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定材料在选择胶水之前我们要先确定塑料是什么塑料,有ABS、PP、PE、PS、PC、PA等等。二、确定对粘面积大小平面粘接还是扣位粘或者是其它类型的粘接,大面积的话,适合用慢干的胶水,可为您留有足够的可操作的时间,小面积的话,瞬间胶就是很好的选择啦,确定是否是平面粘接,如果是扣位粘或者套粘之类的,胶水的粘接强度不是很好都可以达到良好的粘接效果啦三、确定粘接后要求如:粘接速度/胶体颜色/胶体的粘稠度/耐高低温性能/粘接强度等要求,如果有特殊的要求,就要用比较特别的胶水去粘的,比较如说需要耐高温/防水/超强粘接型四、确定好以上的要求进行选择胶水如是小面积粘接,一般采用快干型的胶水,也就是瞬间胶,再配合PP/PE/POM的表面处理剂来进行使用先用处理剂清理表面,这样会达到一个良好的粘接效果当然这成本也不低但粘接超强,达到粘接面的破坏力。推荐胶水:ABS材质可用、SL-5198PC、PP、PE、PA材质可用、SL-320胶水假如粘接面比较大,超过10cm2以上将可以使用单组份慢干型的胶水,这样成本也会低很多,粘接效果也不错,但达不到粘接面的破坏,拉力是不错的。推荐胶水:ABS材质可用、SL-P218胶水PC、PP、PE、PA材质可用、T360胶水
瞬间胶的主要成份是α-氰基丙烯酸酯胶,它是一种单组分、低粘度、透明、常温快速固化胶粘剂。又称为瞬干胶。粘接面广,对绝大多数材料都有良好的粘接能力,是重要的室温固化胶种之一。
瞬间胶的化学成分,在水性环境里。当瞬间胶中的水分消失后,瞬间胶中的高分子体就依靠相互间的拉力,将两个物体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在瞬间胶的使用中,涂胶量过多就会使胶水中的高分子体相互拥挤在一起;高分子体间产生不了很好的拉力。
瞬间胶中的高分子体(白胶中的醋酸乙烯是石油衍生物的一种)都是呈圆形粒子,一般粒子的半径是在05~5μm之间。物体的粘接,就是靠瞬间胶中的高分子体间的拉力来实现的。在瞬间胶中,水就是中高分子体的载体,水载着高分子体慢慢地浸入到物体的组织内。
高分子体相互拥挤,从而形成不了相互间最强的吸引力。同时,高分子体间的水分也不容易挥发掉。这就是为什么在粘接过程中胶膜越厚,瞬间胶的毡接效力就越差的原因。涂胶量过多,瞬间胶大起到的是填充作用而不是粘接作用,物体间的粘接靠的不是瞬间胶的粘结力,而是瞬间胶的内力。
橡胶成分分析涉及范围:成分分析、配方分析、成分化验、材质鉴定、定性定量分析、胶种鉴定
天然橡胶(NR)检测范围包括:乳胶、标胶、烟胶
橡胶成分分析的测试方法:
(1)定性分析通过成分分析的手段得出被测物中主要包括的成分,概况的来说就是确定物质的组分。
(2)定量分析在确定被测物的定性组分之后,进行相应的定量分析,得出各种组分的分配比例。按照科学技术,定量分析只能做到无限接近真实情况,但却无法100%保证准确。
(3)定性定量分析测出被测物所含的成分以及每组成分物质所含的比例。
(4)定性半定量分析能基本确定被测物的组分,在定量上也有一定的参考值,但其值并不精确(仅具备参考意义)。
橡胶成分分析的检测标准:
ASTM E1252-98(2013)e1《高分子材料主成分定量分析》GB/T 7764-2001《橡胶鉴定 红外光谱法 》
GB/T 9722-2006 《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法通则》ISO 7270-2005《橡胶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法》
ASTM D5630-2013 《塑料中灰分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EPA 6010C-200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17359-2012《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
我司的成分分析检测,通过精密测试仪器,为橡胶行业、企业及相关产品提供分析检测服务,进行材料的定性定量分析、组织结构分析、化学成分分析、表面及微区的形貌、力学性质及物化性能等多项测试,更多内容,可以了解中科检测。
玻璃胶主要成分为硅酸钠,易溶于水,有粘性,硅酸钠在以水为分散剂的体系中为无色、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状液体。普通硅酸钠为略带浅蓝色块状或颗粒状固体,高温高压溶解后是略带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粘稠液体。
1、 玻璃胶好坏可以从粘度、拉力、是否防霉、是否容易清洁、是否会变色等方面考察,从颜色上看,玻璃胶有各种颜色,白色、黑色、彩色等,还有透明的颜色。
2、 酸性硅酮玻璃胶 :粘接范围广,对大部分建筑材料如玻璃、铝材、不含油质的木材等具有优异的粘接性。但是不能用于粘接陶瓷、大理石等。
3、 中性硅酮玻璃胶:可以用于粘接陶瓷洁具、大理石等。
玻璃钢中的增强材料就是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是由熔融的玻璃拉成或吹成的无机纤维材料,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制成的纤维有长丝、短丝及絮状物,直径一般为3~80微米,最粗也只有头发丝那样粗细。直径为10微米的玻璃纤维,抗拉强度为3600兆帕,相当于在每平方毫米的截面积上能承受360千克的拉力而不断。这种强度比高强度钢还高出2倍。
不是钢,胜似钢 刚柔相济的跳高撑杆 你看过撑杆跳高比赛吗?那真是一种力量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只见运动员双手紧握撑杆,先是疾速飞跑,当跑到横杆前时,撑杆触地,借着助跑的一股冲力,身体腾空而起,如矫健的雄鹰,掠过横杆,轻轻落在泡沫软垫上。显然,在这一过程中,撑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你看那撑杆先是弯曲,而且弯的弧度非常大,然后挺直,将运动员弹向空中。这细长、神奇的撑杆,它柔中带刚,又富有弹性,比竹杆强韧,较钢棒轻巧,真可谓“刚柔相济”。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撑杆跳高运动员所用的撑杆,都是用玻璃钢做的。但玻璃钢是怎样一种材料?它是怎样诞生的?玻璃钢是钢吗?玻璃钢里有玻璃成分吗?
玻璃钢是怎样诞生的
玻璃钢诞生于本世纪40年代。那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迅速发展的军事工业对材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制造飞机的材料要求密度小而强度高;制造潜艇的材料,既要耐海水腐蚀,又要能防磁,以避开鱼雷的袭击。同一种零件要求同时具有好几种优异的性能,有时这些性能看起来是相互矛盾而不能兼有的。显然,这样的要求是任何一种单一材料所无法满足的。于是,人们设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结合起来,让它们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制成兼有几种优良性能的新材料,这就是复合材料。
虽然“复合”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古代,但用到人工材料的复合材料则直到本世纪上半叶才出现。先是1907年世界上第一家人工合成酚醛树脂厂建立,接着一大批人工合成树脂,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热固性树脂相继出现。树脂材料容易成形,比重小,耐磨,耐腐蚀,但它们脆性较大。于是人们用天然纤维与之复合,产生了最初的含有人工材料的复合材料。其中天然纤维称为增强材料,人工合成树脂称为基体材料。如在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军事器械中常用的“电木”,就是用木粉、布、纸或其他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经浸渍酚醛树脂层压而成的复合材料。
1938年,人们制成了玻璃纤维。到二次大战,出于军事的需要,在“比铝轻,比钢强”的要求下,人们把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以一类热固性树脂作为基体材料,复合成了现在所称的“玻璃钢”,用于制造飞机零件。从此以后,人工复合材料便一发而不可收,成了当前材料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不是钢的“钢”
你别望文生义,以为“玻璃钢”是钢的一种。钢是金属材料,是由铁和碳这两种基本元素组成的合金。玻璃钢中没有金属元素,更不是铁碳合金,它是一种复合材料。之所以称它为“玻璃钢”,是因为它具有钢一般的刚强性格,真可谓“不是钢,胜似钢”。
玻璃钢同一切复合材料一样,由两部分材料组成。一部分称为增强材料,在复合材料中起骨架作用;另一部分称为基体材料,在复合材料中起粘结作用。
玻璃钢中的增强材料就是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是由熔融的玻璃拉成或吹成的无机纤维材料,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制成的纤维有长丝、短丝及絮状物,直径一般为3~80微米,最粗也只有头发丝那样粗细。直径为10微米的玻璃纤维,抗拉强度为3600兆帕,相当于在每平方毫米的截面积上能承受360千克的拉力而不断。这种强度比高强度钢还高出2倍。
我们知道,玻璃是很脆的,不小心掉到地上,“啪”的一声便粉身碎骨。为什么拉成玻璃纤维后会有如此高的强度呢?大块玻璃强度不高,是因为其内部存在许多微裂缝、气孔和夹杂物等。如果把大块玻璃比作一块布满小洞的破布,把玻璃制成玻璃纤维就相当于把这块破布撕成许多细小的布条。我们知道,把破布随意撕成布条时总是在有洞的地方撕开,这样,撕下来的布条上小洞就减少了,就变得比破布还结实。玻璃纤维比一般玻璃强度高,甚至比钢还高,道理就在于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