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各种水果集中上市的季节,中医营养学强调吃水果要顺应天时,所以要吃应季的水果。另外,要讲究因地制宜,要吃当地产的水果。所以,秋天是我们吃当地出产水果的最佳季节。
中医饮食讲究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所谓助,就是吃完饭菜以后帮助消化,所以水果绝对不是主角,它只是个配角。
但是很多人现在是本末倒置,把水果当饭吃,反而把主食弃之不用,这从大方向上就错了。这么吃的结果,就会使自己的精血、精气得不到补充、滋养,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先伤精、后伤气,最后伤神,会出现严重的厌食倾向。
水果本身虽然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糖类、大量的纤维素,但是说到根上,水果是果不是实。水果的果肉并不是植物里面最精华的东西,植物最精华的东西都在它的种子里面,也就是果核里面。
少量吃水果可以滋阴,滋补自己的体液,吃多了就会导致比较严重的腹泻,会把自己本身的营养成分、没来得及消化的食物、体液排出体外。所以很多人吃了水果以后会造成营养流失。
因此水果的选用,应科学正确才好。
苹果
中医认为苹果味酸、甘,性偏寒凉,吃适量的苹果可以生津、止渴、润燥。
平常喝烧酒或白酒吃点苹果,可以缓解或平衡酒的热毒;如果少吃苹果,发挥它酸性而不是寒性,那苹果还有止泻作用;但是如果吃得太多,或者吃的不得当,就会导致严重的腹泻。
现在很多人盲目学外国人,外国人说每天一个苹果可以 健康 长寿,这是很错误的。人种不一样,饮食习惯不一样。如果我们不考虑自身的情况,盲目照搬西方饮食模式,天天吃一个苹果,很容易先伤到胃,再伤到小肠和大肠,最后伤害到整个身体。
苹果的酸味有一个收涩、收敛的作用。收敛的作用能够平衡、缓解辛辣给胃肠道带来的刺激。我们都知道韩国人爱吃辣的泡菜,但是要记住韩国人做的泡菜里面除了有很多辣椒以外,还有用来平衡辛辣味道的新鲜的苹果丝。所以对那些肝火旺盛或者是血压很高、易怒的人,或者那些饮酒过度的人,用苹果汁或是嚼一些苹果都能起到很好的缓和的作用。
另外,还可以把苹果切碎、捣烂、绞汁,蒸成稠膏,加点鲜蜜服用,能够缓解脾、胃、肺和大肠阴液不足所导致的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等症状。
山 楂
山楂,又叫“山里红”、“胭脂果”,蔷薇科落叶小乔木,五到六月份开花,而果实成熟是在金秋十月。
成熟的山楂酸中带甜,风味独特,直接食用,生津止渴,深受大家喜爱。另外,北京比较有名的特色食品中冰糖葫芦和炒红果,都是用新鲜山楂制作的。
除了鲜食以外,山楂还可以制成山楂片、果丹皮、山楂糕、红果酱、果脯等等。山楂片和果丹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山楂糕还被称为京糕。京糕梨丝是京菜里面的一道美味鲜爽的经典凉菜。
山楂制作的食品这么普遍,是因为山楂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山楂就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中医里面对山楂的利用,主要是用果实。
中医认为,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入脾、胃、肝经。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收敛止痢的功能,对食积、胀满、泻痢、产后恶露等均有疗效。
山楂还有散瘀、止血、防暑、提神的作用,所以在中成药中,山楂被广泛应用。目前有50多种中药配方中有山楂,其中常见的开胃健牌的药。比如山楂丸,就是以山楂为主要成分的。
石 榴
石榴是一种落叶灌木或者是小乔木,原产于中亚,也就是现在的伊朗、阿富汗一带,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传入我国。
石榴一般在阳历的五到六月开花,石榴花色彩鲜艳,红得像火一样,是夏季非常好的观赏花木。中医把干燥的石榴花研成细末,留着备用,碰到急性出血,比如鼻衄、女子崩漏等情况服用,能够快速止血。急性烫伤,用石榴花末调上香油涂抹患处,能促进伤口愈合,不留癜痕。
石榴的果实在秋天成熟,因为它色彩鲜艳,籽多饱满,经常被我们用到喜庆的场合,象征着多子多福、子孙满堂、家族兴旺。而石榴成熟的时候,正逢阴历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和国庆节,所以,石榴也是我们秋天经常食用的水果。
成熟的石榴体色鲜红或者粉红,经常裂开,露出宝石一般晶莹剔透的籽粒。好的石榴颗粒大,核小,酸甜多汁,虽然吃起来有点麻烦,但是那种鲜美是回味无穷的。
石榴籽的果汁有非常好的滋阴润燥的功效。中医认为石榴的性质不像梨和苹果那么凉,因为它开花在夏季,花色又鲜红,加上味道酸甜,所以,脾胃虚寒,吃一般水果容易拉肚子的人,倒是可以适量吃些石榴。另外,石榴虽然味美,但是其性质属温性,吃多了容易助火生痰,所以要适量食用,不可贪多,正所谓“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我们中医用石榴,主要是用它的皮,也就是包裹这些籽粒的石榴皮,有时也用石榴树的根皮、树皮。中医认为,石榴皮性温,味道酸涩,有很好的收敛、固涩的作用,甚至能起到止泻、止血和杀虫的效果。石榴皮经常被中医用于长期腹泻、慢性腹泻,或者长期慢性的咳嗽、上气不接下气,便血以及女性的崩漏大量出血或者少量的淋滴不断的出血等病证。
有关石榴皮的内服和外用的使用方法有很多,我们一般磨成粉或者煎汤服用。对于长期腹泻的病人,一般用石榴皮15克,加点生姜、红糖或者白糖,饭前喝;有时候,还可以把新鲜的石榴皮捣烂捣碎,敷在肚脐上,用胶布固定,一般连续敷24小时,治疗成人或者儿童的腹泻。
对于便血的人,我们一般把石榴皮炒干研末,温开水送服,有的时候,还会把石榴皮炒到有些焦黑,炭化以后加红糖服用,或者装胶囊吞服。
对于那些老拉肚子,中气不足,甚至出现脱肛的人,一般用石榴皮加上五倍子煎汤熏洗患处。
对于女性出现白带过多的,一般用石榴皮磨成粉,装胶囊吞服。
我们还用石榴皮煎汤外洗治疗一些神经性皮炎或者牛皮癣等皮肤病。
石榴皮以及石榴树根皮均含有石榴皮碱,对人体的寄生虫有麻醉作用,在古代可以驱虫杀虫,尤其对绦虫的杀灭作用更强,可用于治疗虫积腹痛、疥癣。
#秋季 养生 # #清风计划# # 健康 真相馆#
1 关于蜂蜜的常识有哪些
蜂蜜的好处多多,蜂蜜味甘性平,《神农本草经》:“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可见它 了治病强身两大功用。
归纳其作用为: 清热。《良疗本草》说“若觉热,四肢不和,即服蜜浆一碗,甚良”,由于蜜有养阴作用,故用于虚热者为宜。
近有用于鼻炎,鼻窦炎及角膜溃疡及脸缘炎等。 补中。
蜜能补养脾气,古代谓其长服能明耳目、面如花色、强志、轻身、不饥不老、适宜手虚弱之体及病后调养。故《药品化义》有:蜂蜜采百花之精,味甘主补,滋养五脏之说。
解毒。可治各种皮炎及 滴虫,及解乌头毒,解酒毒,现代科研认为其〈含咖啡酸〉有抗癌作用。
据俄罗斯报道蜜是一种良好的口腔消毒剂。由于蜜既能解毒又能补益,古人常用其制成各种膏方。
美国已用蜂蜜兑各种果汁作澄清剂,效果理想,并能保持全部的营养价值。 润燥。
可治肺燥咳嗽。配生姜更佳。
张锡纯认为其性“其凉滑润,为清肺润肺、利痰宁嗽之要品也”;老人津亏便结,可用此开水冲服润下。 止痛。
蜜具缓急止痛作用,魏长春医师常用此配合乌梅安胃丸等冲服以治痛胆道蛔虫症、胆囊炎、胆石症等。蜜外涂还可疗烧伤,冻伤及各种外伤。
但须注意,凡痰湿较盛,脘腹胀满或肠弱泄泻者,蜂蜜则当慎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蜂蜜外用具有解毒、抗菌、消炎、滋润、防腐、保护创面、促进细胞再生和渗液吸收的诸多功能。
蜂蜜的食用方法1、不可以用开水冲或高温蒸煮蜂蜜,因为不合理的加热,会使蜂蜜中的营养物质严重破坏,蜂蜜中的酶失活,颜色变深,香味挥发,滋味改变,食之有不愉快的酸味。高温使蜂蜜特有的香味和滋味受到破坏而挥发,抑菌作用下降,营养物质被破坏,因此,蜂蜜最好使用40℃以下的温开水或凉开水稀释后食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用冷开水冲蜂蜜饮食,能消暑解热,是很好的清凉保健饮料。
2、蜂蜜的食用时间大有讲究,一般均在饭前1-15小时或饭后2-3小时食用比较适宜。但对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则应根据病情确定食用时间,以利于发挥其医疗作用。
如在饭前一个半小时食用蜂蜜,它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如在食用蜂蜜后立即进食,它又会 胃酸的分泌;温热的蜂蜜水溶液能使得胃液稀释而降低胃液酸变,而冷的蜂蜜水溶液却可提高胃液酸多,并能 肠道的运动,有轻泻使用。因此,胃酸过多或肥大性胃炎、特别是胃和十二脂肠溃汤的患者,宜在饭前1小时半食用温蜂蜜水,不仅能抑制胃酸的分泌,而且能使胃酸降低,从而减少对胃粘膜的 ,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而胃酸缺乏或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宜食用冷蜜水后立即进食。
神经衰弱者在每天睡觉前食用蜂蜜,可以促进睡眠,因为蜂蜜有安神益智和改善睡眠的作用。食用蜂蜜的注意事项1、不宜与豆腐同食。
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热散血。与蜂蜜同食易导致腹泻。
同时蜂蜜中的多种酶类,豆腐中的多种矿物质、植物蛋白、有机酸等,二者同食 不利于人体的生化反应。2、不宜与韭菜同食。
韭菜含维生素C丰富,容易被蜂蜜中的矿物质铜、铁等离子氧化而失去作用。另外,蜂蜜可通便,韭菜富含纤维素而导泻,容易引起腹泻。
2 蜂蜜有哪些妙用
蜂蜜的妙用: 1、粉刺:用1咖啡匙麦芽油和等量凡士林油,加少许蜂胶搅拌均匀成浆糊状,敷在患处,并轻轻 ,早晚各1次,一个疗程为一星期。
2、口疮:1匙量的蜂蜜,加入几滴柠檬油精,慢慢融化于口腔内,一天2—3次,直至炎症消失为止。 3、除酒味:只需3汤匙量的蜂蜜,即早中晚各服1汤匙量的蜂蜜,即可消除酒精异味。
4、贫血:蜂蜜可 血红蛋白的生长,而血红蛋白对红血球生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除了蜂蜜,蜂王浆也是相当有效的,每日早晨空腹1匙蜂王浆,3个星期为一个疗程。
5、牙龈炎:牙龈感染发炎,将1块1—2克的蜂胶放在牙龈发炎处及其周围咀嚼蠕动,即可加快牙龈炎愈合,一天3次。 6、支气管炎:每日放1块蜂胶在嘴里不停咀嚼,或者在嘴里慢慢融化1汤匙栗树蜜,早晚各服一次效果更佳。
7、脱发:每日空腹服用1汤匙量的蜂胶,坚持一个月。春秋季服用效果尤佳。
8、膀胱炎:在医生开处方治疗期间,每日的晚餐前服用1汤匙蜂蜜能起到辅助的疗效。 必要时,在病愈后还可延长服用时间加以巩固。
9、便秘:每日晚餐前服用1匙量的花粉,至少连续服用一个月,或每日午餐前服用2匙量的蜂蜜。 10、酒糟鼻:将1只熟透的香蕉去皮捣成泥状,将1个核桃大小剂量的蜂王浆和1汤匙橄榄油拌入香蕉泥,拌匀后敷于酒糟处,稍作 。
一刻钟后,轻轻把香蕉泥拭去,然后用蘸过温水的棉花团擦净,连续5日。 11、冻疮:将几滴麦芽油、3匙量的凡士林和1匙量的蜂胶拌成膏状,敷于患处,轻轻 ,用消毒纱布擦净,早晚各一次。
12、肿胀:连续一星期早晚服用1大汤匙量的蜂胶。一个月后,如还有肿胀感,继续服用,每次服用蜂胶时尽量嚼透。
13、眼睛发炎:煮沸01升的水,冷却后,加入满满1匙蜂蜜,用以清洗发炎的眼睛,一日清洗3—4次。 14、咽喉痛:将玫瑰花花瓣放在1升水里煮沸成制剂,冷却过滤后,加入5匙量的蜂蜜用于漱口,每日数次,直至炎症消失。
15、更年期:蜂蜜可以“固定”骨骼内的钙。 在早晨饮用的饮料内加入白糖,并且每日再喝1匙量的蜂蜜。
16、皮炎:将40克鼠尾草叶子放入1升水里煮成制剂,10分钟后滤净,然后加入10汤匙量的蜂蜜,在发炎处涂抹。20分钟后,用水(加入几滴柠檬汁)洗净,轻轻擦干。
每日早晚各一次,直至炎症消失。 17、烧伤:把两只大土豆捣成泥状,加入2匙蜂蜜,敷于烧伤处。
10分钟后,用冷水将土豆泥冲洗干净,再轻轻擦干,每日敷3次。 18、身体与脑筋放松:每日早晨服用30克左右的蜂蜜,10天为一个疗程,或每日空腹服用2匙量的蜂胶。
春秋天进补效果尤为明显。 19、蚊虫叮咬:在薰衣草内拌入蜂蜜和蜂胶,比例分别为2∶3和1∶3,涂于虫咬处,用纱布包扎好,3—4小时后再换药,直至红肿消失。
20、皱纹:在一块纱布上涂满一层半干湿的蜂蜜,敷于皱纹处,15分钟后,用一团湿消毒棉花球擦拭干净,每星期1次。 21、风湿症:在患处抹上一层蜂蜜,用纱布包好,再轻轻 ,1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擦干。
每日1—2次。 。
3 蜂蜜都有那些妙用
蜂蜜保健八段锦 恢复疲劳,尤其是熬夜后 在所有的天然食品中,大脑神经元所需要的能量在蜂蜜中含量最高。
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可以很快被身体吸收利用,改善血液的营养状况。 用法:中午一杯蜂蜜水 消除大餐后的积食 蜂蜜可以促使胃酸正常分泌,还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能显著缩短排便时间。
用法:每天早晚空腹服蜂蜜25克 润肺 蜂蜜有消炎、祛痰、润肺、止咳的功效,枇杷蜜的止咳作用最好。 用法:雪梨一个,切薄片拌蜂蜜吃,每日数次。
解酒 蜂蜜成分中含有一种大多数水果没有的果糖,它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因此有利于快速醒酒,并解除饮酒后的头痛感。 用法:饮酒前吃50克蜂蜜或几块涂蜂蜜的饼干面包,酒后饮蜂蜜水。
4 蜂蜜有哪些用途和好处
谈谈蜂蜜的好处和美容用法 在美容版也逛了不少时候了,收集了不少JMS的护肤经验和美容知识,自己也整理了一番,因为现在我也在喝蜂蜜水,吃蜂蜜,所以就拿出蜂蜜的一点常识来与大家分享分享,欢迎有蜂蜜美容经验的JMS来聊聊,说说大家的用法,交流交流经验! 美容佳品--花粉和蜂花粉 一、常食蜂蜜可保健康长寿 蜂蜜是工蜂采花蜜在巢中酿成。
根据采蜜季节不同而有春、夏、冬蜜之分,以冬蜜质量最好。从野外如树上、岩洞等采取者称为野蜂蜜,又叫石蜜或岩蜜,质量最好,但产量有限,因而市面上见到的多是人工养蜂所取的蜂蜜。
蜂蜜对人体健康的好处早已为人们认识。《神农本草经》把蜜列为有益于人的上品,古希腊人认为蜂蜜是“天赐的礼物”,而印度的《吠陀经》则说蜂蜜可益寿延年。
我国梁代名医陶弘景说过:“道家之丸,多用蜂蜜,修仙之人,单食蜂蜜,谓能长生。”这种说法虽有夸张之嫌,但仍充分说明了蜂蜜在营养及医疗上的作用。
营养分析表明,蜂蜜中含有大约35%葡萄糖,40%果糖,这两种糖都可以不经过消化作用而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利用。蜂蜜还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B1、B2、B6及铁、钙、铜、锰、磷、钾等。
蜂蜜中含有淀粉酶、脂肪酶、转化酶等,是食物中含酶最多的一种。酶是帮助人体消化、吸收和一系列物质代谢及化学变化的促进物。
蜂蜜的气味芳香可口,从营养和保健价值来看,不仅是滋补、益寿延年之品,又是治病之良药。 蜂蜜作为药用,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功效良好。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润燥也;解毒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
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
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创伤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在临床上,蜂蜜不仅可以治疗胃炎,还可以在蜂蜜中加上某些药物治疗溃疡病。如每晨用温开水冲蜂蜜6克,空腹服或用丹参15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煎汁冲蜂蜜服,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各种胃痛症。
为什么蜂蜜有此疗效呢?原来蜂蜜是一种潜在的碱性食物,它所含的锰等无机盐,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同化作用,从而减轻胃肠负担而缓解症状。 若用蜂蜜30克,炒枣仁末15克,分2次冲服,有很好的宁心安神作用,可治心慌、失眠、健忘、多梦。
如加入五味子9克,柏子仁9克,还可以增强记忆力,改善智能。 如果高血压、肝脏病、心脏病患者,早晚空腹饮1杯蜂蜜水,对上述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若用丹参、首乌各15克,水煎取汁,冲蜂蜜1汤匙内服,功效更佳。用蜂蜜30克,精盐3克,加凉开水调匀,每天早晚各服1次,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尤其适宜于老年人、体弱者、病后有便秘的患者。
当有呼吸道病变,出现阴虚肺燥,久咳无痰时,可用款冬花10克,百合15克,玉竹15克,煎水取汁,调入蜂蜜2汤匙饮用。也可在空心雪梨中放进蜂蜜适量,隔水炖服,可消除因气候干燥引起的咽喉干燥、发痒的感觉,并有利于气管中的积痰顺利咳出。
因此,呼吸系统疾病治好之后,如能经常饮服蜂蜜,不但可防止旧病复发,还有强壮之功。 对于生长期的儿童,蜂蜜常是他们紧喜爱的食物,蜂蜜中含有铁和叶酸,常吃可以预防和纠正儿童的贫血。
此外,蜂蜜还有润肌白肤的作用,由于蜂蜜营养丰富而多样化,又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于皮肤有滋润作用,尤其是冬季气候干燥时,多吃蜂蜜能防止皮肤皲裂。很多高级的化妆品,是由蜂蜜提炼而成的,可见它对皮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如能长期内服及外敷外涂,有助美容,还能益寿延年。 二、自制蜂蜜面膜 蜂蜜黄瓜面膜(美白除皱) 取鲜黄瓜汁加入奶粉、蜂蜜适量,风油精数滴调匀后涂面,20-30分钟后洗净,或将黄瓜洗净切薄片直接贴于脸部,具有润肤、增白、除皱的作用。
蜂蜜白芷面膜(去斑美白) 1、取白芷10克,白附子10克,共研细末,加水和蜂蜜适量调奖敷面,20分钟后洗净,有祛皱、消斑、增白作用,适用于面部色素沉着或黄褐增斑患者。 2、材料:白芷6克;蛋黄1个;蜂蜜 1大匙;小黄瓜汁 1小匙;橄榄油3小匙。
做法: 1先将白芷粉末,装在碗中,加入蛋黄搅均匀。 2再加入蜂蜜和小黄瓜汁,调匀后涂抹于脸上,约二十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脸洗净后,用化妆棉沾取橄榄油,敷于脸上,约5分钟。 4然后再以热毛巾覆盖在脸上,此时化妆棉不需拿掉。
5等毛巾冷却后,再把毛巾和化妆棉取下,洗净脸部即可。 蜂蜜珍珠粉面膜 准备一个干净的小瓶子,倒入大半瓶珍珠粉,再缓缓倒入蜂蜜,边倒边搅拌,使蜂蜜和珍珠粉充分混合,注意蜂蜜不要倒得过多,调成糊状即可。
这样面膜就做好了。 使用前,先用温水把脸洗净,然后用小棉签蘸着调好得面膜均匀得涂在脸上,不要太厚,薄薄一层即可,过1-2小时后洗掉,可以使脸光滑,有光泽。
红酒蜂蜜面膜(美白滋养) 红酒中的葡萄酒酸就是果酸,能够促进角质新城代谢,淡化色素,让皮肤更白皙光滑。蜂蜜具有保湿和滋养的功效。
方法:将一小杯红酒加2到3勺子蜂蜜调至浓稠的状态后,均匀的敷在脸上。
5 蜂蜜 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最佳答案 这是我平常收集的小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现代医学临床应用证明,蜂蜜可促进消化吸收,增进食欲,镇静安眠,提高机体抵抗力,对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积极作用。
蜂蜜几乎含有蔬菜中的全部营养成分。在冬季每天喝上3—4汤匙蜂蜜,既补充营养,又可保证大便通畅。
蜂蜜可用于体弱多病、病后恢复的辅助治疗。患有高血压的老人,每天早、晚各饮1杯蜂蜜水是非常有益的,因为蜜中的钾进人人体后有排钠的作用,可维持血中电解质平衡;慢性肝炎、肝功能不良患者常吃蜂蜜能改善肝功能;对于肺结核、胃肠道溃疡等慢性病患者,蜂蜜是良好的营养品,能增强体质。
此外,还可直接用蜂蜜外敷或涂抹来治疗刀伤、创伤和烧烫伤、冻疮。 蜂蜜还是一种天然的美容佳品。
作为润肤剂经常外擦,对皮肤的表皮、真皮起直接营养作用,可促进细胞新生,增强皮肤的新陈代谢能力。 蜂蜜在治疗方面有以下功效: 1、润肠通便。
用于便秘的防治。以油莱蜜、茶花蜜和枇杷蜜为最佳。
2、润肺止咳。由于肺虚引起的咳嗽,食用蜂蜜有效。
3、解毒、医疮、止痛。将蜂蜜直接涂擦在皮肤或伤口上,有消炎、止痛、止血、减轻水肿、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食用可缓解食物中毒,治疗胃肠溃疡和肚腹疼痛。如果喝酒过多,临睡前喝一汤匙蜜可解酒止头痛。
4、众中益气。用于体弱多病者(特别是脾胃虚弱者)的辅助治疗、恢复健康以及老年人的保健。
5、调和诸药,提高药性。蜂蜜性平,味甘(甜),常作引药用。
另外给你介绍一下25种蜂蜜的作用 1、桂花蜜 该蜜清亮透明,馥郁芳香、甜润可口,被誉为“蜜中之王”。它能清热解毒,加醋可以减肥,拌奶可以润肤。
2、益母草蜜 妇科良药,是蜜蜂采自益母草花而来,含有多种维他命、氨基酸、天然葡萄及天然果糖,常饮有活血祛风,滋润养颜的功效。喉痛、声沙可直接含服,每天两次效果佳。
可用暖水或冰水冲饮,或加入其它饮料中饮用。毋须冷藏,存放于室温及阴凉干爽位置。
(如凝结亦可食用) 3、银杏蜜 银杏又称白果,为我国珍稀植物,有活化石之称。银杏蜜是以天然蜂蜜为主要原料,辅以银杏提取液精制而成。
该蜜含有银杏酮、银杏苦内酯等特有银杏药物成分。银杏酮是血管扩张剂,能治疗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和脑缺血等疾病;银杏内酯是血小板激活因子的拮抗剂,可以抗凝血,防止血栓形成。
其蜜味微甘苦,回味凉而清甜,是中老年人营养健身之佳品。 可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4、黄连蜜 西蜀深山老林中有野生植物名为“雅莲”,俗称“三角叶”、“三颗针”。该蜜晶莹透亮,入口清香含苦味,余味甘甜而不腻,老幼服之皆宜。
古为皇家贡品,今有民间珍馐。药书记载:黄连性苦寒,清热燥湿,爽心除烦,泻火解毒,其蜜与之同功,治疗痢疾、毒疮皆有良效,老少皆宜。
5、野菊蜜 该蜜能止渴生津,清热降火,祛风解毒,平肝明目,尤其对疥疮、暗疮等有疗效是防暑降温的好饮料。 6、枸杞蜜 该蜜深琥珀色,清香馥郁,含枸杞之精华,具补气、滋肾、润肺、壮阳之功效。
7、黄连蜜 该蜜晶莹透亮,清香宜人,甜中带苦,食而不腻。古为皇家贡品,今有民间珍馐。
药书记载:黄连性苦寒,清热燥湿,爽心除烦,泻火解毒,其蜜与之同功,治疗痢疾、毒疮皆有良效,老少皆宜。 8、枸杞蜜 该蜜深琥珀色,清香馥郁,含枸杞之精华,具补气、滋肾、润肺、壮阳之功效。
9、党参蜜 浅琥珀色,稠而且粘,此乃蜜中上品。具补脾胃,益气血之功效,老年人用来滋补,中年人用来强身。
10、龙眼蜜 质地细腻,气味浓郁,具浓烈的龙眼肉味,在我国单花蜜中其蛋白质含量最高,达1699%。它有健脾补血、清神益智的作用。
11、枇杷蜜 主要产于江南一带,是稀有蜜种,营养丰富、芳香甜美,自古至今备受推崇。它有化痰止咳、清肺解热、利尿降水等功效。
12、玄参蜜 内含挥发性生物碱、甾醇、脂肪酸、亚麻仁酸、硬脂酸等多种有机酸。临床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干、目赤、耳肿、肠痛等。
13、山楂蜜 内含山楂酸、鞣质,内酯,主要用于治疗内积不化、饱胀腹痛。 14、荞麦蜜 该蜜色深味浓,富 性气味,蛋白质和铁的含量高,且含有芸香甙,能软化血管,是防治贫血、肾脏病的特效药。
15、五味子蜜 五味子蜜,百妙纷呈,居家常备,定能起到意外之功。该蜜内含五味子素、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A和C,故能治神经官能症、干眼病与口腔疾病,并可清肝火,补五脏之气。
16、雪脂莲蜜 雪脂莲生于云贵高原,开花时,值百花萧杀,唯其独芳,吸日月之精华,沐四季之雨露,故其蜜晶莹剔透,清凉皎洁,结晶细腻如脂,令人望而生津。本品早为少数民族年轻妇女所青睐。
拌同王浆、花粉合用服之、抹之、搽之皆宜,养颜更佳。有健美肌肤、滋容养颜之功效。
17、野玫瑰蜜 野玫瑰花形烂漫,其蜜深植内中,故人们仅慕其花之艳丽而无缘品其蜜之幽香。本品系我园蜂场采自山西晋中地区,香味扑鼻,在芳香蜜种中堪称一绝,其味薄而醇,细品之,可誉为“蜜中贵妇”。
有提神醒脑、调理内分泌之功效。 18、荆花蜜 立秋前后,秋高气爽,荆花丛中,蜜蜂穿梭其间,采花露酿制成荆花蜜,浅琥珀。
6 蜂蜜的用处
食用蜂蜜一般方法是早、晚各一次,每次25-50克,以不超过60度(摄氏)温开水冲服,或在进早餐时把蜂蜜涂抹在面包、馒头片上,也可把蜂蜜放入温和的豆浆、牛奶中食用。
对于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可在参加运动或劳动前后服用,以利提高血糖,增强体力或迅速消除疲劳。蜂蜜中含有生物活性酶,在高温下易破坏,所以不要用温度很热的开水、牛奶或豆浆冲服。
用于治疗疾病,每日服用蜂蜜的剂量可增加到50-100克,如习惯性便秘患者,每天早晨服50克左右蜂蜜。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除了蜂蜜与中药配伍外。
每天早或晚服用蜂蜜50-100克。 蜂蜜营养丰,容易消化吸收,因此是老人、儿童、运动员、孕妇、重体力劳动者和病弱者的理想滋补。
7 蜂蜜的妙用有哪些呢
1、腌制水果的天然防腐剂 蜂蜜富含天然的防腐剂,不容易使食物发生变质,还能产生很强的防腐作用,腌制水果的时候不妨加点蜂蜜,可以让水果保存得更久。
2、抗菌消炎 实验证实,蜂蜜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白喉等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处理伤口时,将蜂蜜涂于患处,可减少渗出、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
3、解酒 宿醉未醒无疑是十分难受的,而蜂蜜或许能帮你缓解哪种头痛作呕的晕眩感。有研究指出,蜂蜜中的多酚物质可以帮助加快新陈代谢、让身体排出酒精成分,从而起到解酒的作用。
4、缓解失眠 如果存在入睡困难的情况,不妨试试在每天睡觉前口服1汤匙蜂蜜(加入1杯温开水内),能让你更好更快入睡。这时候用龙眼蜜、五味子蜜、枣花蜜,效果会更好哦~ 5、缓解晒伤 夏天一不小心就会被太阳晒到皮肤通红,这时候除了敷上芦荟以外,涂上一层薄薄的蜂蜜也有助缓解晒伤的症状。
8 蜂蜜除了冲水还有什么妙用
只要大家食用适量,方法得当是不会发胖的,相反可以帮助减肥。
蜂蜜里的糖是果糖和葡萄糖,在经过肠胃时可以直接被吸收,不会造成沉淀。但注意一定是“适量”,多吃了葡萄糖在体内会转化成脂肪。
事实上,100克蜂蜜含有303卡路里的热量,100克糖含有399卡路里的热量,前者的热量仅略低于后者。不过,在钾、锌和铜的含量方面,蜂蜜的营养价值比糖高。
一茶匙纯正蜂蜜,一只鸡蛋白,一汤匙牛奶搅拌,用手以 的手法涂于全身,特别注意,膝盖、手足争、脚足争,大约五分钟待吸收后用温水冲洗,你会发现肌肤实时变得润滑。 早在公元前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蜂蜜“久服强志轻身,不老延年”。
所谓“轻身”就是减肥。
玫瑰花可以美容。花能给人带来愉悦,调节人的情绪:菊花香气令人头目清醒;玫瑰花香气令人愉悦爽朗;而茉莉花香气令人遐想连绵倍受人推崇。上述论断,不难可知花茶在保健、防病中具有不逊于其它茶的功效,尤其是茉莉花茶的保健、美容、防病功效,与其他茶功效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玫瑰花味辛、甘,性微温。理气解郁,化湿和中,活血散瘀。含挥发油(玫瑰油),主要为香茅醇、橙花醇、丁香油酚、苯乙醇、壬醇、苯甲醇、芳樟醇、乙酸苯乙酯,以及槲皮甙、苦味质、鞣质、没食子酸、胡萝卜素、红色素等成分。用于肝胃不和,脘腹疼痛,胸闷呕恶,饮食减少,或腹泻;妇女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瘀肿疼痛;血瘀出血,吐血,咯血;痈肿或乳痈初起。
玫瑰花的功效:
明显的功效就是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此外,玫瑰花的药性非常温和,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女性在月经前或月经期间常会有些情绪上的烦躁,喝点玫瑰花可以起到调节作用。在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即使不是月经期,也可以多喝点玫瑰花,安抚、稳定情绪。 行气活血、化淤、调和脏腑的作用。
若然症状持续,可令身心病痛、容颜憔悴。想改善症状、纾缓情绪,可以服食玫瑰花。玫瑰花味甘苦、性温,是著名纾缓情绪中药,还有活血调经、美容除斑、降脂减肥等功效。 利气、行血,治风痹,散疲止痛。玫瑰花及全株都有收敛性,可用于妇女月经过多,赤白带下以及肠炎、下痢、肠红半截出血等。理气解郁、和血散瘀。主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蔷薇科灌木植物玫瑰的花。由于玫瑰具有耐寒、耐温的属性,且花蕾香嫩、润泽,早在隋唐时期,就倍受宫廷贵人的青睐。杨贵妃一直能保持肌肤柔嫩光泽的最大秘诀,据说就在她沐浴的华清池内,长年浸泡着鲜嫩的玫瑰花蕾。玫瑰花瓣既可沐浴也可护肤养颜,是一种天然美容护肤佳品。 玫瑰油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
茉莉花的作用及功效:茉莉花性寒、味香淡、消胀气,味辛、甘,性温,有理气止痛、温中和胃、消肿解毒、强化免疫系统的功效,并对痢疾、腹痛、结膜炎及疮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风解表、疗瘘、坚齿、益气力、降血压、强心、防龋防辐射损伤、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寿、身心健康;有理气安神、润肤香肌之功效,其香气怡人、它对于便秘也有帮助,使排便顺畅,可改善昏睡及焦虑现象,对慢性胃病、经期失调也有功效。肠胃不适,子宫保健,头晕安神,可安定情绪及舒解郁闷。抗菌,平喘,抗癌,舒筋活血,驱风散寒,振脾健胃,强心益肝,降低血压,补肾壮精,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宜多饮用。
茉莉花与粉红玫瑰花搭配冲泡饮用有瘦身的效果,特别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外用润燥香肌,美发美容。茉莉花常被用来当做香水的基调,欧美人士常以茉莉花油和杏仁油来按摩身体。
茉莉花的注意事项:体有热毒者禁止饮用,孕妇禁用。
适宜搭配:茉莉花适合搭配玫瑰花、玳玳花、薄荷、茴香洋甘菊、金盏花、桂花、迷迭香等。
菊花茶是指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菊花,全国各地几乎随处可见。菊花的品种多姿。有时也在白菊花中加些茶叶,起到调味的作用。 产地湖北大别山麻城福田河的福白菊,浙江桐乡的杭白菊和黄山脚下的黄山贡菊(徽州贡菊)比较有名。 产于安徽亳州的亳菊、滁州的滁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浙江德清的德菊、河南济源的怀菊花(四大怀药之一)都有很高的药效。特别是滁菊贡菊,它生长在高山云雾的琅琊山之中,采琅琊山之灵气,汲皖南山水之精华,它的无污染性对现代人来说,具有更高的饮用价值。
理化分析表明,菊花中含有挥发油、菊甙、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小蘖碱、黄酮类、菊色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可抗病原体,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其中的类黄酮物质已经被证明对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而且在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卓有成效。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植物的精华在于花果。菊花花瓣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等含量较高。此外,还富含维生素及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因而具有一般蔬果无法比拟的作用。
菊花清香宜人的甘菊适合泡茶饮用,苏杭一带产的白菊更是上选。泡饮菊花茶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粒,再用沸水冲泡2-3分钟即可。待水七八成热时,可看到茶水渐渐酿成微**。每次喝时,不要一次喝完,要留下三分之一杯的茶水,再加上新茶水,泡上片刻,而后再喝。 饮菊花茶时可在茶杯中放入几颗冰糖,这样喝起来味更甘。菊花茶其实不加其它茶叶,只将干燥后的菊花泡水或煮来喝就可以,冬天热饮、夏天冰饮都是很好的饮料。
菊花茶的禁忌
脾胃虚寒者最好少喝菊花茶,古籍记载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菊花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衰老等作用。用菊花泡茶,不宜长期连续饮用,一般3~5天即可。而体质偏寒的人不妨放点枸杞,而脾胃虚寒的人最好少喝。 阳虚体质的人,如果一味地喝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的菊花茶,容易损伤正气,越喝越虚,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多喝性凉的菊花茶还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导致反酸。可见,用菊花茶来降火清热也是有选择的,不能千人一方。
桂花是一种天然药材。桂花性温味辛,具有健胃、化痰、生津、散痰、平肝的作用,能治痰多咳嗽、肠风血痢、牙痛口臭、食欲不振、经闭腹痛。由桂花蒸馏而得的“桂花露”,具有舒肝理气、醒脾开胃的功效,能治口臭、咽干等病,是上等的饮料。桂枝、桂籽、桂根皆可入药,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配制的桂枝汤,专治外感风邪、肾虚等症。桂根则可治疗筋骨疼痛、风湿麻木等病症。
桂花的功效及作用如下:
1桂花桂树的果实入药有化痰、生律、暖胃、平肝的功效。枝叶及根煎汁敷患处,可活筋骨止疼痛,治风湿麻木等症。桂树的木材材质致密,纹理美观,不易炸裂,刨面光洁,是良好的雕刻用材。
2桂花对氯气、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都有一定的抗性,还有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矿区。
3桂花晒干后,可以冲茶。 桂花茶有清香提神功效。
4桂花经沸水稍烫后捞起晾干,用白糖溃起来,密封于瓶里,以保持颜色和香气,可作为食品香料。
5桂花性温味辛,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可以化痰散瘀,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肠风血痢、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桂枝、桂籽、桂根皆可人药。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配制的桂枝汤,专治6外感风邪、发热头痛等症。桂根味甘微涩。
7桂花为木犀科植物的花、其味辛、温归经入肺、大肠经,对「瘕疝」是指腹部常热痛,「奔豚」是指肾脏寒气上冲或肝脏气火上逆冲胸直达咽喉至腹部绞痛、胸闷气急、头晕目眩、心悸烦燥不安、肠道积气和蠕动亢进或痉挛、痰涎咳喀不出等有良好疗效。常食用对养颜美容、护肤有明显的帮助。
8桂花茶可养颜美容 ,舒缓喉咙 ,改善多痰、咳嗽症状 ,治十二指肠溃疡 ,苇麻疹 、胃寒胃疼 、口臭 、视觉不明 。
9桂花茶有清香提神功效。桂花经沸水稍烫后捞起晾干,用白糖溃起来,密封于瓶里,以保持颜色和香气,可作为食品香料。
10桂花本身的香气可以使人舒缓情绪,桂花可以沏成桂花茶,长久饮用,不仅可以起到美白肌肤的作用的,还可以使口齿长留余香,使人回味无穷,桂花茶可以清热消毒,润肠通便,对口腔炎,皮肤干裂,牙周炎,声音沙哑也可以起到一定疗效。桂花茶不仅拥有其独特的花香,还可以对自身有一定的帮助,何乐而不为呢。
在春季,蜂蜜是最理想保健的饮品。每天早晚冲上一杯蜂蜜水,既可润肠通便、又可预防感冒,还有清除体内毒素的作用,下面我给你分享一下百花蜂蜜 椴树蜂蜜的功效和作用吧。
百花蜂蜜的功效和作用
百花蜜通常由5种以上蜂蜜混合而成,清香甜润,具备很多功效,如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收敛等,适合大多数人。它还具有新陈代谢、免疫、助长发育、增强记忆、健肠胃、促进血液循环、保肝、消炎、镇痛、延年益寿等多种作用,常食用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免疫力。
百花蜜顾名是采于百花丛中,汇百花之精华,集百花之大全。清香甜润,营养滋补,具蜂蜜之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收敛等功效,是传统蜂蜜品种。
椴树蜂蜜的功效和作用
椴树蜂蜜主产于黑龙江、吉林,有浓郁的薄荷味、清凉甘甜,具有养胃补虚、清热补中、解毒润燥之功效,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椴树蜜比一般蜂蜜含有更多的葡萄糖、果糖、维生素、氨基酸、激素、酶及酯类,是不可多得的蜂蜜佳品。
椴树蜂蜜是我国东北特有蜜种。蜜色为浅琥珀色,具有浓郁的香味,容易结晶。本品有养胃补虚、清热补中、解毒润燥之功效,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不同种类蜂蜜的不同功效
1、百花蜜采于百花丛中,汇百花之精华,集百花之大全。清香甜润,营养滋补,具蜂蜜之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收敛等功效,是传统蜂蜜品种。
2、冬蜜源于中药树种鸭脚木花蜜,是岭南特有冬季蜜种。故俗称“冬蜜”。色泽为浅琥珀色,较易结晶,质地优良,味甘而略带特有苦味。除具有蜂蜜之清热、补中、解毒、润燥等功效外,还有发汗解表,能风除湿之功效,对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有较好辅助疗效。是带有中药特色的蜂蜜品种,深受东南亚地区人们喜爱。
3、龙眼蜜南方特有蜜种。具有龙眼的香气。本品取龙眼益心脾,补气血的作有养血安神、开胃益脾、养颜清热润燥,补中之功效。特别适宜妇女食用。
4、荔枝蜜荔枝盛产南方,被誉为“果中之王”。荔枝蜜采自荔枝花蕊之花蜜,气息芳香馥郁,味甘甜,微带荔枝果酸味,有其特殊的生津、益血、理气、补中、润燥之功效,既有蜂蜜之清润,却无荔枝之燥热。是岭南特有的蜜种,馈赠远方亲友,“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特等蜂蜜。
5、椴树蜜是我国东北特有蜜种,蜜色为浅琥珀色,具有浓郁的香味,容易结晶,本品有养胃补虚、清热、补中,解毒、润燥之功效。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较受欧洲人喜欢,是难得的森林蜜种。
6、紫云英蜜又名红花草蜜或草子蜜,是我国南方春季主要蜜种。具有大自然清新宜人的草香味,甜而不腻,鲜洁清甜,色泽为浅琥珀色。本品有清热解毒,祛风明目,补中、润澡、消肿利尿之特殊功效,对风痰咳嗽、喉痛、火眼痔疮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是虚火旺盛人士之保健佳品。
7、槐花蜜是春季蜜种。水白透明,质地浓稠,不易结晶,具有清淡幽香的槐花香味,甘甜鲜洁,芳香适口。本产品具有槐花之清热、去湿、利尿、凉血、止血之功效,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能力,降低血压,并用于预防中风,同时亦有清热、补中、解毒、润燥之功效。为蜜中上品。较适用于心血管病人的保健食用。
8、桂花蜜稀有蜜种。采自深山老林冬天开花泌蜜的野桂花花蜜,香气馥郁温馨、清纯优雅,味道清爽鲜洁,甜而不腻,色泽水白透明,结晶细腻。被誉为“蜜中之王”。柃木桂花亦是一种稀有中草药。《中药大辞典》记录:柃木桂花“祛风除湿,治关节疼痛……”其有效成分菊甙已被证明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桂花蜜同时还有清热、补中、解毒、润燥等功效,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在古代则是皇宫的贡品。
蜂蜜的妙用
1修护发膜。蜂蜜可以让秀发恢复亮泽,防止分叉。具体配方是:1茶匙蜂蜜+1杯水+2勺醋,有条件的还可以加几滴精油。洗发后,用其在头皮和发丝上按摩一会儿,再用清水洗净即可。
2滋润皮肤。传说埃及艳后的护肤秘诀就是用牛奶和蜂蜜洗澡。奶制品中的α羟基酸可以软化死皮,而蜂蜜中的酶可让皮肤更柔嫩。在洗澡水中加入一袋牛奶和几勺蜂蜜混匀即可。
3防晒护肤。自古就有用蜂蜜缓解晒伤的秘方。当皮肤被晒得通红的时候,不妨抹上一层薄薄的蜂蜜,会感到清凉舒缓,防晒伤的效果更好。
4抗皱保湿。蜂蜜堪称“天然保湿剂”。将牛油果或黄油捣碎,加入几勺蜂蜜,制成保湿乳,其抗皱效果也很好。
5去死皮。将蜂蜜、红糖、橄榄油和柠檬汁混合,制成磨砂膏,用其按摩脸部,既无化学刺激,还能去死皮,使皮肤更光滑,尤其适合敏感皮肤。
6防止唇干裂。将蜂蜜、红糖、橄榄油混合,涂抹按摩唇部就能拯救容易干裂的嘴唇。
7消除疤痕。蜂蜜可以加速疤痕消退。睡前在疤痕上抹一些纯蜂蜜,然后用绷带包扎好,次日清晨洗净即可。
8祛痘。蜂蜜具有抗菌属性,可清洁皮肤内的杂质,具有较好的“战痘”功效。洗净脸后将蜂蜜涂在痘痘上即可。
芒硝(《本经》
芒硝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主含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芒硝多生于海边碱土地区、矿泉、盐场附近及潮湿的山洞中。将天然产物用热水溶解,过滤,待冷析出结晶,即为其粗制品朴硝。取萝卜洗净切片,置锅内加水煮透后,加入朴硝共煮,至完全溶化,取出过滤,滤液放冷析出结晶,即为芒硝。芒硝经加工处理使之失去水份,即为玄明粉。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功效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水消肿。临床用名有朴硝、芒硝(萝卜制)和玄明粉。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芒硝,味苦,寒。主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
消石,味苦,寒。主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
《名医别录》:味辛、苦,大寒。主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淡实结搏,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
《药性论》:使,味咸,有小毒。能通女子月闭,症瘕,下瘰疬,黄疸病。主堕胎,患漆疮汁傅之。主时疾,壅热,能散恶血。
《日华子本草》:主通泄五藏百病及症结,治天行热疾,消肿毒,头痛,排脓润毛发。丸入饮药,先接于盏内,搅,热药浇服。
《开宝本草》:味辛、苦,大寒。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生于朴消。
《本草衍义》:朴消,以人乳汁调半钱,扫一切风热毒气攻注目睑外,及发于头面、四肢肿痛,应手神验。
《汤液本草》:芒硝,气寒,味咸。
《心》云:去实热,《经》云:热*于内,治以咸寒,此之谓也。
《珍》云:纯阴,热*于内,治以咸寒。
《本草》云: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及月水,破五淋。消肿毒,疗天行热病。
《药性论》云:使。味咸,有小毒。通月闭症,下瘰疬,黄疸,主漆疮,散恶血。
《圣惠方》云:治代指用芒硝煎汤,淋渍之愈。
玄明粉,气冷,味辛、甘,无毒。
《液》云:治心热烦躁,五脏宿滞,症瘕,明目,逐膈上虚热,消肿毒。注中有治阴毒一句,非伏阳不可用。若正用此除阴毒,杀人甚速。牙硝条下,太清炼灵砂补注,谓阴极之精,能化火石之毒。
《仙经》云:阴中有阳之物。
《本草衍义补遗》:属阳金而有水与火土。善消化驱逐,而《经》言无毒,化七十二种石,不毒而能之乎?以之治病,以致其用,病退则已。若玄明粉者,以火煅而成,当性温。予观见一二朋友不信予言而亡,故书此以为戒云。硝是太阴之精华,水之子也,阴中有阳之药也。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热*所胜,治以咸寒。芒硝之咸,以攻蕴热。又云:芒硝,一名硝石,以其咸能软坚。
洁古云:芒硝性寒,味咸。气薄味厚,沉而降阴也。其用有三:去实热一,去肠中垢二,坚积热块三也。孕妇忌之。又云:咸寒纯阴。热*于内,治以咸寒。
《本草纲目》:朴消澄下,消之粗者也,其质垂浊。芒硝结于上,消之精者也,其质清明。玄明粉、甜消,则又芒硝之去气味而甘缓轻爽者也。故朴消可施于卤莽之人,及傅涂之药。若汤、散服,必须芒硝为佳。仲《伤》不用朴硝而用芒硝即此义也。消,禀太阴之精,水之子也。气寒味咸,走血而润下,荡涤三焦肠胃实热阳强之病,乃折治火邪药也。唐时,腊月赐群臣紫雪、红雪、碧雪、皆用此消炼成,道治积热诸病有神效,贵在用者中的尔。
后人制为玄明粉,煅炼多偏,佐以甘草,去其咸寒之毒。遇有三焦肠胃实热积滞,少年气壮者,量与服之,亦有速效。若脾胃虚冷,及虚火动者,服之是速其咎矣。
(芒硝/硝石)朴消属水,味咸而气寒,其性下走,不能上升,阴中之阴也,故惟荡涤肠胃积滞,折治三焦邪火。消石属火,味辛劳苦微咸,而气大温,其性上升,水中之火也,故能破积散坚,治诸热病,升散三焦火郁,调和脏腑虚寒。与硫黄同用,则配类二气,均调阴阳,有升降水火之功,治冷热缓急之病。煅制礞石,则除积滞疾饮。盖硫黄之性暖而利,其性下行。消石之性暖而散,其性上行。礞石之性寒而下,消石以性暖而上,一升一降,一阴一阳,此制方之妙也。《雷公炮炙论》云:脑痛欲死,鼻投消末,是亦取其上升辛散,乃从治之义。《本经》言其寒,《别录》言大寒,正与龙脑性寒之误相似。凡辛苦物未有大寒者,况此物得火则焰生,与樟脑,火酒之性同,安有性寒大寒之理哉?《史·仓公》云:王美人怀子不乳,召淳于意。意往饮以莨宕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意复诊其脉躁,躁者有余病,即饮以消石一剂,出血,豆比五、六枚而安,此去血结之验也。
(消石/芒硝)治伏暑伤冷,霍乱吐利,五种淋疾,女劳黑疽,心肠疠痛,赤龈肿痛,牙痛。
(芒硝/石硝)辛苦微咸小毒,阴中之阳也。得陈皮,性疏爽。
(风化消)甘缓轻浮,故治上焦心肺痰热,而不泄利。以人乳和涂,去眼睑赤肿,及头面暴热肿痛。煎黄连、点赤目。
《本草经疏》:芒硝禀天地至阴极寒之气所生,故味苦辛,性大寒,乃太阴之精。以消物为性,故能消五金八石,况乎五脏之积聚,其能比之金石之坚哉!久热即是邪热,伤寒热邪结中焦,或停饮,食则胃胀闭,少少投之,可立荡除,除邪气者,寒能除热故也。破留血者,咸能软坚,辛能散结也。邪热盛则经脉闭,热*于内,治以咸寒,结散热除则经脉自通,二便自利,月水复故。五淋中惟石淋、膏淋为胶结难解,病由于积热,非得辛苦大寒之药,以推荡消散之,不能除也。推陈致新,总述其体用之功耳。由朴硝再煎而成,故曰生于朴硝。
玄明粉
疏:玄明粉,即芒硝投滚汤沸化,夜置冰霜之下,结起在水面上者。用白莱菔切片,煮汁投硝,以结起多次者为上,其色莹白,其味辛咸,沉而降,阴也。入手少阴、足厥阴、阳明经。其治邪热在心烦躁者,经曰:热*于内,治以咸寒,佐之以苦。并主五脏宿滞症结者,即燥粪、结痰、瘀血、宿食之谓,辛能散结,咸能软坚,兼能润下,苦能下泄,故能主之也。目为血热所侵,必赤肿作痛异常,硝物峻利,加以苦辛咸寒之极,故能散热结,逐热血,目病既去,必自明矣。退膈上虚热者,当作实热,邪解心凉,故热退也。消肿毒者,即软坚散结之功也。
简误:
硝者,消也。五金八石其坚莫比,惟硝能销之。苟非大辛至咸极苦最烈之味,其能消化之乎?故仲景于诸承气汤用之,非邪结下焦,坚实不可按者,不用。恐其误伐下焦真阴故也。病不由于邪热深固,闭结难通,断不可轻投。至于血涸津枯,以致大肠燥结,阴虚精乏,以致大热骨蒸;火炎于上,以致头痛目昏,口渴耳聋咽痛,吐血衄血,咳嗽痰壅,虚极类实等证,切戒勿施!庶免虚虚之咎,而无悔不可追之大错也。
《本草蒙筌》:甚消痰癖,更通月经。延发漆疮可敷,难产子胞可下。洗心肝明目,涤肠胃止疼。经云:热*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寒。古方因之,每用大黄、芒硝,相须而为使也。
《本草乘雅》:朴消:火消属火大所摄,凡身中无暧热相者,用之精良。主治积热在藏者,盖藏属身中之阴,热即阴火,积有坚象,所谓诸寒之而热不去者,须此消之。以阴火遇水反炽,用火逐之始灭却耳。朴消主百病是有法,寒热邪气是宗,是能,六府是所,积聚六字是所之相,能化下是引证,唯此一消字,用消积聚结固留癖,而返病愈。
《药性解》:硝石,味苦辛,性大寒,有毒,入心、脾二经。主六腑积聚燥结,留血闭藏,天行疫痢,伤寒发狂,停痰作痞,肠风痔漏,推陈致新,解诸石药毒,种种实热,悉可泻除,能堕胎孕。大黄为使,恶苦参。
按:硝石为太阴之精,宜入心家泻火,而脾即其子也,故并入之。丹溪云:《本经》言其无毒,误也。能化七十二种石,无毒而然乎。分为七种,气味相同,俱善消化驱逐,但朴硝力紧,芒硝、英硝、马牙硝力缓,硝石、风化硝、玄明粉缓而又缓也,以之治病,病退即已。《本经》称其炼服补益,岂理也耶。经云:热*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寒。古方因之,故都用大黄佐芒硝耳。
《药鉴》:气微寒,味辛咸,无毒,沉也,阴也。承气汤用之,去胃中之实邪,而荡肠中之宿垢。通圣散用之,除胸膈之稠痰,而润下部之结燥。痘家实热便秘者,用之于当归解毒汤中,甚为得法,取其不损真阴也。妇人胞衣不下,即用童便调二五钱,热服立下。大都寒能泄实,咸能软坚,辛能散滞,此三者,玄明粉之功也。予用之以代芒硝,虽老弱之人,亦可服之。
《景岳全书》:朴硝:味苦咸辛,气寒。阴也,降也,有毒。其性峻速。咸能软坚,推逐陈积,化金石药毒,去六腑壅滞胀急,大小便不通,破瘀血坚症实痰,却湿热疫痢,伤寒胀闭热狂,消痈肿排脓,凡属各经实热,悉可泻除。孕妇忌用,最易堕胎;虚损误吞,伤生反掌。
《本草备要》:朴硝即皮硝,大泻,润燥软坚。
辛能润燥,咸能软坚,苦能下泄,大寒能除热。朴硝酷涩性急,芒硝经炼稍缓。能荡涤三焦、肠胃实热,推陈致新。按致新则泻亦有补,与大黄同。盖邪气不除,则正气不能复也。治阳强之病,伤寒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必病热。盖寒郁而为热也。疫痢,积聚结癖,留血停痰,黄疸淋闭,瘰疬疮肿,目赤障翳。通经堕胎。丰城尉家有猫,子死腹中,啼叫欲绝。医以硝灌之,死子即下。后有一牛,亦用此法得活。本用治人,治畜亦验。《经疏》曰:硝者,消也。五金八石,皆能消之,况脏腑之积聚乎?其直往无前之性,所谓无坚不破,无热不荡者也。病非热邪深固,闭结不通,不可轻投,恐误伐下焦真阴故也。成无已曰:热*于内,治以咸寒。气坚者,以咸软之;热盛者,以寒消之。故仲景大陷胸汤、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皆用芒硝以软坚去实热。结不至坚者,不可用也。佐之以苦,故用大黄相须为使。许誉卿曰:芒硝消散,破结软坚;大黄推荡,走而不守。故二药相须,同为峻下之剂。王好古曰:《本草》言芒硝堕胎,然妊娠伤寒可下者,兼用大黄以润燥软坚泻热,而母子相安。经曰:有故无殒为无殒也,此之谓欤?谓药自病当之,故母与胎俱无患也。
玄明粉:泻热,润燥,软坚。
辛甘而冷,去胃中之实热,荡肠中之宿垢。润燥破结,消肿明目。血热去,则肿消而目明。昂按:泻痢不止,用大黄、玄明粉以推荡之,而泻痢反止。盖宿垢不净,疾终不除,经所谓通因通用也。若胃虚无实热者禁用。俱忌苦参。
《本经逢原》:热*于内,治以咸寒。坚者以咸软之,热者以寒消之。不出《本经》推陈致新之妙用。仲景大陷胸汤、大承气汤、调胃气汤,皆用芒硝软坚去实,且滞微辛,所以走而不守。若热结不至坚者,不可轻用。小儿赤游风,以硝倾汤中,取布蘸湿拭之。
玄明粉《御药院方》名白龙粉 辛甘微寒,无毒。
玄明粉用芒硝煅过多遍,佐以甘草,缓其咸寒之性,用治膈上热痰,胃中实热,肠中宿垢,非若芒硝之力峻伤血也。然脾胃虚寒,及阴虚火动者,慎勿轻用,以取虚虚之咎。
《本草崇原》:芒硝禀太阳寒水之气化,夫太阳之气,本于水府,外行通体之皮毛,从胸膈而入于中土。主治百病寒热邪气者,外行于通体之皮毛也。外感百病虽多,不越寒热之邪气,治寒热邪气,则外感之百病皆治矣。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者,从胸膈而入于中土也,太阳之气,入于中土,则天气下交于地,凡六腑积聚结固留癖可逐矣。能化七十二种石者,朴硝味咸,咸能软坚也。
《本草求真》:〔批〕泻肠胃实热。
玄明粉专入肠、胃。系芒硝再煎而成。其色莹白,辛甘而冷,功用等于芒硝,皆有软坚推陈致新之力。陈不除则泻痢不止,用宜同大黄推荡,正书所云通因通用之意。若热闭不解、亦当用此下夺。然煅过多遍,其性稍缓,不似芒硝,其力迅锐,服之恐有伤血之虞耳。王好古曰:玄明粉治阴毒一切非伏阳在内不可用,若用治真阴毒,杀人甚速。时珍曰:《神农本草经》言朴硝炼饵,服之轻身神仙,盖方士窜入之言。后人因此制为玄明粉,煅炼多遍,佐以甘草,去其咸寒之毒。遇有三焦、肠、胃实热积滞,少年气壮者,量与服之,亦有速效。若脾胃虚冷及阴虚火动者,服之是速其咎矣。若佐甘草同投,则膈上热痰,胃中实热,肠中宿热,又克见其治矣。兼洗眼目消肿。绣族兄式和用玄明粉搽眼,初觉一二次甚明。召绣同搽,绣揣眼病非热不得用,是因未允。越后族兄屡擦屡坏,始信余言不谬。
养生100条。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4 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15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 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7 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8 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 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21 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22 其实,许多真正的发现和发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谓系统的书本知识;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 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24 多嗔伤肝,多*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25 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7 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8 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
29 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
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31 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发谓之机。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办法引发事件。机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也可以讲,病机一开,人的病状就会显现出来,人就进入了“病” 的恶性循环当中。和病机相对的就是“生机”。生机一开,人就会进入康复这个良性循环当中。实际上病机和生机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是一对阴阳。病机开了,生机就关了,而生机开了,病机也就自然开始关闭了。这个就是辩证法。)
32、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33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34 风寒阴阳暑湿,在在皆可使人致病。万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虚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卫力,如衣食住等等。贫人有抵抗力,如气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卫力富,则精气神之抵抗力弱。保卫力弱,则抵抗力强。
35 大病初愈,切忌理发洗足沐浴
36 故求长寿无病,常强肉身。欲强肉身,当调伏精气神。欲调精气神,当拒绝扰乱之贼。欲杜此贼,当先摄心。欲求摄心,当化贪嗔痴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学心戒。但空口言戒,无益于事,必求开慧,方不为所愚。欲求开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学静坐。
37 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幸福。
38 一切修身修心法门,只有两字诀:曰放下、曰回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头,病者顿愈,迷者顿觉。此真无量寿者。
39 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
40 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机灵,静者心多妙,观机辨证,格外敏捷,见理既正,料事益远,遇乱不惊,见境不惑,能一切通达,自无主观偏执之弊,而大机大用,由此开启矣。
41 人在生病的时候最忌讳是嗔恚心起。这个时候一定要安然顺受,让心安定。然后慢慢调理,健康很快恢复。心安才能气顺,气顺才能除病。否则心急火上,肝气受损,加重病情。心神宁一,那浑身的血气,自可健全发挥。
心有两种,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风动,风止波息,而水不动。寂然无念,是无心心也。
42 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43 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44 午时属心,此时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45 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46 人生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不乱,一个乱字,足以妨碍一切工作。
47 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诀。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第二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
48 养病治病不可求速。因性急助火,火旺损气,反而不美。另不可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49 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济,则蒸气内发。各部机体运动,可求得健康。此可于舌上察知。舌无水则不活,故活字以三点水加舌字。舌上可以报告内部各种病状深浅,以断生死。
50 大病自救法:一、不要怕死,决信我这个病,非但可以养好,并且身体可以格外健康,保证长寿。因为自己机体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二、相信不用医药或靠何种营养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三、从今日起,我决定不许再去打扰我那病体,不许想著我那个病是如何病的,好坏都不许去计较它,只做个无事人。四、在这修理期内,不许想念工作,也不许悔恨丧失了时间和工作,专心一致,否则又迟误了。
51 静养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自己浑身如融化,不许用一毫气力,好像没有这个身子相似。呼吸顺其自然,心也不许它用一点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脚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气血顺畅。
52 修行要诀:寂照照寂 切忌用力 成佛作祖 无他秘密。
具体要求:不许任何部分用一点气力,包括意念、呼吸、肢体,做到:眼不观,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尝,口不纳,心不想。此是唯一条件。若有所思所闻所觉,即是用气力,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气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气力。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内出纳,而浑身八万四千毛孔中有了动作,或张或翕,此时无我无身无气无心,天然心归本位。所谓引火归元,又名水火既济,为治疗百病之总诀。
53 为了养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到底怎么回事?是因为太爱惜自己的身体了。为了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宠,怕吃亏,怕上当,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担惊受怕,患得患失……这样,他那颗心整天缩成核桃样,像是被狗反复啃过,怎么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养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远离死。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会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枪,就是遇上,刀枪也不伤他。为什么?因为他不把死当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没法了。养生,并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经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经不再怕死,那么死也就不再是问题。生死这一关过去,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够长生。没想到长生,反倒能长生。一心想着长生,反而死得快。长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带现象。
54 人有病,人还不以为有病,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55 天天三更半夜还在网上的人,本身就是养生的大忌。包括一些所谓的名医也是这样。还有,他们的心量也是斤斤计较,试问这样的人连自己都保不住,还怎么医人呢?
56 别贪那个小便宜,大便宜也别贪。一个贪字就含着祸。贪,患得患失会导致人得心脏病。贪,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现。
57 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记住了,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58 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59 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们吸取着天地的精华。
60 人在松静的状态下,慢慢深呼吸就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在吸气时,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个身体是在把体内的气向外排,即把人的气释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气时,实际人是在通过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气。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61 运动有两点禁忌:一是不能在气血不足的时候运动;二是不能在污浊的环境中运动。
62 运动的作用有二:一是增加气血的运行速度,促进体内的垃圾排出体外;二是打开皮肤的毛孔,吸收天地精气。
63 什么是悟性?什么是智慧?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看待一切事物。但一些庸人自扰的人总是把简单的事情看复杂了、做复杂了。繁和简其实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聪明的人看到的是简单的一面,愚蠢的人看到的是复杂的一面。
64 人治不了的病,要靠神治;神治不了的病要靠佛治。佛是什么?佛是心。
65 现代的医院和法院差不多,动不动就给病人下了死刑判决通知书。而好多情况下,是把不该判死刑的人判了死刑。为什么这么说呢?就以“癌症”为例,癌症现在在人们的心里=死刑。其实如果我们不叫它癌症,那么对于病人来讲,就等于给病人留下了希望,等于留下了生机。所以我讲,现在的癌症病人有大半是被吓死的,是被精神压力折磨死的。同时也是被医院折磨死的。因为你一旦被诊断成了癌症,那么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处理你,治不死是你命大,治死了,因为你是癌症。事实上讲,没有治不了的病,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一切病从心生,一切病从心治。只要你还活着,你就有生机。找到了这个生机,对症而治,你就会康复。
66 现在是一个竞争,把所有的秩序都打乱了,把人引入了魔道。竞争是什么?竞争就是把人们引入无限的贪欲世界。你一方面提倡竞争,一方面又谈什么构建和谐社会,这不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吗。
67 根据阴阳互抱的原理来看,清与浊相互吸引。所以人食入清新之物必将与体内污浊之物相抱,从而把它们排除体外。
68 污浊之物的产生一是因为食入不干净食物,但更主要的是食入了过多的食物,体内不能运化造成食物堆积成垃圾。
69 顺应自然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一个人生下来,他的命运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数的。他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如果能顺着他的运数去做,就会平安无事。有悟性的人会发现、知道自己的运数,知道他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所以养生绝对不是简单模仿,人云亦云。不要去羡慕别人,要从自己的心里找到自己的悟性。那么人如何才能发现自己是否顺其自然了呢?其实这太简单不过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违背自然了。要做到顺外面大自然的自然,还要顺自己内在命运的自然,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70 很多人一听到医师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往往都会显现出一副无辜的模样,希望用切、割、毒、杀等外来方式去除疾病,然而,疾病真的会没来由地产生吗?世上绝对没有这种「好好的就突然生病的事情」。以感冒为例,如果真要病人作自我反省的话,通常患者都会表示,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经一连熬了好几个通宵;有些人会说,自己最近吹了冷风、淋了雨;有些人则说,工作的压力很大,常常头痛又失眠。事实上,诸如此类现象,都是导致感冒的因素,接句话说,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觉性够的话,自然能够做到「防患未然」的目标。
71 真正的科学是什么?就是因缘果报。不信因果,就不是真正的科学。
72 没有怕吃亏的心,没有占别人便宜的心。换句话说,就是你能吃亏,别人就是要你命你都舍得,你都给他,而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去贪便宜,那你的心还能不定吗?世人谁能做到?但佛就做到了。
73 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后,会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担心疾病的自信,这种感觉真好,但愿您也能和我们一样拥有这份自信。
74 学问深时意气平,心定则气平。所以对于一个得道的人来说,观察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也是相随心转的结果。
75 名为五欲之最难破者,色次之,财又次之,食与睡更次之。名心不死,无以入道。
76 百病之始,起于风邪乘入。如体气虚弱,营卫失调,或忧思惊恐,酒色劳力,真气耗而外邪入矣。
77 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
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78 对于医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79 从当年希特勒绕开盟军坚固防线攻克马其诺防线的案例中,我悟到了:对付一些顽固的病症,不能正面硬攻,要从其他的相关方面突破。如治疗肾病,肝病这些顽固之症,可通过调肺、脾等来达到效果。
80 中庸,是养生的根本原则。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1 人只有悟到什么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后能顺其自然,这个人就是神人。懂得阴阳了,懂得顺其自然了,你就一定会成为良医大德了。
82 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你顺应这个过程,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去调节病人的平衡,怎么会治不好病呢。
83 简单和复杂是一对阴阳,越是复杂的事情,往往用最简单的办法就可以解决。同样,看似最简单的问题,你往往解决起来并不容易,你付出极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这就和刚柔一样,柔极能克刚,刚极柔不防。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要有这个思路,遇到复杂的问题要去找简单的方法解决,遇到简单的问题不要忽视它,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和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就是对问题给予藐视,对过程引起重视。
84 我们看看这个世界上是不是这个道理。吃饭睡觉有几个人能顺其自然,有几个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为什么?因为它太简单了,正因为太简单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这就是辩证法。
85 什么是平衡?平衡就是阴阳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哪一方太过或不及都会失去平衡。怎么会伤元气,失去平衡就是在伤元气。经常处于平衡的状态,元气就会保持得好,人就衰老的慢。
86 阴阳之道就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任何一对矛盾,如果一方脱离了另一方,不受另一方的制约了。那它离消失、灭亡就不远了。你看,当今社会,领导们都不喜欢制约,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贪污受贿,其结果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阴和阳就是如此。大自然中,一个事物的出现,总有另它产生的因素,但同时总会出现另一因素来制约它。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也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道理。所以养生的道理也是如此,你生病了,总有一个使你生病的因素存在,同时也会有一个制约它,令你疾病消失的因素存在。正如自然界中毒蛇存在的地方,必定附近就有解蛇毒的草药存在一样。
87 什么叫人得意忘形?他失去控制了,失去阴的制约了,所以其下场毕竟是……,同样人也不能一味消沉下去,这就是失去阳对他的制约了。
88 如何具有大智慧,没有博大的胸怀,哪来的大智慧。
89 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也要应时,到什么年龄就要学他这个阶段应该学的东西,否则就是不应时,不顺其自然。但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有多少是学了应该学的东西。小时候应该学什么,应该学德,学孝道,接着学识字断句,再往下学如何做事。到青年学如何优生优育、家庭幸福。到了中年,学习养生之道。到了老年,学放下心态,安享晚年。继续教育学什么,就是要学这些。
90 情志跟疾病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药物治疗,治来治去都不好,对于这类疾病,解铃还需系铃人。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91 养生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死神就会找到你。这就是道家所讲的,修炼人要有英雄的气质。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2 当你把什么学问理解到她是非常简单朴素的时候,这时候你才是真正得到其中的三昧了。如果你还感到她是那么博大精深,深不可测,那是你还没有掌握到她的精髓,是只见到茂密的树叶,而没看到她的根本,这时候你还是处于“有”的阶段,没有达到“无”的境界。一切离不开阴阳,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这个根本就是阴阳。知其一,万事毕。
93 凝神定气,物我两忘。---养生的真谛。
94 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95 五行相生相克的应用:凡是因五脏太过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克的方法对治。同样,凡是因为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决。这是运用五行的根本原则。
96 现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质生活方面下工夫,这种追求的后果是很可怕的。要知道,人们对于物质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这种欲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们的就是无止境的痛苦。其实,物质能带来的享受,精神也能;药物能治疗疾病,心理疗法也能做到。所以,我们用一生来追求财富,不如用一生来培养出一种好的心态,让我们的精神达到一种超凡的境界。
97 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后,会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担心疾病的自信,这种感觉真好,愿我们都能拥有这份自信。
98 我们人体是一个充满智能的机体,我们的身体有好多“哨兵”:牙齿、阑尾、扁条体等。本来一旦我们的身体有异常时(通常是“上火”),这些哨兵会立即做出反应通知大脑。聪明的人这时候就应该调整心态,检讨自己,让自己平和下来。但现在我们的西医都做了什么?你疼不是吗,我把你们通通切除掉。现在更有甚者,发明了一种仪器,你不是得了过敏性鼻炎打喷嚏吗?我把你鼻子里的敏感区神经烧毁,这样以后你怎么刺激它都不会打喷嚏了。西医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可能我们再生病后,切掉的就是我们的五脏六腑了。
99 记住,我们偶尔拉肚子、打喷嚏、咳嗽、发烧等都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修复系统在工作,不要一出现这些症状就滥用药物。
100 很多重病或绝症,都只有一个理由:恨。当这恨没了,病也必一起消失。这世间最难解的是绵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开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很多人都喜欢吃红石榴,红石榴不仅看起来可爱,吃起来也是清清甜甜的,惹人喜爱。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红石榴的功效与红石榴的作用,一起来看一看吧。
红石榴的功效与红石榴的作用
红石榴的功效与作用1、美容肌肤
红石榴中富含矿物质,并具有两大抗氧化成份--红石榴多酚和花青素,还含有亚麻油酸,维他命C、B6、E和叶酸。红石榴中含有的钙、镁、锌等矿物质萃取精华,能迅速补充肌肤所失水份,令肤质更为明亮柔润。
红石榴的功效与作用2、广谱抗菌
石榴对志贺氏痢疾杆菌、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各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石榴皮煎剂还能抑制流感病毒。
红石榴的功效与作用3、预防心血管疾病
石榴中含有高水平抗氧化剂,可用以抵抗人体炎症和氧自由基的破坏作用,达到延缓衰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减缓癌变进程的效果,甚至比红葡萄酒的效果更佳。
红石榴的功效与作用4、收敛,涩肠
石榴味酸,含有生物碱、熊果酸等,有明显的收敛作用,能够涩肠止血,加之其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所以是治疗痢疾、泄泻、便血及遗精、脱肛等病症的良品。
红石榴的功效与作用5、驱虫杀虫
石榴皮以及石榴树根皮均含有石榴皮碱,对人体的寄生虫有麻醉作用,是驱虫杀虫的要药,尤其对绦虫的杀灭作用更强,可用于治疗虫积腹痛、疥癣等。
红石榴的功效与作用6、止血,明目
石榴花性味酸涩而平,若晒干研末,则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亦能止赤白带下。
红石榴粒妙用1、制成石榴汁饮用:将石榴粒用榨汁机取汁,每天喝一杯,保护心脑血管。对老年人有益,对男性更有好处。
2、将榨汁机中残渣打成粉末,每天吃几口,对糖尿病人有好处,缓解糖尿病人视力损伤。
石榴果实外形独特,皮内百籽同房,籽粒晶莹,酸甜可口,营养丰实。果实圆球形,从味道上分有甘石榴和酸石榴之分,一般都以甘石榴作食物,以酸石榴入药或加工做饮料和石榴酒,具补血功能。据测定一般石榴果实中,含糖11-15%,可溶性果酸046-068%,蛋白质0226-0317%,还原性维生素C423-1027mg/100g,磷89-10mg/100g,钾216-2491mg/100g,钙106-298mg/100g,镁65-676mg/100g,单宁598-734mg/100g,另外还含脂肪花青素它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的,尤其是色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并且含量较高。石榴可食部分占15-40%,果实含果汁率较高(36-61%),不仅是生食鲜果,还可制作清凉饮料。
石榴的药用价值在许多古代中医经典中均有详细论述。《本草纲目》和《食疗本草》记载:“榴者、天浆也、止泻、化淤、清渴、祛火。”石榴汁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炎、消化、抗胃溃疡、软化血管、降血脂和血糖,降低胆固醇等多种功能。可防止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可达到健胃提神、增强食欲、益寿延年之功效,对饮酒过量者,解酒有奇效。所以,石榴是一种既具有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的果中之王。
石榴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果品,果内的籽粒多呈粉红色或玉白色,晶莹透亮,似颗颗珍珠玛瑙,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其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梨要高1~2倍,并含丰富的糖、酸、磷、钙、铁等营养成分,且有帮助消化的功效,很适于老人和儿童食用,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贵佳果。石榴性清凉,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之功效,可治久泻、脱肛、带下、中耳炎、创伤性出血等症。石榴籽粒多汁,是加工榨汁制作清凉饮料的上等原料。叶子可制石榴茶,能润燥解渴;如用以洗眼,还可明目,消除眼疾。
石榴汁与石榴功效没有什么大同小异研究发现,石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中医认为,石榴具有清热、解毒、平肝、补血、活血和止泻的功效,非常适合患有黄疸性肝炎、哮喘和久泻的患者以及经期过长的女性食用。
最近,一项新的医学研究发现,常吃石榴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众所周知,动脉硬化是引发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石榴中含有多种抗氧化剂,这些抗氧化剂能有效地防止脂肪在心血管壁上的堆积,从而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根本上防止心脏疾病的发生。另外,石榴中还含有大量的石榴酸,这些石榴酸具有抵抗人体炎症的功效,也能起到预防心脏病的作用。
美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成年人若能坚持每天吃一个石榴或饮用200~300毫升的石榴汁,其患心脏病的几率可减少50%以上。因此,专家建议人们应从20岁起就坚持食用石榴或饮用石榴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石榴是一种酸性食物,不宜空腹使用。若食用不当可引起胃酸过多。吃石榴的最佳时间是早饭与午饭之间或晚饭后。另外,石榴不可以一次吃得太多,应以一天吃一个(含石榴粒150个左右)为宜,饮用石榴汁应以每天饮250毫升左右为宜。
石榴籽多酚是一种强抗氧化剂。据说可以促进关节的适应性和皮肤的弹性、保护心血管、抗炎症和减缓运动损伤、减缓因糖尿病引起的视力损伤和促进视觉灵敏度的提高、促进脑功能。
石榴精油可以用于口服和皮肤涂抹,有助于增强人体血管壁强度和改善循环,帮助动脉内皮层抵御心血管疾病突变物质的附着,有助于人体皮肤抵抗氧自由基和胶原质降解酶的伤害,防止因皮肤弹性流失而出现的皮肤皱纹形成,有助于减轻动脉血管脆性,防止淤伤和静脉曲张,预防中风,抵御衰老等,对心血管病、糖尿病、皮肤病和癌症患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吃石榴的好处:
1、生津止渴
石榴可以生津止喝,很容易解渴。
2、活血
石榴也可以活血化瘀,增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也可以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所以说我们常吃石榴可以防止血管堵塞老化的作用。
3、止泻
对于腹泻的人来说,吃石榴还可以止泻。
4、补锌
石榴富含锌这种微量元素,补充锌元素,可以促进身体、智力的发育。
5、养颜
石榴是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一种水果,有很好的美容作用,还有很好的有祛斑功效,这样常吃石榴可以让你的脸色看起来更给润。
吃石榴的坏处:
1、吃多会上火
虽然说石榴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但是石榴吃多了是很容易上火的,虽然石榴含有大量的水分,但是石榴含有大量多糖类物质,容易便秘的人最好是少吃,可能会加重症状。
2、对牙齿有损伤
石榴的含糖量比较高,容易对牙齿有损伤,所以患龋齿的人最好是少吃石榴,不然可能会加重病情,吃完后记得刷牙。
3、拉肚子
虽说石榴可以止泻,但是有肠胃炎和急性痢疾的人最好不要吃石榴,吃了反而可能会拉肚子。
4、便秘
如果我们吃过多的石榴,是会导致便秘的。
扩展资料:
1挑选石榴,要会选时间。一般来说,石榴的成熟期是在9-10月,这俩个月份出产的石榴往往成熟度比较好,果实的质量有保障。如果是较早或者较晚的石榴,一般口感是没有那么好的。
2挑选石榴,要会掂重量。大家可以选择俩个差不多大小的石榴,放在手上轮流掂量一下,感觉哪个石榴稍微重一些的话,就选哪个。这是因为石榴比较重的那个,水分比较多,新鲜、多汁、口感好。
3挑选石榴,要会看果皮。如果石榴的表皮上存在霉斑,或者有明显发黑的区域,建议千万不要购买这类型的石榴,这是因为这种石榴很有可能已经变质腐烂。如果石榴的果皮没有褶皱或者裂痕,说明石榴比较新鲜。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