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炭;氧化铜 (2)不正确;溶液A为无色,说明固体不含氧化铜 (3)过滤;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 (4)2Cu + O 2 2CuO;CuO + H 2 SO 4 ===CuSO 4 + H 2 O |
(一)猜想与假设: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在水中水解后会生成氢氧根离子;故答案为:碱;
(三)设计与实验:
(1)过滤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故答案为:过滤;
(2)固体上残留的碳酸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取最后洗涤液少量,滴加适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3)B中无现象,说明没有生成二氧化碳,也就说明固体中没有碳酸铜,故答案为:二;
(4)检验水要放在检验二氧化碳的前面,否则通过石灰水时携带的水蒸气会对检验水产生干扰,实验中:B中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白色固体变蓝色;故答案为:C;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AB段的温度大于60℃但是没有超过200℃,从图象中看出也不超过100℃,符合氢氧化铁的分解温度,故答案为:Cu(OH)2
| ||
CD段的温度超过了200℃,符合碳酸铜的分解温度,故答案为:CuCO3
| ||
(6)AB段是氢氧化铜在分解,固体质量减少36克,CD段是碳酸铜在分解,固体质量减少44克,
Cu(OH)2
| ||
| ||
从方程式可以看出一个氢氧化铜分解会生成一个水,一个碳酸铜分解会产生一个二氧化碳,而AB段的氢氧化铜减少了36克水,减少了02个水,需要02克氢氧化铜,CD段的碳酸铜分解减少了44克二氧化碳,相当于减少了01个二氧化碳,需要01个碳酸铜,所以a:b=2:1;故答案为:a:b=2:1;
(7)氧化铜加热后质量又会减少,应该是氧化铜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氧气,24g氧化铜的氧元素的质量=24g×
16 |
80 |
故答案为:4CuO
| ||
"一定量"有水平
猜想一:铁铜混合物(即铁过量)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如有气泡生成,则可证明含有铁反之,则无
猜想二:铜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生成则可证明只含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