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
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
“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
“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
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
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
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
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
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
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
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
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
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
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
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
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
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
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
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
“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
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
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
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
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
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
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
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
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
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
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
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
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也都入坐听他讲诗。宝玉笑道:“既是这样,
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黛玉
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
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
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
‘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宝玉大笑道:“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倒学
杂了。你就作起来,必是好的。”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探春黛玉
都笑道:“谁不是顽?难道我们是认真作诗呢!若说我们认真成了诗,出了这园
子,把人的牙还笑倒了呢。”宝玉道:“这也算自暴自弃了。前日我在外头和相
公们商议画儿,他们听见咱们起诗社,求我把稿子给他们瞧瞧。我就写了几首给
他们看看,谁不真心叹服。他们都抄了刻去了。”探春黛玉忙问道:“这是真话
么?”宝玉笑道:“说慌的是那架上的鹦哥。”黛玉探春听说,都道:“你真真
胡闹!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宝玉道:
“这怕什么!古来闺阁中的笔墨不要传出去,如今也没有人知道了。”说着,只
见惜春打发了入画来请宝玉,宝玉方去了。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又央黛
玉探春二人:“出个题目,让我诌去,诌了来,替我改正。”黛玉道:“昨夜的
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
个字去。”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
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
算帐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
“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
“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
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
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
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
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
“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
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
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
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
可见天地至公。”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
宝玉不答。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探春笑道:“咱们跟了去,看他有
些意思没有。”说着,一齐都往潇湘馆来。只见黛玉正拿着诗和他讲究。众人因
问黛玉作的如何。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还得另作。”众人因要诗看时,只见作道:
非银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宝钗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
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
几天就好了。”香菱自为这首妙绝,听如此说,自己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
思索起来。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
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
‘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宝钗道:“可
真是诗魔了。都是颦儿引的他!”黛玉道:“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
我,我岂有不说之理。”李纨笑道:“咱们拉了他往四姑娘房里去,引他瞧瞧画
儿,叫他醒一醒才好。”
说着,真个出来拉了他过藕香榭,至暖香坞中。惜春正乏倦,在床上歪着睡
午觉,画缯立在壁间,用纱罩着。众人唤醒了惜春,揭纱看时,十停方有了三停。
香菱见画上有几个美人,因指着笑道:“这一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
探春笑道:“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快学罢。”说着,顽笑了一回。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
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
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
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
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一面说,一面梳洗了,会同姊妹往贾母处来。原来
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梳洗已毕,便忙录
出来,自己并不知好歹,便拿来又找黛玉。刚到沁芳亭,只见李纨与众姊妹方从
王夫人处回来,宝钗正告诉他们说他梦中作诗说梦话。众人正笑,抬头见他来了,
便都争着要诗看,且听下回分解。
香菱原名甄英莲,四岁那年元宵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在人贩子手中先是卖给冯渊,后来呆霸王薛蟠打死了冯渊,把香菱强买去做妾,改名香菱。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曾在大观园中向黛玉学习写诗。
她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后来薛蟠娶了夏金桂。夏金桂极为嫉妒她,不仅名字被改为秋菱,还经常折磨香菱。在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中还险遭谋害,薛蟠出狱后,把香菱扶了正,后难产而死。
扩展资料香菱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注释:
1、荷花即莲,点明香菱就是英莲,揭露身世。
2、“平生遭际实堪伤”点出的是她曲折悲苦的一生。
3、两地生孤木”迷字为“桂”,暗指的就是薛蟠后来娶的正妻夏金桂。因为夏金桂的出现,使得香菱最后受尽她的折磨而死。
翻译:荷花连着根一脉芬芳,她一生的经历实在令人悲伤。
自从薛蟠娶了夏金桂,致使香菱命丧魂归故乡。
红楼梦中香菱的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意思是:“根并荷花一茎香”是说菱花与荷花生于一处,根都是并在一起的,是和荷花一样的香。说的就是香菱其实是英莲,揭露身世。“平生遭际实堪伤”点出的是她曲折悲苦的一生。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两地生孤木”迷字为“桂”,暗指的就是薛蟠后来娶的正妻夏金桂。这两句说的是因为夏金桂的出现,使得香菱最后受尽她的折磨而死。
扩展资料:
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之一。在小说中,香菱是薛蟠的妾,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里妾的身份并不高,在正经主子的眼中,妾其实也是一名奴才。
香菱原本姓甄,原名为英莲。香菱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甄家之中,父亲甄士隐是当地的一个名门贵族,而母亲封氏则聪慧贤淑,夫妻两人恩爱多年,可惜直到后来才生下了香菱这个女儿。
原为甄家独女的香菱更是受到父母的疼爱,视如掌上明珠一般,家中一切其乐融融。可是这一切的幸福都在元宵那夜结束了,香菱因为家仆的疏忽,被人拐骗,从此沦为了别人的妾。
香菱的身世凄苦,但是香菱却是一名十分乐观的女子,她以乐观的性格笑对一切挫折。香菱在大观园中曾经拜黛玉为师傅,挑灯苦读诗书,香菱作出来的诗作更获得了众人的一致称赞。
香菱一个从小不曾接触过诗作的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会作诗,这体现了香菱的性格特点便是坚持不懈,积极努力。
在受到薛蟠的正妻金桂的不断欺辱时,香菱能咬牙忍气,不与金桂较真,甚至顺了金桂的意思改了自己的名字,这便是体现了香菱性格的隐忍与大度,在生活的困难面前不低头。
香菱在得知薛蟠被人判刑之时,甚至还为薛蟠哭过,这样的举动无不体现着香菱性格的温柔。然而不少的读者觉得香菱也有其软弱的一面,她对于自己不公平的命运没有反抗过。
只能默默地承受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平。然而我却认为香菱的软弱是对生活的无力反抗,在当时的社会,香菱根本就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她其实也尝试过改变自己,那便是努力学诗,学习知识,可是她的努力在不公的生活中显得那么的渺小。香菱的性格其实还带着乐观,在对于生活中她还能自寻乐趣,寻找精神寄托。
-香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