烛燃烧时,正二十二烷和硬脂酸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6香烟中的尼古丁是碱性的,醋是酸性的,他俩一碰头,就发生了酸碱反应,烟味自然也就没有了。如果您觉得拿个毛巾在房间里扇来扇去的挺麻烦。那就请喷壶上阵,把醋水倒进喷壶里,往屋里喷醋水,效果也一样的,而且也方便很多。除了醋能对付屋里的烟雾,蜡烛也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蜡烛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气体是酸性的,他和尼古丁也一样能发生化学反应。屋里的烟味自然也就去除了。你记住我们对付烟雾的两大高手了吗?有了醋水和蜡烛,屋里的烟雾就不会那么嚣张了。
有一种虫,寄生在一种树的树干和粗枝上,这种虫叫“白蜡虫”,这种树也因此得名“白蜡树”,这是中国的特产。 白蜡虫在这种树上,寄生在表面上,连成一片,吃的是树汁,分泌的就是白蜡。到了该收获的时候,连片割下,稍微加热,白蜡就分离出来。
中国古代就是用的这样的白蜡,这种白蜡是天然产品,石蜡在很多方面是替代不了虫蜡的。当时蜡烛烛芯是用棉线搓成的,直立在火焰的中心,由于无法烧尽而炭化,所以必须不时地用剪刀将残留的烛心末端剪掉。
《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朝时南越向高帝进贡的贡品当中有蜡烛,有说法认为当时在寒食节禁火的时候君王赏赐给侯爵以上的官员、上品官员以蜡烛,说明当时的蜡烛极为稀少。到了南北朝时期蜡烛稍微应用得普遍了一些,但也主要是在上层社会,而不是一般的百姓家照明用的。
唐朝时也记载了在晋州上贡时的贡品当中有蜡烛,另外唐朝的官员还专门设置一个官员来管宫廷蜡烛。宋朝记载有当时和西夏的边境贸易中,交易的用品就有蜡烛。蜡烛作为外贸、对外交换的一种东西,说明虽然当时用的比较普遍,但还是比较珍贵的。
到了明清以后,蜡烛才渐渐地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也比较多了,但是一般的灯具,像油灯、火把依然不能和蜡烛同日而语。
参考资料:
就是只有石蜡的成分,没有别的成分。
蜡烛的成分及其燃烧产物蜡烛通常是由石蜡制造的。
石蜡是几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约85%,含氢元素约14%。蜡烛里还常加入硬脂酸(C17H35COOH)以提高软度。
石蜡是矿物蜡的一种,也是石油蜡的一种;它是从原油蒸馏所得的润滑油馏分经溶剂精制、溶剂脱蜡或经蜡冷冻结晶、压榨脱蜡制得蜡膏,再经溶剂脱油、精制而得的片状或针状结晶。
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在古代,通常有动物油脂制造。可燃烧发出光亮。此外,蜡烛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在生日宴会、宗教节日、集体哀悼、红白喜事等活动中也有重要用途。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蜡烛有牺牲、奉献的象征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