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老师说地球的结构是内3层外3层,那么这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地理老师说地球的结构是内3层外3层,那么这分别指的是什么呢?,第1张

地球内部构造

地球内部具有同心球层的分层结构,各层的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质都有变化。地球内部是不能直接观测的,所以有关地球内部的知识多是间接得来的。例如,根据天文学得)知的地球质量和大地测量所得的地球形状和大小,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克/厘米3。但是,地表物质的密度小于 27 克/厘米3 ;因此可以推知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要比55克/厘米3为大。根据陨石有石陨石和铁陨石之分,又由于地球有明显的内源磁场,因此可以推断地球内部有一个铁质的地核。主要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所显示出来的各种迹象,证明地球内部可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3 )个组成部分。

地壳 地球球层结构的最外层。大陆地壳的厚度一般为35~ 45千米 ,喜马拉雅山区的地壳厚度可达 70 ~ 80 千米。1909年A莫霍洛维奇根据近震地震波走时确认地壳下界面的存在 ,在此界面以下地震纵波的速度由平均 56 千米 /秒突然增至78 千米/秒。这个分界面后人称之为莫霍界面。大陆地壳一般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较硬,是主要承受应力和易发生地震的层位 ,下 地壳较软。海 洋 地壳较薄,一般只有一层,且比大陆地壳均匀。

地幔 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平均厚度为 2800 余千米。1914年,B古登堡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地核和地幔之间的分界面深度为2900千米,这个数值相当准确,与新近算得的数值只差15千米。地幔又分为上地幔( 350千米深度以上)和下地幔。上地幔中存在一个地震波的低速层,低速层之上为相对坚硬的上地幔的顶部。通常把上地幔顶部与地壳合称岩石圈。全球的岩石圈板块组成了地球最外层的构造,地球表层的构造运动主要在岩石圈的范围内进行。

关于地壳均衡的研究认为,岩 石圈下 面有一个物质层,其强度较小 ,容许缓慢变形和在水平方向流动。1914年,J巴勒尔称这个物质层为软流圈。软流圈概念和地震学中的地幔低速层概念似乎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很多人把它们等同起来。板块大地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之上,可以作大规模的水平向移动。

地核 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 、 镍元素组成 ,半径为3480千米。1936 年 ,I莱曼根据通过地核的地震纵波走时,提出地核内还有一个分界面,将地核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由于外地核不能让横波通过,因此推断外地核的物质状态为液态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

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 ~ 16000 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的主要成份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地球大气圈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21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086。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根据大气分布特征,在对流层之上还可分为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等。

水圈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地球水圈总质量为166×1024克,约为地球总质量的3600分之一,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陆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层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所均匀覆盖。大气圈和水圈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

生物圈

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据统计,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5-10亿种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都已经灭绝了。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

岩石圈

对于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态外,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由于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态与现代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岩石圈是现代地球科学中研究得最多、最详细、最彻底的固体地球部分。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其平均水深为4000~5000米,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有直接联系的"全球构造学"理论。

软流圈

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约100公里的上地幔中,有一个明显的地震波的低速层,这是由古登堡在1926年最早提出的,称之为软流圈,它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即B层。在洋底下面,它位于约60公里深度以下;在大陆地区,它位于约120公里深度以下,平均深度约位于60~250公里处。现代观测和研究已经肯定了这个软流圈层的存在。也就是由于这个软流圈的存在,将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区别开来了。

地幔圈

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约33公里处有一个显著的不连续面(称为莫霍面)之外,在软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内部约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处,属于地幔圈。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P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这个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的,所以也称为古登堡面,它构成了地幔圈与外核流体圈的分界面。整个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深度的B层,410~1000公里深度的C层,也称过渡带层)、下地幔的D′层(1000~2700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层(2700~2900公里深度)组成。地球物理的研究表明,D〃层存在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其不均匀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岩石层相比拟,它不仅是地核热量传送到地幔的热边界层,而且极可能是与地幔有不同化学成分的化学分层。

外核液体圈

地幔圈之下就是所谓的外核液体圈,它位于地面以下约290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整个外核液体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动力学粘度很小的液体构成的,其中2900至4980公里深度称为E层,完全由液体构成。498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层称为F层,它是外核液体圈与固体内核圈之间一个很簿的过渡层。

固体内核圈

地球八个圈层中最靠近地心的就是所谓的固体内核圈了,它位于5120至6371公里地心处,又称为G层。根据对地震波速的探测与研究,证明G层为固体结构。地球内层不是均质的,平均地球密度为5515克/厘米3,而地球岩石圈的密度仅为26~30克/厘米3。由此,地球内部的密度必定要大得多,并随深度的增加,密度也出现明显的变化。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根据最近的估计,在100公里深度处温度为1300°C,300公里处为2000°C,在地幔圈与外核液态圈边界处,约为4000°C,地心处温度为 5500 ~ 6000°C。

参考资料:

http://wwwastronshcn/earthmoon/earthhtml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有关的知识点:

地球内圈层的划分界线;地球内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的结构特征;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差异;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地幔和地核的基本特征。

自然环境的自然地理要素组成是地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然而在现行人教社大纲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上册》(以下简称人教大纲版)和依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新编的四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第1册(必修)》(以下简称《地理1》)中,对这一问题的表述却各不相同,简直是众说纷纭,甚至自相抵牾因此,有必要作一番研讨为了研讨的方便,先把各家的表述作简要的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1》(以下简称人教课标版)认为,“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1]这里列出了五大要素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1》(以下简称鲁教版)认为,“地理环境(geographic environment)是由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2]如果把这五大要素中的“地貌”与上述人教课标版五大要素中的“岩石”替换,则两种版本所列举的五大要素即完全相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鲁教版中还给出了一幅“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其中所列的五大要素与其课文大有出入,五大要素中竟然有三大要素不同,即在插图中将课文中的“生物”易为“植被”,“大气”易为“气候”,“水”易为“水文”这种课文与其插图相互抵牾的表述,可能是一时疏忽的结果,也恐怕是不自觉地反映了目前对这一问题探讨过程中的分歧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地理1》(以下简称中图版)认为,“自然地理环境是由气候、水文、生物、地貌、土壤等要素组成的”,在相应的“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中,所标示的亦是气候、水文等这五大要素[3]图文表述相互一致,没有鲁教版那种图文不一,自相矛盾,使人无所适从的毛病不过,在这个问题上该书即讲“以物质和能量交换为基础的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说“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物质——大气、水、岩石、生物彼此渗透,在不停的运动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或系统)”这里的“组成物质——大气、水、岩石、生物”,在其他版本中称为组成要素就是中图版自己,既说生物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物质,又说生物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这种概念使用的错综,在上述各版教材中并没有给予说明,更谈不上梳理清楚以上三种版本在自然环境的自然地理要素组成上还是有共同点,即都列举为五大要素,只是所指有些不同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地理1》(以下简称湘教版)在这一问题上与以上三种版本大异其趣在课文和相应的插图中并列了14种“自然地理要素”我们先来看课文的叙述: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4] 这段课文只有三句话,其中第一句话说,“自然地理环境是……有机整体”这个整体是由“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而自然地理圈层包括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六大圈层联系接下来的第二、三两句话可知,教材编撰者认为这六大圈层都是自然地理环境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要素这种认识和表述,与上述三种版本很不相同此外,该书还配有“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和“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4]在大尺度范围的示意图中标示有“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和“土壤”、“地下水”、“风化壳”等7种“自然地理要素”;在小尺度范围的示意图中标示有“大气要素”、“地形要素”、“生物要素”、“土壤要素”、“水文要素”、“地质要素”等6种“自然地理要素”总之,在湘教版论述这一问题的图、文之中出现了“岩石圈”~“地形”、“大气圈”~“大气”、“水圈”~“水文”、“土壤圈”~“土壤”、“生物圈”~“生物”等五对10个,外加“人类圈”、“地下水”、“风化壳”、“地质”4个,总共14个专业术语,平等并列地表述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正在使用的人教大纲版,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表述不但与以上四种课标版存在差异,而且该版自己的课文与其插图亦不相匹配,课文列举出了“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六大要素其相应的“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插图中,“岩石”不见了,只有“大气、水、土壤、地貌、生物(植被)”等五大要素[5]此外,课文六大要素中的“生物”变成了插图五大要素中的“生物(植被)”,难道生物等于植被从以上的介绍可知,对于这一论题,不但五种版本互异,而且同一版本中,除中图版之外,其他各种版本的插图与相应课文列举的自然地理要素都不完全相同为了对此有个一目了然的总体把握,特将这纷纭抵牾的表述归纳为表1表1 五种版本对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表述的比较 要素版本1234567人教课标版[1]课文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 鲁教版[2]课文大气水地貌生物土壤 插图3-2-2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 中图版[3]课文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 插图3-2-3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 湘教版[4]课文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 插图3-3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地下水风化壳插图3-4大气水文地形生物土壤地质 人教大纲版[5]课文大气水地貌生物土壤岩石 插图353大气水地貌生物(植被)土壤 二、分析与讨论归纳以上不同版本对自然环境的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不同表述,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认为有六大要素,以至平等并列了总计14种要素之多,基本采取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这种单独概念的命名方式,以湘教版为代表;另一种以其他各种版本为代表,认为有五大或六大要素,采取了以“土壤、生物、……”等普遍概念命名的方式下面对这两种表述分别予以讨论湘教版认为“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4]而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在对高中“地理1”课标解读中,明确指出“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而成的”[6]请注意,自然环境,即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四大圈层交而成的”交意指四者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具有新质的地球表层系统或说自然地理环境它绝不是全部四大圈层或者六大圈层组成的四者交所形成的地球表层系统与四者全部组合,其内涵相差很大中科院地理所集体编撰的《现代地理学词典》解释“地球表层指与人类直接有关的一部分地球环境,其范畴〔围〕大致上始大气对流层顶,下至岩石圈上部,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在内的特殊圈层”[7]这个特殊的圈层即自然地理环境该词典在“自然地理环境”词条下,甚至说“一般认为,狭义的自然环境其上界从地表起到其上50-100米的高度,下界在陆地上深约25-30米,海洋中深约100-200米”[7]这个空间范围,与湘教版把整个大气圈(其上界可达距地面以上1200km,以至2000~3000km)、岩石圈(其下界可达地面以下60-200km)等视为自然地理要素,并把它们全部包括在自然地理环境之内,差别是很大的认为自然地理环境由六大要素组成,除了湘教版的上述意见之外,还有人教大纲版,不过它不认为六大要素是岩石圈、大气圈等六大圈层,而是“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六大要素[5]对此在人教课标版中,已改为“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1]在这里删除了大纲版的“地貌”一项,变成了五大要素因此,本文即不再讨论人教大纲版中的六大要素说,而径直讨论三种课标版教材中的五大要素论归纳三家出版社在课标版高中《地理1》中对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表述,在取舍和命名上,对“生物”、“土壤”两个要素没有分歧,对另外三个要素的认识则有不同在课标人教版和鲁教版中有“大气”要素,中图版中没有“大气”要素,而讲“气候”,有趣的是鲁教版的插图也包括“气候”,而没有其课文中所说的“大气”在中图版中有“水文”要素,而人教版和鲁教版中则径直称为“水”此外,鲁教版和中图版中有“地貌”要素,人教课标版中则没有,取而代之的是“岩石”(见表1)总之,对这有分歧的三大要素,表现在取舍或命名上,就是“气候”与“大气”、“水文”与“水”、“地貌”与“岩石”的不同作为自然地理要素的专业术语,在“气候”与“大气”、“水文”与“水”、“地貌”与“岩石”之间进行抉择,应当尊重长期以来在地理学上形成的传统,取“气候”、“水文”、“地貌”更为确当这是因为,“气候”、“水文”、“地貌”这些概念,在地理学的内涵上比“大气”、“水”、“岩石”丰富仔细回味、分析长期以来在地理学中这些概念的使用情况,可以说“气候”、“水文”、“地貌”这些概念,即包括“大气”、“水”、“岩石”等物质性方面的含义,亦有其运动状态、功能和效果等方面的含义不必用含义较窄的“大气”、“水”、“岩石”这些概念来取代它们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人教版把自己长期以来在“地球表面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通过密切的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综合的地理环境”[8]的表述中,所坚持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五大要素说,改变成了以“岩石”取代“地形”,以“大气”取代“气候”,以“水”取代“水文”,再加上“生物”、“土壤”,这种五大要素论[1]郑度院士在为马建华教授等编著的《现代自然地理学》所作的序中指出,“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和生物等五大要素”,构成了自然地理系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地理环境在这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亦采用了这种传统的五大要素说[9]中图版也坚持了这种五大要素说的传统 三、结论在地理学上,对于自然地理环境这个整体进行划分时,通常分解为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五大自然地理要素这样的分解符合“划分的各个子项应当互不相容”,而且各子项之和等于母项,即符合“各子项之和必须穷尽母项”的逻辑规则[10]自然地理环境这样分解为五大组成要素,简单、明了、准确、科学在这个论题上,中学生能够合乎逻辑地掌握到这种程度,也就可以了不必节外生枝,不合逻辑地一下子罗列出14项或六、七项之多当然,在其他场合,根据需要对这五大要素继续进行二级以至三级的逐级划分,并予以讲授和研究,未尝不可此外,在五大要素的取舍和命名上,无须标新立异地以“大气”或“大气圈”取代“气候”,以“水”或“水圈”取代“水文”,以及以“岩石”或“岩石圈”取代“地貌”结论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有五个,即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和土壤

中间层 [zhōng jiān céng]

大气物理名词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展开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审阅专家江长胜

中间层(Mesosphere)又称中层,是指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该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1]

中文名

中间层

外文名

Mesosphere

区域

50km-85km的大气层

大气现象

夜光云,流星

别名

中层

快速

导航

背景知识

物质组成

主要特征

温度垂直分布

对流运动

气压

电波传播

中间层现象

探测仪器

简介

中间层又称中层。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

中间层

该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中间层顶附近的温度约为190开;空气分子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后可发生电离,习惯上称为电离层的D层;有时在高纬度、夏季、黄昏时有夜光云出现。

背景知识

地球大气按其基本特性可分为若干层,但按不同的特性有不同的分层方法。自地球表面向上,随高度的增加空气愈来俞稀薄。大气的上界可延伸到2000~3000公里的高度。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的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大气扰动程度、电离现象等特征,一般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 外层(又称外逸层或逃逸层)。接近地面、对流运动最显著的大气区域为对流层,对流层上界称对流层顶,在赤道地区高度约17~18千米,在极地约8千米;从对流层顶至约50千米的大气层称平流层,平流层内大气多作水平运动,对流十分微弱,臭氧层即位于这一区域内;中间层又称中层,是从平流层顶至约80千米的大气区域;热层是中间层顶至300~500千米的大气层;热层顶以上的大气层称外层大气。

物质组成

氮气和氧气为主,几乎没有臭氧。该层的60-90公里高度上,有一个只有在白天出现的电离层,叫做D层。

主要特征

从平流层顶到85公里高度为中间层。其主要特征:

(1)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降低,中间层的顶界气温降至-83℃~-113℃。因为该层臭氧含量极少,不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氮、氧能吸收的短波辐射又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2)出现强烈地对流运动,又称为高空对流层或上对流层。这是由于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暖,致使空气产生对流运动。但由于该层空气稀薄,空气的对流运动不能与对流层相比。

温度垂直分布

相对于在中间层之下的平流层,气温会随高度而增加,中间层与对流层一样气温会随高度按比例递减。在中间层底部,高浓度的臭氧会吸引紫外线使平均气温徘徊在-25℃左右,甚至会高达0℃左右。但随着高度增加臭氧浓度会随之减少,所以在中间层顶的平均气温又会降至-925℃的低温。因此,通常在中间层顶附近,是大气垂直结构内最低温的部分。由于中间层的平均气温递减率却比对流层的小,虽有少部份的对流活动发生,但相对地都较稳定,甚少发生高气压、低气压的现象。亦因为中间层的大气密度非常之低,所以这层的热力构造主要由氧分子把太阳的紫外线吸收进而把大气加热,与及二氧化碳放射出红外线而冷却两者的平衡去决定。

对流运动

中间层夏季会比冬季处于一个气温更低的状态。这是因为冬季时,大气重力波破碎在这一层输送向西的动量,如同施加向西的拖曳力。为了平衡这一拖曳力,大气必须朝极地经向运动获得朝东的科氏力。这一由夏极地到冬极地的经向运动造成了夏极地的大气上升,绝热膨胀冷却;冬极地的大气则下沈,绝热压缩加热。这一环流对温度的影响超过了太阳辐射加热,因此中间层顶的温度反而是阳光直射的夏极地最冷,无阳光的冬极地最热。因此,夏季中间层顶的气温可以低至-100℃以下。如此低温之下,像夜光云般的特殊薄云也有可能被观测到。而在中间层顶以上的大气所蕴含的原子・分子因受到太阳的紫外线影响而进行电离,增加了自由电子。这样地大气进行电离的一层称作电离层,而当中最底的一层D层就位于中间层顶付近,即离地面50至90公里的高空,所以中间层顶部的电子密度处于一个比较多的状态。

气压

中间层不会发生高・低气压。但因为中间层的大气密度非常之小,故像行星波之类的长周期波动,会以一个大的震幅从底层传递上来。根据这样的波动现象,在震幅极端大的地方会形成力学上不稳定的部分。再者,这种波动现象亦同样对其附近的大气循环做成较大影响。

电波传播

在中间层,气温随着高度的上升而下降。中间层与电离层的下部相重叠。在距地面50~800千米的空间,稀薄的空气分子,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形成离子。电离层好像一面镜子,把广播台发出的电波返射回地面,这样我们就能收到广播。

中间层现象

大气层存在许许多多的有趣现象,各层所散发出的不同魅力,如中间层的夜光云、夏冬季天气的反常……除了对流层、平流层,离我们比较远的中间层、暖层、外层,也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探测仪器

瑞利散射激光雷达能够探测22-60 km范围内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

瑞利散射激光雷达适合于探测中间层低层大气温度分布。其主要原理是:认为中间层低层大气的大气回波主要是分子瑞利散射信号,忽略气溶胶粒子的散射信号;假设已知某一高度上大气密度,可求得大气密度廓线;结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大气静力学方程求得大气温度。[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0627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随机推荐

  • 哪一种精华的性价比更高啊?

    雅诗兰黛小棕瓶——精华界的常青树啊!说到精华怎能没有大名鼎鼎的小棕瓶。这款精华与其说是入门抗老精华不如说是一款维稳精华。看似无功无过,其实它一直在帮助你的肌肤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里面添加了一些可人的保湿、抗氧化成分:角鲨烷、咖啡因、酵母提取

    2024-04-15
    45300
  • 好用的身体防晒霜推荐 这些防晒tips你一定要知道

    防晒霜不仅可以防止晒黑还可以防止晒老,光老化是很常见的,紫外线对肌肤有很多伤害,平时出门一定要涂抹防晒霜,除了面部防晒,身体防晒也很重要。好用的身体防晒霜推荐1、妮维雅防晒 140g 质地很水润,非常好抹开,便宜又大瓶,拿来抹身上的

    2024-04-15
    36400
  • 25岁抗初老护肤品套装推荐

    欧莱雅复颜视黄醇精粹抗皱紧致水乳、资生堂悦薇珀翡紧颜亮肤水乳、兰蔻小黑瓶全新肌底精华液1、欧莱雅复颜视黄醇精粹抗皱紧致水乳:补水,保湿,提拉紧致,抗皱。适用任何肤质,柔肤水是乳白色液体质地,带有一点点粘稠感,保湿效果好;乳液是乳白色液体质地

    2024-04-15
    37600
  • 护肤男生用哪些牌子

    男士护肤品品牌有曼秀雷敦、妮维雅、欧莱雅、碧欧泉、朗仕。1、曼秀雷敦曼秀雷敦男士是较早进入国内的专业男士护肤品牌,于2003年推出男士专业护肤系列,以“活炭”配方的洁面乳系列产品著称。2、妮维雅妮维雅男士是妮维雅旗下全球知名男士面部护理品牌

    2024-04-15
    37000
  • 清莹露和神仙水的区别

    1 清莹露清莹露 sk2清莹露怎么用sk2清莹露是属于清洁水,就是洗完脸,第一个用的,是给皮肤一个再次清洁的作用。 sk2清莹露用在神仙水之前,洁面后第一步,是SKII的化妆水,保湿,同时能起到二次清洁和细致皮肤的作用,帮助

    2024-04-15
    27700
  • sk2清莹露怎么用

          sk2清莹露是属于清洁水,就是洗完脸,第一个用的,是给皮肤一个再次清洁的作用。sk2清莹露用在神仙水之前,洁面后第一步是SK-I      sk2清莹露是SK-II品牌出品的明星产品之一,一般sk2清莹露和sk2神仙水搭配使用,

    2024-04-15
    27500
  • 精华液和精华露有什么区别?

    精华液和精华露的区别在于质地、功效、适用人群等方面。1、质地:精华液的质地比较轻薄,适合油性和混合性皮肤;而精华露的质地比较厚重,适合干性皮肤。2、功效:精华液主要是为了滋润肌肤、改善肤色等;而精华露则是为了修复肌肤、提亮肤色、紧致肌肤等。

    2024-04-15
    354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