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的主要成分为酒精、香精、少量的增溶剂、色素。
香水中的酒精跟我们日常所见到的酒精是有区别的,香水用的酒精都是经过多次脱醛的酒精,保证里面没有其他的味道影响香水的品质。
香水中的增溶剂主要是防止部分香原料不溶解而添加的,香精则主要影响香水的气味。
也有一些香水公司利用酿造的葡萄酒来稀释香精,据说好的葡萄酒能够带给香水特别的香气。至于香水的缤纷色彩,都是根据香水品牌定位和市场需求用色素后期调出来的。
扩展资料:
香水小知识
1、使用前要做好皮肤的保湿工作
香水的留香时间和你的皮肤含水量有关,这是真的。不管是哪款香水,在使用前都要做好皮肤的保湿工作。香水在水润饱满的皮肤上挥发的速度会变慢,香水的留香时间更长。
2、香水对头发并不友好
很多人有意无意会把香水喷到头发上,这样别人能闻到头发散发出好闻的味道(比如鼻子高度刚好到你头顶的“男盆友”)。但是其实这样做弊大于利,大部分香水都含有酒精,如果频繁或大量使用在头发上,容易导致头皮和头发干燥。可以选择头发专用的香氛喷雾,是另外一种“佩戴”香水的方式。
3、让你的鼻子喘口气
在柜台挑选新香水的时候避免一次闻超过3种气味。如果一次尝试太多味道,鼻子并不能有效地予以判断。当然,柜台都会准备一些咖啡豆帮你refresh鼻腔,但是我们仍然建议不要当下就做决定。
因为香水后调往往要半个小时以后才能呈现出来,试用后去别的地方逛逛,确定从前调到尾调也是你想要的,再决定购买不迟。
4、不同的人使用同款香水会有不同味道
就像同一款口红在不同人的嘴唇上呈现出不同颜色一样,同一款香水在不同人身上也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香水最后表达出的味道受到体温、汗液、环境甚至个人饮食习惯的影响,所以一款香水到底是不是你喜欢的,一定要试用过才知道。
5、香水可以改变你的心情
有研究表明,香氛有疗愈的作用。薄荷等香氛能帮你振奋精神;薰衣草味道的香水能帮你放松,有助于睡眠;下午上班感到困倦?柑橘类香氛能唤醒你的感官。
6、香水不一定都提取自鲜花
因为香水的大量生产,人工合成香料已经越来越多的代替天然香料而广泛的被使用在香水中。“天然”指的的是原料的来源及物理提取方式,与合成香料相比各有优势。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合成香料比天然香料更经济,而且能明显延长香水的保质期。
参考资料:
中文别名
麝香草酚;麝香草脑;百里香酚;百里酚;5-甲基-2-异丙基酚,百里酚;5-甲基-2-异丙基酚
分类名称
一级分类:皮肤科用药 二级分类:各种外用搽剂 三级分类:止痒剂
药品英文名
Thymol
药物剂型
粉剂、软膏剂、乳膏剂、酊剂:05%~1%。
药理作用
有止痒、防腐、防蛀作用,毒性较小,但对伤口有刺激性。
麝香草酚的杀菌作用比苯酚强,且毒性低,对口腔咽喉粘膜有杀菌、杀真菌作用,对龋齿腔有防腐、局麻作用,用于口腔、咽喉的消毒杀菌、皮肤癣菌病、放射菌病及耳炎。能促进气管纤毛运动,有利于气管粘液的分泌,易起祛痰作用,再加有杀菌作用,故可用于治疗气管炎、百日咳等。有很强的杀螨作用,1%溶液半小时死亡率100%,0.03%的溶液24h杀灭100%。亦可用作驱蛔虫剂。麝香草酚0.05%~0.2%溶液有较强的杀原头蚴作用,可在5~10min内达到100%杀死原头蚴的效果,作用迅速可靠,毒性小。原头蚴与药液接触后可在2~3min内出现皮层起泡、起刺、皮层分离、溶解及虫体发暗、钙粒减少等形态结构变化。原头蚴经药液处理10min后,给小白鼠腹腔接种,均未发育成棘球蚴
花露水是用花露油作为主体香料,配以酒精制成的一种香水类产品。花露水的主要功效在于去污、杀菌、防痱、止痒,同时,也是祛除汗臭的一种良好夏令卫生用品。花露水所用的香精含量一般为1%~3%,多用清香的熏衣草油为主体,也有用玫瑰麝香型的。
花露水的具体成分会因为品牌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有些牌子花露水的成分包括人工麝香,人工牛黄,冰片,驱蚊脂,乙醇等。麝香在中药中是开窍醒神的,对人体没有什么害处。虽然孕妇一般避免使用含有麝香的产品,但花露水里的人工麝香浓度很低,不会有什么影响,为了安全起见,如果怀孕前三个月可以减少使用次数,五个月就没事了,一般人工麝香是不会引起不孕的,但是像麝香虎骨膏,野生麝香,药用麝香,那就要使用的时候谨慎再谨慎了。大家在选购花露水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其成分。
龙涎香:龙涎香(Ambergris)是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取自需宰杀的抹香鲸,从其肠内取其分泌物(即鲸鱼的粪便,它是抹香鲸吞食墨鱼后,胃肠道分泌出来的灰黑色的蜡状排泄物)。其味甘、气腥、性涩,具有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理气化痰等功效;用于治疗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等症。本品系各类动物排泄物中最名贵的中药,极为难得。
世界上最早发现龙延香的国家,是古代中国。汉代,渔民在海里捞到一些灰白色清香四溢的蜡状漂流物,这就是经过多年自然变性的成品龙延香。从几 Kg 到几十 Kg 不等,有一股强烈的腥臭味,但干燥后却能发出持久的香气,点燃时更是香味四溢,比麝香还香。当地的一些官员,收购后当着宝物贡献给皇上,在宫庭里用作香料,或作为药物。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宝物,请教宫中的“化学家”炼丹术士,他们认为这是海里的“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滴到海水中凝固起来,经过天长日久,成了“龙涎香”。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个个自然之迷被揭开,大家认为龙涎香是“龙”的口水的说法不科学,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想:有人认为它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有的说是海岛上和鸟粪飘入水中,经过长时间的风化而成的;有的说这是蜂蜡,在海水中经过漫长的漂浮生成;还有的说这是一种特殊的真菌。龙涎香也激起了海洋生物学家的兴趣,经过不断的研究,大家认为这是一种巨大的海洋动物肠道分泌物,至于是什么动物分泌的,一直没有弄清楚。
真正发现龙涎香秘密的是沙特阿拉伯科特拉岛的渔民。这个岛屿上的渔民主要以捕抹香鲸为生。 龙延香其实是抹香鲸的排泄物,抹香鲸隶属齿鲸亚目抹香鲸科,是齿鲸亚目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雄性最大体长达23米,雌性17米,体呈圆锥形,头部约占体长的l/3,呈圆桶形,上颌齐钝,远远超过下颌。由于其头部特别巨大,故又有“巨头鲸”之称呼,它的头部之大,任何生物都没法比!有一次,一位老渔民在剖开一条抹香鲸的肠道时,发现了一块龙涎香。当时,渔民们认为这是它从海面吞食的,并没有当着一回事。但这消息不径而走,引起了海洋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进行深入的研究,终于解开了龙涎香之迷。原来,大乌贼和章鱼口中有坚韧的角质颚和舌齿,很不容易消化,当抹香鲸吞食大型软体动物后,颚和舌齿在胃肠内积聚,刺激了肠道,肠道就分泌出一种特殊的蜡状物,将食物的残核包起来,慢慢地就形成了龙涎香。科学家曾在一头 18 米长的抹香鲸的肠道中,发现了肠液与异物的凝结块,认为这是龙涎香的开端。科学家们认为,有的抹香鲸会将凝结物呕叶出来,有的会从肠道排出体外,仅有少部分抹香鲸将龙涎香留在体内。
排入海中的龙涎香起初为浅黑色,在海水的作用下,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白色的龙涎香品质最好,它要经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漂出来,才能成为龙涎香中的上品。 从被打死的抹香鲸的肠道中取出的龙涎香是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它必须在海水中漂浮浸泡几十年(龙涎香比水轻,不会下沉)才会获得高昂的身份,有的龙涎香块在海水中浸泡长达百年以上。身价最高的是白色的龙涎香;价值最低的是褐色的,它在海水中只浸泡了十来年。
自古以来,龙涎香就作为高级的香料使用,香料公司将收购来的龙涎香分级后,磨成极细的粉沫,溶解在酒精中,再配成 5% 浓度的龙涎香溶液,用于配置香水,或作为定香剂使用。所以,龙涎香的价格昂贵,差不多与黄金等价。1912年12月3日,一家挪威捕鲸公司在澳大利亚水域里捕到一头抹香鲸,从它的肠子里获得一块455千克重的龙涎香,并以23000英镑的巨价出售。1955 年,一位新西兰人在海滩上检到一块重 7Kg 的灰色龙涎香,卖了 26 万美元,如果检到白色的龙涎香,更是无价之宝。 但是,要识别龙涎香,必须具备相关的生物学、生态学知识和化学知识,有长期与海洋打交道的经验,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现代化学实验表明,龙涎香是一些聚萜烯衍生物的集合体,它们大多有诱人的香味,具有环状的分子结构。由于人类对各种香味的特殊爱好,香料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早在 19 世纪,化学家就测定了大部分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从天然香精油中分离出香叶醇、芳樟醇、茴脑、檀香醇、龙脑等,并进行了工业生产。从苯环衍生出的人工合成香料,如苯甲酸、乙酸苯甲酯、苯乙醛等也开始生产。 1920 年,瑞士化学家发现麝香和香猫酮的分子结构,接着美国科学家又发明了合成大环酯的方法,合成了人工麝香。现在,龙涎香中的各种成分均能人工合成,但却不能完全代替大海赠与人类的龙涎香,因为目前人类的技术还达不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特别是天然龙涎香中的龙涎甾,加入香水中后会在皮肤上生成一层薄膜,能使香味经久不散。
当前,天然龙涎香的国际市场,完全由香水大国法国控制,每 Kg 的收购价在 1~45 万法郎之间,香料公司加工后的售价为每 Kg6~10 万法郎。据商业资料显示,世界龙涎香交易最盛时每年在 600Kg ,随着人类对抹香鲸的大量捕杀,龙涎香的资源逐年减少,现在每年的贸易额已经减少到 100Kg ,这对喜爱香水的女性和男士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奇妙的龙涎香是大自然的精华,大海馈赠给人的礼物,为了让龙涎香的芳芬世世代代永存,我们必须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抹香鲸,让它们在大海中繁衍生长,不断地为人类贡献香中极品——龙涎香。
抹香鲸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它是鲸类家族的潜水冠军。抹香鲸善于深潜的目的,是在于寻找栖息在深海中的大王乌贼和章鱼。人们在抹香鲸的体内曾经发现象小儿头颅一样大的大王乌贼的口器。由于乌贼口内有坚硬角质的颚和齿舌,不易消化,抹香鲸吞食乌贼后,肠道内受到刺激而分泌出龙涎香。迄今为止,龙涎香仅发现于抹香鲸腹内,这种灰色或黑色的病态分泌物,有时可以排出抹香鲸体外而浮于海面上,偶尔也会被海浪冲上沙滩。一般每块龙涎香不超过几千克,已知最大的龙涎香重达60千克。龙涎香是重要而极为珍贵的药材。龙涎香约含有25%的龙涎香素。龙涎香素是胆固醇衍生物,并且含有苯甲酸。《本草纲目》中记载着龙涎香可以"活血、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血脉"。中医用龙涎香作为"化痰、散结、利气、活血"药使用。可见,龙涎香是治病和补益强壮的名贵中药。如果病人出现咳嗽气逆、神错气闷和心腹疼痛等病症,可以用龙涎香1道3份,研末冲服。龙涎香素是龙涎香香味的主要成份。这种极为名贵的龙涎香,因为在世界上产量很小而不能人工合成,所以它的价值远远超过黄金的价值。龙涎香是香料中的极品,它是高级香水香精中不可缺少的"奇香"。使用其配制的香水香精,不仅香气柔和,而且留香持久,美妙动人,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制香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IwlsbkeeghUT-haH9lVeommyPtUrcPvsw5eXttbyefnWodQ2zSutxzN42AvfbLiN1KHbbEqZKTvht4D1aEhqrvePLLSIPFPGBOSKychkayu
为上道观寺庙上香而制的香是有要求的:一定不能偷工减料,否则宁可不做。上香的人无论为了福报还是为了戒定慧,其念力多半是很强的。如果因为上的香出了问题,他们的嗔恨心,是有可能让制香者遭罪的。
二十种古代香料制作香方
制作传统香,首先是要综合考虑该香的用途、香型、品位等因素,再根据这些基本的要求选择香料或药材,按君、臣、佐、辅进行配伍。
只
有君、臣、佐、辅各适其位,才能使不同香料尽展其性。诸如衙香、信香、贡香、帷香以及疗病之香,各有其理,亦各有其法,但基本都是按五运六气、五行生克、
天干地支的推演而确定君、臣、佐、辅的用料。例如,对于甲子、甲午年日常所用之香,按五运六气之理推算,是年为土运太过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
泉;从利于人体身心运化的角度看,宜用沉香主之,即沉香为君,少用燥气较大的檀香;再辅以片脑、大黄、丁香、菖蒲等以调和香料之性,从而达到合与天地而益与人。
一些特殊的香,不仅对用料、炮制、配伍有严格要求, 而且其配料、和料、出香等过程须按节气、日期、时辰进行,才能达到特定的效果。 如《灵虚香》, 在制作上要求甲子日和料、丙子日研磨、戊子日和合、庚子日制香、壬子日封包窖藏, 窖藏时要有寒水石为伴,等等。
附:香料炮制方法举例
1、制檀香:檀香一斤(片)用好酒两升,以慢火煮干,略炒制汤熟即可。
2、制檀香:檀香(片)蜡茶清浸一夜,控出焙干,以密酒拌令匀再浸一夜,慢火炙干。
3、制沉香:沉香破碎,以绢袋装,悬于铫子当中,勿令着底,米水浸,慢火煮,水尽再添,一日为好。完成后凉干即可。现在制香者多生用沉香,所以达不到效果。
《燕居香语》--香方
一、雅集用香方:
1《宋亿》
释名:宋代品香已完全成熟,并传至日本、朝鲜,古书上也能见到当时名人配置之香方,而且宋代以品香为雅集者亦多,所以在雅集用香方中首列此名。
用香:沉香、茉莉花、侧柏叶。
制法:沉香极小颗粒,干茉莉花与鲜侧柏叶叠成圆饼。侧柏叶在下,茉莉花在上,紧压,将沉香颗粒压入茉莉花中。制成之物为片状香饼。
2《双井陈韵》
释名:双井为江西省义宁县(今为修水县)一乡名。是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故里。黄庭坚也是品香名家,古书有其手制香饼方之记载,此香以继其旧风韵而命名。
原料:沉香、丁香、郁金香、龙脑香。
制
法:沉香与丁香共同打成小方块或削成极薄之片,或压碎亦可。沉香宜用惠安沉。丁香用洋丁香之公丁香。以此二品之混合物与郁金香(即西红花,意大利或欧洲
产)之干花瓣,再混合,放置龙脑香溶液(即将龙脑香溶于清水之溶液)中浸泡三小时,取出阴干。制成之香为不聚合之混合香,用时可于隔火片上先置一层西红
花,上面再置此香。
3《二苏旧局》
释名:苏轼、苏辙兄弟为宋代大文豪,书画家、诗人,也是宋一代玩香名手。他们都有自制香品的记载。雅集为文人雅士,故托苏轼、苏辙二人之名命之。
用香:沉香、檀香、乳香、琥珀、蜂蜜、茉莉花。
制法:沉香、檀香削成小方粒或压碎。乳香、琥珀研粉。以此四物混合于适量蜂蜜中,最好用枣花蜜。取用为丸,再以干品茉莉花滚于蜜丸之外,阴干。
4《翠云龙翔》
释名:此香以香气可品、烟态可爱,双用于品香雅集中,焚烧之际以香烟缭绕,经久不散为特征。善做香之里手或能演绎成云龙之奇,故名。
用香:檀香、陈皮、丁香、龙涎香、白芨。
制
法:檀香必用印度老山檀打细粉,陈皮、丁香打粗粉。龙涎香制成溶液。将檀香细粉混合于陈皮、丁香粗粉之中,掺入龙涎香溶液,摊开,阴干。将白芨于粗瓷碗中
加水研出稠汁,以适量加入已阴干之檀、陈、丁香之粉中,制成塔香。烘干即可使用。另有用台湾香人所制之艺术香炉时,以此香中通,焚时可见直烟、下行烟、瀑
布烟各种形象。
5《华帏凤翥》
释名:因雅集中或有女士,女士取香多以妩媚、甜甘为重,故此香之制也已甘甜温和为用,故名。
用香:郁金香花、熟沉香、苏合香、茱萸子、干姜、蜂蜜。
制法:郁金香花鲜用,捣烂成泥,沉香研为粗粉,干姜、茱萸子研为细粉,苏合香溶汁。将熟沉香粗粉先混合于郁金香花泥中,再以蜂蜜合干姜、茱萸子细粉相混合,捏压成片,置于苏合香液中,即取出阴干,再焙火干透即可焚用,亦可煎、熏。
6《体仁圆》
释名:因此香以纯净奇楠香为主,配以印度老山檀香,二者混合再通于养生之品,以体认仁心,故名。
用香:纯净奇楠香、印度老山檀香、砂仁、豆蔻、蜂蜜
制法:印度老山檀香打成细粉,纯净奇楠香置清水中洗尽土杂,阴干,打粗粉或削为小方块。砂仁、豆蔻以鲜者为佳,打泥。先以砂仁、豆蔻混合加入适量蜂蜜,再加入檀香粉合为丸,如梧桐果大小。最后压入纯净奇楠香小方块或粗粉,压饼,阴干。用时焚、煎两宜。
7《保和饼》
释名:雅集以和谐为第一,保其和气、保其通谐,故此香饼以保和为名。
用香:沉香、檀香、龙涎香、百合花、蜂蜜。
制法:沉香用水洗净,阴干、烘干,研成粗粒。檀香以印度老山檀打细粉。将粗细二香粉混合后置于百合鲜花中捣泥,阴至半干,再合入蜂蜜中捏成饼状,阴干,洒龙涎香溶液,焙干,即可。
8《南朝遗梦》
释名:魏晋南北朝,逸趣恒多,尤以雅士清谈、文人服散为纵横一时之风气。此香方为散制,而香气冽凛,似有醒梦之用,故名。
用香:檀香、龙脑香、桃花、细辛、丁香。
制法:以龙脑香溶于水中,制成浓度较高之液体。将印度老山檀香片及桃花干品、洋丁香浸于龙脑香液体中,久之,取出阴干,再焙脆,研成细粉。将细辛少许研成细粉混入檀、桃花、丁香粉中,即可以隔火片熏之。
二、佛堂、书斋、客厅、茶室用香方
1《定外》
释名:佛家讲戒、定、慧。在打坐、禅修时都以入定为最殊胜境界之一,而静坐为入定起步,往往有一香相伴,此香为定外良友,故名。
用香:沉香、龙脑香、石斛
制法:以沉香削成小方块。龙脑香碾成极细粉。石斛(此物又称枫斗,越肥大越良)以温水浸透,用石臼杵成泥,以纱布滤出黏汁,将沉香、龙脑香混入,将取汁之后的石斛焙干,打成细粉,加入沉香、龙脑香、石斛之混合物中,紧压成塔柱状。用时焚之。
2《妙篆》
释名:篆香即以香粉印于模中,有万字、寿字、云纹等不同的模子,而模子要在特制香炉中,所以用此香时须有匹配之香炉。
用香:沉香、紫苏、松香、降真香、龙脑香
制
法:降真香、紫苏、松香都打成细粉,龙脑香及沉香打粗粉(或将沉香削成小方粒,龙脑香压碎成粗粉),混合时降真香、紫苏、松香之细粉充分搅拌,使三者混合
如一,后加入沉香小粒。这种混合香在压纹前,先加一层龙脑香于印模之底层,不可多,疏疏即可,然后再将混合香压于模中。
3《青麟髓》
释名:此为作者儿时常用墨锭之名,记忆中此墨每次研用时,清香入鼻,走窜极快,醒脑提神,每于临池之际增加不少乐趣,所以一字不改用以制香锭,故名。
用香:沉香、檀香、龙脑香、麝香、玫瑰花、细辛、蜂蜜
制
法:沉香打粗粉,檀香打细粉,但这二种香在打粉之前都要加入麝香水中浸泡,麝香溶液制法为,取麝香仁若干,溶于清水中,久搅拌,使之充分溶解,严封置冰箱
中(此法为使用麝香重要手段,除标明使用麝香粉之处外,皆如此)。取用时,视沉香、檀香用量多少而定其量。浸后之沉、檀阴干再打粉。玫瑰花用干品,与龙脑
香同时捣烂,与沉、檀制好之粉混合。取少量细辛研成极细粉,混于适量蜂蜜中。以此蜜和上述香粉和成丸。压成饼、塔状,焚、熏皆宜。
4《杏坛霭》
释名:孔子授徒之地称杏坛,想见当年师弟问学,其乐融融何等气象。云来风往,自有林霭相护,彼时可能还无今日之品香。但以心度之,可能有焚松柏枝叶之举(先民祈福祭祀早于孔子时已用),故有此名。
用香:沉香、郁金香、松香、侧柏叶、茱萸子、栀子花、蜂蜜
制
法:沉香用奇楠、削成小方粒。郁金香用其根茎,焙干打粉,松香、栀子花、茱萸子,皆烘干,打细粉。侧柏叶鲜用捣泥和以适量蜂蜜。将和蜂蜜、侧柏叶之泥状物
混入郁金香、松香、栀子花、茱萸子之细粉,压成香饼、两面沾满奇楠香之小方粒,焙干待用。此香亦可制成较粗之线香或塔香,焚、熏用皆可。
5《花间露》
释名:因此香以多种香花制成,且可制成香丸、香液,故名。
用香:檀香、桃花、玫瑰、百合、荷花、丁香、麝香。
制
法:印度老山檀香打细粉。桃花用鲜花,玫瑰用干花,百合用香水百合鲜花,荷花用鲜白荷花,以上四种鲜、干花用浸于麝香溶液中,麝香溶液宜淡,浸一夜,取出
捣泥混入檀香粉,如制香丸可合入适量蜂蜜。如制露则以纱布过滤,取其浓液,用时以磁盘乘之在特别熏香炉上熏出香气。此法在欧洲及阿拉伯世界多用之,不过伊
等多以香料萃取油和水而熏之。如用其炉而以此香液熏之效果更佳。
6《一团和气》
释名:此香宜于客厅中使用,来客交往最重和气,而此香用荷花为基,取其谐音,故名。
用香:沉香、檀香、龙涎香、苏合香、西红花、菊花、荷花、白芨
制
法:沉香,挫成碎粒。檀香、苏合香打细粉。西红花、菊花都用干品打成粉。荷花取新鲜白荷捣泥。以荷花泥加少许龙涎香溶液,置于冰箱中一经昼夜,取出与檀
香、苏合香、西红花、菊花打成之粉混合成泥,加入少量白芨汁(白芨蘸水,慢慢磨于粗瓷碗、盘之上即可得浓黏之白芨汁)压成荷花形香饼,于饼正、反两面沾满
沉香碎粒,阴干即成。熏、焖皆可。
7《紫气东来》
释名:老子出关民间传说有紫气自潼关向东漫发,是富贵吉祥之意,所以每至春节桃符多用紫气东来为额,此香宜春节客厅焚用,故名。
用香:降真香、檀香、丁香、乳香、松香、梅花、龙涎香、蜂蜜
制法:降真香必用海南黄花梨老
根,打细粉,檀香用印度老山檀,绝不可用澳洲新山檀,打细粉。丁香以洋丁香之公丁香,打粗粉。乳香、松香打细粉。取少量龙涎香纯白粉末与鲜梅花捣泥。先把
檀香、降真香、乳香、松香之粉,由适量蜂蜜和泥,再将此香泥与鲜梅花与少量白龙涎香之泥分三层捏合成香饼(上层是降真等香泥,中层为梅花泥,下层是两泥混
合之泥)。再制成塔状,高二寸,焚用,最好用配黄花梨盖之古香炉,为上佳。
8《静中趣》
释名:先师吴玉如先生每为人作书,不欲多写字时,往往以二字之句付之。常用之字句有“静趣”二字,一次我在友人处抬头看见此二字,他房中正好焚一炉好香,我二人相对无语,一种静中之趣得之于心,至今记忆犹新,今制此方,以此三字为名。
用香:琥珀、代代花、金银花、薄荷叶、沉香、白芨
制法:琥珀研粉,代代花、金银花皆用干品研碎即可,沉香碾为碎粒,薄荷叶用鲜叶取汁。将琥珀粉、代代、金银花之碎末合于薄荷叶汁中,捏成香饼,用白芨汁(取汁法见前)适量黏合之,然后香饼双面粘上沉香颗粒。阴干即成。可做成塔状或粗条状,焚、熏两宜。
9《汉唐月》
释名:我曾为吾友茶艺馆主人配合一茶方,即以六安瓜片配君山银针所成。盖瓜片之肥与银针之廋,正有环肥燕廋之喻,此香以荷花之肥,配西红花之廋差可方之,故名。
用香:荷花、西红花、沉香、石斛
制法:荷花宜用鲜荷花,取花瓣而整体焙半干。西红花亦整条用。将西红花卷于半干荷花之中,压紧,切小块。沉香以原香片削成与荷花卷同样大小,两香片中以石斛汁粘紧(石斛以热水泡开,少加水捣之取其浆汁),然后阴干再焙干。用时熏、煎皆宜。
10《傍琴台》
释名:古人抚琴必有佳香为伴,讲究的琴手无香不抚琴,此香既要气雅,更取烟清、飘渺神秘,如遇国手,听觉、视觉、嗅觉三者皆雅,其清福皆在琴台之侧也,故名。
用香:沉香、降真香、龙涎香、龙脑香、白芨
制法:沉香用奇楠挫成小方粒,降真香用海南黄花梨根,打细粉,龙脑香用真梅片,研细粉。龙涎香用色白上佳者少量研细粉。混沉香粒,降真香粉,以白芨汁(取汁法见前)适量和成泥,待半干制成粗香条,滚上龙涎香及梅片混合的细粉,再以白芨汁刷于表面,阴干,再烘干即可焚用。
11《晚唐梦》
释名:诗至晚唐,格律、技法已完备且极精,然斯时世事多变,江山易主时多,士子常处悲天悯人其诗作也常如在梦中之境,而旖旎风流之情怀,为历代之最,以香温柔蕴藉可人,故名。
用香:沉香、兰花、丁香、茉莉、玉兰花、桂花、蜂蜜
制法:兰花、茉莉、玉兰、桂花皆取其鲜花,入臼中捣泥(如不能取全鲜者,必须有茉莉之鲜品或玉兰之鲜品)。丁香研为细粉,沉香研为粗粒,丁、沉二香之混合香,置于花泥中再捣,加入适量蜂蜜,合成丸再压为香饼,阴干后再烘干,取用熏法。
12《尉宗遗风》
释名:汉范晔字蔚宗,著《合香方》,黄庭坚《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蜡者戏用前韵》诗中云:“我读蔚宗香传,文章不减二班”,故名。
用香:沉香、降真香、龙涎香、石斛
制法:降真香用海南黄花梨老根,打细粉。龙涎香用纯白者,少许研细粉,二物混合用石斛汁适量合为香饼,压成薄片。沉香用海南熟香为宜,挫成粗粒,摊于降真香、龙涎香之薄片上,卷成条状,压紧,阴干再烘干、焚用。(石斛用热水泡涨捣烂取黏汁所余石斛烘干亦可与降真粉共用)
13《红袖篆》
释名:古人有“红袖添香夜读书”之句,此香为士子读书之伴香,尤以中夜不眠与书共渡风清月明之际焚此,不啻红袖为翻黄卷,故名。
用香:沉香、檀香、龙脑香、茉莉、米兰花、龙涎香、百合花
制
法:沉香、檀香切片,上洒龙涎香液(龙涎香液制法见前)凡三次,阴干。檀香打粉,沉香挫粗粒。龙脑香与茉莉、米兰二干花共捣为碎粒。将鲜百合花捣泥。先将
龙脑、茉莉、米兰之碎粒合于百合泥中压片烘干。然后与檀香粉混合,再打成细粉。混合粉与沉香粗粒入篆模中,成型于篆香炉中焚之。
14《明德馨》
释名:《尚书君陈》有“明德惟馨”,馨者香也。可闻之香,名曰馨。可意会之香气为君子之香、王者之香,故称为德馨。《陋室铭》云:“惟吾德馨”,此香以一味沉香精制而成,故名。
用香:沉香、麝香、龙脑香
制
法:用上好海南熟沉香,先去其浮尘,以清水浸透,用银钩将沉香外层之土质全部剔除,再以清水漂洗三次,至浸水清澈,取出阴干再焙干,置瓷罐中半月,复其香
性。用时取出。先配龙、麝溶液,即以极好龙脑香之梅片溶于水,再取麝香仁,以热水溶之,久搅至全溶,凉后二种溶液相合,洒在制好之沉香片上,凡三次,密封
置阴凉处,不可日晒,三十日,启封,取出沉香,于花阴处阴干,后焙干,切成小方粒,即可隔云母片、最好隔金叶煎用。
注:制此香时,麝香仁用藏麝之当门子最佳,然其用量最关紧要,如沉香片置花木前阴干时,花木凋谢或萎死,则此香用麝太多矣,即不可轻用,须打粉另掺入其他香方(见下)中。
15《二度梅花》
释名:梅花一年开两次为梅开二度,其花必华(色旺),而人才久用,一时休致再起复,为用则老道弥坚,其用也非后进小子可比,此香用《明德馨》旧制之沉香,故名。
用香:制沉香、梅花、侧柏、松香、苏合香、白芨
制
法:取早制之沉香(即曾以麝香、龙涎香水制过的精制沉香,因其用麝香过多,陈置而去其多之后之沉香片)打粉。以梅花、侧柏之干品打细粉,混合于沉香粉之
中。松香少量与苏合香碾细粉,以少量白芨汁(磨白芨取汁法见前),先混松香、苏合香粉压成薄片,烘干打粉,此粉与沉香、梅花、侧柏三物所成之粉混合,取适
量白芨浓汁搅合成泥,制成香饼,阴干,再焙干,即可。取以焚、煎、焖香之用。
16《华勋印》
释名:苏东坡有诗《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中云“晚遇斯须何足云,君方论道承华勋”乃是仕途正隆,大有作为之喻也,此香宜官厅、客厅接待官场中人,使之附庸风雅之用也,故名。
用香:檀香、丁香、郁金香、桂花、龙涎香、蜂蜜
制
法:檀香用印度老山檀,切条浸于龙涎香溶液中(龙涎香液制法见前),泡三昼夜取出,阴干打粉。丁香用洋丁香之公丁香,郁金香用根茎焙干,桂花用干品,三种
香挫粗粉,以此粉混合檀香粉中,加适量蜂蜜制成粗线香焚用。或将丁香、郁金香、桂花干品三香打细粉,混合龙涎香制过之檀香粉中,再加少量海南沉香粉用为篆
香。印模可取福禄寿之类。以篆香炉焚用。再有此香中加入砂仁粉、白芍粉、豆蔻粉(砂仁、白芍、豆蔻都取干品碾磨微细粉)唯檀香粉减半。炼蜜为丸服用可消
食、化郁、开胃、除痞,是一味家传必备良药。
17《翠和祥云》
释名:此为茶室所制之熏用香品也,以蒸茶之翠云霭气,与熏出之香雾,轻曳在茶烟香气之中,一片祥和、静志养心,此正茶与香配合生成大雅,故名。
用香:沉香、茉莉、蜂蜜、龙涎香
制
法:用海南熟沉香,以清水浸之,银钩除未尽之木质,及剔去旧土,用纯净之香挫成粗粒。取色白质佳之龙涎香少许与适量蜂蜜相和,将沉香粗粒以此膏相和成小块
状。取茉莉鲜花碾成泥,将沉香与蜂蜜、龙涎香所合成之小块裹于茉莉花香泥之中,压制成香饼阴干烘干,用熏香不出烟法即可。或制成细条线香,与茶室蒸茶前焚
之。
18《宣和龙圆》
释名:此香之名借宋徽宗制茶之旧名化而用之,因此香为茶室专用,而且可以共茶同泡饮,故名。
用香:沉香、茉莉花、代代花、玉兰花、桂花、玫瑰花、蜂蜜。
制
法:用海南沉香或香港沉香之生香,或用星洲沉香之佳者,此方中沉香最宜生香,不取土熟之品。将生沉香用到削成薄片,置于蜂蜜中,浸泡二周至一个月。蜂蜜用
枣花、玫瑰皆可。把茉莉花、代代花、桂花、玫瑰花入臼碾成泥。如干品则打成粗粉。玉兰花取白玉兰以鲜花瓣入清水洗净。把四种花泥(如干品则以蜂蜜拌成泥
状)抹于玉兰花瓣上,烘干、打粉,再以蜂蜜和之,压成薄片,用蜂蜜粘于已备好之沉香片上,阴干后再烘干,即成。使用此香时,将花泥一面置于云母片上熏香,
或以电香炉煎之,亦将花泥面向下,待香气大出时,开炉翻过沉香面向下,煎之。待香气出尽,此香园已成碳状,不可弃之,用以煮水泡普洱茶、岩茶以及所有紧压
茶饼、砖、沱皆可,唯不适绿茶、白茶类。
三、熏衣香方
古人用香熏衣是很平常的事, 凡官员面君、学生拜师、高尚
宴会以及相亲会友,大多有以香熏衣之举。 古代男子尤重,几于当代女士用香水同, 唯如今之香水以化学手段合成并取之甲醛、乙醚、甘油等化学物质。 如用
劣质香水伤人不浅, 所以今人于用香远不如古人之健康, 古人熏衣之香,更取其天然, 因衣服近体与人接触多,所以要于养生共论。 另外现代制衣有化纤物
品,此质地之衣物则不宜熏香, 纯棉、纯丝之质地衣服最宜熏香。 日本“香道”表演中有一节目即为熏和服,可见熏衣传之东洋亦同。
1《百花氛》
释名:花香怡人,若当春季与友人共坐于香花丛中,春风拂身,其乐何及。以此香以多种香花制成之香饼置于衣柜,犹衣之架于花丛,故名。
用香:玫瑰花、菊花、米兰、栀子花、檀香、龙涎香、白芨、龙脑香
制
法:此香制法有两种。第一种制成香丸:以玫瑰、菊花、米兰、栀子花之干品,碾粉。鲜花茉莉捣泥和粉于泥中,加适量龙涎香粉以白芨汁合之压成香饼。再以白芨
汁和檀香粉(檀香用印度老山檀打成细粉)压成纯檀香饼。二饼复合压之,阴干后成香丸,烘干,以薄纱包裹置于衣柜中名为“百花丸”。
第二种制
法:玫瑰、米兰、栀子花、茉莉花都用鲜品,去菊花不用。全部浸于龙脑香溶液中三日,取出碾成膏状再加适量龙脑香粉,紧压之,再与白芨汁共捣,加入适量檀香
粉乘未干,即以薄纱布分块包裹轻压成饼,再以纱布封之,阴干后即可入柜(此第二种香不用龙涎香溶液而改为龙脑香溶液,龙脑香本为树脂结晶极易溶于水)。
2《东瀛旧制》
释
名:予久客日本,见其香铺中多售香品,尤以京都《松荣堂》之制为佳,其中有二款名“伽罗香”、“天人香”者,系使用沉香、檀香、冰片为主,外加一部分干
花、共挫为小颗粒。其制虽精,要亦平常之物,而所发之香气予以为过浓,尤其冰片之用太过抢味,今取其主要香品而去其过浓之物,改良之,故名。
用香:沉香、檀香、米兰、玉兰、丁香、龙脑香、龙涎香
制
法:沉香洗净去土,阴干后上洒龙涎香溶液中凡三次,阴干、焙干,打细粉。檀香取印度老山檀(不可用澳洲新山檀)打细粉,丁香用洋丁香之公丁香,打细粉,此
三种香粉按比例混合之。米兰花与玉兰花干品碾碎混入香粉中。龙脑香以适量为佳碾粗粉与前所制之香粉混合。取一纱布袋盛之,紧其口,置衣柜中,或悬于室中亦
可。
3《香风常随》
释名:以香熏衣后留香甚久,穿着外出,动则生香风,而能常相伴随惹人亲近,故名。
用香:沉香、檀香、龙涎香、苏合香、茉莉花、百合花、龙脑香
制
法:用海南沉香洗净,打粉。印度老山檀香,与龙脑香适量同时打成细粉。茉莉花干品、百合花鲜花同碾成湿片状,加少许龙涎香再研细。然后除沉香外,再合一臼
内细碾,出而阴干、烘干即打成细粉。将沉香粉混打好的混合香粉中,再以鲜百合花捣泥与置配好之香粉共研成半温半干之泥状,压成香饼,阴干外裹以纱布做成棋
子大圆饼,烘干置于衣柜中。或再重研为粉,以纱布包裹,置于衣柜中。
注:因现代有电香炉,可以无明火,低温度熏香,所以凡熏衣之香品都可以置电香炉中,以小火力发香,发香后置之于衣柜中熏衣效果极佳。此法可以用沉香原片、檀香薄片直接使用,替代香方所制之香品,效果亦佳。
四、保健用香方
中
国医学自二千年前就有以焚香结合祝由治病制法, 至一千年前已有单独用熏香、焚香治病之法。 历来香方大都有保健作用,特别是制香的香品又有很多中药
材。 沉香即为名贵之中药材(台湾至今仍视为沉香为药材进口)。 所以制成几款保健香方, 此类香方在客厅、卧室乃至书房皆可选用。
1《祛邪化滞圆》
释名:此典型中成药名也,然只可焚用不能服用。
用香:沉香、丁香、砂仁、紫苏、麝香、白芨、龙脑香
制法:沉香洗净去土,浸于麝香溶液中一昼夜,取出阴干,打细粉备用。丁香、砂仁、紫苏与适量龙脑香共同研成细粉,备用。白芨磨取黏汁,分两次掺入二种香粉,为两丸。上置沉香粉丸,下置丁香、砂仁、紫苏、龙脑香之香丸,压制成一香饼,以焚之(此香应于午后焚用)。
2《清心饼》
释名:以香料走窜,醒脑清心,曾入丸散膏汤。此香饼以焚成之香入鼻,通肺心,较之服食更宜。
用香:沉香、细辛、蜀椒、白芍、龙脑香、西红花、白芨、桂皮
制法:沉香洗净,研成粗粉。蜀椒、龙脑香、西红花、白芨、桂皮
制法:沉香洗净,研成粗粉。蜀椒、龙脑香、西红花、白芍、桂皮共研成细粉。以少量细辛碾成粗粉,混入蜀椒、龙脑香、西红花、白芍、桂皮共研成的细粉中,再研成更细的粉,加入适量研磨之白芨汁合成香饼,乘湿双面压入沉香粗粉,阴干,再焙干焚用。此香饼宜清晨饮茶时焚用。
3《天水香》
释名:天一生水,此方六味香品都能入肾,肾水旺可滋命门之火,水火相济为男子益精补气壮阳之良品,用之应时可得大益,故名。
用香:沉香、茱萸、苏合香、琥珀、桂皮、干姜、蜂蜜、黑豆
制
法:先将茱萸、苏合香、琥珀、桂皮、干姜焙干。再以黑豆用文火取汤,用此汤将焙干之诸品浸软,碾成半湿状泥,阴干,再烘干,再研成混合粉。沉香取海南熟
沉、洗净、去其残木,打粉。然后以此二种香粉混合,加入适量蜂蜜制成小香饼,阴干再焙干。此香可焚、可煎。如煎用,其香尽所成之碳,可研磨以淡盐汤冲服,
可治心肾不交诸症。
4《安魂香》
释名:香之用早有安神助眠之功效。而一缕清香能入神窍,其安魂定魄之功用甚著。以安神之香品焚成抚魂之青烟,故名。
用香:沉香、安息香、乳香、白芷、小茴香、蜂蜜
制
法:沉香洗净,乘湿和安息香入臼中共捣成粗粒,加乳香再捣成细粉。白芷、小茴香以淡盐水浸泡三小时取出,焙干,研成细粉。将二种香粉混合再研成极细的粉。
以模制成篆香,睡前焚用。如以此香粉合入适量蜂蜜,制成香丸(如绿豆大小),以煎香法用之,香气出尽再以所余之其灰丸,于睡前以水冲服,亦可安神消食。
5《香语饼》
释名:汉侍中刁某,年老口气,帝赐以丁香口含。后人以为丁香可去口臭。典故以“含香”为做大官,故名。
用香:丁香、龙脑香、沉香、茉莉花、薄荷、蜂蜜
制法:丁香用南洋产乔木之丁香花公丁香,打粉。以薄荷与茉莉花碾成粗粉。龙脑香和沉香研成细粉。将两粉混合再研成极细粉,加入适量蜂蜜合丸。压饼,阴干,再焙干。煎用,其香气大出后即可取为口含之物。唯须以余香犹存时用之或与冰糖同时含于口中,亦佳。
注:本章所列保健香方以焚、煎、熏及置于衣柜、袖袋中为主,不可轻易服用,如为消食开胃可用焚后之碳煮水服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处方 5 制法 6 小金丸的功效与主治 7 小金丸的用法与用量 8 小金丸使用禁忌 9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之小金丹 91 组成 92 小金丸的用法用量 93 功效与主治 94 小金丸的药理作用 95 出处 10 小金丸药典标准 101 品名 102 处方 103 制法 104 性状 105 鉴别 106 检查 1061 双酯型生物堿 1062 其他 107 含量测定 10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0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0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074 测定法 108 功能与主治 109 用法与用量 1010 注意 1011 规格 1012 贮藏 1013 版本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小金丸 1 拼音
xiǎo jīn wán
2 英文参考xiaojin pill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xiaojin w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小金丸为中成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1]。即《外科全生集》卷四方之小金丹制成的丸剂[1]。主要成分为麝香、木鳖子(去壳去油)、制草乌、枫香脂、乳香(制)、没药(制)、五灵脂(醋炒)、当归(酒炒)、地龙、香墨[2]。具有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的功效。用于痰气凝滞所致的瘰疬、瘿瘤、乳巖、乳癖,症见肌肤或肌肤下肿块一处或数处,推之能动,或骨及骨关节肿大、皮色不变、肿硬作痛。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小金丸的药典标准。
4 处方
麝香或人工麝香30g[3]、木鳖子(去壳去油)150g、制草乌150g、枫香脂150g、醋乳香75g[3]、醋没药75g[3]、五灵脂(醋炒)150g、酒当归75g、地龙150g、香墨12g
5 制法以上十味,除麝香或人工麝香外,其余木鳖子等九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或人工麝香研细[3],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每100g粉末加淀粉25g,混匀,另用淀粉5g制稀糊,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6 小金丸的功效与主治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用于痰气凝滞所致的瘰疬、瘿瘤、乳巖、乳癖,症见肌肤或肌肤下肿块一处或数处,推之能动,或骨及骨关节肿大、皮色不变、肿硬作痛。
7 小金丸的用法与用量打碎后口服。一次12~3g,一日2次;小儿酌减。
每丸重06g,打碎后口服,每次2~5丸,一日2次[1]。
小儿酌减。
8 小金丸使用禁忌孕妇禁用小金丸[1]。
9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之小金丹 91 组成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子各一两五钱,制乳香、制没药、当归各七钱五分,麝香三钱,香墨炭一钱二分。
92 小金丸的用法用量为细末,糯米粉打糊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陈酒送下,覆盖取汗。
93 功效与主治治贴骨疽,痰核,流注,乳巖,瘰疬,横痃,善癀头等症。
94 药理作用实验研究:能抑制小鼠梭形细胞肉瘤和肉瘤180的生长。
95 出处《外科全生集》卷四
10 小金丸药典标准 101 品名小金丸
Xiaojin Wan
102 处方麝香或人工麝香30g[3]、木鳖子(去壳去油)150g、制草乌150g、枫香脂150g、醋乳香75g[3]、醋没药75g[3]、五灵脂(醋炒)150g、酒当归75g、地龙150g、香墨12g
103 制法以上十味,除麝香或人工麝香外,其余木鳖子等九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或人工麝香研细[3],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每100g粉末加淀粉25g,混匀,另用淀粉5g制稀糊,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104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糊丸;气香,味微苦。
10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无定型团块淡黄棕色,埋有细小方形结晶(麝香)。[3]石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壁稍厚(制草乌)。子叶细胞多角形,含糊粉粒及脂肪油块(木鳖子)。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当归)。肌纤维无色至淡棕色,微波状弯曲,有时呈垂直交错排列(地龙)。
(2)取本品5g,研细,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15ul、对照药材溶液5μl[3],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一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3],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5g,照挥发油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 D甲法)提取挥发油,加环己烷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a蒎烯对照品和乙酸辛酯对照品,分别加环己烷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E)试验,聚乙二醇20000(PEG20M)毛细管柱(柱长为30m,内径032mm,膜厚度05um),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保持3分钟,以每分钟25℃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1分钟,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30℃,保持2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30℃,检测器温度为260℃,分流进样,分流比为20:1。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5ul、对照品溶液1ul,注入气相色谱仪。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应呈现与a一蒎烯或乙酸辛酯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对应的色谱峰。[3]
106 检查 1061 双酯型生物堿取本品适量,研细,称取734g,置锥形瓶中,加氨试液75ml,拌匀,放置30分钟,加无水乙醚10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温度不超过25℃)40分钟,滤过,滤液加盐酸溶液(4—100)振摇提取3次(20ml,15ml,15ml),合并盐酸液,盐酸液用浓氨试液调节pH值至9~10,加入无水乙醚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乌头堿对照品、次鸟头堿对照品、新乌头堿对照品,分别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5ul、对照品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二乙胺(7:2:05)为展开剂,预饱和15分钟后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的斑点应小于对照品的斑点或不出现斑点。[3]
1062 其他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107 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E)测定。
10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50%苯基)一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柱长为30m,内径032mm,膜厚度05um);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20分钟。理论板数按麝香酮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0。
10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麝香酮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4mg或01mg(检测麝香)的溶液,即得。
10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1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酸乙酯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30分钟,放置至室温,再称定重量,用乙酸乙酯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取上清液,滤过,即得。
10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ul和供试品溶液2~3u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lg含麝香以麝香酮(C16H30O)计,不得少于018mg;含人工麝香以麝香酮(C16H30O)计,不得少于063mg。[3]
108 功能与主治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用于痰气凝滞所致的瘰疬、瘿瘤、乳巖、乳癖,症见肌肤或肌肤下肿块一处或数处,推之能动,或骨及骨关节肿大、皮色不变、肿硬作痛。
109 用法与用量打碎后口服。一次12~3g,一日2次;小儿酌减。
1010 注意孕妇禁用。
1011 规格(1)每100丸重3g (2)每100丸重6g (3)每10丸重6g (4)每瓶(袋)装06g[3]
1012 贮藏密封。
1013 版本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