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 栀子金花丸¥900 治疗疾病时,服用药物后不一定能够立即起效,往往会在一定时间后才发挥其主要功效,栀子金花丸也是如此,那么, 栀子金花丸的主要成分为栀子、金银花、黄芩、黄柏、大黄、黄连、知母、天花粉,其中金银花与黄岑同用具有清热解毒、透邪外出、和胃止呕作用,可用于邪热壅阻,胃气不和,发热烦躁,胸膈痞闷,口渴干呕,舌红苔燥,脉象滑数等症的治疗。 黄连能够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要用于治疗温病高热、口渴烦躁、血热妄行、以及热毒疮疡等,治温病高热、心火亢盛时常配伍栀子,对于血热妄行,可配伍黄芩、大黄等同用,此外,黄连还可用于胃火炽盛的中消证,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等同用。 栀子金花丸为实火证类非处方药药品,主要有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各成分相互作用,共奏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进而有效的用于治疗肺胃热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 至于栀子金花丸吃多久才见效,这视个人体质以及恢复情况而定,存在个人差异性,有些人服药后见效快,恢复时间短,而有些人恢复的相对来说慢一些,建议按疗程使用,口服,一次9g,一日1次,服用时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同时,笔者为大家做更多同类药品推荐,供大家选择: 比拜克胶囊:对牙龈炎;鼻炎、副鼻窦炎、结膜炎具有显著疗效。 新癀片:用于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痹痛、胁痛、黄疸、无名肿毒等症。
版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说明:栀子金花丸说明书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7年01月31日国食药监注[2007]54号《关于公布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的通知》发布。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栀子金花丸
汉语拼音:
成份
性状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肺胃热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痛,大便秘结。
规格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克,一日1次。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说明书修订日期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 址: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联系
栀子理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栀子理气丸的功效与作用,现在生活中经常有许多成年人服用栀子理气丸来调节身体,那么栀子理气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以及相关的食用方法和禁忌,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栀子理气丸的功效与作用1栀子理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主治 :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1、泻火除烦:适于热扰心神。a外感热病,邪郁上焦,心胸烦闷不眠。b火毒炽盛,高热烦躁,甚至谵语。
2、凉血解毒:用于血分热毒证。a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b咽肿目赤,热毒疮疡,属实热的。
3、清利湿热:适用于肝胆及下焦湿热证。a肝经湿热郁火,心烦易怒,胁痛口苦。b湿热黄疸及湿热下注,热淋涩痛。
1《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鼻,白癞,赤癞,疮疡。"
2《本草经集注》:"解踯躅毒。"
3《别录》:"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4《药性论》:"杀现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
5《食疗本草》:"主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
6《医学启源》:"疗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
7《药类法象》:"治心烦懊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
8朱震亨:"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9《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10《本草备要》:"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1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栀子理气丸的功效与作用2栀子理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栀子的作用:
1、栀子疗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医学启源》
2、栀子治火丹毒:栀子,捣和水调敷之。(《梅师集验方》)
3、栀子治热水肿:山栀子五钱,木香一钱半,白术二钱半。细切,水煎服。(《丹溪心法》)
4、栀子治肺风鼻赤酒齄:老山栀为末,黄蜡等分溶和。为丸弹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忌酒、炙。(《本事方》)
5、栀子治尿淋,血淋:鲜栀子二两,冰糖一两。煎服。(《闽东本草》)
6、栀子治折伤肿痛:栀子、白面同捣,涂之。(《濒湖集简方》)
7、栀子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纲目》
8、栀子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栀子十四个(剖),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柜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
9、栀子治湿热黄疸:山栀四钱,鸡骨草、田基黄各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
10、栀子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别录》
11、栀子治疮疡肿痛:山栀、蒲公英,银花各四钱。水煎,日分三次服。另取生银花藤适量,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12、栀子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鼻,白癞,赤癞,疮疡。《本经》
13、栀子治口疮、咽喉中塞痛,食不得:大青四两,山栀子、黄柏各一两,白蜜半斤。上切,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下蜜更煎一两沸,含之。(《普济方》栀子汤)
14、栀子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朱震亨)
15、栀子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16、栀子解踯躅毒。《本草经集注》
17、栀子治急性胃肠炎,腹痛,上吐下泻:山栀三钱,盘柱南五味(紫金皮)根五钱,青木香二钱。上药炒黑存性,加蜂蜜五钱。水煎,分二次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18、栀子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本草备要》
19、栀子治目赤:取山栀七枚,钻透,入灰火煨熟,以水一升半,煎至八合,去滓,人大黄末三钱匕,搅匀,食后旋旋温服。(《圣济总录》栀子汤)
20、栀子治妇人子肿湿多:炒山栀子一合。为末,米饮吞下,或丸服。(《丹溪心法》)
21、栀子主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食疗本草》
22、栀子治小便不通:栀子仁二七枚,盐花少许,独颗蒜一枚。上捣烂,摊纸花上贴脐,或涂阴囊上,良久即通。(《普济方》)
23、栀子杀现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药性论》
24、栀子治鼻中衄血:山栀子烧灰吹之。(《简易方论》)
25、栀子治火疮未起:栀子仁灰,麻油和封,惟厚为佳。(《千金方》)
26、栀子治赤白痢并血痢:山栀子仁四七枚。锉,以浆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空心食前分温二服。(《圣济总录》栀子仁汤)
27、栀子治心烦懊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药类法象》
28、栀子治烧伤:栀子末和鸡子清浓扫之。(《救急方》)
29、栀子治胃脘火痛,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汁饮之。(《丹溪纂要》)
30、栀子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剖),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31、栀子治伤寒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个(剖),豉一升(绵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伤寒论》枳实栀子豉汤)
栀子理气丸的功效与作用3栀子理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栀子理气丸的食用方法:
1、栀子清肝汤
组成:牛蒡子3克、柴胡3克、川芎3克、白芍3克、石膏3克、当归3克、山栀3克、丹皮3克、黄芩15、黄连15、甘草15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食后服。
功效:主治肝火风热上攻,遂成鬓疽,痛连颈项、胸乳,太阳等处,或寒热晡甚,胸胁满闷,口苦舌干者。
来源:《外科正宗》卷二
2、栀子厚朴汤
组成:栀子9个(劈) 厚朴12克(炙,去皮) 枳实9克(水浸,炙令黄)
用法:以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功效:主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来源:《伤寒论》。
3、大黄栀子汤
组成:生大黄1两,升麻半两,瞿麦1分,甘草1分,栀子7个。
用法:水2升,煮至1升,去滓,作4次温服。以利为度。难利者,先煮诸药至1升半,乃下大黄。大黄先以水渍,和水下之,煎药毕,下朴消,则折热易利。
功效:主治热病毒气入眼,赤痛生翳,不见光明者。
来源:《伤寒总病论》卷三。
4、香附栀子粥
配方 香附6克,栀子10克,粳米100克。
制法 先把香附、栀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药汁与粳米一起煮粥。
用法 早晚分食。
功效:舒肝理气,清热泻火,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
用药禁忌:
脾虚便溏者忌服栀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