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堂实录

《赤壁赋》课堂实录,第1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相关文化常识:“赋“的文体、作者简介。

 (2)积累文言词语、句式(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倒装句)。

 (3)疏通课文大意,掌握重点句子的句意。

 能力目标:

 (1)理清文脉,体会理趣和情趣。

 (2)学习作者的抒情、议论、说理方式。

 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的哲理,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句式(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倒装句)。

 (2)学习作者的抒情、议论、说理方式。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哲理,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引导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学习相关文化知识,掌握“赋”的文体特点。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有这样的一个人,林语堂对他的评价是“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你们猜他是谁很难猜吗那我们再看看当代作家方方对他的评价“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

 生:苏东坡!

 师:对,他就是苏东坡,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第99页,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苏东坡的《赤壁赋》。上课之前,先问问大家,你们对苏东坡的了解有多少呢我请同学来回答一下。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

 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他和他的父亲以及弟弟合称三苏。

 生:他是豪放派。

 师:看来同学们对苏东坡的了解还是挺多的。苏轼跟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那请问同学们又记不记得唐宋八大家是哪八大

 生:韩、柳、王、……

 师:好,请同学们记住了,唐宋八大家是韩柳欧三苏王曾巩。也就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除此之外,欧阳修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成就呢我们一起来看到屏幕。

 师:苏轼在词的写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们同为宋代豪放派词人。

 生:老师,他们俩认识吗

 师:不认识,苏轼是北宋人,辛弃疾是南宋人,辛弃疾在词的写作上对苏轼的豪放词风有所继承和发展。在书法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苏黄米蔡”。

 生:老师,米什么

 师:米芾(fu)。

 师:我们再来简单地了解一下苏轼这个人。

 师: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引用了方方在《喜欢苏东坡》里面对苏东坡的评价,不难看出,他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的这种才华不仅仅是表现在文学上,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他才华横溢,似乎连老天都开始嫉妒了,于是,命运频频地对他开玩笑,他命途多舛,生活坎坷。 元丰二年“乌台诗案”被牵连入狱,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曾三度下狱,在他的《自题金山画像》中就有这样的`诗句“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生:老师,他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他为什么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呢

 师:因为他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精神世界。苏轼的思想里,糅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他有着儒家的积极入世,忧国忧民的思想,也有着佛道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当他的儒家思想遭受到挫折的时候,他能够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的归宿。

 师:同学们要注意理解他的这种特殊的精神世界,我们这次要学习的课文是与此相关的。说完苏轼,我们来说说赤壁。大家对赤壁都有一定的了解吧

 生:赤壁之战。

 师:对。但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赤壁赋》里面的赤壁,并不是赤壁之战的赤壁。而是湖北黄冈的一个叫做“赤鼻矶”的地方。我们之前也讲到了,苏轼曾被贬黄州,这个黄州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一带。苏轼在这个“赤鼻矶”上曾三咏赤壁,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以及前后赤壁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赤壁赋》其实是前赤壁赋。

 师:赤壁知道了,赋又是什么东西呢

 生:汉赋。

 师:能联想到汉赋的同学很不错,汉赋是在汉代出现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因为“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所以很多人只要一说到“赋”,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是“汉赋”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师:刚刚也提到了,这篇赋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具体时间是元丰五年,也就是被贬黄州已经有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他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七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三、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今天晚上回去预习《赤壁赋》,熟读课文,给生字词标音。

 思考:《赤壁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讲解第一、第二段的大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布置你们回去预习《赤壁赋》,你们预习好了吗

 生:没有。

 师:不预习你们可是承诺过期中考要“超越一班二班”的呀,这种学习态度怎么超越他们要知道,你们跟一班二班的学生在智力上是相当的,差别在于,他们的基础比你们好。要夯实基础,最主要的就是把时间和心思多花在学习上!(在我们学校,一班二班是重点班,我所教的班级是普通班)

 师:既然没预习,那上课就更加要认真听!现在,先请同学们将课文齐读一遍。

 生齐读。

 二、正音

 师:你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下面这些字词。

 三、讲授课文第一段

 师:标好注音之后,请同学们再来齐读一遍课文第一段。

 生齐读。

 师: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年的秋天,七月,既望是什么日子看课下注释。

 生:过了望日。

 师:望日是什么

 生: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师:对,七月是大月,过了十六,也就是七月十七了。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七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苏东坡和客人一起划船,游于赤壁之下,“于”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在。

 师:那这句话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翻译的时候会不会直接翻译成“游在赤壁的下面”

 生:不会,是在赤壁下面游玩,倒装句。

 师:什么倒装

 生:定……

 师:同学们看到,游是什么词性的

 生:动词。

 师:记住,定语是修饰、限制名词和代词的一种成分,状语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一种成分。相当于你们在英语里面的“adj+n"和“adv+v"。所以这个倒装应该是

 生:状语后置。

 师:对的。以后在文言文当中,看到有“于”,“乎”这样的字眼,后面是地点或者时间的,就要注意看它是不是用来修饰前面的动词,如果是,那就是状语后置了。

 师: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来是缓缓地吹来,不兴是没有泛起一点波浪。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通“嘱”,劝酒的意思。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请同学们看到课下注释,明月之诗是指

 生:《诗经·陈风·月出》。

 师:窈窕之章是指

 生:《月出》中的“舒窈纠兮”这句话。

 师:所以这里应该有一个怎样的语法现象苏轼是先诵《月出》这首诗,然后再唱“舒窈纠兮”这句诗吗

 生:不是,是互文。

 师:对,这是一种互文现象。

 生:什么是互文。

 师:这是你们初中的时候就应该有学过的,《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木兰是不是先在东边的市场上买了一匹马,然后再西边的市场上买了鞍鞯不是,这里的意思是说,她在市场上到处逛,买到了这些东西,对不对互文就是在一个句子中,两个动作看似相互独立,但事实上是相互补充的。我们在必修一的《孔雀东南飞》中也讲过,“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他不是说真的只在东西两边种了松柏,在左右两边种了梧桐,而是说,他在坟墓的四周种上了松柏和梧桐树。明白了吗

 师:继续往下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拿到这个句子,你们应该立刻注意到什么

 生:于东山之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师:对,应该怎么翻译少焉,不一会儿。郑XX。

 生(郑XX):不一会儿,月亮从东边的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师(生):好,请坐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句话需要同学们注意。首先,纵一苇之所如,纵是(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小船),如(去,往)。那么,我们之前也说过,“所+动词”这个结构等于(名词)。那同学们看到,纵一苇之所如,任凭一条小船……(想要)到达的地方,缺了什么

 生:动词。

 师:对。所以,这个地方,哪个字可以用来做动词

 生:之

 师:没错,请同学们重点关注这个句子,这里的“之”字,是用作动词,去、往的意思。这样的话,这句话就通顺了,任凭一条小船去它想要去的地方,意译过来就是任凭小船随处漂流。

 师:凌万顷之茫然。这里有怎样的语法现象

 生: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师(生):大家看,万顷是指(江面宽阔)。对,其实这里还有一种手法,万顷是说明江面的宽阔,所以,万顷是江面的一种特征,那么这里就是以特征代本体,这是一种借代的手法。万顷是指江面,也就说,它是什么词性(名词)。修饰名词的是(动词)。没错,所以这里应该是(定语后置)。很好,看来同学们对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已经有一定的把握了。

 师: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浩浩,记得《岳阳楼记》中的“浩浩汤汤”吗什么意思

 生:浩荡。

 师:对,这里是水势浩荡的样子,乎是形容词词尾,什么什么的样子。水势浩荡,(小船)像凌空驾风飞行。而,表示……转折。但是不知道它要在什么地方停留。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那么的飘逸啊,又像脱离尘世,超然独立,飞升入仙境。这里的而是表什么关系先长出翅膀,然后飞升,成仙。(生:顺承)。

 师:这一段的意思已经大致梳理了一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生:苏轼和客人夜游赤壁。

 师:没错。这一段开头就写明了时间(生: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地点(生:赤壁之下),人物(生:苏子与客)。第一段写的是苏子与客的夜游之乐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

 四、讲授课文第二段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读一遍第二段。

 生齐读。

 师:于是饮酒乐甚,于是,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这里其实是分成两个词的,于,在;是,这时。在这时候,喝着酒,心里十分痛快。扣舷而歌之,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并列……递进……

 师:举一个简单地例子,语文老师抱着书本走进教室。请同学们划出主谓宾。

 生:语文老师是主语,抱着是谓语,书本是宾语……

 师:那走进教室是什么

 生:……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语文老师抱着书本走进教室,抱着书本和走进教室师两个并列的动作吗是一边抱着书本,一边走进教室吗不是。那是递进吗先在门口抱起书本,然后走进教室也不是。那这句话要说的是语文老师抱着书本还是语文老师走进教室

 生:走进教室。

 师:那抱着书本是什么是不是在说语文老师走进教室时的一个状态语文老师是怎样走进教室的是抱着书本走进教室的,抱着书本是用来修饰走进教室的。前一个动作是用来修饰后一个动作的。同样道理,扣舷而歌之,怎样地唱歌轻扣船舷唱歌。扣舷的动作是用来修饰唱歌这个动作的。所以而应该是表示……修饰。扣舷而歌,动作完成了没有(生:完成了)。那,之是什么意思会不会是代词(生:不会)。有没有其他含义(生:没有)。所以这里的之应该是(生:无义)。对,之在这里是用来补充音节的,是一个音节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师: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数流光。”歌词说,桂树做成的棹啊,木兰做成的桨。击是拍打的意思,空明和流光是什么看注释。

 生:月光浮动下的清澈的江水。

 师:空明和流光本来是什么词性的(生:形容词)。那注释里是什么词性的(生:名词)。还记得第一段我们说过凌万顷之茫然的万顷吗这里的用法跟万顷同不同

 生:同,都是用特征代本体。

 师:非常正确。拍打着月光浮动下的清澈的江水啊。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是什么意思逆流而上。

 师: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渺渺,悠远。予怀,我的心思。翻译成悠远啊我的心思,有什么问题

 生:我的心思很悠远。

 师:那这里又是什么语法现象

 生:倒装。

 师:什么倒装我的心思……很悠远。在句子成分中,我的心思是(在这个位置,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从来没有想过,作为一名高中生,居然连主谓宾都还不会分。于是后来我又花了整整一节课,帮助他们学习现代汉语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我的心思是主语,很悠远是谓语,这里是主谓倒装。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心中的美人啊,她却在天边遥远的地方。这里的美人是字面上的美人吗想想我们学过的《离骚》当中有一种怎样的传统

 生:香草美人。所以这里的美人是指圣贤的人。

 师:对,这里的美人是指贤臣或者是圣君。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客有吹洞箫者,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

 生:客人当中有一位会吹洞箫的。

 师:恩,翻译的字字落实了。但是觉不觉得这句话有点问题我们正常讲话应该是怎样的

 生:有一位会吹洞箫的客人。

 师:所以这里也是

 生:定语后置。

 师:很好。倚歌而和之,倚歌,按照节拍,和之,应和他。这里的而是什么意思

 生:按照节拍来应和他。表示修饰。

 师:正确。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萧声呜咽,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吹完之后)余音婉转悠长,像细长的丝线绵延不绝。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里的舞和泣是什么用法

 生:舞动,哭泣。

 师:是直接翻译为舞动和哭泣吗我们代入原句看看,舞动藏在深谷里的蛟龙,哭泣孤舟上的寡妇。通顺吗

 生:不通顺。使藏在深谷里的蛟龙舞动,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

 师:没错,这种用法叫做使动用法,翻译的时候就要翻译成“使……怎么样”。

 师:这一段话写的又是什么呢

 生:客人在吹箫。

 师:他在吹箫,萧声怎样

 生:很悲凉。

 师:这段主演写的是乐极悲来 。先写歌声,后写箫声;歌中的“美人”喻君,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出力;箫声的怨、慕、泣、诉,抓住了箫声“哀”的特点,末尾两句夸张性比喻,写出了箫声摄人心魄的感染力。

 五、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回去之后再认真理解一遍今天学习的内容,然后,背诵一二段,明天默写。

在巫妖王成功被提里奥·弗丁杀死后的数月,一场诡异的噩梦侵蚀了整个艾泽拉斯,而这一切的幕后,便是成为了噩梦之王的哈维斯。(源自官方小说《怒风》)

时间要回溯到一万年前的上古之战,当时玛法里奥亲手击败了这位强敌,将他变成一棵树。玛法里奥认为虽然树是无害的,但是哈维斯的意志可能还是无法消逝,因此他原本打算定期监视哈维斯变成的树的状况,不过随著永恒之井大爆炸造成的天崩地裂,这棵树也随之沉入了大海。

但是一个远古的邪恶(上古之神恩佐斯)保护了哈维斯不被海水吞噬,他提供哈维斯许多力量,让这棵有意志的树可以慢慢的养息,然后利用所有的树都和自然地梦境有连结的方式渗透进去梦境,成为一股黑暗的力量,也就是翡翠梦魇,哈维斯为梦魇之王。哈维斯耐心的等待,并且缓缓地往陆地上爬去,终於有一天他从海底再度升起,攀上了艾萨拉海边的峭壁。之后,痛失爱子的范达尔·鹿盔在梦境中被梦魇缠上了,但是梦魇没有折磨他,反而告诉他有方法可以复活瓦拉斯坦。范达尔当然立刻接受了梦魇之王的帮助和要求,他先是引诱玛法里奥进入梦境调查后被困在梦境,再说服议会种下第二颗世界树,然后将梦魇之王的部份精华偷偷地种在泰达希尔上,让这棵树从一开始就受到了诅咒。梦魇之王从此控制了部份世界树的力量,就可以借由泰达希尔与世界的连结进行一连串的散播行动。

梦魇之王当然在 范达尔 替他立下了这些功劳之后赐予其一个新的儿子,一个梦魇爪牙化身成 瓦斯坦恩 的样子,以 范达尔 的记忆所塑造出来的一个假暗夜精灵。范达尔 一直把这个的儿子藏得好好的,让假 瓦斯坦恩 当做他和梦魇之王沟通的桥梁。而这次梦魇之王已经预备好要大举入侵艾泽拉斯,假 瓦斯坦恩 传达了一个指令:要 范达尔 把所有的德鲁伊聚集在世界树这边,以避免他们发现其他地方都已经被攻击而做出抵抗的行为,再让范达尔 领导这些德鲁伊用看似治疗实际下毒的方式加深世界树的疾病。

之后一切看似很顺利,萨尔、吉安娜、玛法里奥、麦格尼、泰兰德几乎整个世界都被噩梦缠住,虽然玛法里奥成功逃脱,但代价是绿龙女王伊瑟拉被拖入了梦魇的深渊。靠著控制原梦境之王的力量,翡翠噩梦将可以完全打碎翡翠梦境和艾泽拉斯世界的边界层,迫使两个世界融合为一,让翡翠噩梦彻底的笼罩全世 界。

哈缪尔·符文图腾留在 范达尔 的身边,与其他所有的德鲁伊持续的治疗世界树,但是经过数日的无中断治疗,也不知道换了多少种方法和法术,世界树始终没有好转,甚至病情还更加的恶化,树叶开始转黑乾枯、树干大量龟裂。 哈缪尔 觉得这一切一定有许多不对劲,他决定让自己的心与泰达希尔的心接触,亲身去聆听世界树的声音,此时他发现了一件可怕的真相。范达尔 教导他们用来治疗世界树的法术和材料并不是用来治疗的,而是对世界树本身下毒,更糟糕的是 范达尔 就是造成最初这棵新世界树受到腐化生病以及导师 玛法里奥 被困在梦境的始作俑者。范达尔 指派议会的德鲁伊们去收集大量的晨光麦,目的是用来制造出诅咒的毒药,他欺骗德鲁伊们这是用来治疗的草药而将其制成粉末洒在 玛法里奥 的沉睡身体上,若不是有那些月神牧师的照顾,恐怕 玛法里奥 就算逃离了梦魇之王的牢笼也会没有身体回去。 哈缪尔 发现这一切实在是太骇人听闻了,他知道自己如果再不赶快行动那麼一切都会太迟,不过 范达尔 也洞察到 哈缪尔 知道了他的秘密,并且偷袭了这位高贵的大德鲁伊。本当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但是 范达尔 已经变了,他得到了梦魇之王赐给他的力量,再加上世界树的腐化,他抽取堕落世界树的力量击败 哈缪尔 ,将其囚禁起来,预备要腐化 哈缪尔 成为另一个梦魇之王的爪牙。

逃脱的玛法里奥成功从梦境中醒来, 一醒过来就感受到世界树泰达希尔的哀嚎,而且他也发现全世界完全被绿色的迷雾笼罩,这是一个梦魇全面入侵的象徵,没有任何迟疑,他立刻启程前往探视世界树的状况。就在 玛法里奥 快要到达时,他感受到还有另外一个求救的声音,那个正是来自 哈缪尔 的警告,哈缪尔 透过梦境的力量对 玛法里奥 传递有关背叛者的事实。玛法里奥 感到非常的痛心,他没想到自己亲手栽培出来的 范达尔 竟然会堕落到这种地步,玛法里奥 立刻施法救出 哈缪尔 让他可以去警告其他的德鲁伊们和求援,随即一场师徒大战展开。

范达尔 召唤出大量的梦魇爪牙攻击在场所有的德鲁伊,同时还汲取世界树的堕落力量为己用;但是 玛法里奥 和其他众人也不会束手就擒,布罗尔 和 哈缪尔 两人发挥自己的极限将梦魇爪牙的攻击封住,同时 玛法里奥 试图呼唤世界树仅存的自然能量挡住 范达尔 的法术,掩护自己的真正一手:直击躲在 范达尔 背后的假 瓦斯坦恩。玛法里奥 认为 范达尔 一定是受到了背后那个假扮自己儿子的妖物所迷惑才会犯下大错,因此只要消灭这个妖物就可以让范达尔停止疯狂的行为。

————————————————————————————————————

闪耀著如星光般的火焰 - 玛法里奥 的真正攻击直击那个在 范达尔 背后的暗影生物。

那个黑暗的影子在火焰吞噬它之后痛苦的扭曲著,它发出嘶嘶的哀嚎声,燃烧的影子随著风的吹拂不断地颤抖。

“ 瓦斯坦恩!”

范达尔绝望的握著那个暗影怪,他试著徒劳的拍熄火焰,却只让他自己也被火焰吞噬。但尽管这样,这位大德鲁伊还是不在乎燃烧的苦痛而紧紧地抓住,相信那个魔物是他失而复得的儿子。

——————————————————————————————————————

无法承受第二次失去爱子的 范达尔 因为冲击过大而昏倒了,玛法里奥 决定将他监禁在月光林地一个用来净化心灵的监狱中,直到 范达尔 可以恢复神智,虽然他很怀疑 范达尔 是否真的可以恢复。接著 玛法里奥 使用魔法查出寄生在世界树上的梦魇之王精华所在地,与其他所有的德鲁伊们联手彻底铲除,让世界树脱离梦魇的腐化。

之后 玛法里奥 知道了自己的敌人的本质,马上拟定一个可以打败梦魇之王的战术,而这个将需要全世界仅存的人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玛法里奥、布罗尔、 哈缪尔 三人联手施展一个特别的魔法,透过纯净世界树的力量与全世界还在和梦魇对抗的人们做心灵沟通,并且引导他们的灵魂进入翡翠梦境,组成一支足以对抗梦魇爪牙的大军。

部落和联盟都响应了 玛法里奥 的呼唤,未被梦魇吞噬的残存军力开始集结,部落由牛人酋长之子贝恩领导,联盟则是暴风国王瓦里安领导,他们在 玛法里奥 的指引下开始合作。而且不是只有他们而已,红龙、蓝龙、绿龙也都加入,甚至连哥布林、熊人、狗头人、还有所有森林的猛兽等也都成为了反抗军的一员。这批巨大的梦之大军目的只有一个:吸引梦魇之王的注意以让他把大军专注在这里,从而忽略了自身的防护。之后,靠着曾经的梦境暴君伊兰尼库斯的牺牲,伊瑟拉才得以脱离梦魇。

救 出 伊瑟拉 之后,玛法里奥 带著刚从梦魇逃出的 泰兰德 来到 哈维斯 树的所在地,他知道打倒 哈维斯 的唯一方法就是同时攻击梦魇之王的物理身体和灵魂,不能放过他的任何一面,不然 哈维斯 就会有机会再度重生。因此这场决定全世界命运的大战主要分成三线进行:由 哈缪尔 维持住的梦之大军牵制住翡翠噩梦的大部份兵力;再来是 索拉(布洛克斯的侄女) 和 布罗尔 秘密潜入梦境深处攻击 哈维斯 的灵魂;第三线是 玛法里奥 和 泰兰德 联手铲除 哈维斯 的物理身体。任何一线的行动都不能失败。

但出乎意料的是,哈维斯 并不是个省油的灯,他已经拥有足够与梦之大军对抗的兵力,却还能保有强大的兵力同时保护自己的灵魂和身体,而不是如 玛法里奥 所想的那般。而且情况更糟糕的是就算 伊瑟拉 被救出了,哈维斯 却已经抽取足够的能量来进行梦境与现实的融合,似乎一切再也没有希望。“制造出绝望感不正是梦魇之王最擅长的吗?” 玛法里奥 突然理解到这一点,他不能放弃任何希望,他知道只要过度的破坏大自然,大自然反扑的力量将会势不可挡。

玛法里奥 决定换他利用 哈维斯 邪恶的计划反将一军,他趁梦境和现实即将融合的矛盾状态进入沉睡,让自己的灵魂现身在梦境中协助 索拉 和 布罗尔,但是因为现实也处於矛盾状态,这使得他原本的身体也能够自由行动,意味著 玛法里奥 在这个特殊的条件下达到一人化二用。接下来 玛法里奥 再祈求整个世界将所有的力量借给他,让 哈维斯 尝尝何谓是自然的真实力量,在那一瞬间整个艾泽拉斯下起了宁静的大雨,洗涤所有梦魇的邪恶绿雾,让原本深陷恶梦的人们全部苏醒,被腐化但未完全丧失良心的如 格纳(一个为救下泰兰德被噩梦缠住的树人)、雷姆洛斯 等也都恢复神智,之后大雨转换成风暴,直接攻击摧毁挡在他面前的梦魇爪牙和 哈维斯 的真身枯树;同一时间, 索拉也在梦境看到了队友们替自己争取的机会,她立刻举起曾经砍伤萨格拉斯的那柄魔法战斧(战斧被克拉苏斯交给萨尔,再由 萨尔 交予 索拉 )往 哈维斯 的灵魂之树砍下。

这两人完美攻击的结合彻底的将 哈维斯 消灭,哈维斯 临死之际不断地向在背后扶持自己的那股黑暗势力求救,才发现原来他的主人在看到他大势已去就立刻抛弃他不管,留下他悲惨的在狂怒中逝去。

仁王精华是十分重要的道具,快速刷精华能够保证游戏顺利的进行。那么仁王怎么快速刷精华?下面深空高玩就为大家打来仁王8分钟速刷一亿精华方法介绍,希望各位小伙伴喜欢。

这个方法的核心是「岁杀神之酒」

目前只要在时效到之前再喝一瓶新的,累积的增幅不会重置没,想要大量入手推荐刷武士之道的二天一流之祖,一次两瓶(终章破完修道场的双刀奥义后开放)

守护灵选择「朱雀」

九十九武器期间获得精华增加非常多,然后把血量压在红色的话,九十九武器持续比较久,配件优先选择有「获得精华(九十九武器期间)」的特殊效果。

次要的就是获得精华、或跟九十九武器相关的没。

装备最重要的是「木灵碗」

搭配获得精华的木灵庇佑使用,其他的装备效果以从妖怪获得精华增加为优先(路上都是妖)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

文章开篇一段情景交融,既如道家仙境,亦与禅宗自然闲适的审美境界相契合。清风微拂、明月徘徊似有情,在轻纱笼罩的江面上,作者携几位好友放歌纵酒,任小舟随风飘荡。无拘无束,何等惬意。此自由境界真令人有飘飘欲仙之感,禅宗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无门关》)此时的苏轼正是在清风明月中暂时摆脱了尘世的喧嚣,陶醉于自然,浑然忘我,飘然欲仙。人本源于自然,佛道两家都向往着自然的真淳。禅宗提倡观照自然、随顺自然、复归自然。“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祖堂集》卷三)在青山绿水中体悟禅悦。“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五灯会元》卷三) “大家颠倒舞春风,惊落杏花飞乱红”(《如净语录》卷上)这是将身心融入于自然、享受自然。道家亦追求返朴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庄子在《大宗师》中描写理想中的“真人”: “古之真人……翕然而往,翕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苏轼《前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而不知其所止”的笔触与意境同庄子笔下“翕然往来”的境界何其相似!  

文章第一段充满了佛道之气,我们仿佛看到作者衣带飘举、乘风而行、遗世独立、陶醉于自然的形象。  

然而,此时的苏轼并非退隐山林的世外高人,也未达到后期的 “天地境界、宇宙情怀”。 “乌台诗案”令其几乎丧命,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但 “不得签署公事”, “不得擅去安置所”,实为闲置,并要 “思过而自新”,几近于流放。写此文时,谪居黄州已有四年,此时的郁愤与苦闷之情可想而知。他游于赤壁的自由是有限的,他的超脱也是暂时的,苦中作乐、悲从中来。因此,在自然美景中,心中块垒隐然作痛。诗言志,故在文章第二段中扣舷而歌,一吐心曲:“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本段中的诗描写了苏轼对往事的回顾及此时的心情。那 “倚歌而和之”的凄凉的箫声,实际上正是苏轼的心声,故能引起他的共鸣。那么,他在哀怨什么?眷恋什么?为何哭泣?又在倾诉什么呢?让我们在苏轼的诗中寻找答案吧。  

这首诗显然并非写实,而是言志。 “桂棹兮兰桨”表明自己志洁行芳; “击空明兮溯流光”表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品行。早在少年时期,苏轼就确立了儒家立身行事的准则和人生的价值取向。他“奋励有当世志”,在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既不“唯荆是师”,也不“唯温是随”。 “砥砺名节,正色立朝,不务雷同以固禄位。”(《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五十七《叔孙通不能致二生》)因此被新旧两党排挤而屡遭打击,但他始终“不改其度”表现了屈原式的执着与节操,“虽九死其犹未悔。”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则表明苏轼 “尊主泽民”的儒家济世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惆怅。诗中的 “美人”应是 “言己思念其君”。事实上,苏轼不仅对宋仁宗的选拔、知遇心存感恩,即使对宋神宗也念念不忘报君恩:变法之初,苏轼强烈反对,神宗并未怪罪,反而亲自召见,表示要考虑他的意见;“乌台诗案”中,神宗也驳斥了一些牵强附会的无理诬陷;被贬黄州之后,神宗多次想起用苏轼,但均被阻挠;后来又准其移居常州之请。神宗有恩于苏轼,苏轼亦铭记在心。因此在听悉神宗逝世的消息后他十分悲痛,在《与王定国书》中写道:“……而今而后,谁复出我于沟渎者。已矣,归耕没齿而已。”可见,诗中“望美人兮天一方”表现了苏轼对君王仍心存幻想,希望有朝一日君王能重新任用他,实现自己济世利民的政治抱负,同时也反映了他被贬时郁郁不得志的惆怅。  

在苏轼作《前赤壁赋》的第二年所作的一首《卜算子》中亦反映其心境: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那高洁自赏,不与世俗同流的孤鸿形象正是作者本人的写照。历经磨难,他仍是“拣尽寒枝不肯栖”,也仍是感叹心中“有恨无人省”。面对残酷的现实,苏轼心中的愁思正如不绝如缕的箫声,挥之不去,缠绵无尽。这箫声能“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又怎能不引起作者的共鸣,让“苏子愀然”?  

正因儒家济世思想在心中的深厚积淀,当面临严峻事实、壮志难酬时,苏轼也不能完全置之度外,故寄心志于诗中,抒发惆怅失落及企盼之情。  

全文第三段,是吹箫者的议论、抒怀。 龙晦 教授在他的论文中说: “杨道士对苏东坡发的这段议论纯是道家思想……”我却不敢苟同。我认为,这一段蕴含了儒释道三种思想,下面试将其分为二个层次来逐一分析。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这一层次提及曹操,对于这位叱咤一时的古人,苏轼是赞赏有加的。他曾将曹操与诸葛亮这两位军事家作对比,认为诸葛亮“言兵不若曹操之多,言地不若曹操广,言战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以一胜之者,区区一忠信也。”在《前赤壁赋》中,苏轼将曹军所向披靡、浩浩荡荡的气势和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气度写得气势如虹、酣畅淋漓。虽然赤壁一战,曹操是“困于周郎”,但在苏轼的心中,“固一世之雄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也怀念周瑜,追思他年少有为、雄姿英发。事实上,词中“人道是”三字已点出,苏轼明白“此赤壁”非 “彼赤壁”,在《与范子丰书》中,也对黄州赤壁质疑,但为何在 “水波不兴”与 “惊涛拍岸”的不同环境中,均对两位古人心驰神往?实是借景抒情而已。那么,他抒发的是何种感情?再问,他为何在此时此景中忽然想起曹操?仅仅是《短歌行》中的两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与此景相似而引起联想吗?为何在“水波不兴”的宁静夜晚想起轰轰烈烈的战争场面?这不是破坏如梦如幻的意境吗?让我们看看《短歌行》抒发的是何种思绪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在赤壁抒发了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感叹,充满功业未就的急迫感及求贤若渴的心情。诗中之情与苏轼此时的心情暗合。苏轼也胸怀大志,但壮志难酬;他也感叹时光易逝,但只能“举匏樽以相属”。然而借酒并不能真的消愁,苏轼希望能遇见求贤若渴的贤君,希望能成就功业,这是儒家思想在他心中涌动。因此,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赞赏、倾慕,不禁“故国神游”。然而毕竟人生苦短,难逃造化之手,故苏轼笔锋一转,宕出一句“而今安在哉?”由对千古英雄的追思转为对人生苦短的感叹。庄子认为,人生是一场大梦。禅宗亦言:“古今凡圣,如幻如梦。”(《五灯会元》卷五)看大江东去,英雄肖小均为土灰。英雄尚且如此,何况苏轼此时“早生华发”却功业未就,因此引出下文感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英雄人物亦随大江东去,何况吾辈只能混迹渔樵、浪迹江湖借酒消磨光阴,了此余生。苏轼《答李端叔书》载:“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这对于了却尘缘的禅师、道士而言,或是个理想境界,但是对于“只因未报君恩重,清梦时时到玉堂”(《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的苏轼而言是痛苦的。“寄蜉蝣于天地”一句将朝生暮死的蜉蝣与永恒的天地对比,发出人生苦短的感叹。庄子在《逍遥游》中载“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与永存的天地相比,人生亦如蜉蝣般短暂。正如《庄子·知北游》所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类悲之。”这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渺沧海之一粟”则化用《庄子·秋水》中那段透彻而生动的论述,说明个人与宇宙相比是何等的渺小:“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垒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人卒九州,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谷之所生、舟车之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这段话阐明了空间的无限性与具体事物的局限性。亦如《庄子·秋水》中另一句:“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时间永恒而人生如此短暂,空间无限而个人如此渺小,与博大无尽的时空相比,怎能不“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呢?因此,心生幻想,“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想超越时空、逍遥于宇宙之中,这不正是《庄子·齐物论》中“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于四海之外,生死无变于已,而况利害之端乎”的“至人”形象吗?置世俗于度外,达到物我、天人、主客为一,这是道家思想中的理想境界,也是千百年来许多人孜孜以求而不可实现的梦幻。“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对于人生苦短、壮志难酬、梦幻破灭的现实,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之惆怅、浩叹,苏轼也不例外。在第二层次中,他追古思今,心骛八极、神游万仞、在希冀与现实、理想与挫折的冲撞中,将何去何从?能否释怀?  

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以宏博开放的胸襟,对儒释道精神兼收并蓄、灵活运用,以乐观洒脱的情怀,圆满地回答了困扰了人们千百年的问题,得到解脱。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一句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就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水、月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爱提及的事物,是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引发人们对时空及宇宙人生的思索。“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江畔何人  

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何待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在儒释道思想中,水与月更被赋予深刻的内涵。禅宗里的水和月象征了对宇宙人生的看法。玄觉禅师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以水月形象证明“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的哲理(《永嘉证道歌》)。道家更是以为“水几于道” “上善若水”(《老子》)孔子与孟子也从水中悟出了人生哲理,《论语·子罕》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指出要“不舍昼夜”地随时代前进。故苏轼会问客人:你真的了解水和月亮的道理吗

接着苏轼运用了庄子关于万物变与不变的哲理来辩证地阐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过程。庄子认为“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气”是构成天地中一切有形之物的原始材料。事物的形体、生死不过是气之聚散变化的方式。所谓“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指的是万物变化的一面。庄子认为“万物皆化”(《庄子·至乐》),“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庄子·天道》),在(《庄子·秋水》)中有一段较集中的描写:“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盈,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指出宇宙万物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未尝往也”与 “卒莫消长也”则指出万物变化的总规律是周而得复始地循环变化的。《庄子·寓言》中说:“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庄子认为,万物由无形之气凝成各种形状的有形物体,而死后又复归为气在天地间运行混合,再形成不同的形状,传承延续,首尾连续如圆环,没有终点,这是自然均平的道理。《庄子·至乐》中甚至有一段文字描述了“几”这种原始的微生物经历了千变万化变成人,而后又返归于“几”的物化历程。这种思想与禅宗的“生死之身,其若循环”一样,是循环论,有其局限性;但“万物齐一”的观点为苏轼接受。苏轼又进一步总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物与我皆无尽也。”这一句不仅思想承袭、连句式也因袭化用了《庄子·德充符》中的文句:“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既然“万物齐一”,人的生命变化也只是万物变化的一环而已,可谓无穷尽。《庄子·知北游》谈到人的生死时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之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庄子还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如同薪与火的关系:“指穷于为薪 ,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大宗师》一文中也提及:“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即:有形骸的变化而无精神的损伤:人的精神可以变易住宅(更换形体)而不灭亡。正可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庄子·齐物论》)。的确,既然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合为一体,形体会变化而精神不灭,能代代相传,那么,又谈什么寿命长短呢?既然“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至此,苏轼解决了人生不能永恒的烦恼,确立了“气”与 “神”可永存于天地之间的坚定信念。  

人生永恒而又短暂,怎样对待人生中的挫折及壮志难酬的苦闷?生命的意义何在?生活的方式应是怎样的?苏轼接着指出,应安时处顺、融入自然、物我两忘。  

“且乎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庄子·德充符》云:“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这段话指出,人的生死存亡、事业的穷达、德行的高下及种种遭遇都是天命运行的结果,人力不足以左右它的发生。因此不能让这些事扰乱心灵的平和,侵入人的心灵。要使内心世界和谐、宁静、通达而不失愉悦,日夜保持这种状态,不论有何遭遇都保持春和之气,即以平和心待一切。如《庄子·人间世》所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解释道:“到无可奈何的时候,只当安之若命。‘安之若命’的 ‘若’字最有意义,不过是假定为命而已。”这样虽然困境并未解脱,但可以消解精神上的苦闷。“安时处顺,哀乐不能入。”(庄子·《养生主》)禅宗亦云:“大丈夫磊磊落落,当用处把定,立处皆真,顺风使帆,上下水皆可。”苏轼正得益于此。在外界环境不可改变的情况下,苏轼确是襟怀坦荡、“不以好恶内伤其身”。他在《秋阳赋》中曾写道:“日行于天,南北异宜。赫然而炎非其虐,穆然而温非其慈。且今之温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悦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自今知之,可以无感。居不墐户,出不仰笠,暑不言病,以无忘秋阳之德。”他以秋阳为喻,强调了人要乐天知命、顺其自然。  

苏轼忘怀得失,转而寄情山水,他认为在世间万事万物中, “清风明月本无主”,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无穷无尽的自然宝藏。禅宗云: “一切声皆佛声,一切色皆佛色”, “风为耳之食也,色为目之食也”。孟子亦云: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嗅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那么亦尽情享受自然赋与人类的无尽宝藏吧。苏轼在《与范子丰书》中曾戏将江山风月与人工景物相比:“……问范子丰新第园地,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何等风趣不羁!  

至此,苏轼已豁然解脱。他将人生的意义提高到宇宙本体的高度,与天地万物游而不傲睨现实,树立起通达的人生观。任性逍遥,随缘放旷,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可谓:“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庄子·齐物论》)无怪乎,“客喜而笑,……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游赤壁,是以赤壁为依托和激发点反思人生、审视历史、参悟天地。他以人生一瞬为念,以历史无言、贤愚同灰为憾,以放浪江湖、狭促人生为恨而上下求索,但并不同白居易一般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江州司马青衫湿”。而是上溯物我之同一,率自然之情、合无为之道,尽享天地之藏、造物之化,可见其心胸何等豁达、乐观。在黄州期间苏轼形成了儒释道互补的思想及“君子如水,随物赋形”的行为准则。  

一方面,儒家思想根植于苏轼内心, “兼济天下”, “有益于世”,是其一生的终极追求。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即使谪居黄州,亦言“虽废弃未敢忘为国家虑也。”(《与滕达道书》)在逆境中,他在政治上无能为力,便将精力倾注于文学和学术研究上。谪黄五年,他创作诗、词、文近500篇,书信200余封,尤其是编撰成了《易传》与《论语说》两部艺术著作。自云“不觉有益于今,必有觉于后,决不碌碌无为与草木同腐”。何等铿锵有力!  

另一方面,当备受打击,生活、事业均不如意时,佛家与道家思想便成为苏轼调适心理、修身养性的支点。他与高僧道人相交往,理佛学道,并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对道家“道本无为”、 “万物齐一”和佛家 “万法平等”、 “四大皆空”等易于导向消极的思想赋予积极的意义,寻得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他曾洒脱地写道:“临皋亭下不数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嵋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临皋闲题》)1075年,苏轼任密州太守时,面对“曾杯酒之不设,揽草木以诳口。对案颦蹙,举箸噎呕”的困境,他“听然而笑曰:‘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较丰约于梦寐,卒同归于一朽。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甚至在生活困苦、“身耕妻蚕”时,还以诙谐的笔调给友人去信讲述了老妻以青蒿治牛疮的趣事,“言此发公千里一笑也。”(《与章子厚》)真是苦中作乐、怡然自得。这不能不说得益于佛道思想的影响。苏轼在谪黄其间的许多作品亦呈现潇洒空灵之气、旷达疏朗。《承天寺夜游》恬淡自然,被誉为“仙笔”。《答言上人》亦自称:“雪斋清境,发于梦想。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饮村酒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与武林旧游,未见议优劣也。”其心境洒脱飘逸,风致翩翩。作于元丰五年的《定风波》更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开阔胸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一个“也无风雨也无晴”。  

更可贵的是,他学道参禅却不痴迷。他曾笑语好论禅的陈述古: “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他清醒地认识到:“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答毕仲举》)以此自诫诫人。他躬耕东坡的《东坡八首》既无陶渊明的道家气,也无王摩诘的入禅味,而是清新爽朗,别具情趣。  

由此可见,苏轼参禅悟道,并非为自度度人,亦非为尊佛佞佛,而是追求实用,借佛家与道家的思维方式,祛除儒家思想中庸俗僵化的一面,对现实人生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思考。因此他欣赏陶潜,却并未消弭自我、归隐山林;他参禅理佛,却并不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他追慕屈原,却不投江自沉、以死抗争。他撷取各家精华,弃其糟粕,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佞。如《雪堂记》所言,他不做专嗜佛道的“散人”,也不做囿于传统世俗观念“趑趄于利害之道”的“拘人”,而是 “君子如水,随物赋形”,构建起超越而又执著的自由人格。他那顺不骄、逆而安的人生态度与乐观洒脱、超逸旷达的襟怀为后世所景仰,堪为典范。亦当属“千古风流人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1271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随机推荐

  • 愈创木修护舒缓喷雾作用仁和臻养

    你要问的是愈创木修护舒缓喷雾作用是什么吗?保湿锁水。蕴含活性壳多糖及愈创木精华,帮助肌肤补充水分,滋养润肤,并改善肌肤干燥、粗糙等不适状况。修护肌肤的保湿锁水屏障,长期使用令肌肤舒适细嫩柔滑健康。丽颜肌专为敏感肌肤研发首款急救型喷雾愈创木舒

    2024-04-15
    38900
  • 眼霜和眼部精华是一样吗?眼霜和眼部精华哪个好用?

    眼部肌肤和脸部其他部位的肌肤有所不同,需要专门的眼部产品,眼部产品也有很多不同的类型,眼霜和眼部精华是比较常用到的,眼霜和眼部精华的质地有些不同,使用方法也存在一些差别,那么眼霜和眼部精华一样吗?眼霜和眼部精华哪个好?1、眼霜和眼部精华一样

    2024-04-15
    32100
  • 雅漾控油抗痘修护精华露怎么样?怎么用?

    雅漾控油抗痘修护精华露主打提亮保湿补水温和修护,那么雅漾控油抗痘修护精华露怎么样?怎么用?带着这些疑问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雅漾控油抗痘修护精华露的全面分析,了解它的更多性能,帮你解决更多的困扰,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赶快来看看吧!

    2024-04-15
    33400
  • 小麻薯手帐离型本在哪里买最便宜

    在阿里巴巴网买最便宜。阿里巴巴网主要经营各类商品批发,零售,价格低于市场价,物美价廉,小麻薯手帐离型本在阿里巴巴网买是最便宜的。小麻薯是一款手账,其中的内页是用于日常事务记录的,手帐不仅能提醒自己记着家人、朋友的生日和约会。还能安排每天的工

    2024-04-15
    28700
  • 有哪些小众又高级的礼物?

    送给**姐木质音乐盒八音盒jeancard 是台湾的一个很出名的音乐盒品牌。我去台湾旅游时发现的,当时逛店时就很喜欢。Jeancard ,来自台湾的本土的的创意礼物品牌,纸艺、创意、情感、环保与自然的全方位产品。其中 Wooderful l

    2024-04-15
    26700
  • 妮维维和妮维雅有什么区别吗

    妮维维和妮维雅是两个不同的品牌。妮维雅(Nivea)中文曾译为能维雅。来自德国的护肤品牌妮维雅(Nivea)是拜尔斯道夫公司BeiersdorfAG(简称BDF)所有,妮维维是中国的一个小型化妆品品牌。关于妮维雅美白身体乳液,瓶身上全是英文

    2024-04-15
    28900
  • 三森家具城轻奢家具品牌有哪些

    西安三森家具城有马可波罗、方太、圣象、瑞宝、欧雅等等知名品牌。过去叫三森现在叫美德亨。价格适中。有几个品牌不错。二楼的伊思曼床。三楼的柚乐居板木家具。一楼的本卫浴。都是很好的品牌。可以试一试。千万别自己刷,惨痛的教训啊。我也是跟你一样,我也

    2024-04-15
    285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