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名医

历史上的名医,第1张

历代名医——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傅。时间大约是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据说它是中国医学的创始人之一。被称为“傅尝百味药,制九针”,千百年来被中国医学界尊为医学和针灸之祖。神农说神农是颜地。传说中国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帝王世纪》:“神农氏最先教人,尝百草之味,知水泉之悲欢,这个时候他一天接触七十种毒药,所以是医生的荣幸。”说“炎帝神农,相传为黄帝,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在原始社会末期,他是一个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关于他的发明有很多传说,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很多黄帝发明药物的记载。齐波传奇时期最负盛名的医学家。:“使齐波又尝百草。医疾,今经,本草,书咸。"宋代医学校勘家林逋在《淮南子修务训》中强调:"求民,忧民之隐者,主之深仁,也是历代黄帝之御极。"高说他是古代的一位经络医生,也是黄帝的大臣。高智是一名医生,擅长针灸理论、临床和熨烫等外治法。与此同时,关于脉学的讨论也很多。古代医家雷公,相传是黄帝的大臣,擅长教授医学、色诊和针灸。关于针灸的论述,我与黄帝讨论了“万针之理”和“望色辨病”的理论。据说少师是古代的一位医生,以他的人体体质理论而闻名。详细描述了少师五个人的体质、性格和行为特征。少师的论点从韩国医学家发展到近代的“四象医学”。甄立言甄立言,甄权的弟弟,生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卒于唐贞观年间。精通医术,精通本草,擅长寄生虫病。《帝王世纪》七卷,《帝王世纪》三卷,《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表》两卷,《本草音义》五十卷,均已丢失,《本草药性》、《本草集录》仍可找到部分丢失文章。His《古今录验方》是我国最早的糖尿病记载。历代名医——周涵金扁鹊扁鹊,本名秦越人,又名艺鹭。据考证,他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卒于莱王五年。扁鹊是他的昵称。这是因为医生治病救人,所到之处,都给他们带来福祉,就像喜鹊飞翔,飞到哪里,都给他们带来快乐。淳于髡,西汉临淄人。年轻时酷爱钻研医术,拜公孙光为师,学习经典医书和治疗经验。公孙光把他推荐给临淄的恭城杨青。那时候,恭城杨青已经60多岁了。收淳于髡为徒,传授他所珍藏的《黄帝脉》、《扁鹊脉》等医书,根据五色诊断疾病、判断病人预后的方法。张仲景,东汉末南阳县聂阳人,著名机士。张仲景的祖籍一直众说纷纭。陈邦宪的名字是南阳县聂阳,范亨的名字是南阳蔡洋。华陀,字伯国桥人。年轻时曾拜师徐州一带求学,“学了几经,从而知修身之术”。专攻医药保健。他四处行医,足迹和名声传遍安徽,

他的曾祖父是汉太尉皇甫嵩,但到了皇甫谧,家里穷,年轻时没有好好读书。直到二十岁以后,他变得非常渴望学习,废寝忘食,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傅翁和郭于,东汉广汉县人,是汉武帝和汉武帝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家。郭玉的祖师是一位隐士医,也就是在四川富水附近靠打鱼为生的老人。世人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称他为“伏翁”。史书记载:“伏翁避王莽之乱,居伏。他捞了老本,做了医生,死了。”。葛洪“求知而不学,犹偏爱无网之鱼;心虽勤,无所获。“这是晋代科学家葛洪在治学中的一句名言。葛洪,本名智川,是抱朴子,人称“葛仙翁”,是丹阳句容县人。生于金代太康四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晚年隐居广东罗浮山,在那里他做过炼丹师、草药医生和作家,直到去世。历代名医魏晋南北朝雷南宋——药师。著有三卷《外台秘要》,记载了炮、炙、煎、煅、曝、曝等十七种制药方法。原书已失传,其内容被古代草药收集保存,部分至今仍在使用。现在《古今录验方》,这是张继的失踪版本。陶弘景,丹阳秣陵人,居士或华阳隐士,卒为易老师。陶生活在南朝,经历了宋齐梁。他是当时很有影响的人物,一个对本草学有很大贡献的博物学家。道氏出身世界名医,祖父和父亲都学过医术,也有武术功底。他从小聪慧,十岁左右读葛洪《外台秘要》,深受影响。来自的生于南朝齐、梁之间,有的史籍写成的金或的金元,这是一个伪字。据《名医录》,袁泉在注释《直隶绵州志隐逸》之前约卞氏拜访了王桑儒。他的《炮炙论》是国内最早的《雷公炮炙论》的注释。此书虽有缺失,但宋林翼等人在校正《神仙传》时仍能看到其书,并引用《南史王僧儒传》书名。徐治才徐治才是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出身于医学世家。他的祖先是,南朝丹阳人,人称“东海徐”。徐道渡、之子、徐叔湘、邱等都是医家。徐道度之子徐文伯及其同宗徐坚也被列为博士。徐坚不知什么原因被北朝俘虏后,终于在北朝做了官。徐治才,徐文伯的孙子,徐雄的第六个儿子,又名刘旭,也被北朝俘获。徐寅宗徐寅宗,南朝梁大同二年,卒于唐武德九年,享年九十岁。徐氏常州宜兴人,南朝时曾在陈任职,仕途之初参军并任宜兴知府。陈死后在隋朝做官,他拿着药侍奉皇族。唐武德元年,授三七侍郎。许氏以医术见长。他精通脉诊,用药灵活,不拘一格。甄振权,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卒于唐贞观十七年,徐州扶沟人。因为母亲的病,他和哥哥甄立言相谈甚欢,学习医术,专攻方术,因此成为名医。振全对针灸有很深的了解,他也是医学博士。他一生行医

唐朝贞观年间,宝七十岁,任郡守。当时,李太景世民患有气痢,所有的医生都一再无法治愈,所以他要求一个处方。宝藏曾患过这种病,取奶煎水治好了,于是有了偏方。唐太宗吃了药后,痢疾治好了。因此,珍宝们授予了三个官衔,即我国医学史上的最高官衔——红楼卿。崔之缇崔之缇出生于徐州鄢陵,公元615-685年。生于崔氏官宦家庭,历任洛州司马、郎中、户部尚书。唐高宗在殿中升任少建,后担任中书侍郎,公元670年至674年为尚书右大臣。公元679年,官至户部。张忠闻仲,约公元620~700年。唐周洛阳。广斋元年,武则天任御医,后任大夫。温仲通医学理论特别是行气研究。他认为风有124种,气有80种。如果不能区分,会延缓发病,导致死亡。王道,今陕西道县人,生于公元670~755年左右。他的曾祖父王是唐太宗的宰相。祖父珍贵,父亲兴盛的时候,王导是次子。王导幼年多病,长大后酷爱医术。他觉得不知名的医生做不了孝子,于是决定学医。鉴真,字春雨,鉴真广陵江阳人。他是唐朝的佛教大师。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安元年14岁,随父在扬州大云寺出家。唐中宗神龙元年,他得到了道安禅师的菩萨护符。号齐,又名齐。他的籍贯不详,约公元710~805年,公元762~763年。王年轻时致力于衰老的研究,强调照顾学生,研究医学,尤其是《黄帝内经素问》。赞阴赞阴,唐代成都人,约公元797-859年。赞的医生擅长产科,熟悉药理学。在唐朝中期,他利用前人对月经、月经、妊娠、分娩和产后疾病的经验来治疗自己的症状。李李,本名德润,五代前四川子洲人,生活于九、十世纪。李原籍波斯。他的祖先在隋朝来到中国,在初唐时改姓李,并在安史之乱期间定居在蜀中的子洲。汉代保生,五代后蜀人,生活于公元十世纪,籍贯史书无记载。孟尝君年间,翰林学士,《注黄帝素问》。他和其他医生仔细研究药物的形态和功效,以《素问》为蓝本,参考各种本草文献。历代名医——宋、金、字审元。祖籍周树金阳,出身名医世家,因对经方研究颇深而名噪一时。元年,应蜀的邀请,赴成都行医。唐虽然语言朴实典雅,相貌不佳,但睿智敏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病人不管地位如何,只要叫他们,风雨无阻,都会来。有《黄帝内经》。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他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儿科医生。钱乙的《内经素问》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论治方法,使儿科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陈陈,南宋医学家。傅亮,临川人。第三任博士,曾任冀明医学院博士

在治疗上,要注意调理脾胃,滋养正气,扶正祛邪。与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张。丛政,傣族人,生于随州考城。刘继承的理论,有了新的解释。治病主要以祛邪为主,认为“先攻邪,邪去则元气复”。提出攻邪学说,善用“发汗、呕吐、下法”三法,认为三法可以合诸法,谴责医者滥用补药、镇定剂,贻误病人。有《诸病源候论》。历代名医——明代王绩,字石山居士,安徽祁门人。学养孩子的事,一次次尝试。因为母亲的病,她学的是心内科,所以弃儒从医。在外科治疗上,强调“外科必内,智护求外”。应该以搞活元气为主,贵在消,贵在养,这对外科的发展影响很大。他的生平经历被弟子陈珏编成《黄帝内经》。雪姬雪姬,本名辛福,是李宅人。吴县。薛家重视脾胃和肾,主张以脾胃为本。在临床实践中,他运用了补脾益中、滋土培元等多种方法。他最初选择了医学,后来以内科出名。薛的《经效产宝》一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内科学命名学科和书名的著作。是麻风病专著;是骨科专著;是一本关于口腔和喉科学的专著。这些是现存最早的专业文献。万全,又名任泉,有“密室”之称。万广泛吸收前人的经验,撰写了十部著作,共计《本草》篇。现存的有《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小儿药证直诀》,收藏《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万氏以儿科和妇科见长,强调小儿的护理和疾病的预防,强调辨证论治,治疗脾胃。牛黄清心丸、玉舒丹丸、安冲丸等。为家传秘方,效果良好,临床常用。李时珍,本名东壁,晚临湖山人,蕲州人,出身于一个医学博士家庭。祖父是贝尔医生。我的父亲李颜稳曾被任命为泰医院的官员,他的作者有《儒门事亲》,《石山医案》,《内科摘要》,《疬疡机要》,《正体类要》等。李时珍向家人学习,读医书,教学生,治穷人,但并不重视。由于他治好了富姑的儿子侯的病,他被聘为楚的封赐寺,掌管一所好医院,并被推荐为太医院的法官。李时珍主编的《口齿类要》,以宋代唐慎微的《万密斋医书十种》为基础,集唐宋本草之精华,得益于金元明医书之不足,打破了长期沿用的本草上、中、下分类,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百病主药分类,确立了归经分类,从而将本草推向一。徐春福徐春福,祁门人,号乳源、思敏、四合。早年出道,因工作辛苦失去支持,体弱多病。所以他转而研究医学,师从名医王浣。徐写了《万氏外科心法》和《酒病点点经》。徐是中国民间医学学术团体“一家一宅仁者医会”的发起人和创始人,对医学发展和学术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高高武,美古,鄞县人,喜欢读书,精通天文、性情、兵法、骑射。晚年,他学医,尤其是针灸。作者《万氏秘传眼科》,《痘疹歌括》,0755-790

他敢于疑古,敢于创新,开创了“改错本”的先河,拉开了百家争鸣伤寒的序幕。杨继世杨继世,本名冀州,三衢人。医学背景。嘉靖三十四年,被选为大夫。隆庆三年入太医院生济堂,在三朝任医官46年。病历遍布福建、江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幼科指南》一书是在《家传《四诊发明》的基础上,收集了许多书籍,并考虑到自己的经验,对针灸理论和临床进行了再次总结。杨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学术见解独到。人们认为针灸和药物对于治疗疾病是不可或缺的。重视经络理论,指导腧穴的辨证,提出“输了腧穴不如输了经络”,做到“腧穴皆正,百病皆除”。在操作上,杨强调“妙在手指”,重视补泻手法。他把以前的14种针灸方法总结为12字手法,即“剪爪、握指、口温、进针、随指、取爪、点穴、搓指、捻指、留指、抖针、拔指”。之后简化为踹、爪、搓、弹、止、触、随、捻八种针法。张介宾,他的名字叫惠卿,他的名字叫景_,他的名字叫桐子。殷珊人。14岁时,他随父赴京,师从名医金英。张的医生在京城很有名气。张早年在《丹溪》中提倡“阳有余而阴不足”的学说。中年以后,他以《奇经八脉考》为基础,批判丹溪“以秘法治阴阳,以秘法治灵”。受张的影响,他批判了丹溪“东方式治病,建立斋戒”的主张。受王冰影响,他说生命之门的火是生命力,肾中的水是精气。阴精无形,不足以载元气。他提出了阳有余、真阴不足的学说,成为文不对题派的主要人物之一。在诊疗思想上,张强调辨证论治,提出"二理六变"理论,主张"百病从本"。张临床经验丰富,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作为暖身派的主要人物,他功不可没;但是,过分强调热身也不能怪流弊。傅青主,本名傅山,本名朱庆,山西阳曲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有《蕲艾传》,《人参传》等传世作品。是一部有成就的妇科专著。纵观全书,主要是把握肝、肾、脾三脏的关系,调理治疗妇科病,方药更适合临床,因此备受后世医家推崇。虽然傅青主以其著作《痘疹证治》而闻名于世,但他的医学造诣非常全面,因此被称为“医圣”。历代名医——清代邹汝南,江苏武进人。有《本草纲目》。这是一部探索《证类本草》本质,研究《古今医统大全》的力作。它融合了《医门捷径》和《针灸聚英》两本书的精华,对《针灸节要》药物及其功效的阐述有独特精辟的见解,可以说是颇有见地。刘魁刘魁,本名文赋,山东诸城人,是清代嘉庆名医柳永的堂弟。师从名医郭有涛学习临床医学,同时学习《痘科正宗》和《小儿推拿秘旨》,尤其是学习金元四大家的名著。它能融新旧于一体,在瘟疫的治疗上独树一帜。他充分运用和发展了“戾气论”在医学领域治疗疫病的理论和实践,撰写了《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刘魁的医学专著不仅被国内医学界研究和使用,b

唐大烈的《伤寒论》记载了他的《伤寒论》的八个例子,讲解了医理和用药;其他还有《伤寒论条辨》,《卫生针灸玄机秘要》,《针灸大成》等。亦称薛作品。薛雪对湿热的研究突出了湿热相合的特点,抓住了湿热轻重之分的关键,结合脏腑、三焦、表里等辨证方法,融为一体,解决了湿热的辨证问题,有利于临床应用。在治疗方面,虽然有温补泻下、清热燥湿的多种方法,同时也有补阳益气、养阴生津的多种方法的配伍,但在其用药上,始终注重清热不阻湿、燥湿不助热、扶正不阻邪、扶正祛邪。治疗不拘一格,体现了治疗湿热的特色,成为后世治疗湿热的法则,影响深远。叶,本名桂,本名,本名老人,江苏吴县人。生于清康熙五年,卒于乾隆十年,是四大温病学家之一。叶石天自幼熟读《内经》、《傅青主女科》等古籍,也收藏了历代名家的书籍。不仅不知疲倦,而且谦逊贤惠;不仅要博览群书,还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叶石天恪守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他的老师中有长辈,有同辈,有病人,甚至有僧人。从12岁到18岁,仅6年时间,除了继承家学,他咨询了17个人。叶的虚心劝告和“对他的主人的渊博知识”确实令人肃然起敬。叶是我国发现猩红热的第一人,最擅长治疗流行性疾病和结核病。他在温病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温病学的创始人之一。清代乾隆以后,江南出现了一批以研究温病著称的学者。以叶为首,他们总结前人经验,突破旧规,开创了治疗温病的新途径。叶著《傅青主男科》为我国温病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依据。他最早提出了“温病邪受其影响,先攻肺,逆传心包”的论点,并总结了温病发展和传播的途径,成为认识外感温病的总纲领。根据温病的发展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是辨证论治的纲领。在诊断方面,发展了舌诊、牙诊、斑疹判别、白斑判别。徐大椿,原名大业,本名灵台,本名惠喜老人,江苏吴江松陵镇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敏感好辩。从《傅青主女科》,《傅青主女科》,《本经疏证》,还有天文,地理,气质,技能等。他们都精通,尤其是医学。徐大椿勤奋学习,一生写了很多东西。他所有的评论和解释,比如《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等。是几千年来中医史上独一无二的医学批评家。他还写过《神农本草经》,《内经》,《难经》,《瘟疫论类编》,《松峰说疫》等。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后人将其编为《景岳全书节文》,流传很广,影响很大。赵学敏,字淑轩,号一机,浙江钱塘刘可为人。经过35年的工作,赵学敏初步完成了自己的系列丛书,命名为《四大家医粹》。这套书共100册,包括药性、本草、养生、祈福、眼科、炼丹术、民间医疗方法等12种医书。该系列的标题是:《松峰医话》,《伤寒贯珠集》,0755-790

这些资料的公开不仅为中医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中医提供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是一部弥补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不足的本草著作。不仅纠正了李时珍书中的几十处错误,还补充了大量新药。该书是清代最重要的本草著作,在中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名中医非常的多,所以保留和流传下来的名医资料也是非常非常多的,像张仲景、扁鹊、李时珍等非常知名中医资料,还有些非常经典但不太有名的中医古籍那也是非常多的

这些古中医资料多出自图中右下角处,可以说各古名医书籍都有,且不下于十多万本的中医古籍资料

古名医书籍目录:

《中医治验经验合辑(42册)》

《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7册)》

《中医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

《中药成方制剂(全20册)》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全6册)》

《中国医学大成-曹炳章(50册)》

《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全4卷)》(扫描版)》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6册)》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33册)》

《中国名医验方汇编(9册)》

《中国《古今医案类编(15册)》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112册)》

《张氏医通(1-4卷)》

《增广《医方口诀集(上中下卷)》

《增补万病回春(8卷)》

《增补古方药品考(1-5卷)》

《远西医方名物考(45卷)》

《医余(上中下卷)》

《医学至要抄(上下卷)》

《医书六种(12卷)》

《医林蒙求(上中下三卷)》

《医经溯洄集和语钞(1-10卷)》

《医经六书(全3册)》

《医经解惑论(上中下卷)》

《医家医案汇总(99册)》

《医籍考(1-80卷)》

《医方启蒙(一二卷)》

《医方类聚(全11册)》

《医方考绳愆(1-7卷)》

《医方精要系列丛书(全10册)》(高清版)》

《医方纪原(上中下卷)》

《医方集解(1-6卷)》

《医方大成论和语抄(8卷)》

《医方大成论钞(1-5卷)》

《医范提纲(3卷)》

《医断(2卷本)》

《医道二千年眼目编(1-13卷)》

《医便(3卷)》

《一本堂行余医言(1-22卷)》

《疡科秘录(10卷)》

《眼科锦囊(6卷)》

《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全8册)》

《薛氏四十二种(1-29卷)》

《续易简方论后集(1-5卷)》

《续易简方论(1-4卷)》

《续眼科锦囊(上下卷)》

《小青囊(10卷)》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70册)》

《现代临床医学进展丛书

《西医方选(2卷)》

《五方医话合集(5册)》

《瘟疫方论(上下卷)》

《温病学专著(6册)》

《外科新书(2卷)》

《外科精义(2卷)》

《唐王焘先生外台秘要方(40卷)》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20册)》

《泰西《外科全功(3卷)》

《泰西热病论(6卷)》

《上池秘录(5卷)》

《删补众方规矩(1-4卷)》

《删补药方(4卷)》

《痧胀玉衡书(1-5卷)》

《三部六病医学流派丛书(全5册)》

《日用食鉴(上中下卷)》

《青囊琐探(上下卷)》

《七新药(上中下卷)》

《普救类方(10卷 )

《朋百氏药论(一二卷)》

《女科筌蹄(2卷)》

《内科秘录(14卷)》

《内科视频59个859G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全30册)》

《名中医医案医论(15册)》

《名医遗珍系列丛书(4册)》

《名老《中《医方药心得丛书(5册)》

《名家方选(一二三卷)》

《民国名医著作精华丛书(21册)》

《秘传大人小儿卫生论(2卷)》

《霉疠新书(2卷)》

《霉疮约言(一二卷)》

《麻疹辑要方(2卷)》

《疗治茶谈(10卷)》

《经验医疗手引草(1-7卷)》

《经方名师 经方临床运用(2册)》

《近代《中医珍本集(12册)》

《解体发蒙(5卷)》

《脚气钩要(一二卷)》

《蕉窗方意解(2卷)》

《家方秘笈仙鼎方(上中下卷)》

《济生三方(上中下卷)》

《集验良方(1-6卷)》

《急救选方(2卷)》

《活幼心法附说(上下卷)》

《活人心法(2卷)》

《黄钟录(上下卷)》

《华氏日用新方(上中下卷)》

《护痘锦囊(上下卷)》

《湖湘名医典籍精华(8册)》

《胡希恕电子书全集(39册)》

《红杏秘录(上下卷)

《和兰医事问答(2卷)》

《和兰医话(上下卷)》

《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合辑(7册)》

《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丛书(全12册)》

《广惠济急方(上中下卷)》

《观聚方要补(2卷)》

《古书医言(1-4卷)》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30册)》

《古今名医类案(1-12卷)》

《古方翼(1-5卷)》

《古方条理(上下卷)》

《古方便览(2卷)》

《跟《中医大师学临床系列丛书(7册)》

《葛氏方(上中下卷)》

《格致余论谚解(1-7卷)》

《格致余论疏钞(8卷)》

《妇人良方(8卷)》

《方舆輗(17卷)》

《方技杂志(3卷)》

《多疾汇笺(上中下卷)》

《顿医抄(1-21卷)》

《断毒论(上下卷)》

《痘学真传(4卷)》

《痘科键私衡(6卷)》

《痘科键删正补注(1-6卷)》

《东垣十书(1-20卷)》

《订正东医宝鉴(25卷)》

《第五版《中医院校教材(26册)》

《当代中医世家经验辑要(10册)》

《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13册)》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8册)》

《当代名医典型医案集(8册)》

《达生图说(3卷)》

《达生录(1-2卷)》

《丛桂亭医事小言(1—7卷)》

《疮症备考方(1-3卷)》

《赤水玄珠(1-51卷)》

《巢氏诸病源候论(1-10卷)》

《常见病中西医最新诊疗丛书(25册)》

《产育全书(5卷)》

《产论翼(一二卷)》

《产科指南(一二卷)》

《产科新论(3卷)》

《产科探颔图诀(2卷)》

《产科发蒙(4卷)》

《产宝(上下卷)》

《病因精义(8卷)》

《病因精义(10卷)》

《病名汇解(1-7卷)》

《病家须知(又名病家意得草)》(1-8卷)》

《病家须知(4卷)》

《辨证录(1-14卷)》

《辨医断(上下卷)》

《辨惑论(一二卷)》

《碥石集(十五位名《中《医经验传薪)》(8册)》

《本草《医方合编(1-6卷)》

《备急八药新论(1-3卷)》

《贝原先生《养生论》(1-5卷)》

《保婴须知(上下卷)》

《保婴全书(1-20卷)》

《保赤全书(上下卷)》

一句话中医经典语录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接下来是我带来的中医经典语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句话中医经典语录

 1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2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3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4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5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6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7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8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9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0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11 痛则不通,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12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13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脾喜燥而而恶湿。

 14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

 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15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6 百病生于气;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17 久病先针足三里。

 18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19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20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21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22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23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24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25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唐] 孙思邈

 26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唐] 孙思邈

 27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28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29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30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31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32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33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34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35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36 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程杏轩

 37 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8 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清高鼓峰

 39 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40 荆芥最散血中之风。清汪昂《医方集解》

 41 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清汪昂《医方集解》

 42 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3 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4 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45 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46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47 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48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

 49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50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51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52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53 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

 54 (胁痛)《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55 平治权衡,察脉之浮沉;去菀陈座者,疏涤肠胃也。

 56 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

 57 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58 (痿)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经曰:“治痿独取阳明。”

 59 治癫贵于养心,兼于行痰;

 60 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61 大抵狂为痰实,癫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

 62 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63 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气血虚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64 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65 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66 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67 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肝火即以安肾水。

 68 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69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70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之法,心空为宗。

 71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

 72 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73 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74 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75 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弥漫,宜温宜散。

 76 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77 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78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

 79 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80 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湿为重浊 有质之邪;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气不运。

 81 燥邪辛润以开之;湿邪辛淡以开之。

 82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成寒。

 83 阴虚者能发热,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热,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84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85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86 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87 脉和缓者,元气之来也;脉强峻者,邪气之至也。

 88 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鬼可通。 李士材

 89 尊古而泥古,进退皆榛芜;尊古而不泥古,无路可有路。《北方医话》

 90 古人用药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达变,在后人推广之也。《汪石山医学全书》

 91 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均误也。《古今医案按/俞按》

 92 理不必深,但期征实;论不必高,但求适用。《周学海医学全书》

 93 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

 94 病人不忌口,医生白动手。

 95 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6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欲求南风,先开北牖。

 97 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98 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99 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100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101 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102 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103 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104 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105 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106 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107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108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109 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110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111 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112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113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114 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115 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116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117 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8 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9 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20 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21 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

 122 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3 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4 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5 大凡气香者,皆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126 治火切不可久任寒凉之品,重伤脾胃,便不可救。

 127 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增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128 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胃。

 129 阳本上升,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降,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变化生之源,阴升则为滋养濡润之助。 《张聿青医案》

 130 宣一身之气化,务在轻清,通六腑之机窍,端在滑利。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131 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 《医贯》

 132 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门户不闭。《医宗必读》

 133 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医学衷中参西录》

 134 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吴医汇讲》

 135 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受益矣。《医方集解》

 136 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足;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恬然无欲,肾水自足。《寿世青编》

 137 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

 138 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入门》

 139 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录》

 140 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141 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142 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老年唯借火化,磨运易而输精多。

 143 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医学入门》

 144 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景岳全书》

 145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浅,以出入主其外。

 146 内伤之病,多归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147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148 有触心动为惊,无触心动为悸。治病先调气,久病要开郁。

 149 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腑病责脏用,脏病则腑用。

 150 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151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152 二阳之病发心脾。

 153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亡血家无汗。

 154 胃中热则杀谷,胃中寒则腹胀。

 155 甘温除大热。

 156 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阴。

 157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158 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159 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气。

 160 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161 早上头痛属气虚,晚上头痛属血虚。

 162 久病阴火上炎,则津液生痰不生血,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163 汗出不解,非风即湿。

 164 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

 165 病不许治,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166 血不利则病水痛而不肿曰风,肿而不痛曰湿,又痛又肿曰风湿。

 167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168 激励我精求方术。

 169 俱视独见,无与众谋。

 170 告诉我仔细地诊察,肯定地判断。

 171 凡治脾胃,当以调肺气,交心肾为先。清唐大烈

 172 六*之速,莫过风、火。(过敏性疾病)

 173 小儿外感必护里气,里气不足灾怪自生。

 174 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面口合谷收;胸胁内关谋。

 175 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176 出入停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177 跌扑闪挫气血瘀,疏经通络功效奇,药中重用黄芪草,腰痛颈痛功效高。

 178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179 荆芥配伍原则:表症轻,流清涕+防风;鼻塞重+苏叶(苏叶解表作用较强);咽红+蝉衣。

 180 湿热泄泻用滑石+前仁:滑石引上焦之火下行,前仁利小便实大便。

 181 中医不传之迷在用量,怪病治痰。

 182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183 腰突未必肝肾虚,脾气不足多关注,补中益气是良方,重用黄芪加杜膝。

 184 中医十趣歌诀 一元:整体观 两仪:分阴阳 三宝:形、气、神四诊:望、闻、问、切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六*:风、寒、暑、湿、燥、火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八纲:阴、阳、虚、实、表、里、寒、热 九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养 十方:砭、针、灸、推、罐、膏、丹、丸、散、汤

 185 不读书不足以明理,徒读书不足以成用。

 186 气滞者,治宜疏,疏者调达之;气结者,治宜散,散者破行之。

 187 诸花皆升,唯旋覆花降;诸子皆降,唯蔓荆子升。

 188 薄荷利咽以止痛;牛蒡利咽以消肿;蝉蜕利咽以开音;马勃利咽以凉血。

 189 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

 190 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

 191 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

 192 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恭,此治之四失也。

 193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中医经典固然要读,医案也必不可少。推荐一下:《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名医类案》、《经方实验录》

 194 扎针拔罐,病去一半。

 195 夕佳夜甚,旦慧昼安。

 196 湿热泄泻,不管是粘腻臭秽不爽,小承气汤(少量大黄)加黄柏桔梗薏苡仁:大黄、黄柏缓泻清肠中湿热,枳实行气以解后重,厚朴化中焦之湿,桔梗开肺气升清以降浊,薏苡仁利湿健脾以强脾胃。

 197 脾乃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198 口渴必加花粉,咽痛干草橘梗,目干菊花枸杞,牙痛代赭牛膝。

 199 用药须知: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津。(此指久服)

 200 气之动曰风,气之亏曰水、湿、寒,水湿涸降曰燥,气之盈曰火,气热之极曰暑。

 20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经方千古之秘在于用量。脉之在于有力无力。千人千方。若清水明镜不失其形。古方不治今病。学古而不泥古。怪病多痰。男子以气为主,女子以血为主。善治阴者阳中求阴,善治阳者阴中求阳。汗血同源。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202 神之所在,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神之所主,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之所病,百病之始,皆本于神;神之所治,凡刺之法,先醒其神。

 203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204 面口合谷收,曲池配穴优;如遇头痛时,凤池效可凑;胁肋内关谋,可向外关透;肚腹三里留,上腹中脘搜;下腹加关元,天枢治脐周;腰背委中求,殷门亦可收,陀脊按部加,斜向脊柱透;下腰大肠腧,上腰肾腧揉;上肢取曲池,合谷肩yu施;下肢阳陵泉,环跳绝骨透;周身节骱病,疼痛取啊是;避开大血管,胸背禁深刺。

 205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矣。

 206 仲景治血以冲为要,冲脉丽于阳明,治阳明即治冲也。阳明之气,下行为顺。且大黄一味,能推陈致新,以损阳和阴,非徒下胃中之气也。即外而经脉、肌肤、躯壳,凡属气逆于血分之中,致血有不和处,大黄之性,亦无不达。

 207 熄风之品虽多,以天麻、钩藤、菊花之属为最。

 208 乙癸同源,治肾即所以治肝,治肝即所以熄风,熄风即所以降火,降火即所以降痰,如钩藤、玉竹、菊花、天麻柔润熄风之品,无不可于各方中出入加减,以收捷效也。

 209 桂枝入足厥阴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营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

 210 观之桂枝与芍药,一扶阳,一救阴,两相对偶,凡阴阳升降表里气血诸方,莫不惟桂芍之力左右也。

 211 蜈蚣最善搜风,贯穿经络脏腑无所不至,调安神经又具特长,因其节节有脑是以善理神经。

 212 凡用薄桂,能横行手臂,片子姜黄,能引至手臂,油松节,能透入骨节。

 213 威林仙,属木,治痛之要药,量病稍涉虚者禁用。痛风在上者服之,此药去众风,通十二经脉,朝服暮效。

;

  中医治病时对有关症状、处方、用药等的记录,多用做书名,如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近人秦伯未的《清代名医医案》等

  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汉代名医淳于意创造性地记载了自己治疗的二十五例医案,当时称为《诊籍》。包括有患者姓名、地址、职业、病理、辨证、治疗、预后等。后世医家有将自己所治疗的病案记录整理而为个人医案者。也有专门选取古今名家医案汇编成册者,如《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等。

  中医医案起源很早,其萌芽可追溯到周代。据《周礼》记载,当时的医生已有关于疾病名称及治疗结果的记录,但其作用主要是用于评定医生的疗效,从而确定其等级,以发薪俸。此外,《左传》及先秦诸子著作中,也有散在的关于医家诊治疾病的记载,均可视为医案之雏形。现今所见最早有实际内容的医案,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所载扁鹊治赵简子、虢太子、齐桓侯三案及淳于意的诊籍。尤其后者,被视为后世医家之滥觞。淳于意诊籍共25则,每则载有患者姓氏、住址、职务、病名、脉象、治法及预后等内容,涉及内、外、伤、妇、儿各科病证。诊法以脉为主,兼有病机分析。治法有药物、针刺、熏洗等,用药或汤或丸或酒。更可贵的是,除治愈者外,诊籍还记录了10个死亡病例,这种事实求是的态度,反映了早期医案朴实无华的风格特点。

  秦汉以降,医学崇尚方书,直至隋唐五代,医案未能取得突破性发展。这一时期,医案散见于医籍和文史书中,数量少,内容简。如《千金要方》所载数案,多为孙思邈自治案,目的主要是用以证明某方、某药的疗效,缺乏对病证的详细描述及分析。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医案,仍有其朴实典雅、医文融会等可取之处,从中亦可得到启迪。

  宋金元时期为医案空前发展的阶段。医案专著开始出现、医籍附案逐渐增多、医家立案蔚然成风、医案风格异彩纷呈,是这一时期医案发展的主要特点。

  宋·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专著。该书将常见的伤寒病证方分为90种,每证一案。立案严谨,内容全面完整,且以《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为依据,对医案加以剖析,颇有启发。清代医家余震称赞本书:“所存医案数十条,皆有发明,可为后学楷模。”

  医籍附案虽起源很早,但较为零散,比较集中的医籍附案,实始于宋。如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中,载儿科医案23则,涉及病证十几种,或分析病因病机,或阐明方药运用,充分体现了钱氏的儿科学术特点。此书不仅以论附案为其特点,而且也是最早的专科医案。此外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以及这一时期众多医家的医著,也大都附有医案。如杨介、孙兆、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陈自明、王好古、罗天益、滑寿等,均有医案传世。随着医案的增加,其形式、风格及叙案方式亦有所变化。如有的以论附案,有的夹论夹案,有的边论边案,但目的均在于以案证理。

  如张子和医案,见于《儒门事亲》,约200余则,其案记述病因、辩证、治法、立方较详,用药多主寒凉,擅用汗、吐、下三法,体现了张子和以攻邪为主的学术特点。李东垣医案,散见于《脾胃论》、《兰室秘藏》二书,述案周详,辩证确切,处方药多量轻,擅用升阳益气之法,反映了李东垣善于扶正祛邪、顾护正气的风格。朱丹溪医案,流传较多,多以夹叙夹议的写法,阐明其滋阴降火的学术特点。

  上述医案,不仅充分反映了各医家不同的学术观点、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为后世医案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案发展至明代,各方面均渐趋成熟。个人医案专著大量增加,医案类书出现,以及对医案开始进行研究,是这一时期医案成熟的重要标志。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明代个人医案专著约有30余种。较有代表性的如《石山医案》、《周慎斋医案》、《孙文垣医案》、《王肯堂医案》《奇效医述》、《易氏医案》、《李中梓医案》等。此外医籍附案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超过前代,如《景岳全书》、《滇南本草》、《医宗必读》、《本草纲目》、《针灸大成》、《医学正传》、《外科正宗》、《一草亭目科》、《济阴纲目》等书,所附医案数量可观,涉及临床各科。在医案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①内容完整、客观;②格式多样、规范;③说理透彻、详明;④文笔秀美、流畅。

  更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医案类书--《名医类案》。该书为江瓘编著,12卷,荟集明代以前历代医家医案及经史百家中所载医案近3000例,以病证分为205门。所载医案以内科为主,兼及外、妇、五官各科。每案记医者姓名及患者年龄,体质、症状、诊断、治法、方药等,而且许多医案附有夹注或按语,以“宣明往范,昭示来学,既不诡于圣经,复易通乎平俗”。该书不仅开我国医案类书之先河,而且也是第一部研究古代医案的专著。所载诸案,不仅反映了所辑前贤的精湛医术及临证经验,而且为研究这些医家的学术思想留下了宝贵资料。

  此期除了对医案的广泛性研究外,一些医家还开始对医案的书写格式与规范进行了专门研究。首先是《韩氏医通》提出医案要“望、闻、问、切、论、治六法必书”,并示以格式。其后吴昆在《脉语》中对此又作了修改和补充,提出了“七书一引”的书写方法,对医案的书写内容和格式做了更为详细的说明。这些观点的提出,起到了促进医案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作用,对后世医案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清代是医案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有大量的医案问世,而且书写和编纂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理论与临床的结合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医学术的发展。概括本时期医案的特点,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 医案大量涌现,形式种类多样。

  经初步统计,清代医家撰写的医案专著达200余种。就著作的形式而言,门类俱全,风格多样,既有个人医案、医案类书、医案丛书,又有专科医案、专题医案、会诊医案、医案评注及宫廷医案等。就编写形式而言,匠心独运,各具特色,如有的叙证简要,寓意深刻;有的详说细解,记叙明畅;有的善引经典,重在说理;有的强调治法,示人规矩;有的脉因证治,井然有序。

  ⑵ 医家重视医案,立案已成风尚。

  清代医案之所以有所成就,在于医家们对医案的普遍关注。一方面医家对前贤医案倍加珍视,如余震曾云:“成案甚多,医之法在是,法之巧亦在是,尽可揣摩。”(《古今医案按·序》)王燕昌亦云:“名医立案,各有心得,流传既久,嘉惠无穷。盖临证多则阅理精,练事深则处方稳,此前贤医案所以可贵也。”(《王氏医存·凡例》)另一方面,医家对个人撰写医案格外重视,徐灵胎指出:“故治病之法,必宜先立医案。”王达士《医权初编》亦云:“医者立方,当先立案。”足见当时医家书写医案已蔚然成风。传世医案较有影响的如喻昌《寓意草》、马元仪《印机草》、尤在泾《静香楼医案》、齐有堂《齐氏医案》、《王九峰临证医案》、顾晓澜《吴门治验录》、《吴鞠通医案》、王孟英《王氏医案》、蒋宝素《问斋医案》、谢映庐《得心集医案》、《费伯雄医案》、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余听鸿《诊余集》等等,枚不胜举,可谓名家辈出,各领风骚。各案虽风格有所差异,但都反映了各自独特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为后人所称道。

  ⑶ 重视医案研究,大量合刊汇编。

  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在《寓意草》中,除记载了60多则疑难杂证病案外,还于开篇“先议病后用药”之后,撰“与门人订议病式”。“议病式”在韩懋、吴昆等人的基础上,对撰写医案的内容与格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态度应严肃认真,内容应详尽(包括诊病时间、地点、患者一般情况、症状、脉象、辩证、治则、方药、预后等),理法方药应齐备。这一设想不仅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而且对于医疗经验的总结、医疗效果的提高、医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医疗档案的保存,均十分有益,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在类书的编纂方面,出现了现存篇幅最大的医案类书--《续名医类案》,该书是《名医类案》的姊妹篇,收集清乾隆及以前医案5000余首,计分345门,对《名医类案》多所补充。

  此外,清代还有许多合刊类医案问世,较著名者有《三家合刻医案》和《柳选四家医案》等。此类医案为编纂者精选汇集而成,多能代表医家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之精华,故虽载案数量不多,但质量和价值较高。在医案评注方面,亦较前代有长足进展。其中余震的《古今医案按》为评注式医案中不可多得之作。该书以证统案,选辑上至仓公,下至叶天士共60多位医家的千余则医案,选加按语530余条,析疑解惑,画龙点睛,评论精辟,对于研习古今医案,大有裨益。后经王孟英择其优者再加评按,其参考价值更大。

  清代以降,医案的发展未在出现新的高潮,但学者对医案的认识和评价,则较前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如章太炎先生曾说:“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又如张山雷在《古今医案评议》中说:“医书论证,但纪其常,而兼证之纷淆,病源之递嬗,则万不能条分缕析,反致杂乱无章。惟医案则恒随见症为迁移,活泼无方,具有万变无穷之妙,俨如病人在侧,馨咳亲闻。所以多读医案,绝胜于随侍名医,直不啻聚古今之良医,而相与唔对一堂,从上下其议论,何快如之?”其言发自肺腑,颇为真切。

  在撰写风格上,或继承明清两代的特点,从传统的中医理法方药着手,重点阐发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或对传统医案加以变革,采用中西汇通的观点叙述医案。后者以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附案为代表。再如曹颖甫《经方实验录》,处方以仲景为宗,说理则中西兼融,颇具特色。民国时期徐衡之等所编《宋元明清名医类案》、何廉臣所编《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均分类恰当,间有评议,有一定实用价值。

  各个历史时期众多医家不同风格的医案,不仅是我国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也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瑰宝。在众多的医案中,既有丰富的医学理论,又有大量的医疗经验;既有辨证方法,又有处方用药;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既有详明者令人百读不厌,又有简要者令人寻味无穷;既有一般病而诊疗别具一格,又有疑难证而处治独辟蹊径。

  总之,中医医案浓缩、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方面的知识,可谓博大精神。学习和研究医案,不仅能丰富和深化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因此,医案对于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来说,当时必修之学。

  (以上内容转引自刘更生主编《医案医话医论名著集成·前言》)

  吴鞠通医案,古今医案按,临证指南医案,叶天士医案精华,丁甘仁医案,三家医案合刻,也是山人医案,王氏医案绎注,未刻本叶氏医案,何澹安医案,花韵楼医案,孙文垣医案,马培之医案,张聿青医案,张畹香医案,曹仁伯医案论,程杏轩医案,丛桂草堂医案,王旭高临证医案,邵兰荪医案,许氏医案

  何谓医案?医案,又称诊籍、脉案、方案、病案,是中医诊疗活动的记录,现称病历(例)。 中医医案,是中医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具体反映形式,它不仅是医疗活动的真实记录,而且还反应了医家的临床经验及思维活动。由于医家所处时代不同,学识、爱好、修养等各异,因此历代医案的数量、形式、体裁、风格亦不尽相同。 中医诊治疾病过程的记录,后发展为中医著作的一种类型。西汉医家淳于意(即仓公)的“诊籍”是现知最早的医案。《史记》转载了其中的25位患者的姓名、里籍、职业、病证,以及有关的诊断、处方用药和转归。此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许多医方书中常夹带记载治疗案例。医案便于总结临床经验,启迪思路,所谓“医之有案,如弈者之谱,可按而复也”(清代俞震《古今医案按》)。因此,将医案汇集成书,就成了中医文献中颇有特色的一类著作。现一般认为宋代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为现存最早的医案专著。明清以后,医案著作越来越多。

  按作者来分,医案有独家医案和诸家医案合编两大类。独家医案著名的有明代汪机《石山医案》,明末清初喻嘉言《寓意草》,清代叶天士《临证医案指南》、吴鞠通《吴鞠通医案》,近现代的《丁甘仁医案》和《蒲辅周医案》等。汇萃诸家医案的代表作则有明代江瓘《名医类案》,清代魏之琇《续名医类案》、柳宝诒《柳选四家医案》、俞震《古今医案按》之类。此外,还有按时代编集之医案,如《宋元明清名医类案》(徐衡之等)、《清代名医医案菁华》(秦伯未)、民国间《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廉臣)、《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余瀛鳌等)。

  中医医案的写法不一,或繁或简,风格各异。好的医案应该融合理、法、方、药于一体,反映辨证论治全过程。医案要求记录患者的病史、症状、脉象、舌象等,探求疾病发生的内在机理,并据此立法、处方、用药。医案虽不求有症必记,但须突出有辨证意义的主症。有些古代医案每例仅寥寥数语,但却能画龙点睛,如实反映治疗过程和思路,如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也有些医案系追忆而成,并加评述,其特点是能展示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和治疗心得,如喻嘉言《寓意草》。此类型的医案又兼有医话(医学随笔)的性质。近现代中医医案逐步汲取西医病历的长处,日趋规范化,但仍保持理、法、方、药齐备的特色,发挥着及时总结交流现代中医临证经验的积极作用。1、《黄帝八十一难经》(据说上古神医扁鹊著,至今医学的飞速发展也没有超越它。)2、《阴阳十一脉灸经》(马王堆出土帛书,春秋?)《足臂十一脉灸经》(马王堆出土帛书,春秋?)《黄帝针经》(战国?)3、《黄帝明堂灸经》(唐?)4、《灸膏肓俞穴法》(北宋医学家 庄绰。)《针灸资生经》(南宋针灸学家 王执中)《备急灸法 》 (南宋针灸学家 闻人耆年)《子午流注针经》(金代针灸学家 何若愚)《针经指南》(金元时期针灸家 窦默)《针灸四书》(元代针灸家 窦桂芳)《针经摘英集》(元代医家 杜思敬)《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元·王国瑞)《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元·忽公泰)5、《针灸大全》(明代针灸学家 徐 凤) 《奇经八脉考》(明·李时珍)《针灸聚英(明代针灸医家 高 武)《针炙节要聚英 》(明·高 武)《经络全书》(明·徐曾)《针灸问对》(明·汪 机)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为了继承现代名老中医学的学术经验,总结学有卓识的中年中医师的学术成就,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组织全国中医师编著了《黄河医话》、《长江医话》、《燕山医话》、《南方医话》、《北方医话》,这项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

医话内容,包括内科、妇科、外科、儿科、方药、针灸……,凡能用医话形式表达的,皆可撰写。

《五部医话》运用医话随笔体裁;所收载的文稿,大多具有短小精悍、内容充实、学术上有新的建树和较强的实用价值等特点。

南方医话

祖国南方历来名医荟萃,人物辈出。所有医话作者中,有浙、闽、粤、桂、黔、台及港、澳地区饮誉杏林,蜚声南北的名老中医,也有20世纪80年代脱颖而出的中年、壮年中医骨干。马来西亚的名中医、有识之士也欣然命笔,积极撰稿。所有稿件,每篇不过千字左右,虽尺幅之言,但临床经验、研究心得均跃然其中。

《南方医话》内容涉及了伤寒、温病、金匮、内科、骨伤、外疡、妇、儿、五官、针灸、肛肠、推拿、气功、民族医学、中草 、民间疗法等各种内容。这些医话佳作祖述内难,继承传统,师法古人,匠心独运,别开生面,殊有见地,发人深省,使人耳目一新,于临证有所遵循,有所教益。书成,满可一饱。

《五部医话》丛书是1984年开始编写的,1987年完成。当时选拔作者的标准,“除55岁以上的名老中医外,还收录了部分中年中医师(指1966年前高等中医院校毕业或具同等学历者)的文稿,”现今,这一批作者,已经成为当今中医界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经验更是难得可贵。

长江医话

《长江医话》收集了长江流域八省一市的中医医家撰写的千余篇医话,所收载的文稿,大多具有短小精悍、内容充实、学术上有新的建树和较强的实用价值等特点。每篇不过千字左右,虽尺幅之言,但临床经验、研究心得均跃然其中。

医话内容涉及了伤寒、温病、金匮、内科、骨伤、外疡、妇、儿、五官、针灸、肛肠、推拿、气功、民族医学、中草 、民间疗法等各种内容。这些医话佳作祖述内难,继承传统,师法古人,匠心独运,别开生面,殊有见地,发人深省,使人耳目一新,于临证有所遵循,有所教益。书成,满可一饱。

《五部医话》丛书是1984年开始编写的,1987年完成。当时选拔作者的标准,“除55岁以上的名老中医外,还收录了部分中年中医师(指1966年前高等中医院校毕业或具同等学历者)的文稿,”现今,这一批作者,已经成为当今中医界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经验更是难得可贵。

燕山医话

京畿之地,自古就是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中医 在这块有着悠久传统文化氛围的土地上,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气息,对全国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燕山医话》收集了北京地区中医医家撰写的医话,所收载的文稿,大多具有短小精悍、内容充实、学术上有新的建树和较强的实用价值等特点。每篇不过千字左右,虽尺幅之言,但临床经验、研究心得均跃然其中。医话内容涉及了伤寒、温病、金匮、内科、骨伤、外疡、妇、儿、五官、针灸、肛肠、推拿、气功、民族医学、中草 、民间疗法等各种内容。这些医话佳作祖述内难,继承传统,师法古人,匠心独运,别开生面,殊有见地,发人深省,使人耳目一新,于临证有所遵循,有所教益。书成,满可一饱。

《五部医话》丛书是1984年开始编写的,1987年完成。当时选拔作者的标准,“除55岁以上的名老中医外,还收录了部分中年中医师(指1966年前高等中医院校毕业或具同等学历者)的文稿,”现今,这一批作者,已经成为当今中医界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经验更是难得可贵。

北方医话

祖国北方,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北方医家对中医学的发展呕心沥血,为我国人民的繁衍昌盛作出过巨大贡献,在祖国医学宝库中至今仍不失其光辉。该书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新疆、天津等五省一市的中医医家撰写的千余篇医话,所收载的文稿,大多具有短小精悍、内容充实、学术上有新的建树和较强的实用价值等特点。每篇不过千字左右,虽尺幅之言,但临床经验、研究心得均跃然其中。医话内容涉及了伤寒、温病、金匮、内科、骨伤、外疡、妇、儿、五官、针灸、肛肠、推拿、气功、民族医学、中草 、民间疗法等各种内容。这些医话佳作祖述内难,继承传统,师法古人,匠心独运,别开生面,殊有见地,发人深省,使人耳目一新,于临证有所遵循,有所教益。书成,满可一饱。

《五部医话》丛书是1984年开始编写的,1987年完成。当时选拔作者的标准,“除55岁以上的名老中医外,还收录了部分中年中医师(指1966年前高等中医院校毕业或具同等学历者)的文稿,”现今,这一批作者,已经成为当今中医界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经验更是难得可贵。

黄河医话

《黄河医话》收集了黄河流域八省区的中医医家撰写的千余篇医话,所收载的文稿,大多具有短小精悍、内容充实、学术上有新的建树和较强的实用价值等特点。每篇不过千字左右,虽尺幅之言,但临床经验、研究心得均跃然其中。

医话内容涉及了伤寒、温病、金匮、内科、骨伤、外疡、妇、儿、五官、针灸、肛肠、推拿、气功、民族医学、中草 、民间疗法等各种内容。这些医话佳作祖述内难,继承传统,师法古人,匠心独运,别开生面,殊有见地,发人深省,使人耳目一新,于临证有所遵循,有所教益。书成,满可一饱。

《五部医话》丛书是1984年开始编写的,1987年完成。当时选拔作者的标准,“除55岁以上的名老中医外,还收录了部分中年中医师(指1966年前高等中医院校毕业或具同等学历者)的文稿,”现今,这一批作者,已经成为当今中医界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经验更是难得可贵。

目录

南方医话

漫谈胸痹心痛与痰浊…袁家玑

学中医之门径…郭梅峰

温病之真面目…郭梅峰

谈谈学习《内经》的重要性及方法…班秀文

伤寒辨证应注意“三定一宜”…俞长荣

谈“治风先治血”…陈全新

谈补、泻…陈全新

谈“治痿独取阳明”…陈全新

察下诊病之妙义…杨干潜

热传营,舌不尽绛…杨春波

王聘贤先生论中医 之研究…杨越明

临证二三事…陈真一

从中医的整体观谈起…邹卓群

脾阴小议…黄建业

谈有关表证的误文两则…徐学义

用甘温除热宜有胆有识…谭学林

漫谈中医治法警句…谭学林

上病下治,便通衄止…陈国信

伤寒与杂病的关系…杨泽君

厥阴病的病理特征浅析…杨泽君

从邪正关系谈“合病”“并病”“直中”“两感”…杨泽君

伤寒六经气化俗解…杨泽君

“阴阳气不相顺接”浅析…邓兴学

长江医话

中医发展与科学假说…詹文涛

博览与精专…马有度

诊余话借鉴…江尔逊

学习中医话难易…宋少僧

留心与创新…吕敬江

习医说“度”…杜方步

法于往古,验于来今…杨炳初

医理与临证…戴会禧

有感于“不引古经一语”…廖伯筠

赞“计算机中医”…王占彬

中西医印定成俗戒…胡翘武

众里寻他千 度,却在灯火阑珊处…李锄

莫把祖国医学遗产言为来之西医…干祖望

批卷审稿难…干祖望

错…干祖望

脏腑“藏”“泻”辨…张六通

《伤寒论》的前身…姜春华

“正气”刍议…董胡兴

《内经》教学漫谈…李济仁

简谈《金匮要略》的特点…王廷富

沈括测雨…李克光

记解放前成都的中医院…李克光

燕山医话

郗霈龄医论三则…高益民

岳美中医话二则…江幼李

金书田医论…宋祚民

卢冶忱先生论病能…胡庚辰

论脉…赵绍琴

察舌失误有感…朱建贵

真心痛舌诊浅谈…林兰

话四诊合参…周志波

专精与涉猎…刘弼臣

学医先奠基,基坚医能博…刘韵远

文是基础医是楼…刘弼臣

学会从博览中提高临证水平…余瀛鳌

脾主涎…王洪图

肺和大肠相表里,并非虚设;心和小肠相表里,亦是真言…陈子富

“三焦有二”说的启示…马继兴

论“荣卫”…方和谦

西北多燥亦有湿…宗修英

“伤寒由毛窍而入,温病由口鼻而入”之我见…王为兰

谈治病求本…方 中

治病切忌“八股”…宗修英

从虚寒性胃痛的治法谈治病要有层次…施奠邦

详察虚实,圆机活法——杨子谦医话…张忠

北方医话

北方医话目录

诊余论教…勾直平

运用比较,搞好教学…于沧江

考试方法琐谈…张金良

名医轶事…彭静山孙启凤

治医之道在于精医理笃实践…孟庆云

医之基,在习文…韩 灵

医之精,在于勤…韩 灵

西为中用小议…姚生林

仲景学说浅议…张绚邦

医易同源话阴阳…孟庆云

浅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郝洪江

“木克土”小议…郝洪江

养生静坐法…彭静山

漫话养生延寿用 …杨书章

阴火新解…南征

五脏生理制约小议…任继学

医暇随笔谈脑神…杨书章

漫话升降开阖…王廷璋

生血之源的管见…任继学

“怒则气上”琐谈…查文安

黄河医话

论医者当通哲理…张灿玾

整体观念不能抛弃人与社会的关系…傅贞亮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王与贤

时间变化节律与疾病之证治…石冠卿

肺与皮毛…李心正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疏证…牛东生

气为人体一切物质之帅…尹锡泰

“四肢为诸阳之本”辨…刘昭纯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辨…张珍玉

正气存内,邪亦可干…傅贞亮

“有故无殒”非指孕妇…傅贞亮

“有故无殒”…臧郁文

五夺并非皆不可泻…杜雨茂

壮火食气…张裕晨

肠澼解…张珍玉

释“辛润”…张登本

浅谈三素七元之说(蒙医)…苏荣扎布

伤寒留邪非内伤杂病…何中州

伤寒“阴阳易”解…肖康伯

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肌萎缩…朱亚民

小青龙汤之变通…曹其旭

小青龙汤中麻黄、干姜的运用经验…周连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0815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随机推荐

  • 抗衰老的套盒贵还是美白套盒贵

    抗衰老的套盒贵还是美白套盒贵?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不同的护肤需求,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回答。价格方面。抗衰老的套盒通常包含多种成分和配方,用于改善细纹、提升皮肤弹性等问题。而美白套盒则主要针对肤色不均匀、暗沉等问题。从品牌和产品定位来看,抗衰老

    2024-04-15
    35700
  • 面膜代加工厂家

    1、济南博利医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主营产品:面膜,面膜加工,壳聚糖面膜代加工,械字号面膜加工,玻尿酸原液,霜膏,乳液等。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明湖路2号东湖大厦东座702室。成立时间:1998-07-15。2、广州寿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产品:膏

    2024-04-15
    46700
  • 为什么旗舰店里没有妮维雅美白630精华

    德国拜尔斯道夫集团旗下妮维雅于2020年推出的独家专利成分luminous630,号称是经过十年研发,地表最强的美白成分。这个名头可谓很响亮,而这个成分也实际应用到品牌各类产品上,例如美白精华,防晒霜等等。妮维雅630淡斑美白精华开始采用的

    2024-04-15
    37100
  •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成分不同、质地不同、适用肤质不同、使用部位不同、使用年龄不同。1、成分不同首先精华液成分是植物以及矿物质等,精华露是乳液里面的一种,使用精华露后,就不能再去使用其它乳液,精华露并不适合冬季使用。2、质地不同精华露因为是

    2024-04-15
    35600
  • 男士护肤品哪个好用?有推荐的牌子吗

    男士护肤品牌很多啊,但跟女士护肤品相比,一般男士都比较喜欢简便操作,所以主推洁面,爽肤水和乳液套装,少数搭配精华和面霜。推荐一:高夫高夫是老品牌了,为中国男士肌肤定制的品牌,护肤品系列很多,针对不同的肌肤问题对号入座即可。个人也是比较喜欢这

    2024-04-15
    33400
  • 这几件SK-ii使用的先后顺序

    上面回答的不对,清莹露最先使用,因为它相当于水。神仙水使用之前必须用水垫底的,要不然会干。用完清莹露再用神仙水。然后是眼霜,然后是精华露。因为精华是帮助吸收之后的乳液的,最后是乳液。sk2使用顺序和方法:步骤一、洁颜产品首先我们可以使用sk

    2024-04-15
    37100
  • 妮维雅男士面霜怎么样

    这款德国品牌生产的产品在欧洲非常火爆,从1922年推出了第1款面霜产品之后,多年来不断的优化护肤方案,取得了极好的成绩,男士的皮脂腺分泌更旺盛,而且户外活动时间比女性更多,所以在针对控油以及防止日晒等方面,产品都有独特的深层配方,来到中国后

    2024-04-15
    339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